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神曲娱乐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析评估报告表_第1页
广州神曲娱乐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析评估报告表_第2页
广州神曲娱乐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析评估报告表_第3页
广州神曲娱乐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析评估报告表_第4页
广州神曲娱乐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析评估报告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3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广州神曲娱乐有限公司建设单位(盖章):广州神曲娱乐有限公司编制日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PAGE22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广州神曲娱乐有限公司建设单位广州神曲娱乐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平善果联系人平善果通讯地址广州市海珠区聚德南路112号至120号(双号)2-4层联系电真/邮政编码/建设地点广州市海珠区聚德南路112号至120号(双号)2-3层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V社会事业与服务业--22、娱乐场所建筑面积(平方米)2900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100环保投资(万元)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5%评价经费(万元)0.8预期投产日期已投产工程内容及规模工程内容建设单位租用广州市海珠区聚德南路112号至120号(双号)2-3层进行建设广州神曲娱乐有限公司建设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建设项目中心点地理坐标:北纬(N)23°4′51″,东经(E)113°19′42.6″。工程规模能源项目运营过程中主要以电力为主要能源,耗用量约46万千瓦时/年,来自市政电网。项目不设锅炉及备用柴油发电机。用水量项目总用水量约5.2925万m3/a,由市政供水。项目污水排放量约4.7633万m3/a,根据广州市排水设施管理中心穗水排设咨字[2010]679号,本大厦属于沥滘污水处理厂集水范围,本项目粪便污水经厌氧化粪池预处理后与其他生活污水接入市政管网,然后进入沥滘污水处理厂。工作人员表1生产设备名称及数量序号设备名称数量1卡拉OK音响影视设备43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源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建设项目位于广州市海珠区聚德南路112号至120号(双号)2-3层。项目项目东面相距27.5米为三层厂房,南面相距18米为三层的商铺,西面相距18米为三层商铺,北面相距78米为9层的商住楼。区域现有污染源主要来自项目周围商铺的餐饮废水、油烟废气和噪声,工厂的噪声和污水。该污染源产生的环境影响较少,至今尚未造成明显的环境问题。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一、项目地理位置及四置情况建设项目位于广州市海珠区聚德南路112号至120号(双号)2-3层。项目项目东面相距27.5米为三层厂房,南面相距18米为三层的商铺,西面相距18米为三层商铺,北面相距78米为9层的商住楼。二、地形、地质、地貌海珠区位于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北部,西北部往东为一系列略有起伏的低丘冈峦,最高处的圣堂岗海拔54.3米。海珠区河网密布,海拔10米以下。地貌类型可分为低丘、台地和平原。低丘海拔一般约50米;台地分二级:一级海拔约40米左右,主要分布在新村、台涌、石榴岗、仑头一带;另一级海拔约20米,分布在南石头、沙溪、康乐、墩和、大塘、赤岗一带。平原海拔10米以下,大片分布在东南部地区。三、气象气候项目所在地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冬季受偏北季风影响,夏季多受偏南季风控制,每年6~10月受台风和暴雨影响。项目所在地区近三年主导风向为东南(SE)风,次主导风向为偏北(N)风,出现频率分别为14.1%和12.5%,年平均风速为1.5m∕s,静风频率为6.2%。春季、夏季的地面风主要以东南(SE)风为主导,出现频率分别为23.5%和19.2%,静风频率分别为3.0%和3.6%;秋、冬季地面以北风(N)为主导风向,出现频率分别达18.5%和20.2%,静风频率分别为6.6和11.6%。四、水文、水系受珠江水系广州河段前后航道环绕,东南部地区河网密布,主要水系有西北部的海珠涌、东北部的黄埔涌、南部的赤沙滘-石溪涌3个水网系统。受潮汐影响,雨季容易受到来自北江、西江和流溪河洪水的袭击。珠江广州河段受珠江口潮汐的影响,水流呈每日两涨两退的不规则半日潮,年平均高潮位为0.77米,平均低潮位为-0.61米。广州后航道丰水期以径流控制为主,枯水期以潮汐控制为主。五、植被、生物多样性广州市目前天然林、原生林极少,植被多为人工种植草皮、绿化带,以落叶树种为主。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本项目所在行政区域属广州市海珠区,海珠区古称“江南洲”,位于广州市的中部,由珠江水系广州河段前航道所环绕,是四面环水的天然良壤。海珠区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一个素有广州“南肺”之称的绿色岛区。全区面积90.4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46.47公顷。该区现有下辖18条行政街,257个居委会。2012年末,全区户籍人口97.6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88万人。全区人口出生率10.68‰,死亡率6.67‰,自然增长率4.01‰。2012年,我区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5645元,增长11.4%,其中工资性收入29499元,增长13.1%;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8089元,增长11.1%,其中食品支出9917元,增长9.8%,恩格尔系数为35.3%,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2012年末,全区各险种参保人数达192.0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9%。其中参加养老保险322036人,增长13.7%;参加失业保险318180人,增长4.6%;参加工伤保险291760人,增长7.4%;参加生育保险204909人,增长11.9%;参加医疗保险783460人,增长6.3%。海珠区的社会经济、教育、卫生、体育、文物保护及其他情况等简况如下:一、社会经济结构据初步核算,2012年,全区生产总值(GDP)达到1002.38亿元,比上年净增128.7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0%,GDP增速列广州市六个中心城区首位。2012年,全区税收总收入131.90亿元,比上年增长8.5%。2012年,全区农业总产值4.9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9.4%。2012年,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272.02亿元,同比增长13.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06.90亿元,增长15.2%。按法人在地统计口径,2012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2.92亿元,同比增长8.0%。2012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7.82亿元,比上年增长15.2%。2012年,全区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23.92亿元,同比增长13.5%,比GDP增速快1.5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占全区GDP的比重达52.3%,拉动全区经济增长6.9个百分点。2012年,琶洲地区共举办展会180场,展览面积761万平方米,分别增长30.4%和12.9%,其中10万平方米大展13场,比上年增加了1场,会展经济的影响力和辐射力进一步增强。2012年,全区新批三资企业项目83个,同比增长45.6%;实际利用外资1.65亿美元,增长13.0%。二、教育、科技顺利通过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督导评估,提前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覆盖率100%目标。2011学年(2011年9月-2012年7月),全区公办小学在校学生53131人,比上年增加274人;公办初中在校学生32984人,比上年减少889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11487人,比上年减少694人。2012年末,我区经评审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共有61家、市民营科技企业147家;本年新认定市重点软件企业2家,争取市以上科技经费4592.78万元,比上年增长10.4%。1-11月全区专利申请量为2109件,同比增长19.7%,专利授权量1578件,同比增长12.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85.49亿元,比上年增长6.4%;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41.3%,比上年提升1.8个百分点。三、文化、卫生、体育新建4个社区文化广场,新增3家图书分馆和2个流动图书服务站,图书通借通还数居全市区级馆首位。举办“南粤幸福活动周”、首届中国(广州)星海国际合唱锦标赛“走进星海的故乡—文化惠民合唱进社区”、第三届广东珠三角咸水歌会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区图书馆总藏量29.18万册,书刊文献外借人次9173人次,书刊文献外借册次172163册次;组织各类培训班、讲座200余次,参加人数达15000人次。2012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卫生机构243间,其中医院21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44间,门诊部39间,卫生所、医务室128间,公共卫生机构9间,其他卫生机构2间;拥有医疗床位7954张。全区卫生技术人员11775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943人,注册护士5148人,药师(士)754人。2012年我区参加省、市组织的体育活动19项,直接参与人数近5000人;共组织区级群体活动19项,直接参与人数9万人次,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2012年末,我区共有2555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其中国家级8人,一级150人,二级242人,三级2155人。辖内共有17个全民健身广场,265片篮球场,健身路径296条,全区人均公共体育面积达1.6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为65%。四、文物保护海珠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和人文环境,是广州市唯一的岛区,与荔湾、越秀、天河、黄埔、番禺各区隔江相邻,江岸线长达47.35公里,地理位置优越,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大面积的水网果林风景区,呈现出“山水城市”的格局。海珠区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有文物可考而比较确切的历史,可追溯至距今20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区内遗迹旧址、名人故居和纪念建筑众多,有民族英雄邓世昌故居,有民主革命时期孙中山先生两次设立的大元帅府旧址,有岭南画派祖师居廉的居所十香园,有建于明代的云桂桥、琶洲塔、赤岗塔,有见证海珠岛地貌形成历史的古海岸遗址等,颇具人文历史底蕴。

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本项目拟选址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属性见表2。表2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属性一览表编号项目类别1水环境功能区项目外排污水纳入广州市沥滘污水处理厂处理,处理后尾水排放到珠江广州河段后航道黄埔航道,受纳水体功能为航运工农业景观用水区,属Ⅳ类水,环境质量标准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2大气环境功能区二类区,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3声环境功能区属1类区域,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4是否基本农田保护区否5是否风景保护区否6是否水库库区否7是否污水处理厂集水范围广州市沥滘污水处理厂集水范围8是否管道天然气管网区否9是否使用预拌混凝土是10是否属《广州市环境保护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范围内否一、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所处地理位置属于广州市沥滘污水处理厂集水范围,其排放的污水进入广州市沥滘污水处理厂经生化处理达标后排入珠江后航道黄埔航道。根据《广州市水环境功能区区划》(2011年)和《广东省水功能区划》(2011年),本项目污水受纳水体珠江后航道黄埔航道水体功能为航运工农业景观用水区,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水质标准。为了解本项目受纳水体珠江后航道黄埔航道的水环境质量现状,本报告表引用广州市番禺环境科学研究所2014年编制的《赫基国际大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水质监测结果对本项目受纳水体水环境进行评价,水质监测情况见表3。表3珠江后航道黄埔航道水质监测结果及评价标准水体监测日期监测点位置平均监测结果(单位:mg/L,除PH无量纲,温度℃外)水温PHDOCODcrBOD5氨氮总磷石油类LAS珠江后航道黄埔航道2013.11.26.至2013.11.28.沥滘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上游1.2KM22.8837.2375.40015.1331.6592.7020.1470.0480.000标准指数0.120.570.500.281.80.490.100.00沥滘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下游1.7KM23.4177.2774.70020.2671.9233.3280.1950.0770.000标准指数0.140.690.680.322.220.650.150.00沥滘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上游500M23.4007.2254.86719.3172.0153.5480.1800.0730.000标准指数0.110.660.640.342.370.600.150.00地表水标准Ⅳ类6~9≥3≤30≤6≤1.5≤0.3≤0.5≤0.3从监测数据可知,珠江后航道黄埔航道各监测断面除氨氮外其他各项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水质标准。氨氮超标原因是因为上游仍有部分生活污水或者工业废水排入水体导致的。近年随着市政管网的不断完善,河涌的进一步整治,珠江后航道黄埔航道的水质将有所改善。二、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本项目所在区域属于环境空气二类区,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标准。为评价本项目周围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本报告表引用广州市番禺环境科学研究所2014年编制的《赫基国际大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广东商学院监测点(距离本项目约2.7km)的大气监测数据对本项目周围的环境空气质量进行评价,监测数据见表4。表4广东商学院监测点大气污染物监测统计结果【单位:mg/m3】监测时间最大值SO2NO2PM10TSP2013.11.260.0560.0840.1250.1632013.11.270.0530.0870.110.1552013.11.280.0560.070.1180.1392013.11.290.0560.0760.1250.1472013.11.300.0550.0750.120.1542013.12.10.0580.0870.1240.1582013.12.20.0580.0750.1140.138七日最大值0.0580.0870.1250.163污染指数0.11600.43500.83330.5433根据以上监测结果分析,广东商学院监测点SO2、NO2、PM10、TSP监测最大值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根据2014年8月6日发布的《广州市2014年上半年环境质量状况》中10个国控点监测数据评价,今年上半年广州市环境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53微克/立方米,超过二级标准(3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9%。臭氧(O3):超标率5.6%,同比增加0.6个百分点。以年均浓度标准衡量,臭氧达标;PM2.5超标0.51倍。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一般。三、声环境质量现状根据穗府[1995]58号文“广州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的规定,本项目所在地的声环境功能属1类区。本项目四面边界外一米环境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即昼间≤55dB(A)、夜间≤45dB(A)。为了解本项目拟选址周围声环境质量情况,2014年7月10日,我们沿建设项目所在建筑物四面共布设了4个监测点进行环境噪声现状监测,布点范围:项目所在建筑物外一米处,噪声监测布点见四置图,监测结果见表5。表5建设项目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结果一览表【单位:dB(A)】编号监测地点监测结果《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昼间(18:00)夜间(22:30)昼间(6:00至22:00)夜间(22:00至6:00)1东边界57.346.660502南边界53.843.73西边界59.147.84北边界54.843.1从表5监测结果可知,建设项目除南、北面边界的昼、夜间环境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要求【即昼间≤55dB(A)、夜间≤45dB(A)】,东面和西面昼夜环境噪声均不能满足1类标准要求,声环境一般。分析原因:西面有停车场入口,东面为聚德路,聚德路连接新滘中路,车流量大。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一、水环境保护目标项目纳污水体为珠江后航道黄埔航道。根据《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试行方案)》,珠江后航道黄埔航道的水质为航运工农业景观用水区区,执行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Ⅳ类水质标准。因此,应保护纳污水体珠江后航道黄埔航道水质,保护纳污水体珠江后航道黄埔航道不因本项目的建成而发生明显变化。二、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保证周围大气环境达到保护人群健康和动植物在长期和短期接触情况下不发生伤害所需要的环境质量要求,保护该区环境空气质量不因本项目的兴建而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三、声环境保护目标项目所在地属1类声功能区,声环境按之1类区标准进行保护。四、环境保护敏感点项目北面78米的9层商住楼以及南面36米的9层居民楼的居民,应视为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表6本项目的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和保护级别一览表序号保护目标敏感点建筑与项目边界相对最近位置对何种污染物敏感保护级别名称性质方位距离19层商住楼首、二层商业,三层架空,四层以上为住宅(约36户)北面78m噪声声环境功能区1类区29层居民楼住宅(约58户)南面36m本项目的窗户全封闭,不再设立窗户。因此,本项目没有门窗朝向南面及北面的九层居民。

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2)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3)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1)本项目所在位置属于广州市沥滘污水处理厂集水范围,项目污水经预处理后排放,执行《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即CODCr≤500mg/L、BOD5≤300mg/L、SS≤400mg/L、氨氮:无要求。(2)项目所在地属1类声功能区。项目边界噪声执行《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1类标准,即昼间夜间≤45dB(A)。总量控制指标污水纳入沥滘污水处理厂总量。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图示)一、施工期工艺流程项目已装修完成,不存在施工期的环境影响。二、运营期工艺流程运营期工艺流程图略。不设备用发电机,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主要的污染物为:营业噪声及中央空调机组运行噪声;员工及客人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主要污染工序一、建筑施工期间污染源项目已装修完成,不存在施工期的环境影响。二、运营期污染源1、大气污染源不设备用发电机,2、水污染源项目废水主要为员工及客人生活污水。查《广东省用水定额》表3广东省城市公共服务业用水定额表“室内娱乐活动50升/m2·日(以营业面积为基数,为综合定额)”,本项目建筑面积2900平方米,则项目日用水量为145吨,排水量按照用水量的90%计算,则项目日排水量为130.5吨。年工作365天,年排放污水量为4.7633万吨。项目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CODCr、BOD5、SS、NH3-N,类比同类污水的监测结果,项目废水及水污染物排放情况见表7。表7污水中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处理前)CODCr生活废水(4.7633万t/a)2501502002511.90837.14509.52661.19083、噪声污染源项目噪声主要来自营业噪声及中央空调机组运行噪声。现场监测数据得知,营业噪声源强在60-90分贝,中央空调机组噪声源强在55-65分贝。4、固体废物污染源项目固体废物主要为员工及客人生活垃圾。员工及顾客生活垃圾,主要为纸屑、塑料袋等,产生量按人均每天0.5kg计算,项目员工46人,本项目最大容纳500人,则项目年生活垃圾产生量为0.273t/a。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型排放源污染物名称产生浓度及产生量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生活废水4.7633万t/aCODCr250mg/L11.9083t/a250mg/L11.9083t/aBOD5150mg/L7.1450t/a150mg/L7.1450t/aSS200mg/L9.5266t/a200mg/L9.5266t/aNH3-N25mg/L1.1908t/a25mg/L1.1908t/a噪声营业噪声及中央空调机组运行噪声噪声55~90dB(A)本项目四面边界外一米执行《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1类功能区标准,即昼间≤55dB(A)、夜间≤45dB(A)固体废物员工生活垃圾0.273t/a0其它/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无

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项目已装修完成,不存在施工期的环境影响。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一、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不设备用发电机,二、水环境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项目废水主要为员工及客人生活污水。废水的排放量为4.7633万t/a,污水中主要污染物为CODCr、BOD5、SS、NH3-N。根据广州市排水设施管理中心穗水排设咨字[2010]679号,本大厦属于沥滘污水处理厂集水范围,本项目粪便污水经厌氧化粪池预处理后汇合其他生活污水,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的要求即CODCr≤500mg/L、BOD5≤300mg/L、SS≤400mg/L、氨氮:无要求,方可接入市政管网,然后进入沥滘污水处理厂。由于项目污水排放量较少,污水的水质成分相对简单,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对纳污水体影响不明显。三、噪声环境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主要产生噪声为营业噪声及中央空调机组运行噪声,现场监测数据得知,营业噪声源强在60-90分贝,中央空调机组噪声源强在55-65分贝。根据噪声的传播规律可知,从噪声源至受声点的噪声衰减总量是由噪声源到受声点的距离、车间墙体隔声量、空气吸收和绿化带阻滞及建筑屏障的衰减综合而成的。在此预测中,我们仅考虑距离衰减,故选用点声源数衰减模式进行预测。点声源衰减模式:Lq=L0-20lgr-△L式中:Lq——距点声源r米处的噪声级(dB)L0——距点声源的噪声声级(dB)△L——屏障、吸音等综合削减声级(dB)中央空调机组距离大楼边界大于5米,噪声经距离的自然衰减后,项目边界外一米满足《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1类功能区标准(即昼间≤55dB(A)、夜间≤45dB(A))。另外,机组应落实减震措施,设备与管道的连接应使用软性连接,以减少机械碰撞噪声。大楼边界距离南面9层居民楼的距离为36米,距离北面9层商住楼的距离为78米,按点声源衰减模式计算,在夜间(22:00至次日2:00)噪声经距离衰减后,噪声传至敏感点仍能满足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1类功能区标准(即昼间≤55dB(A)、夜间≤45dB(A))的要求。针对营业噪声,建设单位应对房间做好隔音吸音措施,具体如下:(1)南、北面房间的墙壁应封闭所有窗户,房间墙壁和隔音屏障的综合隔声量应保证大于45dB(A),项目边界外一米方可满足《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1类功能区标准(即昼间≤55dB(A)、夜间≤45dB(A))。才不致对北面9层居民楼的居民生活产生噪声影响。项目南面相距18米为3层的商业综合楼,相距36米为9层居民楼。从四置图分析,噪声经过3层商业综合楼的阻滞,不致对南面9层居民楼的居民生活产生噪声影响。(2)项目过道走廊使用地毯可有效改变声波的传播路径及减弱其的能量。由于项目不设蹦迪舞台,楼上没有居民,采取上述有效措施治理后,环境噪声在项目四面边界外一米满足《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1类功能区标准(即昼间≤55dB(A)、夜间≤45dB(A))。四、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项目固体废物主要为员工及客人生活垃圾。项目年产生生活垃圾固体废弃物为0.273t。建设单位对此类固体废弃物应设置专门的堆放场,统一收集后及时交由环卫部门处理,避免堆放过久产生异味。同时,还应做好垃圾临时存放点的清理消毒工作,杀灭害虫,以免散发恶臭及滋生蚊蝇。经上述措施处理后,可基本消除项目固体废弃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内容类型排放源污染物名称防治措施预期治理效果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生活废水CODCr粪便污水经厌氧化粪池预处理项目污水预处理后满足《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要求(即CODCr≤500mg/L、BOD5≤300mg/L、SS≤400mg/L、氨氮:无要求)后,由广州市沥滘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达标排入珠江后航道黄埔航道,不会对纳污河段水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BOD5SSNH3-N噪声营业噪声和中央空调机组机械噪声噪声机组设备远离边界;设备与管道连接使用软连接并采取减振措施。南、北面房间的墙壁应封闭所有窗户,房间墙壁和隔音屏障的综合隔声量应保证大于45dB(A);过道走廊使用地毯。本项目四面边界外一米执行《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1类功能区标准,即昼间≤55dB(A)、夜间≤45dB(A)固体废物员工厨房生活垃圾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及处置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无

结论与建议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广州市海珠区聚德南路112号至120号(双号)2-4层。二、项目周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本项目所处地理位置属于广州市沥滘污水处理厂集水范围,其排放的污水进入广州市沥滘污水处理厂经生化处理达标后排入珠江后航道黄埔航道。本项目污水受纳水体珠江后航道黄埔航道水体功能为航运工农业景观用水区,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水质标准。珠江后航道黄埔航道各监测断面除氨氮外其他各项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水质标准。氨氮超标原因是因为上游仍有部分生活污水或者工业废水排入水体导致的。近年随着市政管网的不断完善,河涌的进一步整治,珠江后航道黄埔航道的水质将有所改善。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结论本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广东商学院监测点SO2、NO2、PM10、TSP监测最大值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以年均浓度标准衡量,臭氧达标;PM2.5超标0.51倍。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一般。3、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根据穗府[1995]58号文“广州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的规定,本项目所在地的声环境功能属1类区。本项目四面边界外一米环境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即昼间≤55dB(A)、夜间≤45dB(A)。建设项目除南、北面边界的昼、夜间环境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要求【即昼间≤55dB(A)、夜间≤45dB(A)】,东面和西面昼夜环境噪声均不能满足1类标准要求,声环境一般。分析原因:西面有停车场入口,东面为聚德路,聚德路连接新滘中路,车流量大。三、项目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分析项目已装修完成,不存在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四、项目运营期的环境影响分析1、水环境影响项目废水主要为员工及客人生活污水。本项目粪便污水经厌氧化粪池预处理后汇合其他生活污水,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的要求即CODCr≤500mg/L、BOD5≤300mg/L、SS≤400mg/L、氨氮:无要求,方可接入市政管网,然后进入沥滘污水处理厂。由于项目污水排放量较少,污水的水质成分相对简单,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对纳污水体影响不明显。2、大气环境影响不设备用发电机,3、声环境影响项目噪声主要来自营业噪声及中央空调机组的机械噪声。建设单位应做好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机组设备远离边界;设备与管道连接使用软连接并采取减振措施。南、北面房间的墙壁应封闭所有窗户,房间墙壁和隔音屏障的综合隔声量应保证大于45dB(A);过道走廊使用地毯。可确保项目各边界噪声符合《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的1类标准的要求,即昼间≤55dB(A),夜间≤45dB(A),因此,项目噪声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4、固体废物影响项目固体废物主要为员工及客人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及时交由环卫部门处理,则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明显不良影响。五、结论综上所述,本项目产生的各项污染物如能按本报告提出的污染治理措施进行治理,保证治理资金落实到位,保证污染治理工程与主体工程实施“三同时”,且加强污染治理措施和设备的运行管理,则本项目对周围环境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也可减轻外环境污染源对本项目的污染影响,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本项目若新增设施,须向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另行申报。

预审意见:公章经办人:年月日下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意见公章经办人:年月日审批意见公章经办人:年月日目录TOC\o"1-1"\h\z\u(一)建设项目概况 11.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 12.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生产工艺、生产规、建设模周期和投资 13.建设项目选址方案比选,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规划环评的相符性 6(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8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 8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9(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111.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物类型、排放浓度、排放量、处理方式、排放方式和途径及其达标排放情况 112.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 153.不同环境要素和不同阶段介绍建设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极其预测评价结果 154.污染防治措施、执行标准、达标情况及效果,生态保护措施及效果 226.环境风险分析预测结果、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23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论证结果 248.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结果 259.建设项目防护距离内的搬迁所涉及的单位、居民情况及相关措施 2510.建设单位拟采取的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 25(四)公众参与 261.公开环境信息的次数、内容、方式 262.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次数、形式 263.公众参与的组织形式 264.公众意见归纳分析,对公众意见尤其是反对意见处理情况的说明 265.公众参与总结 26(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27(六)联系方式 27目录第一章总论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2、编制依据43、编制原则54、项目概况65、结论6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81、项目提出的背景8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9第三章项目性质及建设规模131、项目性质132、建设规模13第四章项目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171、项目建设地点172、项目建设条件17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251、建设原则252、建设内容253、工程项目实施33第六章节水与节能措施371、节水措施372、节能措施38第七章环境影响评价391、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392、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分析393、环境保护措施……404、环境影响评价结论……………..……………42第八章劳动安全保护与消防441、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442、安全措施方案443、消防设施…………...45第九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461、组织机构462、组织机构图46第十章项目实施进度481、建设工期48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483、项目实施进度表48第十一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491、投资估算依据492、建设投资估算49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项目提要 11.2结论与建议 31.3编制依据 4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 52.1项目背景 52.2项目建设必要性 7第三章市场与需求预测 83.1优质粮食供求形势分析 83.2本区域市场需求预测 83.3服务功能 103.4市场竞争力和市场风险预测与对策 10第四章项目承担单位情况 124.1基本情况 124.2主要业务范围和业务能力 124.3人员构成 124.4主要技术成果获奖情况及转化能力 134.5现有基础和技术条件 154.6资产与财务状况 164.7项目技术协作单位情况 16第五章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175.1建设规模确定的原则和依据 175.2建设规模及服务种类 18第六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196.1项目选址原则与要求 196.2项目建设用地情况 196.3项目用地位置 206.4自然与资源条件 206.5水资源优势 216.6社会经济条件 226.7粮田基本情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