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存瑞中学高三历史复习学案考点秦汉时期的对外关系(中国古代史)_第1页
河北存瑞中学高三历史复习学案考点秦汉时期的对外关系(中国古代史)_第2页
河北存瑞中学高三历史复习学案考点秦汉时期的对外关系(中国古代史)_第3页
河北存瑞中学高三历史复习学案考点秦汉时期的对外关系(中国古代史)_第4页
河北存瑞中学高三历史复习学案考点秦汉时期的对外关系(中国古代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中国近现代史(基本线索)城高三年级文科班级:中国近现代史(基本线索)高三年级文科班级:姓名:日期:组编:樊业兵校对:审核:第周第课时高三历史学案3.3098答案:C4。3099答案:A5.3100答案:D6。3101答案:C7。3102答案:C8。3103答案:C9.3104答案:A10。3105答案:B11.3106答案:C12.3107答案:C13。3108答案:B14。3109答案:C15.3110答案:B16.3111答案:A17.3112答案:D18.3113答案:D19。3114答案:D20。3115答案:D21.3116答案:B22。6494答案:B23.6495答案:B24.6498答案:C高一历史学案考点43考点43:秦汉时期的对外关系【学习目标】大纲条目细化要求2.秦汉(5)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与朝鲜的关系与日本的关系与西亚、欧洲的往来丝绸之路2.秦汉注意“东亚文化圈”人员往来、贸易往来情况交往情况(秦、西汉、东汉)安息与汉朝关系、大秦与汉朝的关系线路走向(包括陆海两条)、中西经济文化交流情况【自主复习】★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发展的原因和方式原因:①国家统一强盛,经济文化先进;②统治者推行开明的政策;③交通便利(丝绸之路);(想来、欢迎来、能来)(根本:的发展)方式:①使节交往;②经济贸易往来;③文化技术交流;一、往东:与朝鲜、日本的关系(一)与朝鲜的关系①秦汉之际,有很多燕、赵、齐人去朝鲜;②西汉初年,朝鲜半岛的三韩多次派人会见汉武帝;辰韩引进中国先进文化,被称为“秦韩”;③中国与朝鲜保持频繁的贸易往来,中国输出铁制生产工具等。(二)与日本的关系①汉武帝时,日本有三十多个国家“使译通于汉";②东汉光武帝时,授倭奴国使者以“汉委奴国王”金印。③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等传入日本,丰富了其物质文化生活。二、往南:与越南的关系两汉时中越经济文化联系密切,(越南传入中国)中国、、推广到越南,加速了越南的开发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三、往西:丝绸之路及与西亚、欧洲的往来(一)丝绸之路--——--——-—注意《丝绸之路》图1、概念---“丝绸之路”:①张骞通西域时和这之后,中国和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出发往西,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安息,再从安息转运到西亚和欧洲的大秦.这条商旅要道,就是“丝绸之路”。(这条商路上传播最早、最多、最重要的商品是中国的丝绸)②汉武帝以后,还开辟了与南海诸国及印度,斯里兰卡的“海上丝绸之路”。2、开辟的原因和条件:①汉朝是国力强盛的封建大帝国,经济文化发达,特别是丝织业的发达;②张骞通西域沟通了与西域的联系,打通了中西交往的陆上通道;③汉武帝反击匈奴战争取得重大胜利;3、路线:(陆)长安→河西走廊→敦煌→天山南北→葱岭→中亚→西亚()、欧洲(大秦)↘南亚(海)广东沿海港口——印支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诸国——印度半岛南端4、意义:①丝绸之路的开通,首次打通中西交通,是划时代的重大事件。②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国的铁器、丝绸、养蚕缫丝技术、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西汉末年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总之,丝绸之路推动了东西方物质和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中国与欧亚各国的交流,扩大了秦汉文化的影响,促进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的拓展;使中国外交更活跃,范围也更大。两汉时期,我国的外交开始突破东亚范围,走向世界;加强了欧亚几个文明地区之间的联系,使中国辉煌灿烂的文化开始影响世界,世界优秀的文明成就也开始融入中国文化。5、海上丝绸之路:原因: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进步,对外交通发达。时间:汉武帝以后。路线:广东沿海港口→印支半岛→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沿岸→。意义:加强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关系,从水路沟通了东西外交圈的联系。(二)与西亚、欧洲的往来1、安息———-安息是古代波斯帝国,通过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在大秦与汉朝之间进行丝绸转手贸易.2、大秦--—-大秦是古代罗马帝国,公元97年东汉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至波斯湾返回;公元166年大秦安敦王朝使者从海路进见了东汉皇帝,记于《后汉书》,这是中欧直接往来的最早记录.【重点知识】1、概括两汉时期中外关系的特征及其原因特征:原因:2、中国古代对外关系渠道和途径有一是二是三是四是3、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阶段特征⑴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⑵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突出特点是:——重礼仪和友谊,进行平等友好交往。4、秦汉时期对外关系的显著特点【巩固练习】1、(06年江苏)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东汉时期的是 A.张骞出使西域B.倭奴国奉贡朝贺C.昭君远嫁呼韩邪单于D.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2、我国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出玉门关或阳关后分南北两道向西,至疏勒会合.“疏勒”即今天新疆的A.乌鲁木齐B.喀什C.和田D.若羌3、通过丝绸之路西传的汉朝先进生产技术有①铸铁术②井渠法③造纸术④养蚕缫丝技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4、汉武帝时开辟的海上丝绸之路,最远抵达A.波斯湾B.非洲东岸C.东南亚D.印度半岛南端5、西汉与西亚、欧洲通商关系发展起来的主要条件是()A.西汉丝织业的发展B.张骞沟通了与西域的联系C.甘英到达了波斯湾D.西汉在西域设西域都护6、关于丝绸之路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先后西传B.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C.佛教由此传入中国D.中国与西亚、中亚、东南亚及欧洲诸国经济文化交流更加密切7、既利用陆上丝绸之路与汉朝频繁交往,又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进行转手贸易的是A.安息B.大秦C.大月氏D.身毒8、河西走廊成为我国丝绸之路重要通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这里A.地势低平,道路平坦B.人口稠密,城镇较多C.有引黄灌溉的水利工程D.有祁连山冰雪融水灌溉下的绿洲9、两汉之际,佛教传人中国最能说明的问题是A.中国与印度有了直接交往B.中国与印度的文化往来频繁C.丝绸之路发挥了传递文化的功能D.汉政府重视佛教10、司马迁将张赛第一次出使西域称为“凿空”之行,“凿空”的含义是A.了解情况B.开通道路C.添补空白D.开拓空间11、对张骞出使西域,评价不正确的是A.促进了西域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B.促成了当时世界上几大文明的汇聚C.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做出贡献D.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12.右图为1979年甘肃省出土的东汉时期古希腊文铅饼(外国货币),由此我们可以获取得的历史信息是 A.这是张骞出使西域时使用的货币B.丝绸之路开通后,西方铸币技术东传C.长安城各地商人来来往往,商业繁荣D.丝绸之路开通后,有外国商人来华贸易13.诗人杜牧有“甘英穷西海,四万到洛阳”的诗句。诗中的“西海"是指今天的A.红海B.里海C.孟加拉湾D.波斯湾14.汉代的陆上“丝绸之路”被称为流动的“文化运河”。以下不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佛教传入中国 B.中国的铸铁术和井渠法西传C.中国的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西传 D.中国的十进位记数法传到印度半岛15.东汉时,朝鲜输入到中国的主要是檀弓、果下马,中国向朝鲜输出的主要是铜镜.漆器以及铁制生产工具。这种差别在本质上反映了当时: A.中朝两地人民生活习惯的差别 B.中朝两地生产水平的差别C.中国统治者对奢侈品的需求 D.中朝两地物产的差别16.汉代的陆上丝绸之路被称为流动的“文化运河”。以下不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大秦使者将象牙、犀牛角等礼物赠送给东汉皇帝B.中国的铁器、丝绸等西传C.中国的养蚕缫丝技术、造纸术西传D.佛教传入中国17.最能反映中国与日本政治关系的材料是A.徐福东渡的传说B.《汉书•地理志》记载倭人的生产生活C.日本出土的汉代铁器、漆器等D.日本出土的“汉倭奴国王金印"18、“两汉时期,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日益扩展,开始走向世界,其影响突破了东亚范围,远及欧洲和非洲",结合史实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说明上述结论,并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和影响。考点43:秦汉时期的对外关系【重点知识】1、概括两汉时期中外关系的特征及其原因特征:①以商贸为主,丝织品在通商中占很大比重,并具有相当程度的单向性。②中外交往以陆路为主,水陆并举。③与亚洲包括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等地区的国家交流频繁,对东方文化影响大,形成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④中国文明通过丝绸之路开始传人欧洲。⑤中国开始吸收佛教等外来文化。⑥汉代文明先进,对世界影响深远。原因:①国家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②社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③丝织、冶铁等技术领先世界;④张骞沟通西域;⑤交通发达,两汉政府保护交通的畅通人;⑥科技文化成就辉煌;⑦统治阶级比较重视.2、中国古代对外关系渠道和途径有一是通过官方和民间的贸易途径,对外贸易往往伴随着文化交流。二是官方派遣使节和留学生。三是宗教传播,如佛教徒鉴真、玄奘,意大利教士利玛窦等。四是战争,如成吉思汗的西征。3、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阶段特征⑴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①汉唐时期,以陆路为主,这时经济重心还在中原。②宋元至明清,以海路为主,这时经济重心已经南移,加上五代辽宋夏金时期北方多战乱,也由于指南针的用于航海和造船技术的进步等。⑵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突出特点是:—-重礼仪和友谊,进行平等友好交往。4、秦汉时期对外关系的显著特点(1)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突破东亚范围,开始走向世界,远及欧洲和非洲。(2)具体表现在:①政府间相互遣使,人员往来频繁;②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促进了周边国家的发展;③中外交通发达,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开通;④开始同欧洲有了直接友好往来。1-5BBDDB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