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荷塘月色朱自清上海市奉贤区奉城高级中学赖黎明编辑写景抒情类散文记人叙事类散文哲理评析类散文
散文的一般分类:
郁达夫在论及现代散文时说:“作者处处不忘自我,也处处不忘自然与社会。……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现代散文的特征之一。”
散文阅读技巧1.找线索,理思路,明确文章主旨。
散文一般都有一条组织材料的线索,或为人物,或为事件,或为事物(时间、地点、道具),或为情感。找到了这条线索,就能较容易地理清文章思路,分析文章结构,明确文章主旨。找出文章中的重点句、中心句,理解其含义,同时分析文章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从而把握住作者的思路,明确文章主旨。
课文层次分析把握全文结构层次,是领会作者写作意图,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的重要方法。分析全文层次,首先要分类型。不同的散文有不同的结构方式。记人叙事类散文往往按时间推移或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来安排层次;写景抒情类散文既可按时间推移(游踪)来安排,又可按感情的发展变化来安排,还可按观察的角度的变化来安排;哲理评析类的散文则多是按材料的性质安排,或层进,或并列,或总分,或对照……。其次可抓标志性句子或词语。有的文章在文段的开头或结尾处会有结构大致一致的句子反复出现,这就是标志性句子。2.析词语,悟情感,挖掘隐含信息。
散文,承载了作者充沛的情感,作为文章的组成成分——词语就必然蕴含着作者的情感,有时还可能蕴含着非常含蓄的隐含信息,这就需要我们在把握全文的基础上对词语进行语义和情感等方面的辨析,努力挖掘出其中的隐含信息。
3.品语言,析句意,熟悉写作手法。
散文的语言是文学语言,是作者塑造形象、表现主题的主要手段之一,因而它富于形象性,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它优美隽永,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4.观全文,明哲理,领悟深层意蕴。(1)记人叙事类散文: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要能感受到作者的爱赞恨憎。(2)写景抒情类散文:描绘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洋溢着浓烈的诗情画意,将思想寓于形象之中,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即使描写自然风物,也赋予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感情。(3)哲理评析散文或揭示哲理,或拓展境界,或启发读者思考而意在言外,我们要细细咀嚼,通观全文,辩明哲理,领悟文章的深层意蕴。
写景抒情类散文既可按时间推移(游踪)来安排,又可按感情的发展变化来安排,还可按观察的角度的变化来安排。
今天以《荷塘月色》为例来分析课文。荷塘月色朱自清自学互帮:1.交流作者简介2.根据散文分类,从文题来判断《荷塘月色》可归为哪一类?3.阅读下面文字提示,尝试找出这篇文章的线索。4.划分文章的层次,并概括每一层的主要内容。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秋实。1917年改名为:自清,字:佩弦。现代散文家、诗人、著名学者及民主战士。1920年毕业于北大后在江浙一带从事中学教育工作;1924年出版诗文集《踪迹》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搞战爆发后,在党抗日民主运动影响下,思想认识逐步提高,1948年病逝。
1948年死于贫病交迫之中,死前叮嘱家人,宁可饿死,也不要国民党政府配售的美国面粉,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气节,享年51岁。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里曾给予他高度评价。称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代表诗文集:《踪迹》、《背影》和《欧游杂记》我们学过的代表作品:《春》、《匆匆》、《背影》1.理清作者的行踪。2.散读课文,找出能表现出作者心情变化的句子。3.根据所找的句子,画出作者心情变化的曲线图。4.思考造成作者心情变化的原因
是什么?家中——荷塘——家里1.理清作者的行踪心情变化的句子第①节“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第②节“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第③节“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第⑥节“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第⑧节“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第⑩节“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找出本文的“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不宁静寻求宁静享受宁静孤寂怅然根据所找的句子,画出作者心情变化的曲线图听1-3节录音,推敲以下语句。(1)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2)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色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3)白天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4)这是独处的妙处。思考造成作者心情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一封信》中这样写道:“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
把行踪和心情变化的句子结合起来:不宁静宁静不宁静家荷塘家自学互帮:1.朗读课文第4-6节,给这三幅画面取名。2.小组朗读第4节,思考:作者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整体给人的感觉是怎样的?3.圈划出你比较喜欢的语句,说说理由。4.尝试着把你的体会写下来。朗读课文第4-6节,给这三幅画面取名第4段:月色下的荷塘第5段:荷塘上的月色第6段:荷塘四周月色——荷叶、荷花、荷香、荷波小组朗读第4节,思考:作者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整体给人的感觉是怎样的?
先写荷花叶,次写荷花,再写清香,接着写荷波,最后写流水。遵循的是由静到动,由上到下的顺序。品味文字美、意境美:修辞手法的运用:比喻(通感)、比拟景物描写的角度变换之美:动与静;听觉、视觉与嗅觉相结合;语言精妙清新之美:叠词的运用;
示范:找出本段你认为写得最好的语句,并品味它的妙处。品味的方法1、压缩法——荷塘上是叶子。——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中(是)花,有开着的,有打着朵儿的。——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品味的方法2、替换法——弯弯曲曲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连着的叶子。——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出现着些白花,有已经盛开的,有含苞欲放的。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品味的方法3、想象法——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深化:第四(可以扩展到第五、六)节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找出并赏析其妙处。——比喻、拟比
比喻句
①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②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③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到荷塘的那边去了。④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⑤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⑥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⑦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⑧树缝里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是渴睡人的眼。本体喻体原句相似点荷叶
白花(荷花)清香舞女的裙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渺茫的歌声……………………裙与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很相似月光下,白色荷花与一粒粒的明珠相似白花在绿丛中隐约闪烁与碧天的星星相似渺茫的歌声和微风中荷香的断断续续,若有若无比喻的具体作用要明确。第四节中“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有何妙处?——比喻分别写出了荷花明艳透亮、闪烁晶莹、清新自然的美丽形象。比拟①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到打着朵儿的……②叶子本是肩并肩地挨着……③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小结:灵秀动人大家看看下面几句的修辞有何特点?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B、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C、月光下,那低头思故乡的离愁,已被古老的潮水年复一年的打磨得光滑如许了,在湖边浅水里静泊成一叶沉思的小舟。
D、王小玉初唱时不甚大的声音,听起来使人感到甜润、舒畅,“五脏六腑里,象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象吃了人生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
以歌声比花香,似乎不合情理,但细细咀嚼,便觉得这比喻用得实在巧妙。远去的歌声的“渺茫”正好具体形象地表现了香气的“缕缕”、“清雅”与“似有似无”。作者紧紧抓住了“远处的歌声”和“微风中的花香”似有若无、忽远忽近的共同点,将嗅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给人以飘忽微妙、新颖奇异的美感的深邃动人的境界。
描写王小玉高超的说唱艺术。说书是一种民间口头说唱艺术,而说唱声音的美是无形体、难以捉摸的,所以作者选用看得见的景象,经历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感觉,想象得出的形象作喻体,使读者能借助喻体的实体形象感受声音之美。在这里,作者把听觉形象转化为触觉(“象熨斗熨过”)和味觉(“象吃了人生果”)形象,形容王小玉的歌声圆润悦耳,娇嫩宛转,给人一种酣畅淋漓之感。修辞手法:通感
通感是一种特殊的修辞。通感是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通过比喻或形容词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通感就是感觉移就(移觉)。(1)她笑得很甜。(2)人靓歌甜。(3)红杏枝头春意闹。
(4)这一天,我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5)在微微摇摆的红绿灯球底下,颤着酽酽的歌喉,运河边上一片朦胧的夜也似乎透出玫瑰红的样子。(1)她笑得很甜。(视觉转为味觉)(2)人靓歌甜。(听觉转为味觉)(3)红杏枝头春意闹。(视觉转为听觉)
(4)这一天,我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视觉转为听觉)(5)在微微摇摆的红绿灯球底下,颤着酽酽的歌喉,运河边上一片朦胧的夜也似乎透出玫瑰红的样子。(味觉转为听觉)
月色下的荷塘田田出水很高像婷婷舞女的裙零星袅娜明珠星星美人缕缕渺茫的歌声似的凝碧的波痕静动幽雅宁静()()
()()荷叶荷花荷香荷波
第四节的写作技巧请把你的阅读体会写出来依据范例阅读第五、第六节。第5节写了什么景色?
——写了荷塘上的月色
月光:如流水;
月影:如名曲
荷塘上的月色()()月光月影如流水静静地泻薄薄的青雾浮起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灌木的黑影杨柳的倩影光和影的和谐像名曲虽是满月,却有一层淡淡的云实虚实虚朦胧优雅第6节写了什么景色?
——写了荷塘四周月色
荷塘的四周()()()()()杨柳
远山蝉声灯光蛙声
树梢树上树缝树下
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阴阴乍看像烟雾般整体的风光荷塘月色画面是—美丽的气氛是—宁静的格调是—雅致的美静雅荷塘月色的总体特点:
问:作者全身心地享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最终有没有得到解脱呢?
——没有,作者得到了暂时的宁静,一听到蝉声与蛙声,刚获得的自由和宁静又在一片蛙声中失去了,不禁发出“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感慨。作者得不到解脱怎么办?
——展开想象和联想。作者想到了什么?
由联想旧时江南采莲的情景想到,想到。
眼前的荷塘两千里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燃油喷射系统喷射压力波动对燃油经济性的影响考核试卷
- 土壤健康与肥力管理考核试卷
- 孕妇胎儿发育监测设备考核试卷
- 2024年新疆于田县普通外科学(副高)考试题含答案
- 影像设备管理办法
- 惠州造价管理办法
- 林木安全管理办法
- 更生制造管理办法
- 影视器材管理办法
- 成本水价管理办法
- 2025年版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题库(教师培训考试专用)
- 施工图识读基础知识课件
- 金属热处理工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
- 安全现场管理培训
- 血透室病区环境管理
- 敏捷开发工具链优化-洞察及研究
- 2025年党史党建知识测试题库100题(含标准答案)
- 在村工作总结
- 2025年资阳市税务系统遴选面试真题附详细解析含答案
- 机器人工程师岗位面试问题及答案
- 实习生床旁带教策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