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遗传与进化课件_第1页
群体遗传与进化课件_第2页
群体遗传与进化课件_第3页
群体遗传与进化课件_第4页
群体遗传与进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群体遗传与进化

第一节群体的遗传平衡

第二节改变基因频率的因素

第三节达尔文的进化学说及其发展第四节物种的形成1精选课件遗传学è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规律和机理;进化论è研究生物物种的起源和演变过程。每个物种具有相当稳定的遗传特性,而新种的形成和发展则有赖于可遗传的变异。∴群体遗传学(populationgenetics)是研究进化论的必要基础。群体遗传学的研究:①为生物进化的研究提供更多的证据;②解释生物进化根本原因和历史过程。3精选课件群体遗传学与生物进化群体遗传学的研究内容:以群体为基本研究单位;以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描述群体遗传结构;采用数学和统计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群体遗传结构变化的规律、原因以及在生物进化与新物种形成中的作用。生物进化则研究生物物种的起源、演变的根本原因、机制和历史过程。4精选课件第一节群体的遗传平衡一、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二、哈德-魏伯格定律5精选课件遗传学群体的概念

群体

是各个体间能互配(相互交配关系)的集合体,而不是一些个体的简单集合体。个体间互配可使孟德尔遗传因子以各种不同方式代代相传è遗传学上称为“孟德尔群体”或“基因库”。同一群体内个体基因组合不同,但所有基因是一定的è基因库是指一个群体中所包含的基因总数。

6精选课件◆群体遗传学(populationgenetics)

有机体繁殖过程è并不能把各个体的基因型传递给子代,传递给子代的只是不同频率的基因。群体遗传学è是研究一个群体内基因传递情况及其频率改变的科学。通过群体中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来研究群体的遗传结构及其变化规律。7精选课件一、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1.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概念

在孟德尔的杂交试验之后è遗传学中提出了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概念。基因型是基因的一种组合è个体遗传组成。表现型指生物个体所有性状表现的类型

è基因型与环境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8精选课件2.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①基因型频率(genotypefrequency)

指在一个群体内某特定基因型所占的比例。∵一个群体内由许多不同基因型的个体所组合。

基因型是受精时由父母本基因共同组成的,而基因型频率则需从F2的表现型比例推算出来,同时再从F3加以验证。9精选课件②基因频率(或等位基因频率)

指在一个群体内特定基因座某一等位基因占该基因座等位基因总数的的比例。

基因频率通过基因型频率推算而来è只要环境条件或遗传结构不变,等位基因频率也就不会改变。10精选课件3.基因频率的推算

§

设一对同源染色体某基因座有一对等位基因A1A2。其中A1频率为p、A2频率为q,则p+q=1由这一对基因可以构成三种不同基因型

A1A1

A1A2

A2A2

个体数为N11

N12

N22

§设群体总个体数为N,即

N11+N12+N22=N基因型频率N11/N

N12/N

N22/N11精选课件∴3种基因型频率为12精选课件∴2种等位基因频率为∵二倍体生物各基因型由两个等位基因组成è如A1A1、A1A2、A2A2,其中:

A1基因有2N11+N12,

A2基因有N12+2N22。13精选课件二、哈德-魏伯格定律1.概念

在一个完全随机交配的群体(即一个体与群体内其它个体交配机会相等)内,如果没有其它因素(如突变、选择、迁移等),则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可保持一定,各代不变。14精选课件设:在一个随机交配群内,基因A1与A2的频率分别为p1和p2(p1+p2=1),三个基因型的频率为:

P11=p12,P12=2p1p2,P22=p22当3种不同基因型个体间充分进行随机交配è则下一代基因型频率就会和亲代完全一样,不会发生改变。

这一现象由德国医生魏伯格(WeinbergW.)和英国数学家哈德(HardyG.H.)在1908年分别发现è哈德-魏伯格定律。15精选课件2.验证

设一群体内三个基因型频率是

A1A1

A1A2

A2A2

P11=p12,P12=2p1p2,P22=p22这三种基因型产生配子频率为

A1:p12+(1/2)(2p1p2)=p1(p1+p2)=p1

A2:(1/2)(2p1p2)+p22=p2(p1+p2)=p2

在一个大群体中,个体间的随机交配è配子间的随机结合è可得以下结果:16精选课件ª下一代的三个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A1A1A1A2A2A2

P11=p12,P12=2p1p2,P22=p22ª这三个基因型频率是和上一代频率完全一样。ª就这对基因而言,群体已经达到平衡。17精选课件4.定律要点①在随机交配的大群体中,如果没有其它因素干扰,则各代基因频率能保持不变;②在任何一个大群体内,不论原始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如何è只要经过一代的随机交配就可达到平衡。18精选课件③当一个群体达到平衡状态后,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关系是:

P11=p12,P12=2p1p2,P22=p22

。实际上自然界中许多群体都是很大的,个体间的交配一般也是接近随机的è哈德-魏伯格定律基本上是普遍适用的。19精选课件5.定律意义

哈德-魏伯格定律在群体遗传学中的重要性è揭示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规律。☆只要群体内个体间能进行随机交配è该群体将能保持平衡状态和相对稳定。☆即使由于突变、选择、迁移和杂交等因素改变了群体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但只要这些因素不再继续产生作用而进行随机交配时,则这个群体仍将保持平衡。20精选课件6.打破平衡的意义在人工控制下通过选择、杂交或人工诱变等途径

è就可以打破这种平衡è促使生物个体发生变异

è群体(如亚种、变种、品种)遗传特性将随之改变。为动、植物育种工作中选育新类型提供有利的条件。∴改变群体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打破其遗传平衡

è是目前动、植物育种中的主要手段。21精选课件第二节改变基因频率的因素一、突变(mutation)二、选择(selection)三、遗传漂变(geneticdrift)四、迁移(transference)22精选课件一、突变(mutation)1.基因突变对于改变群体遗传组成的作用①能提供自然选择的原始材料;

②会影响群体等位基因频率。如:一对等位基因,当A1→A2时,群体中A1频率减少、A2频率则增加。

长期A1→A2,最后这一群体中A1将完全被A2代替。这就是由于突变而产生的突变压。23精选课件2.当一个群体内正反突变压相等即平衡状态时设:A1→A2为正突变,速率为u;

A2

→A1为反突变,速率为v。某一世代中A2频率为q,则A1频率为p=1–q。平衡时,qv=pu=(1–q)uqv=u–uqqv+uq=uq(v+u)=u∴q=u/(v+u)

同理可得:p=v/(v+u)24精选课件3.当基因频率未达到平衡时

群体中A1频率的改变值(△p)

è是基因A2的突变频率(qv)减去基因A1的突变频率(pu),

即:△p=qv–pu。例如:A1→A2突变率为1/100万,突变频率u=0.000001

A2→A1突变率为0.5/100万,v=0.0000005

当一对等位基因的正反突变速率相等(即v=u),则q和p的平衡值为0.5。25精选课件二、选择(selection)1.基因突变对于改变群体遗传组成的作用

例如:玉米致死基因:设:正常绿色基因C和等位白苗基因c的基因频率为0.5。经过一代繁殖,子代群体中将有1/4隐性纯合体白苗。则:子代群体中的C频率变为2/3、c频率只有1/3。其中(1/3)2cc的白化苗个体又将被淘汰。26精选课件2.育种选择可把某些性状选留下来,使这些性状的基因型频率增加,基因频率朝某一方向改变①淘汰显性性状可以迅速改变基因频率只需自交一代,选留具隐性性状的个体即可成功。例如:

红花×白花↓红花↓Ä红花3/4:白花1/4

淘汰红花植株、选留白花è迅速消除群体中的红花。红花基因频率为0,白花基因频率升至1。27精选课件②.淘汰隐性性状,改变基因频率较慢设:未加选择一代的隐性基因频率为p2(0)。淘汰A2A2

,下一代隐性基因频率(p2(1))只能从杂合子所占的比值求出(∵

A2只占杂合体基因的一半)è∴A2在总个体中所占的比值可通过计算求出:28精选课件3.选择影响基因频率的效果①.基因频率接近0.5时,选择最有效。

基因频率>或<0.5时,选择有效度就降低很快;②.当隐性基因很少时,对一个隐性基因的选择或淘汰的有效度就很低。此时隐性基因几乎完全存在于杂合体中而得到保护。29精选课件4.选择影响群体质量性状的基因频率和数量性状遗传改良。30精选课件5.适者生存,通过突变和自然选择综合作用而形成新生物类型=如新变异类型比原类型更适应环境条件,可以繁殖更多后代è代替原有类型成为新种。=如新产生类型和原有类型都能生存下来,则不同类型就分布在各自最适宜地域è成为地理亚种。=新类型不如原有类型è消失。∴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主导因素,而遗传和变异则是其作用的基础。

例如:大量使用DDT毒杀苍蝇è逐渐出现一些抗

DDT新类型è突变和自然选择的结果。31精选课件三、遗传漂变(geneticdrift)亦称随机遗传漂变1.概念

一个小群体内,每代从基因库中抽样形成下一代个体的配子时,就会产生较大误差,由这种误差引起群体基因频率的偶然变化,叫做遗传漂变。遗传漂变一般发生于小群体中。32精选课件2.引起遗传漂变的原因∵在一个大群体中,如果不产生突变,则根据哈德-魏伯格定律,不同基因型的频率将会维持平衡状态;

在一个小群体中,∵一个小群体与其它群体相隔离,不能充分地随机交配è∴在小群体内基因不能达到完全自由分离和组合,使基因频率容易产生偏差。但这种偏差不是由于突变、选择等因素引起的。

一般群体愈小è愈易发生遗传漂变作用。33精选课件3.遗传漂变的作用

许多中性或不利性状的存在不一定可用自然选择来解释,可能是遗传漂变的作用è进化。∴通过遗传漂变所产生的作用è可将那些中性或无利的性状在群体中继续保留下来,而不被消灭。例如:在人类不同种族所具有的血型频率差异无适应性上的意义,但能同类人猿一样将血型差异一直传递下来,可能是遗传漂变的结果。34精选课件四、迁移(transference)指在一个大群体内,由于每代有一部分个体新迁入è导致其基因频率变化的现象。个体的迁移也是影响群体基因频率的一个因素。但迁移一般是小规模的。35精选课件第三节达尔文的进化学说及其发展一、生物进化的概述二、达尔文的进化学说及其发展三、分子水平的进化36精选课件一、生物进化的概述

生命在地球上起源于35亿年前。∴原始地球首先合成氨基酸等有机分子è整合成蛋白质、核苷酸和脂肪酸等生命分子è产生古细菌等生物有机体è蓝藻等原核生物(25~34亿年前,能够进行光合作用)è原始真核生物(22亿年前)è植物、动物。37精选课件进化论认为:形成一个新种需在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隔离等因素作用下è从一个旧物种逐渐形成。

物种在自然界进化的途径è认识有机界在系统发育中的遗传和变异的规律è用实验方法人工创造和综合新的物种和新品种。如:采用远缘杂交和细胞遗传分析,发现小麦、

棉花、烟草和芸苔属的许多复合种,都是由低级二倍体经过杂交和染色体加倍后形成的多倍体种。38精选课件二、达尔文的进化学说及其发展拉马克:《动物学哲学》提出用进废退和获得性状遗传原理è解释生物进化è认为动植物生存条件的改变是引起遗传特性发生变异的根本原因。39精选课件外界环境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有两种形式:①对于植物的影响是直接的

如水生毛茛,生长在水面上的叶片呈掌状、而生长在水面下的叶片呈丝状;②对具有发达神经系统的高等动物则是间接的

当外界环境条件改变时è引起动物习性和行为改变è促使某些器官使用的加强和减弱。用进废退和获得性状的遗传è生物才逐渐得以发展。40精选课件达尔文的进化学说:

核心是选择

è作为选择材料的基础是种内个体间的微小差异。

自然选择è自然条件下个体微小差异的选择和积累。∵种和变种内存在着个体差异和繁殖过剩现象è出现生存斗争è自然选择,这是物种起源和生物进化的主要动力。

人工选择è人类对这些变异进行多代选择和积累、

选育出新的品种。41精选课件三、分子水平的进化1.生物科学è生物学、分类学、胚胎发生学、比较解剖学、生物地理学、生理学和遗传学知识可以证明生物进化的过程。近30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兴起,生物学家开始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的进化。2.生物进化的遗传信息

è蕴藏在核酸和蛋白质分子组成的序列中。

不同物种间的核酸和蛋白质组成成分差异è估测相互之间的亲缘关系è彼此间所具有的核苷酸或氨基酸愈相似、其亲缘关系也就愈近。42精选课件3.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进化的优点根据生物所具有的核酸和蛋白质结构上差异程度:①从数量上精确估计生物种类的进化时期和速度;②估计结构简单的微生物进化;③比较亲缘关系极远类型之间的进化信息。43精选课件4.蛋白质进化

蛋白质è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进化。

DNA核苷酸序列è氨基酸序列è蛋白质主体结构和理化性质。

比较生物之间同一蛋白质的组成è可以估计其亲缘关系和进化程度è发现生物进化中遗传物质变化情况。

有些蛋白质在各类生物进化中执行着同一任务,例如,细胞色素C是一种呼吸色素、在氧化代谢中起转移电子的作用。44精选课件蛋白质分子中的进化信息蛋白质分子中的进化信息蛋白质分子中的进化信息48精选课件原始人的进化49精选课件蛋白质分子中的进化信息采用物种之间的最小突变距离构建进化树(evolutiontree)和种系发生树(phylogenictree)。根据20种不同生物细胞色素C氨基酸碱基序列差异计算的平均最小突变距离构建物种进化树列于下图。估算物种进化的分歧时间估算物种进化的分歧时间52精选课件53精选课件核酸分子中的进化信息核酸的分子结构包含了极丰富的进化信息。要在分子水平上探讨进化,需直接分析遗传物质(核酸),而不是由核酸编码的蛋白质。54精选课件核酸分子中信息首先包括:基因组DNA含量。一般情况下,高等生物遗传信息比低等生物复杂,因此基因组内DNA含量较高;而低等生物的基因组DNA含量就相对较低。但是基因组DNA含量与生物的进化并不存在必然的对应关系。尤其在真核生物中,基因组中往往存在大量高度重复且无功能的DNA区段——自私DNA。因此造成DNA含量与其进化水平的矛盾。55精选课件根据生物所具有DNA的差异,估测出鱼类起源时间在4亿5千万年到5亿年间,哺乳动物在2亿年和2亿5千万年间的。56精选课件57精选课件核酸分子中的进化信息质的变化核酸序列信息同功蛋白基因、非蛋白表达基因序列两两比较或多重比较,可以推断序列间同源性,并进行差异性分析构建分子水平系统进化树(evolutiontree);在结构基因组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序列比较研究可能为物种比较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甚至全基因组序列比较。利用序列信息还可以估算分子进化速率,从而用分子进化钟来估算物种进化的分歧时间。59精选课件核酸分子中的进化信息质的变化60精选课件核酸分子中的进化信息质的变化61精选课件核酸分子中的进化信息质的变化62精选课件核酸分子中的进化信息质的变化在核酸进化过程中,DNA分子的核苷酸序列发生了变化,还发生了质的变化。也就是DNA分子的核苷酸序列的变化。测定DNA分子的差异,常用分子杂交法。先提取两种不同生物的DNA,加温使DNA分子变异,解脱为单链,再在适当温度下把两种单链DNA在一起温育,使形成杂种DNA分子。然后在一定溶解温度(meltingtemperature)下,使之解脱为单链。如果这两种单链分子之间有差异,相互间核苷酸序列不相称,这样的杂种DNA就比较容易解脱,所需的“溶解温度”就比较低(动画14-9)。

反之,如果杂种DNA分子比较稳定,单链DNA分子核苷酸序列差异较小,所需的“溶解温度”就比较高(动画14-10)。63精选课件核酸分子中的进化信息质的变化根据研究,两种生物的核苷酸序列有差异时,每增加1%的差异,杂种DNA分子的“溶解温度”需降低1.6℃,所以不同生物间的同源程度可以通过这种“温度稳定性”(thermalstability)进行估测(表15-3)

上表是高等生物非重复序列的DNA通过分子杂交试验所得的一些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两个种间的亲缘关系近,核苷酸的差异就小,亲缘关系远,差异就大。例如人和黑猩猩的核苷酸序列差异是2.5%,而人和非洲狐猴的差异是4.2%。64精选课件*四、中性学说1.中性基因2.自然选择学说在分子水平的矛盾3.中性学说66精选课件1.中性基因分子水平研究发现生物基因组中存在中性基因变异:不同等位基因间碱基序列存在差异,但无表型选择作用。中性基因频率改变不是选择压引起,而主要是由遗传漂变引起。中性基因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氨基酸序列改变、性状变异,但无选择意义(中性性状);氨基酸序列改变,但蛋白质功能不发生改变(中性突变);氨基酸序列不改变(同义突变)。67精选课件2.自然选择学说在分子水平的矛盾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进化是微小变异长期选择而产生的群体遗传定向改变过程。据此可以推测:具有适应性意义的基因,在定向选择作用下进化速率应该比中性基因快;存在于物种间分子水平上的差异也更大。但现有分子水平的研究表明:中性基因往往比那些功能上重要的基因在物种间差异要大得多。也就是说:中性基因的进化速率快于功能上重要的基因。68精选课件3.中性学说1968年木村资生提出了分子进化的“中性学说”,全称是“中性突变漂移假说”。中性学说认为:中性基因在种内的积累不是由于自然选择,而是由于遗传漂变导致的偶然固定;决定分子进化的主导因素是那些对生物生存既无利、又无害的“中性”基因;生物物种间(中性基因)在分子水平上的进化速率是一致的。69精选课件第四节物种的形成一、物种的概念(一)物种具有一定形态和生理特征以及一定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元,是生物繁殖和进化中的基本环节。70精选课件◆判断不同的变种或居群间差异是否成为不同物种,也即界定物种的主要标准是:是否存在生殖隔离、能否进行相互杂交。★这一标准最初是由林耐所确立的;★同种的个体间可以交配产生后代,进行基因交流从而消除群体间的遗传结构差异;★不同物种的个体则不能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有生殖力的后代,因此不能进行基因交流。71精选课件(二)隔离与物种形成◆隔离在生物进化尤其是新物种的形成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来自同一物种(遗传结构相同)的不同居群,如果形成了某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