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理念创新与供给侧改革k_第1页
新常态下理念创新与供给侧改革k_第2页
新常态下理念创新与供给侧改革k_第3页
新常态下理念创新与供给侧改革k_第4页
新常态下理念创新与供给侧改革k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常态下的我国发展理念创新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河北省委党校李凤瑞一、把握新常态:新常态的由来及其基本特征二、适应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因事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三、引领新常态:全面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四、主攻方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把握新常态:新常态的由来及其基本特征新常态2014年经济工作会议“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1、何谓新常态?新常态”从字面上看,“新”就是“有异于旧质”;“常态”就是时常发生的状态。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2、“新常态”重大思想的提出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正式提出中国经济处于“三期叠加”阶段的重大判断。2014年2月在中央政治局讨论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会议上,从政治高度正式承认中国经济潜在增速已经下降,中国经济发展不再也不能追求“超高速”增长。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调研时,强调说“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11月9日,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系统阐述了什么是经济新常态、新常态的新机遇、怎么适应新常态等关键点。从速度、结构和动力三个方面阐述了“新常态”的基本特征: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转变。

2014年12月9日在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从九个方面系统阐述了新常态的具体特征

2015年经济工作会议习近平深刻论述了新常态怎么看、新常态下怎么干的重大问题“十个方面重点转变”推动经济发展,要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稳定经济增长,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宏观调控,要更加注重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心理预期;调整产业结构,要更加注重加减乘除并举;推进城镇化,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核心;促进区域发展,要更加注重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空间均衡;保护生态环境,要更加注重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保障改善民生,要更加注重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帮扶;进行资源配置,要更加注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扩大对外开放,要更加注重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3、新常态的九个阶段性特征认识新常态,要注意克服三种倾向一、新常态不是一个事件,是一个客观状态,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必然出现的一种状态,是一种内在必然性,没有好坏之分。要因事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二、新常态主要表现在经济领域,不是个筐,不要什么都往里边装,不要滥用新常态概念,搞出一大堆“新常态”。三、新常态不是一个避风港,不要把不好做或难做好的工作都归结于新常态。

第二部分二、适应新常态:因事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从目前情况看,对新常态这个大逻辑的认识有三种情况:

2016年1月4日《人民日报》权威人士谈到的:第一种是认识逐步深入,适应更加主动,引领已经开始。这种情况在不断增加,这是好的。第二种是认识还不到位,一知半解,适应不太主动,引领基本无为,流于口号化。这种情况还比较普遍。第三种是很不适应,没有摆脱“速度情结”“换挡焦虑”的思维定势,结果行动上自觉不自觉逆向而行。大家都要照照镜子,往第一种靠拢,认识不到位的要尽快抓提高,思想不适应的要尽快换脑筋。适应新常态之一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没有改变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我们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习近平在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到从国际看,世界政治经济总体上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局。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国际力量对比趋向平衡,我国发展具有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从国内看,我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本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质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对此一定要有信心。

中国经济四个没有变适应新常态之二我国经济处于“三期”叠加的发展阶段,但是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要求我们彻底摆脱摆脱“速度情结”“换挡焦虑”习近平我国经济不可能也不必要保持超高速。说不可能,主要是一味维持超高速带来的资源、能源、环境压力太大,事实上是不可持续的;说不必要,主要是我们在提出中长期发展目标时就充分进行了测算,实现我们确定的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只要年均7%的增速就够了,因此不必要追求超高的经济增速。适应新常态之三宏观调控方式强刺激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在区间调控的基础上,实施定向调控和结构调控要求我们彻底摆脱“刺激幻想”李克强宏观调控面临着两难选择,因为摆在我们面前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先采取短期刺激政策,先把经济速度拉上来再说,走这条路,正像总理说的,不是不能做,而是不宜这么做。因为我们池子里的水已经很满了,也就是说我们的流动性比较充裕,我们现在的M2已经是GDP的两倍,财政赤字虽然还稳定在2.1%左右,但是你所谓欧盟的3%的警戒线的距离也越来越近,再加上应该说去年上半年还对一些地方性债务的情况也不摸底。决策者顶住了压力,保持了定力2016年2月15日,李克强讲话“中国经济仍有巨大潜力:我们有高的储蓄率,大的回旋空间,一旦经济真的出现滑出合理区间的苗头,该出手时我们会果断出手。”李克强说,“今年全球经济形势异常复杂,所以我们要更加主动作为,‘抡起金箍棒’应对挑战!”适应新常态之四要素投资驱动创新驱动依靠促改革调结构,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力争质量上台阶,推动经济发展向中高端水平迈进。

第三部分三、引领新常态:全面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这五大发展理念。新的发展理念,为新时期的发展勾勒了清晰路径,擘画了推动发展全局深刻变革的全新蓝图。习近平指出新发展理念是关于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复苏低迷开出的药方,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五大发展理念发展动力

创新发展

发展目的共享发展基本认识发展方向

绿色发展发展环境

开放发展

路径问题协调发展

(一)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习近平在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到我国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这是我国这个经济大个头的“阿喀琉斯之踵”。为此我们必须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块头大不等于强,体重大不等于壮,有时是虚胖”。“物质资源必然越用越少,而科技和人才却会越用越多。我们要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必须及早转入创新驱动发展轨道,把科技创新潜力更好释放出来,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作用。”新举措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积极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鼓励人才弘扬奉献精神。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完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

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粮食等大宗农产品主产区建设,探索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构建产业新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二○二五》,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2023/7/8全球制造业已基本形成四级梯队发展格局第一梯队中低端制造领域,包括中国

高端制造领域,包括欧盟、日本

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

主要是资源输出国,拉美等国第二梯队第三梯队第四梯队方向实施《中国制造二○二五》。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促进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产业发展壮大。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放宽市场准入,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

构建发展新体制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政府效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制度、税收制度,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制度建设举措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坚定不移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加强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建设,防止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放开电力、石油、天然气、交通运输、电信等领域竞争性环节价格。(二)坚持协调发展,提升整体效能1、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习近平在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到协同发展注重解决的是发展不平衡问题。在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情况下,一段时间的主要任务是要跑得快,但是跑过一定路程后,就要注意调整关系,注重发展的整体效能,否则“木桶”效应就会愈加显现,一系列社会矛盾会不断加深。为此,要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2015年名义GDP增速后6位省份2016课件资料2015年各省实际GDP排名CompanyLogo两大增长极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交通一体化,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改善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高起点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引导产业优化布局和分工协作。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2、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城乡协调发展目标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加快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村服务业发展,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民收入增长支持政策体系,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一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实施居住证制度,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支持引导其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上述权益。一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把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和接纳农业转移人口较多的城镇,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大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力度,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一3、推动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十七大确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十八大确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目标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一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倡导科学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注重通过法律和政策向社会传导正确价值取向。一扶持优秀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加强文化人才培养,繁荣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事业。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加强和改进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深化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重大文化工程。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引导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骨干文化企业和创意文化产业,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普及科学知识。倡导全民阅读。一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健全社会舆情引导机制,传播正能量。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净化网络环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加快媒体数字化建设,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传播、文化交流、文化贸易方式,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一四是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

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三)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习近平在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到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十分严峻,人民群众对新鲜空气、干净饮水、安全食品、优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为此,我们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大气污染加剧环保图片大气污染加剧环保图片环保图片土地生态恶化环保图片水资源污染严重森林草场减少环保图片森林草场减少新举措划定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保护红线发展绿色金融,设立绿色发展基金。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防治“城市病”,逐年减少建设用地增量。加大对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强化激励性补偿,建立横向和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整合设立一批国家公园。以市县级行政区为单元,建立由空间规划、用途管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差异化绩效考核等构成的空间治理体系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严禁移植天然大树进城。(四)坚持开放发展,实现合作共赢习近平在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到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局面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全球治理体系和规则正在面临巨大调整,引进来、走出去在深度、广度、节凑上都是过去所不能比拟的,应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压力也是过去所不能比拟的。我们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型经济,深化人文交流,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对外贸易布局、投资布局,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一是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

必须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协同推进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二是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

推进双向开放,支持沿海地区全面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培育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和经济区,提高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发展水平推动外贸向优质优价、优进优出转变推动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物流链,建设一批大宗商品境外生产基地,三是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

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有序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提高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质量,在更大范围推广复制。扩大银行、保险、证券、养老等市场准入。有序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推动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成为可兑换、可自由使用货币。四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5、坚持共享发展促进公平正义一是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二是实施脱贫攻坚工程三是提高教育质量四是促进就业创业五是缩小收入差距六是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七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八是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共享发展两大举措在新标准下将实现全国7千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扩大中产阶级的比重习近平:要让人民获得存在感

第四部分四、主攻方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由来及其内涵中央领导层密集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之成为一个热词11月10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11月17号,李克强在“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会议上强调,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11月18号,习近平在APEC会议上再提“供给侧改革”,指出要解决世界经济深层次问题,单纯靠货币刺激政策是不够的,必须下决心在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方面做更大努力,使供给体系更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发点

提高产品质量路径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基本认识目的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即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概念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凯恩斯:需求侧三驾马车全要素生产率是指“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全要素生产率的来源包括技术进步、组织创新、专业化和生产创新等。产出增长率超出要素投入增长率的部分为全要素生产率(TFP,也称总和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概念三:全要素生产率李克强总理讲到“全要素生产率”也是“十三五”规划编制中加入的一个“新概念”。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就是要把过去过度依赖自然资源的发展方式,转向更多依靠人力资源的发展方式。“怎样更多依靠人力资源?主要靠体制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一方面要以体制创新消除制度性障碍,改善资源配置效率;另一方面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二)为什么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由于需求管理政策主要是通过政府投资和释放流动性等手段,拉动“三驾马车”来实现经济增长,属于短期刺激政策,故在带来经济增长的同时,也造成了产能过剩、高房价或资产价格泡沫、地方债务压力加大、资源环境压力加大、企业效益下降、影子银行、银行不良资产率上升等副作用和产能过剩,2014年中国债务占GDP的比重达到了235.7%,个别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已超过2%的警戒线。这促使我们必须寻找新的出路。

2、需求管理政策的副作用和后遗症越来越大。

从供给侧入手、针对结构性问题而推进的改革几乎包括所有重要的改革,如行政管理制度改革、产权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财税制度改革、金融制度改革、价格制度改革、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生态制度改革等。可以说,从“需求侧”转向“供给侧”相当于从“政府调控侧”转向“全面改革侧”。而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全面改革也正是要推进这些改革,故推进供给侧改革也就是落实三中全会精神,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

3、推进供给侧改革与推进全面改革是吻合的。

我们要追求的发展是综合考虑资源和环境承载力、兼顾当代人和后代人权益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尽可能少地消耗资源能源、保护环境,而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要做到少消耗资源能源、保护好环境,根本的出路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即以较少的资源能源投入获得较高的产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基本途径是发动“三大发动机”,即推进制度变革、结构优化和要素升级。而推进供给侧改革正是要培育“三大发动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4、推进供给侧改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如果一国国内企业和个人的供给能力提高了,即使国内需求没有扩大,也会保持经济增长,因为供给能力提高的企业和个人会开拓外需市场,满足国外市场的需求,赚外国人的钱。反之,如果一国国内企业和个人的供给能力没有提高,即使国内需求扩大了,也不一定带来经济增长,因为在国内企业和个人的供给能力没有提高的情况下,扩大了的内需市场很可能会被国外的企业所占领。5、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供给能力决定一国的竞争力。

(三)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厘清的几个问题

西方供给学派的政策主张——“四减四促”(减税、减管制、减垄断、减货币发行,促私有化、促市场竞争、促企业家精神发挥、促进技术创新),其中多数确也是中国供给侧改革要考虑的重要内容。但由于中国体制具有特殊性,我们一定要认识到:一方面,其中有些政策主张在中国是不适用的;另一方面,中国的供给侧改革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比它要丰富得多。

模糊认识一:简单用西方供给学派的观点来理解中国的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实是一个新出现的词,但与此相关的供给政策或供给管理、相关理论和实践则早已有之。支持供给侧改革的理论可以追溯到经济学的源头。改革开放以来几乎所有的改革理论都是从供给侧考虑的,而不是从需求侧考虑的。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实践也并非始自今日,事实上20世纪80年代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发展乡镇企业,90年代中期的经济体制总体改革,90年代后期的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全面改革等,都是供给侧改革。只要稍微梳理一下历史就不难发现,推进供给侧改革并非标新立异,而是回归常识。

模糊认识二:将供给侧改革理解为从未有过的新生事物。供给侧改革本是为解决政府过度干预或过度宏观调控问题而提出的改革思路,但现实中很容易被人误解为通过政府计划或政府主导来确定供给结构,提供供给要素,增加产品供给,提高供给速度。这就有可能走到供给侧改革的反面,不仅达不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效果,反而带来了与过度需求管理政策同样甚至更严重的问题。如政府主导选择产业、产品、项目和技术路线,就会带来适得其反的结果。

模糊认识三:以政府计划思维推进供给侧改革。供给和需求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两者互为条件,相互转化,两手都得抓,但主次要分明。当前经济周期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并存,但主要矛盾已转化成结构性问题。因此,必须在适度扩大总需求和调整需求结构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我们的主攻方向,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现在强调供给侧改革只是对其进行“纠偏”,而不是过于偏向供给侧而忽视了需求侧,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当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需要营造稳定的宏观环境,在需求政策上,既不能搞强刺激,也要防止出现顺周期紧缩。模糊认识四:将供给侧与需求侧对立起来

(四)当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减乘除并用习近平:供给侧改革方案需要五个“搞清楚”在2016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习近平就如何做好工作方案给出了具体的思路,提出要“搞清楚”五大方面。习近平强调,做好工作方案,要“搞清楚现状是什么,深入调查研究”;“搞清楚方向和目的是什么,把握好手段,防止就事论事甚至本末倒置”;“搞清楚到底要干什么,确定的任务要具体化、可操作”;“搞清楚谁来干,做到可督促、可检查、能问责”和“搞清楚怎么办,用什么政策措施来办”。习近平总书记则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通俗易懂地布局了供给侧改革这一新举措

供给侧改革的“加法”是指补齐短板,扩大要素供给,发展新兴产业,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增加人口供给、提升全员素质、提升创新能力、增加公共产品供给、加强政策制度协调性,为经济增长提供支撑。加法:补短板扩大有效供给。要补上贫困短板,加大贫困地区扶贫攻坚力度,打出一系列超常规举措和政策组合拳,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加大资金、政策、工作等投入力度,真抓实干,提高扶贫质量;要补上“三农”短板,把资金和政策重点用在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及农产品质量、效益上,抓好农业生产,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口粮安全,保障农民收入稳定增长,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升的需求水平;要补上技术设备、人才等短板,既要加大力度淘汰就产能,更要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降低企业债务负担,创新金融支持方式,提高企业技术改造投资能力,并逐步接续旧动能成为主导力量,让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并稳步迈向中高端水平。加法:补短板扩大有效供给。习近平表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要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把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交给市场。”要更多地发挥好企业和个人的作用,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将政府的主要职责定位于制定好法律、法规、标准和政策,为企业和社会提供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减法一:简政放权,释放微观主体活力要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打出“组合拳”,通过六个“降”帮助企业降低生产、经营各个链条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企业税费负担,进一步正税清费,研究降低制造业增值税税率;降低社会保险费,研究精简归并“五险一金”;降低企业财务成本,金融部门要创造利率正常化的政策环境;降低电力价格,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降低物流成本,推进流通体制改革。减法二:降成本帮助企业降低成本。2月起广东、天津、云南、甘肃、贵州、江苏、上海等地方下调社保费率措施,虽然调整的险种、期限都不尽相同,且降费幅度主要向企业方面倾斜。2016年3月21日,上海市政府发布消息,决定下调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三个险种共计2.5%的单位缴费率,降幅分别是1%、1%、0.5%,预计今年可减轻企业负担约135亿元。并未涉及到个人缴费广东方面,降低社会保险费成本的对象主要是失业、医疗、工伤险三种,其中失业险从原来的2%降至1%,天津主要是下调失业、生育、工伤三类险种,缴纳费率共降低1.43个百分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乘法”是指以创新发展理念,挖掘经济发展新动力,开拓新空间,创造新产业,培育经济增长的“乘数因子”,以新产业的“几何式增长”推动经济发展。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开展“双创”行动,以创新促改革,以创新谋发展。乘法:以创新发展理念,挖掘经济发展新动力,开拓新空间

习近平在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到我国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这是我国这个经济大个头的“阿喀琉斯之踵”。为此我们必须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块头大不等于强,体重大不等于壮,有时是虚胖”。“物质资源必然越用越少,而科技和人才却会越用越多。我们要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必须及早转入创新驱动发展轨道,把科技创新潜力更好释放出来,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作用。”新举措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积极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鼓励人才弘扬奉献精神。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等行业过剩产能占有大量资源,投入产出效率非常低,造成资源的错配。2016年积极化解过剩产能,尤其是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债务重组乃至破产清算,使资源能够重新流动起来,按照市场需求的变化有效地再配置,将成为结构性改革的重中之重。2016年中央财政拿出1000亿元用于财税支持、不良资产处置、失业人员再就业和生活保障以及专项奖补等政策,要尽可能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做好职工安置工作。要严格控制增量,防止新的产能过剩。除法一: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清除经济发展路上的“拦路虎”,按照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要求,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方案,允许农业转移人口等非户籍人口在就业地落户,使他们形成在就业地买房或长期租房的预期和需求;明确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方向,以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为主要方向,把公租房扩大到非户籍人口;发展住房租赁市场,鼓励自然人和各类机构投资者购买库存商品房,成为租赁市场的房源提供者,鼓励发展以住房租赁为主营业务的专业化企业;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顺应市场规律调整营销策略,适当降低商品住房价格,取消过时的限制性措施。除法运用二:化解房地产库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1月,我国商品住房总库存预计达到39.96亿平方米。其中现房库存约4.26亿平方米,去化周期23个月;期房库存约35.7亿平方米,需要4.5年来消化。受库存压力大的影响,今年以来,房地产投资同比增幅持续放缓和快速下滑。眼下,我国债务杠杆主要有两个特征:总体负债率不高,但是企业债高企,且增速惊人;政府债务总体不高,但是地方债相对较高,截至2014年底,地方政府性债务总规模为24万亿元,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