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妻书课件9下语文版_第1页
与妻书课件9下语文版_第2页
与妻书课件9下语文版_第3页
与妻书课件9下语文版_第4页
与妻书课件9下语文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书信与妻书24书信与妻书241.学习目标2.作者简介3.背景透视5.相关资料6.检查预习7.听读课文10.句段品析11.疑难探究12.板书设计16.教材习题讲解4.文体知识9.整体感知13.本课主旨17.课后作业布置8.翻译课文14.本课突出艺术特色归纳15.拓展延伸1.学习目标2.作者简介3.背景透视5.相关资料6.(重点)(难点)领会“吾至爱汝,既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这句话的含义。

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文章将儿女之情与革命豪情相结合以及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学习革命前辈牺牲一己,“为天下人谋永福”的光辉思想和高尚情操。(重点)(难点)领会“吾至爱汝,既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林觉民(1887~1911),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闽侯(今福州)人。辛亥革命先驱,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接受了民主革命思想。1911年春赴广州参加起义,失败后从容就义。林觉民(1887~1911),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清代末年,清政府政治腐败,国势衰弱,面对列强的侵略采取了屈辱投降的办法,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对人民则更加残酷地压榨剥削,因而激起民众强烈的反抗。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十六字政治纲领。在我国南方,先后发动了十几次武装起义,意在推翻清政府统治。1910年11月,孙中山决定在广州发动一次规清代末年,清政府政治腐败,国势衰弱,面对列强的侵略采取了屈辱模更大的起义。经过几个月的紧张准备,1911年4月,黄兴由香港秘密来到广州,部署起义。但由于准备不够充分和部分革命党人叛变,起义失败。本文是早期民主革命先驱者林觉民在参加广州起义前写给妻子陈意映的一封绝笔信,表现了他的高尚情操和对妻子的深情。林觉民起义前,写了两封遗书,一封给他的父亲,字数不多:“不孝儿觉民叩禀:父亲大人,儿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也。大罪乞恕之。”另一封给他的妻子,就是《与妻书》,题目是后人加的。模更大的起义。经过几个月的紧张准备,1911年4月,黄兴由香书即书信,古代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中国古代的抒情散文即始于书信。书书即书信,古代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广州起义失败后,当时传言抓获一个剪短发、穿西装的美少年,指的就是林觉民。时任两广总督的张鸣岐和水师提督李准会审林觉民。林觉民不会说广东话,就用英语回答问题,毫无惧色,慷慨陈词,综论世界大事和各国时事,宣传革命道理。又在堂上发表演说,谈到时局险恶的地方,捶胸顿足,激愤之情不可扼。他奉劝清吏洗心革面、献身为国、革除暴政、惜哉,林觉民!广州起义失败后,当时传言抓获一个剪短发、穿西装的美少年,指的建立共和。满庭皆震动。两广总督张鸣岐叹道:“惜哉,林觉民!面貌如玉,肝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当时水师提督李准劝总督大人为国留才,而张总督认为这种英雄人物万不可留给革命党,遂下令处死。被关押几天,觉民滴水粒米不进,泰然自若地迈进刑场,从容就义,殉国时年仅24岁,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建立共和。满庭皆震动。两广总督张鸣岐叹道:“惜哉,林觉民!面意映卿卿如晤

必不能禁失吾之悲

吾灵尚依依旁汝也

使之肖吾一

读一读字音wùbàngjīnxiào意映卿卿如晤必不能禁失吾之悲一jiē()夫

几家能gòu()二

写一写字形嗟彀jiē()夫几家能gòu()二写一写(一)通假字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旁”通“傍”,依靠,依傍)(二)古今异义1.吾充吾爱汝之心古义:扩充,发扬。今义:满。2.汝泣告我古义:请求。今义:把事情向人陈述、解说。3.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古义:但是。今义:表次序等。三

文言知识积累(一)通假字三文言知识积累4.汝可以模拟得之古义:模,揣摩、体会;拟,揣度、推测。今义:模仿。(三)一词多义1.书: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书信,名词)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书籍,名词)2.其: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他,代词)汝其勿悲(表示期望,副词)其真无马邪(难道,表反问,副词)吾亦望其言是实(那,代词)独善其身(自己,代词)4.汝可以模拟得之3.语: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古语,名词)何事不语(谈论,动词)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告诉,动词)4.余:于啼泣之余(指某种事情、情况以外或以后的时间,名词)空余泪痕(剩下,动词)当时余心之悲(我,代词)5.得:汝可以模拟得之(理解到,动词)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见到,动词)3.语: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古语,名词)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领会,体会,动词)余因得遍观群书(能够,动词)6.与:与妻书(给予,动词)与使吾先死也(与其)今日吾与汝幸双健(和,连词)7.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推及,动词)及今思之(等到,动词)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领会,体会,动词)(四)词类活用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形容词用作动词,敬爱)2.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形容词用作动词,爱护)3.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4.瓜分之日可以死(名词作状语,像切瓜一样)5.汝幸而偶我(名词作动词,嫁给)6.汝泣告我(名词用作状语,哭着)7.卒不忍独善其身(形容词用作动词,完善)(四)词类活用(五)文言句式1.判断句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点拨:“也”表判断。2.省略句必以告妾。点拨:省略介词“以”后的宾语“之”。3.倒装句(1)钟情如我辈者。点拨: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如我辈钟情者”。(2)称心快意,几家能彀?点拨:主谓倒装。(五)文言句式(六)成语积累1.司马春衫:形容悲伤凄切。“春衫”应为“青衫”。语出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2.独善其身:致力于自己的道德操守。这里指只顾自己好。(七)名句积累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六)成语积累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与妻书》课文朗读。圈点要求⑴用双竖线划分文章层次。⑵把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画出来。⑶画出你最受感动的句子。⑷用着重号标出你有疑难的词句,并尝试解决它们。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与妻书原文:①意映卿卿如晤①,吾今以此书②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③书而欲搁笔④,又恐⑤汝不察⑥吾衷⑦,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与妻书

意映爱妻,见信如见面,我今天用这封信同你永别了!我写这封信时,还是人世间一个人;你看这封信时,我已经成为阴间一个鬼了。我写这封信,泪珠随着笔墨一齐落下,(悲痛得)没写完信就想停笔,(但)又怕你不了解我的苦衷,认为我忍心丢掉你而死,说我不知道你不愿我死,所以就强忍着悲痛给你写下去。译文:

①晤:见面。②书:信。③竟:完毕。④搁笔:停笔,放笔。⑤恐:担心。⑥察:知道,体察。⑦衷:苦衷。注释:

意映爱妻,见信如见面,我今天用这原文:②吾至①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②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③;然遍地腥云④,满街狼犬⑤,称心快意⑥,几家能彀⑦?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⑧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⑨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⑩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原文:②吾至①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②死也。吾自遇汝我是非常爱你的,就是因为爱你的想法,使我勇于献出生命。我自遇到你以来,常常希望普天下的有情人都能结为恩爱夫妻;可是遍地腥云,狼犬当道,有几家能够称心快意(过日子)呢?(人民的苦难使我像)白居易同情琵琶女的遭遇那样泪湿青衫,我不能学(那些所谓)“修养最高的人”没有喜怒哀乐之情。古语说:有仁爱之心的人“尊敬别的老人,就和尊敬自己的老人一样,爱护别人的小孩就像爱护自己的小孩一样”。我扩充我爱你的心意,(去)帮助天下人爱他们所爱的人,所以(我)敢在你死之前先死,(而)不顾你了。你要体谅我的想法,在哭泣悲伤之余,也会以天下人为念,也会乐意牺牲我自己和你自己的福利,为普天下人民谋求永久的幸福。希望你不要(太)悲痛!译文:

我是非常爱你的,就是因为爱你的①至:很,非常。②就:接近。③眷属:夫妻。④腥云:带血腥的云。⑤狼犬:狼和狗,喻指坏人的帮凶。⑥称心快意:称,使……满足;快,使……愉快。⑦彀:同“够”。⑧太上:最上,最高。⑨充:扩充,发扬。⑩体:领会,体谅。注释:

①至:很,非常。②就:接近。③眷属:夫妻。④腥原文:③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①使吾先死也,无宁②汝先吾而死。”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③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吾之意盖④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⑤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初婚三四个月,适⑥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⑦切切⑧,何事不语?何情原文:③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①使吾先死也,无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又回忆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⑨我:“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吾亦既许汝矣。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⑩,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⑪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嗟夫!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⑬形容之。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又回忆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归也,汝你还记得吗?四五年前的一个晚上,我曾经告诉(你)说:“与其让我先死,不如你在我之前死。”你起初听了这话很生气,后来经过我委婉解释,虽然(你还)不认为我的话是对的,但也没什么可说。我的意思原本是说凭你的纤弱,一定经受不住失掉我的悲痛,我先死(的话),留下痛苦给你,我实在于心不忍,所以宁愿希望你先死,(由)我来承担(失去你的)悲痛。唉!谁知道我最后比你先死呢?我真是不能忘掉你啊!回忆(我们)后街的房子,进入大门穿过走廊,经过前后厅,再转三四个弯,有一个小厅,小厅旁有一间屋子,(就)是我和你同住的地方。(我们)新婚三四个月(时),恰逢冬天的十五日前后,窗外月光照耀,梅影婆娑;我和你并肩携手,低声私语,什么事情没有谈到?什么衷情没有倾诉?到现在想译文:

你还记得吗?四五年前的一个晚上,起这情景,白白地泪流满面。(我)又想起六七年前,我离家又回到家(时),你流着眼泪请求我:“希望(你)今后再出门远行,一定要告诉我,我愿随着你(一起)走。”当时我也已经答应你了。十几天前(我)回家,就想顺便把这次走的事情告诉你,(可是)到了跟你见面时,又不能开口,况且因为你(已经)怀孕了,更怕你不能承受悲痛,所以(我)只是天天借酒来麻醉(自己)。唉!当时我内心的悲痛,是不能用笔来形容的。起这情景,白白地泪流满面。(我)又想起六七年前,我离家又回到①与:与其。②无宁:宁可,不如。③婉:婉转,温和而曲折。④盖:原来,原本。⑤禁:经受住。⑥适:恰逢。⑦低低:低声,轻声。⑧切切:形容声音轻细。⑨告:请求。⑩启口:开口。⑪胜:能承受。⑫嗟夫:表示感叹。⑬寸管:指毛笔。注释:

①与:与其。②无宁:宁可,不如。③婉:婉转,温和原文:④吾诚①愿与汝相守以死,第②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③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④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今日吾与汝幸双健。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原文:④吾诚①愿与汝相守以死,第②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性⑤就死不顾汝也。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之肖⑥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我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甚幸,甚幸!吾家后日当⑦甚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性⑤就死不顾汝也。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依新我确实希望跟你相伴到死,但是以今天的事情的形势来看,天灾可能叫我们死,盗贼可能叫我们死,国家被瓜分的时候我们可能死,贪官污吏残害人民我们也可能死,我们处在今天的中国,国内无地无时不可以叫我们死,到那时,让我眼睁睁看你死,或者让你眼睁睁看我死,我能这样呢?还是你能这样呢?即使有可能不死,但(夫妻)分散不能相见,白白使(分居)两地(的你我)望眼欲穿,身子变成石头,试问自古以来何曾见过夫妻分散后能够重新团圆呢?那样(的话),就比死(更)为痛苦了,我们对这种情况将怎么办呢?(虽然)今天我和你都幸运地活着。(可是)天下的人民不该死而死和不愿分离而(被迫)分离的,数不胜数,像我们(这样)感情丰富的(人),能忍心(看着)这种惨状吗?这是我敢于断然(为译文:

我确实希望跟你相伴到死,但是以今人民)去献出生命而不顾你的原因。我现在死了毫无遗憾,救国之事成功与不成功,还有与我志同道合的人存在(他们会继续奋斗)。依新现已五岁,转眼就要长大成人,希望你好好抚育他,使他像我(一样)。你腹中所怀的孩子,我猜她是个女儿,女儿就一定像你,我心里非常欣慰。或许又是男孩,就也教他把父亲的志向作为自己的志向,那么我死后(如同)还有两个我在你的身边。幸运哪,幸运哪!我死后家里的日子将会很贫困,(但)贫困没有什么可苦恼的,清清静静过日子罢了。人民)去献出生命而不顾你的原因。我现在死了毫无遗憾,救国之事①诚:的确。②第:但,但是,表示转折。③即:即使。④破镜:比喻夫妻分离。⑤率性:顺着本性(去做)。⑥肖:像,似。⑦当:将,将要。注释:

①诚:的确。②第:但,但是,表示转折。③原文:⑤吾今与汝无言矣。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①也。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今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②汝也,汝不必以③无侣④悲。我现在同你没有什么话说了,我死后在九泉之下远远地听到你的哭声(时),一定也用哭声同你相应和。我平时不相信有鬼,(但)现在却又希望它真有。现在的人又说(人死后)有心电感应,我也希望那说法是真的,那么我死(后),我的灵魂还是依依不舍地陪伴着你,你不必因为失去我而悲痛。译文:

原文:⑤吾今与汝无言矣。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①也①和:以声相应。②旁:依傍,依靠。③以:因为。④侣:伴侣。注释:

①和:以声相应。②旁:依傍,依靠。注释:原文:⑥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①;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②非吾所忍。吾爱汝至③,所以为汝谋者惟恐未尽。汝幸而偶④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嗟夫!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以模⑤拟⑥得之。吾今不能见汝矣!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一恸⑦!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书。原文:⑥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①;然语之,又恐汝我平时不曾把我所追求的(理想)告诉你,(这)是我不对的地方;但是告诉(你)这些事,又怕你天天为我担忧。我(为人民的利益)牺牲,死一百次也不怕,但让你(为我)担忧,实在是我不能忍心的。我爱你到了极点,所以替你打算的惟恐不够周到。你有幸嫁给了我,又如此不幸而生在今天的中国!我有幸娶到你,可又如此不幸生在今天的中国!(我)终于不忍心只顾自己好(而不顾全国人民)。唉!(写信的)方巾太短小而(我的)衷情绵远悠长,尚未写完的话,还有万万千千,你完全可以想象得到。我现在不能见到你了!你不能舍弃我,希望(你)时时在梦中见到我吧!多么悲痛啊!辛未年三月二十六日夜四更,意洞亲笔。译文:

我平时不曾把我所追求的(理想)告诉①是吾不是处:前一个“是”是判断动词,后一个“是”为形容词,“正确”的意思。②的的:真实,确实。③至:极,到了极点。④偶:配偶。这里是“嫁给(我)”的意思。⑤模:揣摩,体会。⑥拟:揣度,推测。⑦恸:极其悲痛。注释:

①是吾不是处:前一个“是”是判断动词,后一个“是家中伯母、叔母都有文化,(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希望请她们指教,以完全地理解我的心意为幸事。原文:⑦家中诸母①皆通文,有不解处,望请其指教,当尽吾意为幸②。译文:

①诸母:指伯母、叔母。②为幸:旧时书信中表示希望的常用语,意思是,对方这样做是自己的幸事。注释:家中伯母、叔母都有文化,(你)有不1.作者的衷情是什么?【答案】作者“忍悲”所言衷情是:“吾至爱汝”并“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从而“使吾勇于就死”,并“敢先汝而死”,进而慰“汝不必以无侣悲”。1.作者的衷情是什么?【答案】作者“忍悲”所言衷情是:“吾至2.作者是围绕什么来表达衷情的?【答案】作者围绕“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实际上即“吾衷”二字来表达衷情的。2.作者是围绕什么来表达衷情的?【答案】作者围绕“恐汝不察吾3.作者是怎样表达衷情的?【答案】全文以“忍悲为汝言”的“吾衷”为主线,结合抒情忆事,进行深刻的说理,表达了“吾至爱汝”又不得不“忍舍汝而死”的复杂的思想感情。3.作者是怎样表达衷情的?【答案】全文以“忍悲为汝言”的“1.第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案】此题运用开头段落(句)作用法。这一段写自己写信时万分悲痛的心情以及自己强忍悲痛写下此信的原因。确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也给读者情感上以巨大的冲击。1.第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案】此题运用开头段落(句)2.第2段“称心快意……不顾汝也”作者引用了哪些典故?有什么作用?【答案】作者引用“司马春衫”,表达自己的悲切之情,表达了对“天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引用“太上之忘情”表明自己不能没有喜怒哀乐之情,意在表达自己关心民众的痛苦,与人民的感情息息相通。用孟子的话由己推人,联想到天下人,可见作者的使命感与责任心是何等强烈!这些典故的引用意在表明对妻子的爱已升华到爱天下苍生的境界,因为要“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故而“敢先汝而死”。2.第2段“称心快意……不顾汝也”作者引用了哪些典故?有什么阅读方法解密用典作用分析法。典故是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运用典故的作用可以归为以下方面:(1)品评历史、借古论今;(2)抒情言志,表明心志;(3)引发联想创新意境;(4)让内容简洁,内涵丰富。本文主要是第(2)种作用,作者借这些典故表明他爱妻子,正是这种感情的升华,才使他“为天下人谋永福”而甘于牺牲自己小家庭之幸福。阅读方法解密用典作用分析法。典故是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3.第3段作者回忆了哪几件夫妻间的往事?作用是什么?【答案】用“汝忆否”“回忆”“又回忆”引出对夫妻恩爱的三件往事的回忆。第一,夫妻谁先死的谈话,说明自己不愿因先死而“留苦”给妻子。第二,新婚的甜蜜生活情景,说明自己“真真不能”忘记爱妻。第三,两次离家未能将实情告诉妻子的原因和心情,说明自己“至爱”妻子,怕妻子担受不起沉重的悲痛。这三件事都反映了作者对妻子的眷念之深。这些美好的回忆更体现出今日永别的悲痛与残酷。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作者义无反顾,更凸显其精神之高尚。3.第3段作者回忆了哪几件夫妻间的往事?作用是什么?【答案】4.第4段“天灾可以死……抑汝能之乎”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答案】此题运用分析修辞赏析句子法。这几句运用了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排比句列出种种“可以死”的情况,表现了社会的黑暗,突出展示了作者对黑暗社会的愤恨之情。反问句表明了彼此无法面对对方死时的情感,语气强烈而坚定。重点品析第4段4.第4段“天灾可以死……抑汝能之乎”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5.“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这句话表现出作者怎样的精神?【答案】这句话表现出作者为革命勇于献身的大无畏精神,同时相信革命后继有人。5.“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这句话表现出作6.赴义前,作者对妻子有些什么交代?【答案】希望妻子教育儿子继承父亲的志向。那么自己赴义后也会为革命后继有人而深感欣慰。同时叮嘱妻子做好清贫度日的打算,表达对妻子的难舍难分之情。这些嘱咐,处处可见林觉民的崇高思想和坦荡胸襟。6.赴义前,作者对妻子有些什么交代?【答案】希望妻子教育儿子重难点小结这一段自然段,作者以深情的笔墨记叙了几件往事,表达了对妻子的爱恋和为妻子着想“无所不至”的一片真情。这种“吾至爱汝”的夫妻之情至诚美好,令人感动;但更令人感动的是,“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的献身精神及由此而阐述的道理。林觉民为造福天下放弃自己幸福和重难点小结这一段自然段,作者以深情的笔墨记叙了几件往事,表达生命的说理过程,是对其挚爱陈意映的说理,更是对自己的说理。正是因为它是对革命者本身的说理,革命者本身才由意志作出决断,自愿牺牲本身的生命、幸福、自由,以及与此相关联的家人、好友的幸福、情感,投身于革命洪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革命者的人性的光辉和理性的自觉。生命的说理过程,是对其挚爱陈意映的说理,更是对自己的说理。正7.“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如何理解句中的“幸”与“不幸”?【答案】此题运用抓关键词理解句子的含义法。“幸”是夫妻恩爱;“不幸”是叹息“生今日之中国”。林觉民“至爱”妻子,所以他不愿意妻子再忍受“今日之中国”的苦难;而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只有改变“今日之中国”,建立一个新中国。这些感慨进一步点明了他慷慨赴义的原因与决心。7.“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8.谈谈你对“卒不忍独善其身”的理解。【答案】此题运用扣中心理解句子含义法。“独善其身”是说只顾自己,不顾别人。林觉民至爱妻子,他把这种爱推广到普天下受苦人身上,因此不愿“独善其身”。8.谈谈你对“卒不忍独善其身”的理解。【答案】此题运用扣中心【答案】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1)通览全文,很多语句都是直接抒情的。从开头的“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到末了的“嗟夫!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这些话语,正是面临为革命英勇献身之时,从内心汹涌而出的强烈的感情浪涛。1.【手法探究】这篇文章在写作方面有什么特点?【答案】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1.【手法探究】这篇文(2)为了抒情,烈士很自然地记叙了一些往事。如第四自然段里对于夫妻生活的三个回忆,深深地抒发了对妻子的爱恋和为妻子着想“无所不至”之情。(3)烈士在记叙抒情的基础上发表议论。通览全信可知,第一、五自然段基本上属于抒情,第三自然段基本上是记叙,第二、四、六自然段则是在抒情、记叙的基础上说理。既抒革命之情,又说革命之理。正因为烈士对妻子的“情”是那样深挚,他忍心舍掉妻子英勇赴义的“理”就具有巨大的说服力和感人力量。(2)为了抒情,烈士很自然地记叙了一些往事。如第四自然段里【答案】文章表现了林觉民复杂的思想感情,“吾至爱汝”和“忍舍汝而死”看似矛盾,但在有志于济世的革命者眼中,又是统一的。林觉民为了中国人民的自由幸福,抛爱妻,舍幼子,义无反顾地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在遗书中,作者为了安慰妻子,为了使妻子对他的舍生取义能够理解,反反复复地倾诉他对妻子真切的爱,说明正是因为非常爱妻子,并由此推及爱天下的人,所以忍心舍生赴义,表现了革命者的崇高献身精神。2.【难点探究】作者所表达的“吾至爱汝”和“忍舍汝而死”矛盾吗?为什么?【答案】文章表现了林觉民复杂的思想感情,“吾至爱汝”和“恐汝不察”含泪忍悲为天下人谋永福“爱汝一念”为天下计与妻书生死诀别就死原因再诉衷肠为国献身愿妻理解“恐汝不察”为天下人谋永福“爱汝一念”与妻书生死诀别为国献身本文通过一封写给妻子的绝笔信,表达了作者对革命的忠诚和对妻子的挚爱,阐明了个人幸福与全民幸福的关系,表现了作者为革命不惜牺牲个人幸福的崇高精神。本文通过一封写给妻子的绝笔信,表达了作者对革命的忠诚和对妻子1.抒情为主,以情见长,兼及记叙、议论。全文感情充沛,很多语句都是直接抒情的。如第①段“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整段都在抒情,抒发的是一种悲情。同时,本文既有回忆夫妻恩爱的叙述,也有晓之革命道理的议论,二者密切结合,有力地突出了中心。2.语言表现力强,真切感人,独具特色。语言感人肺腑,信中之话是烈士的肺腑之言,真切感人,扣人心弦。文字亦文亦白,通俗典雅。信中多处用了典故,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1.抒情为主,以情见长,兼及记叙、议论。名人眼中的“情”1.多情不必不丈夫,无情未必真豪杰——鲁迅2.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裴多菲3.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毛泽东名人眼中的“情”1.多情不必不丈夫,无情未必真豪杰——鲁迅一、黑暗现实冷酷无情,国之不存家何以附?破镜难圆生离痛于死别,天下人的生离死别自己不忍不救,所以,作者忍痛割舍妻子,慷慨赴死。点拨:此题意在理解作者的情感,理解作者在两难抉择中体现的“大爱”。一、黑暗现实冷酷无情,国之不存家何以附?破镜难圆生离痛于死别二、1.两情相悦。2.一心为妻子着想。3.深恋爱妻,至死不渝。4.对妻子的依恋。点拨:结合写作背景和作者作为革命者的身份来体会作者的情感。二、1.两情相悦。24.与妻书24.与妻书与妻书课件9下语文版与妻书课件9下语文版与妻书课件9下语文版◆主题解说这封书信不是一封普通的家书,而是革命志士林觉民抱着必死的信念,在起义之前写给爱妻的遗言,表达了林觉民对革命的无限忠诚和对妻子的拳拳深情,深刻地阐明了个人幸福与全民幸福的关系以及个人的“亲情”要服从革命需要的道理,表现了烈士为亿万民众能过上幸福生活而不惜牺牲个人一切的崇高献身精神。◆主题解说◆结构图解◆结构图解◆疑难探究师:为什么说《与妻书》是一曲爱情的颂歌,更是一首正气歌,还是一篇檄文?生甲:林觉民在牺牲前给妻子的绝笔书中既表现了儿女之情的缠绵细腻,又表现了革命豪情的激昂慷慨。生乙:这封信所表现的对妻子的爱,正是烈士献身革命和人民的基础。没有对亲人的爱,也就无法将这种爱扩充成为对天下人的爱,没有对妻子笃深的感情,也就无以衬托他舍此捐躯之高尚情操。生丙:这是“檄文”,是因为文章中处处揭露清王朝的腐败,“遍地腥云,满街狼犬”“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等句子最为突出。◆疑难探究A

A完毕终于但,但是嫁给毛笔将完毕终于但,但是嫁给毛笔将D

4.“又恐汝不察吾衷”中“吾衷”指什么?“吾衷”指作者挚爱妻子,但为了革命事业又必须舍妻而去的心情。D4.“又恐汝不察吾衷”中“吾衷”指什么?5.“司马春衫”的意思是什么?指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的末句诗“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白居易对下层人民的同情。作者用此是表现自己对劳苦大众的同情之心。6.作者是一个革命者,为什么却说:“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这能否说明作者有迷信思想?不能。因为作者挚爱妻子,就是死了也不能忘记,盼望有鬼之说更能体现爱妻之心。5.“司马春衫”的意思是什么?如见面还是苦衷8.翻译下列句子。(1)称心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