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古诗三首》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1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古诗三首》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2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古诗三首》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3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古诗三首》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4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古诗三首》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一单元第3课《古诗三首》

内容

古诗词的教学设计主要注重朗读、想象和背诵,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词的意

味和意境的美好。同时通过创设特定的情境,引导学生掌握理解字词、诗句含义

的方法,感悟诗词中所描绘的意境,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感。在教学本课时,教师

教材要指导学生展开想象,感受古诗词所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如《宿

分析建德江》,为了让学生感悟“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两句蕴含的深意,引导他

们想象诗人往日与亲人朋友相聚时的情景,那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这样一幅

幅温馨的画面与诗人眼前身处异乡,孑身一人的处境形成鲜明的对比。经历这样

的想象之后,学生更能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体会到诗人浓浓的羁旅愁思。

1.本课有3个生字,字音上,要注意“蝉”是翘舌音;字形上,强调“德”

字右边中间不要少写一短横。本课出现了三个多音字,要在初读时帮助学生读准

字音,熟读时体会它们的意思。本课的多音字有:“移舟泊烟渚”中的“泊”读

学情

“b6”;“卷地风来忽吹散”中的“卷”读“judn”,“散”读“sin”。

分析

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时,先放手让学生凭借课文中的注释,联系上下文进行

自学,说说词语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求学生把初步理解的词语放进句子中去,试

着讲讲句子的意思,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适当点拨。

1.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品味诗句,感知诗词大意。

教学

2.指导背诵,积累古诗词。

重难点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时3课时

第1课时

1.读准多音字“泊”,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宿建德江》。

目2.边读边想象画面,品词赏句,理解古诗内容。

3.在品读过程中,体会诗人忧愁的情感。

教学

多媒体课件

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

阶段

(1)查阅书籍或上网查找,搜集孟浩

1.查资料,

然资料。

做记录。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对古诗初步感

1.课前预习2.用自己

借助注释或其他方法弄懂词语意思。知

课前的话说诗句的大

预学(3)再读课文,了解古诗词的大意。,~Ar.

忌、o

读了诗的题目“宿建德江”我产初步了解

生了以下疑问(),作者是唐代诗课前预习完

2.课前检测古诗,提出疑

人(),诗的大概意思是成

()。惑。

课件出示秋思[唐]张籍

激发学生学习

1.激趣导入这两首诗有什么相似之处?

古诗的兴趣

一、交流资料,了解背景生:解诗题、知交流资料

1.忆学法。作者、明诗意、既是对学生课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学习古诗“四步悟诗情。前预习的检查,

法”吗?又培养了他们

2.解诗题。搜集资料的良

(1)“宿”是什么意思?好习惯。俗话说

课中

(2)“建德江”是一个地名,那么诗生:住宿、留宿。“言为心声”,

导学

题的意思就是一一留宿在建德江。了解作者的写

2.质疑探究

3.知作者。(指名读、齐读)作背景有助于

(1)学生交流关于孟浩然的资料。学生感悟诗情,

(2)了解写作背景。了解古诗背深入体会诗人

后的故事,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舟泊暮宿,触景

意,体会作者的情感,我们一起来看生情,满怀愁绪

孟浩然写这首诗前的一段经历。的情感。

(3)带着感受,齐读古诗。(生交流)

二、想象品读,明意悟情

(-)明诗意。

1.默读古诗,感知大意。

2.指名说说这首诗的大意。想象画面

(二)悟诗情。和感情朗读是

1.找出诗眼“愁”。请一位同学带着学习古诗的良

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读一读这首诗,其方。全诗围绕一

他同学边听边想,诗中哪一个字最能个“愁”字,诗

代表孟浩然此刻的心境?人的孤寂、愁

2.对照插图细细品味,诗中描绘闷、思念等复杂

了哪些景物?学生按照心情蕴含在每

3..理解“移舟泊烟渚”。一定的顺序说,一句诗中,有许

这一句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教师相机板书:多地方值得反

用?(“移舟”,移船近岸的意思;“泊”,小舟、烟雾、沙复诵读、细细品

指停船夜宿。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个洲、日暮、旷野、味。在学生已能

烟雾朦胧的小洲边。一方面是点题,低树、江水、明把诗读得字正

另一方面也介绍了诗人观赏景物的立月。)腔圆、有滋有味

足点,为下文的写景抒情做了准备。)的前提下,开启

4.理解“日暮客愁新”。(思乡之愁、寂他们想象的闸

①这句诗中的“客”指谁?(诗人)寞之愁)门,让学生对比

②这句诗中的关键字是哪个字?(客)想象“日暮

(愁)(诗人自己)图”,对月抒愁

③你觉得诗中是怎样的一种“愁’(因为他此时身绪以及忆往昔

呢?(思乡之愁,孤独之愁,一种前途处异乡)甜蜜,并通过有

渺茫之愁。)(日暮)感情地朗读来

5.教学“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生:背着书包回表达自己独特

人”。家去。的感悟。

①这两句诗写景,给你一种什么

感觉?(空旷、孤寂、宁静、清远。)

②第一句描写远景,天为什么比

树还低?第二句描写近景,月亮为什

么与人接近了呢?

今天,我们学习了《宿建德江》

这首古诗,我们一起理解了诗题,在

优美的旋律中朗读了诗文,通过合作

交流明白了诗意,结合图画想象了诗

中的情境,体悟到了诗人的心情。(出

1.学习小结

示课件:解诗题,读诗文,明诗意,

想画面,悟诗情。)这就是理解一首古

诗的常规方法,大家都掌握了吗?下

节课,我们将用同样的方法,去学习

另一首名家作品。

拓诗句

正所谓“明月千里寄相思”,在我

国古代诗歌中用月来寄托情感是很常

课后

见的,月亮已成了古人抒发情感的凭

助学

借。学生朗读、拓展阅读

2.拓展学习

课件出示:记忆。量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

一、先解释加点的字词,再写出诗句

的意思。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日暮: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

3.当堂检测

二、理解诗歌内容,完成练习。

1.《宿建德江》中点明作者感情的

字是______,愁绪体现在

_O

触景生情一一-日暮客愁新]

含而不露

宿建德江,

板书‘远:野旷天低树

设计

江边夜景《羁旅愁思

、近:江清月近人J

课前预学课中检测课后巩固

(1)查阅书籍或上网查一、先解释加点的字词,再写(1)画:画一画本课所学这首诗

出诗句的意思。

找,搜集孟浩然资料。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所呈现出的画面,在图画中表

(2)初读课文,读准字日暮:__________达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句意:__________

作业音,读通句子,借助注释二、理解诗歌内容,完成练习。(2)找:另找一些描写月夜或暴

设计或其他方法弄懂词语意1.《宿建德江》中点明作者雨的古诗,感受诗歌语言的凝

感情的字是_____,愁绪体现

思。在练和画面美。

(3)再读课文,了解古(3)学:收集孟浩然的故事和诗

_______O

诗词的大意。歌,进一步了解诗人,体会诗

人的内心情感。

课后

反思

第2课时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目标2.化诗为画,理解诗意,感受六月西湖在晴、雨时的奇特景象。

3.在品悟诗句中体会诗人豁达开朗的胸怀。

教学

多媒体课件

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

阶段

课前(1)查阅书籍或上网查找,搜集苏轼1.查资料,做记对古诗初

1.课前预习

预学资料。录。步感知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用自己的话说

借助注释或其他方法弄懂词语意思。诗句的大意。

(3)再读课文,了解古诗词的大意。

读了诗的题目“六月二十七日望初步了解

湖楼醉书”我产生了以下疑问(),课前预习完

2.课前检测古诗,提出疑

作者是宋诗人(),诗的大概意成

思是()0惑。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欣赏了空

旷的郊野、辽远的天空和天上的明月,

给人一种凄清、寂寞的感觉。现在,

激发学生

让我们一洗“愁”态,去感受一场酣

1.激趣导入学习古诗的兴

畅淋漓的暴雨,去感受一种别样的自

然图景。我们将要学习另一首古诗《六

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看看诗人苏

轼笔下的这场暴雨有着怎样的奇趣。

一、揭示诗题,简介诗人生:时间、地点、以诗题总

1.指名读诗题。事件。览全文,这是一

2.理解诗题。苏轼是唐宋八大种很好的学习

课中

读完后你知道了什么?家之一,与西湖方法。学生从诗

导学

“醉”该如何解释?有着不解之缘,题中了解了时

3.简介诗人。他曾两度做杭州间、地点和事

二、初读古诗,读准读美的地方官,疏通件,同时教师还

2.质疑探究1.读得正确。西湖,建筑苏堤,设置了一个疑

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造福于杭州百问:''诗人仅仅

读通诗句。指名读。姓。只是喝醉了

2.读出节奏。吗?”激发学

指名读,读出古诗的停顿和节奏。生的探究兴趣,

3.读出韵味。为课时结尾深

(1)找出诗中的押韵字。(山、船、化主旨埋下伏

散、天)笔。

(2)按“平长仄短”练读。

(3)分组读,齐读。读得正确,读出

三、化诗为画,体会意境学生练读,节奏,读出韵

1.出示自学提示。读出古诗的韵味,使学生在逐

阅读与交流:①自读古诗,结合注释,味。层提升的诵读

理解诗句的意思。在不理解的地方画中感知诗意和

问号。诗趣,为知意和

②观察课本插图,再读诗句,你仿佛背诵打下基础。

看到了什么?学生闭上眼

③小组交流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睛听老师范读古

2.教师检查自学情况,引导赏析古诗。诗,想象你看至1

(1)学生自由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眼前了一幅幅怎样的

出现了什么画面,找出自己最欣赏的画面?想象画面,

词句,做好批注。化诗为画是本

(2)展示交流,品读诗句。生1:我看到黑压课的语文要素,

过渡:老师在刚才的巡视中发现我们压的乌云,就像也是课后习题

每个小组的同学都各抒己见,认真专打翻的墨汁一的要求。每行

注,我特别欣赏大家的学习态度。现样,却没有遮住诗,紧紧围绕关

在,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学习成果远处的山峦。键词展开描写,

和大家交流呢?大家在说的时候可运生2:我看到黑云从下雨前的

用下面这个句式。翻滚,就像浓浓“黑云翻墨”

读了句,我仿佛看到了,听到了,想的墨汁在天上蔓到雨中的“白

到了。这句诗中我最欣赏的(字)词延,但来不及遮雨跳珠”,再到

是,这个(字)词。住山峦。“风吹雨散”

四、深化主旨,指导背诵生3:我看到黑压的水天一色,学

1.升华诗题中“醉”的含义——沉压的乌云像海浪生在头脑中不

醉。一样,汹涌地翻断描绘出一幅

作者非常欣赏这首诗,他50岁时腾而来,但没有幅生动的画面,

再到杭州,特意又写诗道:“还来一遮住远处的山令人心旷神怡。

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足见峦。在这个过程中,

他对这首诗的喜爱。生1:夏天的雨很始终将想象与

2.了解写作背景,体会诗人乐观豁达急很大,我从品读相结合,让

的生活态度。你知道当时诗人是在什“跳珠”知道雨学生领略诗人

么情况下写这首诗的吗?落在船上就像是遣词造句的精

(乐观、豁达)跳动的珍珠,发妙,体会古诗的

3.指导学生背诵全诗出嘛里啪啦的声意境美。

日。

生2:我从“乱入

船”的“乱”字

看出雨势很大,

这雨是杂乱无章

的,就像顽皮的

孩子活蹦乱跳。

今天,我们学习了《六月二十七

日望湖楼醉书》这首古诗,我们一起

理解了诗题,在优美的旋律中朗读了

1.学习小结

诗文,通过合作交流明白了诗意,结

合图画想象了诗中的情境,体悟到了

诗人的心情。

以这首诗

课后1.展名诗。

助学作为一个生长

请你说一说,《饮湖上初晴后雨》

点,引发学生去

中的西湖是怎样的?

搜集描写西湖

2.积累名篇。

2.拓展学习的古诗,有效地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拓展了学生学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

习的时空,体现

描写和赞美西湖的千古名篇,课后找

了“大语文”

来读读并积累。

的教学理念。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展现

了天气变化迅速的字是_____,具体展

现了天气由—

3.当堂检测学生练习

_到______________再到

—的过程。

上/黑云一翻墨)雨多、

二^/磊二白雨一跳珠]忽雨忽睹景象壮观

设j第3B湖楼醉号狂风一卷地)学奇,变幻迅疾令人惊叹

y

山.由\湖水一如天)-v

课前预学课中检测课后巩固

(1)查阅书籍或上网查《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1)画:画一画本课所学这首诗

中展现了天气变化迅速的字是

找,搜集苏轼资料。,具体展现了天气由所呈现出的画面,在图画中表

(2)初读课文,读准字达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_到__再到

作业音,读通句子,借助注释__________的过程。(2)找:另找一些描写月夜或暴

设计或其他方法弄懂词语意雨的古诗,感受诗歌语言的凝

思。练和画面美。

(3)再读课文,了解古(3)学:收集苏轼的故事和诗

诗词的大意。

歌,进一步了解诗人,体会诗

人的内心情感。

课后

第3课时

1.会写“德、鹊、蝉”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建德江、惊鹊、鸣蝉”等词语。

课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目标

3.融入丰富的想象,感悟词中所描绘的意境,体会作者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乡

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

多媒体课件

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学生行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设计意图

阶段为

(1)查阅书籍或上网查找,搜集辛弃

1.查资料,做记

疾资料。

录。对古诗初步

1.课前预习(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用自己的话感知

课前借助注释或其他方法弄懂词语意思。

预学说诗句的大意。

(3)再读课文,了解古诗词的大意。

读了诗的题目“西江月•夜行黄沙

道中”我产生了以下疑问(),作课前预习初步了解古

2.课前检测

者是宋诗人(),诗的大概意思是完成诗,提出疑惑。

()。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是怎样学习《宿

建德江》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这两首诗的吗?今天,我们将运用相同

激发学生的

1.激趣导入的方法来学习《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学习兴趣

这首词。词虽与诗格式有别,但我们依

然可以用上节课我们掌握的方法来学

习它。

一、范读课题,自主解题生:因为‘'西江入课开门见

1.师读课题,提出疑问。月”是词牌名,山,直接导入对

读题目时老师为什么在中间停顿

课中“夜行黄沙道课题的解读。

导学一下?中”是词题。“你们对课题还

3.你们对课题还有哪些了解?

生1:我知道有哪些了解?”

3.简介作者

“黄沙”是指以此引出学生的

2.质疑探究二、初读全文,读通读顺黄沙岭,在今江已有知识

1.学生自由读全词。教师提出要求:读西省上饶市的

准字音,把词读通读顺。西面。

2.指名读词。生2:题目的意

(3)齐读全词。思是晚上诗人

三、自读自悟,入境抒情在黄沙岭的一

(-)品读上阕条小道上散步。

1.说说你看到的:明月、别枝、惊读通读顺,

鹊、鸣蝉、稻子。是深入理解文本

2.说说你闻到的:稻花香。(体会丰的基础。教师要

收的景象。)因疑而教,抓住

3.说说你听到的:鹊啼、蝉鸣、蛙学生默读上阕,最易读错的字,

声、说丰年。不懂的地方打并联结已知,强

同桌之间试着演演说说;教师上“?”,小组化巩固。

指名演演说说。讨论汇报。

4.说说你感受到的:夏夜的清幽、生:这句词的意

静谧。思就是:月光明

5.想象画面,自由描述。亮,惊醒的鹊儿

6.齐读上阕。飞绕在树枝上。

(二)品读下阕清风吹来,半夜

1.默读下阕。里蝉儿在鸣唱。

2.学生交流。重点点拨:生:我不认为是“词”的教学重

(1)“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明月惊醒了鹊在想象、品读、

前。”应该颠倒顺序来理解,就是“天儿,也可能是作悟情。在学生自

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者的脚步声惊主感悟的基础

(2)品“忽见”之趣。动了鹊儿。上,引导他们交

课件出示:生:明亮的月光流自己想象的画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下,惊醒的鹊儿面,在关键处给

①读出惊喜。飞离树枝。半夜予巧妙引导。最

②读出放松。里清风吹拂,传后扣住人物心

③读出兴奋。来声声蝉鸣。情,用一连串反

3.想想哪句诗最能表达词人此时的心问句式,一咏三

情?叹,回环往复,

4.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下阕。品读词句,读中

悟情,悟中抒情,

以引领学生读出

词背后的那份

情、那份爱、那

颗心、那种味,

掀起课堂教学的

高潮。

今天,我们把三首古诗学完了,我

们一起理解了诗题,在优美的旋律中朗

读了诗文,通过合作交流明白了诗意,

1.学习小结结合图画想象了诗中的情境,体悟到了

诗人的心情。这就是理解一首古诗的常

规方法,大家都掌握了吗?希望以后大

家能用这样的方法学习其它古诗词。

对词人的介

1.拓展辛弃疾的作品。绍,以两首不同

(1)背诵描绘农村生活的佳作《清平风格的辛词进行

乐,村居》。背诵《清平对比,意在操练

助学2.拓展学习(2)阅读抒发爱国豪情的杰作《破阵乐•村居》。整体感悟的阅读

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方法,拓展本词

2.课后搜集词作。的文化背景,丰

富本课的文化底

蕴。

1.先解释加点的字词,再写出诗句的意

思。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别枝:

句意:_________________

3.当堂检测

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表达

了词人

—的

思想感情。

谧的夏

、静

兼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