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15古诗二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小学语文-15古诗二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小学语文-15古诗二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小学语文-15古诗二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小学语文-15古诗二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认识“晓、慈、湖、莲、穷、荷”,会写“湖、莲、穷、荷”。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重点词语“无穷碧”和“别样红”的意思。2.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感受意境美。教学难点:想象诗句所描写的画面,感受意境美【课前准备】课文情境图;搜集有关诗人及诗的资料。【教学过程】一、唱词导入,引出课题过渡: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好美的意境,好美的诗句唱词,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板书课题)1、请看诗题,来,读一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2、读了这个诗题,你从中了解了什么?(时间:晓,早上。地点:净慈寺,在西湖边上,是西湖历史上四大名刹之一。人物:林子方,事情:送)连起来说一说,题目的意思。3、说诗人:好像缺了个主语,谁在送林子方?杨万里出示杨万里资料:字廷秀,号诚斋,著有《诚斋集》。他一生写过4200多首诗。尤其擅长写景。他的朋友曾经给他开玩笑说“处处山川怕见君。你看,这些山水一碰到你,就被你写到诗里,连它们都怕你了”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过渡:可见杨万里的确是写景的高手。这首诗又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去完成以下学习任务。出示课件:1.请同学们先读读这首诗,读上两遍,注意读准生字并圈出,把诗读通读顺。(生自由读)2.同桌互相读,注意纠正字音3.一边读一边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你想到了什么,在一边做好批注。三、学习生字词过渡:同学们用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你们已经读完了,谁来读读这些生字?最后那位男同学小手举的高高的,你来读。嗯,声音洪亮,字音准确。请你做小老师,带领全班同学读一读,好吗?(这个小老师可真称职!)课件出示:晓、慈、湖、莲、穷、荷过渡:字音的难关已经通过,接下来让我们满怀信心的学写生(1)同学们请看大屏,哪个生字书写起来有难度呢?哦,老师听到很多同学说“湖”字难写。谁来说说怎样写好这个生字?你来,哦,因为它是左中右结构,书写时,要注意古稍小而偏上,让它来谦让,月来穿插。(2)请同学们在写字本上写三遍。(提示:一尺、一寸、一拳头)下台巡视,我们看这位同学,他不但坐姿正确,写的又工整美观,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四、 学习古诗过渡:同学们以端坐的坐姿告诉老师已经写完了,谁来读读这首诗呢?(注意读出节奏韵律哦)1、初读,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指生读诗。师:你读的真好听,在你读的过程中,你想到了什么画面?生:荷花,荷叶。师:你真是一个会读书、会思考的孩子。2、体会荷叶荷花的美。(1)师:刚才的同学一边读一边想象到了荷花、荷叶。(课件出示荷花荷叶图片。)它们好美啊!谁能把这种美读出来?好,你来师:你读的真好,有轻有重。告诉老师,你为什么把“无穷碧”读的稍重呢?生:感觉这里很美,有很多的荷花。师:对,你的感觉非常正确,无穷碧就是无边无际的碧绿色。这里指一望无际的荷叶。(2)课件出示。好美啊,这无边无际的荷叶,好像和天连接在一起。让我们齐读,把这荷叶的无边无际读出来。(3)更美的是这无穷碧的荷叶上还点缀着朵朵红花。谁来把荷花的娇美读出来。(指生读)师:你的朗读把这一湖的荷花活灵活现的展现在我们面前。告诉大家,你为什么把“别样红”读的很重。生:因为感觉它很红。师:对,它就是很红,别样就是特别的意思。“别样红”就是特别红。“映日”是什么意思?生:在阳光的照耀下。师:你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一句的意思说出来吗?生:在阳光的照耀下,荷花特别红艳、美丽。师:那么多碧绿的荷叶点缀上这朵朵特别红的荷花,多美啊!让我们一起来,把这里的娇艳美大声读出来。3、这里指哪里呢?生回答。师:对,是西湖。出示课件: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指生读。师:告诉老师,你刚才为什么把“毕竟”重读啊?你是怎样理解的这个词。生回答:到底的意思。师:哦,是到底的意思。师:“四时”又是什么意思呢?生:四季。4、整体感悟诗意(张贴荷花)(1)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2)师补充:出示课件,到底是西湖的六月啊,山水风光与其它季节真是不一样。湖面上铺满了荷叶,青翠碧绿,一望无际,好像与蓝天连成一片。盛开的荷花,在早晨灿烂的阳光映照下,特别红艳明亮,美丽动人。五、品读诗境,感受画面过渡:(张贴荷花)如此美丽,所以在八百多年前的一个夏天,大诗人杨万里,在此送他的好朋友林子方,朋友升迁,诗人虽然不舍,但皇命难为,朋友不得不走,这时,他们刚刚走出净慈寺,清风拂面而来,一幅赏心悦目的景象映入眼帘……不由得吟出:(张贴诗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1、现在我们把大诗人杨万里请到了我们的教室,(张贴杨万里的画像)。谁能代表杨万里来吟诵呢?指生诵读2、师:你既读出了西湖的美景又读出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既然这首诗是给林子方送行的,我们也把林子方请来了。(张贴林子方的画像)3、想象:诗人和朋友当时分别时的情景。(1)小组讨论(2)全班交流(3)指生上台表演。小结:通过你们的表演,我们既看到了西湖无穷碧的荷叶,映日红的荷花,又体会到了他们两的友情深厚,分别时的恋恋不舍。让我们一起再次把这首诗的意境表达出来。齐读: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6、背诵让我们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就是杨万里,对着荷花和好友吟诵: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六、 拓展过渡:我们深深地陶醉在诗人描写的意境里,现在,让我们再来欣赏他的另一首诗,看看这首诗又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位同学你来读。出示:《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师:这首诗描写了什么?生:荷叶刚刚长出水面。师:你的诵读又把我们带到了初夏的小池边。七、布置作业把你今天从课堂上体会到的画面画出来。八、 板书设计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学情分析在经过了一年的语文学习后,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语文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各种学习活动。特别是对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难度较大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大部分学生学习认真,上课能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课后按时完成作业。但也有少数一部分学生基础较差,个别同学头脑不够聪明,反应慢。在这学期的教学中,我抓住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语文学习的根本,注重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规范口语表达、学生自我展示的能力、与人交往合作能力以及大量读书的习惯。但是,由于教学的随意性,没有整体的规划,不善于思考总结,教学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1、识字。虽然注重了学生独立识字能力的培养,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忽略了对学生识字兴趣的激发,识字效率低,再加上平时没有及时带领学生回头复习,导致在后期的复习过程中,在这方面耗时多,仍然有少数学生对生字掌握不牢固。2、阅读。课堂阅读教学虽然能够静心备课,但是不能做到精心,没有总结反思。3、写字。一学期以来没有上过一堂成功的写字指导课,应试教学思想的作用,忽略了写字课的指导。虽然每次作业都强调孩子的书写,也能对每次优秀作业进行及时表扬,但是孩子是在硬性规定下被迫认真书写,写字水平整体难以有很大的提高。4、查字典。让学生养成查字典的习惯是培养孩子自学能力很重要的一个途径,同样由于应试教学思想的作用,虽然孩子已经完全学习了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但没有应用在自己的学习中,能够在读书识字过程中自觉查阅字典的比例几乎为零。5、忽视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因材施教,尤其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能及时发现他们的困难,更不能及时给予帮助。6、没有对学生进行专门、系统的口语交际训练和写话说话训练,以及观察能力的培养。口语交际虽说接近学生的生活,但对我们学生来说生活范围狭隘,看过的书籍不多。所以在这方面很难脱口而出。他们知道的仅仅是一二年级里所学的内容。《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效果分析在教授这首诗时,我首先引出诗题,再从诗题入手,解读诗题,找出题目的中心词“送”,确定它是一首送别诗。然后通过多种方式初读古诗(指名读、划节奏读、范读、听名家唱诵读),领悟诗的意境.理解了字词,理解了诗意,品出诗情了,再设疑:既然是一首送别诗,为什么它和我们读过的一些送别诗不同,从中找不到一点送别的场景和情感呢?学生开始议论开来:有的说,我想诗人一定是想让林子方再看看这西湖美景,“接天莲叶”、“映日荷花”,多美啊,希望他不要忘了这西湖边的美景,更不要忘了西湖边有他的老朋友,记得常来观景叙旧。有的说,我觉得是借景抒情,借西湖边的美景,来表达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感同样美好.我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这首诗借景抒情。诗人与友人的关系,就似这莲叶与荷花,无论是眼前还是以后,都是美好的,不会因为距离的改变而疏谈。最后,我让学生想象并再现诗人与友人离别是的情景,背诵一些送别诗。一堂课在同学送别的诗句中结束,突破了诗的难点,学生的思维也得到启迪与锻炼,也就完成了这堂课的任务,达成学习目标.《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材分析《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一首送别诗,作者抓住了那满湖的荷花荷叶作为写作对象,抒发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叹热爱之情,这首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典范作品。诗人在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开篇即说六月的西湖风光与其它季节是不同的,是足可留恋的。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优美秀丽的画面: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粉红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众所周知,古诗词是中华文学史上的奇葩,它们都有凝练的语言,丰富的内涵,深远的意境,所以我们读古诗不能仅仅停留在表层字面上,不能断章取义,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的。所以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目标:①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诗歌;②能够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描写的景色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描写的意境;③达到荷花资料的整合,训练学生的读写能力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热爱文学的思想感情。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①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描写的意境;②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评测练习

一、读拼音,写词语。xīhúliányèwúqiónghéhuā()()()()二、比一比,再组词湖()莲()晓()胡()连()浇()三、查字典。“穷”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再查()画。“穷”在字典里的解释有以下几种:①缺乏财物。②达到极点。③尽;完。④环境恶劣,没有出路。“无穷碧”中“穷”的意思应选();“贫穷”的“穷”应选()。四、理解词及诗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映日:别样红:诗意:《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课后反思古诗是非常凝练的,寥寥数语,却能传达非常丰富的内涵。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要理解到位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需要老师巧妙地加以引导点拨,这样才能让学生的理解层层深入,达到极至。在这一实录中,我抓住学生认识上的不足之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学生在老师的追问下,开始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反思自己原先的认识。最终,在原认识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现。至此,老师并没有轻易放弃,而是再次引导学生关注文本。通过反复研读诗句,学生有了富有个性,不同层次的理解。虽然,这不是标准答案,但是这种认识是多元的、可贵的,这是学生深入阅读的心灵体会,是学生自我生活经验的一种积淀与反映,更是学生与作者情感的碰撞。这种情感体验没有距离,它穿越千年,在读者与作者之间构建了一座心灵之桥。这种情感,使得这短短几十字的古诗散发出浓郁的芳香。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它必有其内在的价值。不管在什么时候阅读,都会像窑藏的美酒一样,历久弭香,经久不衰!《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新课标分析)一、《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