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学活动教案集合五篇_第1页
关于科学活动教案集合五篇_第2页
关于科学活动教案集合五篇_第3页
关于科学活动教案集合五篇_第4页
关于科学活动教案集合五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关于科学活动教案集合五篇

科学活动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对探究顶起纸板感爱好,体验顶起纸板的胜利喜悦。

2、感知纸板只有一个能顶起来的点,并积累使几何图形平衡的有益阅历。

3、提高手眼协调的技能。

活动预备

幼儿人手一套几何图形纸板、吸管、记号笔,展示板等

活动过程

一、以介绍材料导入活动,引发探究的爱好。

师:“今日老师带来了一个图形娃娃,你们看这是什么外形?〔圆形〕”

二、幼儿初步探究圆形顶纸板方法,感知纸板只有一个点能顶起来。

1、提出问题,幼儿猜想。

老师:“假如用吸管顶圆形纸片,你们猜猜能顶起来吗?”

2、老师介绍材料,提出探究的要求。

老师:“老师为每个小伙伴预备了一根吸管和圆形纸片,请你们动手试一试,用吸管怎样能顶起圆形纸片?”

老师:“你们看,圆形纸片的身上有好几个点,小伙伴在每一个点上都试一试,能顶起来的那个点用圈圈出来,做个记号,试好了,请你们写上自己的'号数。”

3、幼儿操作探究圆形顶纸板的方法,并记录。

4、结合记录,师幼共享沟通探究过程与结果。

师:你们都试胜利了吗?吸管能将圆形纸片顶起来吗?吸管顶在那个点上圆形纸片能顶起来?还有其他的点能将它顶起来吗?

5、师幼共同梳理,幼儿获得有关平衡的阅历。

师:原来,在圆形纸片上只有一个地方能把圆形顶起来,而且这个地方就在纸片的中心位置上。

三、迁移阅历,幼儿探究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几何图形顶纸板的方法,再次感知发觉纸板只有一个中心点能顶起来。

1、介绍材料,提出问题,引发幼儿猜想。

2、老师提出探究记录的要求:在纸片能顶起来的地方用小圆点做个记号。

3、幼儿操作探究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顶纸板的方法并记录。

4、结合记录,师幼共享沟通。

5、师幼共同梳理,幼儿获得有关使几何图形平衡的有益阅历。

四、出示不规章的图形,提出问题,引发延伸活动探究。

师:刚才小伙伴都试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纸片,知道他们都有一个点能顶起来,那这个图形能顶起来吗?请你回班试试吧!

活动延伸

1、在科学区中,投放几何图形和不规章图形,继续探究顶纸板。

2、在后续活动中,继续探究顶纸板物风光的大小与顶纸板的关系。

科学活动教案篇2

教育目标:

1、通过观测图片,了解小鸡的生长过程及基本特征。

2、进一步学习依据老师的提问,表述自己看到的图片内容。

3、愿意用肢体动作表现小鸡的生长过程,培育想象力、制造力。

活动预备:

1、一段音乐、

2、幼儿用书、教学挂图60——26、练习册。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老师做小鸡“叽叽叽叽”的动作,激发幼儿的活动爱好。

老师:小伙伴们猜猜这是什么小动物呢?

二、新授部分。

1、引导幼儿逐一观测图片,了解小鸡的生长过程。

老师:你知道小鸡是怎么来的吗?鸡蛋是怎样变成小鸡的呢?

老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是谁在孵蛋呢?(母鸡妈妈)

老师:鸡蛋有什么改变?(裂开了、破碎了)

老师:鸡蛋怎么会破呢?谁在里面?(鸡蛋里面有小鸡)

老师:小鸡是用什么啄破蛋壳的呢?(小鸡是用嘴巴啄破蛋壳的)

老师:你看到小鸡了吗?蛋壳裂开了,它的身体是在蛋壳里还是蛋壳外呢?

老师:哇!小鸡推开蛋壳,出来了,我们认真看看它的眼睛是怎么样的呢?

老师:小鸡站起来了,羽毛怎么样了呀?它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学小鸡叫。

2、引导幼儿了解小鸡长大后的样子,知道它与公鸡、母鸡的`区分。

老师:小伙伴们知道,小鸡长大后是什么样子的呢?(有的长成公鸡,有的长成母鸡)

老师小结:小鸡还小的时候分不清晰有什么不同,等小鸡长大以后有的长成公鸡、有的长成母鸡,公鸡的鸡冠更大,尾巴更长,母鸡的鸡冠更小,尾巴更短。

老师:小鸡和公鸡有什么不一样?公鸡是怎么叫的呢?

老师:小鸡和母鸡又有什么不一样呢?母鸡怎么叫的?

三、游戏;小鸡长大了。

游戏玩法;

幼儿随音乐用动作表现小鸡生长的过程,老师用语言进行提示。最末,

当老师说:“小鸡变、变、变”时,幼儿用动作或用声音变成公鸡或母鸡。

效果分析:

科学活动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利用不同的材料制造人工雨。

2.制造下雨情景,感受想象制造的乐趣。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觉。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胜利的喜悦。

5.培育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究的爱好。

活动预备:

1.提供一些供幼儿制造雨的材料,如可乐瓶,有孔的瓶盖,吸管,树叶,海绵等,分类放在材料筐内。

2.预备几盆清水放置在室外。

活动过程:

〔一〕说说我认识的雨

师:1.小伙伴,你们看到过下雨吗?你们看到的'雨是从哪里来的?

2.下大雨时是怎么样的?什么声音?〔哗哗哗〕

3.下小雨时是怎么样的?什么声音?〔淅沥沥〕可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示

4.你知道雨有什么用吗?

〔二〕探究人工降雨的方法

今日请小伙伴们来当一回“降雨师”,我们也来下一场雨吧。

1.参观材料

老师预备了许多材料,请你用小眼睛认真看一下

〔1〕幼儿参观

〔2〕沟通

你看到了什么材料,老师依据幼儿说的,逐一出示材料

2.引导幼儿探究人工降雨的方法:

你们能用这些材料把水变成雨吗?

老师提出操作要求:选你喜爱的材料找一块空地进行尝试,留意不要将水弄到自己的身上或别的小伙伴身上。

幼儿自由探究

〔1〕乐瓶降雨:在可乐瓶内灌些水,拧上有孔的瓶盖,向地上喷射雨

〔2〕管小雨:吸管蘸上水,向空中甩一甩,下小雨了

〔3〕海绵雨:将海绵吸饱水,一挤,下雨了

〔4〕树叶雨:用树叶兜水,向空中撒雨

〔5〕牙刷雨:用牙刷蘸点水,向空中甩一甩,下雨了

〔6〕小手来降雨:舀一把水洒洒是小雨,捧一捧水淋下来是大雨

3.请幼儿共享自己是怎么样人工降雨的,演示降雨的方法

〔三〕给花草树木下场雨

师:花草和大树渴了,请为他们下场雨吧。

请幼儿选择一种或几种材料,给花草树木下下雨。

活动反思:

在幼儿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应当加强对幼儿思维技能的培育,加强他们的独立性、探究性,使幼儿把学习任务放到完整的环节中去完成,真正掌控科学知识,走进科学,也让科学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长之路。

科学活动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动画片的成因。

2、了解视觉暂留现象。

3、培育幼儿对事物的新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试验。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觉、探究和沟通的爱好。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爱好。

教学预备

1、翻页动画视频2:45分

2、自制动画卡片〔一面是笼子,一面是鳄鱼,中间卡纸做棍子〕

教学过程

1、小伙伴们喜爱看动画片么?

2、你们喜爱看哪部动画片?

3、老师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最爱看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你们看过么?

4、我们都爱看动画片,但是你们知道动画片是怎么制作的么?

5、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奇妙的短片〔播放视屏〕

6、有没有聪慧的小博士告知老师,刚刚的视频里演了什么?

7、这个动画是用什么做的?

8、用纸能做动画片?你们看错了吧?

9、快速翻动纸片的时候,我们会看到怎样的景象?

10、我们看过的动画片就是这样子做出来的,只是动画片是由更多的画面组成的,当这些画面被快速翻动的时候,卡片上的宝宝就似乎活了一样,动起来了。

11、今日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奇妙的卡片〔出示自制卡片〕

12、观测正反面

13、让卡片转起来,幼儿观测画面,看到了社呢吗?〔笼子里关着鳄鱼〕

14、这是由于我们的眼睛能够将看到的`影像临时保存,在影像消逝之后,之前的影像还会临时停留在眼前。由于老师在转动卡片时笼子的影像会临时留在我们眼前,所以,老师转到另一面的时候,两个画面就会重叠,看起来鳄鱼就被关在笼子里了。

15.每一部动画片背后都有很多叔叔阿姨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在看动画片时,我们都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16、结束教学

教学反思

课前预备是否充分,径直影响孩子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只有细心地做好课前预备,老师在上课时才能心中有数地面对各种可能涌现的问题。孩子在上课时能明白自己应当做什么,怎么做,能全身心投入,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孩子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人,充分调动孩子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长期处于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孩子自然对学习越来越有爱好,有助于培育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科学活动教案篇5

活动背景:

洪泽县试验学校幼儿园座落于漂亮的洪泽湖畔。洪泽湖边是家长、孩子们散步休闲的好地方。曲折多姿的洪泽湖大堤、丰富的洪泽湖水产资源,是我们幼儿园珍贵的教育资源,洪泽湖文化已列入我园的园本课程。渔民们撒网捕鱼,洪泽湖上的围网养鱼,对生长在湖边的孩子来说非常熟识。

本活动是由园本课程中渔具—渔网引发出来的,由渔网,我想到了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无处不用的各式各样的网,因此,我决断带领孩子们走进“网的世界”,去探究网状物品的特点,了解网状物品在生活中的运用,从而激发孩子们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爱好。

活动目标:

1、通过收集网状物品,引导幼儿发觉网状物品的特点,了解各式各样的网状物品在生活中的应用。

2、尝试用网状物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鼓舞幼儿大胆想象,培育幼儿发散思维技能。

3、激发幼儿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爱好,培育幼儿的制造性思维。

活动预备:

1、请家长帮助收集各式各样的网状物品或照片。

2、渔民用渔网捕鱼课件,网状物品在生活中的运用录象片。

3、混在一起的绿豆和面粉;豆浆和豆渣混合物,鱼缸、小金鱼假设干,小渔网、豆浆机滤网、小筛子等。

活动过程:

一、发爱好,初步感知网。

1、播放渔民拉网捕鱼课件,引出课题:

⑴你看到了谁?他们在做什么?

幼:渔民在捕鱼。

⑵渔民用什么捕鱼?

幼:渔网

2、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网?是用来干什么的?

幼:蜘蛛网拎水果的网兜包在水果上的包装网……

二、探究感知网的特点,了解网的用途。

1、争论沟通我们日常生活中见过的网状物品

〔1〕幼儿相互介绍自己收集到的网状物品,比较异同点。〔注:幼儿带来的网状物品有小鱼网、羽毛球拍、拢头发用的发网、包装用的网、纱窗网、洗衣网袋等〕

〔2〕争论沟通:请幼儿说说在玩的时候发觉了什么?这些网装物品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大人们常常用来干什么?

幼:都有小洞

有的洞大,有的洞小

有的线是直的,有的线是斜的

幼:妈妈用这个来弄头发

幼:把它装在门上还有窗户上

2、请幼儿带着问题探究、了解网状物品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师:为什么要设计各式各样的网状物品?网状物品有什么好处?

①出示蜘蛛织网图,引导幼儿观测。

这是谁?在干什么?

幼:蜘蛛在织网。

蜘蛛网有什么用?

幼:网苍蝇;捉小虫;逮蚊子。

小结:小蜘蛛非常聪慧,它会选择在虫多的地方织一张网,网织好后,自己躲到一边。小虫子飞来飞去的,一不当心就会遇到蜘蛛网,原来,蜘蛛吐出的丝带有粘性,小虫子遇到它就会被粘住,怎么也跑不掉,这时小蜘蛛就出来享受它的美餐了。

②出示套有包装网的苹果

提问:苹果上为什么要套上这个网呢?这个网上的洞洞又有什么用呢?

幼:爱护苹果;苹果摔不坏;

师:水果套上这个网,在运输的时候就可以防止水果皮碰坏了,上面的小洞还能让水果呼吸到新鲜的空气。

③示电风扇

电风扇上也有个网,小伙伴们知道在哪里吗?它有什么用?

幼:手指防护罩,就不会打到我们的手

师:是啊!有了这个网罩,电风扇用起来就很安全。

④出示纱窗

这也是一种网,小伙伴们在哪里见过?有什么用?

幼:门上;窗户上;不让蚊子、苍蝇进来。

小结:网的用处可真大呀!想亲自用一用吗?

3、幼儿依据自己的意愿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