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份合集】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_第1页
【42份合集】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_第2页
【42份合集】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_第3页
【42份合集】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_第4页
【42份合集】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维设计】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

(42份打包)

课时跟踪检测(一)走近细胞..................................................2

课时跟踪检测(二)组成细胞的元素及无机化合物...............................8

课时跟踪检测(三)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14

课时跟踪检测(四)核酸、糖类与脂质.........................................20

课时跟踪检测(五)细胞膜与细胞核(含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26

课时跟踪检测(六)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33

课时跟踪检测(七)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39

课时跟踪检测(八)酶和ATP...................................................................................................46

课时跟踪检测(九)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53

课时跟踪检测(十)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影响因素................................60

课时跟踪检测(十一)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67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细胞的增殖.............................................75

课时跟踪检测(十三)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82

课时跟踪检测(十四)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89

课时跟踪检测(十五)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95

课时跟踪检测(十六)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101

课时跟踪检测(十七)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109

课时跟踪检测(十八)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16

课时跟踪检测(十九)DNA分子的结构、复制与基因的本质....................123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基因的表达............................................129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一)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136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二)染色体变异..........................................143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三)人类遗传病与生物育种...............................150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四)生物的进化..........................................157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五)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164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六)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170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七)激素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178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八)免疫调节.........................................185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九)植物的激素调节......................................192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199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一)群落的结构和演替...................................206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213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与稳定性..............220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四)生态环境的保护......................................228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五)基因工程............................................235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六)细胞工程............................................241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七)胚胎工程及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247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八)生态工程............................................253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九)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260

课时跟踪检测(四十)微生物的培养与利用...................................266

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一)植物组织培养和醐的研究与应用......................272

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二)DNA和蛋白质技术与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279

课时跟踪检测(一)走近细胞

一、选择题

I.(2015・临川模拟)下列有关细胞学说及细胞的统一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学说的创立将千变万化的生物界通过细胞结构统一起来

B.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体现在一切生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组成

C.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D.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种类基本一致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

2.(2015•湖南十三校一模)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细胞的说法

正确的是()

A.蓝藻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是DNA

B.细胞学说指出,所有的新细胞都是通过有丝分裂产生的

C.变形虫是低等生物,其细胞生命活动较人体的任意细胞简单

D.细胞生命历程包括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

3.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真核生物都是多细胞生物,原核生物都是单细胞生物

B.真核细胞增殖方式是有丝分裂,原核细胞增殖方式是无丝分裂

C.真核细胞都进行有氧呼吸,原核细胞都进行无氧呼吸

D.真核细胞的核DNA为链状,原核细胞的拟核DNA为环状

4.(2015・潍坊模拟)螺旋藻属于蓝藻,其营养成分和生理活性物质最丰富、最全面、最

均衡,被誉为“生命营养库”。下列关于螺旋藻的叙述错误的是()

A.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B.不进行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C.细胞中没有核糖体

D.遗传物质是DNA

5.下列是关于几类生物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和蓝藻在结构上有统一性,具体体现在它们都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及相

同类型的遗传物质等

B.硝化细菌与变形虫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前者有细胞壁,营养方式为自养型,后者无

细胞壁,营养方式为异养型

C.颤藻与发菜的共同点是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颤藻含光合色素,而发菜细胞中含叶

绿体

D.一个动物体的不同细胞形态和功能有其多样性,本质上是由于不同细胞的遗传物质

是不同的

6.(原创题)支原体的细胞是目前发现的最小最简单的细胞,许

XZVySSr------细胞膜

多慢性病,如呼吸道疾病、关节炎等都是由支原体引起的。右图为飞一细胞质

支原体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期二晨体

A.支原体是原核生物

B.支原体细胞与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

C.支原体通过无丝分裂进行增殖

D.支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

7.(原创题)研究发现,大象与小鼠相应器官与组织的细胞大小无明显差异。器官的大

小与细胞的数量成正比,而与细胞大小无关,这称为“细胞体积守恒定律”。下表表示各类

细胞直径的比较,据此分析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细胞类型直径/〃m

支原体细胞0.1-0.3

细菌细胞1-2

高等动植物细胞20〜30

原生动物细胞数百至数千

A.与真核细胞相比,原核细胞体积较小

B.细胞维持独立代谢活动需要空间,因此细胞不能无限小

C.细胞相对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D.卵细胞体积大,有利于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8.(原创题)2014年,埃博拉病毒又肆虐非洲,其形态如图所

示。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埃博拉病毒的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酸

B.埃博拉病毒属于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C.要培养埃博拉病毒,培养基中必须含有碳源和氮源

D.一旦离开活细胞,埃博拉病毒就不再表现出生命活动

9.大部分动植物体是不透明的,不能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一般要经过特殊处理,如

将标本做成很薄的切片。但酵母菌、水绵、洋葱表皮等材料却可以直接做成装片放在显微镜

下观察,这主要是因为它们()

A.是真核细胞B.是活细胞

C.都带有特殊的颜色D.是单个或单层细胞

10.在不同的放大倍数下,所呈现的视野分别为甲和乙(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

确的是()

甲乙

A.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则甲比乙亮

B.在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均可被观察到

C.若玻片右移,则甲的影像会右移而乙的影像左移

D.若在甲看到的影像模糊,则改换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影像

11.(2015•郑州模拟)据报道,美国佛罗里达州墨西哥湾沿岸的温暖海水中生活着•种致

命的细菌,美疾病控制中心称,这种名为创伤弧菌的细菌可通过人体表面伤口或者是游泳者

吞咽海水而进入人体内繁殖作乱。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创伤弧菌细胞内的DNA呈环状,而人体核DNA呈链状且与蛋白质缠绕在一起

B.人体被创伤弧菌感染后,创伤弧菌与人之间的种间关系为寄生,此时该菌属于分解

C.创伤弧菌能通过表面伤口进入人体内繁殖,可见皮肤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D.创伤弧菌生活在温暖的海水中,这可能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与变异无关

12.下图所示四种不同生物,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幽门螺监藻卯胞廿勘,3*1:出

甲乙丙】

A.甲和乙的主要区别在于乙具有细胞壁

B.丙和丁的主要区别在于丙具有拟核

C.甲和丙的主要区别在于甲具有细胞结构

D.乙和丁的主要区别在于丁没有核膜

13.下表所示是两种细胞所具有的特征。根据表格中给出的特征分析,F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特征细胞I细胞II

细胞壁有有

核糖体有有

成形的细胞核无有

光合作用有无

细胞呼吸有有

A.细胞I是原核细胞,可能是蓝藻

B.细胞II是真核细胞,可能是植物的根尖细胞

C.两种细胞的细胞壁具有相同的组成成分

D.细胞I没有线粒体

二、非选择题

14.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而自然界中生物种类繁多,就所学生物知识

回答以下问题:

(1)下列生物中,与引起“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的“新型布尼亚病毒”病原体有明显

区别的是。(填序号)

①大肠杆菌②发菜③蓝藻④酵母菌⑤霉菌⑥HIV⑦水绵⑧SARS病原体

⑨细菌

(2)研究人员对分别取自3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细胞(甲、乙、丙)进行分析、观察和实验,

获得的结果如下表(表中“V”表示“有”,“X”表示“无”)。

核膜光合作用(能否)核糖体细胞壁

甲VV

乙VXVX

丙XVVV

①甲、乙、丙3种细胞最可能取自哪类生物?

甲:,乙:,丙:。(填编号)

A.洋葱B.兔子

C.蘑菇D.蓝藻

②细菌的细胞结构(下图1)和洋葱表皮细胞结构(下图2)在光学显微镜下比较,最主要的

区别是

这说明细胞具有性。

15.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全球有数百万人感染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约

30%的人会不治身亡。一些危险的致病菌正对现有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而成为“超级耐药

菌”,它们的进化速率超过了科学家开发新型药物的速率•下图为三种细菌耐药策略模式图

(①为抗生素,②为药物作用目标),请分析回答([]中填数字,”"上填名称):

甲乙丙

(1)细菌属原核生物,图中④是,③是。

(2)目前,用来治疗疾病的抗生素的主要作用机制是干扰细菌生命周期的重要环节,如

蛋白质合成、DNA复制的解旋、细胞壁的合成等,这些抗生素对著名的甲型H1N1病毒是

否起作用?(填“是”或“否”)。

(3)图甲策略是病菌利用耐药基因编码一种酶,对抗生素进行破坏或化学修饰,编码的

酶为图中的[

(4)图乙策略是由耐药基因编码一种“泵”,安置在细胞膜匕将进入细菌细胞的抗生

素排出,使抗生素浓度低于致死剂量。这种“泵”将抗生素排出的跨膜运输方式最可能是

(5)这些耐药基因的产生是细菌基因经过随机产生的,也可以通过基因交换从

其他变异的细菌那里获得,若③④均为病菌的DNA,耐药基因通常位于[]上。

答案

1.选B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体现在一切动植物都由细

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组成.

2.选A只要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都是DNA;细胞学说指出,新细胞是从老细

胞中产生的,并不一定通过细胞的有丝分裂方式产生;变形虫是单细胞的原生生物,一个细

胞就能完全摄食、排泄、增殖等一系列的生命活动,与人体的任意细胞比较,生命活动要复

杂;细胞生命历程包括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不包括癌变。

3.选D真核生物多数为多细胞生物,也有单细胞生物,如变形虫。无丝分裂与有丝

分裂都是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原核细胞通过二分裂方式增殖。真核细胞可进行无氧呼吸,

原核细胞可进行有氧呼吸。

4.选C螺旋藻是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但存在拟核;原核生物以

二分裂的方式增殖;原核生物除了核糖体,没有其他细胞器;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5.选A硝化细菌与变形虫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前者无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而后者

有;颤藻和发菜都是原核生物,其细胞中均无叶绿体;同一生物体的细胞,遗传物质是相同

的,其形态和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6.选C由图示可知,支原体没有核膜,应为原核生物;原核生物一般通过二分裂进

行增殖,不能进行无丝分裂;支原体是引起多种疾病的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引起免疫反应。

7.选D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越不利于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8.选D核糖核酸是大分子物质,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甘酸;病毒不属于原核生物;

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离开活细胞就不能表现生命活动。

9.选D在显微镜观察时,若材料太厚,则透光性差,因此要做切片观察,但若以单

细胞或单层细胞为材料,则可直接观察。

10.选A由图可知,乙是高倍镜下的视野,乙与甲相比,视野较暗,视野中的细胞数

目少,物像大;视野中所呈现的像,是倒立的虚像,

11.选A寄生在人体内的创伤弧菌应属于消费者;皮肤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其阻

止病菌入侵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创伤弧菌生活在温暖的海水中,这是生物进化的结果,生物

的进化与自然选择和变异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12.选C甲、乙都有细胞壁;丙和丁的主要区别是丙没有细胞结构;乙和丁的主要区

别是乙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13.选C由表格信息可知,细胞I无成形的细胞核,为原核细胞,除核糖体外,无其

他细胞器,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可能为蓝藻。细胞II有成形的细胞核,并且有细胞壁,为

植物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可能为植物的根尖细胞。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为纤维素和果胶,原核细胞的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如细菌的细胞壁的主要成

分是肽聚糖。

14.解析:(1)①细菌、②发菜、③蓝藻、⑨细菌均属于原核生物,④酵母菌、⑤霉菌、

⑦水绵属于真核生物,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具有细胞结构,而⑥HIV、⑧SARS病原体是病

毒,无细胞结构。(2)洋葱是植物,其细胞含有细胞壁、核膜、核糖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兔子是动物,其细胞含有核膜、核糖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蘑菇是真菌,其细胞含有细胞

壁、核膜、核糖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蓝藻是原核生物,其细胞含有细胞壁、核糖体,能

进行光合作用,但无核膜。大肠杆菌是细菌,其细胞含有细胞壁、核糖体,无核膜,在有无

核膜这一方面与植物细胞相比充分显示细胞间的差异性。

答案:(1)①②③④⑤⑦⑨

(2)①ABD②大肠杆菌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洋葱表皮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

的细胞核差异

15.解析:⑴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没有独立的代谢,抗生素对其不起作用。(2)、(3)、

(4)据图可知,图甲机制是合成一种晦破坏抗生素或使抗生素失效,图乙机制是通过主动运

输排出药物,图丙机制是用其他蛋白替换药物作用位点。(5)细菌耐药基因经过随机突变产

生,也可通过基因交换从其他变异的细菌那里获得,可见耐药基因应该位于细菌质粒上,而

非拟核中。

答案:⑴质粒环状DNA(2)否

(3)⑤(4)主动运输(5)突变④质粒

课时跟踪检测(二)组成细胞的元素及无机化合物

一、选择题

1.下列含有相同元素的一组化合物是()

A.淀粉和二肽B.脂肪酸和脂肪酶

C.蛋白质和蛋白醐D.核糖和核糖核酸

2.下图所示是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及其比例。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o

的其他元素

1.4%P0.3%S

A.图中所示为细胞鲜重中元素的比重

B.因为O元素含量最多,所以。元素是构成有机物的最基本元素

C.细胞失去大部分水分后,C元素比例最大

D.图中含有的元素在非生物界也可以找到

3.水是构成植物体的主要成分,其含量随植物种类、植物组织以及外界环境条件的不

同而变化。下列有关水对植物体生理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A.水是植物体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料,许多有机物的合成与分解均有水的参与

B.休眠的种子和越冬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相对降低

C.盛夏给大田喷雾(水)或给水稻灌“跑马水”,可减少或消除植物的“午休”现象

D.植物体内成熟细胞的吸水与失水,与液泡的吸水和失水有关,细胞质中细胞器与细

胞核中的水分不会发生得失变化

4.下列有关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的血浆渗透压只由无机盐维持

B.细胞中的无机盐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C.细胞进行脂肪、DNA、RNA等物质合成时都需要磷酸盐做原料

D.K是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对维持细胞正常功能有重要作用

5.(2015・莱芜模拟)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A.干种子内结合水的相对含量较低,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

B.旱生植物比水生植物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其原因之一是结合水的相对含量较高

C.镁离子是叶绿素的重要成分,缺镁会造成叶片发黄

D.生理盐水能维持人体渗透压的平衡,防止细胞过度吸水而涨破

6.研究发现,山于自由水含量多少不同,所以细胞质有两种不同的状态:一种是含水

较多的溶胶;另一种是含水较少的凝胶。下列细胞中细胞质最可能呈凝胶状态的是()

A.休眠的种子细胞B.黑藻叶肉细胞

C.人体癌细胞D.人体衰老细胞

7.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应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全部养分。右图所示的

培养基中含有NH4NO3、KNO3、CaCl2-2H2O.MgSO4-7H2O,螯合铁溶液、微量吻

元素溶液,但缺少■■种必需元素,为补充这种元素,应添加的化合物是()"

A.Ca(NO3)2B.KC1

C.KH2PO4D.K2SO4

8.(2015・武汉二模)下图是一种叶绿素分子和血红蛋白分子的部分结构简图,以下有关

叙述不正确的是()

COO-

血红蛋白

A.植物体缺Mg会影响光合作用

B.人缺Fe会导致贫血

C.Fe和Mg属于大量元素

D.人的血液中含有血红蛋白,植物的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

9.下表为一种无土栽培培养液的主要配方。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成分Ca(NO3)2MgSO4KH2Po4KC1FeCbH2O

含量/g1.00.250.250.120.0051000

A.表中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商B齐全

B.表中Mg参与构成叶绿体中的各种色素

C.培养液中的离子浓度通常比细胞液中的离子浓度高,这样有利于细胞对无机盐的吸

D.栽培管理过程中,需要不断通气,这样可以促进有氧呼吸,进而促进对离子的吸收

10.某农场在田间试验时发现,小麦产量总是比邻近的地块低,技术员怀疑该农田可能

缺乏某种元素。现将该农田分成面积相等的5块样地,分别编为1〜5号进行试验。除施肥

不同外,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下图所示。分析判断该农田最可能缺乏的元素是()

A.KB.N

C.PD.S

11.(2015・广州模拟)某科研小组为研究某些因素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进行了如下

实验:

步小'、甲组乙组丙组丁组

含有全部必需

含有全部必需元

0.25mol/L的元素且总浓度

①蒸储水素且总浓度是0.5

NaCl溶液是0.025mol/L

mol/L的溶液

的溶液

②将四组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豌豆幼苗,分别放入甲、乙、丙、丁四种培养液中

③在光照、温度等均适宜的条件F培养,过一段时间观察

实验结果死亡死亡生长发育正常死亡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A.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必需元素对豌豆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B.甲、乙组幼苗死亡的原因是没有必需元素和必需元素不全

C.丁组幼苗因溶液浓度过大导致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

D.通过改良土壤和种植耐盐碱的作物可提高盐碱化地区农作物产量

12.(2015•哈尔滨模拟)下表表示人体肌细胞受刺激后,细胞内钙含量和肌肉收缩力量随

时间的变化关系:

时间(ms)0306090120150180

钙含量(mmol/mL)07.82.20.5000

肌肉收缩力量(N)02.053.52.10.50

表中数据可以说明()

A.细胞内钙浓度越高肌肉收缩力量越大

B.肌肉收缩力量随时间不断增强

C.钙离子进入肌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D.肌肉在达到最大收缩力前钙离子释放

13.下图1表示甲、乙两种无机盐离子处于不同浓度时与作物产量的关系;图2表示钙

对某种植物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的关系。下列的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物H乙

产花粉管生长速率

量相

°abede2

无机盐离子浓度°钙的浓度

图1图2

A.据图1可知,乙的浓度为6时,对提高作物的产量最有利

B.据图1可知,乙的浓度为d时,虽然对提高产量有利,但会造成肥料的浪费

C.据图2可知,适宜浓度的钙有利于花粉管的生长

D.据图2可知,钙对花粉管生长速率的影响随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二、非选择题

14.互花米草是一种滩涂草本盐沼植物,对水淹的生态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曾被称

为“保滩护堤、促淤造陆的最佳植物”。来自美国东海岸的互花米草在引入我国后,出现生

长蔓延、破坏生态环境的严重问题。为了探究互花米草对水淹生态环境的适应机制,为进■

步调控措施的研究提供依据,某科研小组以“探究互花米草体内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与潮

汐水淹时间的关系”为课题,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选取同一海滩的互花米草幼苗分别栽种于多个沙盆中。

②将长势相同生长良好的互花米草幼苗平均分成5组,分别在每天进行Oh、3h、6h、

12h和24h的水淹处理。

③在处理50d后,采取整株植株并测定自由水与结合水含量,计算自由水与结合水的

比值。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水淹时间h/d0361224

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1.50.751.251.11.0

分析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回答以卜.问题:

(1)在该实验中,是自变量。请结合表格数据在图中绘出折线图。

3.0[■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

2.5-

2.0-

1.5-

1.0

0.5-

00361224

水淹时间h/d

(2)为了能最大程度地模拟互花米草水淹的生态环境,在进行水淹处理时,实验用水应

为水,来源于。

(3)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和植物的代谢能力及抗逆性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实验结果

可知,互花米草在水淹时间为h/d的环境下,抗逆性最强。在进行水淹处理时间

为h/d的环境下,代谢活动最强。

(4)在实验结束时,水淹时间为24h/d的实验组互花米草长势最差,甚至死亡,导致该

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15.请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吸收的NH4NO3可用于合成(填编号)。

A.脂肪和RNAB.蛋白质和ATP

C.核甘酸和纤维素D.淀粉和酶

(2)有些无机盐离子可重复利用,有的不能重复利用,可重复利用的无机盐离子缺乏时,

老叶先表现出缺乏症,不可重复利用的无机盐离子缺乏时,幼叶先表现出缺乏症。请设计实

验证明Mg是可重复利用的元素。

实验材料:长势相同的玉.米幼苗、蒸储水、含有植物必需元素的各种化合物。

实验步骤:

①配制全素培养液和缺镁培养液,分别放入两组培养瓶中,并编号A、Bo

②o

③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o

实验现象:在全素培养液中的玉米幼苗生长正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答案

1.选C淀粉、脂肪酸及核糖,只含C、H、O三种元素;二肽、脂肪酶、蛋白质及蛋

白酶,含有C、H、0、N等元素;核糖核酸含有C、H、O、N、P元素。

2.选B题图中0元素所占比例最大,所以表示细胞鲜重中元素所占的比例;O元素

含量最多是因为细胞中水分含量最多,不能说明0元素是构成有机物的最基本因素。

3.选D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有水的光解反应,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有水参与反应。

休眠种子和越冬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之比变小,结合水相对增多.盛夏给大田喷雾等措

施可降低植物体表温度,增加空气湿度,改善土壤及土壤表面的温度,减少或消除植物的“午

休”现象,有利于其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成熟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或失水,主要与液泡

的吸水和失水有关,但同时细胞质中的细胞器、细胞核等部位的水分也会随之发生得失变化。

4.选D人体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中的无机盐

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脂肪的组成元素只有C、H、0,不含P,其合成时不需要磷酸盐。

5.选A干种子内结合水的相对含量高,自由水的相对含量低,因此不能进行旺盛的

生命活动。

6.选A自由水与新陈代谢旺盛程度有关,含溶胶多的细胞代谢旺盛,而含凝胶多的

细胞代谢较慢。

7.选C据题意,培养基中不缺乏微量元素,大量元素为C、H、0、N、P、S、K、

Ca、Mg,故缺乏P元素,KH2P能提供P元素。

8.选C左图说明Fe是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元素,人缺Fe会导致贫血;右图说明

Mg是构成叶绿素分子的关键元素,植物体缺Mg,叶绿素合成受阻,会影响光合作用;Fe

属于微量元素.

9.选D表中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并不齐全,如无大量元素C,无微量元素Mn等;

叶绿体中的色素只有叶绿素含有Mg;若培养液中的离子浓度比细胞液中的离子浓度高,会

影响细胞的渗透吸水,反而会导致根细胞失去水分,不利于细胞对无机盐的吸收;植物主要

通过根系吸收无机盐离子,方式为主动运输,栽培管理过程中不断通气能促进有氧呼吸,为

主动运输吸收无机盐离子提供能量。

10.选A通过图中数据可知1号、3号、4号分别补充了氮元素、磷元素和氮元素、

硫元素和氮元素,但作物产量和5号不施肥相差无几,说明田中不缺乏上述元素,而2号地

中补充了磷元素和钾元素,产量明显提高,故钾元素应是该农田中缺乏的元素。

11.选A本实险的目的是研究必需元素种类和浓度对豌豆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12.选D由表格数据可看出:在肌肉收缩力量未达到最大时,钙含量已经达到最大,

当肌肉收缩力量达到最大时,钙含量已经下降了,说明肌肉收缩力量达到最大前钙已经开始

释放。所以并不是钙离子浓度越高肌肉收缩力量越大,肌肉的收缩力量与时间无关,表中的

数据不足以说明钙离子进入细胞的方式.

13.选A分析图1信息可知,乙的浓度为。时,相较浓度为6时,对提高作物的产量

更有利。

14.解析:(1)由实验目的可确定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水淹时间,因变量是自由水与结合

水的含量。绘曲线应对照图中数据先画点,后连线。(2)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该实

验应选取互花米草采样点的海水.(3)结合(1)所画的曲线分析,水淹3h/d,自由水与结合水

的比值最低,说明互花米草的抗逆性最强;而在没有水淹时,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最高,代

谢最旺盛。(4)在水淹时间为24h/d的环境下,植物因缺氧而长时间进行无氧呼吸,造成供

能不足,酒精中毒。

答案:(1)水淹时间如下图:

3.0「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

2.5

2.0

1.5

1.0

0.5

00361224

水淹时间h/d

(2)海互花米草采样地点

(3)30

(4)长期水淹导致互花米草进行无氧呼吸,造成供能不足,酒精中毒

15.解析:(1)脂肪、淀粉和纤维素只含C、H、O三种元素。

(2)据题干信息可知,可重复利用的元素缺乏时,老叶先表现症状,此实验的自变量是

镁的有无,因变量是老叶先变黄,还是幼叶先变黄。

答案:(1)B(2)②将长势相同的玉米幼苗分别栽培在上述两种培养液中③观察玉米幼

苗的生长情况实验现象:在缺镁培养液中生长的玉米幼苗老叶先变黄

课时跟踪检测(三)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一蛋白质

一、选择题

1.关于生物体内氨基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每种氨基酸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较基

B.非必需氨基酸不能在人体中合成

C.人体内的氨基酸可以互相转化

D.不同氨基酸的R基一定不同

2.下图是四种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式,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HH

甲HN—C—C()()H乙H.N—C—C()()H

・I-1

11

HCH3

HH

I1

11

丙H()—('H,—C—NH.TH.N—(—C'H—C()()H

'|"'I-

COSHC()()H

A.构成上述氨基酸分子的基本元素是C、H、0、N

B.上述四种氨基酸的R基依次是一H、一CH3、—CH2OH>—CH2—COOH

C.R基中可以有氨基或竣基

D.含有氨基和竣基的化合物都是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

3.下列物质中只含有1个“一CO—NH—”的是()

A.能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抗体

B.分子式为C13H16O5N2的甜味肽

C.能与乙酰胆碱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D.具有识别功能的糖被

4.下列有关图示多肽的叙述,正确的是()

NH2CH2SH

CHf-CH—COCO-^«1-CH—CO-NH-CIP-CHa

HOOC-CH2NH-CH-CH3COOH

A.山5个氨基酸缩合而成

B.游离的氨基和竣基各1个

C.有4种不同的侧链基团

D.形成过程中失去了3分子水

5.(2015•广州模拟)下图中的2、3均是蛋白质,以下关于两者的异同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前者水解后只能产生氨基酸

B.两者的形成过程包含肽键的形成

C.两者都一定含有20种氨基酸

D.两者的基本单位之间的连接方式完全相同

6.蛋白质分子能被肽酶降解,至于哪一个肽键被断裂则决定于肽酶的类型。肽酶P能

断裂带有侧链R,的氨基酸和相邻氨基酸的竣基基团之间的肽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卜,华?1H%

H.N-C-C-N-C-C-N-C-C^C-C^C-COOH

HHHHH:H;H

A.上图所示肽链一定由五种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

B.在肽酶P的作用下,经过脱水缩合可以形成两条肽链

C.肽酶P可以催化1处的化学键断裂

D.该肽链中含有游离的氨基和殿基各一个

7.(原创题)鉴定尿中是否有蛋白质常用加热法来检验。下图为蛋白质加热过程中

的变化,据此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天然蛋白质变姓蛋白质

A.沸水浴加热后,构成蛋白质的肽链充分伸展并断裂

B.食盐作用下析出的蛋白质也发生了变性

C.变性后的蛋白质可与双缩版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D.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后,其特定功能并未发生改变

8.下表中列举了几种彼此功能不同的多肽化合物,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多肽化合物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氨基酸数99910132222351660524

A.多肽化合物①②③功能不同的原因有氨基酸的种类、排列顺序不同等

B.若多肽化合物⑧由一条a链和一条。链组成,则⑧中含有的肽键数为49

C.多肽化合物⑦⑨⑩中常见的氨基酸最多为20种,合成过程中需要的tRNA最多61

D.表中数据表明,蛋白质的功能具有多样性,这些功能决定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9.(2015•广州模拟)P53蛋白是由一种抑癌基因(P53基因)表达产生的蛋白质,可以抑制

DNA的复制和细胞分裂,所以具有抗肿瘤的作用。它是由一条N端酸性区有75个氨基酸,

中间疏水区有75个氨基酸,C端碱性区有243个氨基酸所组成的肽链经过加工而成的。下

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各种氨基酸之间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

B.形成P53蛋白的过程中生成了390个水分子

C.P53蛋白起作用)的场所可能在细胞核

D.此蛋白结构中,至少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竣基

10.(原创题)免疫球蛋白是由两条重链(H链)和两条轻链(L链)通过链间二硫键连接而成

的四肽链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免疫球蛋白中至少含有4个一N%和4个一COOH

B.若免疫球蛋白由切个氨基酸形成,则含有,〃一4个肽键

C.免疫球蛋白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D.不同免疫球蛋白结构不同的主要原因在于肽链的折叠、盘曲方式不同

11.(2015・长沙模拟)下图示为由30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链,经加工,第1位甲氨酸被

切除,第16与17位氨基酸之间的肽键被切断并生成两条多肽链,两条多肽链通过二硫键相

连。有关此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加工过程中,氧原子数目增加一个

B.经加工,原多肽链增加了一个氨基和一个竣基

C.此加工过程是在内质网中进行的

D.此多肽链的合成过程生成了29个水分子、加工过程消耗了2个水分子

12.(2015・泉州质检)HSP是机体细胞受高温刺激后合成出的一类热休克蛋白。该蛋白可

发挥如下图所示的作用,以保护机体细胞不受破坏。图中HSP所起的作用是()

A.促进肽键的形成B.抑制氨基酸脱水缩合

C.促使肽链形成空间结构D.维持蛋白质结构稳定性

13.美国科学家吉尔曼、罗德贝尔因发现G蛋白和G蛋白偶联受体(GPCRs)及其在细

胞中转导信息的内在工作机制,分别荣获1994和2012年诺贝尔奖。GPCRs是由〃7个氨基

酸组成的一条往返穿膜七次的多肽链跨膜蛋白,下面是其结构模式图。与此有关的说法不正

确的是()

A.G蛋白偶联受体(GPCRs)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

B.图中所示的该条多肽链只有•个游离的氨基和竣基

C.图中一S—S—结构具有维持该受体空间结构的作用

D.合成该跨膜蛋白时共失去用一1个水分子

二、非选择题

14.回答下列有关蛋白质的问题:

(1)下图为脑啡肽的结构简式,据图回答:

H3C—CH—CH3

H,cYyoqHH鼠

|||||

H,N—CO—NH—C-CO—Nfl—C—CO—NH—C-CO—NH—CH

III।।

HHHH2cCOOH

①脑啡肽是由5个氨基酸失去4分子的水形成的,这样的反应叫o该化合物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