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混合结构房屋墙柱设计编辑课件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1.混合结构房屋的结构布置2.房屋静力计算方案3.墙、柱设计计算4.混合结构房屋的构造措施编辑课件5.1概述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水平承重构件竖向承重构件屋盖楼盖钢筋混凝土、木材墙、柱、基础砌体材料砌体结构(混合结构)楼(屋)盖的作用:1.承受竖向荷载2.与墙体形成空间结构,共同承受水平荷载墙体的作用:1.承受楼(屋)盖传来的竖向荷载2.承受各种水平荷载编辑课件5.2混合结构房屋的结构布置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墙体的分类:按作用分:承重墙-承受自重及竖向荷载自承重墙-承受自重隔墙-为建筑平面分割而每层单独设置的墙体按位置分:纵墙-沿房屋纵向(长方向)布置的墙体横墙-沿房屋横向(短方向)布置的墙体编辑课件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一、横墙承重方案传力途径:楼(屋)面板→横墙→基础→地基将楼板沿纵向仅放置于横墙上,纵墙为自承重墙体5.2混合结构房屋的结构布置编辑课件5.2混合结构房屋的结构布置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二、纵墙承重方案传力途径:楼(屋)面板→(梁)→纵墙→基础→地基将楼板沿横向仅放置于纵墙上,或将楼板支承于横向布置的钢筋混凝土梁上,而梁支承于纵墙上。编辑课件5.2混合结构房屋的结构布置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三、纵横墙承重方案传力途径:楼(屋)面板→横墙或纵墙→基础→地基楼板既可以放置于横墙上,也可以放置于纵墙上编辑课件5.2混合结构房屋的结构布置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四、内框架承重方案利用钢筋混凝土柱代替内承重墙外纵墙→外纵墙基础楼(屋)面板→梁→柱→柱基础→地基编辑课件5.2混合结构房屋的结构布置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五、底部框架承重方案传力途径:梁板荷载在上部通过内外墙体向下传递,在结构转换层部位,通过钢筋混凝土梁传给柱,再传给基础。将底层用钢筋混凝土梁、柱同时取代内外承重墙体编辑课件5.3混合结构的静力计算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编辑课件问题的提出:5.3混合结构的静力计算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单个构件的承载力计算整个房屋的分析计算?结构计算的步骤:结构布置确定计算单元简化计算简图内力分析承载力计算构造要求编辑课件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类型的砌体房屋中计算单元的选取和计算简图的确定5.3混合结构的静力计算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编辑课件5.3.1结构静力计算方案5.3混合结构的静力计算方案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表中的刚性方案、弹性方案以及刚弹性方案表示什么意思?编辑课件5.3.1结构静力计算方案风荷载→纵墙→纵墙基础→地基风荷载→纵墙→纵墙基础屋盖结构→山墙→山墙基础→地基两端无山墙(平面受力体系)两端有山墙(空间受力体系)us=u1+u2<up
1.房屋的空间工作性能5.3混合结构的静力计算方案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编辑课件由于横墙的存在,改变了水平荷载的传递路线,使房屋有了空间作用,而且,横墙的距离越近,或屋盖的水平刚度越大,房屋的空间作用越大,则水平侧移us越小。结论5.3混合结构的静力计算方案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编辑课件2.房屋静力计算方案(1)弹性方案当房屋的刚性横墙间距很大时,或屋面的水平刚度很小时,其屋盖位移与无山墙时的位移接近,即us≈up,此时房屋中各计算单元的计算简图可简化为平面排架。
弹性方案
楼(屋)盖(排架梁)墙、柱(排架柱)铰支座5.3混合结构的静力计算方案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编辑课件刚性方案
楼(屋)盖墙、柱不动铰支座(2)刚性方案当房屋的刚性横墙间距很小时,或屋面的水平刚度很大时,房屋的空间作用很强,可以认为屋盖受水平荷载后没有水平位移,即us≈0,此时屋面结构可以看作是外纵墙的不动铰支座。
5.3混合结构的静力计算方案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编辑课件(3)刚弹性方案当房屋的刚性横墙间距较大时,或屋面的水平刚度很大时,屋盖的水平位移0<us<up,此时可按屋面与外纵墙铰接并考虑空间工作性能的排架计算。
刚弹性方案
楼(屋)盖墙、柱弹性支座5.3混合结构的静力计算方案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编辑课件(4)各方案的分类标准屋盖类型刚性方案刚弹性方案弹性方案整体式、装配整体式和装配式无檩体系钢筋混凝土屋盖或楼盖
S<3232≤S≤72S>72装配式有檩体系钢筋混凝土屋盖、轻钢屋盖和有密铺望板的木屋盖或楼盖S<2020≤S≤48S>48瓦材屋面的木屋盖和轻钢屋盖S<1616≤S≤36S>365.3混合结构的静力计算方案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编辑课件(5).刚性方案和刚弹性方案的横墙1)横墙中开有洞口时,洞口的水平截面面积不应超过横墙截面面积的50%;2)横墙厚度不宜小于180mm;3)单层房屋的横墙长度不宜小于其高度,多层房屋的横墙长度,不宜小于H/2(H为横墙总高度);4)当横墙不能同时符合上述要求时,应对横墙刚度进行验算,如其最大水平位移umax≤H/4000(H为横墙总高度)时,仍可视为刚性或刚弹性方案房屋的横墙。符合此刚度要求的一段横墙或其他结构构件(如框架等),也可视为刚性或刚弹性方案房屋的横墙。5.3混合结构的静力计算方案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编辑课件5.3.2刚性方案多层房屋的静力计算1)计算单元1.纵墙内力计算有门窗洞口门窗中心线间墙宽度无门窗洞口左右开间各一半或相邻壁柱间距离5.3混合结构的静力计算方案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编辑课件5.3.2刚性方案多层房屋的静力计算2)荷载计算恒载活载竖向荷载水平荷载风载5.3混合结构的静力计算方案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按荷载类别按荷载来源本层楼(屋)盖传来NL上部墙体传来NU编辑课件(1)上部各层的荷载(包括墙体重、屋面及楼板重等)沿上一层墙的截面形心传至下层;5.3混合结构的静力计算方案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3)当梁支承于墙上时,梁端支承压力N1到墙内边距离,对屋盖梁应取梁端有效支承长度a0的0.33倍;对楼盖梁应取梁端有效支承长度a0的0.4倍。(2)在计算某层墙体弯矩时,要考虑本层梁、板支承压力对本层墙体产生的弯矩,当本层墙与上一层墙形心不重合时,尚应考虑上部传来的竖向荷载对本层墙体产生的弯矩;编辑课件3)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计算图形墙、柱在每层层高范围内被简化为两端铰支的竖向偏心受压构件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多层房屋的墙体如同一竖向连续梁,屋盖、楼盖及基础顶面均作为连续梁的支点。5.3混合结构的静力计算方案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编辑课件4)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最不利位置及内力计算I-I截面(楼盖大梁底面处)Ⅱ-Ⅱ截面(窗口上边缘处)Ⅲ-Ⅲ截面(窗口下边缘处)Ⅳ-Ⅳ截面(下层楼盖大梁底面处)NI=NL+NuMI=Nl
e1
+Nue2NⅡ=NI+Nh3
MⅡ=MI(h1+h2)/HNⅢ=NⅡ+Nh2
MⅢ=MIh1/H
NⅣ=NⅢ+Nh1
MⅣ=0
5.3混合结构的静力计算方案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编辑课件5)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M=ωHi2/12风荷载引起的弯矩按下式计算:Hi—第i层墙体的高度,即第i层层高。ω—计算单元上沿每米墙高分布的风荷载设计值,kN/m;墙体计算简图可简化为一竖向多跨连续梁。5.3混合结构的静力计算方案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编辑课件洞口水平截面面积不超过全截面面积的2/3;可不考虑风荷载的情况屋面自重不小于0.8kN/m2;层高和总高不超过下表规定:基本风压值(kN/m2)层高(m)总高(m)0.44.0280.54.0240.64.0180.73.5185.3混合结构的静力计算方案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编辑课件2.横墙内力计算横墙两侧楼盖传来的荷载相同轴心受压验算横墙的底部截面验算横墙两侧楼盖传来的荷载不同偏心受压横墙的底部截面横墙的上部截面承重横墙内力计算的计算简图、内力分析、承载力计算等均与承重纵墙相同,但应注意以下几点不同之处:1.计算单元:由于横墙多数情况承受均布荷载,此时取1m宽墙段作为计算单元;2.山墙高度:对于坡屋顶建筑的山墙高度取层高加山墙尖的平均高度;3.中间横墙荷载计算:5.3混合结构的静力计算方案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编辑课件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5.4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基本构造要求编辑课件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本节内容:
墙、柱的高厚比验算
圈梁与过梁
防止砌体开裂的的措施
一般构造措施编辑课件5.4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基本构造要求5.4.1.墙柱的高厚比验算(1)允许高厚比[β]1)砂浆强度等级2)横墙间距3)砌体截面形式4)构件重要性和房屋使用情况5)支承条件表6.4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构造要求:β≤[β]编辑课件(2)一般墙、柱的高厚比验算β=H0/h≤μ1μ2[β]μ1——自承重墙允许高厚比的修正系数h=240mmμ1=1.2h=90mmμ1=1.590mm<h<240mmμ1可按插入法取值H0——墙、柱计算高度h——墙厚或矩形柱与H0相对应的边长5.4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基本构造要求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编辑课件(2)一般墙、柱的高厚比验算μ2——有门窗洞口墙允许高厚比μ2=1-0.4bs/sbs——在宽度s范围内的门窗洞口总宽度s——相邻窗间墙、壁柱之间或构造柱之间的距离β=H0/h≤μ1μ2[β]修正系数5.4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基本构造要求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编辑课件(2)一般墙、柱的高厚比验算5.4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基本构造要求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编辑课件(3)带壁柱墙高厚比验算5.4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基本构造要求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①整片墙的高厚比验算②壁柱间墙的高厚比验算Ll编辑课件①整片墙的高厚比验算
β=H0/hT≤μ1μ2[β]hT——带壁柱墙截面的折算厚度,hT=3.5ii——带壁柱墙截面的回转半径,I、A——分别为带壁柱墙截面的惯性矩和截面面积5.4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基本构造要求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关于墙厚hT
编辑课件5.4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基本构造要求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带壁柱墙的计算截面翼缘宽度bf的确定:当有门窗洞口时,可取窗间墙宽度;当无门窗洞口时,可取壁柱宽加2/3墙高,但不大于窗间墙宽度和相邻壁柱间距离编辑课件5.4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基本构造要求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关于计算高度H0的确定:在查表确定计算方案及H0时,S=LLl编辑课件②壁柱间墙的高厚比验算β=H0/h≤μ1μ2[β]5.4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基本构造要求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注意事项:1.墙厚为h
2.横墙间距为l
3.计算方案为刚性方案
Ll编辑课件(4)带构造柱墙高厚比验算★(新增内容)β=H0/h≤μ1μ2μc[β]5.4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基本构造要求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μc——带构造柱墙允许高厚比[β]提高系数,μc=1+γbc/l
bc——构造柱沿墙长方向的宽度γ——系数对细料石、半细料石砌体,γ=0;对混凝土砌块、粗料石、毛料石及毛砌体,γ=1.0;其他砌体,γ=1.5l——构造柱间距当bc/l>0.25时,取bc/l=0.25,当bc/l<0.05,时取bc/l=0编辑课件例6.1某三层办公楼平面布置如下图,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盖,纵横向承重墙均为190mm,采用MU7.5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双面粉刷,二~三层用M5砂浆,层高均为3.6m,窗宽均为1800mm,门宽均为1000mm。试验算二层各墙的高厚比。5.4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基本构造要求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编辑课件5.4.2.圈梁的设置与构造3分类
屋盖圈梁=檐口圈梁(屋面梁及板下)楼盖圈梁=腰箍(楼面梁及板下)基础圈梁=地圈梁(±0.000以下基础顶面处)2作用:增强房屋的整体性和空间刚度,防止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或较大振动荷载等对房屋引起的不利影响。1定义:砌体结构房屋中,在墙体内沿水平方向设置封闭的钢筋混凝土梁。5.4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基本构造要求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编辑课件4构造要求5.4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基本构造要求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1)同一水平面,封闭(2)纵横墙交接处应可靠连接(3)宽度宜与墙同宽,高度不小于120(4)圈梁代过梁时,过梁部分要计算编辑课件(5)设置原则(非抗震)5.4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基本构造要求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1)单层空旷房屋,高度小于8m,檐口设一道,否则两道有吊车时,檐口一道,吊车梁处设一道(2)多层厂房每层均设(3)多层民用建筑,层数小于4层时檐口设一道,否则隔层设一道(所有纵横墙)编辑课件(5)设置原则(抗震)5.4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基本构造要求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编辑课件(一)定义:混合结构房屋中门窗洞口上部所设置的梁。承受门窗洞口顶面以上砌体自重以及上层楼面梁板传来的均布荷载或集中荷载。5.4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基本构造要求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5.4.3、过梁(二)作用:编辑课件5.4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基本构造要求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三)分类砖砌过梁钢筋砖过梁钢筋混凝土过梁砖砌平拱砖砌弧拱根据所用材料的不同按其构造不同过梁编辑课件5.4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基本构造要求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四)计算1、过梁受力特征编辑课件5.4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基本构造要求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四)计算2、钢筋混凝土过梁计算=?过梁上的荷载包括过梁上部墙体的自重和梁板的荷载编辑课件5.4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基本构造要求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1)、过梁上部墙体自重计算编辑课件5.4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基本构造要求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2)、过梁上部梁板荷载计算编辑课件5.4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基本构造要求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3)、过梁承载力计算按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计算其承载力编辑课件(一)温度变化引起的墙体开裂5.4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基本构造要求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5.4.4防止和减轻墙体开裂的措施
(1)开裂原因屋面和墙体存在温差混凝土和砌体线膨胀系数不同编辑课件(2)开裂表现平屋顶下外墙的水平裂缝和包角裂缝5.4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基本构造要求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编辑课件(2)开裂表现5.4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基本构造要求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顶层墙体的八字形裂缝编辑课件(2)开裂表现5.4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基本构造要求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房屋错层处局部垂直裂缝编辑课件5.4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基本构造要求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编辑课件5.4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基本构造要求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编辑课件5.4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基本构造要求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编辑课件(3)防止干缩和温度变化引起墙体开裂的措施
设温度缝5.4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基本构造要求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顶层设圈梁屋盖设保温层和隔热层屋面面层设分隔缝顶层和女儿墙砂浆强度不低于M5顶层和女儿墙设构造柱编辑课件(二)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1)开裂部位5.4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基本构造要求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地基条件差的部位房屋相邻部分高度、荷载或基础形式有较大差异处施工时间不同(2)防止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墙体开裂的措施
设沉降缝设地圈梁编辑课件(3)开裂表现5.4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基本构造要求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房屋中间部分沉降过大,呈现正八字形裂缝房屋一端或两端沉降过大,呈现倒八字形裂缝编辑课件编辑课件编辑课件(3)防止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墙体开裂的措施
设沉降缝5.4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基本构造要求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设地圈梁屋盖设保温层和隔热层屋面面层设分隔缝顶层和女儿墙砂浆强度不低于M5顶层和女儿墙设构造柱编辑课件3.砌体房屋结构的其他基本构造要求(1)砌体材料的要求砂浆M5砖MU10砌块MU7.5石材MU30五层及五层以上房屋的墙,以及受振动或层高大于6m的墙、柱所用材料的最低强度等级应符合下列要求:(2)墙、柱最小尺寸的要求承重独立砖柱的截面尺寸不应小于240mm×370mm毛石墙的厚度不小于350mm毛料石柱截面较小边长不宜小于400mm5.4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基本构造要求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编辑课件(5)砌体的搭接与拉接砌体的转角处、交接处应同时砌筑。若不能同时砌筑,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其长度不宜小于高度的2/3。(4)预制钢筋混凝土板的支承长度在墙上的搁置长度不宜小于100mm在钢筋混凝土圈梁上的搁置长度不宜小于80mm(3)当大梁跨度大于或等于下列数值,其支承处宜加设壁柱,对240mm厚的砖墙为6m;对180mm厚的砖墙为4.8m;对砌块和料石墙为4.8m。或采取其他构造措施:5.4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基本构造要求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编辑课件TheEnd编辑课件5.4.2.圈梁的设置有构造5.4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基本构造要求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编辑课件5.4.2.圈梁的设置有构造5.4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基本构造要求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编辑课件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编辑课件Nu——Nl——本层梁端支承反力Nh3——高为h3宽为b的墙体自重Nh2——高为h2宽为b1的墙体自重Nh1——高为h1宽为b1的墙体自重上部各层传来的竖向荷载。其中包括截面I-I以上全部墙重和上面各层楼面和屋面上的恒载和活载e1——Nl对该层墙的偏心距e1=h/2-0.4a0
h——本层墙体厚度a0——梁端有效支承长度e2——上层墙体重心对该层墙体重心的偏心距。如果上下层墙体厚度相同,则e2=05.3混合结构的静力计算方案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编辑课件5.3混合结构的静力计算方案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编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阅读教育理论心得体会
- 酒店三月个人工作总结
- 概率论公式总结30347
- 最美家风事迹材料7篇
- 福建省南安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1次阶段考试(10月)数学试题含答案
- 我的理想是医生演讲稿5篇
- 2023年植物促生菌剂资金申请报告
- DB11T 1491-2017 街道(乡镇)、社区(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平台服务规范
- 2024基于GIS的测绘数据管理平台技术规范
- 上海市县(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统编版能力评测((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职业规划课件
-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英语各单元单词短语句型汇编
-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单词默写单(微调版)
- 22G101三维彩色立体图集
- 大学生安全文化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中南大学
-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思辨类作文专题复习
- 申请工程工期顺延的函(联系单)
- 人教版小学英语单词表(完整版)
- 国家开放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形考任务1-9参考答案
- 【川教版】《生命 生态 安全》四上第11课《预防流感》课件
- 2024年江苏江南水务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