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治法律知识培训课件_第1页
传染病防治法律知识培训课件_第2页
传染病防治法律知识培训课件_第3页
传染病防治法律知识培训课件_第4页
传染病防治法律知识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染病防治法律知识培训

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

第一节概述第二节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第三节传染病防治监督第四节消毒管理第五节生活饮用水卫生第六节

几种常见传染病防治的法律规定第七节法律责任

第一节概述传染病的概念:传染病是由病源性细菌、病毒、立克次体和原虫等引起的一类疾病,它可以在人与人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传染病的特点:传染性、流行性、反复性

14世纪发生在欧洲的鼠疫(黑死病),死亡了2000万人,减员约1/4。17至18世纪发生在欧洲的天花,造成1.5亿人死亡。19世纪末至20世纪在亚欧美非发生的鼠疫,导致1000万以上人死亡。1918年发生在亚欧美非的流感,则使2500万人死亡。

人类历史上还有不少重要的传染病如结核病(在1949年以前的中国,占各种死因的首位)、疟疾(甲古文中有记载)、伤寒(20世纪30年代以前,在世界各国广泛流行)、流行性脑膜炎(世界上有30多个国家流行)、白喉(1583~1618年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流行)、细菌性痢疾(公元前4世纪,希波克拉底已认识此病)、炭疽(抗生素出现之前死亡率在20%~30%)、麻疹(婴幼儿常见的病毒性急性传染病)、斑疹伤寒(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称为“战争瘟疫”)等。一、传染病防治法的概念

传染病防治法是调整因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950年:《关于发动秋季种痘的指示》1955年:《传染病管理办法》1978年修订为《急性传染病管理条例》1989年2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1991年12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2004年8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进行修订,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传染病防治法制建设过程

传染病防治立法目的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

传染病防治法适用范围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二、传染病防治立法目的与适用范围

1、法定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其他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需要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报经国务院批准后予以公布、实施。如: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三、法定传染病分类管理的法律规定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计26种。2、乙类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自2008年4月30日起,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计11种。3、丙类传染病

增加或减少甲类传染病病种:

——国务院增加或减少乙类、丙类传染病病种: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按照乙类或丙类传染病管理的病种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增减病种的权限第二节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一、传染病的预防

(一)开展传染病预防知识的教育、宣传及培训(二)传染源的有效管理(三)加强公共卫生管理(四)国家实行预防搁制度

(五)防止传染病的扩散和交叉感染1、消毒管理制度2、菌种、毒种管理制度3、加强输血血源和血制品的管理4、预防人畜共患病(六)传染病的监测制度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国家传染病监测规划和方案。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国家传染病监测规划和方案,制定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监测计划和工作方案。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以及影响其发生、流行的因素,进行监测;对国外发生、国内尚未发生的传染病或者国内新发生的传染病,进行监测。

(七)传染病的预警制度

地方人民政府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发出的传染病预警后,应当按照传染病预防、控制预案,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一)疫情的报告

义务报告人:城乡居民、机构团体、车站、码头、机场、饭店职工及其他人员责任报告人: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

二、传染病疫情的报告、通报和公布疫情的报告时限发现甲类传染病和炭疽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在2小时内向发病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发现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在6小时内向发病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在丙类传染病监测区内发现丙类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在12小时内向发病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疫情的报告程序卫生防疫机构发现传染病流行或者接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炭疽中的肺炭疽的疫情报告,应当立即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立即报告当地政府,同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二、传染病疫情的报告、通报和公布(二)传染病疫情的通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县、市级卫生行政部门本单位有关人员军队卫生主管部门毗邻及相关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机构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卫生部动物防疫机构毗邻及相关卫生行政部门县、市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省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互通互通互通

定期公布:卫生部定期公布全国疫情省、自治区、直辖市定期公布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疫情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公布:卫生部或授权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向社会公布疫情(三)传染病疫情的公布

(一)医疗机构应当采取的控制措施

1、对甲类传染病病人:(1)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2)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3)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二、传染病的控制2、医疗机构发现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病人,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3、医疗机构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

(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采取的措施

1、对传染病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根据调查情况提出划定疫点、疫区的建议,对被污染的场所进行卫生处理,对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并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疫情控制方案;2、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对疫点、疫区进行卫生处理,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疫情控制方案,并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采取措施;3、指导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施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组织、指导有关单位对传染病疫情的处理。二、传染病的控制

(三)紧急措施

为控制传染病暴发流行,必要时当地政府可报经上一级地方政府批准,采取下列紧急措施:⑴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⑵停工、停业、停课;⑶封闭或者封存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及相关物品;⑷控制或者扑杀染疫野生动物、家畜家禽;⑸封闭可能造成传染病扩散的场所。紧急措施的撤销和解除,由原决定机关根据有关规定决定并宣布。二、传染病的控制

(四)特殊措施

1、宣布疫区和疫区封锁甲类、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报经上一级地方政府决定,可以宣布疫区,在疫区内实行紧急措施,并可对出入疫区的人员,物资和交通工具实施卫生检疫。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决定,可以对甲类传染病疫区实施封锁。封锁大、中城市的疫区或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疫区,以及封锁疫区导致中断干线交通或者封锁国境的由国务院决定。疫区封锁的解除由原决定机关宣布。二、传染病的控制2、人员的调用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国务院有权在全国范围内或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权在本行政区内紧急调集人员或者调用储备物资,临时选用房屋、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设备。3、尸体的处理患甲类传染病、炭疽死亡的,应当将尸体立即进行卫生处理,就近火化。不具备火化条件的农村、边远地区,由治疗病人的医疗单位或者当地卫生防疫部门负责消毒后,可选远离居民点500米以外、远离饮用水源的地方,将尸体在距地面2米以下深埋。第三节传染病防治的监督

一、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责二、卫生行政部门监督管理的权力

1、对下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履行本法规定的传染病防治职责进行监督检查;2、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3、对采供血机构的采供血活动进行监督检查;4、对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及其生产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并对饮用水供水单位从事生产或者供应活动以及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进行监督检查;5、对传染病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的采集、保藏、携带、运输、使用进行监督检查;6、对公共场所和有关单位的卫生条件和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进行监督检查。一、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责

(一)现场调查权(二)采取临时控制措施权(三)内部监督权二、卫生行政部门监督管理的权力第四节消毒管理一、消毒管理的范围卫生部于2001年发布了《消毒管理办法》。该办法适用于医疗卫生机构、消毒服务机构以及从事消毒产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其他需要消毒的场所和物品管理也适用于该办法。1、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消毒管理组织,制定消毒管理制度,执行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定期开展灭菌效果检测工作。2、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应当接受消毒技术培训,掌握消毒知识,并按规定严格执行消隔离制度。3、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服务器必须达到灭菌要求。4、医疗卫生机构购进消毒产品必须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二、消毒的卫生要求5、医疗卫生机构的环境、物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6、医疗卫生机构发生感染性疾病爆发、流行时,应当及时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并采取有效消毒措施。7、从事致病微生物实验的单位应当执行有关的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对实验器材、污染物品等按规定进行消毒,防止实验室感染和致病微生物的扩散。8、公共场所、食品、生活饮用水、血液制品或疫源地的消毒管理,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的规定执行。二、消毒的卫生要求消毒产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生产企业应当取得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发放的卫生许可。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对消毒工作行使监督管理职权三、消毒产品的生产经营、服务和监督机构第五节生活饮用水管理一、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范围为保证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人体健康,建设部、卫生部于1996年联合发布了《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根据办法规定,集中式供水、二次供水单位和涉及饮用水安全的产品是卫生监督管理的主要对象。国家对供水单位和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实行卫生许可制度。

1、饮用水基本卫生要求的规定。2、饮用水水源的选择。3、供水过程卫生。4、涉及饮用水安全的产品,必须不能造成水质污染。5、卫生许可证制度。6、健康检查制度。二、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卫计委主管全国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设卫生监督员,负责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三、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第六节几种常见传染病防治的法律规定一、结核病(TB)我国结核病患者数量居世界第二位,其中80%在农村。我国现有结核病感染者4亿人,结核病患者500万人,其中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200万人,每年因患结核病死亡的人数达15万人。1991年9月卫生部发布了《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2010年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表明,中国15岁以上人群传染性肺结核患病率为每10万人中有65人,较2000年的每10万人中有169人下降了60.1%。(一)机构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设结核病控制中心与分中心;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县卫生行政部门设各级结核病防治机构,或指定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承担结核病防治机构的职责。(二)预防接种国家实行有计划的卡介苗接种程度。(三)调查与报告防治机构应按规定对结核病疫情和传染源进行调查,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和个体开业医生对确诊的肺结核病人,必须按规定时间向当地防治机构报告。(四)治疗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对收治的肺结核病人应当按《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手册》和《肺结核病诊疗规程》实施诊断、治疗和管理。(五)控制传染1、防治机构和预防保健机构应将有关人员的患病情况通知有关单位和卫生监督管理机构。2、有关人员应按规定进行预防性结核病体检。3、对被结核菌污染的污水、排泄物和痰液进行消毒或卫生处理。1991年8月发布了《性病防治管理办法》,明确了国家对性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一)性病防治机构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可设性病防治机构,并健全疫情报告监测网络二、性病(二)性病的预防(三)性病的治疗(四)发病疫情报告性病防治机构、各级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和个体医师发现规定的性病病人及疑似病人时,应按有关规定报告。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病毒全称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它能摧毁人类身体内的防御系统,目前还没有治愈艾滋病的办法,它是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疾病。2006年3月我国实施了《艾滋病防治条例》。(一)防治艾滋病的宣传教育1、普遍性宣传教育2、对就诊者宣传教育3、对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二、艾滋病(AIDS)(二)艾滋病的预防与控制1、建立艾滋病监测制度2、实行艾滋病自愿咨询和自愿检测制度3、鼓励有关组织和个人推广预防艾滋病的行为干预措施,帮助有感染危险的人群改变行为4、针对吸毒人群的艾滋病防治措施5、推广使用安全套6、严格规范血站、血液制品生产单位的行为(三)艾滋病的治疗与救助(四)法律责任1、行政责任2、民事责任3、刑事责任第七节法律责任一、行政责任

(一)行政处罚

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规定,单位或个人有以下违法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视违法情节给予警告、限期改正、责令赔偿损失、或处以罚款;有造成传染病流行危险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报请同级政府采取强制措施。

(二)行政处分

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规定,对犯有相关行为的单位和个人,对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者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二、刑事责任

1、刑法第330条妨害传染病防治罪

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①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的;②拒绝按照卫生行政机构提出的卫生要求,对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消毒处理的;③准许或者纵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的;④拒绝执行卫生监督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的。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井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

2、第331条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后果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3、第360条传播性病罪明知自己患有梅毒、淋病等严重性病仍卖淫、嫖娼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4、第409条传染病防治失职罪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1.注意力持续时间短2.遗忘速度快3.目的性强4.自我意识强

成人学习的特点:如何上好一堂培训课自愿参加非自愿参加合作、主动学习、意识强不合作、被动学习、意识弱注意:非自愿者可能是麻烦的制造者课堂的表现了解学员非自愿参加不合作、被动学习、意识弱注意:非自愿者可能是麻烦的制造者对于非自愿参加学员,培训师应该增加授课的趣味性,多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增强与他们的沟通。了解学员双方熟识采取提高注意力的多种形式双方陌生采取破冰游戏、搭建沟通氛围熟悉程度了解学员培训前的准备课程设计场地布置物料准备设备检查自我准备培训前---课程设计把要说的写下来:资料搜集动笔写作演示文稿最后修改资料搜集:互联网研讨会、演讲图书馆企业内部资料同事、亲友报纸、杂志音像制品培训前---课程设计动笔写作:发散性思维法撰写提纲制定时间表培训前---课程设计发散性思维法:所谓发散性思维法,就是从同一来源的材料中探求不同答案,从不同的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过程。他能让人通过联想,拓展思路,从不同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途径。

答案一问题答案二答案……培训前---课程设计撰写提纲—列提纲的好处:为授课提供清晰的思路为资料的取舍提供依据时间分配的依据选择培训方法、辅助工具的依据培训前---课程设计撰写提纲—如何撰写提纲:方法一:利用发散性思维服务培训个人层面团队层面企业层面标准理念……培训前---课程设计撰写提纲—如何撰写提纲:方法一:利用发散性思维培训主题论点一论点二论点三分论点一分论点二……培训前---课程设计撰写提纲—如何撰写提纲:方法二:利用5W1H

WHO 谁

WHERE 哪里

WHY 为什么

WHAT 什么

WHEN 何时

HOW 怎样培训前---课程设计提纲的通用模式:一、引言(1)开场白(2)说明你的主题和目的(3)概括培训的内容二、第一个要点(1)论点

A论据B论据(2)论点三、第二个要点(1)论点(2)论点四、第三个要点

……五、总结(1)重复你的要点(2)结束语培训前---课程设计制定时间表:越缺乏讲课经验,你的时间表越要订的详细!培训前---课程设计课题描述几个部分:课题名称课题的宗旨课题目标培训对象培训人数培训持续时间与日程设施要求培训教师要求制定课程大纲——编排课程内容授课计划:目标内容提纲教学方法时间分配必须的培训资源练习项目布置作业评价或考核方法制定课程大纲——编排课程内容内容提纲编写程序:确定达到目标所必须的知识确定每项目标的表现内容或技能确定实现目标的态度要素依据知识技能态度三要素编排成合理顺序制定课程大纲——编排课程内容制定课程大纲——选择培训方法与技巧培训方法种类:讲授与讲演小组讨论演示阅读练习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现场参观与学习考察选择培训方法的影响因素:培训目标(知识、技能、态度)培训内容培训讲师(经验、能力)学员(数量、经验、能力水平)培训环境与资源限制(时间、经费)制定课程大纲——选择培训方法与技巧选用合适培训方法的程序:陈述培训目标决定表现类型考虑学员特点列出所有合适的培训方法考虑实际情况缩减清单,作出决定制定课程大纲——选择培训方法与技巧编写课程资料一、编写课程大纲二、编写讲师手册三、编写练习手册四、编写学员手册五、编写演示文件六、设计评估内容与评估方式培训前---场地布置鱼骨式马蹄形课桌式会议式桌椅的摆放

鱼骨式讲台以学员为中心,互动性强容易形成小团体培训前---场地布置

课桌式讲台坐位角度比较统一

以讲师为中心不利于小组讨论与互动培训前---场地布置

会议式讲台正式

以讲师为中心气氛严肃培训前---场地布置合理安排桌椅摆放重要性

确保以学员为中心

确保培训效果达到最佳确保学员在培训过程中感觉舒适,集中精神培训前---场地布置

签到表学员手册课程评估表白板纸计时器。。。。。。

培训所需书面资料课程所需练习纸以及培训道具

白板笔、铅笔、橡皮培训小礼物样品。。。。。。培训前---物料准备测试投影仪(清晰度,屏幕大小等)

空调的温度视听器材(DVD,音箱,光碟)茶点或其它

电脑调试(电脑接线,网线是否连接好)

室内的灯光明暗度培训前---设备检查

器架培训前---自我准备

熟悉培训内容和流程形象-着装/面貌/发型振作精神,消除紧张情绪现场呈现技巧及其关键点现场呈现的四大关键任务气氛营造:平等沟通分享:互动点评剖析:价值改善指导:实践产生紧张情绪的原因

思想感觉

行为自尊?自信?“怯场”测试心神不安不敢正视词不达意盼望结束大脑空白心跳加速口干舌燥出虚汗手发抖两腿发软正面应对压力的方法舒解分散压力转换法压力挑战太大太不容易高度紧张动力机会更大更须努力聚精会神登台恐惧及其破解

怕丢面子怕讲错怕别人不接受怕场面无法控制上场与下场空台登场静场起音上场从容不迫启动注意专注全场享受掌声再次致礼下场影响训练效果的因素说什么怎么说何时说对谁说有效导入及其注意事项谜语游戏问题数据场景引言故事概念观点事件演示四种屏弃的开头自夸式自杀式幼稚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