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免疫与临床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60339c854914268482a991300f38c44/e60339c854914268482a991300f38c441.gif)
![第七章免疫与临床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60339c854914268482a991300f38c44/e60339c854914268482a991300f38c442.gif)
![第七章免疫与临床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60339c854914268482a991300f38c44/e60339c854914268482a991300f38c443.gif)
![第七章免疫与临床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60339c854914268482a991300f38c44/e60339c854914268482a991300f38c444.gif)
![第七章免疫与临床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60339c854914268482a991300f38c44/e60339c854914268482a991300f38c44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免疫与临床第1页,课件共47页,创作于2023年2月学习目标:1、掌握:超敏反应的概念,各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参与成分,人工自动免疫与被动免疫的区别。2、熟悉:各型超敏反应引起临床常见疾病及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的防治原则,人工免疫常用的生物制剂种类及接种注意事项,免疫学诊断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影响因素。第2页,课件共47页,创作于2023年2月
第一节超敏反应
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
是指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病理性免疫应答。
又称变态反应(allergy)
变应原(allergen):引起超敏反应发生的抗原。
第3页,课件共47页,创作于2023年2月根据发生机制和临床特点分为四型:I型:速发型或过敏反应;II型:细胞毒型或细胞溶解型;III型:免疫复合物型或血管炎型;IV型:迟发型。抗体介导致敏T细胞介导第4页,课件共47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Ⅰ型超敏反应(IgE介导)主要特征:①发生快,消退亦快,故又称速发型超敏反应;②主要由特异性抗体IgE介导;③患者通常出现生理功能紊乱,而不发生严重的组织损伤;④具有明显个体差异和遗传背景。第5页,课件共47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参与I型超敏反应的主要成分1、变应原:(1)吸入性变应原:花粉、真菌孢子、粉尘、皮屑、羽毛、螨等。(2)食物变应原:鱼、虾、蛋、奶、蟹贝等食物。(3)药物:青霉素、链霉素、磺胺、先锋霉素、有机碘等。(4)其他:动物免疫血清、昆虫或其毒液、石油、橡胶、化纤、塑料制品进入体内的途径:呼吸道、消化道、皮肤黏膜等.2、抗体:IgE。第6页,课件共47页,创作于2023年2月3、效应细胞:(1)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细胞表面有IgEFc受体,能与IgEFc段牢固结合,胞质内含大量生物活性物质,包括组胺、肝素、白三烯等。(2)嗜酸性粒细胞:负反馈调节。第7页,课件共47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Ⅰ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1、致敏阶段;2、发敏阶段;3、效应阶段;
(1)早期相反应:组胺、激肽原酶、肝素
(2)晚期相反应:白三烯、前列腺素D2、血小板活化因子、细胞因子。第8页,课件共47页,创作于2023年2月Ⅰ型超敏反应Ⅰ型超敏反应又称速发型超敏反应。1、致敏阶段2、发敏阶段3、效应阶段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第9页,课件共47页,创作于2023年2月1.致敏阶段2.发敏阶段3.效应阶段第10页,课件共47页,创作于2023年2月嗜酸性粒细胞发挥负反馈作用:1、直接吞噬、破坏肥大细胞等脱出的颗粒。2、释放组胺酶,灭活组胺。3、释放芳基硫酸酯酶,灭活白三烯。4、释放磷脂酶D,灭活血小板活化因子。第11页,课件共47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临床常见的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1、过敏性休克:
(1)药物过敏性休克:青霉素、头孢菌素、链霉素等
(2)血清过敏性休克:破伤风抗毒素、白喉抗毒素2、呼吸道过敏反应:(过敏性鼻炎和哮喘)花粉、尘螨、真菌和毛屑等。3、消化道过敏反应:(过敏性胃肠炎)鱼、虾、蟹、蛋、奶等。4、皮肤过敏反应:(荨麻疹、湿疹或血管性水肿)药物、食物、肠道寄生虫及冷热刺激等。第12页,课件共47页,创作于2023年2月青霉素分子不稳定,在弱碱溶液中易分解为青霉烯酸,因此临床使用青霉素时应现配现用,放置时间不超过2小时。第13页,课件共47页,创作于2023年2月(四)Ⅰ型超敏反应防治原则1、查明变应原,避免接触
(1)询问过敏史及家族过敏史(2)皮肤过敏试验:青霉素皮试2、脱敏疗法与减敏疗法
(1)脱敏疗法:抗毒素治疗时,若皮肤实验呈阳性,小剂量、短间隔(20~30分钟)、连续多次注射。(2)减敏疗法:难以避免的变应原(花粉),小剂量、长间隔
(1周左右)、多次皮下注射。3、药物治疗
(1)抑制生物活性介质的合成和阻断其释放(2)拮抗生物活性介质(3)改变效应器官的反应性(4)免疫抑制药物第14页,课件共47页,创作于2023年2月青霉素皮试方法:将0.1ml含10~50单位的青霉素稀释液注入受试者前臂屈侧内,15~20分钟观察结果,若皮丘局部隆起,并出现红晕,硬块,直径大于1㎝,或红晕周围有伪足,痒感,严重时全身出现皮疹或过敏性休克反应,则为阳性。第15页,课件共47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Ⅱ
型超敏反应
又称细胞毒型或细胞溶解型超敏反应。特点:①主要由IgG、IgM介导;②通过补体、吞噬细胞、NK细胞损伤靶细胞;③靶细胞主要是血细胞和某些组织细胞。第16页,课件共47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Ⅱ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1)靶细胞:正常组织细胞、改变的自身细胞、被抗原或
半抗原结合的自身组织细胞
1、靶细胞及其表面抗原(2)抗原:正常存在于血细胞表面的同种异型抗原(ABO)感染和理化因素所致改变的自身抗原结合在自身组织细胞表面的药物半抗原外源性抗原与正常组织细胞之间具有的共同抗原第17页,课件共47页,创作于2023年2月
2、抗体、补体和效应细胞的作用(1)抗体:IgG、IgM(2)激活途径:
激活补体,溶解靶细胞激活吞噬细胞,发挥调理吞噬作用激活NK细胞,通过ADCC作用,杀伤靶细胞第18页,课件共47页,创作于2023年2月IgG、IgM第19页,课件共47页,创作于2023年2月
Ⅱ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第20页,课件共47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临床常见的Ⅱ型超敏反应性疾病1、输血反应:
ABO血型不符2、新生儿溶血症:母亲Rh阴性、母亲O型3、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青霉素、磺胺等4、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服用甲基多巴类药物或某些病毒感染,使红细胞膜表面成分改变,形成自身抗原。5、肺—肾综合征:病毒或细菌感染第21页,课件共47页,创作于2023年2月新生儿溶血症发生机制第22页,课件共47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Ⅲ型超敏反应
又称为免疫复合物型或血管炎型超敏反应特点:①抗体主要由IgG、IgM为主;②可溶性抗原与抗体形成中等大小IC沉积于血管部位,引起血管炎和血管周围炎;③补体参与;
第23页,课件共47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不同大小免疫复合物特性第24页,课件共47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Ⅲ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1.中等大小IC的形成和沉积
①中等大小IC的形成:抗原物质在体内持续存在,
且抗原量略多于抗体量时易形成中等大小IC。
②中等大小IC的沉积:管腔小、血压较高的毛细
血管迂回处,如肾小球、
心肌、关节滑膜、皮肤
等处微血管壁基底膜。第25页,课件共47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26页,课件共47页,创作于2023年2月2.IC沉积后引起的组织损伤IC不直接损伤组织,而是通过:(1)过敏毒素作用:激活补体(2)趋化作用:吸引中性粒细胞,释放溶酶体酶(3)血小板凝集形成血栓第27页,课件共47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临床常见的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1、局部免疫复合物病
(1)Arthus反应
(2)类Arthus反应:反复注射胰岛素、“变态性肺炎”2、全身性免疫复合物病
(1)血清病、药物热
(2)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3)类风湿性关节炎(RA)(4)系统性红斑狼疮第28页,课件共47页,创作于2023年2月四、Ⅳ型超敏反应
细胞介导型或迟发型超敏反应。特点:1、由T细胞介导,细胞免疫过度所致;2、反应发生较慢,24-72h出现炎症反应,故又称:迟发型超敏反应。3、无明显的个体差异;4、单个核细胞浸润和组织损伤为主的炎症反应。第29页,课件共47页,创作于2023年2月1、T细胞致敏2、致敏T细胞的效应阶段(一)Ⅳ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第30页,课件共47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临床常见的Ⅳ型超敏反应性疾病1、传染性迟发型超敏反应
结核病,局部组织坏死、液化和空洞等。2、接触性皮炎如油漆、染料、农药或磺胺、化妆品、青霉素等药物。皮肤局部出现红肿、皮疹、水疱。3、移植排斥反应移植物被排斥、坏死、脱落。第31页,课件共47页,创作于2023年2月四型超敏反应的比较第32页,课件共47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33页,课件共47页,创作于2023年2月课后小结:1、通常根据超敏反应发生机制不同,将超敏反应分为四型,I型又称----或----,II型又称----或----,III型又称----或----,IV型又称----或----。2、I型超敏反应发生速度----,具有明显的----差异和----倾向。3、在II型超敏反应中细胞溶解或破坏可由----、----和----三种方式引起。第34页,课件共47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自身免疫病二、免疫缺陷病三、肿瘤免疫四、移植免疫第二节临床相关免疫第35页,课件共47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三节免疫学应用
免疫学的临床应用有两个方面:一、应用免疫理论来阐明许多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发展规律。二、应用免疫学原理和技术来诊断和防治疾病。第36页,课件共47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免疫防治
获得特异性免疫方式自然免疫人工免疫自然主动免疫自然被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人工主动免疫
人工输入抗原物质或免疫效应物质使机体产生或获得相应免疫能力,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也称预防接种。第37页,课件共47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人工主动和被动免疫的区别第38页,课件共47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人工主动免疫人工主动免疫:是指人体接种疫苗、类毒素等抗原
物质,使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力的方法。1、常用制剂:(1)死疫苗:如狂犬疫苗,需多次接种,优点稳定,易于保存。(2)减毒活疫苗:如卡介苗,只需接种一次,但稳定性差。(3)类毒素:如破伤风类毒素、白喉类毒素(4)新型疫苗:如亚单位疫苗、合成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第39页,课件共47页,创作于2023年2月2、计划免疫是指有计划的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第40页,课件共47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人工被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是给机体输入含有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使机体获得现成的特异性免疫力的方法。常用的生物制品:(1)抗毒素:破伤风抗毒素、白喉抗毒素等(2)人免疫球蛋白制剂(3)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第41页,课件共47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指人为的增强或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方法。(一)以抗体为基础的免疫治疗1、抗感染血清2、抗淋巴细胞丙种球蛋白3、单克隆抗体(二)以细胞因子及其拮抗剂为基础的免疫治疗第42页,课件共47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以细胞为基础的免疫治疗1、骨髓移植
(1)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街道房屋委托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工业机器人应用集成合同
- 借借款合同范本
- 买墓地签合同范本
- 产品购销安装合同范本
- 2025年高级休闲服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度建筑植筋加固施工与验收规范合同
- 2025年度建筑施工附属工程合同续期合同
- 2025年度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咨询合同范本
- 2025年植物支撑网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长江委水文局2025年校园招聘17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湖南韶山干部学院公开招聘15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不可切除肺癌放疗联合免疫治疗专家共识(2024年版)j解读
- DB23/T 3657-2023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评价规范
-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14《设计塔台模型》课件
- 智研咨询发布:2024年中国MVR蒸汽机械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法规解读丨2024新版《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其应用案例
- JGJ46-2024 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标准
- 烟花爆竹重大危险源辨识AQ 4131-2023知识培训
- 企业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