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池州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安徽省池州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安徽省池州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安徽省池州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安徽省池州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卷高一语文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晰。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的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韩愈是中国思想文化上无法回避的存在,他所处的中唐时期,思想文化的发展也处于一个关键点,在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互相激荡中,中国文化应该沿着怎样的道路发展,韩愈给出了自己的方案。他所选择的路径对中国后期的社会文化影响深远,他在传统文化基础上构建新的思想文化体系的努力与过程,对于当代的文化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韩愈在思想文化史上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成就,和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汲取分不开。韩愈非常注重对经典的研读,把学习、研究经典作为求道、治学的基础,“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对这些经典的学习与研究,奠定了他知识架构的基础。在把握儒学思想的精髓与源流,深刻体会古代作家的创作经验,具有独立的批判能力之后,韩愈进一步泛览百家。这使他的视野更加开阔,学养更加深厚,为他的文化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韩愈接受传统文化的另外一个特点在于其研究性和批判性。他以儒家经典著作为思想依托,以渊博的四部学问为基础,常常以审视批判的眼光去看待传统文化。他的学习充满主动性,“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钧其玄”,提要、钩玄的过程其实就是概括、提炼、思考、领会的过程。他对一些古代著作如《论语》等,都下过校勘、注释、疏解的深细功夫。对诸子百家的学说,他也有一个比较、辨析、批判、吸收的过程,提出了许多独特的学术见解,成为建立其道统思想体系的基础。在韩愈的时代,传统文化面临着严重的挑战,思想文化与意识形态面临新的抉择,这种挑战来自于佛老二教,特别来自于异域的佛教。唐代的官学虽仍以儒家经典为主,但就民间和知识界的信仰与风尚而言,佛教实有风靡之势。在这种沧海横流的大势下,韩愈“障百川使东之,挽狂澜于既倒”,以勇毅之力排击异端,护持道统,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理论上,他著《原道》,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出发批判佛老二教的蠹国害民,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论证儒家形成、发展的必然性和历史贡献,提出儒学的道统以与佛教新禅宗“教外别传”的统绪相抗衡;在实践上,他逆批龙鳞,谏迎佛骨,反对官方对佛教的宣扬。他以势大力雄的横制颓波,为儒学的传承和发展争取了空间。韩愈虽坚持民族文化本位的立场,但他对佛教的思想方法甚至佛教徒本身却并不简单地排斥了事。陈善认为,韩愈赠浮屠诸诗文中,有着引导佛子改弦更张、归顺儒道的良苦用心。在韩愈的文化思想中,一种植根于传统,但又注目于现实的品质极为突出。在他看来,传统文化不是一堆毫无生气的文献材料,而是先贤的智慧和灵性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中富有意义的创造,蕴含着文化精英们的现实关怀和智慧灵光,因而时时可以给人以启发。对于传统文化,韩愈注重融会贯通其精神,而不株守其内容。他立足于当代社会文化的现实,从传统文化中摄取先贤智慧,将丰富深厚的传统文化转化为具有现实意义的文化资源,因而他对传统文化往往有新的认知角度,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符合时代要求和历史发展趋势的文化创新。(选自杨国安《韩愈的传统文化观》,2019年2月16日《光明日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唐时期,在中国文化发展道路选择上,韩愈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对后世影响深远。B.韩愈十分注重研读经典,把握其思想精髓与源流,从而为文化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C.对《论语》的校勘、注释、疏解,体现了韩愈接受传统文化时带有研究性和批判性。D.佛老二教对于韩愈时代的传统文化挑战很大,特别是佛教在民间和知识界颇为流行。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以对于当代文化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为立足点,来探讨韩愈的传统文化观。B.文章不但揭示了韩愈在思想文化史上所取得的成就,还深入分析取得成就的原因。C.文章采用了总分式结构,第二至五自然段为并列关系,分别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D.在论述韩愈对待佛教的态度时,文章能够辩证地进行分析,显示出论证的严谨性。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韩愈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并立足于当时社会文化现实,努力构建新的思想文化体系,有着崇高历史地位。B.对待传统文化,韩愈能够采用审视和批判的眼光,因而学习充满主动性,并且提出了许多独特的学术见解。C.韩愈力排异端,护持道统,他的《原道》从理论和实践上捍卫民族文化本位,为儒学传承发展争取了空间。D.韩愈注重融会贯通传统文化的精神,将其转化为具有现实意义的文化资源,故能进行超越时代的文化创新。【答案】1.B2.C3.A【解析】【1题详解】此题考核考生信息筛选和整合。解答此题,可根据对文意的理解,将选项分别跟原文进行比对分析。考生要熟悉命题者设置干扰项的手段,还要掌握命题设错规律,才能更准确地识破选项陷阱,排除错项。命题者在设置错误选项时,常常会设置“张冠李戴”“以偏概全”“偷换概念”“指代错误”“混淆概念”“混淆是非”“混乱因果”“无中生有”八种陷阱,我们在解答此类题目时,要格外小心。B项,“韩愈十分注重研读经典,把握其思想精髓与源流,从而为文化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错误,该项对应文本第二段,该段分析了韩愈注重经典研读的表现。“在把握儒学思想的精髓与源流,深刻体会古代作家的创作经验,具有独立的批判能力之后,韩愈进一步泛览百家”这句话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韩愈学习、研究经典,奠定了知识架构的基础,把握儒学思想的精髓与源流;二是在此基础上,他还进一步泛览百家。选项B只涉及第一层意思,以偏概全。B错误。故选B。【2题详解】此题考核考生对议论文文本论证分析过程的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阅读时抓住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分论点、论证方法、论证过程,解答时才能更好地辨析选项。A项分析了文本的中心论点;B项分析了文本论证分析的具体内容;D项分析了该文的文体特征:严谨性。C项,“文章采用了总分式结构,第二至五自然段为并列关系,分别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错误,文章采用了总分式结构,第一段总起,写了韩愈的传统文化观对当代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第二段至第五段对它进行分论。第二段论证韩愈接受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是钻研性和广泛性;第三段论证韩愈接受传统文化的另外一个特点在于其研究性和批判性。这两段是一种并列结构,共同分析了“韩愈接受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第四段论证韩愈护持道统,又不一味地排斥佛教思想和方法。第五段论证韩愈的文化思想植根于传统,又注目于现实。因此文章应是第二、三段与第四段、第五段构成并列关系,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C错误。故选C。【3题详解】此题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目含义及要求,明确答题方向;然后锁定答题区间,在全文或局部筛选信息;最后挖掘隐含信息,进行题文对比。此题要求考生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B.该项强加因果。“韩愈采用审视和批判的眼光对待传统文化”与“学习充满主动性,并且提出了许多独特的学术见解”不存在因果关系。B错误。C.“韩愈力排异端,护持道统,他的《原道》从理论和实践上捍卫民族文化本位,为儒学传承发展争取了空间”错误,该项扩大范围。《原道》属于理论方面的,没有从实践上捍卫民族文化本位,为儒学传承发展争取了空间。C错误。D.“……故能进行超越时代的文化创新”错误,该项歪曲文意。原文为“进行符合时代要求和历史发展趋势的文化创新”,而不是“进行超越时代的文化创新”。D错误。故选A。【点睛】小题1:做论述类文本选择题除整体把握全文外,重心在“比对”上,它直接决定着选择的成与败,比对什么,怎么比对。比对有三重,首先比对词语,看词语有无添加删减与替换。其次比对关系,看原文的句间关系,逻辑关系是否发生了变化。最后比对结论和依据,看推理是否有依据,依据是否正确,结论是否符合逻辑。比对词语可以找句中表示范围、程度的词语,时间词,指代词,判断词来加以比对。比对关系,可以抓句间的因果关系,假设关系,条件关系,递进关系,并列关系,转折关系等来加以分析,看是否有因果颠到,强加因果,变换原因,无中生有,不合逻辑的错误。比对依据和结论,看论点和论据的位置是否颠倒造成张冠李戴或因果颠倒的错误;看论点和论据的关系,看是否造成了无中生有,以偏概全的错误。(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中国戏曲诞生于十三世纪,是一种形态和内容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其他表演艺术综合而成。戏曲中每一个元素都有特定的含义,是中国文化的体现。中国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其种类繁多,不同地区都有各异的戏剧种类,比如昆曲、坠子戏、粤剧等。不同剧种使用的乐器也有区别,比如,京剧使用的是管弦乐和打击乐。中国传统戏曲具有深远的艺术影响力,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外国观众的喜爱。中国元代时期是戏曲的黄金时代,元代诞生了许多优秀的戏曲作家,他们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戏曲作品。这些作品至今被中国人以及外国观众所喜爱。而在中国明代时期,戏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鼎盛时代。中国传统戏曲的内容涵盖了各个方面,创作来源十分广泛。一些经典戏曲是以讲述爱情故事为主,比如,中国古代四大爱情戏曲《长生殿》、《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还有一些戏曲以讲述历史故事为主。(摘编自2018年12月12日环球网)材料二:2017年,陌陌直播做了一期“国粹艺术来袭”的直播节目,北方昆曲剧院演员邵天帅和北京京剧院演员白金,第一次被请进直播间进行网络直播表演。那次接近两个小时的直播,观看总人次超过140万。直播中,邵天帅和白金两位青年演员,不仅表演了《牡丹亭》《长生殿》《贵妃醉酒》等经典剧目,还为网友介绍了妆容、服饰等戏曲知识,网友与他们不停地互动交流,并在听得尽兴之余把“小金熊”“金话筒”等虚拟礼物送给二人。在白金看来,戏曲等传统文化曾经一度面临传承困境,一个很大的原因是自身内容和形式,没有跟上现代社会多样化的审美,而直播的出现,则“倒逼我们不得不做出改变,否则没法面对直播间里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观众”。酷狗直播平台的主播庄妃,本是粤剧演员出身,擅长粤剧、京剧、川刷等传统艺术,拥有超过20年的舞台表演经验。入驻酷狗直播后,庄妃将网络直播特效与戏曲结合在一起改编莲花手舞,并在戏曲表演中穿插粤语说唱,让传统戏曲以全新的形式呈现,受到年轻观众的欢迎和追捧。(摘编自2019年3月20日《光明日报》)材料三: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推进戏曲传播与普及?日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围绕“戏曲传承与网络直播”进行了深入探讨。对于戏曲,传播和传承同样重要,如果不能吸引年轻人,发展必然受限。“文化领域有许多优质内容,但缺少优质传播,尤其是当下基于新媒体的传播。在戏曲领域,问题尤其突出。”面对进剧场的观众日益减少的现状,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陆先高说,“网络直播与传统戏曲结合,既能拓宽传统戏曲传承传播的渠道,又能丰富网络直播的内容、提升网络直播的内涵,更能有效扩大传统戏曲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年轻人中的影响力,可谓一举多得。”比起传统的舞台演出或电视转播,网络直播有着独到优势。中国评剧院院长侯红说,网络媒体传播打破了时间、地点的枷锁,不拘泥于时间先后、人数多少和场地大小,能在电子产品上随时播放、回看,十分自由。再者,网络直播的内容十分丰富,演员的排练是怎样的,服饰、化装有什么学问等台前幕后的方方面面,都能链接到多平台上展示、互动。“这样不仅能大幅促进宣传推广,观众的反馈意见还利于提升品质,让艺术更好地服务人民、让观众检验。”不过,戏曲携手直播也必须注意一些问题。“快餐文化没有足够内涵,年轻人的关注会迅速递减,但对传统文化的渴求会自觉回归。”侯红说,因此不能为了吸人眼球而过于娱乐,甚至违背原则,扭曲戏曲的内涵和灵魂,只有尊重艺术规律,才能营造利于戏曲健康发展的传播格局。(摘编自2018年11月19日《人民日报》)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中国戏曲形态多样,内容丰富,融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其他表演艺术于一体。B.元代是中国戏曲的黄金时代,诞生了许多优秀的戏曲作家和脍炙人口的戏曲作品;而明代则是中国戏曲发展的鼎盛时代。C.在网络直播中,戏曲演员不仅可以表演节目,还可以给网友介绍各种戏曲知识,与网络互动交流,甚至接受网友的礼物。D.自身内容和形式落后于现代社会多样化的审美,是戏曲一度面临传承困境的重要原因;网络直播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状况。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戏曲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之一,戏剧种类繁多,使用乐器有别,艺术影响力深远,甚至达到了国外。B.中国传统戏曲内容包罗万象,创作来源广泛,既有以讲述爱情故事为主、也有以讲述历史故事为主的经典戏曲。C.庄妃尽管舞台表演经验丰富,但若不入驻酷狗直播以全新形式呈现传统戏曲,很难受到年轻观众的欢迎和追捧。D.网络直播缺乏足够内涵,为了吸人眼球而过于娱乐,因此必须尊重艺术规律,营造利于戏曲健康发展的传播格局。6.在戏曲传播中,运用网络直播有哪些优越性?结合材料三加以概括说明。【答案】4.D5.D6.①能够拓宽传统戏曲传承传播的渠道,扩大传统戏曲的影响力;②打破时间、地点的味缚,能自由地播放、回看;③内容丰富,有利于与观众互动。【解析】【4题详解】此题考核考生对非连续性文本内容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应先仔细阅读各选项表述文字,然后在文本找准相应的的答题区间,再认真加以比较,明辨正误。D项,“网络直播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状况”错误,该项将未然说成已然。该选项对应材料二第三段,原文说的是“而直播的出现,则‘倒逼我们不得不做出改变,否则没法面对直播间里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观众’”,而不是“网络直播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状况”。D错误。故选D。【5题详解】此题考核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方面要浏览全文,找到相应语句并在原文中标注出来;另一方面,逐一把选项和原文比对,不一致的即可判定错误。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首先要读懂文本,标记包含相关信息的重要语句。可以从概括性的句子、文中运用的材料和作者的评价三方面入手。其次,从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出发,结合新闻材料提炼观点。最后,观点必须于文有据,合情合理。要做到客观公正,不能任意拔高或者贬低。D项,“网络直播缺乏足够内涵,为了吸人眼球而过于娱乐,因此必须尊重艺术规律,营造利于戏曲健康发展的传播格局”错误,该项张冠李戴。该选项对应材料三的最后一段,原文说要注意戏曲携手直播不能为了吸人眼球而过于娱乐,而不是说网络直播为吸引眼球而过于娱乐。D错误。故选D。【6题详解】此题考核考生筛选分析、整合归纳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根据题干要求,找准答题区间,从中筛选出有效的信息,然后再简洁概括,概括归纳时尽量使用文中词语。题干明确指出,答题区间在材料三,根据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陆先高、中国评剧院院长侯红等人的话归纳出三点:如“网络直播与传统戏曲结合,既能拓宽传统戏曲传承传播的渠道,又能丰富网络直播的内容、提升网络直播的内涵,更能有效扩大传统戏曲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年轻人中的影响力,可谓一举多得”可以概括出“能够拓宽传统戏曲传承传播的渠道,扩大传统戏曲的影响力”;由“网络媒体传播打破了时间、地点的枷锁,不拘泥于时间先后、人数多少和场地大小,能在电子产品上随时播放、回看,十分自由”可以概括出“打破时间、地点的味缚,能自由地播放、回看”;由“网络直播的内容十分丰富,演员的排练是怎样的,服饰、化装有什么学问等台前幕后的方方面面,都能链接到多平台上展示、互动”“观众的反馈意见还利于提升品质,让艺术更好地服务人民、让观众检验”可以概括出“内容丰富,有利于与观众互动”。【点睛】非连续性新闻类阅读题的考查,试题有两道综合性选择题,分别从“理解”“分析”“概括”的角度考查考生对文本信息的掌握程度。解答这两道题有两个方法。方法一:找准细比法。①找准:通读材料和选项,找出选项在文本中的对应处,这是阅读的第一步,这一步的关键是准确,不遗漏。②细比:第二步是比对,这与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解答方式是一致的,也是比对词语、比对关系和比对依据或结论。比对的关键是细心,不粗枝大叶。方法二:切片深析法。有些选项,在文中没有对应处,而是着眼于对三则材料的整体理解,需要对选项进行切片,深入地思考分析,逐句落实正误。(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深秋李德霞收回禾场里的五谷杂粮,季节就翻到深秋那一页了。是个晴朗的日子。我娘对我爹说:“你去趟耿庄吧,把换瓜的粮食收回来。”我爹手搭凉棚看天,天高云淡,一轮秋阳高悬在头顶。我爹边朝停在院门口的三轮车走边对我娘说:“你回屋把那个蓝皮本本儿找出来,我去收粮。”我娘嗯一声,扭身进了屋。我们村有片沙滩地,适宜种瓜,种出的西瓜又甜又沙。我爹脑子活,每年西瓜成熟后,他就倒腾几车西瓜到耿庄去卖。耿庄和我们村仅隔着一条河,产粮不产瓜,村里人就特别稀罕我们村的西瓜。我爹卖瓜不收现钱,除着,记在他的蓝皮本本儿上。等秋后粮食归了仓,他挨家挨户地去收粮……我娘进屋老半天不出来,我爹等得有些心急,便扯着嗓门儿说:“一个蓝皮本本儿,就把你压倒啦?”屋门一开,我娘奓着两手说:“我明明记得就放在衣柜下面的抽屉里,咋不见了呢?我爹一怔:“啥?不见了?”我娘说:“对,不见了。”“对你个头,咋就不见了呢?”我爹黑了脸,风一样刮进屋里。找来找去,直把屋里的旮旯犄角找了个遍,也没找到我爹说的那个蓝皮本本。我娘搓着手说:“明明就放在那里,它能自个儿跑了?大瓮里面还能走了鳖?”“找不到那个本本,还收个屁的粮!”我爹喷着唾沫星子,手指头雨点般敲着炕沿说,“那可是一千多斤粮食哩。”我娘没了辙,两手抱着脑袋在屋里转圈圈儿。这时,我爷爷拄着拐棍进了屋。问明情况后,我爷爷把手里的拐棍一戳地说:“去吧。该收粮,收你的粮去。”我爹笑了:“爹你糊涂了吧?没有账本,咋收粮?”我爷爷如此这般一说,我爹的心里还是不踏实。“这……行吗?”我爹挠着头说。我爷爷生气了,撅着胡子要走,临出门时撂下一句:“亏你和耿庄人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哩……”那天,我爹最终还是去了耿庄。我爹开着三轮车进村的时候,村头儿的那棵老槐树下,正聚着一帮闲扯的人。看见我爹把三轮车停在槐树下,众人便知道我爹是来收粮的。工夫不大,就有人背着粮食过来。那人问:“我家多少粮?”我爹一愣,突然想起什么,赶忙说:“老规矩,二斤瓜兑一斤粮。你家赊了多少斤瓜,你报个数……”那人问:“账本呢?你没带账本?”“走得急,忘了带。呵呵,多少斤瓜,你说了算。”那人笑:“收粮忘账本,搬家丢婆娘……你这人,有意思。”我爹也笑:“打交道不是一年两年了,我信得过你……”于是,那人报个瓜的斤数,我爹折半去称粮。多了,挖出去;少了,再添上。称好了,哗啦,倒进我爹抻开的蛇皮口袋里。又有人背着粮食过来……于是,我爹和人家又重复着以上的对话——“我家多少粮?”“老规矩,二斤瓜兑一斤粮。你家赊了多少斤瓜,你报个数……”“账本呢?你没带账本?”“走得急,忘了带。呵呵,多少斤瓜,你说了算。”“收粮忘账本,搬家丢婆娘……你这人,有意思。”“打交道不是一年两年了,我信得过你……”……家家都如此。日头蹲在西山顶上时,我爹收完了最后一户人家的粮食。望着车斗子上满满当当的十个蛇皮口袋,我爹心里惊呼,啊呀呀,这可是一千多斤粮食哩!我爹想起我爷爷的话:“耿庄人就是耿直,该你的,不赖账……”有人路过,笑着跟我爹打招呼:“粮食都收齐了?”我爹脸上的笑容比晚霞还灿烂:“收齐了收齐了。”那人又说:“来年,还来换瓜不?”我爹抹把脸上的汗说:“哪儿不去都行,你们耿庄,不来不行……”这个点儿,正是吃晚饭的时候,空气中飘来一阵阵饭香味儿。那人说:“吃了饭再回吧”我爹一步跨上三轮车:“不了不了,老婆孩子还在屋里等着哪……”我爹发动了三轮车。突突突,三轮车撒着欢儿奔跑在夕阳里……(选自《金山》2019年1期)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中的描写简练传神,如“我爹喷着唾沫星子,手指头雨点般敲着炕沿”,表现了他对“我”娘丢失蓝皮本本的愤怒,也暗含“我”对他不满。B.小说中写道“我爷爷如此这般一说”,却没有立即写出他究竟“说”了什么。这就巧妙地设置了悬念,为小说增添了几分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C.小说对“我”爷爷虽然着墨不多,但寥寥几句语言和动作描写就将一个善于识人、精于处事、睿智通达的老者形象刻画得鲜明生动,跃然纸上。D.小说的语言自然朴实而又生动鲜活,如“突突突,三轮车撒着欢儿奔跑在夕阳里”,运用了拟声词和比拟手法,口语化特色鲜明,乡土气息浓郁。8.小说以“深秋”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9.小说画线部分颇具匠心。请结合全文予以赏析。【答案】7.A8.①简洁、醒目,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深秋季节;②渲染出一种丰收的喜庆气氛,为正文中相关景物描写做铺垫;③富有象征意味:这是收获的季节,不仅收获了粮食,也收获了信任与诚信。9.①画线部分与前文相关内容相互照应,使小说结构严谨,且具有一种复沓之美;②借助对话、反复手法表现耿庄人的诚信、朴实,有助于突出人物形象;③不厌其烦地表达对人与人之间信任与诚信的赞美,深化了小说主题。【解析】【7题详解】此题考核考生对小说的结构、手法、内容、人物、情节、叙述角度等方面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精读全文。读的过程中要抓住小说三要素,认知理解文本要抓住故事,理清层次;关注描写,认识人物;分析环境,了解作用;多元观照,分析主题。A项是对人物情感的分析;B项是对小说结构的分析;C项是对爷爷这一形象的分析;D项是对小说语言的分析。A项,“现了他对‘我’娘丢失蓝皮本本的愤怒,也暗含‘我’对他不满”错误,“我爹喷着唾沫星子,手指头雨点般敲着炕沿”表现的不仅有父亲对“我”娘丢失蓝皮本本的愤怒,更多的是着急。另外,暗含“‘我’对他不满”属于无中生有。A错误。故选A。【8题详解】该题考核考生对标题的作用的探究。解答此类题目,可以从主旨(标题是不是有双关、象征、暗讽、对比等作用,是否寄托感情,深化主旨),结构(重点看首尾段,看它们与标题之间有什么联系,一般而言,题目具有统领全文、贯穿全文、担当线索的作用),情节(标题是否有概括故事情节、铺开情节、呼应细节的作用),环境人物(标题是否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标题本身(该标题是否新颖精妙,吸引读者)等角度加以分析。标题“深秋”是一个表示时间的词语。从环境来看,小说的标题是“深秋”点明了时间,简洁、醒目地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出一种丰收的喜庆气氛,为正文中相关景物描写做铺垫。从主旨上来看,“深秋”富有象征意味,这是收获的季节,不仅收获了粮食,也收获了信任与诚信。【9题详解】此题考核考生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画线部分的内容,其次再结合内容进行具体分析。文中画线部分属于人物对话语言,分析时从人物思想感情、人物形象等方面入手,进而分析小说主题,并分析这些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画线部分主要是父亲和耿庄人的对话。这几句对话采用了反复手法,表现耿庄人的诚信、朴实,有助于突出人物形象。进而表达对人与人之间信任与诚信的赞美,深化了小说主题。画线部分与前文相关内容相互照应,使小说结构严谨,且具有一种复沓之美。【点睛】小题2:标题对于一篇小说,尤其是小小说,往往是“照亮读者眼腈的灯笼”,会起到摄人心魄的作用。因此,标题是高考小说命题的热点之一。高考对标题探究的角度有三是标题含义(意蕴),二是标题作用(妙处),三是分析是否可以更换标题。此题考查小说标题的作用,探究标题作用(妙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①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②概括故事情节。③形成结构线索,贯穿全文。④铺开情节,呼应细节;对比讽刺,强化效果。⑤强化突出人物形象。⑥暗示、揭示小说主旨,寄托情感,深化主题。⑦制造悬念、引起读者兴趣等。当然,标题的作用还是与标题自身有关:①如果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隐含比喻象征意义”的作用。②如果以物件(物象)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作为结构线索贯穿全文、概括故事情节寄托作者情感、揭示文章主题、隐含比喻象征意义”的作用。③如果以形象特征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铺开情节,呼应细节;对比讽刺,强化效果”的作用。④如果以问题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引人思考”的作用。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李至刚,名钢,以字行,松江华亭人。洪武二十一年举明经。选侍懿文太子,授礼部郎中。坐累谪戍边,寻召为工部郎中,迁河南右参议。河决汴堤,至刚议借王府积木,作筏济之。建文中,调湖广左参议,坐事系狱。成祖即位,左右称其才,遂以为右通政。与修《太祖实录》,朝夕在上左右,称说洪武中事,甚见亲信。寻进礼部尚书。永乐二年册立皇太子,至刚兼左春坊大学士,直东宫讲筵,与解缙后先进讲。已复坐事下狱久之得释降礼部郎中恨解缙中伤之缙下狱词连至刚亦坐系十余年仁宗即位,得释,复以为左通政。给事中梁盛等劾至刚辈十余人,当大行晏驾,不宿公署,饮酒食肉,恬无戚容。帝念至刚先朝旧人,出为兴化知府,时年已七十。再岁,殁于官。至刚为人敏给,能治繁剧,善傅会。首发建都北平议,请禁言事者挟私,成祖从之。既得上心,务为佞谀。尝言太祖忌辰,宜效宋制,令僧道诵经。山东野蚕成茧,至刚请贺。陕西进瑞梦,至刚率百官贺。帝皆不听。中官使真腊,从者逃三人,国王以国中三人补之。帝令遣还,至刚言:“中国三人,安知非彼私匿?”帝曰:“朕以至诚待内外,何用逆诈。”所建白多不用。妻父丽重法,至刚为乞免。帝曰:“狱轻重,外人何以知之?”至刚曰:“都御史黄信为臣言。”帝怒,诛信。初,至刚与解缙交甚厚。帝书大臣姓名十人,命缙疏其人品,言至刚不端。缙谪广西,至刚遂奏其怨望,改谪交阯。(节选自《明史·李至刚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已/复坐事下狱/久之得释/降礼部/郎中恨解缙/中伤之/缙下狱词连/至刚亦坐/系十余年/B.已/复坐事下狱/久之得释/降礼部郎中/恨解缙/中伤之/缙下狱/词连至刚/亦坐系十余年/C.已复坐事/下狱久之/得释/降礼部郎中/恨解缙/中伤之/缙下狱词/连至刚/亦坐系十余年/D.已复坐事/下狱久之/得释/降礼部/郎中恨解缙/中伤之/缙下狱词连/至刚亦坐/系十余年/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字”是古人成年时起的别名,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对名有表述、阐明的作用,故又叫做“表字”。B.“礼部”为古代的六部之一,管理国家的典章制度、赋税、祭祀、学校、科举和接待四方宾客等事务。C.“东宫”本是古代宫殿名称,因方位得名。后借指居住东宫的储君。又称“春宫”、“青宫”、“储宫”。D.“太祖”本指先祖称谓。作为帝王庙号使用,多为创基立业者,常见于开国皇帝。此指明太祖朱元璋。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至刚颇有才干,曾受成祖信任。他参与修撰《太祖实录》,一度朝夕侍奉在皇上的左右,并且在东宫讲筵当值。B.李至刚为人敏捷,能够处理繁重事务。当年,黄河汴堤决口,他建议借用王府所存积的木材,制作木筏以助筑堤。C.李至刚善于附会,精于佞谀。山东野蚕结茧,他请求庆贺;陕西进呈瑞麦,他率领百官祝贺。结果皇帝没有听信。D.李至刚心胸狭隘,报复心强。他因解缙说他品行不端,不顾当初友情深厚,诬陷解缙谋反,使其被贬到偏远的交趾。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首发建都北平议,请禁言事者挟私,成祖从之。(2)帝曰:“朕以至诚待内外,何用逆诈”所建白多不用。【答案】10.B11.B12.D13.(1)(他)首先提出建都北平的倡议,请求禁止谏官挟带私心,成祖听从了他的建议。(2)皇上说:“我用极其诚挚的心意对待国内外,为什么要预先怀疑别人欺诈呢?”所提建议大多不被采用。【解析】【10题详解】此题考核考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文段思路,尤其是把握文章中涉及的人物及关系。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断句,比如找名词或代词,找动词(谓语),借助虚词(发语词、句末语气词、时间词等),借助句式,借助修辞(对偶、排比、顶针、反复等),借助对话词“曰”、“云”等,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等。解答此题,主要要抓句子中的动词,该句的大概意思是“后来,又因犯过入狱,不久获释,被降为礼部郎中。他恨解缙,中伤了他。解缙被投进监狱,供词牵连到至刚,他也被判关了十余年。”考生抓住其中的“坐”“下狱”“得释”“降”“恨”“中伤”“下狱”“连”“坐系”等谓语动词,再据此找出主语或宾语,进行断句。如“礼部郎中”就是“降”的宾语,“礼部郎中”后断开;“解缙”是“恨”的宾语,“解缙”后面断开;“之”是“中伤”的宾语,“之”字后断开;“词”是“连”的主语,“至刚”是“连”的宾语,“词”前断开,“至刚”后断开。A.“礼部郎中”是官职名,中间不需要断开,“至刚”是“连”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词”是“连”的主语,“词”前断开。A错误。B项,正确。C.“已”是后面句子的时间状语,其后断开;“坐事”是“下狱”的原因,中间不能断开;“久之”是“得释”的时间状语,中间不断开;“词”是“连”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C错误。D.“已”是后面句子的时间状语,其后断开;“久之”是“得释”的时间状语,中间不断开;“礼部郎中”是官职名,中间不需要断开;“词”是“连”的主语,“至刚”是“连”的宾语,“词”前断开,“至刚”后断开。D错误。故选B。【11题详解】此题考核考生对古代文学常识的识记,全国卷对古代文学常识的考查十分重视。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将平时积累的文学常识调动出来,也可以结合文本检验常识的正确性。“六部”是隋唐开始设置的中央行政机构中吏、户、礼、兵、刑、工六个部的合称。隋朝六部属尚书省。元朝改属中书省。明朝取消中书省,直属皇帝。各部的最高官职为尚书,副职为侍郎。B.该项就是对“礼部”职能的分析,其中“赋税”错误,“赋税”属于“户部”主管的事务。礼部掌管朝廷的重要礼节、主持科举考试、负责接待外宾等,其职能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外交部。B错误。故选B。【12题详解】此题考核考生筛选信息,归纳内容要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题干要求分析归纳不正确的一项,筛选区间遍布全文,从选项可知,它先分析了李志刚的才干、品行,再列举事迹进行佐证。判断时,要注意兼顾到这两个方面。常见的错误有“混淆时间范围”“张冠李戴”“强加因果”“颠倒因果”“歪曲文意”“以偏概全”“混淆已然未然”等。D.“诬陷解缙谋反”错误,该信息属于无中生有D错误。故选D。【13题详解】此题考核考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本题第一句的省略句,(他)首先提出建都北平的倡议;“请禁言事者”,翻译为“请求禁止谏官”;“挟私”翻译为“挟带私心”。第二句中的“逆诈”翻译为“怀疑别人欺诈”;“所建白”翻译为“所提的建议”,是所字结构。【点睛】参考翻译:李至刚,名钢,以字行,松江华亭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考中明经。被选去侍奉懿文太子,授予礼部郎中。后因犯罪被贬职戍边,不久被召回任工部郎中,升为河南右参议。黄河汴堤决口,至刚建议借王府所存的木材,做筏筑堤。建文年间,他任湖广左参议,因犯过被关进监狱。建文中,调往湖广担任左参议,因为犯罪牵连被关押在狱中。成祖即位后,左右的人称赞他有才干,遂任他为右通政。他参与修撰《太祖实录》,朝夕在皇上左右,论说洪武年间的事,很得皇上亲信,不久进升为礼部尚书。永乐二年册立皇太子,至刚兼任左春坊大学士,在东宫讲筵当值,与解缙先后进讲。后来,又因犯过入狱,不久获释,被降为礼部郎中。他恨解缙,中伤了他。解缙被投进监狱,供词牵连到至刚,他也被判关了十余年。仁宗即位后,他获释,又被任为左通政。给事中梁盛等人弹劾至刚之辈十余人,说他们在先帝驾崩时,不宿在公署,饮酒吃肉,毫无哀痛之容。皇上念至刚是先朝旧人,把他派出任兴化知府,当时他已七十岁。再过了一年,他在任上去世。至刚为人敏捷,能处理复杂棘手的事情,善于附会。他首先提出建都北平的建议,请禁止上奏言事的人挟私情,成祖听从了。他既得皇上信任,便专务奉承献媚。他曾说在太祖忌辰时,应仿效宋代制度,令僧道来诵经。山东野蚕成茧,至刚请祝贺。陕西进呈瑞梦,至刚率百官祝贺。皇上都不听。宦官出使真腊,随从人员有三人逃跑,真腊国王用三个本国人补上,皇上令将他们遣回。至刚说“:中国的三人,怎知道不是他们私自藏起来?”皇上说:“我以至诚对待内外,他们何心违逆欺诈?”至刚所提的意见,皇上多不采用。至刚的岳父犯了重法,至刚为他乞求免罪。皇上说:“定刑轻重,外面的人何以得知?”至刚说“:都御史黄信对臣说的。”皇上大怒,诛杀了黄信。当初,至刚与解缙私交甚厚,皇上写出十个大臣的名字,命解缙评述他们的人品,解缙说志刚品行不端。解缙被贬去广西,至刚于是上奏说解缙怨,望将他改贬到交趾。(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泛江送客杜甫二月频送客,东津江欲平。烟花山际重,舟楫浪前轻。泪逐劝杯下,愁连吹笛生。离筵不隔日,那得易为情。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照应标题,交代送客时间。“频”字写出送客次数之多,暗示别愁之浓。B.次句点明送客的地点——东津,并且描绘出一幅春水上涨、江面欲平的画面。C.颈联描写送客场面,渲染离愁:举杯劝客,泪逐杯落;耳畔闻笛,倍增离愁。D.尾联照应前文“频送客”,直抒胸臆,表明自己屡经别离,变得更加容易动情。15.颔联的诗眼是哪两个字?请赏析其精妙之处。【答案】14.D15.①“重”和“轻”。②从船上远眺,山间烟花烂漫,“重”字不但从视觉写出了山花色彩的浓艳,还给人厚重之感;江浪微微,小船轻荡,“轻”字生动地刻画出船身的轻盈;“重”和“轻”形成对比,将泛舟江上的所见所感描写得细致入微。(意思对即可)【解析】【14题详解】此题考核考生对诗歌综合分析的能力。常见的错误有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风格不正确,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解答此类题型,需要考生通读全诗,从标题、作者、正文到注释,要务求全面。然后要看准要求,看清题干要求选择正确的选项还是错误的选项,是选择一项还是两项。再细品选项,要落实选项的内容在诗词中的位置,要注意是从语言、形象、手法还是情感角度设置,诗词中有无相应的关键词或提示点。最后要学会排除。A项分析首联出句的内容;B项分析首联对句的意境;C项分析诗歌颈联的内容和情感;D项分析尾联的内容和情感。D项,“直抒胸臆”错误,尾联意为“每天都有饯别宴席,怎会容易动情呢”,“不隔日”照应前文“频送客”,该联正话反说,说自己屡经别离,不容易动情,不属于直抒胸臆。D错误。故选D。【15题详解】此题考核考生赏析诗眼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有以下几个方法:(一)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解释诗眼句的意思,解释的时候用描述的方法解释,不能用直译的方法。(二)联系全诗的感情作答,有的诗以抒情为主,那么分析诗眼就要联系全诗的感情。(三)联系全诗的表现手法作答,有的诗的感情是与表现手法联系在一起的,在联系感情的时候,还要顾及表现手法。还应注意在结构上的关键作用。该联是写景诗,其中“重”“轻”是这两个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字,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看,“烟花”“重”,写出了山花色彩的浓艳,“山际”“重”写出了山的厚重之感。“舟楫”“轻”写出了小船的轻荡,船身轻盈。从手法上来看,“轻”“重”形成对比,将诗人泛舟江上的所见的景色和自己的感受描绘得细致入微。【点睛】所谓“诗眼”,可以是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炼最传神的个字,也可以是体现全诗主旨的精彩语句。诗眼一般具有如下特点:内容上,最能揭示作者情感的字(词),如“愁”“思”“惊”(这类字是直接掲示情感)和“凉”“冷”“孤”(这类字常常语意双关,一方面指自然界中的凉、冷、孤,另一方面指诗人或主人公的心理感受)。词性上,这类字(词)以动词和形容词为主。生动形象、包蕴情感的动词往往是“诗眼”,临时改变词性的形容词往往是“诗眼”;有时有修辞手法上的特点的词也往往是诗眼。结构上,最能统领全篇的字(词),全诗都是或明或暗地围绕该字(词)来写,只是各有侧重,此类字(词)以形容词或动词为主。句中的“诗眼”,五言诗一般是句子第三个字,七言诗一般是句子第五个字;篇中的“诗眼”,往往在题目与开头、结尾句中。如该诗的颔联就是以形容词为诗眼,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景物。(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在《劝学》中以“________,________”两句,揭示出学习与自省对于君子成长的重要意义。(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借“月”渲染离别时的凄惨气氛的语句是“________”,用“月”表现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孤独寂寞的语句是“________”。(3)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遥想当年刘裕北伐雄壮气势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1).(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2)别时茫茫江浸月(4).绕船月明江水寒(5).(3)金戈铁马(6).气吞万里如虎【解析】【详解】此题考核考生对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识记。解答此题,要审诗文的出处,要审语境。限定默写的具体语句的就是所给的情景。抓所给的情景,包括提示的相关内容、情感等。第一句中“学习与自省对于君子成长的重要意义”一句,就是该句的情景,提示了考生相关内容“自身成长”和“反省”的关系,故该句填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第二句要求填入描绘的月色的句子,借月亮来渲染离别时的凄惨气氛的语句是“别时茫茫江浸月”,用“月”表现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孤独寂寞的句子就是“绕船月明江水寒”。第三句的关键提示是“辛弃疾遥想当年刘裕北伐雄壮气势”,词中涉及到刘裕的句子是“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对应“北伐雄壮气势”的句子就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点睛】做此类题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虽有语境,但一时回忆不起来(识记不出);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善于借助所给文段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一时记不起来的可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可能做完其它题后又会突然回忆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要包括引导句在内作“全程回放”。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产业变革的颠覆性技术。它对于人类社会的意义,或许不亚于互联网、电力和蒸汽机。越是这样强大的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就越表现出极其明显的工具属性:()因此,通过立法对其应用进行规范十分必要。当下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节奏不断加快,应用场景也________。制造、仓储、交通、教育、医疗、金融、家居、娱乐等各行各业都可看到人工智能的身影。更值得一提的是,它们目前正在从产业试水转向规模化应用阶段。正如路上的汽车多了,就需要设立交通规则一样。通过立法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加以规范,可以避免它被不当利用,以至于背离让技术造福人类社会的初衷。更重要的是,这样可以增强人工智能对消费者的信任,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恐慌、猜疑和排斥。对人工智能进行立法,要深入考虑人工智能的特点。人工智能应用范围极其广泛,涉及社会的________,在立法过程中应考虑到这种综合性。人工智能技术________,仍在不断迭代升级,未来可能会与物联网、5G等技术结合,产生新的应用形态,催生新的应用场景,因此对人工智能立法要有一定的前瞻性,________,给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留足空间。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它既可以为人类社会带来福祉,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又有可能被不当利用,给社会管理带来新挑战。B.它既可以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为人类社会带来福祉,又有可能被不当利用,给社会管理带来新挑战。C.它既有可能给社会管理带来新挑战,被不当利用,又可以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为人类社会带来福祉。D.它既有可能被不当利用,给社会管理带来新挑战,又可以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为人类社会带来福祉。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日新月异形形色色如火如荼防患未然B.突飞猛进形形色色方兴未艾未雨绸缪C.突飞猛进方方面面如火如荼防患未然D.日新月异方方面面方兴未艾未雨绸缪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更重要的是,这样可以增强人工智能对消费者的信任,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排斥、猜疑和恐慌。B.更重要是,这样可以增强消费者对人工智能的信任,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恐慌、猜疑和排斥。C.更重要的是,这样可以增强消费者对人工智能的信任,从而减少不必要的猜疑、恐慌和排斥。D.更重要的是,这样可以增强人工智能对消费者的信任,从而减少不必要的猜疑、排斥和恐慌。【答案】17.B18.D19.C【解析】【17题详解】此题考核考生对语言表达连贯的把握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句子顺序是否合理,话题是否一致,前后是否照应,情景(境)是否一致,格式是否一致,音节是否和谐等。分析括号前后的句子,考生会发现,括号前面有个冒号,补写的语句是对“工具属性”的阐释,排序时宜按先利后弊的顺序,CD错误,排除CD;“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是“为人类社会带来福祉”的前提条件,A错误,排除A项。故选B。【18题详解】此题考核考生对近义成语的辨析。解答此题,要仔细辨析近义成语的细微差别,主要从词义轻重、表达侧重点、范围大小、适用对象、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语法功能等方面加以辨析。还要注意词语是否符合语境,是否犯有重复赘余、望文生义、用错对象等错误。“日新月异”指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而“突飞猛进”形容进步和发展特别迅速。这两个词语的主要区别在“日新月异”有“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的意思,这个意思正好对应“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节奏不断加快”,故选“日新月异”。排除BC。“方方面面”指各个方面。“形形色色”形容事物种类繁多,各式各样。句中指的是社会的各个方面,故选“方方面面”,排除A项。“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如火如荼”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文章说的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势头,故选“方兴未艾”。“未雨绸缪”指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预防意外的事发生。“防患未然”指在事故或灾害发生之前就加以防备。“未雨绸缪”与“防患未然”都有“事先做好准备工作来预防”的意思。区别在于:(1)“未雨绸缪”是比喻性的,而“防患未然”是直陈性的。后者有“防患”两字,语义较前者清楚、明确。(2)都有“防备”之意,防患未然偏重于防,“未雨绸缪”偏重于备。(3)防患未然能用来“防止不愉快的事情发生”,“未雨绸缪”不能。故选“未雨绸缪”。故选D。【19题详解】此题考核考生对病句的辨析能力。解答这类题型,要先把每个选项不同的地方标记出来,然后具体分析哪个句子的表述是合理的。考生仔细阅读选项,首先会发现选项AD与BC的区别在“人工智能对消费者的信任”和“消费者对人工智能的信任”,“人工智能对消费者的信任”属于主客倒置,应为“消费者对人工智能的信任”,这就排除AD两项;BC的问题在于“猜疑、恐慌、排斥”这三个词的语序,B项的“恐慌、猜疑和排斥”语序不当,应为“猜疑、恐慌和排斥”,B错误。故选C。【点睛】判断病句的基础就是熟知病句类型,本题的搭配不当、主客颠倒是病句的常考类型,除此之外成分残缺或赘余、语序不当、关联词使用不当等也是常考类型。辨析病句最主要最准确的方法就是语法分析法;再理枝叶,看附加成分的搭配、语序有无问题。从语法上若无毛病,不妨从整体上,即逻辑意义上分析,从概念、判断、推理的角度进行检查,看语句表达是否得当,句意关系是否合适等。最直接的判断方法就是借助标志。常见的标志有:并列短语,数量词,介词,关联词,指代词,否定词或带有否定意义的词语,两面性的词语,“是”、“成为”等判断词,时态词,长宾语。看到这些标志,就可能犯相应的错误,比如,看到并列短语,要考虑并列成分是否有交叉包含关系,并列成分的语序是否恰当;看到关联词,要考虑关联词搭配是否恰当,关联词的位置是否恰当,关联词前后句的逻辑关系是否成立。20.本学期学过的古诗词中,有很多画面优美、情思隽永的语句。请从以下四句中任选一句,对句中的画面进行描写。要求:做到情景结合,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80字左右。①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②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④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答案】选③句。描写:窗前的梧桐又飘下了几片枯叶。夜幕沉沉,寒气阵阵,这时又下起了淅沥的小雨,难道老天也在哭泣吗?“滴滴答答,滴滴答答”的雨声,不仅打在窗前的梧桐叶上,也敲在我那颗破碎的心上。【解析】【详解】此题考核考生扩展语句的能力。以情景阐发型的题型呈现。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目的要求,尤其要逐点分析那些明确具体的要求;其次要探究情景设定的具体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寻找扩展点,进而搜集语言材料,依据特点组织答案。最后再检查分析组织的答案,看是否符合显性和隐性的要求。该题要求考生从四句写景的诗句中任选一句加以扩写,显性要求是要做好情景结合、至少使用一种修辞、字数80字左右。隐性要求就是把握好各诗句体现的感情色彩,这是考生最容易忽视的地方。如第三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考生在扩写的时候就要注意该句诗歌当中蕴含的是伤感无尽的愁绪,描写要将这种愁绪与梧桐、小雨交融在一起。采用一种修辞手法。21.下面是2015-2020年中国大数据产业总体规模及增速统计图。请用简洁的语言,从总体规模及增速两个方面概括这幅图的主要内容。【答案】从总体规模看2015-2020年间中国大数据产业总体规模以较高速度稳步增长,2015年为2800亿元,预计2020年将达到10100亿元。从增速看,同比增速均保持较高增长,在2018年达到最高点31.9%,之后将缓慢下降。【解析】【详解】此题考核考生图文转换的能力。该题将数据以直观的柱状体和曲线呈现出来,用坐标表示两个或多个关系项来向阅读者介绍或展示某个情况。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细致观察图表,找出发展趋势;再分析题干要求,定向归纳概括。最后依据字数要求,准确拟写答案。题干要求考生从“总体规模”和“增速”两个方面概括这幅图的主要内容,从柱形图的代表的数据来看,总体规模呈现以较高速度稳步增长趋势,2015年为2800亿元,预计2020年将达到10100亿元。根据柱形图上面表示同比增长率的曲线图可以分析出同比增长率较高,到2018年达到最高点31.9%,之后将缓慢下降。【点睛】对柱形图的观察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柱形代表的数据,一是柱形与坐标联系后体现的意义。解答曲线图类图文转化抓住三点,一是理解坐标内容,看清坐标的横轴、纵轴的具体内容,把握坐标代表的意义。二是找出曲线图的走向,曲线中间无论在区间中如何高低起伏,但总有一份总体趋向。三是分析“S”型曲线,曲线的每一个转折点都体现其特点,所以在理解曲线特点时,要把握曲线的“S”型问题。四、写作(60分)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颁布实施一周年。为永远铭记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作出巨大贡献和牺牲的英雄烈士,清明前夕,退役军人事务部联合央视新闻等多家媒体,共同发起“寻找英雄”行动,向全社会公布24位抗美援朝英烈的遗物和信息,帮英雄寻亲,送英雄回家。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800字。【答案】伟大的时代需要英雄的书写“满怀期待进场,泪流满面归来”。最近,两部英雄主义题材的电影引起很多的共鸣。“那么多年轻人在最好的年纪选择了最艰难的路,前仆后继才换来我们的今天”,在《建军大业》的放映现场,有退伍老兵起立敬礼,全场观众自发随军歌打节拍哼唱。以救援海外同胞和难民为主题的《战狼Ⅱ》,塑造出不畏战火挽救生命、流血受伤却永不言败的中国军人形象。“为祖国的强大而骄傲,为不老的英雄情结而欢呼”,一些观众写下了这样的感言。什么样的气质算是英雄,什么样的行为算是壮举,或许在不同时代有不一样的答案。但危急时刻挺身而出保家卫国、始终站在百姓前面的那些人,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不折不扣的英雄。哪怕过了千百年后,依然会得到人们的尊崇。“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因为他们是民族认同的精神基石,是国家安定的天然象征。英雄捍卫着我们的幸福生活,但他们并不是脱离开普通人而存在的特殊群体。理解他们身上平凡的一面,才能明白“血染的风采”为什么动人,读懂“最可爱的人”因何不同。英雄的高光时刻,可能需要用一生来支撑。有观众看完《建军大业》后感慨,“在历史课本上随便划的几行”,其实就是英雄的一生,此言不虚。今天我们缅怀先烈、褒扬英雄,不仅要在宏观意义上加深历史认知、增进国家认同,更要在具象层面上记住那些为国家民族立下功勋的人,体味他们为着什么样的梦想走过怎样的路。有句话常常被提起,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然而,社会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不该止步于仰望英雄。他们负重是国家的需要、是社会的需要,每一个人都应该付出应有的尊崇,让他们更好地前行。首先,是不能无端地矮化英雄。承平已久的年代,也有人在犯嘀咕:没有了董存瑞要炸的碉堡,没有了黄继光要堵的枪眼,大义凛然、无私无畏、浴血牺牲这些品质还有用武之地吗?其实,这并不矛盾。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从英雄的精神世界里汲取养分,我们会让自己的生命更有张力、更有高度。“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英雄要靠文化的浸润,更需要制度的抚慰。近年来,我们设立烈士纪念日,常态化褒扬和纪念英雄先烈,批驳曲解历史、侮辱英雄的错误言行,最近又着手建构统一、规范、权威的中国特色功勋荣誉表彰制度,评选颁授“八一勋章”,这些努力对凝聚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共识,形成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的风尚至关重要。国之英雄,世之楷模,他们不仅应该在文学影视作品、先进事迹报告会上被颂扬,更需要在日常生活的各种场景中被重视、被呵护、被优待。毕竟,一部英雄的民族史,只能通过每个英雄书写来完成。每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都在呼唤英雄人物的诞生,也为他们准备好了最壮阔的舞台。90年前参与组织和发动南昌起义的恽代英烈士曾呐喊:“让我们做了我们的事,更可以为中国唤起来更伟大的人。”今天,先烈们把历史的接力棒交到我们手上,千千万万的英雄儿女一定会不忘初心、接续奋斗,走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路,谱写出属于我们这代人的英雄史诗。【解析】【详解】本题考核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本题属于材料作文,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好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再进行立意构思,构思好作文的结构,罗列出需要运用到的素材,思考论证方法等。最后进行作文。本题要求考生阅读材料,然后写自己的联想和思考。【审题】本次作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材料,第二部分是要求。首先理解第一部分。材料记叙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了铭记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作出巨大贡献和牺牲的英雄烈士,退役军人事务部联合央视新闻等多家媒体,共同发起“寻找英雄”行动,向全社会公布24位抗美援朝英烈的遗物和信息,帮英雄寻亲,送英雄回家。一言以蔽之,就是社会需要英雄,我们要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对材料进行概述之后,再根据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800字”进行作文。参考立意:1.伟大的时代需要英雄的书写。2.这个时代,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英雄。3.致敬英雄也是最好的国民教育方式。4.学习英雄、保护英雄,捍卫英雄。行文结构:文章由影视作品《建军大业》《战狼2》引出对英雄的探讨。第二段分析什么样的人是英雄,无论什么时代,能在危机时刻挺身而出保卫国、始终站在百姓前面的就是英雄,这些人永远值得我们尊敬。第三段进一步阐释我们对于这样的英雄应有的态度,那就是缅怀先烈、褒扬英雄,更要铭记记英雄,去体悟他们走过的路。第四、五段详细地论证了我们应该怎么去做的问题,我们不能矮化英雄,而要用文化浸润英雄,用制度去抚慰英雄。最后一段,提出倡议,引导当代青年不忘初心,接续奤斗。素材: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2016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我们一定要铭记烈士们的遗愿,永志不忘他们为之流血牺牲的伟大理想。——2016年7月,习近平主席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的讲话郁达夫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了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任长霞百姓心中一座丰碑人物简介:河南省登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