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金融统计制度的思考与建议_第1页
新形势下金融统计制度的思考与建议_第2页
新形势下金融统计制度的思考与建议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形势下金融统计制度的思考与建议

一、新形势下金融统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从宏观层面看,金融统计指标体系难以满意国民经济宏观运行监测的需要

1.金融统计指标与宏观经济指标联系不紧密,减弱了金融统计指标体系对宏观经济调控的参考价值。金融统计是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统计指标的设立反映了央行调控经济的需要,但目前央行使用的统计指标基本是“就金融论金融”,单一的金融统计指标较多,缺乏与整体经济运行相联系、相融合的综合性、联运性指标。同时目前使用的“信贷收支”表分类标准重叠,不利于决策层了解和把握贷款分布状况,统计报表的可读性、可比性不高。在本外币信贷收支表与人民币信贷收支表中,前者存款分为企事业单位存款、储蓄存款等五种存款类别,后者则将企业存款单独统计,比前者多财政存款、机关团体存款和农业存款三个存款类别,指标设置不统一降低了本外币报表与人民币报表之间的可比性,减弱了金融统计指标体系对宏观经济调控的参考价值。

2.金融统计信息掩盖面较窄,不能完全满意央行职能需求。银监分别后央行的管理体制和基本职能跨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进展时期,人民银行将更关注于货币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着眼于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但金融统计系体作为央行宏观调控的信息基础却不能供应全面的数据需求,从业务范围,目前人民银行统计范围仅限于银行业,而不是整个社会金融统计,不能全面反映证券、保险方面的业务数据,同时金融统计也不能反映辖内经济指标如GDP增长率、工农业产值、固定资产规模及进展速度等,不利于对宏观经济分析者对货币信贷投放与经济增长的分析。今后随着金融业混业经营趋势的进一步明显,金融统计业务统计范围不全面与人民银行履行央行职能对金融信息需求的冲突更为突出。从统计指标体系看,基层央行的统计报表重点是对存贷款常规业务进行统计与分析,没有反映基层商业银行资金上存状况,以金融机构经营效益为中心的相应统计指标未设立,与此同时金融统计指标对于农业、房地产、汽车、钢铁等重点行业的统计指标设立不完备,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货币政策实施效果。

3.统计指标设置没有体现区域经济进展特色,不能满意对区域经济进展状况进行分析、推断的信息需求。从2000年以来,我国先后启动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促进中部崛起的区域进展战略,增加了这些区域的经济增长,而金融统计指示体系缺乏对于区域经济金融状况的反映,以省会城市为例,很多股份制银行、政策性银行以及地方性金融机构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业务,但因驻地在省会城市,全部的存贷都归入该市,而其他地区虽然投放的贷款已经在支持当地的经济进展,但由于商业银行在本地无机构,存贷款就不纳入当地统计,在这种状况下,会消失地区金融总量与经济总量的统计数据不对称的现象,给涉及区域经济、金融运行相关性分析带来困难。与此同时金融统计指标的设计也不满意区域经济进展关注的重点,如湖南在国家促进中部崛起的进展战略中,作为农业大省,农业的进展始终是各级政府关注的重点,但央行金融统计指标体系中对金融支持农业状况的反映却不能很好地满意这方面的信息需求。目前金融统计系统中农业贷款分类多,口径不统一,且部分指标范围较窄,一是按期限划分的农业贷款精确     性不高,农业贷款分为短期和中长期,但金融机构在划分短期和中长期农业贷款时部分金融机构并未将对农业基础设施投放的贷款归入,导致短期和中长期农业贷款总额明显偏低;二是按行业分类、按期分类、按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进行分类的三类农业贷款,统计口径不全都,三种分类相互交叉相互重叠,导致农业贷款的使用口径各异;三是人行的支农再贷款没有在报表体系中反映出来。另外金融统计体系缺少本、异地统计指标的设置,随着银行业务打破行政区域的限制,银行跨区域开办业务的状况特别普遍,与金融统计指标归于金融机构驻地的冲突越来越突出,对客观分析某一区域的经济金融运行状况形成明显制约。

(二)从微观层面看,金融统计指标体系难以满意多方信息需求

1.金融统计指标体系不能很好满意金融机构的信息需求。一是金融统计系统纵向统计功能薄弱,金融机构一般需要做同业比较和分析,但基层金融统计仅对数据进行横向地简洁地分类、排列,没有对各金融机构上报的数据进行深加工,报表体系中缺乏深层次的分析指标和报表,系统的纵向统计功能薄弱,导致金融机构只好从原始数据中抄工所需数据,这占据了金融机构统计人员的时间也占据了人行统计人员的时间,极大地增加了统计人员的工作量。二是金融统计指标与金融机构业务进展重点不同步。目前金融机构主要关注新业务的进展状况,中间业务作为将来金融机构追赶业务重点,近年来的进展速度明显加快,但人行对中间业务的统计从2024年才开头,中间业务指标体系的设置多且广,但指标间的规律性不强、不详细,如深受商业银行关注的电子银行发卡量数据在中间业务中并没有体现,除此之外,中间业务数据统计本身的精确     性也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因素进一步降低人行统计系统的利用率;三是金融统计指标体系与金融机构的考核不同步。目前金融机构对其员工的考核,部分信息来自央行金融统计系统,这是金融统计信息系统对金融机构的另一个重要作用,但金融统计指标体系的设置并没有考虑到这方面信息需求。

2.金融统计指标体系不能很好满意各级分析人员的信息需求。一是统计指标种类不完整,缺少按企业规模分类指标。大中型企业融资渠道增加、贷款需求下降与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各级人民银行在进行此类状况分析时,由于缺乏相应统计数据,必需依靠各银行临时手工报送,数据的真实性和精确     性难以保证,且不具时序可比性,增加了各级分析人员的难度。二是金融统计指标的设置不合理。有按期限分类、按行业分类、按企业全部制类型分类、按贷款用途分类和各种专项统计指标等交叉在一起,许多指标是多元的而不是唯一的,加之许多企业向综合性经营进展,统计指标归属不严密不明确导致统计的随便性加大,如旬报中助学贷款累计申请人数、累计申请金额这两项指标的统计,金融机构在填报时随便性很大,由于累计申请数仅为一个意愿数,同一个贷款者既可以在这家银行申请也可在那家银行申请,同时申请金额也完全是一个随便性很大的数据,这些因素大大降低了金融统计数的精确     性,极大地降低了金融统计数对各级分析人员的使用效率。

3.金融统计指标体系不能很好满意各级政府及监管部门的信息需求。一是缺少不良贷款剥离及核销相关指标。二是工业、商业贷款中主要是国有集体企业贷款,这些贷款企业在大部分县域经济中,已名存实亡,都变成了民营经济,大多数贷款成为呆帐,而真实的民营企业贷款、个体经济贷款没有真实的统计。三是部分金融统计指标设置过时。随着市场经济的改革与进展不断深化,当前的部分金融统计指标在设计上与已无法适应形势变化的需要。

(三)从操作层面看,金融统计指标体系没有跟上金融业务进展和会计制度改革的步阀

1.现行金融统计指标体系分组过于庞杂、零乱。1997年金融统计制度改革至今,金融统计指标体系从1000个指标已扩充到近8000项指标,它不仅包括了全部的会计科目信息,也包括了一些明细科目和账户信息,但央行金融统计指标的设计贪大求全,缺乏共性,部分统计指标采集的可操作性不强,只考虑了统计指标的设定,没有考虑数据的集采集渠道和方法,基层行社填报时工作量很大且精确     性不高,如季报中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指标就多达195个,其指标分类基本上涵盖了全部的分类方式,各指标既有按行政区域的分类又有贷款投向的分类,还有按贷款质量、按企业全部制类型、按贷款期、按币种、按信用形式的分类,同时还有附报,指标设置如此烦琐和缺乏共性,导致执行过程中不便于领悟和把握,令金融机构统计人员无所适从,数据质量难以保证。

2.会计与统计的制度改革不同步,导致会计科目与统计指标设置不同步。表现为统计指标调整滞后于会计科目调整,造成统计数据生成过程人工干预过多,许多数据是强行归并进入金融统计系统,降低了数据的精确     性。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将使商业银行会计科目设置与核算更具敏捷性,商业银行根据人民银行统一标准各自对指标归并、上报的基础已经发生大的动摇并将不复存在。新准则实施后不仅将对传统的存贷款和有价证券的分类与计量带来较大的影响,同时由于套期保值、衍生金融工具的引入也将使金融总量与风险的计量变得更为简单。金融统计应当与时俱进地根据新会计准则来完善金融统计指标体系。

二、金融统计制度的建议与思索

1.央行应扩充金融统计信息处理范围,全面反映金融运行状况。随着改革开放和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化,混业经营趋势越来越明显,金融统计职能范围应延长到保险、证券、外资机构、基金组织和地方经济数据等在内的“大金融”统计制度,设置的统计指标、收集的数据源、信息源应随之调整扩大到整个金融领域,使金融统计系统真正成为央行强大的信息数据库,为监测货币政策实施效果、分析辖内经济金融运行状况供应服务。

2.完善金融统计指标体系,增加金融统计监测管理信息系统功能。一是调整与补充相结合,确保金融统计指标设置的合理性。金融统计的分类体系、编码体系、行业划分、种类划分等标准,应与国家统计部门的现行标准相适应,以满意统计信息处理和使用的规范化要求。既要以结合当前金融运行的状况和金融稳定的要求,准时调整和补充各项金融统计指标,力求全面反映各项新业务的开展状况、清晰的反映资金的流向,又要明确各项指标界定标准,便利统计人员的操作。二是设立并扩展与金融交易相关的流量统计指标。做到存量、流量统计并重,力求体现金融与国民经济进展的内在联系性,便于分析和描述经济活动与趋势,展现货币政策实施的影响。三是以创新为导向,完善金融统计体系。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80%依靠存贷差,传统业务上的竞争空间日渐激烈和狭小,使商业银行的眼光越来越多地投向了业务创新。入世后,使外国银行可直接参加我们金融业的竞争,其优势正是以中间业务为主的金融服务,创新力量也是外国商业银行的重大优势之一。创新业务的进展也对中心银行的金融统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对中间业务的统计,并建立规范敏捷的统计制度可以把成形的金融机构业务创新准时纳入中心银行的统计范畴。

3.规范统计标准,提高统计数据的精确     度。对数据来源、统计口径、处理方式、分析方法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