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龙二小大坦分校教学楼扩建工程总说明及建筑篇、结构篇、给排水篇、电气篇、消防篇、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篇、环保及卫生防疫篇、无障碍设计篇、绿建节能、人防设计篇、园林设计篇、工程概算初步设计目录第一篇初步设计说明书第一节设计总说明第二节总平面说明第三节建筑说明第四节结构说明第五节给排水设计说明第六节电气专业说明第七节消防设计专篇第八节暖通设计第九节环保及卫生防疫专篇第十节无障碍设计篇第十一节节能设计专篇第十二节绿色建筑说明第十三节人防设计篇第十四节园林设计篇第二篇初步设计图纸1、总平面图2、建筑图纸3、结构图纸4、给排水图纸5、电气图纸6、暖通图纸附件:《工程概算——九龙二小大坦分校项目改扩建项目》《结构计算书》《九龙二小大坦分校教学楼扩建工程树木保护专章》《九龙二小大坦分校教学楼扩建工程海绵城市设计说明书》《建筑节能设计报告书》《建筑碳排放报告书》第一节设计总说明1.1、工程概况1.1.1、工程名称:九龙二小大坦分校教学楼扩建工程建设业主:广州开发区财政投资建设项目管理中心1.1.2、工程地点:广州市黄埔区新龙镇大坦村大坦路,九龙二小大坦分校校园内。1.1.3、工程规模:项目总用地面积为4697㎡,校园围墙内用地面积约3899平方米,本次新建教学楼建筑面积约3332平方米,办学规模按12个教学班进行设置,可容纳学生人数540人。本次扩建后总建筑面积约4196.52平方米,其中新建教学楼建筑面积约3332平方米,现状建筑面积约819平方米。本次拟拆除现状篮球场、室外水泥地面(部分)并新建塑胶篮球场、非标准塑胶跑道及场地等,完善校园配套设施。本方案在经济技术指标上将围墙之外红线之内的用地面积暂定为绿地(硬地除外),绿地面积约700㎡。建筑耐火等级二级,抗震设防为7度,抗震措施按8度设置。屋面防水等级Ⅰ级,地下室防水等级Ⅰ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1.1.4、设计阶段:扩初设计。1.2、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1.2.1主要依据文件、法规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版)2、《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3、《中小学设计规范》GB50099-20114、《广州市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指引》5、《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建标[2002]102号6、《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7、《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8、《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9、《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18)10、《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1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201912、《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GB51309-201813、《应急照明设计与安装》19D702-714、《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15、《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16、《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201717、《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2019)18、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200919、建设单位提供的本工程有关资料;20、其他国家现行的建筑、结构、防火、环保等规范规定1.2.2工程所在地区的气象、地理条件、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场地位于广州市黄埔区,处于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广州市受季风环流控制,冬季处于极地大陆高压的东南缘,常吹偏北风,且恰在冷暖气团交绥地带,气象要素变化大。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及南海低压槽的影响,常吹偏南风,由于暖湿气流的盛行,气候高温多雨,因而摆脱了北回归线干燥带及信风带的影响,而表现出季风气候的特色。受低纬海洋湿润气流的调节,夏季不像中国内陆长江流域一些盆地那样酷热。广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显著,日照充足,热量丰富,长夏无冬,雨量充沛,干湿季明显。四季树木常绿,花果常香,鱼虾常鲜。但热带气旋、暴雨、洪涝、干旱、寒潮和低温阴雨也常出现。在季风环流控制下,旱季(9月至翌年3月)受大陆冷高压影响,吹偏北风,天气干燥,降水较少;雨季(4月至8月)受海洋气流的影响,吹偏南风,天气炎热,降水量大。每年5~10月是广州市热带气旋活动的季节,7~9月,热带气旋影响和侵袭广州市的可能性均较大。广州市年降水量在1612~1909毫米之间,地区分布为北多南少,丘陵多于平原。广州市降雨量年内分布不均匀,雨量主要集中在4~9月,约占年雨量的80%以上,其中前汛期(4~6月)占年雨量的40%~50%,后汛期(7~9月)占年雨量的30%~40%。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是少雨季节,降雨量占全年雨量的20%左右。广州市降水量虽然丰沛,但很不稳定,年际变化大。最多雨年和最少雨年降雨量相差2倍多。广州市各月平均降水量表2月份123456789101112广州市区40.966.389.9175.3288.7274.6223.1223.6179.969.141.024.1单位:毫米据相关已有资料,年平均蒸发量为1460.7毫米(10年累年值),月最大蒸发量228.7毫米(10年累年值),日最大蒸发量11.6毫米(10年累年值)。广州市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大气降水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每年4~9月份是地下水补给期,10月~次年3月为地下水消耗期和排泄期。区内的自然灾害有热带气旋、暴雨、洪涝、寒潮、低温阴雨和强对流天气等。2.1.2河流水文特征广州市地处珠江三角洲,境内河流纵横,属南方丰水地区。自然水体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大气降水是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总补给来源。全市河川多年平均径流量为80.47亿立方米;来自上游西、北、东江的过境客水流入市域河网水道共有1245亿立方米/年。2.1.2场地地形、地貌拟建场地位于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东北部,场地为珠江三角洲丘间洼地地貌,地面平缓,地势平坦,场地四周开阔,拟建场地为学校篮球场及操场用地,拟建场地范围内现状地面标高16.33~17.20m,周边地形标高为11.00~17.00m。详见下照片1~3场地现状(照片1)围墙外东南角(照片2)围墙外南侧(照片2)2.1.3场地环境条件拟建场地原为校区篮球场,拟建场地上空无高压电线通过,地下无煤气管道、电信光缆等管道线路经过场地,工程环境条件简单。2.1.4区域地质构造根据《广东省地质构造图》,场地位于华南褶皱系之高要—惠来构造带(三级构造单元)的东莞断陷盆地(四级构造单元)中,场地及周边新构造活动主要表现为地形夷平作用、地壳升降活动,其上升速率为4.90mm/a。地貌上表现为剥蚀残丘,呈垅状丘陵,由第四系地层及燕山期岩浆岩组成。1.2.3抗震设防本工程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本工程为乙类建筑,黄埔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抗震设防。本工程计算采用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和抗震措施采用的设防烈度均为8度。1.2.4人防设计类标准表SEQ表\*ARABIC1人防建设标准表根据人防面积计算规则,本项目应建防空地下室面积约215㎡。由于本项目地块紧凑,基坑开挖及支护实施难度较大且造价高,根据《广州市人民防空管理规定》(2014年)第三十条:民用建筑的新建、扩建以及涉及人民防空工程的改建,符合下列情形的:“按规定指标应建防空地下室的面积只占地面建筑首层的局部,结构和基础处理困难,且经济很不合理的”,建设单位可以向市人民防空主管部门申请易地建设防空地下室。本次拟申请易地建设防空地下室。1.2.5本项目采用广州2000坐标系,广州市高程系统。1.3、工程规模、项目组成及设计范围1.3.1工程规模及项目组成本次扩建后总建筑面积约4196.52平方米,其中新建教学楼建筑面积约3332平方米,现状建筑面积约819平方米。本次拟拆除现状篮球场、室外水泥地面(部分)并新建塑胶篮球场、非标准塑胶跑道及场地等,完善校园配套设施。1.3.2本次扩初设计范围本工程设计范围包括以下部分:建筑、结构、给排水、消防、暖通、电气、防雷、绿建节能、人防专篇、环保及卫生防疫等专业的初步设计及工程概算。1.4、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通过对现场的实地考察,我们结合本项目场地情况考虑到以下设计方向:“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既使设计符合总体规划经济设计的要求,又适应南方气候,在建筑充分考虑采光通风,节地节能,符合使用、安全、经济、美观的建筑要求。地块北侧现有3层教学楼,新建教学楼置于南侧,新旧教学楼围合校园中心广场作为学生活动场地。围绕新建教学楼及篮球场设计非标跑道,长度约170米,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最大的活动空间。1.5、教学楼消防设计教学楼建筑面积约3332平方米,建筑高度21.3米,共五层,首层层高5米,二至五层层高3.7米;耐火等级二级,功能为教学用房及办公用房等,地上一至五层,每层设置1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面积不大于2500㎡,设置2部疏散楼梯。防火分区的之间的门、设备房、消防电梯机房均采用甲级防火门,消防泵房水池设置在首层,在天面设置18立方消防水池。1.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表项目单位数值用地面积㎡4697总建筑面积㎡4196.52新建教学楼建筑面积㎡3332.4旧教学楼(已建)㎡819门卫室(已建)㎡15.23厕所(已建)㎡29.89计容建筑总面积3858.58不计容建筑总面积337.94架空层338.94综合容积率——0.82总建筑密度%21.29绿地总面积㎡1662绿地率%35.3生均用地面积㎡8.7生均建筑面积㎡7.69班数个12建设项目一览表项目单位数值新建教学楼建筑㎡3332.4新建非标准跑道及场地塑胶化㎡1240新建应急大门——1新建接驳道路㎡212树木迁移株10新建绿化㎡680场地拆除面积㎡3400机动车泊位数个0非机动车面积㎡0第二节总平面设计说明2.1、设计依据及设计要求(1)《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建规[1995]333号)(2)《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192-2018)(3)《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2016)(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5)《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7)《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13)(8)《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9)《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10)《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2015)(11)其他相关国家现行规范及地方规定2.2、规划设计概况2.2.1项目背景小学占地面积约为4.2亩,主要设施建于上世纪90年代,墙体斑驳,现有三层教学楼一栋、运动场一块。学校教学设施简陋,学科教育不齐。现有的教室,运动设施,已无法满足当前基本需求。学校现有普通教室6间且均已投入使用(其中一年级2个班,二年级2个班,三年级1个班,四年级1个班)。学校服务范围内大坦村与麦村村2022年秋季入学新生约为66名,需要2间教室,原有四年级升入五年级前往九龙二小主校区就读,可腾出一间教室,再将一间杂物室清空作为教室,可勉强满足就读需要。但2023年新生入学将无多余空间满足上课使用,主校区亦无多余教室,2023年新生入学情况无法得到满足。目前大坦分校存在普通教室面积过小(每间使用面积仅约35㎡);缺乏音乐、计算机等专用教室;体育活动设施不足、课外活动空间有限等诸多功能性及安全性方面的问题,已不太适合现代教学使用,急需进行改建提质。2.2.2项目规模项目总用地面积为4697㎡,校园围墙内用地面积约3899平方米,本次新建教学楼建筑面积约3332平方米,办学规模按12个教学班进行设置,可容纳学生人数540人。本次扩建后总建筑面积约4196.52平方米,其中新建教学楼建筑面积约3332平方米,现状建筑面积约819平方米。本次拟拆除现状篮球场、室外水泥地面(部分)并新建塑胶篮球场、非标准塑胶跑道及场地等,完善校园配套设施。2.3、道路系统与交通组织本次在校园西南角设置应急大门,需新建与现状市政道路的接驳道路等,同时完善公用辅助工程及配套设施。校园西侧共2个消防出入口。消防车道环绕新建教学楼。消防车道与运动跑道、运动场相结合,消防车道环绕建筑,车道宽度≥4米,道路宽度4米转弯外半径为12m,供消防车停留操作的场地坡度不大于0.3%。2.4、竖向设计2.4.1竖向设计:本项目竖向布置方式主要为平坡式,地表雨水的排放采用重力流自然排放方式,雨水直接收集进雨水管,最终东面金坑河,地面及道路坡度符合规范要求。2.5、景观设计九龙二小大坦分校用地面积4697㎡,按12个班的办学规模,生均用地面积仅8.7㎡/生,生均用地面积不满足规范要求。建议在满足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的前提下,考虑尽量利用现状室外场地并改造为学生运动及活动场所。设计将新旧教学楼围合校园中心广场作为学生活动场地。在用地面积不足的条件下,围绕新建教学楼设计非标跑道,长度约170米,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最大的活动空间。2.6、规划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表项目单位数值用地面积㎡4697总建筑面积㎡4196.52新建教学楼建筑面积㎡3332.4旧教学楼(已建)㎡819门卫室(已建)㎡15.23厕所(已建)㎡29.89计容建筑总面积3858.58不计容建筑总面积337.94架空层338.94综合容积率——0.82总建筑密度%21.29绿地总面积㎡1662绿地率%35.3生均用地面积㎡8.7生均建筑面积㎡7.69班数个12建设项目一览表项目单位数值新建教学楼建筑㎡3332.4新建非标准跑道及场地塑胶化㎡1240新建应急大门——1新建接驳道路㎡212树木迁移株10新建绿化㎡680场地拆除面积㎡3400机动车泊位数个0非机动车面积㎡0第三节建筑设计说明3.1、设计依据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版)2、《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3、《中小学设计规范》GB50099-20114、《广州市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指引》5、《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建标[2002]102号6、《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7、《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8、《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9、《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18)10、《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1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201912、《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GB51309-201813、《应急照明设计与安装》19D702-714、《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15、《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16、《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201717、《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2019)3.2、设计内容本次新建教学楼建筑面积约3332平方米,办学规模按12个教学班进行设置,可容纳学生人数540人。3.3、建筑设计及结构选型3.3.1平面设计教室采取外廊式布局,保证所有教室都有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教学楼首层除局部布置设备用房之外,剩余空间均架空,有利于通风及整个校区的空间视觉效果,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空间。每个教室都各自配置置物柜,走廊拓宽作为活动平台等功能空间,充分利用每一处空间。置物柜给学生提供多处放置用品的空间,使教室更加整洁,并减少学生出现损伤情况。走廊拓宽作为活动平台等功能空间,为学生提供多个休息、交流讨论的空间。教学楼共设普通教室12间,每层男、女卫生间及无障碍卫生间和教师办公室、教师卫生间,设2个楼梯通道用于上、下楼层交通,楼层平面前设走廊,既便于上、下课集散,又可使学生、教师在课间有一定的交流、活动场所。3.3.2、平面结构选型: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3.3.3、建筑类别使用年限及耐火等级建筑耐火等级二级,屋面以防水等级Ⅰ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3.3.4、抗震设防设计a、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按8度抗震措施设置。b、按《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分,本工程属乙类建筑。3.3.5、人防设计见人防专篇。3.3.6、建筑防水设计本工程屋面防水等级Ⅰ级。3.3.7、建筑防火分区、防火门a、本栋楼地上每层为一个防火分区。b、防火分区的之间的门、设备房、消防电梯机房均采用甲级防火门,检修楼梯采用乙级防火门,管井均采用丙级防火门。3.4、立面设计:教学楼造型设计上,建筑采用三段式立面,整体稳重大气,色调简洁明快,采用岭南地区的建筑空间处理手法、底层架空,让建筑内部的庭院与周边环境相互渗透及联系起来。3.5、室内外装修3.4.1、外墙:采用40×40白色瓷质方砖,第五层采用40×40灰色瓷质方砖,坡屋顶采用灰蓝色瓦片。3.4.2、墙体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3.4.3、外墙面,刷素水泥砂浆结合层一遍,20厚M15水泥砂浆找平层,专用面砖粘结剂结层贴面砖。3.4.4、简单装修,地面铺砖,设置隔声垫,墙面采用白色无机涂料。3.6、消防设计详见第七节消防设计专篇第四节建筑结构设计一、设计主要依据和资料1、《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10)2、《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广东省标准)(DBJ15-31-2016)7、《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8、《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12)(2009年版)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10、《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11、《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12、《预拌砂浆》GB/T25181-201013、《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14、《蒸压加气混凝土建筑应用技术规程》JGJ/T17-200815、《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816、《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GB13476-200917、《广东省建筑结构荷载规范》DBJ15-101-201418、《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1-202119、《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20、《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2021二、工程概况1、拟建场地位于广州市黄埔区新龙镇大坦村,大坦路东侧,九龙第二小学(大坦分校)校园内。2、九龙二小大坦分校教学楼扩建工程项目建筑面积约3332.4平方米,教学楼为混凝土框架结构;三、工程地质概况(一)地形地貌拟建场地位于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东北部,场地为珠江三角洲丘间洼地地貌,地面平缓,地势平坦,场地四周开阔,拟建场地为学校篮球场及操场用地,拟建场地范围内现状地面标高16.33~17.20m,周边地形标高为11.00~17.00m。(二)地质构造(三)岩土分层及其物理力学性质第四系残积层(Q4el)粉质黏土(Q4el)(层号1-1):橘红色,褐红色,浅黄色,硬塑状,残积而成,颗粒成分以黏粒为主,结构松散,土质均匀,遇水软化,能搓成的黏土较粗的短土条,能滚成小球。厚度在4.00~6.00m之间,平均厚5.28m,层底标高10.97m~13.00m,10个钻孔均有分布。砂质黏性土(Q4el)(层号1-2):褐黄色,硬塑状,粘性差,为花岗岩风化残积土,由经强烈风化残积而成,风化土泡水易软化、崩解,局部夹石英块石。厚度在6.20~11.00m之间,平均厚8.85m,层顶标高10.97m~13.00m,层底标高1.67m~4.87m,10个钻孔均有分布。岩石为奥陶纪(O1ηγ)岩性为浅灰白—灰色中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似斑状结构。本次揭露按风化程度划分为全风化岩、强风化岩、中风化岩、微风化岩四个风化岩带,各风化岩带分布特征如下:①全风化花岗岩(层号2-1):浅黄色、浅灰黄色、浅黄间灰白色等,原岩结构基本破坏,尚可辨认,岩石风化强烈,岩芯呈坚硬土状,遇水易软化、崩解,局部夹石英块石。厚度在9.20~15.10m之间,平均厚度11.79m,层顶标高1.67m~4.87m,层底标高-7.02m~-10.23m。本场地10个钻孔均有分布。②强风化花岗岩(层号2-2):浅黄色、浅黄褐色、浅灰等色,原岩结构大部分破坏,但尚可辨认,岩石风化强烈,以岩状为主:岩芯多呈碎块状、块状,少量呈半岩半土状夹岩块状,大部分岩质极软,手折易断,层间局部夹中风化岩块(岩质稍硬)。厚度在1.00~5.10m之间,平均厚度2.88m,层顶标高-7.02m~-10.23m,层底标高-9.03m~-15.10m。本场地10个钻孔均有分布。③中风化花岗岩(层号2-3):灰褐色、浅灰间黄色,斑状结构,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等,块状构造,裂隙发育,岩质较软~较硬,岩芯较完整,岩芯多呈块状、短柱状,节长5-15cm,局部夹微风化岩。厚度在1.30~6.00m之间,平均厚度2.67m,层顶标高-15.10m~-9.03m,层底标高-12.02m~-17.20m。本场地10个钻孔均有分布。④微风化花岗岩(层号2-4):灰褐色、浅灰色,斑状结构,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等,块状构造,裂隙发育,岩质较软~较硬,岩芯较完整,岩芯多呈短柱状,节长8-40cm。层顶标高-12.02m~-17.20m,层底标高-16.62m~-20.20m。本场地10个钻孔均有分布,本次勘察范围内未揭穿该层。四、地震烈度与建筑场地类别中硬土五、风荷载和雪荷载黄埔地区5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取值为0.50KN/㎡,舒适度风压取值为0.35KN/㎡,地面的粗糙度属B类。六、安全等级及抗震设防本工程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本工程为乙类建筑,黄埔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抗震设防。本工程计算采用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和抗震措施采用的设防烈度均为8度。七、建筑构件的耐火等级根据《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本项目耐火等级为二级。八、结构材料主体均采用现浇钢筋砼结构。a、砼:剪力墙、框架柱砼强度等级:C30-C50,梁、板、地下室侧壁砼强度等级:C30。b、钢筋:热轧钢筋Ⅲ级(HRB400)fy=360N/mm2。柱:纵筋采用Ⅲ级钢,箍筋采用Ⅲ级钢;梁、板:主筋采用Ⅲ级钢,梁箍筋及板分布筋采用Ⅲ级钢。九、结构体系及抗震等级十、荷载取值本工程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12及甲方提供的荷载取值表:荷载取值表类别活载kpa附加恒载kpa卫生间2.58.0/6.0楼梯、电梯候梯厅、走廊3.51.5消防控制室7.01.5教师办公室2.51.5教室2.01.5小会议室、电脑室3.01.5上人屋面2.03.0不上人屋面0.53.0十一、结构计算本工程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CAD工程部编制建筑结构分析程序PKPM2021V1.2版,序列号为ZH1235;分析结果显示,整体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及风荷载作用下,构件的配筋均在合理的范围内。整体分析结果主要如下:结构自振周期:程序PKPM(扭转耦联))自振周期(秒)T11.0292T20.9243T30.9051T40.3516T50.3205T3/T1=T3/T1=0.898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及风荷载作用下的反应程序PKPM(扭转耦联)方向X向Y向地震作用地震力调整系数1.0001.000基底总剪力QO(KN)1793.41969.9QO/Wt(%)3.32%3.64%基底总弯矩MO(KN·m)23454.123566.1水平位移顶点位移U(mm)14.6613.44U/H1/32071/2710最大层间角位移(△u/h)max1/11241/1335所在楼层22风作用基底总剪力Qw(KN)610.81134.0基底总弯矩MO(KN·m)9277.917599.1水平位移顶点位移U(mm)5.288.48U/H1/63871/2826最大层间角位移(△u/h)max1/32591/2161所在楼层22总重量Wt(T)5405.152扭转位移比:1.22。侧移刚度与上一层相应塔侧移刚度70%的比值或上三层平均侧移刚度80%的比值中之较小者:1.0019。3、最小楼层受剪承载力比:1.04。4、框架柱最大柱轴压比:0.74(二级抗震框架柱轴压比限值为0.75)。十二、砌体材料暂定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外墙砌块强度等级不应低于A5.0,砌筑砂浆不应低于M7.5;内墙砌块强度等级不应低于A3.5,砌筑砂浆不应低于M5.0。十三、基础型式根据地质报告,本工程拟采天然浅基础,持力层为粉质黏土(1-1)。本工程地基基设计等级为乙级。十四、耐久性设计要求地下构件的耐久性的环境类别为二b类,外露构件、天面构件的耐久性的环境类别为二a类,其余构件的耐久性的环境类别为一类。十五、挠度和裂缝设计要求屋盖、楼盖及楼梯构件的挠度限值:当计算跨度L0小于7米是为L0/200,当计算跨度L0在7米到9米范围是为L0/250,当计算跨度L0大于9米是为L0/300。耐久性的环境类别为二a类和二b类的裂缝控制为0.2mm,耐久性的环境类别为一类的裂缝控制为0.3mm。十六、人防部分详见人防专业图纸超限自查文件1.结构超限类型和程度1.1结构高度未超限1.2不规则类型分析4b尺寸突变竖向构件位置缩进大于25%或外凸大于10%和4米否5竖向构件不连续上下墙、柱、支撑不连续无否6承载力突变层间受剪承载力小于相邻上一楼层的80%无第五节给水排水、消防初步设计说明5.1、设计依据5.1.1.建设单位提供的本工程有关资料和任务书5.1.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5.1.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5.1.4.《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5.1.5.《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5.1.6.《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5.1.7.《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18)5.1.8.《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5.1.9.《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5.1.10.《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稀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29-985.1.11.《建筑给水钢塑复合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25:20015.1.12.《建筑给水聚丙烯管道设计与施工验收规程》DBJ/T15-29-20015.1.13.《埋地硬聚氯乙稀排水管工程技术规程》CECS122:20015.1.14.《埋地高密度聚乙烯中空壁缠绕结构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5.1.15.《薄壁不锈钢管道技术规范》(GBT29038-2012)5.1.16.《\o"中小学校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GB50099-2011"中小学校设计规范》(\o"中小学校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GB50099-2011"GB50099-2011)5.1.17.《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5.1.18.《建筑给水排水与节水通用规范》(GB55020-2021)5.1.19.《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5.1.20.《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2019)5.1.21.《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16)5.1.22.《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5.1.23.《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20215.1.24.《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0002-20215.1.25.《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规范》(GB55014-2021)5.1.26.《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40-2010)5.1.27.《广东省绿色建筑设计规范》(DBJ/T15-201-2020)5.1.28.《\t"/webarbs/book/157101/_self"广东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5-51-2020)5.1.29.《广州市绿色建筑设计与审查指南(2020版)》5.1.30.《广州市水务局关于印发广州市生活饮用水品质提升技术指引要点(试行)的通知》5.1.31.《广州市生活饮用水品质提升技术指引要点(试行)》5.1.32.其他未涉及规范、标准参照国家相关规范文件及地方性文件5.2、设计内容本工程给排水初步设计如下:建筑内的生活用水系统、污水排水系统、雨水排水系统、室内、外消火栓系统、建筑灭火器配置系统、室外给排水系统、园林给排水系统。5.3、工程概况本项目为新建教学楼,建筑层数为五层,首层为架空层,设置有设备用房及公共卫生间,二至五层为教学及办公用房。建筑高度21.3米,耐火等级二级,项目所在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5.4、项目市政给排水接驳点概况本工程市政给水接驳点位于西侧校区主入口,市政给水管网最低供水压力为0.14Mpa,实测供水压力为0.36MPa,供水管径为DN100;污水接驳点位于西侧校区主入口,为原有校区污水井,井底标高27.6m,排水管径为DN200;周边无市政雨水管网,雨水排至东侧金坑河,河岸标高约为23.2m。5.5、生活给水系统设计5.5.1从西侧校区主入口的市政给水管网引入一路DN100作为校区生活、消防供水主管,设非居民用水总水表,表后分设生活、消防、绿化等分水表,水表采用智能水表,配置远程抄表系统,同时,水表设置在首层水表房内。5.5.2本工程市政管网实测供水压力为0.36MPa,室内生活给水系统压力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生活给水管网管网在生活水表后成环状布置。5.5.3生活用水量:最高日25.14m3,最大小时3.95m3。生活用水量计算表用水部位用水标准单位数量用水时间变化系数用水量(立方米)最大日最大时平均时学生35.00L/学生·d5408.01.3018.903.072.36教职工40.00L/人·班258.01.201.000.150.13绿化用水1.50L/平方米·次9608.01.001.440.180.18道路、场地浇洒1.50L/平方米·次10088.01.001.510.190.19未预见水按本表以上项目的10%计2.290.360.29合计25.143.9园林给水a.本工程绿化用水由市政管网供水,设置专用水表及真空破坏器防止水质回流污染;b.灌溉方式采用微喷+快速取水器人工浇灌结合;c.在形状规则、面积较大的绿地上设置微喷设备;在不便安装喷灌的地方设置快速取水器,以便取水浇灌,每组取水器均通过一只阀门连接主水管,取水器的距离不超过25m,安装位置由现场分析决定,本设计图中仅供参考。d.阀门安装在道路旁,置于阀箱内,以便开启关闭。e.微喷控制:通过半自动喷灌电脑控制器,预先输入每天自动定时的喷水时间和喷洒次数,及每组喷头喷水时间的程序,以后全自动电脑控制器就可以按程序自动依开启电磁阀,此时,场内的喷头发生动作,花坛处的喷头自动旋转,草坪上的喷头会伸出草坪,按定好的时间喷水,喷灌完毕,花坛处喷头停止,草坪处喷头自动回复到草地平面停止喷水。如遇雨天,通过雨水传感器的作用,能自动停止当天的工作,晴天时电脑会按原有的喷灌程序自动恢复喷水工作。f.喷灌系统采用的各种喷头、阀门及配件需根据供货厂商产品参数调节,由专业公司根据选用产品对系统进行深化设计后方可用于施工。5.5.5管材及阀门:a.生活冷水管:干管、立管采用不锈钢管(材质:S31603不锈钢),焊接(与阀门、设备及水箱等连接部分为法兰连接);支管管采用薄壁不锈钢管(材质:S31603不锈钢),双卡压式连接或焊接,工作压力为1.0mPa。b.阀门:生活给水管道上,当DN≤50时采用截止阀,当DN>50时采用闸阀,阀门材质为球墨铸铁或不锈钢,阀门的工作压力等级应与所在位置管网的工作压力匹配。c.园林给水管:采用PP-R管,粘接连接,阀门采用PP-R专用阀门。承压能力应不小于1.0MPa。5.5.6卫生器具使用要求:卫生器具采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坐便器冲洗采用3.5/5.0L水箱且采用两档,洗脸盆采用陶瓷片密封水龙头,节约用水;公共卫生间内的蹲便器、小便器均采用自闭式或感应式冲洗阀,洗脸盆采用陶瓷片密封水龙头或采用自动感应式水龙头,以利于节约用水;除教室办公室配套卫生间外,其余所有卫生洁具应优先选用儿童、成人通用产品,当卫生洁具不具备成人、儿童通用功能时,应优先采用满足儿童使用的洁具。节水器具用水效率等级为__2_级,详下表:节水器具名称节水器具主要特点节水率坐便器3.5/5.0L分档冲洗水箱达到2级小便器(配冲洗阀)感应式冲洗阀冲水量2L达到2级水嘴陶瓷阀芯水龙头效率为0.125/s达到2级蹲式大便器(配水箱或冲洗阀)冲水量5.0L达到2级5.6给排水消防系统(详消防篇)5.7、排水工程系统设计5.7.1:雨水排放a)采用广州市暴雨强度总公式:q=〔3618.427×(1+0.438)lgp〕/(t+11.259)0.75式中:q为暴雨强度(L/S·ha)p为设计重现期,取5年T为降雨历时(min)雨水量计算公式Q=·q·F式中:Q:为雨水设计流量:为径流系数,取0.8F:集水面积(104m2)b)建筑物天面雨水重现期按五年考虑,降雨历时5分钟,暴雨强度:q=583.703L/S·ha。屋面雨水采用87斗雨水系统。本设计雨水采用重力流,据雨水设计量计算确定室内雨水系统管径及雨水斗数量。用以排除屋面雨水。屋面雨水设溢流口,屋面雨水系统及溢流口的总排水能力不小于100年一遇的暴雨流量。c)屋面雨水由天沟汇水、经雨水斗、专用雨水立管排入室外排水沟;各层外廊设排水地漏单独设立管,不承担天面雨水排放。阳台雨水立管底部采用间接排水。d)本工程周边并无市政雨水管网可供接驳排放雨水,室外雨水排水参照原有雨水系统,室外设置排水沟收集屋面雨水、外廊排水、冷凝水排水及室外地面(含室外运动场地)排水,并设有沉沙井,排水沟末端通过排水管沿山坡敷设,排至山坡下方金坑河内。e)室外下沉式绿地设置溢流雨水口排水。f)雨水管材:1)雨水管采用UPVC塑料排水管,承插胶水粘接。2)室外雨水排水管(DN≥200)采用PVC-U双壁波纹管排水管,弹性橡胶圈柔性接口,埋设于车道下管道采用环刚度S2级,非车道下管道采用环刚度S1级。5.7.2污水排放1)室内排水按雨、粪、污分流的形式排放。按楼层条件设置伸顶通气管或侧通气管。首层排水单独接出室外,按照排水能力确定排水管大小。粪便污水需经室外化粪池沉淀过滤初处理,经污水处理设备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污、废水采用重力流排水,消防泵房及采用潜污泵压力流排水。2)污水量:按照供水量的100%计算,总排污量为25.14立方米每天。排水制式1)室内的排水采用多立管分质排放系统(粪、污、雨水分流制)。建筑内设置污水立管、粪水立管、雨水立管,分别受纳洗涤污水、粪便污水、屋面雨水,并排往室外相应的排水检查井和处理构筑物。2)室外采用雨污分流、污废合流,分别设置污水管网、雨水管网。室内污水立管直接接入污水管网,室内粪便污水需排入化粪池,处理后接入废水管网;雨水立管接入室外雨水系统。园林排水本项目园林排水结合海绵城市设施,绿地内通过设置溢流雨水口排放至室外排水沟。雨水篦面如园建专业无特殊要求,则采用球墨铸铁复合树脂材料,安装在草地内的雨水篦子,其篦面应高出绿地完成面50mm安装。排水管道1)管材及接口a)室内生活排水管道(含第一个污水检查井前的排出管)采用U-PVC排水塑料管及相应管件,承插粘接接口。排水立管靠近与卧室相邻的内墙时,采用PVC螺旋消音管。污废立管下部管道转换横干管、立管下部弯头等采用加厚PVC排水塑料管及配件。排水管道及管件的材质应耐腐蚀,应具有承受不低于40℃排水温度且连续排水的耐温能力。接口安装连接应可靠、安全。潜水排污泵出口的压力排水管道:均采用涂塑钢管,沟槽式或法兰连接,工作压力为0.6mPa。b)室外污水排水管(DN≥200)、雨水管(DN≤400)采用HDPE双壁波纹管排水管,弹性橡胶圈柔性接口,埋设于车道下管道采用环刚度S2级,非车道下管道采用环刚度S1级。2)本工程生活污、粪水立管采用伸顶通气管通气。3)阻火圈的设置位置a)明设且管径≥DN100的排水立管穿越楼层处;b)明敷且管径≥DN100的排水横管接入管井(立管未设阻火圈),在穿越管井壁处;c)排水横管穿越防火分区隔墙时应在隔墙两侧处。d)公共建筑内设有排水立管的管井若面积大于1m2时,应结合管井的封堵设置防火圈。生活污水处理1)化粪池有效容积:16立方米,按污、废合流排放设计。池清掏周期:360天污水停留时间:12小时2)化粪池布置:室外化粪池采用成品玻璃钢化粪池,有效容积为16立方米,化粪池设有专用通气管,通往天面。化粪池定位详见室外给排水总平面图。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排放至市政污水管网。5.8、给水、排水、消防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型号、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室内消火栓加压设备:XBD6.0/15-100LQ=15L/s,H=55m,N=18.5Kw,一用一备台2安装于泵房2室内消火栓稳压设备:XW(L)-II-1.0-45-ADLQ=1L/s,H=45m,N=1.5kW,一用一备气压罐:SQL800X0.6台2安装于泵房3消防泵房潜污泵:50QW25-10-1.5Q=25L/s,H=10m,N=1.5Kw,两用台2安装于泵房4消火栓箱:DN65消火栓(旋转型)1个,25米有内衬里的消防水带1条,∅19水枪1支;内径∅19长度30米消防软管卷盘1套,∅6水枪1支套若干5国标热镀锌钢管DN25~DN100米若干6各类阀门DN20~DN150个5.9防水淹措施5.9.1本项目泵房、水表房及其他电气设备用房均设置在建筑物首层,并在入口处设置有200mm高挡水门槛;5.9.2泵房设置有集水井及潜污泵排水;5.9.3水池、水箱溢流水位均设报警装置,防止进水管阀门故障时,水池、水箱长时间溢流排水。5.10节水、节能减排措施5.10.1卫生间用水器具均采用节水洁具。5.10.2水池、水箱溢流水位均设报警装置,防止进水管阀门故障时,水池、水箱长时间溢流排水。5.10.3公共卫生间采用感应式水龙头、感应式小便器冲洗阀。5.10.4公共卫生间大便器采用延时自闭冲洗阀,每次用水限制在5L以下。5.10.5本设计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市政给水管网余压,达到节能、节地的目的。5.10.6按使用用途、付费或管理单元,分别设置用水计量装置。5.10.7为降低噪声、防止振动,压力管内(消防管道除外)水流速度控制干管(DN≥80)在1.5m/s以下、支管(DN≤50)在1.0m/s以下。5.8.8用水点处水压大于0.2MPa的配水支管应设置减压设施,并应满足给水配件最低工作压力的要求。5.10.9所有给水排水管道、设备、设施设置明确、清晰的永久性标识。5.10.10室外园林浇洒采用高效节能喷灌。5.11防洪防涝设计5.11.1本项目场地西面为村庄道路,设置截水沟截流,其余三面为农林用地,地势较低,且由围墙隔开,不会形成大流量洪水影响学校,基本无水涝危害。第六节电气设计说明6.1、工程概况(详见建筑)1、设计依据1.1建筑、结构、给排水、空调等专业所提的用电、控制要求及条件。1.2主要依据文件、法规建设单位关于该项目的设计任务书及设计合同;《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2019)《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GB51309-201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16)《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教育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310-201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节能建筑评价标准》(GB/T50668-201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229-2010)《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043-201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19)《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50217-2018)《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1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2015)《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13)《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2011)《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2016)《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2001)《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6-2007)《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2007)《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2021)国家及地方其他规范法规设计范围2.1本设计包括以下内容:1)低压配电系统2)动力、照明配电3)防雷及接地系统4)消火栓按钮启泵消防系统5)应急照明控制及消防系统接地6)弱电智能化系统2.2室内照明、插座等位置根据装修专业提供的装修图设计。变、配、发电系统3.1负荷等级及分类如下:负荷等级负荷类别二级负荷主要走道照明三级负荷污水泵、加压泵、消防水泵、火灾应急照明及其疏散指示标志等消防用电,以及一般照明、空调、动力等负荷3.1负荷计算1)设计标准除由相关工种提交的水泵、空调通风、电梯等动力负荷条件外,主要区域的照明及电力负荷设计标准为:用电负荷按30~45VA/m2计算;2)负荷计算a)负荷统计:对水泵、风机、电梯等用电设备按其设备安装容量进行统计,采用利用系数法进行负荷计算;对照明等设备的用电负荷按单位指标法进行统计。b)箱式变压器按现一期新建以及二期教学楼的电量。c)用电负荷统计表详见附表:电力负荷初步估算表。3.2供电电源及电压等级本工程设置一个10kV/0.4kV箱式变电站,采用一路10kV高压电源供电,电缆采用穿管埋地敷设。3.3备用电源1)三级消防负荷:消防泵房的配电箱电源由市电低压配电柜单独回路供电;弱电系统重要电子设备采用不间断电源(UPS)作为备用电源;所有疏散指示灯自带电源非集中控制,A型灯具和火灾事故照明灯采用自带蓄电池的灯具,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小于30分钟;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防烟排烟机房、变配电室、柴油发电机房等消防工作区域备用照明房间灯具要求自带蓄电池,上述房间火灾应急照明最少连续供电时间不小于180分钟。主要通道照明用电采用UPS作为备用回路。配电室、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等发生火灾时仍需工作、值守的区域应同时设置备用照明、疏散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灯。2)本工程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选用自带电源非集中控制型。系统由应急照明配电箱、消防应急照明灯具、消防应急标志灯具等组成。3)配电系统(具体设计由当地供电部门负责,以下内容仅供参考)高压配电系统采用单母线运行方式。低压配电系统采用单母线分段运行方式。3.4箱式变电站设计电力变压器选用SCB13干式变压器,配置IP3X防护外壳;低压配电柜采用抽出式低压开关柜,630A以上低压开关选用框架开关,其余选用塑壳开关;无功补偿电容选用干式电容器内带滤波功能,具体由专业公司设计。3.5电能计量1)在高压配电室设专用高压计量柜,内设多功能计量表。2)在每台变压器低压侧设参考计量,内设多功能计量表。3)低压配电系统中,在需要单独计量的配电回路、支路装设电能表,作为收费或成本考核的依据。3.6功率因数补偿在低压配电室各台变压器低压母线上,设置集中补偿电容器柜,按负荷运行状态,对无功功率进行自动补偿,使功率因数不低于0.9。3.7操作电源和信号高压柜二次侧操作电源由直流屏供电,直流屏输出DC110V。在各进线柜、计量柜、馈电柜设带电显示装置。3.8工程供电10kV市政专线电缆选用铠装阻燃交联聚乙烯铜芯电力电缆,室外穿管埋地敷设。低压配电系统4.1、配电方式1)低压配电线路采用树干式和放射式混合配电方式,同一敷设路由的同类负荷以树干式为主,重要负荷或大容量负荷以放射式为主。4.2、线缆选择及敷设1)高压配电线路选用阻燃交联聚乙烯绝缘铜芯电力电缆。2)电井内的消防设备配电电缆采用BTTWY-1KV矿物绝缘铜芯耐火电力电缆。其余的应急照明、消防设备配电导线采用WDZN-YJY-1KV电缆或WDZN-BYJ-0.5kV导线。3)动力、照明配电导线采用WDZ-BYJ-0.5kV阻燃低烟无卤交联聚乙烯绝缘导线。4)低压电缆采用WDZ-YJY阻燃低烟无卤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工作温度:90℃;5)凡消防用电设备的电力、控制线路明敷时穿金属管或在金属线槽内敷设,且线管和线槽均须涂防火涂料。6)低压配电线路中,大容量干线采用铜质密集型封闭式母线。7)消防设备、应急照明配电线路与其他配电线路分开敷设,并采用封闭式金属线槽或镀锌钢管敷设。消防设备、应急照明的主供、备供两路供电线路敷设于同一桥架时,内加设金属隔板隔离,并采用防火保护措施,保证其连续供电时间要求.4.3、设备安装1)面板开关、插座采用86系列产品。墙边面板开关、调速控制器、按钮,暗装1.4m高。2)在设备房内,插座明装1.4米高;其他插座除特别说明外,均为暗装0.3米高。3)大容量配电箱采用落地安装,在制冷机房、水泵房设于30cm水泥平台上,在其余场所设于10cm水泥平台上。装在设备房内的一般配电箱、控制箱,挂墙明装,其底边距本层地板的高度为1.5m。当箱体高度大于80cm时,箱体的水平中线,距地为1.5m。在大空间等公共场所的配电箱,嵌入墙内安装,其底边距本层地板的高度为1.6m。4)本工程消防设备的控制箱(柜)上应标有明显的“消防”标志,并符合消防规范要求。4.4、电机启动及控制方式小于或等于18.5kW电机采用直接启动方式,18.5kW以上电机采用星/三角降压启动。电机可由现场或附近位置的电机控制箱就地控制。照明系统5.1、照明种类及照度标准本工程照明分为正常照明和应急照明。照度标准: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按各功能分区的环境特点和使用要求,确定各区照明功率密度、平均照度等指标如下表。主要房间照度标准序号类别参考平面照度标准值(lx)光源灯具选型照明方式1普通教室0.75m水平面300三基色管型稀土荧光灯一般照明2多媒体教室0.75m水平面300三基色管型稀土荧光灯一般照明与辅助照明3一般办公室、阅览室0.75m水平面300三基色管型稀土荧光灯一般照明4会议室0.75m水平面300中低色温可调光三基色管型及单端荧光灯一般照明5通信、网络等弱电机房、控制台面500三基色管型荧光灯/LED一般照明6空调机房、泵房地面100三基色管型荧光灯或LED一般照明7走道、楼梯间、卫生间地面50、100LED一般照明与局部照明2)应急照明的照度和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对于人员密集场所疏散走道,不应低于5.0lx。对于人员密集场所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不应低于10.0lx。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自备发电机房、配电室、防排烟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正常工作的消防设备房应设置备用照明,其作业面的最低照度不应低于正常照明的照度。5.2、灯具、光源选择及控制方式1)一般照明采用直接照明方式为主。教室一般场所照明采用三基色管型稀土荧光灯,室内大空间场所照明和景观照明采用LED灯或金属卤化物灯。所有36W及以下光源采用电子镇流器,在需调光场所采用可调光控制的电子镇流器。36W以上容量的光源采用节能型电感式镇流器,灯具内设电容补偿,功率因素应不低于0.9。2)直管形荧光灯配直接型散开式或带有格梯的灯具;紧凑形荧光灯配用直接型散开式灯具。应急照明灯具面板或灯罩的材质要求:除地面上设置的标志灯的面板可以采用厚度4mm及以上的钢化玻璃外,设置在距地面1m及以下的标志灯的面板或灯罩不应采用易碎材料或玻璃材质;在顶棚、疏散路径上方设置的灯具的面板或灯罩不应采用玻璃材质。室内金属卤化物灯配带反射器敞开式灯具,室外金属卤化物灯或高压钠灯配带反射器、透光罩灯具。3)照明配电系统:一般照明采用DWZD-0.5kV电线由各配电箱沿电缆桥架或电线管敷设以放射方式配电;应急照明、疏散指示照明等穿金属管配电。4)照明、插座分别由不同的支路供电,除注明外照明支路导线为WDZD-BYJ-3X2.5mm2穿JDG20管或PR塑料线槽敷设。5)插座支路导线为WDZD-BYJ-3X2.5mm2穿JDG20管或PR塑料线槽敷设;所有插座支路均设剩余电流保护器。6)应急照明支路导线为WDZN-BYJ-3X2.5mm2穿JDG20管敷设。5.3、无障碍电气设计具体详见弱电智能化部分电气节能及环保措施6.1、所有电气设备均采用低噪声产品,变压器选用SCB13新型节能干式变压器。6.2、供配电系统节能:降低配电系统自身的能耗,提高设备用能效率;照明节能:提高照明方式与照明器具的效率,实现照明系统的实时控制;节能管理:避免人为浪费,为提高用能管理水平提供技术手段。绿色建筑电气设计详绿色建筑设计说明章节。防雷8.1、防雷类别本工程属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等级为C级。8.2、防雷措施1)在建筑物顶层的屋面,设置不大于10x10米或8x12米接闪网,防止直击雷。突出屋面的金属物体直接与防雷装置相连,突出屋面的非金属物体加装独立接闪杆保护。2)利用建筑物柱内或剪力墙内两条对角主筋作防雷引下线,引下线间距不大于18米,距地1.5米处设测试点。3)45m以上每层外圈梁的两条外侧钢筋与引下线焊接连通,外墙上的金属门窗、金属栏杆、幕墙金属构架等均需与防雷系统连通作防侧击和等电位保护。4)在室外线路入户处,电缆套管、金属外皮两端就近与防雷装置连接。变电所内变压器高低压侧、楼层配电总箱、室外线路入户处、均按防雷区域装设浪涌抑制器,防止高电位侵入。5)垂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从首层起每三层与局部等电位联接端子板连接一次。6)建筑物内的信息系统(如消防控制系统、计算机、通讯、监控系统等)应进行雷电电磁脉冲防护设计,具体由各专业公司负责。8.3、利用建筑物钢筋做防雷装置时的技术措施在防雷、接地和等电位联结中,所用的各类金属体,接驳处均应电焊。焊缝长度,圆钢为其直径的6倍,扁钢为其宽度的2倍。接驳处外露在空气中时,应作防锈处理。外露的接地点、测试点应涂红色油漆标记。接地及安全措施9.1、接地装置防雷接地,工作接地,电气保安接地及弱电系统接地共用接地装置。利用建筑物基础内的钢筋做为共用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Ω,当实测接地电阻值不能满足要求时,另增加室外接地极。每类接地设专用接地干线。低压配电系统采用TN-S系统,在建筑物的电源进线处PE作重复接地,进线做总等电位联接。开关柜、配电屏(箱)、电力变压器及各种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电器安装金属支架及传动机构、电缆的金属外皮两端、插座的接地孔,均采用专用接地保护线与接地系统连通。9.2、等电位联接措施1)总等电位联接措施:所有进出建筑物的金属管道、电力、通信电缆金属外护层及其金属套管两端与共用基础接地系统连通。消防泵房、空调主机房内所有进出金属管道及变配电房的所有外露金属构件与防雷、电气接地系统连通。强弱电气竖井接地干线在每层同本层接地点(由与接地装置连接的结构钢筋引出)相连。2)局部等电位联接措施:淋浴间(含带淋浴功能卫生间)、强弱电间所有外露可导电金属件需与结构钢筋、电气保安接地保护系统等电位联接。信息系统机房内梁、板、柱内金属构件、电气接地保护线、设备金属外壳全部连通,建立一个等电位联结网络。3)计算机电源系统、有线电视引入端、电信引入端设过电压保护装置。智能化设计1、工程概况详见建筑2、设计范围本设计智能化系统主要包括以下系统:(一)通讯信息设施系统(CAS)1)综合布线系统。2)信息(光纤)接入系统。3)手机信号覆盖(综合桥架预留)。4)有线电视系统。5)计算机网络系统。6)程控电话系统。7)公共广播系统。(二)公共安全防范系统(SAS)1)视频安防监控系统。2)紧急报警系统。3)电子巡更系统。4)出入口控制系统。5)电梯五方通话。(三)其他配套系统1)机房工程。2)UPS配电系统。3)其他。3、综合布线系统1)系统技术路线 综合布线系统采用结构化、模块化布线方式; 综合布线系统采用六类非屏蔽铜缆系统; 室内光纤采用8芯单模光缆系统。2)系统组成与功能要求综合布线系统是针对计算机与通信的配线系统而设计的,这也就表明它可满足各种不同的计算机与通信的要求。它包括: 模拟与数字的语音通信; 各类高速与低速的数据通讯; 各类多媒体应用。3)综合布线系统可满足建筑物内部及建筑物之间的所有计算机、通信以及建筑物自动化系统设备的配线需求。由于综合布线系统是一套综合式的系统,因此它可以使用相同的电缆与配线端子板,以及相同的插头与模块化插孔以供话音与数据的传递。综合布线系统(PDS)通常是由6个独立的子系统所组成,采用星形结构。这6个子系统分别为: 工作区子系统(WorkArea); 水平子系统(Horizontal); 干线子系统(BackBone); 设备间子系统(Equipment); 管理子系统(Administration);建筑群子系统(Campussubsystem)。4)系统点位设置要求1综合布线系统的共设置176个信息点,其中点位设置标准如下:2教师办公室每个座位配置1个内网点,1个外网点,1个语音点位。3教室讲台每个座位配置1个内网点,1个外网点,1个语音点位。4公共部分根据家具及设备配置点位。5)综合布线系统水平端主要采用六类非屏蔽网线,主干采用单模光纤,其汇聚核心在一层弱电机房。4、信息(光纤)接入系统本项目的信息接入机房设置在首层的弱电机房;本项系统采用无源光分配网络为项目建筑红线内功能用房提供光纤接入接口,为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建议本工程引入移动、联通、电信三家全业务通信运营商。1)每个教室与教师办公室设置综合布线箱,预留单模加强芯2芯光缆(每个)。2)用户接入系统支持至少3家运营商平等接入,后期校方可以自由选择运营商。3)本项目将预留主干线槽供电讯运营商接入使用。5、手机信号覆盖(综合桥架预留)本项目的手机信号覆盖系统由后期运营商提供专业化设计与施工。智能化专业仅考虑垂直与水平主干桥架的预留布线空间。6、有线及网络电视系统1)本工程共有设置有用户终端数22个。系统采用广电公司前端系统基本设计模式,由光机、放大器、分配器、干线及用户终端等组成。2)本项目的有线电视系统接入机房设置在首层的弱电机房内,在教室、会议室等位置设置电视面板,在教师办公室的弱电箱内预留电视线缆接口;3)本系统设计为860MHz双向邻频系统,要求能满足数字电视信号的传输要求。4)本系统信号传输线路采用满足双向传输功能的75欧四屏蔽射频同轴电缆。5)信号放大器、分配器、分支器均应采用满足双向传输功能的器件。6)本系统要求用户终端的信号输出电平达到60~68dBμV:,载噪比不低于45dB。7)系统总干线选用SYWV-75-9线缆,分支干线选用SYWV-75-7线缆,终端线缆选用SYWV-75-5线缆。8)各未使用的分配器终端端口须加75欧姆终端吸收电阻。7、计算机网络系统1)整个网络系统使用基于TCP/IP协议的以太网技术构建,采用核心层和接入层的二层结构,并全面同时支持IPv4和IPv6。其中核心层设置在弱电机房,接入层设置在每层的楼层配线间内。整个网络系统拓扑结构采用星型的混合结构。2)网络系统的设备组成主要是:核心交换机、防火墙、千兆48口接入交换机、千兆24口接入交换机。3)本项目网络系统共分2大部分:1.办公内网;2.设备专网,每个部分均配置核心交换机,其中内网预留防火墙以保证网络安全。4)设备专网接入消防控制室、其余网络接入网络机房。消防控制室与网络机房之间预留8芯单模光纤。所有网络全部设置核心交换机、路由器等;设置8芯光纤进行主干数据传输。8、电话程控系统1)本项目设置程控电话用户交换机(约32进128出)一套。设置与首层的弱电机房;2)程控交换机应具有自动转接、语音提示功能和计费管理功能,备用电源大于8小时;该系统供内部电话通信使用;为实现高级语音通讯功能,建筑物内可设置一定数量的数字话机。9、公共广播系统1)本项目在主要在公共走廊/中庭、公共楼梯、公共卫生间设置消防广播及背景音乐。消控中心及广播站设置寻呼话筒,方便服务台人员临时广播。2)校园的背景音乐广播主要是平时用于播放音乐、掩盖噪声并创造轻松和谐的听觉气氛,以人工话筒和自动语音的形式,用于广播通知、发布新闻信息及寻呼等功能;同时具有早期预警语音疏散功能,完成背景音乐广播、业务性广播功能。音源广播信号源播出有优先级。当有多个信号源拟对相同的广播分区进行广播时,优先级别高的信号能自动覆盖优先级别低的信号,紧急广播具有最高级别的优先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以干触点方式将失火区域信息送至广播系统主机。广播系统主机根据预先设定的逻辑关系,自动或手动将相关区域的正常广播关闭。3)布点原则:各层的公共走道、楼梯、首层的公共区域设置吸顶式扬声器。教室内设置壁挂式喇叭与播放终端。4)、公共广播系统能在手动或警报信号触发的10s内,向相关广播区播放警示信号(含警笛)、警报语声文件或实时指挥语声。5)、以现场环境噪声为基准,紧急广播的信噪比应等于或大于12dB。6)本项目的火灾隐患地区使用的紧急广播传输线路及其线槽(或线管)采用阻燃材料。7)具有室外传输线路(除光缆外)的公共广播系统应有防雷设施。公共广播系统的防雷和接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的有关规定。8)用于火灾隐患区的紧急广播扬审器符合下列规定:1、广播扬声器应使用阻燃材料,或具有阻燃后罩结构。9)除用电力载波方式传输的公共广播线路外,其他公共广播线路均严禁与电力线路共管或共槽。10)公共广播功率传输线路的绝缘电压等级必须与其额定传输电压相容;线路接头不应裸露;电位不等的接头必须分别进行绝缘处理。10、视频监控系统1)点位设置:监控点位主要设置在各主要出入口、公共活动区、室外,各个教室等。监控系统与紧急报警、门禁系统联动,当触发报警信号时,系统会自动弹出所在监控区域画面。2)系统架构:本次视频监控系统基于全数字TCP/IP网络平台架构,中心配置采用32路NVR存储模式,主要包含了NVR、高清解码器、电视墙、综合管理平台软件等。前端网络摄像机均通过六类线缆接入智能化专网。3)消控室设置:消控室设置在首层,共36M²。4)前端采用高清1080P摄像机,包含71路摄像机;5)后端显示采用6(2*3)块43英寸拼接屏拼接;6)录像监控存储时间不小于30天。7)本系统需免费开放控制接口与其他安防系统对接。8)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中使用的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现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并经法定机构检验或认证合格。9)系统控制功能应符合下列规定:1、矩阵切换和数字视频网络虚拟交换/切换模式的系统应具有系统信息存储功能,在供电中断或关机后,对所有编程信息和时间信息均应保持。2、监视图像信息和声音信息应具有原始完整性。3、图像记录功能应符合下列规定:10)、系统记录的图像信息应包含图像编号/地址、记录时的时间和日期。11)、系统由UPS集中供电,供电时间不少于30分钟;11、入侵报警系统1)点位设置:主要在无障碍卫生间配置紧急报警按钮、声光报警器,水泵房、机房、电教房等重要房间设置红外双鉴探测器,实现现场报警及中心报警。2)系统架构:系统采用网络+总线式联网架构方式,报警系统的传输部分采用总线型(WDZ-RVVP4*1.0)与网络传输(UTP6)相结合的方式,前端报警器信号接至防区模块,防区模块通过总线联网至管理中心。3)管理中心:报警系统的管理中心由管理部门统一管理。报警主机通过网络通讯模块接入智能化设备网,设备网将各报警信号传送到智能化控制中心,实现通过中心报警管理计算机统一管理。同时系统接入开放式接口标准,具体与视频监控系统通过软件协议开放的方式进行联动。4)系统性能及功能要求:1.系统可按时间、区域、部位任意布防或撤防。2.系统可与城市110报警系统联网,实现整体防御功能。3.系统可显示和记录报警部位及有关警情数据,自动生成报警日志。4.系统能以分区多层电子地图的形式显示用户位置及状态,报警自动弹出地图。5.具自定义的打印及显示模板。6.系统提供与视频安防监控系统联动的控制接口,实现报警显示及录像功能。7.具自定义的打印及显示模板。8.系统提供与视频安防监控系统联动的控制接口,实现报警显示及录像功能。9.系统配置留有冗余,便于扩展。10.系统能对设备运行状态和信号传输线路进行检测,及时发出故障报警并指示故障位置。5)、入侵和紧急报警系统具备防拆、断路、短路报警功能;6)、系统供电暂时中断恢复供电后,系统应能自动恢复原有工作状态,该功能应能人工设定;12、电子巡更系统1)巡查系统对保安和工程人员是否按章巡查进行管理,配合物业管理制度,作为对相关人员的考勤管理,防止制度落实不到位。本项目设置离线式电子巡查系统,共设30个巡更点和5个巡更棒,具体点位及路线由校方确定。2)系统设置和主要功能1.巡查点主要布置在消防楼梯、走廊等区域设置,校方可按需修改巡查点位置及数量及巡查路线。电子巡查系统工作站设置在消防/安保中心内。2.在拟定的巡查路线上,通过管理软件编排巡查班次、时间间隔、路线走向等。保安人员巡视完毕返回消防/安保中心,通过信息传输器将巡棒信息读入电子巡查系统管理主机。13、出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关于变电站一次设备的状态检修研究探析
-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崖南镇田边小学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
-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黑龙江公务员面试模拟18
- 福建公务员面试模拟24
- 河北行政职业能力模拟32
- 河北行政职业能力模拟4
- 吉林行政职业能力模拟10
- 2013年7月20日上午云南省省级直属单位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真题
- 上海市信息管理模拟12
- GB/T 43933-2024金属矿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技术规范
- 听神经瘤诊疗规范
- 华为错混料培训
- 工程变更通知单ECN模板-20220213
- 商铺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 《煤矿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解读培训课件2024(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有效策略研究课题申报评审书
- 2023年4月自考05755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 资格考试合格人员登记表
- JJG(新)16-2014液压扭矩扳手地方检定规程
- 多种油脂肪乳注射液(C6-24)-临床用药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