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肥料学概论一、肥料概论1、肥料:是以调节植物营养与培肥改土的一类化学物质。(能够直接向植物提供营养元素的有机或无机物质)植物增产的重要物质基础:无机肥料、有机肥料、微生物肥料2、有机肥料:生物循环中的多种废弃物,包括农作物残体和农产品加工中的残渣等废弃物,畜禽等动物的粪尿排泄物即畜牧业有机废弃物,渔业废弃物,绿肥,天然有机物如泥炭等腐殖化物质等。有机肥料的特点:含较高的有机质;所含养分元素的种类齐全,浓度较低;肥效迟缓;养分呈复杂的有机物形态,施用后需经腐解后逐步释放出来。3、无机肥料:即化学肥料,其生产是应用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以地壳中埋藏的矿物态养分元素或大气中的气态养分(如氮气)作为原料,通过现代的化学生产工艺,转变成简单形态的肥料。无机肥料的特点:养分呈无机矿物质态存在;能为植物直接吸收利用;养分种类少而浓度高;肥效快。肥料在农业和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增加产量;改善品质;提高土壤肥力;提高地表覆盖度,减少水土流失;美化生态环境。4、间接肥料:应用微生物制剂等间接改善植物营养环境的产品,有些有益元素也被用来改善植物生长。二、肥料在农业和生态环境中的作用1、增加产量;2、改善品质;3、提高土壤肥力;4、提高地表覆盖度,减少水土流失5、美化生态环境。三、当今世界存在问题1、施肥不当产生的危害:施肥不当引起减产;过量施肥引起环境污染;施肥不当降低农产品品质;降低土壤质量。2、合理施用肥料的意义:从经济意义上来讲:要投入少,效益高,要赚钱,达到高产优质;从培肥土壤角度讲:要提高土壤质量和土壤肥力,达到用地养地的目的;从生态意义讲:要保持优良的生态环境。第二章氮肥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氮肥的种类、性质与施用一、氨合成原理将氢和氮按3:1的比例混合进行反应。这个反应必须在高温、高压及有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合成氨所需的氮气取自空气。由空气制取氮气。可先将空气液化,然后利用氮气和氧气沸点不同将其分离;亦可将空气通入燃烧的焦炭,使氧与碳作用生成二氧化碳,再用水洗法出去二氧化碳而获取氮。合成氨所需的氢来自水和燃料,重油汽化法制取氢是在高温条件下。合成氨经氧化即可制取硝酸。氮肥利用率只有35~40%左右,原因是:氮肥施于土壤表面或距地表较浅,导致氨气挥发。二、氮肥的种类、特性和施用技术(一) 液态氮肥1、 氨水(含N12・3%~16.4%)—般14%左右氨水的化学性质很不稳定,极易挥发。为了减少氨的挥发损失,在氨水中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制成碳化氨水。氨水的碳化程度越高,氨的挥发损失越少。表示氨水稳定程度:碳化度%=二氧化碳的摩尔浓度/氨气的摩尔浓度X100%2、 液氨(NH3,含N82%)液氨优点:单位氮的工业成本低,含氮量高,副成分少,肥效长,施用后对土壤无副作用。液氨缺点:贮运需要相应的施肥机械,施用成本较高。液氨在土壤中移动性小,肥效长,可用作基肥,不宜作追肥(苗期)。3、氨溶液(氮肥混合溶液,含N20~50%)是一种由氨与其他固体氨肥混合而成的液态氮肥,其基本组成为氨、硝铵和尿素,也可加入少量硫铵或硫酸氢铵。(二)铵态氮肥铵态氮肥主要有硫酸铵、KCL、碳酸氢铵等。特点是:(1)易溶于水,能被作物直接吸收,便于迅速发挥肥效;(2)土壤胶体对铵离子有较强的吸附能力,铵态氮肥施入土壤后移动性小,几乎不存在淋失的问题;(3)遇碱性物质易产生氨的挥发损失(占氮肥损失量85%以上),主要以氨气的形式挥发。1、硫酸铵(含氮量20~21%)硫铵的含氮一般是20%。指标名称含氮量%水分含量%游离酸(硫酸)含量%一级品二级品三级品21.00.10.0520.81.00.220.62.00.3我国现行的硫铵标准:含氮:20.5~21%,水分:0.1~0.5%,游离酸<0.3%硫铵易溶于水,吸湿性小,物理性状良好,化学性质稳定,常温下存放无挥发,不分解。遇碱性物质引起氨的挥发。稳定性较高,不易吸湿,溶解度高,分解温度高。是生理酸性肥料。宜作追肥施用,也可作基肥和种肥施用,水田勿施硫铵,因为硫酸根离子在淹水下被还原为H2S,造成根系毒害。硫铵中含24%的硫,十字花科植物如葱、蒜、大豆中应多施硫。2、 氯化铵(含氮量24~26%)是生产碱的副产品。白色晶体,易溶于水,吸湿性略大于硫铵。,但小于硝铵。是生理酸性肥料。不宜用于盐碱土,以免增加氯离子毒害。若用于酸性土壤,应配合石灰施用。不宜做种肥(对种子发芽有影响),可作基肥和追肥。氯化铵作基肥应尽早使用,施用后用水淋洗至底层,减少影响。氯化铵可以用在水稻、小麦、玉米、大麻、棉花和纤维性的植物上,不宜在烟草、甜菜、甘蔗、马铃薯、葡萄、柑橘等含糖量高的上使用。3、 碳酸氢铵(含氮量17%)优点:施用于土壤后无残留,不含酸根,是生理中性肥料,安全。缺点:易溶于水,吸湿性强,不稳定化合物,常温下易分解挥发氨气,做氮肥挥发损失很大。适用于各种土壤和作物,可作基肥和追肥,不易做种肥(氨气对种子发芽有影响),应深施覆土的肥料比撒施要高。(三)硝态氮肥主要有:硝酸钠、硝酸钙、硝酸铵和硝酸钾等。特点:(1)易溶于水,是速效性养分,吸湿性强,溶解度大,在雨季吸湿后能化为液体;(2)灌溉量过大易引起其向下层土壤淋失,硝酸根易淋失,在土壤中移动性较大;(3)通气不良时,经反硝化作用成一氧化二氮和氮气,氮素损失;(4)受热分解释放出氧气,易燃易爆,故贮运过程中应注意安全。它不宜作基肥和种肥,作追肥时应避免在水田施用。土壤中施用硝态氮肥,植物吸收后pH升高;施用铵态氮肥则反之。但施用铵态氮肥后,铁、钙、锌易形成难溶性物质。去向:被植物吸收,反硝化,淋溶损失1、硝酸铵(含氮量33~35%)由于硝酸铵具有极易溶于水,吸湿性极强,以及易燃、易爆等硝态氮肥的特性,因此常把硝铵归为硝态氮肥。硝铵中所含养分全部可被作物吸收利用,不残留任何酸根和盐基,是一种生理中性肥料,最适宜于旱地和旱作物,并以追肥为佳,对烟草、棉花、果树、蔬菜等忌氯经济作物尤其适用。宜作追肥,不作基肥和种肥。追肥要深施覆土。不易做种肥,因为其浓度高,吸湿性强,与种子直接接触会影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施用时应深施,并注意降雨情况和对地下水流的控制,尽可能减少硝酸根离子的淋失和反硝化损失。2、硝酸钠(含氮量15~16%)易溶于水,是速效性氮肥。属于生理碱性肥料。长期施用会使局部地区土壤pH升高,并影响土质,最好与有机肥配合施用。避免连年使用。宜作追肥,适用于酸性和中性土壤,它在一些喜钠作物如甜菜、菠菜及烟草、棉花等旱作物上的肥效常高于其他氮肥。注意:硝酸钠中的钠离子导致土壤盐化。3、硝酸钙(含氮量13~15%)极易吸湿,易溶于水,性质稳定。属于弱的生理碱性肥料,适用于多种土壤和作物,因含较多水溶性钙,因此对蔬菜、果树、花生、烟草等作物尤为适宜。一般做追肥效果较好,如必须做基肥,可与有机肥料或高浓氮肥如尿素配合施用,减少养分的损失,充分发挥其增产效果。两种形态氮素性质和某些特性的比较:铵态氮肥带正电荷,是阳离子硝态氮肥带负电荷,是阳离子能与土壤胶粒上的阳离子进行交换而被不能进行交换吸收而存在于土壤溶液中吸附被土壤胶粒吸附后移动性减少,不随水在土壤溶液中随土壤水分运动而移动流动流失性大,易流失进行硝化作用后,转变为硝酸态氮,但进行反硝化作用后,形成氮气或氧化氮而丧不降低肥效失肥效(四)酰胺态氮肥是指含有酰胺基或在分解过程中产生酰胺基的氮肥。土壤中的酰胺态氮肥主要通过转化成铵态氮或硝态氮后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1、尿素(含氮量45~46%)适应于各种土壤和作物,可作基肥和追肥施用。施用时应深施覆土,在施用时期上可适当提前几天,使其有易分解转化过程。由于分子态尿素易淋失,故使用尿素后不宜立即灌水,否则淋洗至深层降低其肥效。植物叶片和其幼嫩的器官能直接吸收尿素,所以尿素被广泛用作叶面追肥喷施的浓度随作物种类,苗龄和栽培条件而异。对禾本科作物约为0.1~0.5%,对果树约为0.2%,蔬菜最低,作物生长盛期和成年期果树喷施浓度可适当高些。但作为叶面肥时,尿素中的缩二脲的含量应小于0.5%,防止其对作物引起的毒害。(五)长效氮肥又称为缓效氮肥或缓释氮肥,是指一类不同于常用氮肥速溶、速效特性的化学肥料。施用长效氮肥的目的主要通过控制氮肥的溶解度,达到缓释,延长肥效,使之能与作物生育期间对氮的需求相适应的目的。长效氮肥主要有三种类型,即微溶化合物,尿醛缩合物和包膜肥料。接触施肥氮肥利用率80%。1、合成的有机长效氮肥:脲甲醛(含氮38%,其中冷水不溶性氮占28%)、脲乙醛(含氮28~32%)、脲异丁醛(含氮31.8%)2、包膜肥料:硫衣尿素(含氮34.2%)、长效碳铵(含氮11%~12%)、高效涂层氮肥3、石灰氮(CaCN2,含氮量20%~22%)是一种有机氮肥,是氮肥中唯一不溶于水的品种,吸湿性很弱,含有少量碳化钙,常有电石气味,对人体粘膜有刺激性,因施用不便故常加少量矿物油将其做成细粒。石灰氮是一种相对缓效的氮肥,适宜于作基肥,并在播种或栽培前提前施用,防止有毒中间产物对幼苗根系的伤害。石灰氮可用作除草剂、杀虫剂、脱叶剂等。第三节土壤中氮素的转化土壤中氮的转化包括有机氮的矿化和无机氮的生物固定过程;铵态氮的固定、吸附与释放、解吸过程;氮的补给与损失过程。一、有机氮的矿化1、矿化:土壤中有机氮分解为氨的过程称为矿化。它包括解蛋白和氨化两步。解蛋白过程:蛋白质——多肽——二肽——氨基酸+其他物质氨化:RCHNH2C00H+H20——RCH20H+C02+NH32、影响有机氮的矿化的因素在以下条件下氨化作用最为旺盛:(1)土壤温度20~30°C;(2)土壤湿度为田间持水量的60%;(3)pH为中性;(4)C/N比值等于或小于25:1。3、 土壤中无机氮的生物固定(1)无机氮被土壤微生物同化后构成其躯体而暂时保留在土壤中的作用;(2)只要土壤中能量物质充足,无机氮的生物固定作用就会发生,其固定量可占施入氮肥量的14~40%; (3)在生产中,要防止在作物生育期间,大量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料。4、 激发效应施入无机氮可促进土壤有机氮的矿化,这种作用称为激发效应。激发效应的量度,一般用土壤氮的激发率来表示,计算方法如下:P=(施氮肥区植株总氮量-植株吸收肥料氮量)/无氮区植株总氮量当P>1时为正激发,说明氮肥施入后出现净矿化,增加土壤中的有效氮量。当P<1时为负激发,说明出现净固定,施入土壤中的有效度降低。二、化肥氮的转化1、铵的固定与释放(1)概念铵的固定:矿化的铵和施入的铵被土壤中2:1型粘土矿物晶格固定称为固定态铵的作用。铵态氮:(1)吸附——解吸:松散的固定; (2)晶格固定氮(与钾同); (3)生物固定:以作物吸收为主,微生物态氮少。铵的释放:固定态的铵在生物、物理和化学等因素影响下被释放的作用。⑵影响铵固定与释放的因素①土壤对铵的固定量比较高,一般表土中铵的固定量可达全氮量的11~12%。②因素:A粘土矿物类型:2:1型粘土矿物固定铵的能力依次为蛭石>蒙脱石>伊利石。1:1型的高岭石几乎不固定铵。B干湿交替能促进铵的固定作用。C土壤胶体表面吸附的交换性阳离子数量和种类,铵离子的浓度和数量。i铁离子、铝、氢、钙、镁等阳离子的交换能力大于铵根离子。ii钾离子的交换能力小于铵根离子,但对铵的固定作用有明显影响。逍增加铵根离子的浓度,可以提高交换性铵的含量。2、铵的硝化作用铵根离子与氧气反应在亚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还原为亚硝酸根离子亚硝酸根离子与氧气在硝化细菌作用下生成硝酸根离子。铵的硝化作用强弱与硝化细菌的数量和活性有关,土壤pH、质地、温度、水分含量及施肥等影响因素有关。3、 反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是硝态氮还原的一种途径,即硝酸根离子在嫌气的条件下,经反硝化细菌的作用,还原成气态氮的过程,亦称为脱氮作用。硝酸根离子——亚硝酸根离子——一氧化二氮——氮气土壤中反硝化作用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土壤通气状况、pH、温度和有机质含量,其中以通气性的影响最为明显。当土壤水分含量大于田间持水量的60%时,就可能发生反硝化作用,淹水土壤、通透性差或排水不畅的土壤,易发生反硝化作用。4、 土壤中铵态氮的分子化随化肥氮施入的铵在土壤中可形成分子态氮。在实惠型土壤中氨的挥发比非石灰性土壤更为严重。随土壤溶液pH的升高及氨气浓度的增加,氨气的分压亦增大,而溶液中的氨气分子的挥发又取决于溶液中氨气分压和大气中氨气分压之差,通常大气中氨气的浓度很低,当溶液中氨气的浓度加大时,就导致氨气分子向大气逸散。三、土壤供氮能力举例:两个小区,施氮区小区的产量为100kg,不施氮的小区产量为80kg,则称土壤供氮能力为80%。土壤供氮能力与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和土壤中速效性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有关。土壤供氮能力:主要是指当季作物种植时土壤所能提供给作物的有效氮量。主要包括当季作物种植时土壤中已经积累的矿质氮量和在作物生长期内土壤氮素的矿化量。土壤供氮能力是土壤肥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又是估算氮肥用量的一个重要参数。1、土壤供氮能力的量度(1)主要量度是土壤中有机态氮的矿化量,是作物不施氮区的总吸氮量,实质上只是土壤矿化氮的一种间接衡量法。(2)土壤有机质呼率平均为2~3%。(3)直接衡量法Ln=(No-Nt)=LnNo-Kt其中No―一土壤矿化势;K—矿化速率常数;Nt—t时间内的矿化量土壤矿化势是指无限长时间内的矿化量,即最大矿化量,它反映了土壤潜在氮素得到供应能力。2、土壤供氮能力的计算(1)土壤供氮能力主要是指有机氮矿化量;(2)无氮区作物地上部分积累的氮量可作为土壤供氮量的指标;(3)小麦不施氮区产量为3720kg/ha,地上部含量为1.9%,土壤供氮能力为3720kg/haX1・9%=70・5kg/ha,供氮能力%=不施氮的产量/施氮的产量X100%3、氮肥利用率氮肥中的氮素被当季作物吸收利用的百分数或比例,氮肥利用率是衡量氮肥肥效的一个重要指标。水稻田的利用率:35%;一般是40%左右的氮肥利用率。公式:R=Np/NaX100%其中:R――氮肥利用率(%);Np—单位面积上作物收获物中来自肥料的氮量;Na—单位面积上施入的肥料氮量。氮肥利用率的测定方法:一种是差值法(间接法),一种是15N示踪法。(1)差值法(表观利用率)一般是通过测定施氮区和不施氮区作物吸氮量的差值,再计算其占小区施氮量的百分数,即氮肥利用率。R=(Nh-No)/NaX100%式中:Nh 施氮区作物吸氮量;No 不施氮区的吸氮量;Na 施氮量。氮肥利用率%=(施氮区作物吸收氮的总量-不施氮区作物吸收的氮总量)/施入氮肥中的氮总量X100(2)示踪法是一种直接测定氮肥利用率的方法,它是由富集15N生产一定形态的标记氮肥,将其施用后测定吸入植物体中氮素的15N原子百分超,进而根据15N丰度的稀释原理计算氮肥利用率。一般15N测定的氮肥利用率一般略低于差值法的测定值。15N法还可以测定作物不同生育阶段土壤供应的有效氮素(即氨值),肥料氮的平衡或去向等。四、氮肥施用量的确定遵循原则:1、低肥力和低产区可适当提高施氮量,以充分增加肥效;2、高肥力和高产地区则宜以经济效益最佳的施氮量作为指导施肥的依据。避免过多使用氮肥带来的负效应,一般经济最佳施肥量为施肥的上限,最大利润率为施肥量施肥的下限;3、注意当季作物及施肥的下限。1、施肥量的确定依据(1)养分平衡法养分平衡法:是根据作物的计划产量需肥量与土壤供肥量之差估算施肥量的方法。养分平衡法又称为目标产量法。施肥量=(计划产量所需养分总量-土壤供肥量)/(肥料养分量X肥料中该养分的利用率)其中计划产量所需养分总量=公顷数X籽粒中养分量举例:以氮为例作物需氮量=目标产量(kg/ha2)X氮肥产量的氮吸收量(kg)土壤供氮量=土壤有效氮值(mg/kg)X2・25X土壤氮素利用系数(有效养分校正值)这种计算方法以作物的需氮量与土壤供氮量为依据,而肥料施入土壤后的变化以及作物根系对氮素的吸收量受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可靠性和实用性取决于各项估算参数的确定。土壤速效养分的含量用mg/kg,0~20cm土壤按2・25X10(6)kg/hm2土壤计算,则每一个mg/kg的养分,每公顷土中所含的有效养分为:土壤有效养分校正值%=(100X无肥区每公顷作物吸收的养分量)/(土壤有效养分测定值X2・25)依据此公式可计算出每块地的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平均施氮量(作物推荐施氮量):是指某一地区一种作物能获得最大经济收入的氮肥施用量的平均值。此方法主要是依据作物产量反应曲线,在适宜施氮量附近的斜率基本平缓,再次用量附近,少施氮肥的增减不会引起大的产量波动。(2)田间实验法选择有代表性土壤进行田间的肥料试验,根据肥料效应函数计算经济最佳施肥量、最大利用率施肥量、最高产量施肥量及有限量肥料投资的最优利润施肥量等。五、氮肥的施用方法1、氮肥深施2、氮肥配施:与NPK配合农田中氮肥的去向:A作物吸收(30~45%);B残留在土壤中(10~20%);C损失(40~45%),主要是通过反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第二章磷肥概述:磷一般以磷酸盐的形式存在于矿物中。磷矿分级与磷肥的制造方法P2O5含量>28%磷矿品位高制造方法酸制法磷肥种类及品种水溶性磷肥-过磷酸钙18~28%中热制法枸溶性磷肥-钙镁磷肥<18%低机械法难溶性磷肥-磷矿粉第一节肥料种类特性与施肥一、制造方法1、机械法:将P矿石用机械粉碎,磨细制成P矿粉,直接做肥料中,具有投资少,成本低的优点,对于低品位的P矿石可用此法,缺点是P矿粉只适宜与酸性土壤。2、酸制法:用H2SO4、HNO3、HCl或者H3PO4处理P矿粉,可制得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磷酸铵、硝酸P肥、沉淀P肥等磷肥品种,这一类P肥也成酸性P肥。3、热制法:借电力或者燃料产生高温使P矿粉分解,而制成各种热制P肥,如钙镁P肥,脱F磷肥,钢渣P肥和偏磷酸钙等等。二、P肥品种的分类一般按磷酸盐溶解性质把P肥分成三种类型:①水溶性磷肥②弱酸溶性磷肥③难溶性磷肥1、水溶性磷肥磷肥中所含的磷酸盐以一水磷酸钙(Ca(H2P04)2.H20)形式存在,易溶于水,P容易吸收,为速效性P肥①SSP普钙Ca(H2P04)2・H20②TSP重钙Ca(H2PO4)2・H20③CSP富过磷酸钙④P.A.D.R⑤铵化过磷酸钙、磷酸铵2、弱酸溶性磷肥能溶于2%的柠檬酸(或者中性柠檬酸铵,碱性柠檬酸铵)溶液的磷肥称为弱酸溶性磷肥或者柠檬酸溶性磷肥或者枸溶性磷肥包括沉淀磷肥、钙镁磷肥、脱F磷肥、偏磷酸钙、钢渣磷肥等这类磷肥不溶于水,能被作物根分泌的弱酸溶解,因此能被逐步溶解的过程中供作物吸收利用弱酸溶性磷肥的主要成分是HP042-、磷酸氢根3、难溶性磷肥这类磷肥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弱酸,只能溶于强酸中,所以也称为酸溶性磷肥属于此类的林飞有:磷矿粉、骨粉、矿质鸟粪磷肥三、磷肥特性与施用(一)水溶性磷肥性质和施用(集中施肥)1、过磷酸钙Ca(H2P04)2・H20我国的磷肥主要品种①制造方法:(酸制法)用62%~67%deH2S04与磷矿粉混合搅拌使其充分作用,并移入化成室继续熟化1~2周后经干燥、磨碎、过筛后获得②化学成分:Ca(H2P04)2・H20(30~40%)CaS04(40~50%)另外还有Fe(S04)3、Al2(S04)3(2~4%)游离酸(3・5~5.0%)硫酸、磷酸肥料呈酸性,磷对包装袋有腐蚀性③养分含量:P20512~20%一般不得少于12%④化学反应:生成CaS04・2H20石膏、HF(温室气体)⑤物理性状:灰白色粉末、也有呈颗粒状,稍有酸味水溶液呈酸性反应⑥游离酸使肥料易吸湿结块,尤其严重的是过磷酸钙吸湿后会引起肥料中一些成分发生化学变化,导致水溶性的磷酸钙转变成难容性的磷酸铁、磷酸铝从而降低过磷酸钙有效成分的含量Fe(S04)3+Ca(H2P04)2・H20+5H20——>2FeP04・2H20+CaS04・2H20+2H2S04这一反应称为过磷酸钙的退化作用,普钙产品的含水量与游离酸的含量均不应超过国脚标准,同时储藏过程中应该防潮,储存时间不应过长。⑦普钙在土壤中的转化普钙施入土壤后肥料中的磷酸钙在土壤中进行异成分溶解,即土壤水分从四周向施含量低肥点汇集,使肥料中水溶性磷酸钙溶解并进而水解形成磷酸钙,磷酸和磷酸二氢钙组成的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中磷酸离子的浓度可达10~20Pmg/kg,比土壤溶液中磷酸离子高数百倍,出现局部土壤溶液中磷的浓度梯度,形成以施肥点为中心,磷酸离子向周围扩散的扩散区,使溶液pH值急剧下降为1.5左右,从而使铁铝或钙镁等固相迅速溶解,并与磷酸起化学反应,发生磷的固定作用。北方土壤中主要反映Ca(H2P04)2・H2——>CaHP04・2H2——>CaHP04变成Ca8H2(P04)6・5H20变成Ca10(P04)6(OH)2这一转化过程开始速度很快,由于磷酸二氢钙变为磷酸八钙时速度缓慢,尤其是八钙转化为羟基磷则需要更长的时间(磷肥利用率低的原因)。转化过程中所生成的汗水磷酸二氢钙,无水磷酸钙以及磷酸八钙种的磷对作物仍有一定的有效性,但形成羟基磷灰石时作物就很难利用了酸性土壤中磷酸离子在扩散过程中能与土壤中Fe、Al粒子或交换性Fe、Al作用,产生磷酸铁磷酸铝沉淀,而降解低磷肥中的有效性,其反应如下:2Fe(OH)3+Ca(H2PO4)2・H20——>2FePO4+Ca(OH)2+5H2O2Al(OH)3+Ca(H2PO4)2・H20——>2AlPO4+Ca(OH)2+5H2O以上就是磷酸沉淀作用(化学沉淀作用)酸性土中的过程:过程溶解度有效性水溶性到无定形到结晶态到闭蓄态大高到到小低中性石灰性土,1钙到2钙到8钙到10钙结果:过磷酸钙的当季利用率低(10~25%)⑧合理施用过磷酸钙的关键即要减少肥料与土壤的接触避免水溶性的磷酸盐被固定,又要尽量将磷肥施于根系密集的土层中,增加肥料与根系的接触以利于吸收一般可釆取以下的措施:a、集中利用b、与有机肥料混合使用c、制成颗粒磷肥d、分层施用e、用于根外追肥2、重过磷酸钙Ca(H2PO4)2・H20含磷量(五氧化二磷)高达36~52%一般46%①生产方法:先用过量的硫酸处理磷矿粉,生产磷酸和硫酸钙,将硫酸钙粉粒出来后,把磷酸浓缩到一定浓度然后按一定比例加入适当的磷矿粉,加热搅拌使充分作用,通风、干燥、造粒即可得到重过磷酸钙Ca5(PO4)3・F+5H2S04+10H20——>3H2S04+5CaS04・2H2O+HF Ca5(PO4)3・F+7H2SO4+5H2O——>5Ca(H2PO4)2・H20+HF施用方法与普钙相似,施用量应该相应减少,一般做基肥施用,并注意施肥均匀,作物磷养分营养期是在苗期,其次,磷在土壤中的转移较慢,植物根系从土壤下部吸收养分,接近P根系便于吸收(这是做基肥的原因)(二)弱酸溶性磷肥的性质1、钙镁磷肥绿色粉末,不溶于水但能溶于弱酸@%的柠檬酸或者中性柠檬酸铵,其中主要化学成分是a型磷酸三钙,合五氧化二磷14~19%肥料中还含有约30%的氧化钙和15%的氧化镁,是碱性肥料(与碳酸氢铵同施差)①反应机理:将磷矿和含镁的矿物混合后,在高温下(>1350°C)熔融,使磷矿中难容性含磷化合物转化成为无定形玻璃体的熔融物,然后水萃骤冷生成枸溶性的a磷酸钙•硅酸钙或者硅酸二钙、硅酸镁或者硅酸二镁的共熔体,其反应:Mg0・2Si02・2H20——>2Mg0・Si02+Mg0+2H20 2Ca5(PO4)3•F+SiO4+H2O——>3Ca3(PO4)2+CaSiO3+2HF当水蒸气较少的时候,则产生如下反映4Ca5(PO4)3・F+Si02——>6Ca3(PO4)2+Ca4SiO4+SiF4②性质钙镁磷施用土壤后,在作物分泌的酸或者土壤中的酸性物质的作用下,逐步溶解释放出有效磷,在石灰性土壤上,钙镁磷肥的肥效不如等磷量的过磷酸钙,但后效较长,钙镁磷肥仔土壤中的转化反应如下:Ca3(PO4)2+2CO2+2H2O——>2CaHPO4+Ca(HCO3)22CaHPO4+2CO2+2H2O2——>CaH2PO4+Ca(HC03)2③施用方法:a、作物种类不同,对磷利用能力不同,如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的当季饿效果一般为过磷酸钙的70~80%,对油菜都可,绿肥其肥效略高于普钙b、土壤性质:在酸性土壤上施用肥效较好,但是在石灰性土壤上施用,效果不太稳定,但涂过在pH>6.5的土壤上使用,它的肥效较低,只是有较长后效,一般做基肥c、肥料细度:肥料不溶于水只是微溶于弱酸,为提高肥效,一般要求有80~90%的肥料颗粒能够通过80号筛,南方酸土对其同届性较强,肥料颗粒可稍大一些,而北方土壤溶解能力较弱,肥料要求更细,一般做基肥尽早施用,可沾苗根。2、沉淀磷肥反应机制:盐酸分解骨粉或者磷矿粉制取磷酸然后用石灰石悬浮液或者石灰乳中的磷酸溶液生成磷酸二钙,反应式:Ca3(P04)2+6HCl——>2H3P04+CaCl22H3P04+3CaCl2+2Ca(0H)2——>2CaHP04・H20+3CaCl2组成2CaHP04・2H20五氧化二磷:38~42%物理性状:白色粉末状结晶,吸湿性小,微碱性3、其他弱酸溶性磷肥P40①钢渣磷肥②沉淀磷肥③脱F磷肥(三)难溶性磷肥P40(散施)1、磷矿粉:指难溶性磷肥的代表,有磷矿石磨碎而成,直接做肥料肥效差Ca10(PO4)6F或者Ca10(PO4)6F(OH)2要强酸才可溶解,直接用于肥料的磷矿粉应是含弱酸性磷酸盐数量高的品种,否则只适于制造P肥的原料磷矿粉的肥效影响因素:(1)作物种类吸肥能力不同,油菜施磷矿粉,双子叶磷>单子叶磷与根系特性:如根系阳离子交换量,根系分泌物的酸度大小,作物把此外多年生经济林木和果树对磷矿粉的利用能力较强,提倡用磷矿粉作基肥。(2)土壤条件;(3)磷矿粉的细度和用量;(4)与其他肥料的配合(有机肥最好,腐殖质熟化产生酸)。2.骨粉农村应用较早的P肥品种它是由动物的骨骼加工制成的,成分较复杂,除含有磷酸三钙Ca3(PO4)2外,也含有骨胶脂肪等,由于含有较多的脂肪,不易粉碎,也不易分解。一般需经过脱脂处理才能提高肥效。根据不同的加工方法,可获得不同的产品:粗制骨粉(2)蒸制骨粉(3)脱胶骨粉。特点:不溶于水,肥效较慢,宜作基肥,最适宜用于酸性土壤。在石灰性土壤效果很差,未经处理过的骨粉施入旱地会因脂肪招来地下害虫肥效比磷矿粉明显。五、新型肥料聚磷酸与聚磷酸铵第二节磷肥在土壤中的转化一、土壤磷的概况土壤中磷的含量与来源我国耕地土壤中的全磷量P2O5一般在0.01—0.43%,多数土壤的含量在0.04--0.25%之间。全磷含量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变幅很大,但由于土壤磷的迁移率小,因而仍表现出明显的地带性分布规律。影响土壤磷含量的因素成土母质的矿物组成原生岩发育的土壤。玄武岩》花岗岩;沉积发育的土壤,石灰性沉积物》酸性沉积物。土壤的物理性质粘粒的含量高于粗粒。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有机质高的土壤,其全磷含量也高。耕作施肥影响磷肥在土壤中的迁移速率低,淋失量小,施肥可提高土壤含磷量。二、土壤中磷的形态和转化(一)土壤中磷的形态1、有机磷(1)土壤中有机磷来源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残体,因此其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密切关系。(2)有机磷一般约占土壤全磷量的10—50%,某些水稻土和东北的黑土中可高达65%左右。(3)土壤中有机磷的种类主要有:磷酸肌醇类、磷脂类和核酸及其衍生物等。2、无机磷(一)土壤中无机磷的含量一般约占全磷含量的50—90%,冲击、沉积母质的土壤》花岗岩、砂页岩和第四纪粘土母质的土壤。(二)土壤中磷的转化(磷利用率低的原因)①土壤中磷的转化包括有机磷的分解和无机磷的生物固定,有效磷的固定和难溶性磷的释放。②土壤中磷转化的方向和速率,控制着土壤的供磷能力,也是经济有效施用磷肥的理论依据。1、磷在土壤中的固定于释放(1)磷的吸附固定①吸附是指土壤固相上磷酸离子的浓度高于溶液中磷酸离子的浓度。②吸附不是完全可逆的,其中只有部分磷可以重新被解吸而进入溶液中,通常称为交换态磷,所以吸附态磷包括交换态磷。③吸持是指磷酸离子与土壤固相成分相结合,形成难溶性磷酸盐,基本上为不可逆反应。④土壤对磷的吸附以专性吸附为主,专性吸附为配位基团的吸附,其吸附过程缓慢,但作用力较强,随着时间的推移,磷酸盐逐步'老化',使磷的有效性降低。⑤专性吸附一般发生在铁、铝含量高的酸性土壤中。2、磷的沉淀作用①肥施入土壤后所形成的磷酸离子,也可与土壤中的铁铝或钙镁离子反应,生成单独固定的磷酸铁、磷酸铝或磷酸钙盐。在其转化过程中生成物的浓度积常数相继增大,溶解度变小。②土壤中磷的沉淀与吸附往往同时发生,又相互交错进行。当介质的pH值《7时,以磷的吸附为主;当pH》7时,主要是磷酸钙盐的沉淀。③磷肥施入石灰性土壤后磷的吸附或沉淀反应与磷的浓度有关,浓度低时以吸附为主;浓度高时,则产生沉淀作用。2、肥料在土壤中生物学反应(1)肥料磷的生物固定(2)生物量磷(3)磷酸酶在有机磷转化中的作用,有机磷的分解和无机磷的生物固定。第三节磷肥的有效使用磷肥的有效施用磷的利用率为4-39%,平均为20%左右;磷肥利用率低的原因:水溶性磷酸盐在土壤中易发生固定并难于移动。磷肥肥效与土壤条件、作物种类、磷肥品种施用方式及栽培管理水平等因素有关。一、土壤条件与磷肥施用土壤条件是分配和选择磷肥品种的重要依据。土壤供磷水平、土壤中氮磷的比例,有机质含量,土壤熟化程度,pH等均影响磷肥有效性。土壤供磷状况的指标:土壤有效磷的数量是土壤中磷供应水平的可靠指标,土壤含磷量通常是作为土壤中的潜在肥力的一项指标。二、作物特性及轮作换茬与磷肥施用1、稻麦轮作旱重水轻水淹Fe3+--Fe2+溶解度升高;冬小麦磷抗冻性作用2、小麦—玉米,一重二轻,磷肥主要施在小麦上。3、豆科绿肥:难溶性磷肥重点施在豆科绿肥作物上,以P增N,以化肥换取有机肥料。三、磷肥品种的选择1、普钙和重过磷酸钙速效性氮肥,适用于各类土壤,可作基肥和种肥,也可作追肥。2、钙镁磷肥及许多弱酸溶性磷肥作基肥。3、难溶性、酸性土壤。四、氮磷肥料的合理施用五、合理施用磷肥的两个问题1、深施与浅施2、集中施用与撒施。第三章钾肥钾素的作用:提高磷的产量,品质和抗性。供磷现状:30%土壤缺钾。一、钾肥品种(一)KCl(含K2060%)1、物理性状:含氯47.6%,吸湿性不大,但长期贮存后会结块,含杂质较多时,吸湿性增加。是速效性钾肥。2、土壤化学反应KCl是生理酸性肥,施入土壤后,钾以离子形态存在。3、施用注意事项(1)KCl配合有机肥和石灰施,以中和酸性;(2)含氯,对忌氯作物以及盐碱地不宜施用,如必施则应早施入,以便利用灌溉水或将氯淋洗至下层。(3)KCL可作基肥和种肥,不能做种肥。(4)氯离子可以减少茎内同化产物向外转移,有助于纤维的形成,并提高其质量。因而KCl更适宜施于棉花和麻类等纤维作物。(二)K2S04(含K2O48—52%)一般50%施用注意事项:1、增施有机肥,防止土壤板结。2、可作基肥、追肥、种肥,基肥最合适,移动性小。3、湿润土层中,应集中条施或穴施,施根系附近。4、比KCl贵,注意成本。5、酸性土上增加石灰。(三)窑灰钾肥碱性,有效性较差。主要含K2SO4与K203,是生产水泥的副产品。是,成分是硫酸钾和碳酸钾,含量低,非水溶性钾,宜施入酸性土中,热性肥料,不能做种肥,碱性肥料,不能与铵态氮混施。注意事项:1、与土拌施,减少飞扬。2、追肥时在有机肥中掺一点。3、勿沾在叶片上,有露水勿施。4、不与普钙和重钙混施。5、适用于酸性土,施用于需钙的作物。6、可作基肥和追肥,不可做种肥。7、不可与铵态氮同施。(四)草木灰定义:植物残体燃烧后的剩余的灰分统称为草木灰。特点:1•含钾钙较多;2.有效成分K203。3・K90%・4•是弱酸溶性肥,可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是碱性肥料,热性肥料,育苗时:一般使用草木灰沾秧根,提高温度。同一植物中,幼嫩时含磷钾多,衰老时含钙硅多。注意:1、碱性肥料,不与NH4-N同施。2、可作基肥、追肥、种肥,水溶液可根外追肥。3、水稻沾秧根,除菌,提高温度,水稻田的盖肥,疏松土表。4、集中施,条施、穴施。5、优先施忌氯作物,喜K植物。6、滨海盐碱地少施。五、钾镁肥来源:制盐工业的副产品。六、生物钾肥含有解钾细菌的肥料。第二节土壤中钾的转化概述一、土壤中钾的含量和形态1、钾1—3%,与氮差不多。土壤中钾主要来源于矿物风化。2、钾的形态矿物态钾:难溶性钾。缓效态钾:非交换性钾,包括层状粘土矿物所固定的钾和水云母及黑云母的钾。交换性钾:土壤胶体吸附的钾离子。水溶性钾:水溶液中钾离子。二、土壤中钾的转化钾的晶格固定:水溶性钾或交换性钾进入粘土矿物晶层而被固定成为无效态钾的过程。影响钾固定的因素:1、粘土的种类:2:1型的蛭石>伊利石>蒙脱石。1:1型高岭石几乎不固钾。土2、土壤水分:干湿交替会促进钾的固定,干旱则固定钾增多。3、pH。中性和石灰性土壤比酸性土壤固定的钾要多。4、NH4+的多少,NH4+与K+竞争结合位置,NH4+多减少钾固定。二、被土壤胶体吸附转化为交换性钾。速效钾=交换性钾+水溶性钾。三、被土壤粘土矿物质所固定的钾为非交换性钾。四、钾的流失:作物吸收,随水流失。第三节钾肥的合理施用合理:施用量合理,施用方法合理(施用时期)。施肥效果:产量要高,效益要好。根据作物氮的特性,合理施用钾肥。根据钾肥特性合理施用。元素之间的平衡施用,能显著提高肥效。合理用量:同氮肥,钾促进运输,过多耐贮存时间短。举例:大量施用氮肥导致磷缺钾,尤其是在保护地栽培中;大量施用氮钾肥均导致钙的缺乏;钾一般做一部分基肥、一部分追肥。钾肥过多植物将受次生盐害的影响。第五章钙、镁、硫、硅肥第一节钙肥一般土壤含钙丰富,作物不缺钙;酸性土壤钙含量低,需要施用石灰;蔬菜作物需钙量大,易出现生理性缺钙。植物体内钙一般为0.1~5%之间,一般:双子叶植物大于单子叶植物,地上部大于根部,茎叶较多,果实,籽粒中则较少。在植物细胞中,钙主要存在于细胞壁上。缺钙植株的顶芽、侧芽等分生组织首先出现缺钙素症,易腐烂死亡,幼叶易卷曲畸形,叶缘变黄逐渐坏死,节间短,植物矮小,组织柔软。甘蓝、莴苣叶焦病,白菜烧心病、番茄、辣椒脐腐病。苹果出现苦痘病和水心病。钙在根中差异不显著,地上部明显。钙的运输与蒸腾作用相关,水分和钙的运输呈现明显的昼夜节律性变化,也决定了钙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具有单向性。一、钙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二、含钙肥料的间接作用1、中和土壤酸性,消除活性铝、铁、锰的毒害。2、改善土壤物理性质。三、石灰肥料的种类及性质1、生石灰2、熟石灰3、碳酸石灰4、含石灰质的工业废渣5、其他含钙的化学肥料。四、石灰肥料的施用(一)施用量的确定1、考虑作物种类2、考虑土壤性质(二)施用方法石灰可作基肥和追肥,不能作种肥第二节镁肥一、镁肥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二、镁肥的种类及性质三、镁肥的施用第三节硫肥一、硫肥种类1、生石膏2、熟石膏3、磷石膏二、硫肥的作用1、直接供应作物硫素等营养2、改良碱土三、硫肥的施用(一)应考虑的因素1、土壤条件:土壤全硫与有效硫含量、土壤pH值、土壤通气性2、作物种类3、其它硫源(二)硫肥施用技术1、以提供硫素营养为目的的石膏施用技术石膏可作基肥、追肥和种肥2、以改良土壤为目的的石膏施用技术施用石膏必须与灌排工程相结合第四节硅肥一、简介植物生长有益元素,蔬菜果树上施硅肥可以提高抗病性。二、硅肥的种类和性质(一)硅酸盐类(二)工业炉渣类三、硅肥的施用pH较高有效Si也可增加,土壤中有效硅含量约为7~80mg/kg水稻甘蔗对硅敏感,水稻分蘖至拔节期施用,与有机肥配合使用填充料第六章微量元素肥料微量元素缺乏加重①高产品种②农业集约化生产的发展③违反养分平衡的原则④农产品的商品化归还减少第一节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形态和转化随pH的增加而降低,除了铝和钼以外;②影响微量元素有效性的因素:①土壤pH有机质可提高微量元素有效性③土壤氧化状况,即Eh值。影响铁、锰有效性B在pH4.7~6.7有效性最高,厌气铁锰有效性上升,水分条件充足也上升营养元素ZnBMoMnCuFe缺素临界期(mg/kg)保定含量<=0・5<=0・5<=0・15<=5.0<=0.2<=4510~200.x~1<=0.5一、土壤中的B痕量:500mg/kg平均64mg/kg土壤B易淋失,旱地较好有效硼约为0・1~10%—般只有0・05~5・0mg/kg有效成分:硼酸分子或者H4B03土壤缺B的临界指标:土壤热水溶性B含量指标:0・3~0・5mg/kg缺B、<0・25mg/kg严重缺B①双子叶P需要B量较高:萝卜、甜菜、苹果②中等需B植物有棉花番茄③需B少的,小麦玉米水稻(单子叶植物需硼量较少)硼砂硼酸可做基肥也可做追肥基肥7・5~15kg/ha果树蔬菜较高追肥做喷施的肥料,在开花后帮助坐果,喷施0・1%二、土壤中的Zn(P高相对缺Zn)玉米需Zn可使作物增产我国土壤中Zn的含量:10~300mg/kg平均100mg/kg,含量取决于成土母质土壤中Zn的形态:Zn2+、Zn(0H)+ZnCl+ZnN03+土壤缺Zn的临界指标:pH7.3DTPA-Zn:<0.5mg/kg时缺锌(中性、石灰性土壤的指标)、0.1mol/LHCl-Zn:<1.5mg/kg缺锌(酸性土壤指标)缺锌一般发生在pH>6.5的土壤上,缺锌易得小叶病。三、土壤中的钼土壤全钼的含量0.1~6.0mg/kg平均1.7mg/kg南方红黄壤地区土壤全钼含量高但有效性低(原因氧化物的吸附有关)北方土壤全钼含量低,但是有效性高pH>5.5时土壤钼主要以Mo042-pH<5.5时土壤钼主要以HMo04土壤缺钼的临界指标pH3.3的草酸——草酸铵溶液提取的有效钼<0.15~0・20mg/kg缺钼四、土壤中的Mn含量很高42~5000mg/kg平均710mg/kg南方红黄壤上Mn含量较高,缺Mn土壤主要是我国北方石灰性土壤和部分南方冲击性水稻土酸性还原条件下Mn4+——>Mn3+——>Mn2+,交换性Mn高,易Mn中毒,易淋失碱性氧化条件下Mn4+ >Mn3+ >Mn2+,交换性Mn高,易Mn中毒,易淋失五、土壤中的Fe含量1~10%与成土母质有关影响因素:土壤pH与EhpH>6・5以上Fe有效性低,pH<6・5Fe有效性高。形态为:Fe2+,Fe3+和有机配合铁,可溶性铁在pH6・5—8・0最低。缺铁主要是北方石灰性土壤。土壤缺铁的临界值:DTPA-Fe:2・5—4・5mg/kg・影响土壤铁有效性因素(有效性铁降低因素):1、pH升高,过量施用石灰。2、Eh值升高。3、干旱。4、耕作不良,缺乏有机质。5、有机配合物分解。植物吸收主要是亚铁离子,有效性增加的因素:1・pH降低,碳酸钙减少2・Eh降低;3・水分含量增加;4・生物活性增加;5・配合物的形成腐殖质,有机酸。土壤中铁的形态:亚铁离子、亚铁离子的螯合物六、土壤中的铜全铜3~300mg/kg,平均22mg/kg・土壤中缺铜的临界值:DTPA-Cu:0・2mg/kg・七、微量元素肥料的主要品种和施用品种喷施浓度铁肥0・2~1・0%硼肥0・1~0・2%锰肥0・1~0・2%铜肥0・02~0・04%锌肥0・05~0・2%钼肥0・05~0・1%三、微量元素肥料的使用原则1、缺什么补什么2、施用量少3、在经济作物应用较多。油菜B、Cu肥、果树Fe肥、蔬菜:Mo肥四使用技术1、土壤是非2、种子处理3、蘸根4、喷施为什么叶面喷施好,用量少,较经济、污染少、养分吸收快、效率高、易于控制浓度、避免固定第七章复合肥料和复混肥料第一节复合、复混肥料的概念及特点第二节复合肥:通过化合(化学)作用形成的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养分元素的肥料叫复合肥。按养分数量和功能可分为:7.5~15kg/ha15~30kg/ha15~30kg/ha15~30kg/ha基肥浓度①三元复合肥料:含氮、磷、钾三种养分中两种养分,如氮磷复合肥料②三元复混肥料:含氮磷钾三种养分③多元复混肥料:含氮磷钾和微量营养元素的肥料。④多功能复混肥料:除养分外,还掺有农药和生长调节剂。(不是肥料的养分功能)肥料按制造方法分:复合肥料、混合肥料、掺和肥料。(一)复合肥料(喷浆造粒法)1.磷酸铵磷酸铵类肥料(包括磷酸一铵、磷酸二铵和多磷酸铵)属氮磷二元复合肥料。磷酸铵肥料的原料是无水液氨和磷酸(含五氧化二磷52~54%)。制作工艺:磷酸在预中和器中变成热料浆经转鼓造粒变成湿粒,经回转干燥贬称干粒,最后经筛分变成成品。2.硝酸磷肥首先用56%的硝酸分解磷矿,生产出磷酸和硝酸钙的混合液,接着,采用不同的工艺,除去溶液中过多的钙,除钙的方法有:①冷冻法②混酸法③碳酸法硝酸磷肥主要成分是磷酸二钙、硝酸铵、磷酸一铵,次要成分有硝酸钙、磷酸二铵和石膏等。制法名称冷冻法硝酸磷肥碳化法硝酸磷肥混酸法硝酸磷肥N%2018-1912-14P205%水溶性磷占全磷%207512-13012-1430-50不同制法硝酸磷肥的成分N:P2O51:11:0.671:1硝酸钾4.硝酸二氢钾(二)复混肥通过集中单质肥料或单质肥料与复合肥料混合后二次加工制造而成的肥料为复混肥。如尿磷铵钾,apsk,硝磷铵佳肥料三元复肥。(三)掺合肥(BB肥)将颗粒大小比较一致的单质肥料或复合肥做基础肥料,直接由肥料销售系数按当地土壤和农作物要求确定的配方经称量和简单机械混合而成。如由磷酸铵与硫酸钾及尿素固体散装掺混的三元复肥等。二.肥料混合的原则1.混合后不会产生不良的物理性状尿素与普Ca混合后易潮解(NH4Cl)2.肥料中养分受损失NH4—N与碱性肥料混合易引起NH3的挥发损失3.肥料在运输和机施过程中不发生分离,粒径大小不一样的不能相混4.有利于提高肥效和工效按不同情况可分为1.可以混合,泥炭与草木灰,人尿和少量过磷酸钙、硝铵与氯化钾、硫铵、硝铵和磷矿粉可以混合指两种以上肥料混合后不但不损失养分,还能改善肥料的物理性状,加速养分转化或减少对作物的副作用提高肥效2.暂时混合但不可久置,如含游离酸过多的过磷酸钙与硝酸不可混3.不可混合,速效磷肥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有些有机肥与矿质肥料混合也会降低肥效化肥与农药混合的原则:混合后不降解肥效,一般式肥料和除草剂、杀虫剂混合,与杀菌剂混合较少,农药与有机肥混合时,由于有机肥的吸附作用通常降低农药的肥效三.养分标明1)应标明N-P2O5-K2O2)微量E-12-12-12-2(Zn)四.肥料混合计算Ef混合肥料:9-14-5,配置1t量含有N90公斤,P205140公斤,K2050公斤填充料:指单元肥料配制混合时,其数量不足预配置数量时所掺入的物质,常用填充的磷矿粉、泥炭或其它的有机物质如褐煤等。计算题自己看五、复混复合肥的优缺点(一)优点1.养分全、含量高。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营养元素,能比较均衡的长时间的同时供给作物所需要的多种养分,并充分发挥营养元素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提高施肥效果。2.物理性质好。肥料颗粒一般比较紧实,无尘。粒度大小均匀,吸湿性小,便于贮存和施用,既适合于机械化施肥,同时也便于人工撒播。3.副成分少。4.配比多样性、针对性强。复混肥得到主要特点是可以根据土壤养分特点和作物的营养特性,按照用户的要求进行二次加工制成,因此,产品的养分比例多样化,可根据局需要选择和施用,从而避免某些养分的浪费,提高肥料的增产效果。5.成本低、节约开支。如生产1t20-20-20的硝酸P肥比生产同样成分的硝酸铵和过磷酸钙可降低成本10%左右,1kg磷酸铵相当于0.9kg硫酸铵和2.5kg过磷酸钙中所含的养分,而体积却缩小了3/4,这样可节省储存。运输、施用费用。(二)复合肥的缺点1.许多作物在各生育阶段对养分的要求有不同的特点,各地区土壤肥力以及养分释放的状况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养分比例相对固定的二元复合肥料难以同时满足各类土壤和各种作物的要求。2.各种土壤养分在土壤中运动的规律各不相同,因此肥料在养分所处位置和释放速度等方面很难完全符合作物某一时期对养分的特殊需求。六、复合肥的发展七、区域复混(合)肥配方的确定(小麦为例)某地区小麦产量400~500kg/667m2,养分需要量为:N12kg,P2054kg,K2011kg,小麦施肥起身期追肥8kg,小麦基肥:供氮4kg,五氧化二磷5kg,氧化钾2kg(秸秆还田),0.25kg(Zn0),若配成总养分45%复混肥,各养分比例:N: (4/(4+5+2+0.25)X45%)所以,N-P205-K20(Zn0)=16-20-8推荐量:25-30kg/667m2第二节复合肥料的主要品种二元复合肥料(一)磷酸铵NH4H2P04与(NH4)2HP04。N:10%-18%,P205:44-46%。这是一类由磷酸和氨反应生成的高浓度复合肥料。肥料级磷酸铵产品常是一铵和二铵的混合物而以其中一种为主。理化性质:磷酸铵类产品都是白色结晶状物质,棕黄、灰褐。要特别注意其遇热分解及碱性条件下分解。在石灰性土壤上易发生分解,引起氨的挥发损失,同时因部分水溶性磷生成磷酸氢钙而向枸溶性磷退化。使用方法:(1)作种肥时应特别注意,不能与种子直接接触。(2)作基肥时施肥点不能离根幼芽太近,以免受分子中释放的NH3灼伤。(3)磷酸铵可作基肥和追肥,一般宜作基肥。作基肥时,常需配施N肥,使N:P205调整到适宜程度。(4)磷酸铵可与多数肥料掺混施用,避免与碱性肥料掺混。(二)1、2、3、磷酸铵类其他肥料.硫磷酸铵16-20-0%硝磷酸铵25-25-0尿磷酸铵(N:P28-28-0,N-P-K22-22-11)硝酸磷肥(N13-26%,P2O512-20%)是硝酸硫酸或硝酸磷酸混合酸分解P矿粉,除去部分可溶于水的硝酸钙后的产物。施用方法:(1)可用于多种作物和土壤,50%N素硝态氮,易随水流出,故更适于旱地和旱作物,一般不用于水田和豆科植物。(2)可作基肥和追肥,但作基肥集中深施的效果更好,与单一的N肥(硝铵)和P肥(普钙、重钙)等养分相比较,硝酸磷肥的肥效基本相似。磷酸二氢钾(KH2PO4:P2O552%,K2034%)是白色或灰白色粉末,20°C比重2.3克,吸湿性弱,物理性质良好,易溶于水,水溶液酸性,pH3-4.使用方法:(1)适合各种作物与土壤使用,尤其适用于P、K养分同时缺乏的地区和喜P喜K作物。(2)可作基肥、种肥或中晚期追肥。(3)可采用浸种或根外追肥的方法使用。(4)作根外追肥时若单独喷施,也可与其它养分配成复合营养液作根外追肥。硝酸钾(KNO3N13%,K2O44%)N:K2O为1:3.4。不含其它副成分,是含钾为主的高浓度复肥品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长参与食堂工作的实施步骤
- 生物学研究取得的巨大成就
- 南京2025年江苏南京大学考古文博与中华文明研究院准聘长聘岗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停放汽车合同范本
- 云南2025年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第一批招聘3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容器租赁合同范本
- 电梯授权合同范本
- 科技助力提高老年人在线学习平台的用户体验
- MMDPPO-生命科学试剂-MCE
- Lutetate-tezuvotide-tetraxetan-生命科学试剂-MCE
- Python金融数据挖掘与分析实战课程教案教学教案
- 2024年地铁车站照明系统安装与维护劳务分包协议3篇
- 脱硫自动化控制-洞察分析
- 医务人员医德医风培训
-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上-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 2024湖北省金口电排站管理处招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油井供水合同范例
- 2025年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试题及答案(5套)
- 银河证券-科创板认知测评题目及答案
- 产品方案设计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