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孙权劝学学习目标1.了解《资治通鉴》及司马光等文学常识,熟记重要的文言词语及句式,理解文章大意。2.分析人物的对话,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3.学习规劝的艺术——善劝,明白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勉励自己重视学习,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说说图中的主人公是谁?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司马光登进士第。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司马光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他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持之以恒。有《司马文正公集》传世。作者简介
本文节选自《资治通鉴》卷六十六(中华书局1956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建安十三年(208),孙权和刘备在赤壁之战中大破曹操军队,建安十五年(210)孙权手下的大将周瑜病逝,鲁肃接替周瑜统领军队。鲁肃劝孙权将荆州南郡借给刘备共拒曹操,后刘备又取得益州,曹、刘、孙三方鼎峙的局面形成了。文章所叙故事就发生在此时。创作背景《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常简称为《通鉴》,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有“考异”以明取材不同之故,有“目录”以备查阅之用,为历史研究工作提供了较系统而完备的资料。(181—252),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
他从兄长孙策遇害身亡之日起,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内据有江东。其最大功绩就是开发了东南地区,促进了东南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故事人物孙权(178—219),东吴大将,字子明,汝南富陡(今安徽阜阳)人。少年时不读书,以胆气称,后接受孙权劝告,读了许多兵书、史书,智勇双全。跟随孙权打仗有功,官拜虎威将军。倍受孙权、鲁肃的信赖。鲁肃死后,掌管东吴军事,率军暗袭荆州,擒杀关羽父子,名扬三国。杀关羽后不久病死。吕蒙鲁肃(172—217),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县)人。三国时吴王的得意谋臣,倍受赏识。从小丧父,靠祖母抚养。他少有大志,轻财好施,喜欢习武骑射。鲁肃一生的最大功绩是倡导、促成并终身不易地竭力维护孙刘联盟,使三足鼎立之势能够形成。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朗读指导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留——国号、年号、地名(与现代地名一致无歧义的)、书名、人名等可以保留使用;替——用现代汉语双音节词替换古代汉语单音节词;调——调整语序,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补——补充省略部分,使意思完整;删——删去无实在意义的词,不译。知识点讲解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推托。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当道,当权。研究儒家经典。经,指《易》《诗》《书》《礼》《春秋》等书。事务。古时王侯的自称。通“耶”,语气词。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疏通文意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粗略地阅读。于是。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疏通文意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到了……的时候。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泛指缺少学识文才的人。到。不再是。疏通文意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到了……的时候。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泛指缺少学识文才的人。到。不再是。疏通文意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重新。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
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认清事物。疏通文意全文共写了哪两个片段?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鲁肃与蒙论议,结友而别整体感知
孙权认为学习对执掌军权的吕蒙来说,尤为重要。孙权劝吕蒙,首先向吕蒙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当吕蒙“以军中多务”相推辞时,孙权指出学习的目的和方法,而且现身说法,以“卿言多务,孰若孤?”回应了吕蒙的推托,并用自己的体会强调学习的作用,最终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说说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又是怎样说服吕蒙的。
主要是通过鲁肃与吕蒙对话和“结友”,侧面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鲁肃与吕蒙论议,惊叹吕蒙今昔的变化——“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确实学识进步很快、很大。鲁肃为之折服,与其“结友”。课文是怎样表现吕蒙的进步?人物结合人物的语言描写、神态描写,我们可以看出孙权、鲁肃、吕蒙各自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善劝、足智多谋,关心部下,对部下严格要求。真诚,爱才,敬才。虚心听取意见,机敏自信,幽默,豪爽。孙权鲁肃吕蒙吕蒙由学问不高到让人“刮目相待”,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读书对人大有好处(开卷有益)。知识可以改变人,塑造人。一个人只要端正学习态度,肯下功夫,就一定能取得成功。虚心听取别人的好建议。孙权和鲁肃带给我们什么启示?会识人,会用人,会改造人。不要用老眼光看变化的人或事。孙权鲁肃吴下阿蒙刮目相待吴下阿蒙,指三国吴之名将吕蒙,后亦以讥缺少学识、文才者。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成语解释4孙权劝学新课导入孙权(吴)曹操(魏)刘备(蜀)了解《资治通鉴》及与司马光相关的文学常识,熟记重要的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大意。(重点)分析人物对话,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文中语气词和称谓语的含义。(难点)学习孙权和吕蒙的精神品质,提高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观。(重点)学习目标《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共294卷。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上起战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贯串了1362年间的史事。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所以命名为《资治通鉴》。作品简介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主编史书《资治通鉴》,著有《司马公文集》《稽古录》等。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阳(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其最大功绩就是开发了东南地区,促进了东南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人物背景
吕蒙(178—219),字子明,汝南富陂(今安徽阜阳东南)人,东汉末孙权手下的将领。少年时不读书,以胆气称,后接受孙权劝告,读了许多兵书、史书,智勇双全。倍受孙权、鲁肃的信赖。
鲁肃(172—217),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人。三国时吴王的得意谋臣,倍受赏识。他少有大志,轻财好施,喜欢习武骑射。他一生的最大功绩是倡导、促成并终身不易地竭力维护孙刘联盟,使三足鼎立之势能够形成。本文节选自《资治通鉴》卷六十六(中华书局1956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文章所叙故事发生于三国之初。孙权大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大破曹操军队后,不久病死于江陵。鲁肃接替周瑜成为孙权的谋佐,劝孙权将荆州借给刘备共拒曹操,刘备很快取得益州,形成曹、刘、孙三方鼎峙的局面。孙权劝吕蒙注意学习的故事就发生在此时。背景链接编年体
中国古代史书体裁名称之一。指以时间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体例。编年体是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以编年体记录历史的方式起源于中国,代表作有《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等。文体知识卿()岂()邪()涉猎()孰()遂()字词学习qīnɡqǐyéshèshúsuì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从前,当初,这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当道,当权。推托。事务。古时王侯的自称。研究儒家经典。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语气词,同“耶”。对某人说,常与“曰”连用。解词释义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到,等到。经过。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只,只是。何如。两者抉择,倾向肯定后一种。古县名,治所在今湖北黄梅西南。副词。表示程度高或范围广,十分。泛指吴地。吕蒙的小名。于是,就。益处,好处。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另,另外。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他。刮,擦拭。对朋友辈的敬称。知晓事情。读书人。于是。连词,表承接。古今异义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古义:古时王侯的自称;今义:单独,孤单。博士古义: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见古义:了解;今义:看见,看到。即更刮目相待更古义:另,另外;今义:程度副词,更加。一词多义卿今当涂掌事但当涉猎当(动词,掌管,担当)(动词,应当,应该)与蒙论议,大惊曰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大(副词,表程度高或范围广,十分)(形容词,年长)文言句式省略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结友”前省略“与蒙”。倒装句蒙辞以军中多务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蒙以军中多务辞”。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翻译句子
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蒙辞以军中多务。·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吗”。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地的阿蒙了!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与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另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知晓这件事怎么这么晚呢!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呢”。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学习,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故事。朗读课文,概括课文的故事情节。故事情节是如何开展的?通过人物对话展开故事情节。整体感知可用文中哪两个词语来概括鲁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全文共写了哪两个片段?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鲁肃“与蒙议论”,“结友而别”吴下阿蒙刮目相看朗读课文,理解大意。说说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又是怎样说服吕蒙的。
孙权认为学习对执掌军权的吕蒙来说尤为重要。孙权劝说吕蒙,首先向吕蒙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课文讲解当吕蒙“以军中多务”相推托时,孙权指出学习的目的和方法——“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而且现身说法,以“卿言多务,孰若孤?”回应了吕蒙的推托,并用“孤常读书,大有所益”来强调学习的作用。最终,吕蒙无可推托,“乃始就学”。课文是怎样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课文主要是通过鲁肃与吕蒙对话和“结友”,侧面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鲁肃与吕蒙议论,惊叹吕蒙今昔的变化——“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确实学识进步很快、很大。鲁肃为之折服,与其“结友”。读书、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读书可以增长人的才干,读书可以改变人生;读书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可以提高人的品位;读书不只是学生要做的事,参加工作的人同样要读书;人要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活到老,学到老。吕蒙由不学到学有所成的经历给了我们怎样的启发?深入探究1.鲁肃为什么主动与吕蒙“结友”?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被吕蒙的才略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这表明鲁肃敬才、爱才。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2.孙权劝吕蒙,使之“就学”,“劝”的本领可谓高矣。试分析他劝说技巧的高明之处。他面对以“军中多务”为借口推托学习的吕蒙,晓之以大义,讲明要读书的道理,可谓以理服人,语重心长。“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从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谈学习的好处,现身说法,以理服人。他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来反问吕蒙,有责备、不悦之意,随后又说“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言辞恳切,以情动人。孙权劝学孙权劝学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原因)学必有得鲁肃叹学非复吴下阿蒙印证变化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学法)孤常读书大有所益(好处)吕蒙就学: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猫和彩虹的奇遇:童话作文7篇
- 2025-2030中国姜黄着色剂市场需求格局与未来投资发展创新研究报告
- 二手房经纪人培训与考核流程
- 最美中秋节作文500字11篇
- 航空业劳动力资源配置方案
- 供应链管理试题集与案例分析题目集
- 小学英语课堂互动策略
- 废旧磷酸铁锂的再生及改性研究
- 宋韵城市家具参数化设计应用研究
- 药物警戒人员在临床试验中的职责
- mq135空气质量检测传感器说明书空气污染控制用
- 国家开放大学《监督学》形考任务( 1-4)试题和答案解析
- 试卷交接签字单
- 高考化学答题技巧与规范课件
- 2022届高考英语复习:最后一节英语课(13张PPT)
- 加强评标专家管理实施方案
- 股票实战技巧(一)薛斯通道_CCI_DMI经典指标组合
- 小学生德育教育ppt课件
- 配电箱系统图
- 精选静电感应现象的应用练习题(有答案)
- 初中音乐--人声的分类--(1)ppt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