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标分析:等比数列是数列这一章的重要内容。在新课标中要求通过生活中的实例,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的意义,并且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发现数列的等比关系,并解决相应的问题。所以学习这一节时一定要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B版《必修5》第二章第三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系统地学习了一种常用数列,即等差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的基础上,始学习另一种常用数列。教材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讲解等比数列的概念,通过列表,图像,通项公式来表达等比数列,把数列融于函数之中,体现了数列的本质和内涵。等比数列的定义与通项不仅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中阶段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的重要载体之一。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春季班学生,数学水平参差不齐,依赖性强,接受能力一般,灵活性不够。因此本节课采用低起点,由浅到深,由易到难逐步推进,热情地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欢愉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设计说明1.回顾旧知回顾:1.数列的概念。2.等差数列的
①定义
②通项公式
③等差中项回顾数列和等差数列的概念,从而为等比数列的研究方向做了准备。同样类比等差数列,也从这三个方面研究等比数列。2.创设情境,引发思考自主探索,构建新知引例1:我国古代学者提出:“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是什么意思?引例2:将1张纸对折一次,得2层;再对折1次,得4层...这样不断地对折下去,关于纸的层数可以得到什么样的数列?通过两个引例,引入两个数列,要求学生自主观察得到这两个数列的特征,从而引出等比数列的概念。3.自主探索,构建新知1、2,0,2,0,...是等比数列吗?为什么定义中强调q≠0?等比数列中的项有可能等于0吗?2、数列1,1,2,4,8,...是等比数列吗?3、5,5,5,5,5,...这是什么数列?存在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的数列吗?等比数列分类。学生类比等差数列得到等比数列的概念之后,给出五个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加深对等比数列的认识。4.探究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等比中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如何推导的?你能类比推导出首项为a1,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吗?等差数列:归纳法、叠加法学生分组合作探究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并且小组展示探究结果。5.例题讲解、当堂练习通过例题、练习题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6.课堂小结想一想: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由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板书等比数列定义通项公式an=a1qn-1等比中项评测练习:1、判断题(1)等比数列的公比可以为正数、负数或零.()(2)常数列是等差数列,同时也是公比为1的等比数列.()(3)若等比数列的首项a1>0,且公比|q|<1,则该数列为递减数列.()(4)若a,b,c成等比数列,则a,c的等比中项一定是b.()2、等比数列x,3x+3,6x+6,…的第四项等于()A.-24 B.0 C.12 D.243、已知等比数列{an}中,a1=3,a3=27,则{an}的通项公式为.效果分析:通过情境创设,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并且类比等差数列,最后的课堂练习都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观评记录:情境创设让学生非常容易进入新课的学习,及时的设问让学生能积极思考,合作探究让学生体会团队的力量,这堂课环节完整,学生表现积极,语言规范,达到了预定的学习目标。课后反思:本节课是等比数列的第一课时,注重概念的讲解以及通项公式的推导和分析应用。在前面的教学中,学生已经有了等差数列的有关内容,这节课的重要思想采用类比的思想,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完成整个课堂教学。就课堂反馈情况来看,我的引导比较到位,讲解也比较透彻,重点突出,前后呼应,学生完成的比较理想,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的课堂活动很积极,课堂气氛融洽,实现了良好的师生互动,完成了预先的教学设计过程。
就学生的课后反馈来看,基础较好的学生反映课堂容量较小,也有部分同学反映练习题比较简单,随堂练习在层次上没有太大差异,不能很好的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要,今后在习题的选择上应多下功夫,多查阅些资料,精选细练,力求让每个学生各有所得,都能找到适应个人实际的练习,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当堂的基础知识,也便于课后学生个人的复习总结。更好的实现课堂教学的时效性。课标分析:等比数列是数列这一章的重要内容。在新课标中要求通过生活中的实例,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的意义,并且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发现数列的等比关系,并解决相应的问题。所以学习这一节时一定要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B版《必修5》第二章第三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系统地学习了一种常用数列,即等差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的基础上,始学习另一种常用数列。教材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讲解等比数列的概念,通过列表,图像,通项公式来表达等比数列,把数列融于函数之中,体现了数列的本质和内涵。等比数列的定义与通项不仅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中阶段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的重要载体之一。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春季班学生,数学水平参差不齐,依赖性强,接受能力一般,灵活性不够。因此本节课采用低起点,由浅到深,由易到难逐步推进,热情地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欢愉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设计说明1.回顾旧知回顾:1.数列的概念。2.等差数列的
①定义
②通项公式
③等差中项回顾数列和等差数列的概念,从而为等比数列的研究方向做了准备。同样类比等差数列,也从这三个方面研究等比数列。2.创设情境,引发思考自主探索,构建新知引例1:我国古代学者提出:“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是什么意思?引例2:将1张纸对折一次,得2层;再对折1次,得4层...这样不断地对折下去,关于纸的层数可以得到什么样的数列?通过两个引例,引入两个数列,要求学生自主观察得到这两个数列的特征,从而引出等比数列的概念。3.自主探索,构建新知1、2,0,2,0,...是等比数列吗?为什么定义中强调q≠0?等比数列中的项有可能等于0吗?2、数列1,1,2,4,8,...是等比数列吗?3、5,5,5,5,5,...这是什么数列?存在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的数列吗?等比数列分类。学生类比等差数列得到等比数列的概念之后,给出五个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加深对等比数列的认识。4.探究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等比中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如何推导的?你能类比推导出首项为a1,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吗?等差数列:归纳法、叠加法学生分组合作探究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并且小组展示探究结果。5.例题讲解、当堂练习通过例题、练习题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6.课堂小结想一想: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由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板书等比数列定义通项公式an=a1qn-1等比中项评测练习:1、判断题(1)等比数列的公比可以为正数、负数或零.()(2)常数列是等差数列,同时也是公比为1的等比数列.()(3)若等比数列的首项a1>0,且公比|q|<1,则该数列为递减数列.()(4)若a,b,c成等比数列,则a,c的等比中项一定是b.()2、等比数列x,3x+3,6x+6,…的第四项等于()A.-24 B.0 C.12 D.243、已知等比数列{an}中,a1=3,a3=27,则{an}的通项公式为.效果分析:通过情境创设,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并且类比等差数列,最后的课堂练习都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观评记录:情境创设让学生非常容易进入新课的学习,及时的设问让学生能积极思考,合作探究让学生体会团队的力量,这堂课环节完整,学生表现积极,语言规范,达到了预定的学习目标。课后反思:本节课是等比数列的第一课时,注重概念的讲解以及通项公式的推导和分析应用。在前面的教学中,学生已经有了等差数列的有关内容,这节课的重要思想采用类比的思想,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完成整个课堂教学。就课堂反馈情况来看,我的引导比较到位,讲解也比较透彻,重点突出,前后呼应,学生完成的比较理想,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的课堂活动很积极,课堂气氛融洽,实现了良好的师生互动,完成了预先的教学设计过程。
就学生的课后反馈来看,基础较好的学生反映课堂容量较小,也有部分同学反映练习题比较简单,随堂练习在层次上没有太大差异,不能很好的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要,今后在习题的选择上应多下功夫,多查阅些资料,精选细练,力求让每个学生各有所得,都能找到适应个人实际的练习,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当堂的基础知识,也便于课后学生个人的复习总结。更好的实现课堂教学的时效性。课标分析:等比数列是数列这一章的重要内容。在新课标中要求通过生活中的实例,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的意义,并且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发现数列的等比关系,并解决相应的问题。所以学习这一节时一定要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B版《必修5》第二章第三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系统地学习了一种常用数列,即等差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的基础上,始学习另一种常用数列。教材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讲解等比数列的概念,通过列表,图像,通项公式来表达等比数列,把数列融于函数之中,体现了数列的本质和内涵。等比数列的定义与通项不仅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中阶段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的重要载体之一。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春季班学生,数学水平参差不齐,依赖性强,接受能力一般,灵活性不够。因此本节课采用低起点,由浅到深,由易到难逐步推进,热情地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欢愉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设计说明1.回顾旧知回顾:1.数列的概念。2.等差数列的
①定义
②通项公式
③等差中项回顾数列和等差数列的概念,从而为等比数列的研究方向做了准备。同样类比等差数列,也从这三个方面研究等比数列。2.创设情境,引发思考自主探索,构建新知引例1:我国古代学者提出:“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是什么意思?引例2:将1张纸对折一次,得2层;再对折1次,得4层...这样不断地对折下去,关于纸的层数可以得到什么样的数列?通过两个引例,引入两个数列,要求学生自主观察得到这两个数列的特征,从而引出等比数列的概念。3.自主探索,构建新知1、2,0,2,0,...是等比数列吗?为什么定义中强调q≠0?等比数列中的项有可能等于0吗?2、数列1,1,2,4,8,...是等比数列吗?3、5,5,5,5,5,...这是什么数列?存在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的数列吗?等比数列分类。学生类比等差数列得到等比数列的概念之后,给出五个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加深对等比数列的认识。4.探究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等比中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如何推导的?你能类比推导出首项为a1,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吗?等差数列:归纳法、叠加法学生分组合作探究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并且小组展示探究结果。5.例题讲解、当堂练习通过例题、练习题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6.课堂小结想一想: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由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板书等比数列定义通项公式an=a1qn-1等比中项评测练习:1、判断题(1)等比数列的公比可以为正数、负数或零.()(2)常数列是等差数列,同时也是公比为1的等比数列.()(3)若等比数列的首项a1>0,且公比|q|<1,则该数列为递减数列.()(4)若a,b,c成等比数列,则a,c的等比中项一定是b.()2、等比数列x,3x+3,6x+6,…的第四项等于()A.-24 B.0 C.12 D.243、已知等比数列{an}中,a1=3,a3=27,则{an}的通项公式为.效果分析:通过情境创设,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并且类比等差数列,最后的课堂练习都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观评记录:情境创设让学生非常容易进入新课的学习,及时的设问让学生能积极思考,合作探究让学生体会团队的力量,这堂课环节完整,学生表现积极,语言规范,达到了预定的学习目标。课后反思:本节课是等比数列的第一课时,注重概念的讲解以及通项公式的推导和分析应用。在前面的教学中,学生已经有了等差数列的有关内容,这节课的重要思想采用类比的思想,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完成整个课堂教学。就课堂反馈情况来看,我的引导比较到位,讲解也比较透彻,重点突出,前后呼应,学生完成的比较理想,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的课堂活动很积极,课堂气氛融洽,实现了良好的师生互动,完成了预先的教学设计过程。
就学生的课后反馈来看,基础较好的学生反映课堂容量较小,也有部分同学反映练习题比较简单,随堂练习在层次上没有太大差异,不能很好的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要,今后在习题的选择上应多下功夫,多查阅些资料,精选细练,力求让每个学生各有所得,都能找到适应个人实际的练习,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当堂的基础知识,也便于课后学生个人的复习总结。更好的实现课堂教学的时效性。课标分析:等比数列是数列这一章的重要内容。在新课标中要求通过生活中的实例,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的意义,并且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发现数列的等比关系,并解决相应的问题。所以学习这一节时一定要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B版《必修5》第二章第三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系统地学习了一种常用数列,即等差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的基础上,始学习另一种常用数列。教材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讲解等比数列的概念,通过列表,图像,通项公式来表达等比数列,把数列融于函数之中,体现了数列的本质和内涵。等比数列的定义与通项不仅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中阶段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的重要载体之一。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春季班学生,数学水平参差不齐,依赖性强,接受能力一般,灵活性不够。因此本节课采用低起点,由浅到深,由易到难逐步推进,热情地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欢愉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设计说明1.回顾旧知回顾:1.数列的概念。2.等差数列的
①定义
②通项公式
③等差中项回顾数列和等差数列的概念,从而为等比数列的研究方向做了准备。同样类比等差数列,也从这三个方面研究等比数列。2.创设情境,引发思考自主探索,构建新知引例1:我国古代学者提出:“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是什么意思?引例2:将1张纸对折一次,得2层;再对折1次,得4层...这样不断地对折下去,关于纸的层数可以得到什么样的数列?通过两个引例,引入两个数列,要求学生自主观察得到这两个数列的特征,从而引出等比数列的概念。3.自主探索,构建新知1、2,0,2,0,...是等比数列吗?为什么定义中强调q≠0?等比数列中的项有可能等于0吗?2、数列1,1,2,4,8,...是等比数列吗?3、5,5,5,5,5,...这是什么数列?存在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的数列吗?等比数列分类。学生类比等差数列得到等比数列的概念之后,给出五个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加深对等比数列的认识。4.探究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等比中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如何推导的?你能类比推导出首项为a1,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吗?等差数列:归纳法、叠加法学生分组合作探究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并且小组展示探究结果。5.例题讲解、当堂练习通过例题、练习题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6.课堂小结想一想: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由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板书等比数列定义通项公式an=a1qn-1等比中项评测练习:1、判断题(1)等比数列的公比可以为正数、负数或零.()(2)常数列是等差数列,同时也是公比为1的等比数列.()(3)若等比数列的首项a1>0,且公比|q|<1,则该数列为递减数列.()(4)若a,b,c成等比数列,则a,c的等比中项一定是b.()2、等比数列x,3x+3,6x+6,…的第四项等于()A.-24 B.0 C.12 D.243、已知等比数列{an}中,a1=3,a3=27,则{an}的通项公式为.效果分析:通过情境创设,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并且类比等差数列,最后的课堂练习都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观评记录:情境创设让学生非常容易进入新课的学习,及时的设问让学生能积极思考,合作探究让学生体会团队的力量,这堂课环节完整,学生表现积极,语言规范,达到了预定的学习目标。课后反思:本节课是等比数列的第一课时,注重概念的讲解以及通项公式的推导和分析应用。在前面的教学中,学生已经有了等差数列的有关内容,这节课的重要思想采用类比的思想,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完成整个课堂教学。就课堂反馈情况来看,我的引导比较到位,讲解也比较透彻,重点突出,前后呼应,学生完成的比较理想,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的课堂活动很积极,课堂气氛融洽,实现了良好的师生互动,完成了预先的教学设计过程。
就学生的课后反馈来看,基础较好的学生反映课堂容量较小,也有部分同学反映练习题比较简单,随堂练习在层次上没有太大差异,不能很好的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要,今后在习题的选择上应多下功夫,多查阅些资料,精选细练,力求让每个学生各有所得,都能找到适应个人实际的练习,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当堂的基础知识,也便于课后学生个人的复习总结。更好的实现课堂教学的时效性。课标分析:等比数列是数列这一章的重要内容。在新课标中要求通过生活中的实例,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的意义,并且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发现数列的等比关系,并解决相应的问题。所以学习这一节时一定要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B版《必修5》第二章第三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系统地学习了一种常用数列,即等差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的基础上,始学习另一种常用数列。教材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讲解等比数列的概念,通过列表,图像,通项公式来表达等比数列,把数列融于函数之中,体现了数列的本质和内涵。等比数列的定义与通项不仅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中阶段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的重要载体之一。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春季班学生,数学水平参差不齐,依赖性强,接受能力一般,灵活性不够。因此本节课采用低起点,由浅到深,由易到难逐步推进,热情地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欢愉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设计说明1.回顾旧知回顾:1.数列的概念。2.等差数列的
①定义
②通项公式
③等差中项回顾数列和等差数列的概念,从而为等比数列的研究方向做了准备。同样类比等差数列,也从这三个方面研究等比数列。2.创设情境,引发思考自主探索,构建新知引例1:我国古代学者提出:“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是什么意思?引例2:将1张纸对折一次,得2层;再对折1次,得4层...这样不断地对折下去,关于纸的层数可以得到什么样的数列?通过两个引例,引入两个数列,要求学生自主观察得到这两个数列的特征,从而引出等比数列的概念。3.自主探索,构建新知1、2,0,2,0,...是等比数列吗?为什么定义中强调q≠0?等比数列中的项有可能等于0吗?2、数列1,1,2,4,8,...是等比数列吗?3、5,5,5,5,5,...这是什么数列?存在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的数列吗?等比数列分类。学生类比等差数列得到等比数列的概念之后,给出五个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加深对等比数列的认识。4.探究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等比中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如何推导的?你能类比推导出首项为a1,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吗?等差数列:归纳法、叠加法学生分组合作探究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并且小组展示探究结果。5.例题讲解、当堂练习通过例题、练习题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6.课堂小结想一想: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由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板书等比数列定义通项公式an=a1qn-1等比中项评测练习:1、判断题(1)等比数列的公比可以为正数、负数或零.()(2)常数列是等差数列,同时也是公比为1的等比数列.()(3)若等比数列的首项a1>0,且公比|q|<1,则该数列为递减数列.()(4)若a,b,c成等比数列,则a,c的等比中项一定是b.()2、等比数列x,3x+3,6x+6,…的第四项等于()A.-24 B.0 C.12 D.243、已知等比数列{an}中,a1=3,a3=27,则{an}的通项公式为.效果分析:通过情境创设,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并且类比等差数列,最后的课堂练习都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观评记录:情境创设让学生非常容易进入新课的学习,及时的设问让学生能积极思考,合作探究让学生体会团队的力量,这堂课环节完整,学生表现积极,语言规范,达到了预定的学习目标。课后反思:本节课是等比数列的第一课时,注重概念的讲解以及通项公式的推导和分析应用。在前面的教学中,学生已经有了等差数列的有关内容,这节课的重要思想采用类比的思想,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完成整个课堂教学。就课堂反馈情况来看,我的引导比较到位,讲解也比较透彻,重点突出,前后呼应,学生完成的比较理想,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的课堂活动很积极,课堂气氛融洽,实现了良好的师生互动,完成了预先的教学设计过程。
就学生的课后反馈来看,基础较好的学生反映课堂容量较小,也有部分同学反映练习题比较简单,随堂练习在层次上没有太大差异,不能很好的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要,今后在习题的选择上应多下功夫,多查阅些资料,精选细练,力求让每个学生各有所得,都能找到适应个人实际的练习,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当堂的基础知识,也便于课后学生个人的复习总结。更好的实现课堂教学的时效性。课标分析:等比数列是数列这一章的重要内容。在新课标中要求通过生活中的实例,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的意义,并且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发现数列的等比关系,并解决相应的问题。所以学习这一节时一定要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B版《必修5》第二章第三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系统地学习了一种常用数列,即等差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的基础上,始学习另一种常用数列。教材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讲解等比数列的概念,通过列表,图像,通项公式来表达等比数列,把数列融于函数之中,体现了数列的本质和内涵。等比数列的定义与通项不仅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中阶段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的重要载体之一。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春季班学生,数学水平参差不齐,依赖性强,接受能力一般,灵活性不够。因此本节课采用低起点,由浅到深,由易到难逐步推进,热情地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欢愉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设计说明1.回顾旧知回顾:1.数列的概念。2.等差数列的
①定义
②通项公式
③等差中项回顾数列和等差数列的概念,从而为等比数列的研究方向做了准备。同样类比等差数列,也从这三个方面研究等比数列。2.创设情境,引发思考自主探索,构建新知引例1:我国古代学者提出:“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是什么意思?引例2:将1张纸对折一次,得2层;再对折1次,得4层...这样不断地对折下去,关于纸的层数可以得到什么样的数列?通过两个引例,引入两个数列,要求学生自主观察得到这两个数列的特征,从而引出等比数列的概念。3.自主探索,构建新知1、2,0,2,0,...是等比数列吗?为什么定义中强调q≠0?等比数列中的项有可能等于0吗?2、数列1,1,2,4,8,...是等比数列吗?3、5,5,5,5,5,...这是什么数列?存在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的数列吗?等比数列分类。学生类比等差数列得到等比数列的概念之后,给出五个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加深对等比数列的认识。4.探究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等比中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如何推导的?你能类比推导出首项为a1,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吗?等差数列:归纳法、叠加法学生分组合作探究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并且小组展示探究结果。5.例题讲解、当堂练习通过例题、练习题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6.课堂小结想一想: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由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板书等比数列定义通项公式an=a1qn-1等比中项评测练习:1、判断题(1)等比数列的公比可以为正数、负数或零.()(2)常数列是等差数列,同时也是公比为1的等比数列.()(3)若等比数列的首项a1>0,且公比|q|<1,则该数列为递减数列.()(4)若a,b,c成等比数列,则a,c的等比中项一定是b.()2、等比数列x,3x+3,6x+6,…的第四项等于()A.-24 B.0 C.12 D.243、已知等比数列{an}中,a1=3,a3=27,则{an}的通项公式为.效果分析:通过情境创设,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并且类比等差数列,最后的课堂练习都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观评记录:情境创设让学生非常容易进入新课的学习,及时的设问让学生能积极思考,合作探究让学生体会团队的力量,这堂课环节完整,学生表现积极,语言规范,达到了预定的学习目标。课后反思:本节课是等比数列的第一课时,注重概念的讲解以及通项公式的推导和分析应用。在前面的教学中,学生已经有了等差数列的有关内容,这节课的重要思想采用类比的思想,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完成整个课堂教学。就课堂反馈情况来看,我的引导比较到位,讲解也比较透彻,重点突出,前后呼应,学生完成的比较理想,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的课堂活动很积极,课堂气氛融洽,实现了良好的师生互动,完成了预先的教学设计过程。
就学生的课后反馈来看,基础较好的学生反映课堂容量较小,也有部分同学反映练习题比较简单,随堂练习在层次上没有太大差异,不能很好的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要,今后在习题的选择上应多下功夫,多查阅些资料,精选细练,力求让每个学生各有所得,都能找到适应个人实际的练习,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当堂的基础知识,也便于课后学生个人的复习总结。更好的实现课堂教学的时效性。课标分析:等比数列是数列这一章的重要内容。在新课标中要求通过生活中的实例,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的意义,并且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发现数列的等比关系,并解决相应的问题。所以学习这一节时一定要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B版《必修5》第二章第三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系统地学习了一种常用数列,即等差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的基础上,始学习另一种常用数列。教材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讲解等比数列的概念,通过列表,图像,通项公式来表达等比数列,把数列融于函数之中,体现了数列的本质和内涵。等比数列的定义与通项不仅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中阶段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的重要载体之一。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春季班学生,数学水平参差不齐,依赖性强,接受能力一般,灵活性不够。因此本节课采用低起点,由浅到深,由易到难逐步推进,热情地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欢愉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设计说明1.回顾旧知回顾:1.数列的概念。2.等差数列的
①定义
②通项公式
③等差中项回顾数列和等差数列的概念,从而为等比数列的研究方向做了准备。同样类比等差数列,也从这三个方面研究等比数列。2.创设情境,引发思考自主探索,构建新知引例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疗新技术结题
- 职场心态培训
- 年产xxx生物破坏性塑料项目建议书
- 年产xx数字程控交换设备项目建议书
- 年产xxx松木实木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规划)
- 年产xxx回转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备案)
- 年产xx再生海绵扶手项目建议书
- 2023年耐高温超轻硅酸钙隔热保湿材料资金筹措计划书
-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
- 地质构造与地貌、地质剖面图判读课件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 核安全工程师-核安全综合知识-辐射防护基础-辐射防护剂量限值
- 音乐治疗学基础理论
- 小学二年级期中家长会课件
- 第六届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初赛笔试试题
- 质量通病防治施工措施及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 英语作业纸打印版
- 静脉留置针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课件
- LTE与5G移动通信技术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军事理论(中北大学版)学习通超星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高中文言文整理使动和意动用法-课件
- 多维自我体像关系调查问卷(MBSRQ)中文修订版及评分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