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95aff720c04e2d4c16bea8b2dbeb80f/895aff720c04e2d4c16bea8b2dbeb80f1.gif)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95aff720c04e2d4c16bea8b2dbeb80f/895aff720c04e2d4c16bea8b2dbeb80f2.gif)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95aff720c04e2d4c16bea8b2dbeb80f/895aff720c04e2d4c16bea8b2dbeb80f3.gif)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95aff720c04e2d4c16bea8b2dbeb80f/895aff720c04e2d4c16bea8b2dbeb80f4.gif)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95aff720c04e2d4c16bea8b2dbeb80f/895aff720c04e2d4c16bea8b2dbeb80f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生物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液和淋巴
B.葡萄糖、无机盐、血红蛋白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C.内环境的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保持动态平衡,内环境即处于稳态
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答案】D
【解析】
【分析】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
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
【详解】A、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不是血液,A错误;
B、葡萄糖、无机盐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而血红蛋白为红细胞的成分,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
C、内环境稳态的内容指的是内环境各种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状态,而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
保持动态平衡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C错误;
D、内环境是组织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人体的组织细胞就生活在内环境中,因此内环稳态是
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D正确。
故选D。
2.膝跳反射时,伸肌收缩,屈肌舒张,其反射弧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镖送的是()
A.①指传入神经,②③指传出神经
B.在A处给予适当刺激也可引起伸肌收缩
C.①的分支对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起抑制作用
D.图中低级神经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神经中枢的调控
【答案】c
【解析】
【分析】一个典型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其中,感
受器为接受刺激的器官;传入神经为感觉神经元,是将感受器与中枢联系起来的通路;中间神经即神经
中枢,包括脑和脊髓;传出神经为运动神经元,是将中枢与效应器联系起来的通路:效应器是产生效应
的器官,如肌肉或腺体。只有在反射弧完整的情况下,反射才能完成。
【详解】A、根据①上具有神经节判断①是传入神经,②③都是传出神经,A正确;
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即在A处给予适当刺激也可引起伸肌收缩,B正确;
C、①的分支对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起促进作用,使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使下一
神经元③抑制,C错误;
D、神经调节过程中存在分级调节过程,即图中低级神经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神经中枢的调控,D正确。
故选C。
3.下列关于人体在剧烈运动时生理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该激素能为心肌细胞提供能量
B.血浆内的CO2浓度升高,刺激下丘脑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
C.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减慢,胃肠运动受到抑制
D.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促进肝糖原分解,补充血糖
【答案】D
【解析】
【分析】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分为大脑、小
脑和脑干;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自主神经,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调节人体内脏功能的神经装置,所以也叫内脏神经系统,因为其功能不完全受
人类的意识支配,所以又叫自主神经系统,也可称为植物性神经系统。
【详解】A、肾上腺素可使心跳加快,呼吸加快、血流加速、提高人体应激能力,作为一种激素能对机体
的活动作出调节,但是不能为细胞供能,A错误;
B、血浆内的CCh浓度升高,刺激脑干中的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B错误;
C、交感神经兴奋,会使心跳加快,胃肠运动受到抑制,C错误;
D、人体在剧烈运动时,细胞需要大量葡萄糖供能,血液中的胰高血糖素增加可促进肝细胞中肝糖原分解
成葡萄糖进入血液,补充血糖,满足对能量的需求,D正确。
故选D。
4.下列关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可通过信息分子相互作用
B.自主神经中既有传入神经,也有传出神经
C.一种激素只能作用于一种特定的靶器官或靶细胞
D.人体感染某种链球菌后,免疫系统会攻击心脏瓣膜,这属于过敏反应
【答案】A
【解析】
【分析】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协调配合共同实现了内环境稳态的调节。
【详解】A、神经系统分泌神经递质、内分泌系统分泌激素、免疫系统分泌细胞因子,其中神经递质、激
素和细胞因子均属于信息分子,三者可通过信息分子相互作用,A正确;
B、自主神经系统是传出神经,B错误;
C、有的激素可作用于多种细胞,如甲状腺激素几乎可作用于几乎所有细胞,C错误;
D、人体感染某种链球菌后,免疫系统会攻击心脏瓣膜,这属于自身免疫病,D错误。
故选Ao
5.为探究IAA影响植物生长的机理,研究人员利用某植物幼苗茎切段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乙
烯
乙
度□
□长
长
o2烯
O.
度10
5产
0.
增
量
加
o1相
对
C%
值
O
A.实验前将幼苗茎切段在蒸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目的是释放其中的内源性生长素
B.实验结果表明IAA对幼苗茎切段伸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实验结果表明IAA具有促进乙烯产生的效应,且IAA浓度与乙烯产量一直呈正相关
D.若将植物幼苗茎切段换为根切段,也会出现完全相同的实验结果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长素: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主要生理功能: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
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柱形图分析,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升高,乙烯的浓度先提高后降低,而茎切段长度逐渐增大。
【详解】A、实验前将幼苗茎切段在蒸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其目的是释放幼苗茎段的内源性生长素,排
除内源生长素对实验的干扰,A正确;
B、实验结果表明IAA对幼苗茎切段伸长的影响均为促进,且浓度越高,促进作用越强,没有体现出两
重性,B错误;
C、由柱形图分析可知,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升高,乙烯的浓度先提高后降低,即IAA浓度与乙烯的产生
量之间在一定范围内呈正相关,C错误;
D、由于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因此,若将植物幼苗茎切段换为根切段,不会出现完
全相同的实验结果,D错误。
故选A。
6.烟粉虱成虫活动能力弱,对黄色有强烈的趋性,喜群集于植株嫩叶背面吸食汁液,随着新叶长出,成
虫不断向上部新叶转移,下列叙述第送的是()
A,烟粉虱和植株之间是寄生关系
B.烟粉虱由下向上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C,可利用烟粉虱对黄色有强烈的趋性对其进行生物防治
D.可利用样方法调查烟粉虱成虫的种群密度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题意可知烟粉虱和植株为寄生关系。烟粉虱活动能力弱,可用样方法进行种群密度的估算。
【详解】A、烟粉虱群集于植株上部嫩叶背面吸食汁液,二者为寄生关系,A正确;
B、垂直结构是指群落中不同物种间的关系,烟粉虱是同一物种,其由下向上的分布不能体现垂直结构,
B错误;
C、可利用烟粉虱对黄色有强烈的趋性对其防治,属于利用物理信息进行的生物防治,C正确;
D、烟粉虱活动能力弱,可用样方法进行种群密度的估算,D正确。
故选B。
7.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和全球环境问题的叙述,辛肯考的是()
A.进行垃圾分类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B.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是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C.人类活动导致的土地沙漠化会制约这些地区的发展
D.“先污染后治理”可协调环境污染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答案】D
【解析】
【分析】水资源短缺、酸雨等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严重威胁,需要协调好人与生
态环境的关系,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开发和利用,并不意味禁止开发和利用。
【详解】A、进行垃圾分类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表现,有利于坚持绿色低碳,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A
正确;
B、化石燃料包括天然气、煤和石油,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是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B
正确;
C、人类活动导致的土地沙漠化会导致本地区生物多样性降低,成为制约这些地区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
C正确;
D、协调环境污染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不能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策略,应该预防为主,D错误。
故选D。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种
群
增
长
速
率
A.该种群数量在t2时达最大
B.该种群数量的增长接近“J”型
C.该种群在t1~t2时期的年龄组成是衰退型
D.该曲线可用于指导海洋捕捞,t2点为最佳捕捞时间
【答案】A
【解析】
【分析】分析图中曲线可知:to〜t2时间内种群数量增长速率由小变大,达到最大值后又逐渐变小,因而
该种群数量增长量“S”曲线。
【详解】AB、据图分析,to〜t2时间内种群数量增长速率由小变大,达到最大值后又逐渐变小,因而该种
群数量增长量"S”曲线,种群数量在t2时达最大,此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是0,A正确,B错误;
C、在to〜h时间内,该鱼的种群增长速率在增加,种群数量增加,年龄组成为增长型,C错误;
D、为持续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应在L之后的时间进行捕捞,保证捕捞后的剩余量在口,因为此时种群的
增长速率最大,D错误。
故选A»
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叙述,第用的是()
A.日照时间长短决定植物开花期体现了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
B.苔原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其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均较低
C.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D.红树林具有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力
稳定性就越强,相反的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
【详解】A、日照时间长短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物理信息,该过程说明,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
A正确;
B、苔原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低,营养结构简单,再加上环境条件差,因此,其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
稳定性均较低,B正确;
C、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是通过负反馈调节实现的,即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的基础,
C正确;
D、红树林具有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在生态方面的价值,为间接价值,D错误。
故选D。
10.关于生态学原理的运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大量引进外来物种有利于提高生物多样性
B.“蔗基鱼塘”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和减轻环境污染
C.粪便肥田的目的是使粪便中所含的能量流入农作物
D.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是进行就地保护的主要场所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保护:(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是保护物种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
施。(2)易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3)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如建立
精子库、种子库等。(4)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进行保护。如人工授精、组织培养和胚胎移
植等。
【详解】A、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会大量繁殖,进而影响其它生物的生
存,反而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A错误;
B、“蔗基鱼塘”能提高能量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B错误;
C、农作物属于自养型生物,不能直接利用粪便中所含的能量,C错误;
D、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就地保护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国家公园等,D正确。
故选D(.
11.“克里斯琴学说"可解释哺乳类种群数量的调节机制,如下图。下列叙述簿考的是()
A.社群压力可导致机体胰岛B细胞过量分泌胰岛素
B.社群压力可使下丘脑产生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
C.社群压力可导致出生率下降,死亡率升高
D.社群压力只通过神经、体液两种调节方式调控种群数量
【答案】D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可知:①下丘脑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胰岛B细胞,使其分泌的胰岛素增加,导致低血
糖、休克;②下丘脑作用于垂体,使得生长激素减少,生长代谢阻碍,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减少;两者共
同作用增加死亡率;③垂体产生的促性腺激素减少,进而影响生物的出生率,使种群数量减少。
【详解】A、下丘脑有血糖平衡调节中枢,当社群压力增大时,通过下丘脑的调控,导致机体胰岛B细胞
分泌的胰岛素增多,使患低血糖或休克,A正确;
B、据图可知,社群压力会导致性激素等减少,而性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故推测社群压力可使下丘
脑产生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B正确;
C、社群压力会导致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从而使种群数量降低,C正确;
D、社群压力影响下丘脑,为神经调节,下丘脑影响垂体分泌对应激素,为体液调节,生长激素减少导致
抗体数量减少,影响免疫调节,故图中社群压力调控种群数量的方式有神经、体液、免疫三种,D错
误。
故选D。
12.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配制培养基时,一般先调pH再灭菌
B.培养微生物用到的接种环、培养皿、培养基等都用干热灭菌法灭菌
C.培养乳酸菌时,除了基本的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还需要添加抗生素
D.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微生物的计数时,所得数据往往比实际数据偏小
【答案】A
【解析】
【分析】1、实验室常用的消毒和灭菌方法:
(1)消毒:煮沸消毒法(一般物品)、巴氏消毒法(一些不耐高温的液体,如牛奶)、化学药剂消毒法
(如用酒精擦拭双手,用氯气消毒水源等)、紫外线消毒法(接种室、操作台)。
(2)灭菌:灼烧灭菌(接种工具)、干热灭菌(玻璃器皿、金属用具)、高压蒸汽灭菌(培养基及容
器)。
2、平板划线法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
的表面。
3、稀释涂布平板法则是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
基的表面,进行培养。
【详解】A、配制培养基时,一般先调pH再灭菌,这样可以避免在调pH时有杂菌污染培养基,A正
确;
B、培养微生物用到的接种环、培养皿可以用干热灭菌法灭菌,培养基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B错误;
C、培养乳酸菌时,不能添加抗生素,因为抗生素会杀死乳酸菌,C错误;
D、因为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故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微生物
的计数时,所得数据往往比实际数据偏小,但用平板划线法不能对微生物计数,D错误。
故选A„
13.下列关于植物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用聚乙二醇直接诱导愈伤组织细胞融合
B.以茎尖为材料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获得抗病毒的植株
C.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原理是细胞质膜的流动性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D愈伤组织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后可形成胚状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①细胞产物:蛋白质、脂肪、糖类、药物、香料、生物碱等;②培养
阶段:愈伤组织阶段;③技术基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详解】A、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不能直接诱导融合,应先用相关酶去除细胞壁后再诱导原生质体融
合,A错误;
B、以根尖、茎尖为材料,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获得脱病毒的新品种,但不一定抗病毒,B错误:
C、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原理是细胞质膜的流动性(形成杂种细胞)、植物细胞全能性(形成杂种植株)
等,C正确;
D、愈伤组织经过再分化后可形成胚状体,D错误。
故选Co
14.下列有关“转基因猴”“克隆猴”“试管猴”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通过相同的生殖方式获得的
B.克隆猴培育过程体现了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
C.试管猴的培育过程中,需要用ATP溶液对精子进行获能处理
D,都可采用原肠胚期的胚胎进行胚胎分割来提高繁殖效率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物体通过无性繁殖所生成的群体或个体称为克隆,由动物体内一个细胞经过无性生殖过程进
而发育形成的动物个体为克隆动物。“转基因猴’‘获得提供目的基因的供体和受体(父本和母本)性状,
“克隆猴”获得提供细胞核的供体和去核卵母细胞的遗传性状,”试管猴”继承了双亲的遗传物质。
【详解】A、“转基因猴通常是将目的基因转移到受精卵中的获得的个体,涉及有性生殖,而“克隆猴”的
培育过程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融合,属于无性繁殖过程,“试管猴”的活动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融合过
程,涉及有性生殖过程,A错误;
B、“克隆猴”培育过程采用了核移植和胚胎移植技术,该过程体现了细胞核的全能性,B正确;
C、试管猴的培育过程中,需要用专门的获能液对精子进行获能处理,C错误;
D、为了提高繁殖效率三者都可采用桑根(桑甚)胚期或囊胚的胚胎进行胚胎分割,D错误。
故选B。
二、多项选择题
15.图1表示用甲、乙两个电表研究神经纤维及突触上兴奋的产生及传导;图2表示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
上的电位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HM/ms
兴杳性遢向
图I
A.静息状态下,甲、乙指针均不偏转
B.在a点给予适宜刺激,甲指针偏转一次,乙指针偏转两次
C.神经纤维处于图2中③状态时,膜外的钠离子浓度低于膜内
D.神经纤维处于图2中④状态时,钠离子通道关闭,更多的钾离子通道打开
【答案】B
【解析】
【分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双向传导,在突触间只能单向传递。判断电流表是否偏转,需要关注两端
接线处是否存在电位差,存在电位差时指针可以偏转。
【详解】A、甲电表的两个电极分别位于膜内和膜外,测定的是膜内外的电位差,未受刺激时膜内、外的
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的状态,因此甲电流计会发生偏转,而乙电流计的指针都置于细胞膜外,静息状态
细胞两电极不存在电位差,故不发生偏转,A错误;
B、刺激a处时,对于甲电流表,兴奋传到电极处,膜外为负电位,膜内为正电位,甲指针偏转一次,对
于乙电流表,兴奋先传到乙电流表的左边电极,然后传到右边电极,乙指针偏转两次,B正确;
C、神经纤维处于图2中③状态时,此时处于动作电位状态,即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但此时膜外的钠
离子浓度依然高于膜内,C错误;
D、神经纤维处于图2中④状态时,处于恢复静息电位的状态,此时钠离子通道关闭,钾离子通道打
开,实现钾离子外流,逐渐恢复静息电位,D错误。
故选B。
16.下图为某沼泽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简图,字母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C代表分解者,则该图中的A、B、D、F为消费者
B.植物都是生产者,微生物都是分解者
C.图中可能包含多条食物链,生物E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D.碳主要以C02的形式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
【答案】CD
【解析】
【分析11、分析题图,A表示大气中的C02库,E表示生产者,F、D、B都是消费者,C表示分解者。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无机环境);(2)生产者(自养型),主要是绿色植
物,还有少数化能合成型生物;(3)消费者(异养型):主要是动物,还有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4)分
解者(异养型):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细菌和真菌,还有少数动物。
【详解】A、分析题图,A表示大气中CCh库,E表示生产者,F、D、B都是消费者,C表示分解者,
A错误;
B、植物不都是生产者,如菟丝子是消费者;微生物也并不都是分解者,如硝化细菌是生产者,B错误;
C、图中ETFTDTB,这可能是一条食物链,也可能会构成食物网,其中生物E表示生产者,是生态系
统的基石,C正确;
D、生态系统的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是以COa的形式进行循环,即碳以二氧化碳的形
式被植物吸收从而进入生物群落,最后通过生物的呼吸作用,碳又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返回无机环境,如
此循环往复,D正确。
故选CDo
17.下列关于现代生物技术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对生殖性克隆人实验持否定态度
B.电泳过程中PCR产物在凝胶中的迁移速率只与DNA分子的大小和构象有关
C.PCR起始位点位于引物的3,端,若退火温度过高可能得不到任何扩增产物
D.农杆菌的Ti质粒上的T-DNA可整合到被侵染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答案】ACD
【解析】
【分析】对于生物技术安全和伦理问题,我们应该理性看待,面对各种技术的利弊,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趋利避害,而不能因噎废食。
【详解】A、我国对于生物武器采取的态度是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并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
术和设备的扩散,禁止生殖性克隆人(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的实验),A
正确;
B、在凝胶中DNA分子的迁移速率与DNA分子的大小和构象、凝胶的浓度有关,B错误;
C、PCR起始位点位于引物的3,端,若退火温度过高,则引物与模板DNA无法形成部分双链,PCR也就
不能发生,C错误;
D、农杆菌Ti质粒上的T-DNA能转移到植物细胞内,并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上表达,D正
确。
故选AD。
18.汪恕有滴醋制作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惜考的是()
大曲小母菌醴酸菌
原料化卜酒化4»[~^"!_--厘产品]
注:大曲以大麦、豌豆等为原料经过多道工序“炼制”而成,
开放式富集大量的微生物菌体
A.酵母菌和醋酸菌的代谢类型相同
B.酒化所需的温度低于醋化所需的温度
C.醋化过程中定期翻动有利于醋酸发酵
D.该生产过程中仅利用了酵母菌和醋酸菌两种微生物
【答案】AD
【解析】
【分析】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
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
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
醋酸。
【详解】A、酵母菌属于碱性厌氧菌,醋酸菌属于需氧菌,两者代谢类型不同,A错误;
B、酒化所需的温度为18-25C(18-30D低于醋化所需的温度(30-35℃),B正确;
C、醋酸发酵阶段,为了增加醋酸杆菌的密度,需要对发醛液定期翻动,有利于醋酸发酵,C正确;
D、该生产过程中所用菌种主要是酵母菌和醋酸菌,大曲制备利用了其它微生物,D错误。
故选AD。
19.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或探究的叙述,错送的是()
A.使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应先盖盖玻片再滴加培养液
B.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可用吸虫器采集土壤样品中的所有小动物
C.设计制作生态缸时,放入的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瓶越稳定
D.DNA鉴定时,将白色丝状物溶于二苯胺试剂中,水浴加热后溶液变蓝
【答案】BCD
【解析】
【分析】1、制作生态缸的原理:(1)生态缸中必须包括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特别需要注意必须要有足
够的分解者。(2)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必须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3)生物
之间要有合适的食物链结构,消费者的数量不宜过多。(4)生态缸必须是透明的,从而保证能获得充足
的太阳能,且生态缸一定要封闭,防止外界生物或非生物因素的干扰。
2、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
【详解】A、利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时,应先放置盖玻片,在盖玻片的边缘滴加培养液,待培养液
从边缘处自行渗入计数室,吸去多余培养液,再进行镜检,结果会更加准确,A正确;
B、在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调查探究中,可利用吸虫器采集土壤样品中小型体型的小动物,B错误;
C、在设计和制作生态缸时,添加的组成成分数量要适宜,C错误;
D、鉴定DNA时,不能将丝状物直接加入到二苯胺试剂中进行沸水浴,应将丝状物先在2moi/L的NaCl
溶液中溶解再放入二苯胺试剂检测,D错误.
故选BCD。
三、非选择题
20.K图1为某运动员体内下丘脑与部分内分泌腺或效应器功能关系的示意图,其中甲、乙为结构,
A~D为激素。回答下列问题。
(1)垂体可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图中(选填“甲”或“乙”)代表神经垂体。
(2)在寒冷条件下,(填图中字母)等激素的分泌量增加,以维持体温稳定。
(3)图中激素B的作用是,若切断下丘脑与垂体之间的联系,人体的尿量将(选填“增加”
或“减少”或“不变”)。
(4)胰岛素通过促进和转化为非糖物质,促进糖原合成与抑制肝糖原分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等
发挥降血糖作用。下丘脑可通过调控胰岛分泌胰岛素和来调控血糖。
(5)II、已知甲基苯丙胺(MA)既是一种兴奋剂,也是一种毒品,图2展示了MA的作用机制。
①多巴胺为兴奋性递质,正常情况下其发挥作用时,细胞B膜内侧电位的变化为。
②由图中信息分析MA的作用机理是,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升高,从而增强并延长其对大脑
的刺激。
③一次性吸食过量MA会导致MA急性中毒,科研人员研究了MA急性中毒机制,过程如下:
a、取40只相同生理状态的同种雄性大鼠,平均分为4组,标号A、B、C、D,其中B、C、D组分别注
射MA5、10、15mg/kg,每天两次、连续4天,制成急性中毒模型;A组注射。
b、每天同一时间称量每只动物的体重、进食量并测量体温(注射后均放于实验台观察半小时,以后每隔
1小时测一次体温)。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4-15
4
*1o
组
4L捌
DA
二
4一
uAO
3B
一
5二
3C
o
3
uQD-D
3
oO
-1.000.000.501.002.003.004.005.006.00
c、研究认为MA所致高热并非由于其对体温调节中枢的直接作用,而是全身肌肉过度兴奋、收缩所致的
的结果:推测实验组小鼠体重将o(选填“上升”或“不变”或“下降”)
【答案】(1)乙(2)C、D
(3)①.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②.增加
(4)①.细胞摄取、利用(氧化分解)葡萄糖②.胰高血糖素
(5)①.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②.抑制多巴胺的回收③.等量的生理盐水④.异常运动
⑤.上升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垂体的甲产生的物质b作用于甲状腺,甲状腺产生的物质c作用于垂体甲和下
丘脑,甲属于腺垂体,产生的物质b是促甲状腺激素;d物质的靶器官是肾小管、集合管,d是抗利尿激
素。
【小问1详解】
分析题图可知,垂体的甲产生的物质b作用于甲状腺,甲状腺产生的物质c作用于垂体甲和下丘脑,甲
属于腺垂体,乙属于神经垂体。
【小问2详解】
在寒冷条件下,下丘脑能够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从而促进垂体释放A促甲状腺激素,垂体释放的
促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甲状腺分泌C甲状腺激素,下丘脑还可以通过神经支配肾上腺分泌D肾上腺素,甲
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可促进物质氧化分解,进而使人体产热增加。
【小问3详解】
图中激素B属于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若切断下
丘脑与垂体之间的联系,血液中激素B抗利尿激素的含量将会降低,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
弱,导致人的尿量将增加。
【小问4详解】
胰岛素是人体唯一的降血糖激素,能促进细胞摄取、利用(氧化分解)葡萄糖,促进糖原合成,抑制肝
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下丘脑可通过调控胰岛分泌胰岛素(降低血
糖)和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来调控血糖。
【小问5详解】
①多巴胺为兴奋性递质,正常情况下其发挥作用时,促进钠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内流,细胞B膜内侧
电位的变化为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②据图可知,图中MA可以抑制多巴胺的回收,从而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升高,从而增强并延
长其对大脑的刺激。
③分析题意可知,本实验目的是研究MA急性中毒的机制,则实验的自变量是MA的有无及其浓度,因
变量是大鼠的生长状况。
a、B、C、D组分别注射MA5、10、15mg/kg作为实验组,A组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
c、MA所致高热并非由于其对体温调节中枢的直接作用,而是全身肌肉过度兴奋、收缩所致的异常运动
的结果;据图可知,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的进食量增加,故推测实验组小鼠体重将上升。
21.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缓流水体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引起藻类等生物迅
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等。回答下列问题。
(1)富含氮、磷的污水排入导致缓流水体中藻类的环境容纳量_____o(选填“升高”或“降低”)
(2)科研人员在近5年内,对连云港四个水库开展了60余次监测,根据监测的数据进行富营养化评
价,结果如图1所示,其中水库富营养化程度最高。
百分率(%)1a中营养化团轻度富营养化口中度富营养化
80
70'nF
方?n
40;/illA
小塔山水库横沟水库安峰山水库石梁河水库
图1
(3)图2为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对不同藻类数量影响的研究结果,其中鱼鳞藻、脆杆藻是滤食性鱼类(如
白鲤)的优良饵料,微囊藻会产生毒素污染水体。
图2
①由图2分析可知,当水体营养化程度处于时,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②欲调查白鲤种群密度,可使用的方法是,若标志物脱落,则调查结果可能(选填“偏大”
或“偏小”或“不变”)。
③将某湖水培养液稀释100倍,采用血球计数板(规格为ImmxlmmxO.1mm)计数,观察到三类藻细
胞分布如图(图示为一个中方格),则估算该培养液中微囊藻细胞的密度是个/mL。
•鱼鳞藻
t桅杆藻
▲微囊藻
(4)研究表明,传统渔业只重视食物链“水草T草食性鱼”,放养的草食性鱼会导致草型湖泊变为藻型
湖泊,加快了水体富营养化的速度,这个过程属于群落的o为实现湖泊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控制
草食性鱼类数量的同时,还可增加鱼的投放量,并给予适当的投入。
(5)若某湖泊中生产者的同化量为A,第二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为B,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C,用于
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D,被分解者分解的能量为E,则前2个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
效率可表示为。
【答案】(1)升高(2)小塔山水库
(3)①.中营养化②.标记(标志)重捕法③.偏大④.5x109
(4)①.次生演替②.肉食性③.物质和能量
(5)(C+D)4-AxlOO%
【解析】
【分析】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能量流经的渠道是食物链
和食物网,能量沿着食物链传递过程中表现为单向传递、逐级递减。
2、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包括: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提高
能量的利用率;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方
向。
【小问1详解】
氮、磷可以促进藻类的生长,因此富含氮、磷的污水排入导致该湖泊中藻类的环境容纳量升高。
【小问2详解】
据图可知,四个水库中,各种不同程度的营养化总和是小塔山水库最高,故小塔山水库富营养化程度最
高。
【小问3详解】
①鱼鳞藻、脆杆藻是鱼的饵料,据图可知,水体营养化程度处于中营养化时,鱼鳞藻、脆杆藻较多,微
囊藻较少,利于鱼鳞藻、脆杆藻生长,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②白鲤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调查其种群密度时应采用标志(标记)重捕法;如果在调查时有部
分个体的标志物脱落,根据计算公式:种群密度(N)+第一捕获并标记个体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
志的个体数,则可能造成调查结果偏大。
③据图可知,图示中方格中微囊藻细胞的数目是20个(对于边界线上的酵母菌要遵循“记上不计下、记
左不计右''的原则),又因为图示为1个中方格的数目,贝I10101乂1010^0.101171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为
20/16x400x100(稀释的倍数)=50000个,那么1mL培养液中酵母菌细胞数目为50000x104=5x1()9个。
【小问4详解】
随着时间的推移,草型湖泊变为藻型湖泊,生物群落类型发生改变,属于群落演替,该群落演替前就有
生物存在,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为实现湖泊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控制草食性鱼类数量的同时,还可
增加肉食性鱼类的投放量,并给予适当的物质和能量投入。
【小问5详解】
同化量=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所以第二营养级同化量=口+(2,又由于能量传递
效率=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X100%,所以第一营养级(该滩涂生产者))到第二营养
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C+D)+AX100%。
22.器官移植容易引发免疫排斥反应,若合理使用免疫抑制剂,则可使机体处于免疫耐受状态,使供体器
官在受体体内保持存活并行使正常功能。免疫排斥、免疫耐受均和T细胞有关。T细胞又可增殖分化为细
胞毒性T细胞、调节T细胞等。回答下列问题。
(1)器官移植后,细胞向辅助T细胞呈递抗原,辅助T细胞分泌作用于细胞毒性T细胞,使
其增殖分化为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引起供体器官受损的过程属于
_____免疫.
(2)研究人员根据免疫排斥情况将肝移植接受者分为三类,并于移植一段时间后对接受者的肝组织进行
检查,统计细胞毒性T细胞和调节T细胞的数量,对比健康人的数据,结果如下表。
组别细胞毒性T细胞/个mm2调节T细胞/个mm”
健康人9.OxiO25
发生慢性免疫排斥的肝移植接受者24.5xl020
自发免疫耐受的肝移植接受者11.OxiO250
药物维持发生免疫耐受的肝移植受者13.OxiO220
研究表明,调节T细胞不直接作用于移植器官,分析结果推测,调节T细胞在肝移植免疫耐受过程中的
作用是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的
(3)为了解决器官移植中供体器官严重缺乏的问题,某课题组开展了猴鼠嵌合体的研究,过程如下图所
示,①〜③代表操作步骤。
恒:曙体外培养皮肤
皮肤①“干细胞—
注入角膜
视网
膜
雌鼠号多精卵号」以③代孕培养
皮
肤
等
肝
脏
雄fiT猴鼠嵌合体
a、图中①培养过程需要的气体条件是95%空气和
b、囊胚已出现细胞分化,应将恒河猴皮肤干细胞注射到小鼠囊胚的部位,才能伴随其发育成某
种组织。
c、步骤②中注射激素,可使雌性小鼠超数排卵。步骤③使用的是技术,需对供、受体进行
_____处理。
【答案】(1)①.抗原呈递②.细胞因子③.记忆T细胞④.细胞(2)增殖
(3)①.5%的CCh②.内细胞团③.促性腺④,胚胎移植⑤.同期发情
【解析】
【分析】1、细胞毒性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产生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出的抗原与抗体结
合凝聚,随后被吞噬细胞降解、清除。
2、辅助性T细胞能分泌淋巴因子,并能在免疫应答后期活化抑制性T细胞,使后者分泌抑制因子,以减
弱免疫应答,避免自身免疫病的发生,这种调节机制称作负反馈调节。
【小问1详解】
器官移植后,机体主要发生细胞免疫反应,该免疫反应中,抗原呈递细胞向辅助T细胞呈递抗原,辅助
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作用于细胞毒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可增殖分化为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
T细胞;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引起供体器官受损的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小问2详解】
调节性T细胞具有抑制免疫的功能,因此调节性T细胞数量的增加,会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降
低器官移植过程中的免疫排斥现象,有利于提高器官移植成功率。
【小问3详解】
a、图中①培养过程需要的气体条件是95%空气和5%的CCh,其中后者的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
b、囊胚分化为内细胞团和滋养层细胞,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各种组织器官,故应将猴子的皮肤干细胞注
射到小鼠囊胚的内细胞团部位,才能伴随其发育成某种组织。
C、胚胎移植时,常采用促性腺激素对供体和受体动物处理,可以促进供体超数排卵;步骤③使用的是胚
胎移植技术,胚胎移植过程中需要对供、受体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23.幽门螺杆菌(HP)是定植于胃黏膜表面与黏膜层之间的一种异养微厌氧菌,其与胃炎和胃癌等疾病
发生密切相关。HP具有强大的定植能力使得其很难被根除,尿素酶被证实是HP关键的定植因子。请回
答下列问题:
(1)HP检查时,让受试者口服用we标记的尿素胶囊,标记的尿素可被HP产生的催化分解,一
段时间后收集该受试者吹出的气体,测定其中是否含有来检测HP感染情况。
(2)下图中4支试管分别代表4种微生物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状态,图中号试管代表幽门螺
杆菌的生长状态,号试管代表酵母菌的生长状态。
一空气一空气--空气4"空气
-微生物
I-微生物
,微生物
微生物
(3)不使用公筷可能导致HP的交叉感染,提取某HP感染者家庭的100g剩菜,加入无菌水稀释至1L。
取0.1mL上述稀释液分别接种到3个平板培养基中培养,HP菌落数稳定时计数,结果分别为147、
155、163,由实验可知每克剩菜中含有HP个。
(4)若要鉴别上述平板中的菌落是否为HP,可向培养基中添加尿素和指示剂。若菌落周围出现
_____色环带,则表明该菌落很可能为HP菌落。
(5)抗尿素酶B单克隆抗体可有效抵抗HP定植,制备过程如下:
操作步骤目的或结果
向小鼠注射尿素酶B,取其脾脏提取免疫后的小鼠的①____细胞
诱导上述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诱导细胞融合产生多种类型细胞
在特定的筛选培养基上培养淘汰未融合细胞和②_____细胞
细胞生长孔内专一抗体检验依据③____原理筛选出所需细胞,其特点是④_____
转移到健康小鼠腹腔内从小鼠⑤_____中提取抗尿素酶B单克隆抗体
【答案】(1)①.胭酶②.MC的二氧化碳
(2)①.②②.④
(3)1.55X104
(4)①.酚红②.红色
(5)①.B淋巴细胞②.骨髓瘤细胞与B淋巴细胞自融细胞③.抗原-抗体杂交④.既能
无限增殖又能产生单一抗体⑤.腹水
【解析】
【分析】单克隆抗体是由单一B细胞克隆产生的高度均一、仅针对某一特定抗原的抗体。通常采用杂交
瘤技术来制备,杂交瘤抗体技术是在细胞融合技术的基础上,将具有分泌特异性抗体能力的效应B细胞
和具有无限繁殖能力的骨髓瘤细胞融合为杂交瘤细胞,杂交瘤细胞既能产生抗体,又能无限增殖。用具
备这种特性的单个杂交瘤细胞培养成细胞群,可制备针对一种抗原的特异性抗体即单克隆抗体。
【小问1详解】
HP检查时,让受试者口服用HC标记的尿素胶囊,标记的尿素可被HP产生的服酶催化分解,分解成二
氧化碳和氨,一段时间后收集该受试者吹出的气体,测定其中是否含有3。若含有,说明受试者受到了
HP的感染并且在其产生的胭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了含有14c的二氧化碳。
【小问2详解】
幽门螺杆菌(HP)一种异养微厌氧菌,因此可生长在距半固体培养基表面一定距离的地方,即图中②号
试管代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工业用发动机全面检修及保养合同
- 2025年度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承包合同制式文本
- 2025年度护工劳务服务合同保密协议范本
- 2025年度浆砌片石工程合同履行监督与第三方评估报告
- 2025年度互联网平台广告投放与效果监测合同
- 2025年度无人驾驶汽车测试与运营合同
- 2025年度建材行业环保法规咨询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健身中心私教会员健康评估合同
- 2025-2030年口腔手术切割刀片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度城市消防站消防装备更新及保养合同
- 公司违规违纪连带处罚制度模版(2篇)
- 2025届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第一编专题2能量与动量第1讲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功能关系的应用课件
- T型引流管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 2024-2025学年人教新版九年级(上)化学寒假作业(九)
- 内业资料承包合同个人与公司的承包合同
- 【履职清单】2024版安全生产责任体系重点岗位履职清单
- 2022年全国医学博士英语统一考试试题
- 学校工作总结和存在的不足及整改措施
- 《工业自动化技术》课件
- (绩效考核)钳工技能鉴定考核试题库
- 2024年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