长恨歌 全国获奖_第1页
长恨歌 全国获奖_第2页
长恨歌 全国获奖_第3页
长恨歌 全国获奖_第4页
长恨歌 全国获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白居易与湘灵的爱情悲剧

白居易与他青梅竹马的女孩湘灵感情很好,但湘灵出身于贫民,而白居易则出身官宦世家,白母的门阀观念相当强,绝不应允他们的婚事。贞元一十年秋,白居易已33岁,在长安作了校书郎,需将家迁至长安,他回家再次苦求母亲允许他和湘灵结婚,但在儿女婚姻上权威至高的母亲,不但再次拒绝了他的要求,且在全家迁离时,不让他们见面。白居易只是在搬家完毕,临走前才悄悄去和湘灵姑娘告别。因为怕惊动别人,见面的时候二人既不敢说话,也不敢大哭。极度压抑的痛苦和愁闷于是尽数体现在了这首《潜别离》诗中:

白居易与湘灵的爱情悲剧

“不得哭,潜别离;不得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深笼夜锁独栖鸟,利剑春断连理枝。河水虽浊有清口,鸟头虽黑有白时。唯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千百年后,依然让人不忍卒读。

白居易在诗歌创作的过程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体验,他把自己的爱情悲剧渗入到诗歌中,因而让唐、杨脱离了历史原型,重新加以艺术的加工和改造,赋予了唐杨更广阔的更美好的内涵。唐不再是那一个荒淫无度的昏君形象,杨也不是传统的充当祸水的红颜,他们的爱情被美化了,被拔高了,从而具有了更普遍的价值,成为了人们对世间真爱的执著追求的颂歌,也正因为这样,这首诗歌才获得了永恒的艺术魅力,成为了爱情永不凋谢的经典。艺术特色(一)情节曲折多变1.现实情节和想象情节结合,富有传奇和浪漫色彩。杨被赐死乐悲现实中思、睡梦中想、仙界里求求色、得色、迷色、荒政、误国

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2.情节设计曲折巧妙,波澜屡生、高潮迭起。贵妃专宠——渔阳鼙鼓——马嵬赐死——玄宗思念——玉容仙境——寄物传情(二)人物形象鲜明?诗歌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汉皇:荒淫误国的昏君?深爱杨女的痴心男?杨女:害国殃民的祸水?忠贞爱情的痴心女?思考:本诗中的人物形象与历史人物能画等号吗?诗人只是借历史一点影子,据时人传说蜕化出一个哀婉动人的故事,用缠绵悱恻的艺术形式歌咏出来,并没有拘泥于历史。诗中的故事、诗中的人物形象都是艺术化了的。唐玄宗李隆基“汉皇重色思倾国”——点明其好色从“求不得”到“夜专夜”,从“不早朝”到“看不足”——表现其贪色荒政马嵬坡兵变贵妃陨命之后,诗人极力刻画人物内心中揪心的恨。赐死贵妃时

——欲救不得,眼流泪心流血,矛盾痛苦逃蜀途中

——见月伤心,闻铃断肠,寂寞悲苦还都路上

——不见玉颜,踌躇不去,追怀忆旧还宫之后

——物是人非,睹物思人,触景生情道士觅魂

——上穷碧落下黄泉,遂教方士殷勤觅虽是个迷色误国的荒唐君主,然而作为一个人,却也有着普通人的真情。这种哀婉缠绵的真情读来颇为动人,令人回肠荡气。杨贵妃不仅是个“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倾国美人,还是个重情重义、忠贞不渝的可敬可佩的女子。诗最后一节描写“闻道汉家天子使”,杨的一系列心理活动:惊喜(梦魂惊)、急切(花冠不整下堂来)、悲楚(玉容寂寞泪阑干)、委屈(梨花一枝春带雨)。

北方有佳人

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

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

-----《佳人曲》有诗为证诗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