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63目录1.岗位生产任务及意义……………22.机组相关概念……………………53.离心式压缩机的基本结构及各部件作用…………34.润滑油系统的组成………………95.汽轮机的结构及相关部件……………………136.丙烯压缩制冷原理………………147.工艺流程…………158.操作方法…………189.异常现象及处理…………………3710.安全技术要点及保安措施……………………4111.附表和附图……………………4212.设备一览表………………………47附件一:丙烯压缩机组事故预案……………………52附件二:丙烯泄漏事故救援预案……………………63
1.岗位生产任务及意义1.1概述本岗位使用汽轮机驱动离心式压缩机,以丙烯为介质,通过压缩,用水冷凝,节流降压蒸发,达到制冷效果,提供冷量给低温甲醇洗系统中各深冷器,补偿系统冷量损失。本操作法规定了丙烯压缩机岗位的生产任务,生产原理和工艺流程,正常生产操作方法和工艺指标,系统的开车与停车,异常情况及处理,安全技术要点及保安措施等内容。本操作规程适用于丙烯压缩机组中控和现场岗位的工艺操作。1.2管辖范围①静设备V2501进口分离器V2502闪蒸分离器V2503丙烯收集槽V2504省功器E2501A/B丙烯冷却器E2502A/B丙烯冷凝器E2503过冷器V2509丙烯贮槽E2505空冷器E2504A/B油冷却器J2501抽气器集液箱热井润滑油箱高位油箱油过滤器空冷器清洗装置蓄能器②动设备M2501汽轮机C2501P2501A/B丙烯泵P2502A/B集液箱疏水泵P2503A/B热井冷凝液泵P2504主油泵P2505辅油泵P2506事故油泵L2501电动双梁起重机排烟风机盘车油泵空冷器风机(E2505A~J)③除上述动、静设备以外的与设备相连接的所有附属管道,阀门,就地仪表等。1.3主要设备及原理介绍1.3.1丙烯压缩机丙烯压缩机由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制造,型号为:3MCL807。该离心压缩机由一缸两段七级组成(一段四级,二段三级),压缩机与汽轮机由膜片联轴器联接,压缩机和汽轮机安装在同一钢底座上,整个机组采用润滑油站供油润滑,压缩机的轴端密封采用克兰(天津)鼎铭公司的干气密封,干气密封的控制系统也由克兰(天津)鼎铭公司提供,原动机采用杭州汽轮机厂生产的NK40/46型凝汽式汽轮机。压缩机型号及参数说明:3MCL807符号说明3表示叶轮背靠背布置,带有抽加气M表示水平剖分结构CL表示离心压缩机及无叶扩压器80表示叶轮的公称直径为800mm7七级叶轮工况正常工况额定工况补气(正常/额定)介质丙烯气丙烯气丙烯气流量Nm3/h9673510091123606/24786平均分子量mol.w424242进口压力MPa(G)0.030.030.52进口温度(℃)-36-364出口压力MPa(G)1.61.6出口温度(℃)85.685.7轴功率(kw)74807927转速(r/min)47874868第一临界转速(r/min)2740第二临界转速(r/min)9500最大连续转速(r/min)5111转子重量(Kg)2384压缩机重量(Kg)42500离心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它与与输送液体的离心泵类似,气体从中心流入叶轮,在高速旋转的叶轮作用下,随叶轮作高速旋转并沿半径方向甩出。叶轮在驱动机械作用下对气体作功。因此,气体在叶轮内的流动过程中,一方面由于受旋转离心力的作用增加了气体本身的压力,另一方面又得到了很大的速度能(动能)。气体离开叶轮后,这部分速度能在通过叶轮后的扩压器、回流器、弯道的过程中转变为压力能,进一步使气体的压力得到提高。1.3.2汽轮机本汽轮机是杭州汽轮机厂根据德国西门子的反动式工业汽轮机技术来设计并生产制造的。汽轮机为凝汽式、单出轴、双侧进汽、向上进汽和向下排汽的结构。汽轮机型号及参数说明:NK40/46/0符号说明N正常进汽参数K排汽段为凝汽式40外缸标识尺寸400mm(外缸轮室内半径)46转子标识尺寸460mm(指末级转子根径)0外缸无延长段正常点额定点转速(r/min)47874868功率(kw)74808720转速范围(r/min)额定转速的75%~105%电子跳闸转速(r/min)5520危机保安器动作(r/min)5623进汽压力MPa(G)2.5(2.3~3.0)进汽温度(℃)380(360~390)排气压力MPa(A)0.02耗汽量(t/h)正常~39.2转子重量(Kg)2100汽轮机重量(Kg)5500第一临界转速(r/min)第二临界转速(r/min)汽轮机的工作原理:汽轮机是用蒸汽做功的旋转式原动机。中压过热蒸汽进入汽轮机,依次高速流经一系列环形配置的喷嘴(或静叶栅)和动叶栅而膨胀。蒸汽流过喷嘴时,压力降低,流速增加,获得的高速气流推动汽轮机转子旋转,喷嘴的作用就是将蒸汽的压力能转变为动能。由喷嘴流出的高速气流流至动叶片时,推动叶片运动,将大部分动能转换成叶轮旋转的机械功。叶轮再带动主轴转动,并带动压缩机主轴一起转动。所以在汽轮机连续工作过程中有两次能量转换,即:压力能→动能→转子机械能。2.定义2.1汽轮机:是将蒸汽的热能转换成机械能的蜗轮式机械。2.2压缩机:是用来提高气体压力或输送气体的机器,从能量的观点看,压缩机是把驱动机的机械能转化为气体压力能的一种机械。2.3机械效率:任何机械本身都受到重力的作用,相对运动的零件间又存在摩擦,所以使用任何机械,除了做有用功外,都不可避免地要做额外功。这时动力所做的总功等于有用功加额外功,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2.4压缩比:就是指压缩机气体压力与进气压力之比,所以又是压力比或压比。压缩比越大,离心式压缩机所需的级数就越多,其功耗就越大。2.5级:它是离心式压缩机的基本单元,是由一个叶轮和一组与其相配合的固定元件所构成。2.6缸:离心式压缩机的缸由一个或几个段组成,一个缸可容纳的级数最少一级,最多达到十级。2.7惰走时间:指的是停机时汽轮机速关阀关闭开始,汽轮机转子完全停止所经过的时间。2.8惰走曲线:惰走时间内,转速与时间的关系曲线称为惰走曲线。2.9喘振:透平式压缩机(离心式是透平式的一种)的流量减少到一定程度时所发生的一种非正常工况下的振动。2.10背压:就是汽轮机出口排汽压力,俗称背压,是指做完功以后还具有一定压力和温度的蒸汽。2.11汽化:物质由液相变成汽相的过程2.12冷凝:物质由汽相变成液相的过程。2.13临界转速:指数值等于转子固有频率时的转速。2.14管网:是离心式压缩机实现气体介质输送任务的管道系统。位于压缩机入口之前的称为吸入管道,位于压缩机出口之后的称为排出管道。吸入和排出管道之和为一完整折管道系统通常称为管网。它一般由管线、管件、阀门和设备等四要素组成。2.15气体密封:是一种以气体介质作润滑剂的非接触式密封,通过密封元件结构的巧妙设计,及其性能的发挥,可使泄漏减少至最低程度。2.16汽封:是防止蒸汽流出和空气流入气缸以及阻止蒸汽在各级间动静径向配合部分流动的部件。3离心式压缩机的基本结构及各部件作用3.1压缩机的基本结构离心式压缩机由转子及定子两大部分组成。转子包括转轴,固定在轴上的叶轮、轴套、平衡盘、推力盘及联轴节等零部件。定子则有气缸,定位于缸体上的各种隔板以及轴承等零部件。在转子与定子之间需要密封气体之处还设有密封元件。各个部件的作用介绍如下。3.2叶轮叶轮是离心式压缩机中最重要的一个部件,驱动机的机械功即通过此高速回转的叶轮对气体作功而使气体获得能量,它是压缩机中唯一的作功部件,亦称工作轮。叶轮一般是由轮盖、轮盘和叶片组成的闭式叶轮,也有没有轮盖的半开式叶轮。3.3主轴主轴是起支持旋转零件及传递扭矩作用的。根据其结构形式。有阶梯轴及光轴两种,光轴有形状简单,加工方便的特点。3.4平衡盘在多级离心式压缩机中因每级叶轮两侧的气体作用力大小不等,使转子受到一个指向低压端的合力,这个合力即称为轴向力。轴向力对于压缩机的正常运行是有害的,容易引起止推轴承损坏,使转子向一端窜动,导致动件偏移与固定元件之间失去正确的相对位置,情况严重时,转子可能与固定部件碰撞造成事故。平衡盘是利用它两边气体压力差来平衡轴向力的零件。它的一侧压力是末级叶轮盘侧间隙中的压力,另一侧通向大气或进气管,通常平衡盘只平衡一部分轴向力,剩余轴向力由止推轴承承受,在平衡盘的外缘需安装气封,用来防止气体漏出,保持两侧的差压。轴向力的平衡也可以通过叶轮的两面进气和叶轮反向安装来平衡。3.5推力盘由于平衡盘只平衡部分轴向力,其余轴向力通过推力盘传给止推轴承上的止推块,构成力的平衡,推力盘与推力块的接触表面,应做得很光滑,在两者的间隙内要充满合适的润滑油,在正常操作下推力块不致磨损,在离心压缩机起动时,转子会向另一端窜动,为保证转子应有的正常位置,转子需要两面止推定位,其原因是压缩机起动时,各级的气体还未建立,平衡盘二侧的压差还不存在,只要气体流动,转子便会沿着与正常轴向力相反的方向窜动,因此要求转子双面止推,以防止造成事故。3.6联轴器由于离心压缩机具有高速回转、大功率以及运转时难免有一定振动的特点,所用的联轴器既要能够传递大扭矩,又要允许径向及轴向有少许位移,联轴器分齿型联轴器和膜片联轴器,目前常用的都是膜片式联轴器,该联轴器不需要润滑剂,制造容易。3.7机壳机壳也称气缸,对中低压离心式压缩机,本工段是水平剖分面机壳,这种结构的端盖是用螺栓上下连接的。3.8扩压器气体从叶轮流出时,它仍具有较高的流动速度。为了充分利用这部分速度能,以提高气体的压力,在叶轮后面设置了流通面积逐渐扩大的扩压器。扩压器一般有无叶、叶片、直壁形扩压器等多种形式。3.9弯道在多级离心式压缩机中级与级之间,气体必须拐弯,就采用弯道,弯道是由机壳和隔板构成的弯环形空间。3.10回流器在弯道后面连接的通道就是回流器,回流器的作用是使气流按所需的方向均匀地进入下一级,它由隔板和导流叶片组成。导流叶片通常是圆弧的,可以和气缸铸成一体也可以分开制造,然后用螺栓连接在一起。3.11蜗壳蜗壳的主要目的,是把扩压器后,或叶轮后流出的气体汇集起来引出机器,蜗壳的截面形状有圆形、犁形、梯形和矩形。3.12密封为了减少通过转子与固定元件间的间隙的漏气量,常装有密封。密封分内密封,外密封两种。内密封的作用是防止气体在级间倒流,如轮盖处的轮盖密封,隔板和转子间的隔板密封。外密封是为了减少和杜绝机器内部的气体向外泄露,或外界空气窜入机器内部而设置的,如机器端的密封。本压缩机用的是干气密封。3.13轴承离心式压缩机有径向轴承和推力轴承。径向轴承为滑动轴承,它的作用是支持转子使之高速运转,止推轴承则承受转子上剩余轴向力,限制转子的轴向窜动,保持转子在气缸中的轴向位置。(1)径向轴承径向轴承主要有轴承座、轴承盖、上下两半轴瓦等组成。轴承座:是用来放置轴瓦的,可以与气缸铸在一起,也可以单独铸成后支持在机座上,转子加给轴承的作用力最终都要通过它直接或间接地传给机座和基础。轴承盖:盖在轴瓦上,并与轴瓦保持一定的紧力,以防止轴承跳动,轴承盖用螺栓紧固在轴承座上。轴瓦:用来直接支承轴颈,轴瓦圆表面浇巴氏合金,由于其减摩性好,塑性高,易于浇注和跑合,在离心压缩机中广泛采用。在实际中,为了装卸方便,轴瓦通常是制成上下两半,并用螺栓紧固,目前使用巴氏合金厚度通常在1~2mm。轴瓦在轴承座中的放置有两种:一种是轴瓦固定不动,另一种是活动的,即在轴瓦背面有一个球面,可以在运动中随着主轴挠度的变化自动调节轴瓦的位置,使轴瓦沿整个长度方向受力均匀。润滑油从轴承侧表面的油孔进入轴承,在进入轴承的油路上,安装一个节流孔板,借助于节流孔板直径的改变,就可以调节进入轴承油量的多少,在轴瓦的上半部内有环状油槽,这样使得润滑油能更好地循环,并对轴颈进行冷却。(2)推力轴承推力轴承与径向轴承一样,也是分上下两半,中分面有定位销,并用螺栓连接,球面壳体与球面座间用定位套筒,防止相对转动,由于是球面支承或可根据轴挠曲程度而自动调节,推力轴承与推力盘一起作用,安装在轴上的推力盘随着轴转动,把轴传来的推力压在若干块静止的推力块上,在推力块工作面上也浇铸一层巴氏合金,推力块厚度误差小于0.01~0.02mm。离心压缩机中广泛采用米切尔式推力轴承和金斯泊雷式轴承,离心压缩机在正常工作时,轴向力总是指向低压端,承受这个轴向力的推力块称为主推力块。在压缩机起动时,由于气流的冲力方向指向高压端,这个力使轴向高压端窜动,为了防止轴向高压端窜动,设置了另外的推力块,这种推力块在主推力块的对面,称为副推力块。推力盘与推力块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以利于油膜的形成,此间隙一般在0.25~0.35mm以内,最主要的是间隙的最大值应当小于固定元件与转动元件之间的最小轴向间隙,这样才能避免动、静件相碰。润滑油从球面下部进油口进入球面壳体,再分两路,一路经中分面进入径向轴承,另一路经两组斜孔通向推力轴承,进推力轴承的油一部分进入主推力块,另一部分进入副推力块。4.润滑油系统的组成润滑油系统由润滑油站、高位油箱、中间连接管路以及控制阀门和检测仪表所组成,其中润滑油站由油箱、油泵、冷油器、滤油器、压力调节阀、各种检测仪表以及油管路和阀门等组成。润滑油站上除冷油器外的所有设备均安装在一个钢结构底盘上,冷油器单独安装在一个钢结构底盘上,构成集装式供油系统,用户只需进行外部连接。4.1油箱油箱的容积符合API614标准要求,其维持容量为8分钟的正常流量;工作容量为5分钟的正常流量。油箱附带如下仪表及附件:液位计;液位开关;就地温度计;加热器(根据用户要求采用电加热器);温度变送器(铂热电阻)机组开车前,首先应对油箱中的油进行加热,当油温达到22℃时,即可启动油泵,使油站作自身的油循环,以使油箱内的油加热均匀并提高加热速度,使整个油系统打循环直至油温达到40±5℃。4.2氮气吹扫接头为了迅速排除油箱内部的烟气,油箱上设置了氮气吹扫接头,在氮气吹扫接头进口处装有孔板,孔板前的氮气压力为:200mmH2O,氮气流量为:10Nm3/日。4.3油箱排放阀在油箱倾斜底板的最低端设有排放阀。用于油箱检修时放出油箱中的油液或油质检验时的取样口。4.4油泵油系统中设置了两台相同流量及压力的螺杆泵,一主一备,正常工作时只需开动一台油泵,即可满足整个机组所需的全部油量要求。主油泵/备用油泵均由电动机驱动。另外还设置了一台电机驱动的事故油泵,该油泵电机使用事故电源,用于低压电停电等情况下,主、辅油泵均无法正常工作时的机组安全停机供油。主/备/事故油泵吸油口至油箱之间装有截止阀和泵吸入过滤器,在主/备/事故油泵排油口设有止回阀以防止压力油经空载泵回流;在上述止回阀的下游设有截止阀,维修油泵时应首先关闭油泵进出口的截止(球)阀。此外,润滑油系统中还设置了低压联锁报警装置,当润滑油总管的油压下降到联锁报警整定值时,联锁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并自动启动备用油泵,当系统油压恢复正常值后,手动停止备用油泵。4.5冷油器本系统中的冷油器为管壳换热器,进油温度65℃;出油温度≤49℃。油站上设置了两台冷油器,一台工作,一台备用,每台冷油器均能单独满足机组全部油量的冷却要求。两台冷油器的进出口分别用一台连续流转换阀(即三通切换阀)连接在一起,且在两台冷油器润滑油入口处设置了一条旁通管线,在旁通管线中设有截止阀及节流孔板,在冷油器油侧顶部设有排气管线回油箱,在排气管线中设有截止阀、节流孔板及流量视镜,正常工作时旁通管线中的截止阀及排气管线中的截止阀均处于开启状态,使得备用冷油器始终充满油,且备用冷油器与在用冷油器的油压相同、温度相近,始终处于待命状态,可随时投入使用,并保证了在两台冷油器切换过程中油压不会降低到启动备用油泵的压力整定值以下。在机组正常运转时可对其中的一台冷油器进行清洗或维修,其操作过程如下:a.检查两台冷油器之间旁通管线中的截止阀是否已经打开,如未打开将其全开。b.关闭在用冷油器排气管线中的截止阀,打开备用冷油器排气管线中的截止阀,当在排气管线中的回油视镜中看到有油排入油箱时说明备用冷油器已经充满油。c.转动连续流转换阀(即三通切换阀)控制杆,将需要清洗或维修的冷油器切换至备用状态。d.关闭旁通管线中的截止阀,然后将需要清洗或维修的冷油器中的油和水排放干净,此时即可对其进行清洗或维修了。e.清洗维修后,关闭冷油器的排放阀,打开旁通管线中截止阀及排气管线中的截止阀,让油充满清洗维修后的冷油器,并在该冷油器内流动,此时清洗维修后的冷油器即进入备用状态。4.6滤油器润滑油滤油器油站上设置了两台滤油器,一台工作,一台备用,每台滤油器均能单独满足机组全部润滑油的过滤要求。两台滤油器的进出口用一台连续流转换阀(三通切换阀)连接在一起,且在两台滤油器之间设置了一条旁通管线,在旁通管线中设有截止阀及节流孔板,在滤油器顶部设有排气管线回油箱,在排气管线中设有截止阀、节流孔板及流量视镜,正常工作时旁通管线中的截止阀及排气管线中的截止阀均处于开启状态,使得备用滤油器始终充满油,并使得备用滤油器与在用滤油器的油压相同且温度相近,始终处于待命状态,这样就保证了在两台滤油器切换过程中油压不会降低到启动备用油泵的压力整定值以下。在机组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即可对其中的一台滤油器进行维修或更换滤芯,滤油器维修或更换滤芯的操作步骤与冷油器清洗维修的步骤相同。在滤油器进出口的管道上设有差压变送器,用来显示滤油器进出口间的压差,当压差达到0.15MPa时,说明滤油器的滤芯堵塞严重,此时需立即更换滤芯。4.7压力调节阀润滑油供油总管的油压由PCV2507压力调节阀来调节;同时PCV2504保证调解油压力,同时将流量的多余部分流回油箱。4.8安全阀本系统油泵本身设有安全阀,当系统油压升到安全阀设定压力时,安全阀开启,油液经安全阀在泵本身做自循环,确保油泵及系统安全。安全阀在出厂前已调试好,用户不必再进行调节。4.9润滑油站内部连接管路润滑油站中各设备之间由管道及阀门连接在一起,在油泵出口的管道中装有止回阀,用来防止油泵打出来的油液经空载泵回流。PCV2504压力调节阀与三台截止阀组成阀组安装在油泵出口至冷油器进口的并联管路中,PCV2504压力调节阀为阀前调节,用来控制泵出口的油压,同时保证调节油油压,同时多余油液经该阀流回油箱;在滤油器下游装有PCV2507压力调节阀,该压力调节阀与三台截止阀组成调节阀组,用来控制润滑油总管的油压,该调节阀组的出口既为润滑油供油口。滤油器进出口间装有差压变送器(用来测量滤油器进出油口间的压差);主/辅油泵出口的管路中装有压力表(用来测量泵出口的油压)主/辅油泵出口总管至冷油器进口的管路中装有压力变送器(用来测量并传送泵出口总管的油压)及温度计(用来测量冷油器入口的油温)。冷油器出口至润滑油滤油器进口的管路中装有温度计、铂热电阻(用来测量并传送冷油器出口的油温)。过滤器出口装有压力表(用来测量滤油器出口的油压)及压力变送器。在冷油器的壳程设有排气管线回油箱;在该排气管线中设有截止阀、视镜及孔板。在滤油器的顶部设有排气管线回油箱;在该排气管线中设有截止阀、视镜及孔板。4.10润滑油高位油箱当油系统出现故障不能正常供油时,压缩机被迫停机,此时由于压缩机转子的转动惯量很大,机组需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完全停下来,这段时间机组所需的润滑油由高位油箱来提供。高位油箱的设置高度:从压缩机中心线到高位油箱正常操作液位的距离为6~7米。压缩机组开机前,高位油箱需充满油,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启动油泵打开高位油箱进油管线三阀组中的截止阀,向高位油箱充油,直至从高位油箱回油视镜中观察到有油流回油箱时为止,此时高位油箱已充满油,然后关闭三阀组中的截止阀。正常工作期间,始终有少量的油经三阀组中的孔板进入高位油箱,以维持高位油箱内的油温,当润滑油总管的油压低于高位油箱的位差压力时,三阀组中的止回阀自动打开,高位油箱中的油迅速流入润滑油用油点,确保机组安全停机。注:三阀组的安装位置应便于操作。5.汽轮机的结构及相关部件5.1汽缸前汽缸为铸钢体,排汽缸为灰铸铁,二者通过垂直中分面相接,整个汽缸有水平中分面,上下缸用法兰面和螺钉连接。5.2轴承汽轮机径向轴承采用滑动轴承,其内孔是二油叶型式,能保持转子运行稳定,轴承工作面上浇有巴氏合金。汽轮机止推轴承装在前轴承座内,它除起到转子轴向定位的作用外,同时也承受经平衡活塞平衡后所剩余的轴向推力,其形式为弧段瓦式(米契尔式),两边对称可承受两个方向的推力,瓦块上浇有巴氏合金。5.3转子和叶片汽轮机转子为整锻钢结构,调节级是冲动式叶片,中间转鼓级为反动式直叶片,低压级为扭叶片,均为不调频叶片。叶片叶根、型线部分及围带三者由整块材料铣成,扭叶片因在叶片顶部节距大,叶型薄,不宜用围带而采用拉筋结构。转鼓级叶根为倒T形,调节级和末级为叉形。导叶由型材铣制成形,再经过加工而成,叶根为钩形。5.4汽轮机汽封在导叶和动叶的围带上,铣出有径向高低的台阶,这些台阶和导叶持环上及转子上的汽封片一起组成有效的级间迷宫式汽封。转子和汽缸之间需要密封的地方,装有汽封体,汽封体固定在汽缸上,允许热胀,对冷凝式汽轮机组,在起动时,为了保持必要的真空,需向汽封送入蒸汽。5.5调节系统速关阀位于汽缸前部,蒸汽通过其进入蒸汽室。当机组正常运行时,速关阀中的油压克服弹簧力顶开阀门,出现故障时,油路中压力下降,阀门就立即快速关闭。调节汽阀用来调节进汽量,而进汽量决定着汽轮机的转速和功率。调节汽阀是用油压操纵的,各个阀碟挂在横梁上,横梁通过两根拉杆和一套杠杆机构被装在进汽室前的油动机所带动。所有控制调节系统的信号变换机构都集中装在前轴承座旁边。汽轮机调速由ITCC综合控制,接受压缩机出口处经变换的4-20mA的信号进行调速。5.6盘车系统油系统运行正常后,方可启动盘车油泵,盘车油泵入口来自润滑油总管,盘车有泵出口压力为10MPa,通过溢流阀4720将压力调节至8MPa,多余的油经溢流阀4720流回油箱,8MPa油经换向电磁阀7141后,进入冲击式盘车装置7140活塞下腔,由8MPa油压力推动活塞作功向上移动,活塞连接着盘车挂钩,挂钩挂住汽轮机轴盘车棘轮使主轴转动,活塞上腔0.85MPa的油会经溢流阀7143流回油箱,当活塞行至顶部与限位开关接触后,换向电磁阀7141关闭,8MPa油通过溢流阀7143流回油箱,此时0.85MPa控制油通过止逆阀进入活塞上腔,推动活塞下移,溢流阀7143是双向阀,控制油作功时不会通过溢流阀7143流回油箱,活塞下移时,盘车挂钩与汽轮机盘车棘轮是脱开的,活塞下腔的油经换向电磁阀阀7141流回油箱,当活塞下移至底部与限位开关接触后,换向电磁阀7141打开,8MPa油再次推动活塞上移,再次盘动汽轮机主轴转动,如此反复进行,活塞上下移动一次,汽轮机主轴被盘动15,溢流阀4721作为8MPa油压的稳定而设置的。注:盘车前必须确认机组转速为零,以防将盘车器损坏。当机组停机后,盘车器无电源时,须采用手动盘车。盘车的作用是盘动转子,检修后盘动转子检查有无动静摩擦;开机前盘动转子,使得转子均衡受热;停机时盘动转子,使得转子冷却均匀防止弯轴。5.7辅机系统空气冷凝器为20个翘片管束式,与百叶窗和风机相互配套联锁使用,可以将汽轮机做完功的乏气凝结为液体,由此而建立真空。每台空气冷凝器均带有温度和压力测量点,仪表采取三取二信号来控制风机开启(停止)及转速和百叶窗的开关,并带有报警和联锁汽轮机停机信号。在机组开车前,由于没有乏气,空气冷凝器风机可以采用手动方式开启部分风机,等汽轮机开车进气后,再将空气冷凝器风机和百叶窗投入自动调节,以此来保证真空度,使汽轮机正常运行。在冬季为防止空气冷凝器冻裂,可以在汽轮机开车前将蒸汽通入空气冷凝器,以此来保护设备不被损坏。6.丙烯压缩制冷原理制冷作为一门科学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将某物体或液体冷却,使其温度降低到环境温度以下,并保持这个温度。制冷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四种:液体汽化制冷、气体膨胀制冷、涡流管制冷和热电制冷,其中液体汽化制冷的应用最为广泛,丙烯制冷就是其中一种,它是利用丙烯液体汽化时的吸热效应实现制冷的。液体汽化成蒸汽,当液体处于密闭容器时,若此容器内除了液体及液体自身的蒸汽外不存在任何其他气体,那么液体和蒸汽在某一压力下将达到平衡,此时的汽体称为饱和蒸汽,它所具有的压力称为该温度下的饱和压力,温度称为饱和温度。饱和压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如果将一部分饱和蒸汽从容器中抽出,液体中就必须再汽化一部分蒸汽来维持平衡,液体汽化时,需要吸收热量,此热量称为汽化潜热。汽化潜热来自被冷却对象,它使被冷却对象变冷,或者使它维持在低于环境温度的某一低温。为使上述过程继续进行,必须不断的从容器中抽出蒸汽,再不断地将液体补充进去。通过一定的方法把蒸汽抽出,并使它凝结成液体后再回到容器中,就能满足这一要求。从容器中抽出的蒸汽,如果直接凝结成液体,所需冷却介质的温度比液体的蒸发温度还要低,而我们希望蒸汽的冷凝过程在常温下实现,因此需要将蒸汽的压力提高到常温下的饱和压力。这样,制冷工质将在低温低压下蒸发,产生制冷效应,并在高温高压下冷凝,向环境或冷却介质放出热量。因此,汽化制冷循环由工质汽化、蒸汽升压、高压蒸汽的冷凝和高压液体的降压四个过程组成,丙烯压缩制冷循环就具备上述四个基本过程。7.工艺流程7.1工艺气系统流程开车时,液体丙烯从槽车导入丙烯储槽,再用氮气将丙烯储槽的液体丙烯压入丙烯收集槽V2503,然后依次导入省功器V2504、丙烯闪蒸罐V2502、丙烯分离器V2501,最后通过液体丙烯管线去低温甲醇洗工序。装置正常生产时,从低温甲醇洗工序来的-40℃气体丙烯,压力约0.03MPa(G),进入丙烯分离器V2501,气体中的液滴分离出来后以72129Nm3/h进入丙烯压缩机C2501一段进口。由省功器V2504来的温度约4℃、压力约0.52MPa(G)丙烯气进入丙烯闪蒸罐V2502,分离气体中的液滴后以23606Nm3/h补入丙烯压缩机C2501二段进口,与一段出口气体混合后95725Nm3/h进入二段入口继续压缩至排气压力。气体丙烯经压缩后,出压缩机C2501的气体压力升为1.6MPa(G),温度约85.6℃,依次进入1#丙烯冷凝器E2501A/B、2#丙烯冷凝器E2502A/B,最终冷凝到40℃,冷却介质为循环冷却水。丙烯气通过循环冷却水冷凝成液体后,靠重力自流排入丙烯收集槽V2503。出丙烯收集罐V2503的液体丙烯,经省功器V2504后减压至0.52MPa(G)、温度降至4℃,丙烯蒸汽带走热量进入闪蒸分离器V2502进行气液分离,液体丙烯分两路分别进入过冷器E2503管程和壳程,壳程丙烯经减压并带走管程丙烯的热量后,进入入口分离器V2501进行气液分离,管程丙烯经深冷至-20℃后供低温甲醇洗工段的各丙烯冷却器。为了防止压缩机喘振,采用了两段防喘振回路,压缩机出口经一段防喘振阀FV2526进入丙烯分离器为一段防喘振回路,经二段防喘振阀FV2528进入丙烯闪蒸罐为二段防喘振回路。冷冻系统制冷过程中积累的不凝性气体和安全阀放空气体,经放空总管进入火炬。液滴进入丙烯压缩机,打坏叶轮,同时丙烯分离器和闪蒸罐液位也不能过低,以避免一、二段进气产生大的波动,造成压缩机喘振。7.2蒸汽及冷凝液流程压力为2.5MPa(G),温度为380℃的中压蒸汽经隔离阀、速关阀、调节汽阀后进入汽轮机内膨胀做功,做功后的负压蒸汽0.02MPa(A)排入空冷器,在空冷器中被冷凝为水,冷凝水用冷凝液泵送出界区。为了维持空冷器的真空,设有射汽抽气器,抽出其中不凝汽。抽气器设有启动抽气器和两级抽气器,启动抽气器给凝汽系统快速建立真空,而汽轮机正常运行时,两级抽气器保证凝气系统的真空度。两级抽气器的蒸汽用凝结水泵打出的凝结水冷却,冷凝液通过疏水膨胀箱进入集液箱,经泵送入热井,再经凝结水泵送出界区。7.3润滑油流程贮存在油箱中的汽轮机油,经油泵加压后采用一次油压调节阀PCV2504调节油压至1.1MPa(G),经油冷却器(出口油温45±2℃)、油过滤器后,一路送往汽轮机调节机构作调速液压油;另一路经过二次油压调节阀PCV2507将压力控制在0.25~0.30MPa(G),送往各个轴承润滑点,各路回油汇合至回油总管返回油箱。另外,还设置了由事故发电机驱动的事故油泵,以确保全厂断电时机组各轴承所需润滑油的供给。为保证事故油泵启动前或特殊情况下机组停机后惰走期间供油,还设置了高位油箱,正常运转中高位油箱注满油,并保持少量溢流,一旦发生意外,可通过位差向机组各轴承提供短时间润滑油,保证机组惰走期间各轴承的润滑。7.4干气密封气流程7.4.1一级密封气流程正常运行时,采用压缩机出口工艺丙烯气(温度87℃,压力1.6MPa(G),流量500Nm3/h)作为一级密封气的气源,该气源经G1法兰端口进入密封控制系统,通过F1(或F2)过滤器过滤后,然后通过PDV1282气动薄膜调节阀将其阀后压力调整为比平衡管/放空火炬两者管线压力高80KPa(选相应压差较低的一方作为调节对象),分别经法兰A1′-A1和A2′-A2进入低、高压端密封腔。压缩机开、停车时,使用25℃、2.5MPa(G)中压氮气作为一级密封气的气源,流程同上。一级密封气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压缩机内不洁气体污染一级密封端面,同时随着压缩机的高速运转,通过一级密封端面螺旋槽送到一级密封放空火炬腔体,并在密封端面间形成刚性气膜,对端面起润滑、冷却等作用。该气体绝大部分通过压缩机的轴端迷宫进入机内,只有少部分通过一级密封端面进入一级放空火炬腔体。7.4.2二级密封气及后置隔离气流程采用常温、0.4MPa(G)、流量74Nm3/h的氮气作为二级密封气和后置隔离气的气源,该气源经G2法兰端口进入密封控制系统后,通过F3(或F4)过滤器精过滤之后分别进入高、低压端二级密封腔和后置隔离密封腔:a)经球阀V20、流量计FI-1283、截止阀V22节流减压后,作为二级密封气通过单向阀V26、C1′-C1进入低压端二级密封腔;b)经球阀V21、流量计FI-1284、截止阀V24节流减压后,作为二级密封气通过单向阀V27、C2′-C2进入高压端二级密封腔;c)经音速孔板组件SO1限流减压后,作为后置隔离气通过E1′-E1进入低压端后置密封腔;d)经音速孔板组件SO2限流减压后,作为后置隔离气通过E2′-E2进入高压端后置密封腔。二级密封气的主要作用是阻止从一级密封端面泄漏的少量介质气体进入二级密封端面,并保证二级密封安全可靠运行,其大部分气体与一级密封端面泄漏的少量介质气体通过一级密封放空火炬腔体进入放空火炬管线,只有少部分通过二级密封端面进入二级密封放空腔体后,与部分后置隔离气高点放空。后置隔离气主要是保证二级密封端面不受压缩机轴承润滑油气的污染。其中一部分气体通过后置密封内侧梳齿迷宫与从二级密封端面泄漏的少部分密封气高点放空;另一部分气体通过后置密封外侧梳齿迷宫经轴承润滑油放空口放空。7.4.3放空火炬管线流程进入二级密封腔的大部分气体与从一级密封端面泄漏的少量介质气体分别通过低压端B1-B1′、截止阀V8、流量计FT-1281、球阀V12和高压端B2-B2′、截止阀V10、流量计FT-1282、球阀V13汇合后经单向阀V15、G4法兰端口放空至火炬。8.操作方法8.1系统开车8.1.1系统原始或大检修后开车8.1.1.1开车前的准备工作(1)机组安装或大修完毕,联轴器接好,护罩安装好。(2)油系统清洗完毕,符合清洁要求。如果具备条件,油箱通入密封氮气,保持微正压。(3)所有仪表安装、检修完毕,转速控制系统ITCC组态完毕。(4)转速控制系统ITCC、轴振动及轴位移测量二次仪表、电液转换器供电正常。(5)水、电、仪表空气供应正常,蒸汽管道吹扫符合要求,低温甲醇洗建立溶液循环。(6)关闭压缩机、汽轮机缸内导淋阀,关闭辅助设备及工艺管道上导淋阀。(7)汽轮机盘车器调试好用。(8)汽轮机抽真空系统和凝结水系统具备投用条件。(9)管道支、吊架安装完毕,合格。(10)汽轮机本体及所属蒸汽管道保温合格,结束。(11)开车现场清洁无杂物,标识清楚,消防器材齐全,消防通道畅通,现场照明合格。(12)开车用工器具(扳手、手电、听棒、测温仪、测振仪等)齐全,通讯器材(电话、对讲机等)齐备;开车用资料(操作报表、试车方案、操作规程、事故预案等)齐全。(13)开车组织机构完善,责任分工明确。(14)检查应开、关阀门应开阀门:防喘振阀FCV2526、FCV2528;各调节阀前、后切断阀;E2501A/B、E2502A/B进出口阀。注意先开出口阀,后开进口阀;(开进出口阀后要开设备水侧排气阀排气,有水冒出后关闭排气阀。)主、辅冷凝液泵进口阀、排气阀、辅泵出口阀;压缩机一段入口阀,二段入口阀打开;应关阀门:丙烯气总管进口电动阀MV2501及液态丙烯去低温甲醇洗和硫回收阀门。压缩机出口放空阀HV2529;各调节阀旁路阀;油冷却器循环水进口阀;中压蒸汽管线上的隔离阀、速关阀,抽气、汽封用蒸汽阀;抽空气阀;集液箱、热井冷凝液外送阀及回流阀;油系统各阀门开关情况见油系统开车部分。备注:系统吹扫、气密、置换步骤详见试车方案。8.1.1.2润滑油系统投用(1)油系统开车准备油系统运行前十分钟向投用后置隔离气(气源为:0.4MPa低压氮气)。投用方法:依次打开V16、V17(或V18、V19),及孔板S01、S02上下游截止阀,此时压力表PG-1283指示值应在0.4MPa,PG-1287、PG-1288指示约10KPa。注意:在正常运行时不可中断后置隔离气,压缩机停车后,后置隔离气必须在油运停止且回油管路无油流动至少十分钟后方可切断后置隔离气。油箱充油到高限液位(1714mm)(油箱低限液位1244mm,低报值为871mm)。油温控制在45±2℃(油冷却器出口)。检查确认油箱密封氮气投用,并开启排油烟机。润滑油、控制油蓄能器充氮气至规定值。投用油冷却器和油过滤器至要用的那一台。检查应开、关阀门应开阀门:主、辅润滑油泵进、出口阀;b.控制油压力调节阀PCV2504、润滑油压力调节阀PCV2507及前后截止阀;e.各轴承进油阀;f.油冷却器A/B排气阀,进油管线上连通阀及循环水出口阀;油过滤器A/B进油管线上连通阀及排气阀。应关阀门:a.油系统各调节阀旁路阀;b.各设备上导淋阀、蓄能器充油阀。(2)润滑油系统建立手动盘主、辅润滑油泵应无卡涩;启动主油泵,用控制油调节阀PCV2504调节油泵出口压力为1.05MPa;向油冷器、油过滤器充油排气;用润滑油调节阀PCV2507调节润滑油总管压力为0.25MPa;调整各轴承进油压力,支撑轴承进油管压力为0.09-0.13MPa,推力轴承进油管压力为0.025-0.13MPa,并观察轴承回油确保正常。缓慢打开蓄能器充油阀;打开高位油箱进油管线三阀组中的截止阀,向高位油箱充油,观察回油视镜有回油后关充油阀;正常工作期间,始终有少量的油经三阀组中的孔板进入高位油箱,以维持油箱内油位。视情况开油冷器的循环水进口阀,控制油温在45℃左右。(3)油泵双泵互备试验①控制油压力低试验:缓慢打开PCV2504的旁路阀,待控制油压力PSIA-2540降至0.60Mpa时,报警同时备用油泵启动,记录备用油泵启动时控制油压力的数值,立即停主油泵,关闭PCV2504的旁路阀,将控制油压调至正常值0.85Mpa,依次对主油泵做自启动试验。做完后在控制室恢复泵的主备情况。②润滑油总管压力低试验:缓慢关小PCV2507后截止阀,待润滑油压力PISA2509降至0.15Mpa时,报警同时备用油泵启动,记录备用油泵启动时润滑油压力的数值,现场将油泵打至手动状态立即停主油泵,然后开大PCV2507后截止阀,将油压调至正常值0.25Mpa,依次对主油泵做自启动试验。做完后在控制室恢复泵的主备情况。(4)速关阀灵敏及打闸试验开启速关阀:油循环正常后,系统复位后可将电磁阀带电,油压作用于电磁阀后的两个插装阀活塞上,切断速关油泄油口;手动开启启动油换向阀1839,视速关阀顶部油压表油压0.85Mpa,启动油建立;建立启动油的同时另一路油作用于危急保安器2210活塞顶部,将活塞推下,使控制油通过危急保安器2210,并建立自立油压作用于活塞顶部,可保证控制油在危急保安器畅通,手动开启速关油换向阀1830,视速关油压力表至0.85Mpa,速关油建立;速关油建立的同时由于速关油压的作用,使控制油通入电液转换器1742;速关油和启动油压力相同后,手动关闭启动油换向阀1839,将启动油压力泄至零位,速关油作用于速关阀活塞底部,将活塞推至顶部,由于活塞连接速关阀头,速关阀打开。控制油进入到电液转换器后,通过控制系统输入的转速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来改变电液转换器阀门开度大小,从而改变二次油压力大小,二次油压变化可改变错油门滑阀位置,也就改变了错油门活塞的位置,活塞位置的瞬间变化可使控制油瞬间通过错油门进入油动机上腔或下腔(控制油进入油动机上腔时,油动机下腔的油同时通过错油门回油箱;控制油进入油动机下腔时,油动机上腔的油同时通过错油门回油箱),油动机上下腔油量的变化可使油动机内活塞位置也发生变化,活塞通过杠杆原理带动调节气阀,从而可改变进入汽轮机的蒸汽量,也就改变了汽轮机的转速。①速关阀灵敏试验现场打开试验阀1845,压力油流向检验活塞,检验活塞推压速关阀活塞,使活塞和阀杆向关闭方向移动,如果活塞和阀杆卡涩,说明阀杆上有盐或油垢沉积,为使其恢复正常,必须多次重复进行试验,如果这时的实际压力仍未降低,也不低于极限值,则考虑在停车时处理。②开启速关阀,在现场按下停车按钮,速关阀关闭。重新开启速关阀,中控紧急停车按钮打闸,速关阀关闭。(5)润滑油压力低跳车试验a、将汽轮机排气压力高联锁停用,从中控DCS上将机组联锁复位。b、确认油压低跳车联锁已投用,辅助油泵打手动。c、建立速关油压,打开速关阀。d、关小润滑油调节阀PCV2507后截止阀,降低润滑油压力,当润滑油压力降至0.10MPa时,速关阀自动关闭。e、重新打开PCV2507的后切断阀,建立正常的润滑油压力,并将备用油泵投自动。(6)事故油泵自启联锁试验事故油泵投自动,现场及DCS紧停按钮复位,主油泵运行,润滑油压力正常。联系电气人员从配电房中把主、辅油泵进线闸拉下。主油泵断电停车,事故油泵启动。确认后,通知电气人员给主、辅油泵送电。启动主油泵,辅油泵处备用状态,恢复油系统正常,停事故油泵。(7)当油循环运行正常后,检查并投用盘车装置。备注:投用盘车应具备的条件①确认机组转速为零;②机组润滑油总管压力PINSA2509>0.03MPa;③汽轮机速关阀ZSL2541A/B全关;④盘车器与盘车齿轮吻合完好;投用方法:中控确认上述条件满足,显示“允许盘车”字样后通知现场启动盘车油泵,当DCS画面上延时时间由60s倒计为0s后,点击“启动盘车”按钮即可投用盘车电磁阀,现场确认盘车器是否动作。停止盘车方法:中控点击“停止盘车”按钮停止盘车电磁阀,现场停盘车油泵。8.1.1.3丙烯液体的充填微开界区丙烯贮槽气体排放阀,然后用中压氮气将液体丙烯由槽车缓慢压入丙烯贮槽,充填过程中注意丙烯贮槽压力变化,不得超过1.6MPa(G)。充填完毕,关闭丙烯贮槽气体排放阀。利用丙烯贮槽压力向丙烯收集罐V2503导入液体丙烯至正常液位;然后依次向丙烯闪蒸罐V2502、丙烯分离器V2501、丙烯省功器V2504导入丙烯至正常液位。丙烯充填过程中系统中的氮气被不断置换经放空管去火炬放空,分析系统中气相丙烯含量大于99%为合格。8.1.1.4建立冷凝液循环联系调度供应汽轮机集液箱脱盐水,打开集液箱脱盐水补水阀,待集液箱液位充至100mm。打开凝结水泵进口阀和进口管道排气阀,将两个液位分程调节阀置手动位置。稍开冷凝液送出阀LV2540B,开冷凝液回流阀LV2540A,开启凝结水泵,缓慢打开凝结水泵的出口阀,让冷凝液打循环,待集液箱液位上涨时开启凝液去热井的调节阀LV2540B,待集液箱液位稳定后,将两个液位分程调节阀均打到自动位置自行调节集液箱液位。待热井液位充至100mm时。打开热井凝结水泵进口阀和进口管道排气阀,将两个液位分程调节阀置手动位置。稍开冷凝液送出阀LV2541B,开冷凝液回流阀LV2541A,开启热井凝结水泵,缓慢打开热井凝结水泵的出口阀,让凝液打循环。待热井液位上涨时开启LV2541B,冷凝液送至两级抽汽器冷却器作为冷却介质,再送至冷凝液管网,给排气安全阀建水封,使排气安全阀的液位达到正常值,待热井液位稳定后,将两个液位分程调节阀均打到自动位置自行调节热井液位。附:主、辅冷凝液泵互备试验a、将主泵打手动位置,辅泵打自动位置。开旁通阀向集液箱补脱盐水。当集液箱液位LI-2540≥300mm时,发出液位高报警,同时备用凝结水泵自启动,关闭脱盐水补水阀。b、缓慢打开凝液送出阀LV-2540B,待热井液位降到100mm后关闭LV-2540B,停主凝结水泵。c、用同样方法对另一台泵做自启动试验。d、热井凝结水泵与集液箱凝结水泵试验方法相同。8.1.1.5中压蒸汽暖管(1)暖管前的准备①确认管道吹扫合格,管道保温完成并检验合格。②联系调度送蒸汽,依次打开中压蒸汽管线沿途导淋、第一道隔离阀及前导淋阀、速关阀前暖管放空阀、汽机缸体及平衡管上的疏水阀。③汽轮机及管路上所有压力表根部阀打开。④第二道隔离阀及其旁通阀、速关阀和调节汽阀均关闭。(2)暖管(第二道隔离阀后至速关阀前蒸汽管道)①通知调度向管网送蒸汽,开始低压暖管。②缓慢打开第二道隔离阀旁路阀,当前后压力均等后缓慢打开第二道隔离阀(关闭旁路阀),控制蒸汽压力在0.2-0.3Mpa,升温速率为5℃/min,暖管30min,对其至速关阀间的管道进行低压暖管;当管道温度达到120~130℃后,可以按0.1Mpa/min的速率提升管内压力;当蒸汽压力升至2.5MPa(G)、汽温达到360℃左右时,暖管结束(可以适当关小速关阀前放空阀,维持压力和温度恒定即可)。③暖管期间注意观察汽轮机缸体温度,检查速关阀的严密性,防止蒸汽漏入汽轮机缸内。同时加强疏水,避免产生水击。8.1.1.6轴封汽的建立①打开隔离阀引轴封汽至调节阀PCV7200前,暖管5~10min,注意打开导淋疏水,稍开轴封汽调节阀。②稍开调节阀PCV7200的旁路阀及前、后切断阀,开调节阀PCV7200的信号阀。③确认PCV7200工作正常后,全关其旁路阀及轴封余汽调节阀。④调整PCV7200使轴封汽压力控制在0.008MPa(G)左右,使轴封冒汽口有少量蒸汽冒出。8.1.1.7建立真空系统大气安全阀进水,并保持微量溢流。微开抽气器蒸汽阀缓慢升压,并充分疏水,暖管5—10分钟。打开启动抽气器蒸汽阀,再打开启动抽气器空气阀,对系统抽真空,确保真空达到-0.06MPa以上。当启动抽气器运行正常后,进行启动抽气器与主抽气器的切换,具体切换步骤如下:a.开抽气冷凝器冷凝液排放阀;b.开二级驱动蒸汽阀;c.开二级抽气阀;d.再开一级驱动蒸汽阀;f.开一级抽气阀。当主抽气器稳定后,依次关启动抽气器的抽气阀、蒸汽阀,停启动抽气器。随着冷凝系统真空度的增加,相应用轴封蒸汽调节阀调整轴封汽的压力,保证汽轮机两端轴封冒汽管有少量蒸汽冒出。⑦真空度联锁停机试验缓慢关小抽气器蒸汽阀,降低系统真空度,当汽轮机排汽压力≥-0.06MPaG时报警;当排汽压力≥-0.03MPaG时,速关阀关闭,记录跳车时的数值。注意:在进行此项试验时要求关闭调速气阀(不让蒸汽进入汽轮机),打开速关阀,投用排气压力联锁。备注:在真空建立汽轮机冲转以后根据排气压力升高情况投用空冷器。附:空冷器的控制及使用方法①现场检查设备状态完好无误后,将所有的风机、百叶窗打到手动控制位置。②空冷器两组10台风机,风机为变频器驱动。变频器控制回路的压力是排汽母管压力(PI25103/104)。③冷态启动阶段排气母管压力高时打开风机百叶窗,再开启风机。④汽轮机暖机时由于蒸汽流量为额定流量3%~5%,ACC系统必须通过旁路(减温减压蒸汽)调节总的蒸汽流量。⑤空冷器投运前通过旁路蒸汽,测试管束温度进行排序,手动启动空冷器风机,启动顺序为从温度高温度低。A.观察风机电机电流是否正常稳定,不正常立即停机,通知电器、仪表人员检查。B.测量振动、轴温是否正常;噪音是否正常,如不正常应立即停机检查。⑥汽轮机负荷测量通过测试汽轮机冲动级(第一级)的级后压力,负荷大小与此级后压力成正比。⑦冬天环境温度低于-15℃时,负荷大于70%额定负荷,空冷器允许投自动。当环境温度大于15℃时,负荷40%~50%时,空冷器可以投自动。⑧风机控制A.每台风机都是允许手动操作或单独操作,目的是便于将来的检修维护。在手动模式下,操作工能够进行增量或减量步骤的操作。B.电加热器是用来加热风机齿轮箱润滑油的。这个加热器开关通过TSL的设定值自动启动加热(设定在15°C)。⑨正常运转时排气压力高低的控制A.自动状态下风机和百叶窗的调整-如果PIC输出大于6%,百叶窗起动器PCVA/B/F/G打开;如果PIC输出小于3%,百叶窗起动器PCVA/B/F/G关闭。-如果PIC输出大于12%,百叶窗起动器PCVC/D/H/I打开;如果PIC输出小于6%,百叶窗起动器PCVC/D/H/I关闭;。-如果PIC输出大于18%,百叶窗起动器PCVE/J打开;如果PIC输出小于12%,百叶窗起动器PCVE/J关闭。-如果PIC输出大于25%,电机A~J(从1到10)的所有变频驱动器都将同步开机;如果PIC输出小于20%,所有的变频驱动器都将停机-每隔2分钟,E/J/D/I/C/H/B/G/A/F(从10到1),直至全部停机;针对10~100%的电机转速的变频驱动器,计算压力控制器的25~100%的输出范围。在实际操作中,为了保证冷凝液温度(TI25103、TI25118)不至于过低,需要维持较好的真空度。为了确保不凝气体的正确排放,要打开空冷器抽真空管线前侧阀VRF1和2,同时关闭后侧阀VR1和2。C.冻结当环境温度降到-35℃时,而蒸汽流量低到11t/h时,空冷器管束将会冻结。(此时所有风机停机并且百叶窗关闭)导致冻结的主要原因:-蒸汽流量偏低(低于BTT的建议值)。-空气在意外的情况下进入真空系统。-抽气器工作效率下降(在此情况下,需对空冷凝汽器的压力进行增减,从而进行“扫除”操作)防止冻结的方法除了控制蒸汽用量在最小流量以上外,还需要注意冷凝液温度(TI25103/TI25118):-TI25103/TI25118(L):当2个测定值中的1个测定值低于30°C时,警报器将报警,操作人员需将压力回路控制器设置在手动模式下从而解决问题。-TI25103/TI25118(LL):当2个测定值中的1个测定值低于25°C时,压力控制器输出将被强制到19%(小于20%)(所有的变频驱动器和电机都停机)。-TI25103/TI25118(LL):当2个测定值中的1个测定值低于20°C时,压力控制器输出将被强制到0%(百叶窗关闭)。如果在延时15’之后,TSLLL仍然低于20°C,汽轮机将跳脱从而避免额外的蒸汽进入系统。-当两个测定值都达到30°C时,压力控制器回路将不再被强制到0%。⑩空冷器操作注意事项A.管内介质、温度、压力均应符合设计条件,严禁超压,超温操作。B.管内升压、升温时,应缓慢逐级递升,以免因冲击骤热而损坏设备。C.空冷器正常操作时,应先开启风机,再向管束内通入介质。停止操作时,应先停止向管束内通入介质,后停风机。D.易凝易冻介质在冬季操作时,其程序与3)条相反。E.负压操作的空冷器开机时,应先开启抽气器,管内达到规定的真空度时再启动风机,然后通入管内介质,停机时,按相反程序操作。冬季操作时,开启抽气器达到规定真空度后,先通入管内介质,再启动风机,以免管内冻结无法运行。F.停车时,应用低压干燥空气吹扫并排净冷凝液,以免冻结和腐蚀.G.开车前应将浮动管箱两端的紧定螺钉卸掉,保证浮动管箱在运行过程中可自由移动,以补偿翅片管热胀冷缩的变形量。8.1.1.8机组开车(1)考虑到本系统特殊性(尽可能缩短氮气向系统泄露量),决定干气密封一级密封、二级密封在开启速关阀之前投用。具体投用步骤为:在投用一级干气密封时,先打开氮气阀V28,依次打开V1、V3球阀,微开V33、V34、V35阀,检查确认氮气不含水后打开V2(或V4)、V5、V6、PDV-2582调节阀,调节阀门开度至正常压力。投用压差变送器PDT-2581,PDT-2582,PDT-2583。在中控室检查确认过滤器前后压差高报警、一级密封与二次平衡管/放空火炬低选器的低报及联锁停车值。一级密封气投用后,投用火炬气:打开V8、V12、V10、V13阀,开通高、低压端放空火炬管线,调节阀门开度使流量计FT-2581、FT-2582指示达到9Nm3/h。当压缩机正常运转(出口工艺气稳定在1.6MPa)时切换一级密封气源,注意切换时开工艺气阀和关氮气阀应同时进行。当压缩机停运机内压力较低后方可停用一级密封气。一级密封投用正常后,投用二级密封气。打开V20、V22、V21、V24阀投入高、低压端二级密封进气,调节阀门开度使FI-2583、FI-2584的流量达到8Nm3/h。此时PG-2585、PG-2586指示值在60KPa左右。(2)开车步骤①开启速关阀A.通知调度室准备启动丙烯压缩机;B.DCS上停车电磁阀复位;现场手动紧急停车按钮复位;停盘车。C.开启速关阀(步骤如下)建立启动油:现场顺时针旋转启动油换向阀(1839)手轮,建立启动油压;建立速关油:现场逆时针旋转速关油换向阀(1830)手轮,建立速关油压;开启速关阀:逆时针缓慢旋转启动油换向阀(1839)手轮,使启动油与回油接通,启动油压下降,速关阀打开。②确认以下条件“开车条件”是否满足:A.油冷器后润滑油温度TINSA2505≥35℃。B.润滑油总管压力PINSA2509≥0.25MPaG。C.干气密封一级密封与平衡管压差PDINSA2582≥70KPa。D.干气密封一级密封与放火炬压差PDINSA2583≥70KPa。E.干气密封低压端一级泄漏放火炬流量FINSA2581≥5.0Nm3/h。F.干气密封高压端一级泄漏放火炬流量FINSA2582≥5.0Nm3/h。G.汽轮机速关阀ZSH2540A/B全开。H.汽轮机速关阀ZSH2540A/B未全关。I.压缩机一段防喘振阀门FV2526全开。J.压缩机二段防喘振阀门FV2526全开。K.压缩机组联锁投用。③当“开车条件”全部满足,指示灯变绿,显示“机组允许开机”,打开调速画面,点击“启动”按钮,进入暖机模式,就可选择ITCC或现场仪表盘去升速开车,当按下“升速”按钮后,达到最小暖机转速目标设定值800rpm后保持20min(如果手动操作需点击“保持”)。暖机完毕,继续升速至2500rpm左右保持5~10min,检查确认机组各项参数均正常后继续升速,当转速达到临界区域内(2739~3395rpm),将自动高速通过,不受手动影响,此模式为“加速”。当继续升速至3617rpm最小运行转速,即进入运行模式。运行模式下,转速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即可(一般情况直接升速到正常运行转速5087rpm)。④如果进入运行模式下,投自动调节时,压缩机将自动加减负荷。⑤在升速过程中注意以下问题:A.汽轮机启动暖机过程应按启动曲线进行。B.倾听缸内及汽封片处应无摩擦及异常声响。C.检查轴承油压、回油量及回油温度应正常。(通常在升速过程中,油温会有大幅上涨,应该及时开启油冷器循环水维持油温在45±2℃)D.集液箱、热井液位和真空及轴封蒸汽压力应稳定在设定值。E.检查各轴承温度、轴振动、轴位移及胀差的变化情况F.检查汽机缸体膨胀情况,滑销系统无卡涩,前后猫爪应灵活。G.上述各参数若超标,应找出原因并调整至正常,否则不得升速,紧急情况下操作人员可以紧急停车。⑥若要做超速试验,应在运行模式下,先按一次允许超速按钮,将其变为“超速模式”字样,再一直按下“超速试验”按钮,如果达到联锁值5520rpm时未发生联锁,松开“超速允许”按钮,使转速再返回运行模式,以便查找原因,而不必停机。⑦若要做危急保安器试验,则将超速试验联锁旁路,同样按下“超速”按钮直至转速升至5623rpm,观察联锁是否动作,如果联锁未动作则紧急停车,联系仪表自控处理。⑧试验完成后,汽轮机在运行模式运行正常。根据低温甲醇洗需要,缓慢交替关小防喘阀FV2526,FV2528提高压力,当二段出口压力稍高于丙烯收集槽V2503内压力时打开压缩机出口阀(E2501A/B至E2502A/B之间闸阀),联系甲醇洗岗位,逐渐开启液态丙烯外送阀,缓慢打开入口电动阀MV2501,将丙烯气导入系统。在此过程中,需要兼顾前工序负荷大小,提高压缩机转速,提高压缩机出口压力。当系统负荷稳定后,投压缩机转速串级调节,将一级密封气切换为压缩机出口工艺气。8.1.2正常开车正常开车是指短期停车后的开车,因系统内各设备液位正常,因此不需要补充丙烯。投用后置隔离气,油系统、冷凝液系统运行,依次暖管、盘车、投轴封、建立真空、投用一、二级干气密封、冲转、升速至正常转速调节负荷。(具体步骤与原始开车相同)系统停车正常停车(1)接调度指令准备停车,停车前应先将主密封气切换为中压氮气。(2)解除汽机转速遥控,改为ITCC调速器面板操作。(3)根据前工序减负荷大小与低温甲醇洗岗位联系缓慢交替开FV2526、FV2528,并降低压缩机转速,在降压过程中要注意防喘振流量偏差,防止产生喘振。(4)逐渐关闭液态丙烯外送阀(包括丙烯收集槽和省功器液位调节阀),将丙烯储存在丙烯收集罐中。(5)当FV2526、FV2528全开,且转速降至调速器下限值后,联系低温甲醇洗、硫回收岗位丙烯压缩机停车(点击“正常停机”按钮),关闭丙烯外送阀。(6)当转速降至零后,关中压蒸汽进口隔离阀,缓慢开导淋阀泄压疏水,开汽机缸体各部疏水阀。当转速降为零后,考虑到本机组的特殊性,可以停一级密封、二级密封。关闭压缩机出口阀。(7)开盘车油泵、盘车电磁阀对机组盘车,注意观察转子是否盘动。(8)控制油冷器后油温为45℃(停机后需关闭油冷器循环水以防油温过低)。(9)停主抽气器:先关抽空气阀,再关蒸汽阀。(10)当凝汽器真空接近零后,关汽封调节阀,关蒸汽总阀,开阀后导淋阀。(11)抽气器停用半小时后,停集液箱、热井冷凝液泵,关冷凝液外送阀LCV2540及后切断阀(严防内漏)。若机组长期停车或需要检修,还需做进一步处理。机组长期停车气缸内丙烯要放空,同时充氮气反复置换,再用空气置换分析合格,方可进行机组检修。(12)当汽缸内温度低于50℃,且盘车至少8小时后,方可停止盘车。(13)手动停润滑油泵,油运停止十分钟后方可终止后置隔离气。(14)关各水冷器进、出口阀门。(15)每天启动油系统和盘车装置,盘车半小时以上。短期停车(1)如低温甲醇洗因故临时停车,不需冷量供应,根据压缩机进口流量及时开大防喘阀开度,并关闭进出系统的丙烯阀。(根据压缩机出口压力和一级密封压差情况适时将一级密封切换至中压氮气)(2)压缩机降负荷之后汽轮机打闸停机,此时分离器、省功器和闪蒸槽的液位有可能上涨,应迅速手动关闭丙烯入口分离器、省功器、丙烯闪蒸罐液位控制阀防止液位过高。(3)当转速降为零以后,投用盘车。微开蒸汽管线导淋阀,打开汽机缸体各部疏水阀进行充分疏水,严防速关阀内漏。(4)关闭油冷器的循环水,停一级、二级密封气,油系统运行,干气密封后置隔离气投用。关闭冷凝液外送阀LCV2540,让冷凝液自身打循环。(5)关闭压缩机出口阀和入工段电动阀MV2501。(6)维持速关阀前管道暖管合格,待命开机。8.2.3紧急停车紧急停车是指机组突然计划外停车,包括手动打闸停车和联锁跳车两部分。(1)手动打闸停车手动打闸停车是机组发生异常现象或事故,前工段工艺指标严重超标,一切危及人身安全、设备安全,会造成严重伤害或破坏的情况,必须采取果断措施,打闸停车。手动打闸停车可以在控制室、ITCC调速器及现场进行。遇到以下情况需手动打闸停车:A.汽轮机转速升高到超速跳闸转速而未产生速关动作;B.轴振动突然增大,振幅达到或超过规定的极限值;C.机组突然发生强烈振动,缸内有明显的摩擦、撞击声。D.液击严重;E.轴封处发生火花;F.机组任何一只轴承的温度急骤升高,达到规定的极限值;G.转子轴位移突然增大超过规定极限值;H.油系统着火并且不能很快将火扑灭;I.主蒸汽管或压力油管破裂;J.真空或抽汽压力突然超出极限值;K.压缩机发生严重喘振而不能消除;L.压缩机密封系统故障而不能排除;M.工艺系统发生事故,要求机组紧急停机(如停电、仪表空气、冷却水等公用工程时);N.其它辅助设备突然发生致使机组无法继续运行的故障。O.机组达到某一联锁跳车设定值而联锁未能正常动作。紧急停车后的处理:①确认防喘振阀FV2526,FV2528开;速关阀、调速汽阀关闭;现场手动关闭丙烯外送阀、入工段电动阀、压缩机出口阀。②待汽机完全停止转动后,机组盘车。③监视机组惰走时间,转速降到0后启动盘车装置。④因停电等导致的紧急停车,要尽量减少惰走时间,让机组尽快停下来,可采取破坏真空等手段。⑤确定紧急停机的原因,只有在排除故障后方可重新启动压缩机。如果机组只是短暂停车,打开蒸汽管道导淋,维持油温及油系统、冷凝液系统、抽气系统、盘车装置运行;如果是长期停车,其处理同压缩机的长期停车步骤。8.3正常操作8.3.1正常生产时液位的控制丙烯闪蒸罐液位正常控制在35﹪,低限报警值为25﹪,高限报警值为60﹪,联锁停车值85﹪。丙烯分离器液位正常控制在25﹪,低限报警值为10﹪,高限报警值为50﹪,联锁停车值75﹪。8.3.2压缩机防喘振控制喘振,也称之为飞动,是使透平压缩机性能反常的一种不稳定的运行状态。透平压缩机发生喘振时,将出现整个压缩机管网系统的气流周期性振荡现象。不但会使压缩机的性能显著恶化,气体参数:压力、流量产生大幅度的脉动,而且会发生一种“呼哧,呼哧”的噪音,并大大地加剧整个机组的振动。喘振会使压缩机的转子和定子的元件经受交变的动应力;级间压力失调引起强烈的振动,使密封和轴承损坏;甚至发生转子与定子元件相碰、压送的气体外泄、引起爆炸等恶性事故。压缩机防喘振分为二段回路,分别由一段防喘振阀FV2526与二段防喘振阀FV2528控制,当出口气量过小时,出口气返回到进口,以补充气体流量起到防止丙烯压缩机喘振的作用,出口气量也不能过大,防止打气量过高而超速跳车。无论压缩机的压缩比是多少,要保证压缩机的吸入流量比喘振流量大,就能保证压缩机稳定的工作。如果压缩机只是轻微喘振,将迅速将防喘振阀开大,如果仍不能消除或发生严重喘振则做停车处理。8.3.3单体设备的开、停车与切换(1)润滑油泵的开停车A.开车①检测润滑油油质和油箱油位正常;②确认泵的压力表根部阀打开;③打开泵的入口阀和泵的出口阀;④启动泵,调整泵出口压力达到正常值。B.停车①按停车按钮;②关闭泵的出入口阀;③开导淋排尽残液后关闭导淋。注:在备泵处于自动位置时禁止擦拭和盘动联轴器部分。(2)凝结水泵的开停车A.开车①确认泵护罩牢固,手动盘车确认转子灵动无卡涩;②检测润滑油油质和油位正常,集液箱(或热井)内液位具备开泵条件;③打开泵的入口阀,确认泵的压力表根部阀打开;④开泵的进出口排气阀,排气完毕后关闭;⑤启泵,确认泵轴旋转方向正确;⑥待泵的出口压力达到正常值时,打开泵出口阀;B.停车①关闭泵的出口阀;②按停泵按钮;③关闭入口阀;④如检修排尽泵内液体,关闭导淋。注:在备泵处于自动位置时禁止擦拭和盘动联轴器部分。(3)丙烯泵的开停车A.开泵打开泵的入口阀,确认泵的压力表根部阀打开;打开泵的回流阀排气;③启泵;④打开泵的出口阀,待泵的出口压力达到正常值时,关闭回流阀;B.停泵①打开泵的回流阀,关闭出口阀;②按停泵按钮;③如果检修,关闭入口阀,打开泵体导淋,排尽液体反复置换合格后交出检修。(4)备用设备的切换A.润滑油泵的切换①对辅助油泵盘车,确认无卡涩现象;②确认泵进出口阀全开;③启动辅泵,确认辅泵运行正常;④停主油泵。B.凝结水泵的切换①对备用泵盘车,确认无卡涩现象;②打开泵进口阀,关闭出口阀,开回流阀;③启动备用泵,待出口压力正常后开出口阀,确认备用泵运行正常;④缓慢关闭主泵的出口阀,停主泵;(是否自启)⑤如检修关闭其进出口,打开导淋排净泵内残留液体,并停电。C.油冷却器的切换①开备用油冷器冷却水回水阀;②确认备用油冷却器油侧导淋关闭,打开油侧排气阀;③打开充压阀向备用油冷却器充油,待排气后出现稳定的油流后关闭排气阀,关闭充压阀;④操作切换手柄,将油冷器切换到备用油冷器,开上水阀调节油温;⑤打开壳程导淋排尽已停用的油冷器内的油。D.油过滤器的切换①确认备用油过滤器的导淋关闭,打开排气阀排气;②打开充压阀向备用过滤器充压,待排气阀有稳定的油流后关闭排气阀;③操作切换手柄,将油过滤器切至备用过滤器,记录初始压差;④关闭充压阀,打开已停用的过滤器的排气阀泄压;⑤打开导淋阀排尽已停用过滤器内的油。8.3.4注意事项(1)轴封蒸汽要尽量调小,防止轴封汽因压力过高沿轴封漏入轴承箱,污染润滑油。(2)停冷凝液系统前应先停下主抽气器,否则会因断水而将主抽气器冷却器损坏。(3)汽机转速一旦为零要及时投用盘车机构。(4)机组冲转前盘车活塞应处于最低位,防止盘车挂钩与转子碰撞。(5)建立真空前要检查抽气冷凝器疏水器投用情况。(6)注意检查油系统有无泄漏。(7)启动油泵前干气密封隔离气一定要提前10分钟建立并正常投入,停止油泵前,一定要先停油泵,20分钟后再停隔离气,防止润滑油窜入干气密封。8.3.5日常维护要求(1)监视并记录机组各项运行参数,发现异常应及时消除。(2)通过听、摸、闻、比、看等手段对系统进行细致的检查,及时消除跑、冒、滴、漏。(3)检查备用设备的备用情况,检查备用动设备的阀位是否正确。(4)速关阀每季度进行灵活性检查,确认无卡涩。(5)配合质检人员进行油品、冷凝液的分析取样工作。注意冷凝液取样在泵出口,不允许将泵入口排液阀打开。同时根据油品分析情况,必要时启动油水分离装置进行润滑油的脱水。(6)巡检中注意检查各调节阀的阀位与调节器的对应情况、防喘振阀的实际阀位与输出值之间的对应关系。(7)每年两次对蓄能器中充氮压力进行检查;(8)冬季做好防冻工作(具体防冻措施见防冻保温方案)。(9)巡检中注意检查透平前后猫爪的灵活,检查压缩机滑销系统,防卡涩。8.4巡检内容及操作要点8.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手工具产品可靠性与寿命预测技术考核试卷
- 2025员工终止劳动合同协议书范本
- 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郊联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政治试题(含答案)
- 诺如病毒知识培训
- 2025年军队文职人员-公务员核心备考题库(含典型题、重点题)
- 2025年高考历史选择题高分秘籍
- 加强学生手机管理班会
- 2024年秋季新人教版PEP版三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案
- 2025年2月份创意设计类办公用品知识产权归属协议
- 部队应聘简历范文
- 福建省小学休学申请表
- 区法院权力运行外部流程图(竖版)
- 1.潘月杰BEST管理沙盘-四川国企
- 生产设备定期保养记录
- 物流设施与设备教案
- 气瓶安全管理与使用课件
- 台海局势之我见课件
- 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
- 空调水系统试压方案
- 2024年高中英语学业水平测试及答案
- 现代汉语下册课后习题答案(语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