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安全事故现场处置方案_第1页
生产安全事故现场处置方案_第2页
生产安全事故现场处置方案_第3页
生产安全事故现场处置方案_第4页
生产安全事故现场处置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产安全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编号:版本号:编制:批准:颁布日期:目录一、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3-二、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5-三、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8-四、车辆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4-五、起重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6-六、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7-七、物体打击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8-八、高温中暑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20-九、中毒窒息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22-十、化学品泄露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23-一、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火灾事故主要分为气体、液体、和固体可燃物火灾三种类型。在生产过程中,生产现场电气设备、设备、材料放置区、电气焊作业区等均存在着或多或少的易燃、可燃物质。这些易燃、可燃物质遇到明火时,就有可能发生火灾事故,若有一处发生火灾,很有可能蔓延,就火灾的危害程度及危险性来说是非常大的,可能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火灾事故多发生于干燥、多风的春秋季节,但生产作业活动引发的火灾事故则没有明显的季节特征。2、应急组织和职责2.1应急组织体系同综合应急预案“应急组织体系”。2.2指挥机构及职责同综合应急预案“指挥机构及职责”。3、应急处置3.1火情处置程序报警:所有员工应熟悉报警程序,发现事故征兆,如电源线产生火花,某个部位有烟气,异味等。现场第一发现人员应立即报告值班领导(负责人)按报警器报警,现场人员进行自救、灭火、防止火情扩大。接报:消防中控室值班人员接报后,立即到达事故现场了解情况,组织人员进行自救灭火。并报告企业负责人或应急救援指挥部,做好现场灭火处置工作。火情已被扑灭,做好现场保护工作,待有关部门对事故情况调查后,经同意,做好事故现场的清理工作。3.2火灾处置程序3.2.1事故现场继续蔓延扩大,现场指挥人员通知各救援小组快速集结,快速反应履行各自职责投入灭火行动。3.2.2按指挥人员要求,通讯联络组向公安消防机构报火警,及向有关部门报告,派人接应消防车辆,并随时与救援处置领导小组联系。3.2.3各灭火小组在消防人员到达事故现场之前,应继续根据不同类型的火灾,采取不同的灭火方法,加强冷却,撤离周围易燃可燃物品等办法控制火势。3.2.4在有可能形成有毒或窒息性气体的火灾时,应佩戴正压式呼吸器或采取其他措施,以防救援灭火人员中毒,消防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听从指挥积极配合专业消防人员完成灭火任务。3.2.5疏散组应通知引导各部位人员尽快疏散,尽量通知到应撤离火灾现场的所有人员。在烟雾弥漫中,要用湿毛巾掩鼻,低头弯腰逃离火场。3.2.6火灾现场指挥人员随时保持与各小组的通讯联络,根据情况可互相调配人员。3.2.7进行自救灭火,疏导人员、抢救物资、抢救伤员等,救援行动时,应注意自身安全,无能力自救时各组人员应尽快撤离火灾现场。3.3电气设备着火处置措施3.3.1电线、电气设施着火,应首先切断供电线路及电气设备电源。3.3.2电气设备着火,灭火人员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消防设施,装备器材投入灭火战斗。3.3.3及时疏散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及抢救疏散着火源周围的物资。3.3.4着火事故现场由熟悉带电设备的技术人员负责灭火指挥或组织消防灭火组进行扑灭电气火灾。3.3.5扑救电气火灾,可选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不得使用水、泡沫灭火器灭火。3.3.6扑救电气设备着火时,首先要切断电源。灭火人员应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防毒口罩等措施加强自我保护。3.3.7公安消防队到达后,协同配合公安消防队灭火抢险。3.3现场抢救受伤人员的处置3.3.1被救人员衣服着火时,可就地翻滚,用水或毯子、被褥等物覆盖措施灭火伤处的衣、库、袜应剪开脱去,不可硬行撕拉,伤处用消毒纱布或干净棉布覆盖,并立即送往医院救治。3.3.2对烧伤面积较大的伤员要注意呼吸,心跳的变化,必要时进行心脏复苏。3.3.3对有骨折出血的伤员,应作相应的包扎,固定处理,搬运伤员时,以不压迫伤面和不引起呼吸困难为原则。3.3.4可拦截过往车辆,将伤员送往附近医院进行抢救救治。3.3.5抢救受伤严重或在进行抢救伤员的同时,应及时拨打急救中心电话(120),由医务人员进行现场抢救伤员的工作,并派人接应急救车辆。3.4灭火结束灭火结束后,注意保护好现场,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的调查处理工作,并做好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调查处理完毕后,经有关部门同意,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清理,尽快恢复生产经营活动。3.5应急联络与事故报告3.3.1联络方式火警电话:119、医疗急救电话:120。3.3.2事故报告事故报警人员应使用普通话,简明扼要、语速平稳、清晰准确地报告事故概况。事故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事故单位名称、事故地点部位、何种电压触电、人员伤亡情况、现场有无着火或火势情况、报警人姓名及联系电话等。4、注意事项4.1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参加火灾事故应急救援行动,应急救援人员必须佩戴和使用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严禁救援人员在没有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盲目施救。4.2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4.2.1应根据火情、火势情况,选择合适的抢险救援器材。4.2.2在危险区域以外才可设置应急照明灯。4.3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4.3.1应急救援时,应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先抢救受伤人员。4.3.2应急救援时应注意,防止事故扩大。4.3.3必须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后方可进入现场,参加应急救援行动。4.4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注意保护好事故现场,便于调查分析事故原因。二、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事故特征1.1危险性分析公司设置有高低压用电设备、控制柜、照明设施广泛遍布全厂,若遇电气设备缺陷、不合规范、屏护不符合规范、失效、设备接地(接零)保护不良或失效,运行操作失误、违章操作、检修,试验安全技术组织措施不当,人员过失或偶然事件等因素,均可能导致人员触碰高、低压带电体的直接触电伤害。电气设备和使用的电动工具漏电,人员触碰其金属外壳,在接地(零)不良或漏电保护失效等情况,均有导致人员二次触电危险。在电气设备检修工作中,由于安全、技术组织不当等因素,如无挂上禁止合闸警示牌、违反电气检修规程等,都可能造成人员触碰高压或低压带电体的直接触电伤害。临时用电线路、设施无按规范安装(尤其是临时线拖地和地面积水),无办临时审批手续。设备检修中的移动照明采用非安全电压。都可能造成人员触电伤害。雷雨天气,防雷设施无定期检测或失效,亦会使人员遭受雷击伤害。1.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发生触电的区域、地点或装置有:生产车间、配电房等1.3事故前可能出现的预兆触电出现的预兆:带电体裸露;无漏电保护开关、PE接地;临时用电线路不按规定设置;作业人员无任何防护措施;电工未经培训及无证上岗;雷雨天气。2应急组织和职责2.1应急组织体系同综合应急预案“应急组织体系”。2.2工作职责2.2.1岗位员工职责发现可能或已触电者,应立即高声呼叫求救;立即采取措施,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如切断电源等;报告班组长或应急小组组长;接受并执行本应急小组的指令。2.2.2班组长职责接到员工报告后,应立即到现场进行确认;组织本班组员工,按现场应急处置措施执行;若事故后果超出本班组控制能力,立即上报本车间应急小组组长;接受并执行本应急小组组长的指令。2.2.3应急小组组长职责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本应急小组成员;组织本应急小组成员,按现场应急处置措施执行;及时将情况上报应急指挥部,接受并执行应急指挥部的指令。3应急处置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人员受伤人员受伤是否严重医疗救护措施是否拨打120采取必要救护后,送医急救排险、控险措施触电事故发生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3.2.1医疗救护应急处置措施触电者未失去知觉的救护措施:应让触电者在比较干燥、通风暖和的地方静卧休息,并派人严密观察,同时请医生前来或送往医院诊治。触电者已失去知觉但尚有心跳和呼吸的抢救措施:应使其舒适地平卧着,解开衣服以利呼吸,四周不要围人,保持空气流通,冷天应注意保暖,同时立即请医生前来或送住医院救治。若发现触电者呼吸困难或心跳失常,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挤压。对“假死”者的急救措施:当判定触电者呼吸和心跳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就地抢救。方法如下:消除口中异物。使触电者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迅速解开其领扣、围巾、紧身衣和裤带。如发现触电者口内有食物、假牙、血块等异物,可将其身体及头部同时侧转,迅速用一只手指或两只手指交叉从口角处插入,从口中取出异物,操作中要注意预防将异物推到咽喉深处。采用仰头抬颊法畅通气道。操作时,救护人用一只手放在触电者前额,另一只手的手指将其颏颌骨向上抬起,两手协同将头部推向后仰,舌根自然随之抬起、气道即可畅通。为使触电者头部后仰,可于其颈部下方垫适量厚度的物品,但严禁用枕头或其他物品垫在触电者头下。3.2.2排险、控险应急处置措施触电急救的要点是动作迅速,救护得法,切不可惊慌失措,束手无策。要贯彻“迅速、就地、正确、坚持”的触电急救八字方针。发现有人触电,首先要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然后根据触电者的具体症状进行对症施救。脱离电源的基本方法有:将出事附近电源开关刀拉掉、或将电源插头拔掉,以切断电源。用干燥的绝缘木棒、竹竿、塑料棒等物件将电源线从触电者身上拨离或者将触电者拨离电源。必要时可用绝缘工具(如带有绝缘柄的电工钳、干燥的木柄斧头以及锄头)切断电源线。救护人戴上绝缘手套或在手上包缠干燥的衣服、围巾、帽子等绝缘物品拖拽触电者,使之脱离电源。如果触电者由于痉挛手指紧握导线缠绕在身上,救护人可先用干燥的木板塞进触电者身下使其与地绝缘来隔断入地电流,然后再采取其他办法把电源切断。如果触电者触及断落在地上的带电高压导线,且尚未确证线路无电之前,救护人员不可进入断线落地点8-10米的范围内,以预防跨步电压触电。进入该范围的救护人员应穿上绝缘靴接近触电者。触电者脱离带电导线后应迅速将其带至8-10米以外立即开始触电急救。只有在确证线路已经无电,才可在触电者离开触电导线后就地急救。3.3报告事项3.3.1报警电话及联系方式报警电话:110、1203.3.2报告内容:触电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人员伤亡情况、已采取的措施、报告人及电话。4注意事项在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时应注意的事项:未采取绝缘措施前,救护人不得直接触及触电者的皮肤和潮湿的衣服。严禁救护人直接用手推、拉和触摸触电者;救护人不得采用金属或其他绝缘性能差的物体(如潮湿木棒、布带等)作为救护工具。在拉拽触电者脱离电源的过程中,救护人宜用单手操作,并且救护人身体部位及所穿的鞋不能潮湿,这样对救护人比较安全。当触电者位于高位时,应采取措施预防触电者在脱离电源后坠地摔伤或摔死(电击二次伤害)。夜间发生触电事故,应考虑切断电源后的临时照明问题,以利救护。三、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1事故类型机械伤害事故是人们在操作或使用机械过程中,因机械故障或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等原因造成的伤害事故。1.2危害程度分析机械伤害事故主要对人体引起挤压、碰撞、冲击、剪切、卷入、绞绕、甩出、切割、切断、刺扎等伤害。发生事故以后,受伤者轻则皮肉受伤,重则伤筋动骨、断肢致残,甚至危及生命。2、应急处理基本原则2.1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2.2预防为主、加强演练。2.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职责明确。2.5依靠科学,依法规范。3、组织机构及职责3.1应急组织体系同综合应急预案“应急组织体系”。3.2指挥机构及职责同综合应急预案“指挥机构及职责”。4、预防与警报4.1危险源监控机械伤害危险源监控应根据国家、行业标准,结合实际生产情况,对办公生活区、作业区的存在机械伤害的危险源进行详细辩识,并评价出重大危险源。针对重大危险源,采取相应的措施、方案,进行监督控制。机械伤害事故基本安全要求:(1)各种加工机械附近要设有明确的操作注意事项;(2)认真严格地做好三级教育,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机械加工工作中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机械设备的性能和正确的操作方法,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3)砂轮必须进行定期检查,砂轮应无裂纹及其它不良情况,砂轮机必须装有钢板制成的防护罩,禁止使用无防护罩的砂轮机;(4)对机械的运动部件如旋转件等必须设置防护网,无法用罩网防护的部位应设置警示标志,防止人体触及;(5)对手提式电动工具、安全带等应进行测试,符合质量标准方可使用,不符合标准的一律作废;(6)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定期检查、按需修理,做好维护保养,及时修复存在隐患的部位,杜绝机械带病作业;(9)机械/机具用电线路一律由电工按照规定要求进行安装,禁止“一闸多用”;(10)机械维修期间要切断电源,悬挂不准合闸警示牌,必要时要设专人监护;4.2预警行动(1)机械伤害事故预警的条件①操作者缺乏应有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思想麻痹,有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操作规程;②传动带、砂轮以及接近地面的联轴节、皮带轮和飞轮等,未设安全防护装置;③手持电动工具无断路保护器;④机械设备在非最佳状态下运转,机械设备在设计、结构和制造工艺上存在缺陷,机械设备组成部件、附件和安全防护装置的功能退化等均可能导致伤害事故;机械设备超负荷运作或带病工作;⑤操作人员野蛮操作,导致机器设备安全装置失效或失灵,造成设备本身处于不安全状态⑥机械运转时加油、维修、清扫,或者操作者进入危险区域进行检查、安装、调试,虽然关停了设备,但未能开启限位或保险装置,又无他人在场监护,将身体置身于他人可以启动设备的危险之中;⑦没有穿戴合适的防护服和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护工具;⑧对发现的问题与违章没有按规定处理或出现其他重大事故隐患或未遂事故。(2)安全预警的方式、方法如遇机械伤害事故发生时,在场的人员要立即采用电话、手机或其它快捷方式第一时间向部门负责人、公司经理和相关负责人汇报。组长立即采取应急措施,通知各应急小组成员携带各自的抢险工具,赶赴出事现场。(3)预警信息的发布发现达到预警条件时,事故部门通过以下方式发布有关信息:(1)固定内线电话;(2)手机。5信息报告程序5.1报告程序①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事故责任部门应立即将事故情况如实向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和事故所在地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报告。②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接到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后,应遵循“迅速、准确”的原则,立即向领导小组组长报告。特别紧急的情况下,各部门可以直接报至公司主要负责人。各级应急指挥领导小组之间,必须保证24小时人员通讯畅通。5.2事故发生后及时上报的内容:①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类别、企业名称;②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伤亡人员情况和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③事故发生原因初步分析;④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⑤其他需要上报的有关事项;⑥事故报告的签发人及报告时间、联系人及联系电话等。5.3报警方式:采用电话报警和手机报警。6应急处置6.1分级响应Ⅰ级、Ⅱ级、Ⅲ级事故响应行动启动公司级预案;Ⅳ级事故响应行动启动专项应急预案。6.2响应分级标准Ⅰ级响应:特大事故,即:(1)死亡30人以上;(2)造成100人以上中毒、重伤;(3)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Ⅱ级响应:重大事故,即:(1)死亡10人以上,29以下;(2)造成50-99人中毒、重伤;(3)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1亿元。Ⅲ级响应:较大事故,即:(1)死亡3-9人;(2)造成10-49人中毒、重伤;(3)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5000万元。Ⅳ级响应:一般事故,即:(1)死亡1-2人;(2)造成1-9人中毒、重伤;(3)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1000万元。6.3响应程序(1)应急领导小组接到事故报警后,初步判断险情和响应等级,确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2)立即向技术部报告;(3)通知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做好应急准备;(4)事故现场负责人利用现场资源组织抢险救援行动,并请求当地政府、业主、医疗救护,消防机构等应急支援;(5)车间领导和相关人员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调动车间内部资源,组织、指挥、协调抢险救援方案和行动;(6)配合各级政府采取的警戒、治安、救援、消防、环保、交通管制、人员疏散等应急措施;(7)随时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应急办公室和公司报告事态发展情况;(8)做好相关人员的思想工作,保持队伍稳定;(9)做好应急恢复工作;(10)当需要扩大应急时,由车间应急指挥组总指挥决定,向公司或地方政府部门请求支援。6.4处置措施当员工发生机械伤害事故时,迅速确定事故发生的准确位置、可能波及的范围、设备损坏的程度、人员伤亡等情况,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急救人员应尽快赶往出事地点。6.4.1休克、昏迷急救让休克者平卧、不用枕头,腿部抬高30度。若属于心原性休克同时伴有心力衰竭、气急,不能平卧时,可采用半卧,注意保暖和安静,尽量不要搬动,如必须搬动时,动作要轻。6.4.2骨折急救①固定断骨的材料可就地取材,如棍、树枝、木板、拐杖、硬纸板等都可作为固定材料,长短要以能固定住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或不使断骨错动为准。②脊柱骨折或骨折或颈部骨折时,除非是特殊情况如室内失火,否则应让伤者留在原地,等待携有医疗器材的医护人员来搬动。③抬运伤者,从地上抬起时,要多人同时缓缓用力平托;运送时,必须用木板或硬材料,不能用布担架或绳床。木板上可垫棉被,但不能用枕头,颈椎骨骨折伤者的头须放正,两旁用沙袋将头夹住,不能让头随便晃动。6.4.3严重出血的急救止血的方法:①一般止血法:一般伤口小的出血,先用生理盐水涂上红汞药水,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②严重出血时,应使用压迫带止血法。这是一种最基本、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止血方法。适用于头、颈、四肢动脉大血管出血的临时止血。即用手指或手掌用力压住比伤口靠近心脏更近部位的动脉跳动处(止血点)。只要位置找的准,这种方法能马上起到止血作用。6.4.4肢体切断断肢(指)后,有时即刻造成伤者因流血或疼痛而发生休克,所以应设法首先止血,防止伤员休克。其急救要点为:①让伤者躺下,用一块纱布或清洁布块(如翻出干净手帕的内面),放在断肢伤口上,再用绷带固定位置。如果找不到绷带,也可用围巾包扎。②如是手臂切断,用绷带把断臂挂在胸前,固定位置;若是一条腿断了,则与另一条腿扎在一起。③料理好伤者后,设法找回断肢。倘若离断的伤肢(指)仍在机器中,千万不能将肢体强行拉出,或将机器倒开(转),以免增加损伤的机会。正确的方法应是拆开机器后取出。④取下断落的肢(指)体后,立即用无菌纱布或干净布片包扎,然后放人塑料袋或橡皮袋中,结扎袋口。若一时未准备好袋子或消毒纱布,可暂置于4℃的冰箱内(不应放在冰冻室内,以免冻伤)。运送时应将装有断伤肢体的袋子放入合适的容器中,如广口保温桶等,周围用冰块或冰棍冷冻(注意防止冰块与其直接接触,以免冻伤),迅速同伤员一起送医院以备断肢(指)再植。⑤离断后的伤肢,如有少许皮肤或其他肌腱相连,不能将其离断,应放在夹板或阔竹片上,然后包扎,立即送到医院作紧急处理。⑥严禁在离断伤肢(指)的断端涂抹各种药物及药水(包括消毒剂),更不能涂抹牙膏、灶灰之类试图止血。6.4.5一般性外伤①视伤情送往医院,防止破伤风。②轻微内伤,送医院检查。7、应急救援结束在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情况下,应急指挥中心应根据应急救援实际情况宣布应急救援结束:(1)伤亡人员已经查清;(2)事故危害已经消除;(3)事故的次生、衍生隐患得到控制;(4)受伤人员基本得到救治;(5)紧急疏散的人员恢复正常生活。8、事故调查和处理按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等以及公司的有关规定进行事故的调查和处理。9、培训和演练9.1定期进行应急培训,除计划的正常培训外,对于演练中存在问题较多的环节,应进行强化培训。9.2演练应每年至少一次,如实记录演练情况。当演练结束后,应进行演练评估,发现不符合和不足并及时修订预案,组织培训,持续改进。10、奖惩(详见综合预案相关内容)11、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11.1为了保证救援工作及时有效,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必须针对危险目标并根据需要,将抢险抢修、个体防护、医疗救援、通讯联络等装备器材配备齐全;平时要专人维护、保管、检验,确保器材始终处于完好状态,保证能有效使用。11.2应急救援组织,必须定期检查应急人员的配置情况,如有变动应及时调整和补充,以确保应急力量的充足完备。应急人员还应定期接受安全再教育和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并定期演练。11.3资金保障本公司的应急救援资金由应急指挥中心领导批准后从安全生产费用中据实列支,详见《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制度》。四、车辆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事故特征1.1危险性分析生产现场原料进厂要靠叉车等车辆运输,在员工上下班出没的高峰期,若车况不良(尤其是信号系统或制动系统出现故障),驾驶员视野不清,判断失误,车速过快,操作不当或违章操作,厂内道路无人车分流,人员又避让不及,就有可能发生车辆对人员的碰撞,造成车辆伤害事故。1.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发生车辆伤害的区域、地点有:厂内道路等有车辆运行的场所。1.3事故前可能出现的预兆车辆伤害出现的预兆:(1)车辆存在缺陷,如刹车失灵、转向灯损坏等;(2)场地存在缺陷,如路面滑等,厂内道路无限速标志牌等;(3)驾驶员不安全行为,如酒后驾驶、精力不集中、无证驾驶等。2应急组织和职责2.1应急组织机构同综合应急预案“应急组织体系”。2.2工作职责2.2.1岗位员工职责(1)发现车辆伤害,应立即高声呼叫求救;(2)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应立即执行现场应急处置措施;(3)报告班组长或应急小组组长;(4)接受并执行本应急小组的指令。2.2.2班组长职责(1)接到员工报告后,应立即到现场进行确认;(2)组织本班组员工,按现场应急处置措施执行;(3)若事故后果超出本班组控制能力,立即上报应急小组组长;(4)接受并执行本应急小组组长的指令。2.2.3应急小组组长职责(1)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本应急小组成员;(2)组织本应急小组成员,按现场应急处置措施执行;(3)接受和执行应急指挥部的指令。3应急处理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3.2.1医疗救护应急处置措施(1)不要轻易移动受伤者,保持其呼吸道通畅;(2)有出血时,应有效止血,包扎伤口;(3)如果发生骨折,用双手稳定及承托受伤部位,限制骨折处活动并设置软垫,用绷带、夹板或替代品妥善固定伤肢;(4)发生断指(肢)应立即止血,应马上用止血带扎紧受伤的手或脚,或用手指压迫受伤的部位止血。伤口用无菌纱布或清洁棉布包扎,将断指(肢)也要用无菌纱布包扎,有条件的与冰块一起放入干净胶袋,并立即送医院进行手术;(5)如果伤者出现呼吸或心跳停止,应进行心肺复苏急救。3.2.2排险、控险应急处置措施如果有车辆压住伤者,应立即用千斤顶顶起车辆,小心移出受伤人员。如果发现车辆有漏油,疏散无关人员,禁止点火源出现,并根据下列情况,立即采取堵漏措施:(1)油管折断时,可找一根与油管直径适应的胶皮或塑料管套接。如套接不够紧密,两端再用铁丝捆紧,防止漏油;(2)油管破裂时,可将破裂处擦干净,涂上肥皂,用布条或胶布缠绕在油管破裂处,并用铁丝捆紧,然后再涂上一层肥皂;(3)油管接头漏油时,可用生料带缠绕于管接头喇叭下缘,再将油管螺母与油管接头拧紧;还可用密封胶或将泡泡糖、麦芽糖嚼成糊状,涂在油管螺母座口,待其干凝后起密封作用;(4)漏油漏水时,可根据砂眼大小,选用相应规格的保险丝,用手锤轻轻将其砸入砂眼内,便可消除漏油、漏水现象。3.3报告事项3.3.1报警电话及联系方式:报警电话:110、1203.3.2报告内容(1)车辆伤害发生的时间和地点;(2)人员伤亡情况;(3)已采取的措施;(4)报告人及电话。4注意事项4.1受伤者伤势严重,不要轻易移动伤者;4.2去除伤员身上的用具和口袋中的硬物,注意不要让伤者再受到挤压;4.3如上肢受伤将其固定于躯干,如下肢受伤将其固定于另一健肢。应垫高伤肢,消除肿胀。如上肢已扭曲,可用牵引法将上肢沿骨骼轴心拉直,但若拉伸时引起伤者剧痛或皮肤变白,应立即停止;4.4如果伤口中已有脏物,不要用水冲洗,不要使用药物,也不要试图将裸露在伤口外的断骨复位,应在伤口上覆盖灭菌纱布,然后进行适度的包扎、固定;4.5若发现窒息者,应及时解除其呼吸道梗塞和呼吸机能障碍,应立即解开伤员衣领,消除伤员口鼻、咽喉部的异物、血块、分泌物、呕吐物等。五、起重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起重机伤害程度分析1.1、定义起重机伤害是指用于垂直升降或者垂直升降并水平移动重物的机电设备,其范围规定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等于0.5吨的升降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等于1吨,且提升高度大于或等于2米,以及承重式固定的电动葫芦等。1.2、事故危害程度分析起重机械运行范围较大,活动空间大,吊运载荷变化大,暴露的活动部位较多,作业环境复杂,如果发生脱绳、吊物失落、断绳、吊钩断裂、操纵系统失灵、安全装置失灵、电器损坏等,易造成设备损坏及人员伤亡事故。应急救援组织与职责2.1现场应急救援指挥同综合应急预案“应急组织体系”。2.2应急救援指挥职责2.2.1事故发生时,及时调动应急小组成员组织抢险、救援工作,并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现场,指挥工作;2.2.2负责事故发生后的处理及协调工作,发生事故后现场组织进行简单的处理,由班长负责陪同将受伤员工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2.3、现场应急救援小组职责2.3.1事故发生后及时对受伤人员按应急处置措施进行施救;2.3.2进行现场控制,运送伤员;2.3.3熟知简单的应急救援技能常识。应急处置措施3.1起重机械伤害事故发生后,现场有关人员立即向周围人员报警,并报告部门领导;3.2领导到达事故现场后,立即实施现场处置指挥工作,并通知抢救人员、保卫人员等到达事故现场;3.3对交轻的受伤人员,视伤情及时进行止血、包扎、固定等措施,送往医院治疗;3.4人员压在重物下面,立即采取搬开重物或用起重工具、机械吊起重物,将受伤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进行抢救;3.5发生触电,立即切断起重机械电源,而后抢救触电人员;3.6对伤情较重或企业无能力自救,立即拨打120急救中心电话救治,或拨打110电话进行现场拆除起重机械、吊运重物的救援工作;3.7保护好事故现场,以便对事故进行调查。六、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事故特征1.1、危险性分析1.1.1高处作业:是指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含2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1.1.2高处坠落:是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1.1.3高处作业的危险性:高处作业最致命的,多发生事故就是高处坠落,易造成坠落人员身体的摔伤,严重的课导致人员伤亡。1.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名称作业中易发生高处坠落的区域、地点有:搭建的脚手架、船台、移动梯台、各层作业平台等;2、应急组织及职责2.1、现场应急救援指挥同综合应急预案“应急组织体系”。2.2、应急救援指挥职责2.2.1事故发生时,及时调动应急小组成员组织抢险、救援工作,并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现场,指挥工作;2.2.2负责事故发生后的处理及协调工作,发生事故后现场组织进行简单的处理,由班长负责陪同将受伤员工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2.3、现场应急救援小组职责2.3.1事故发生后及时对受伤人员按应急处置措施进行施救;2.3.2进行现场控制,运送伤员;2.3.3熟知简单的应急救援技能常识。3、应急处置措施3.1、事故报警3.1.1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后,现场人员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警,单位负责人接到报警后,立即到达事故现场,视现场情况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3.1.2事故现场指挥人员以最快的速度通知现场救护组,安全保卫组等,应急小组到达事故现场,履行各小组的职责,疏散无关人员;3.1.3现场指挥人员及时通知医务小组救护人员,到达事故现场抢救受伤人员。3.2、现场急救3.2.1肢体骨折,尽快固定伤肢,减少骨折端对周围组织的进一步损伤,如没有任何物品可做固定器材,可使用伤者肢体,躯干与伤肢绑在一起,在送往医院;3.2.2检查呼吸、神志是否清楚,若心跳、呼吸停止应立即复苏;3.2.3如有出血、立即止血包扎;3.2.4如须把伤员搬运到安全地带,搬运时要有多人同时搬运,禁止一人抬腿,另一人抬腋下的搬运方法,尽可能使用担架、门板,防止受伤人员加重伤情。3.2.5如无能力自救,尽快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或等待医务人员救治;3.2.6现场保卫组应保护好事故现场,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破坏事故现场,以便有关部门人员进行事故调查。七、物体打击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事故特征1.1危险性分析1.1.1作业台工器具未清理或暂时未清理,会发生物体打击事故;1.1.2进行上下平台交叉作业,因上部平台作业人员疏忽,出现设备零件脱落、工具掉落现象,可能导致物体打击事故发生的危险;1.1.3作业人员未佩戴安全帽、佩戴不当或安全帽存在质量问题等可能导致物体打击事故的发生。1.2事故类型物体打击事故。1.3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和装置可能事故区域:作业现场。1.4事故特征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2应急组织与职责2.1同综合应急预案“应急组织体系”。2.2职责2.2.1组长职责:(1)组织编制现场处置方案;(2)组织现场处置方案演练,指挥应急行动。(3)及时掌握现场事故灾害和险情;(4)根据事故现场情况,启动并组织实施现场处置方案,向应急指挥报告有关情况;(5)组织落实现场善后恢复。2.2.2组员职责:(1)实施现场处置,将人员和设备迅速撤离危险地点,根据现场情况,适时调整并调集人员、设备、物资和搜救被困人员;(2)负责现场伤员的抢救工作,根据伤员受伤程度决做好转运准备;(3)负责事故现场的安全警戒工作,保证事故现场井然;(4)疏散无关人员至安全地带。3应急处置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事故发现人员,第一时间以电话的方式通知应急自救小组,应急自救小组组长接到报警后,以电话的方式通知各成员赶赴事故现场,启动事故现场处置方案。3.2应急措施3.2.1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颅脑损伤、胸部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3.2.2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3.2.3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往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3.2.4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3.3报警电话及上级管理部门、相关应急救援单位联系方式和人员报警电话及上级管理部门、相关应急救援单位联系方式和人员情况见附件《应急指挥部、应急专业小组和相关单位的联系方式》。3.4事故报告的基本要求和内容事故发生后,企业应当在1小时内向政府有关单位报告,可以先用电话报告,简要说明事故的类型、危害、损失、原因、救援情况等。待事故救援完毕后再以书面形式补报。4注意事项4.1救援前,必须确保周边阻碍物已及时清理干净。4.2应注意保护事故现场,对相关信息和证据进行收集和整理,等待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八、高温中暑事故应急处置方案危险源与危险分析1.1、安全风险通过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以下安全风险,可能会导致发生高温中暑事故。高温场所内作业;日光暴晒环境中作业;工作强度过大;作业人员连续工作时间过长;作业人员睡眠不足或过度疲劳。1.2、发生事故的条件高温场所内通风条件差;日光暴晒下作业且无防暑降温措施;在高湿度环境下作业;作业人员患有相关疾病;作业人员精神紧张或身体状况不良。应急组织及职责2.1、现场应急救援指挥当班班长2.2、现场应急救援小组当班作业人员2.3、应急救援指挥职责(1)事故发生时,及时调动应急小组成员组织抢险、救援工作,并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现场,指挥工作;(2)负责事故发生后的处理及协调工作,发生事故后现场组织进行简单的处理,由班长负责陪同将受伤员工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2.4、现场应急救援小组职责(1)事故发生后及时对受伤人员按应急处置措施进行施救;(2)进行现场控制,运送伤员;(3)熟知简单的应急救援技能常识。3、应急处置措施3.1、作业人员感觉到头痛、心慌时应立即到阴凉处休息、饮水。3.2、中暑的症状中暑先兆:在高温环境下活动一段时间后,出现乏力、大量出汗、口渴、头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胸闷、体温正常或略高;轻症中暑:临床表现为头昏、头痛、面色潮红、口渴、大量出汗、全身疲乏、心悸、脉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升高至38.5℃以上;重症中暑:包括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种类型,也可出现混合型。其中:热射病(包括日射病)亦称中暑性高热,其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以上,疾病早期大量出汗,继之“无汗”,可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热痉挛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好发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尤以腓肠肌为著。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体温一般正常。热衰竭起病迅速,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继而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律紊乱、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3.3、中暑的处置方法及时脱离高温环境,迅速将病人移到阴凉、通风地方,垫高头部,解开衣扣,平卧休息,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或用冰袋置于中暑者头部和大腿根部等不问,或用30%酒精擦身降温,并补充淡盐水、冷西瓜水、绿豆汤等含盐清凉饮料,清醒者也可以服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对日光照射病者应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等变化,头置冰供暖或冰帽,以冷水洗面及颈部,以降低体表温度,有意识障碍呈昏迷者,要注意防止因呕吐物误吸而引起窒息,将病人的头偏向一侧,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对重症中暑者应立即送往医疗机构进行治疗。九、中毒窒息事故应急处置方案1总则1.1编制目的为了高效、有序地处理本企业中毒窒息突发事件,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轻中毒窒息人身伤亡造成的损失,保障员工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1.2编制依据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1.3适用范围适用于本企业突发交通事故的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适用于本企业中毒窒息突发事件的现场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3事件特征3.1危险性分析和事件类型作业时,由于通风不良,作业环境中严重缺氧以及有毒气体急剧增加导致作业人员昏倒、急性中毒、窒息伤害等。中毒窒息事故类型:缺氧窒息和中毒窒息。3.2事件可能发生的地点和装置生产区域内排污井、排水井及地下电缆沟道,危化品仓库等。3.3可能造成的危害当工作人员所处工作环境缺氧和存在有毒气体,且工作人员没有采取有效、可靠的防范、试验措施进行工作时,会造成工作人员昏倒、休克,甚至人身死亡。3.4事故可能出现的征兆3.4.1工作人员工作期间,感觉精神状态不好,如眼睛灼热、流涕、呛咳、胸闷或头晕、头痛、恶心、耳鸣、视力模糊、气短、呼吸急促、四肢软弱乏力、意识模糊、嘴唇变紫、指甲青紫等。3.4.2工作监护人离开工作现场,且没有指定能胜任的人员接替监护任务。3.4.3工作成员工作随意,不听工作负责人和监护人的劝阻。4.1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同综合应急预案“应急组织体系”;“指挥机构及职责”。4.2职责总指挥的职责:全面指挥中毒窒息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事发部门负责人职责:组织、协调本部门人员参加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值长职责:汇报有关领导,组织现场人员进行先期处置。现场工作人员职责: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做好中毒窒息人员的先期急救处置工作。医护人员职责:接到通知后迅速赶赴事故现场进行急救处理。安监人员职责:监督安全措施落实和人员到位情况。5报警电话:110、1206应急处置6.1现场应急处置程序中毒窒息突发事件发生后,值长应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该方案由总经理宣布启动。(3)应急处置组成员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理。6.2处置措施(1)将窒息人员脱离危险地点。(2)对于密闭空间内由于缺氧导致人员窒息的事故,施救人员应先强制向空间内部通风换气后方可进入进行施救。十、化学品泄露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事故风险分析1.1事故类型化学品泄漏事故是指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和废弃化学品处置等过程中由化学品泄漏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的事故。对危化品泄漏物处置不当,极易引发火灾、爆炸、中毒等衍生事故。本公司化学品主要有:油漆等。1.2危害程度分析本公司化学品易燃易爆、有刺激性,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如果发生泄漏,其泄漏后的扩散速率与操作压力和风速有关,带压泄漏时,压力越高扩散速率越快,常压泄漏时扩散速率与当时的风速相当,少量泄漏后,因操作现场通风良好,有毒气体迅速扩散,不会造成操作工的中毒事故;如果是爆炸或生产不正常发生有毒气体大量泄漏的情况,则形成云团向空气中扩散,有毒气体的浓度云团将笼罩很大的空间,影响范围很大;如果因操作不当等原因造成氮气等窒息性气体泄漏至密闭场所,一旦有操作工进入该密闭场所作业时,极易造成窒息中毒死亡。一旦达到人体的最高接触限值,在有毒气体笼罩的范围内,可以发生人员的中毒事故。2应急处置机构及职责同综合应急预案“应急组织体系”;“指挥机构及职责”。3应急处置3.1事故预警操作人员依据巡检或检测仪报警,第一时间向当班班长报告;并同时向应急指挥部门报告;班组能控制的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对难以处置的事故,向应急指挥部门报警,同时向车间领导报告启动现场处置方案。3.2事故报警事故报警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详细位置及时间、事故的类别(泄漏、爆炸、火灾)、危险程度及有无人员涉险、已经采取的措施、周围的环境、当时的风向、风力、报警人姓名、地址、在明显路口接应救援队伍。3.3处置措施3.3.1事故分级处置操作工如发现设备或管线上小范围泄漏,根据实际情况,由当班班长和操作工能够处理的,由车间指挥,班组依据现场处置方案进行处理。班组成员服从班组长调动,处理时正确佩戴隔离式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必要时穿防护服、戴胶皮手套。处理事故后进行记录,上报生产部。车间内部无法控制或处理的泄漏事件,应在先期处置的同时立即上报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请求公司救援。上级预案启动后,车间应配合公司应急指挥部参与事故救援和处置。3.3.2人员疏散方案各区域接收疏散人员的警报后,应尽快组织人员迅速、有序地撤离危险区域,并到指定地点结合,从而避免人员伤亡。装置负责人在撤离前,利用最短的时间,关闭该领域内可能会引起更大事故的电源和管道阀门等。3.3.2.1事故现场人员的撤离人员自行撤离到上风口处,由当班班组长负责清点本班人数。当班班长应组织本班人员有秩序地疏散,疏散顺序从最危险地段人员先开始,相互兼顾照应,并根据风向指明集合地点。人员在安全地点集合后,班长清点人数后,向车间负责人报告人员情况。发现缺员,应报告所缺员工的姓名和事故前所处位置等。3.3.2.2非事故现场人员紧急疏散收到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发出的撤离命令后,当班负责人组织疏散。人员接通知后,自行撤离到上风口处。疏散顺序从最危险地段人员先开始,相互兼顾照应,并根据风向指明集合地点。人员在安全地点集合后,负责人清点人数后,向事故车间负责人报告人员情况。发现缺员,应报告所缺人员的姓名和事故前所处位置等。3.3.2.3抢救人员在撤离前、撤离后的报告负责抢险和救护的人员在接指挥部通知后,立即带上救护和防护装备赶赴现场。由化学品泄漏事故专项处置工作组负责人分工,分批进入事发点进行抢险或救护。在进入事故点前,化学品泄漏事故专项处置工作负责人必须向指挥部报告每批参加抢修(或救护)人员数量和名单并登记。抢修(或救护)队完成任务后,专项处置工作组长向指挥部报告任务执行情况以及抢险(或救护)人员安全状况,指挥部根据事故控制情况,必须做出撤离或继续抢险(或救护)的决定,向抢险(或救护)队下达命令。专项处置工作组长若接撤离命令后,带领抢险(或救护人员)撤离事故点至安全地带,清点人员,向指挥部报告。3.3.2.4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人员疏散的方式、方法。当事故危急周边单位、社区时,由指挥部人员向政府以及周边单位书面发送警报。事态严重紧急时,通过指挥部直接联系政府以及周边单位负责人,由总指挥亲自向政府部门主管负责人报告事故信息,提出要求组织撤离疏散或者请求援助。在报告事故信息时,必须发布事态的缓急程度,提出撤离的具体方法和方式。撤离过程中应明确应采取的预防措施、注意事项、撤离方向和撤离距离。撤离必须是有组织性的。3.3.3确定危险区域、确定相应防护3.3.3.1危险区的隔离(1)危险区的设定发生化学品事故时,按危险程度分为三个区域,分别为事故中心区、事故波及区和受影响区。=1\*GB3①事故中心区:即距离事故现场0~500m区域。此区域为化学品浓度指标高,并伴有爆炸、火灾发生,建筑物设施和设备的损坏,人员急性中毒的危险。=2\*GB3②事故波及区:指距离事故现场500~2000m区域。该区域空气中化学品浓度较高,造成作用时间长,有可能发生人员或物品的伤害和损坏,或者造成轻度中毒危险。=3\*GB3③受影响区:指事故波及区外可能受影响的区域。该区域可能有从事故中心区和波及区扩散的小剂量化学品危害。(2)事故现场隔离区的划定、方法为防止无关人员误入现场造成伤害,按危险区的设定,划定事故现场隔离区范围。=1\*GB3①事故中心区以距事故中心约500m道路口上设置红白色相间警戒色带标识,写上“事故处理,禁止通行”字样,在圆周每50m距离上设置一个警戒人员。专业警戒人员必须着正规服装,并佩戴印有“警戒”标识字样的袖套。义务警戒人员必须佩戴印有“警戒”标识字样的袖套。若政府其他部门的人员参与警戒,必须着正规服装。=2\*GB3②事故波及区以距事故中心约2000m道路口上设置红百相间警示色带标识,写上“化学品处理,禁止通行”字样,在路口设身着制服带“警戒”标识字样袖套一人。(3)事故现场周边区域的道路隔离或交通疏导办法=1\*GB3①事故中心区外的道路疏导由当地公安和企业保卫科负责,在警戒区的道路口上设置“事故处理,禁止同行”字样的标识。并指定人员负责指明道路绕行方向。=2\*GB3②事故波及区外道路由交通管理部门负责。禁止任何车辆和人员进入,并负责指明道路绕行方向。3.3.3.2人员防护(1)一般泄漏的防护要求:呼吸系统的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或烟雾时,必须佩带防毒面具或供气式头盔。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镜。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手防护:戴橡皮手套。参加救护、救援人员必须防护规定着装,并注意风向,在油类的燃烧救援时,应配备有照明灯具。(2)处置低温液体的人员安全防护措施=1\*GB3①穿防护服对人体进行防护人体没有受足够保护或裸露的部位在接触没有绝热的管道或容器时,由于水分立即被冻结而被粘住,分开时可能撕伤皮肤,所以应避免穿湿衣服或用浸过水的手操作,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穿防护服,其作用主要是防止冻伤。凡使用接触低温液体必须戴上石棉或干皮革手套。手套应当宽大,以便当液体喷溅到手套或进入手套时能及时脱掉。=2\*GB3②如果容易产生喷溅或飞溅,应当戴上面罩或护目镜以保护面部和眼睛。=3\*GB3③操作时应当穿工作裤或类似衣着,最好不要有口袋或裤脚卷边,裤脚应当罩在靴子外面。=4\*GB3④如果有大量喷溅的危险,应当穿上防冻、防火的专用工作服。3.3.4现场询情一旦发生事故,第一时间要了解有无中毒、伤亡人员,储存量、泄漏大小、部位、形式等,做到心中有数。了解周边附近单位、电源、火源情况以及能使用的消防设施、采取工艺处理措施及现场人员提供的情况。3.3.5现场检测时监控应不间断地对泄漏区进行定点与不定点的检测,及时掌握泄漏物质的种类、浓度和扩散范围,以便恰当划定警戒区,为现场指挥部的处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3.3.6设立警戒区域根据重度、中度、轻度划分设立警戒标志(区域划分图后附),在安全区设立隔离带、设置两个出入口,严格控制无关人员、车辆进入危险区域,凡进入危险区域的人员、车辆、物资都要进行安全检查,并进行登记。3.3.7成立救生小组由车间及救援人员组成救生小组,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携带救生器材进入危险区域,采取正确救助方式,将遇险人员转移至安全区,并对救出的人员进行登记,加标识以便现场急救,对伤情较重的送医疗急救部门救治。3.3.7.1抢救原则:发生伤亡事故,抢救、急救工作要分秒必争,及时、果断、正确,不得耽误、拖延;救护人员进入有毒气体区域必须两人以上分组进行;救护人员必须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救护;救护人员必须听从指挥,了解中毒物质及现场情况,防护器具佩戴齐全;迅速将伤员抬离现场,搬运方法要正确。3.3.7.2搬运伤员时需遵守下列规定:根据伤员的伤情,选择合适的搬运方法和工具,注意保护受伤部位;呼吸已停止或呼吸微弱以及胸部、背部骨折的伤员,禁止背运,应使用担架或双人抬送;搬运时动作要轻,不可强拉,运送要迅速及时,争取时间;严重出血的伤员,应采取临时止血包扎措施;救护在高处作业的伤员,应采取防止坠落、摔伤措施。抢救触电人员必须在脱离电源后进行。3.3.8人员监护参加救护、救援人员的以互助监护为主,按照必须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救护原则处理。在救援中因为不可预见的因素而导致队员受伤的,其他救援人员发现时必须向指挥部报告,并作出是否申请支援的决定,若申请支援时,由指挥部下达预备救援队进入事故现场参加救援的命令。3.3.9控制泄漏源及泄漏物处置3.3.9.1控制泄漏源(1)有毒有害化学品处置原则:=1\*GB3①当发生气态物质泄漏时采取堵漏、关阀断源、停产、水幕隔离、点火燃烧等措施。=2\*GB3②当发生火灾泄漏时采取关阀断源、堵漏、停产、围火隔离、针对性灭火等措施。=3\*GB3③当发生液态物质泄漏时采取堵漏、关阀断源、围栏封堵、回收消毒等措施。易燃易爆化学品处置:抢险人员要根据易燃易爆化学品事故的性质,携带专用防护器材及专用工具,穿戴安全防护服,按现场抢险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要求进行抢险。(2)泄漏控制的基本措施如下:=1\*GB3①关阀断料、停止作业和改变工艺流程、物料走副线、局部停车、减负荷运行等;=2\*GB3②管道发生泄漏,泄漏点处在阀门以后且阀门尚未损坏,可采取关闭输送物料管道阀门、断绝物料源的措施,制止泄漏。消防人员负责开花或喷雾水枪掩护。=3\*GB3③倒罐输转储罐、容器壁发生泄漏,无法堵漏时,可采取倒罐技术倒入其他容器或储罐,或导入槽车运走,以控制泄漏量和配合其他处置措施的实施。倒罐的方法有两种:eq\o\ac(○,1)靠罐内压差倒罐,即液面高、压力大的罐向空罐导流,此方法由于很容易达到两罐压力平衡,导出来的液体不会很多;eq\o\ac(○,2)开启烃泵倒罐,输转到其他罐。=4\*GB3④喷雾稀释以泄漏点为中心,在储罐、容器的四周设置水幕墙或喷雾状水,对泄漏扩散的气体进行围堵、稀释降毒或驱散,防止泄漏物向重要目标或危险源扩散,但不宜使用直流水。=5\*GB3⑤引火点燃对于具有可燃性的气体或蒸气,当其泄漏点位于罐顶部,可采用主动点燃的措施,使泄漏口燃起火炬而控制其泄漏。表4.9-1引火点燃点燃准备确认危险区域内人员撤离,冷却、灭火、掩护等防范措施准备就绪。泄漏周围经检测没有高浓度混合可燃气体点燃方法使用长杆点燃,铺设导火索点燃、抛射火种点燃等方法点燃时机在罐顶开口泄漏,一时无法实施堵漏,而气体泄漏的范围和浓度有限,同时又有多支喷雾水枪稀释掩护以及各种防护措施准备就绪的情况下,用点火棒点燃罐顶爆裂已经形成稳定燃烧,罐体被冷却保护后罐内气压下降、火焰被风吹灭、或被冷却水流打灭,但还有气体扩散出来,如不再次点燃,仍能造成危害。此时,在继续保持冷却控制的同时,应果断点燃=6\*GB3⑥果断采取工艺措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