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逃逸案的侦破课件_第1页
交通肇事逃逸案的侦破课件_第2页
交通肇事逃逸案的侦破课件_第3页
交通肇事逃逸案的侦破课件_第4页
交通肇事逃逸案的侦破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7/3第一节概述第二节交通肇事逃逸案侦查的任务与原则第三节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查缉第四节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调查第五节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现场图的绘制第六节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措施第七节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痕迹物证第八节交通肇事逃逸的预防与对策

第一节概述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车辆(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驾驶员(含骑车人和驭手)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的不断增加,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也时有发生。

特别是交通事故造成重大人身伤亡后,驾车逃逸现象尤为突出。

全国除一些特大城市、大城市的市中心地区发生的交通肇事逃逸案件较少外,一般大城市的郊区、干线公路和城乡道路上经常发生交通肇事逃逸案件,

有的地区交通肇事逃逸事故竟然约占交通死亡事故的10%。

例如,某县一年就发生了交通肇事逃逸事故16起(其中侦破了14起),造成了极坏的政治影响和社会影响。一、交通肇事逃逸及其危害交通肇事逃逸的现状1

第一节概述1)加重事故后果交通肇事逃逸会扩大事故的后果。

在交通事故中,受害人当场死亡的是少数,大部分是身体受了重伤。如果及时送医院抢救,受害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可以救治的,至少可以减轻伤亡后果。

如交通肇事者逃逸,致受害人生死于不顾,则一部分不应当死亡的受害人就有可能死亡,还有一部分受害人有可能因耽误抢救时间而致残。

在交通事故中,受伤本来已使受害人痛苦万分。因肇事者逃逸而得不到及时救治,无疑是雪上加霜,使受害人及其家属更加痛苦,危害后果更加严重。2)案件性质发生变化肇事者逃逸会使交通案件性质发生变化

车辆交通事故除极个别人用车辆当行凶工具,蓄意作案者外,大都属于过失犯罪。

肇事者在肇事后逃逸,则可能构成间接故意杀人罪或间接故意伤害罪。

众所周知,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相比较,其性质的严重性和危害性要大得多

。一、交通肇事逃逸及其危害交通肇事逃逸的危害2

第一节概述3)增加侦破难度交通肇事逃逸案要耗费许多时间、警力和代价来侦破。

肇事者驾驶车辆交通肇事后,如果立即停车等候处理,则办案人很容易勘查事故现场,分清事故责任,,妥善处理事故的善后事宜。

如果肇事者交通事故后逃逸,则现场非常可能遭到破坏,需要组织力量侦破案件,抓获肇事者。这不仅耗时、费力,而且会多花费许多差旅费和车辆使用费用。

此外,交通肇事逃逸还可能破坏交通管理秩序,造成很坏的社会影响和政治影响,增加受害人及其亲属的痛苦和负担,使交通事故纠纷由简单变成复杂而难以处理。一、交通肇事逃逸及其危害交通肇事逃逸的危害2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大容量的公共交通工具,直接关系到广大乘客的生命安全。“安全运营”一直是其完成运输任务的首要目标和基本原责。因此,分析城市轨道交通事故产生的主要因素以及影响程度,制定预防事故相关对策以及突发事故后的救援措施,对于改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安全现状,预防事故的发生和降低事故损失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6.1城市轨道交通事故分类

一、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状态按照运营的安全水平,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状态可以分为正常运营、分正常运营和紧急运营3种情况。正常运营是按照排定的运行图和工作秩序进行运营的状态,系统运行正常,运输需求和系统的供给能力相配,系统状态较为稳定。非正常运营状态是系统运营中出现了不良的影响影响因素,例如列车晚点、区间堵塞、列车故障、早晚高峰客流等,对这些现象和问题应及时组织相应调整方案,积极消除不稳定因素的影响,重视不够或调整不及时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紧急运营状态是指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自身出现较为严重的机械、运行、服务故障,或遭遇到严重的、外部灾害影响,从而导致系统的运营能力减弱或停止,严重影响到系统稳定性和课程可的人身安全。图6-1运营状态示意图二、城市轨道交通事故和故障

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安全和可靠性的因素统称为事件。根据其发生的原因、特点以及造成的后果和影响,可分为事故、故障两类。故障是因设备质量原因或操作不当导致设备无法正常使用,须人工干预或维修的事件,根据表现和影响程度可分为轻微故障、一般故障和严重故障。轻微故障可以迅速排除,一般不会影响运营可靠性;一般故障将造成短时间的列车运行秩序混乱,部分列车运行延误;严重故障则会导致较长时间的运营中断,严重影响系统运营可靠性。按照设备类型和原因,故障又可分为列车车辆故障、线路故障、供电系统故障、同好系统故障、环控设备故障、车站客运设施故障灯。事故是因故障或工作人员操作不当或管理人员指挥不力而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影响可靠性或危机运营安全的时间。事故根据其表现、影响程度与范围,可分为一般故障、险性事故、大事故、重大事故等;按其专业性质可分为行车事故、客运组织事故、电力传输事故。引起非正常运营状态和紧急运营状态的原因很多,按照灾害类别分类,氛围以下几种:

1、设备、硬件故障引起的:运营中断事故,如车辆故障、线路故障和各种设备故障引起的行车事故;

2、以外危险事件和各种自然灾害引起的:系统内部秩序混乱和运营中断,如火灾事故、水灾事故、爆炸事故、恐怖袭击事件等;

3、个别站点或中转换乘站突发集中大客流:没有得到预报信息的情况下,产生系统流量骤增、售票厅和通道站台拥堵等现象,发生拥挤踩踏事故。运营行车事故、设施设备事故、客伤事故、火灾事故、因公伤亡事故、道路交通事故、运营严重晚点事件。根据事故和故障导致的后果又可分为可控时间和不可控时间。可控事件是指该时间在发生前是可以控制的,是可以通过一些手段和措施避免的,但是由于人为的疏忽或管理不当导致该时间最终发生。这种时间往往在发生前会出现一些征兆,只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就可以避免它的发生。而不可控时间具有不确定因素,一个点,一个线都可能导致它的发生,是人力难以避免的。不可控时间又称突发事件,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一般是指由故障、事故或其他原因(认为、环境、社会事件等)引起的、突然发生的、严重影响或可能影响运营安全与秩序的事件。根据其影响程度与范围可分为一般突发事件、险性突发事件、大突发事件和严重突发事件等;根据其引发原因又可分为运营引发突发事件、外来人员引发突发事件、环境引发突发事件等。三、城市轨道交通事故的判定标准

事故一旦产生,产生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影响公共安全,城市轨道交通非正常运营等后果,这些可能的后果也是城市轨道交通事故的主要判定依据,包括:1、轨道交通线路中断运营时间;2、人员死亡和重伤人数;3、直接经济损失金额;4、需要紧急疏散乘客,或需紧急解困人员;5、发生在轨道交通路网内,需要相关部门处置和协调;6、需要政府机关处置或响应。不同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可根据各自的运营实践制定不同的事故等级标准。事故等级划分示例如下所示:

1、运营行车事故轨道交通运营行车事故按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正常运行造成影响的程度,氛围重大事故、大事故、险性事故、一般事故。不同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可根据各自的运营实践制定不同的事故等级标准。事故等级火焚示例如下所示:(1)载客列车重大事故:列车发生冲突、脱轨、火灾或爆炸、造成下列后果之一时:①人员死亡3人活着死昂、重伤25人及其以上者;②双线中断(某一站或某一区间及以上上下行行车中断)时间在150min及其以上;③根据列车、车辆破损的规定,电动客车中破一辆(直接经济损失为现值的40%以上)。(2)载客列车大事故:发生冲突;脱轨、火灾或爆炸,造成下列情况之一时:①人员死亡或重伤2人及其以上者;②双线中断行车90min及其以上者;③根据机车、车辆破损规定,电动客车小破一辆(直接经济损失为现值的10%以上)。(3)险性事故:凡事故性质严重,单位造成损害后果或者损害后果不够认定为大事故的行车事故时,如:列车冲突:列车脱轨:列车分离:载客列车错开车门、运行途中打开车门、车位停稳开车门;载客列车车门夹人动车时;列车冒进信号等。(4)一般事故:调车冲突,调车脱轨;调车作业冒进信号;列车运行中,因车辆部件脱落或其他原因损坏行车设备;行车有关人员漏乘、漏接、出乘迟延耽搁列车行车造成影响的;错误办理行车凭证发车等。2、设施、设备故障

凡是设施和设备的操作人员在工作中因违章操作、失职或设备隐患等原因,造成是被损坏损失达到一定程度或对列车运行造成严重影响的均属设备事故。(1)重大事故:因违章操作、失职或设施设备故障等原因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的。(2)大事故:因违章操作、失职或设施设备等原因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至30万元的。(3)一般事故:因违章操作、失职或设施设备等原因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万元至10万元的。(4)故障和障碍:因违章操作、失职或设施设备等原因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万元以内的。(5)电动列车事故等级按《城市轨道交通行车事故处理规则》规定确定。3、客伤事故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区域内,凡持有当日档次有效乘坐地铁有关凭证(持有效证件享受免费乘坐),经验票进站始至验票出计费区内火灾检验票闸机外,由公司管辖的附属设施如出口、自动扶梯、通道等区域内因乘客受伤构成的事故。4、因工伤亡事故因公伤亡事故是指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伤害·急性中毒等。按照事故伤害的严重程度分为轻伤、重伤、死亡事故。5、运营严重晚点事故凡在行车过程中因违章操作、技术设备不良及其他等原因造成一定时间标准,如10min、15min、30min及以上的严重晚点事故。6、行车事故中的名词定义(1)车辆破损范围界定:(电动列车以一节车辆为基数)①报废:直接经济损失为现值的90%以上;②大破:直接经济损失为现值的60%~90%;③中破:直接经济损失为现值的40%~60%以上;④小破:直接经济损失为现值的10%~40%以上。(2)列车:按规定辆数编组的电动客车的列车,须有规定的列车标志,从车辆或始发站至到发线待发起,直至再回到终点站位置,在此运行过程中称列车。(3)列车事故①轨道车单机或挂有平板车(有车次号)进入运营线路发生事故时;②列车与其他调车作业机车和车辆相互冲撞而发生的事故时;③列车在车场内调车方式进行摘挂和转线而发生事故时;④列车载客运行时发生事故时。(4)其他列车:包括空驶列车、救援列车、调试列车、轨道单车机或挂有车辆开动的列车。(5)冲突:列车、车辆、轨道车互相间或与设备(如车库、站台、车档等)以及其他车辆间发生冲撞,造成电动列车、轨道车和其他车辆破损或破坏。(6)脱轨:电动列车、轨道车、平板车的车轮落下钢轨轨面(包括脱轨后自行复轨)。(7)列车分离:包括车钩破损分离和车钩自动分理(含车钩缓冲装置的破损)。(8)挤岔:车辆在通过道岔区段时挤坏道岔设备。(9)列车冒进信号:列车前端任何一部分越过固定信号显示位置即为冒进信号。包括临时变更信号(不论原因)而使列车冒进。(10)双线中观行车:在上下行运行线路中,一条线发生某一站或某一区间及以上中断行车的同时,另一条线已发生某一家或某一区间及以上中断行车。(11)单线中断行车:上、下行线中任何一条线上有一个车站或区间发生了行车中断。(12)行车中断时间:指由事故发生时间起至跳读发出线路开通命令时的时间。(13)应停列车在车站通过:指应停列车未办理有关上下客作业就开走,或列车在车站停车但未开关门上下乘客就开走。6.2事故处理

事故的分析、调查、处理是事故发生后的重要环节,目的是为了及时恢复正常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形成机制,并制定相应的措施、方法与手段,减少和杜绝事故的再次发生。一、分级处理根据发生事故的隶属关系和事故的等级分类,按照分级管理原则予以处理。1、犯法会少年宫下列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由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部门或者配合上级有关部门调查处理:(1)轨道交通发生重大事故、大事故、火灾、爆炸、毒害等事故;(2)造成2人(含)以上死亡的重、特大交通事故。2、凡发生下列安全生产事故的,有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部门具体负责调查处理:(1)发生行车的险性事故、涉及两个单位以上的一般事故;(2)火灾、爆炸、毒害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直接财产损失达到一定数额的;(3)发生因工死亡事故;(4)发生重大道路交通事故以上的;(5)设施设备重大事故、大事故或涉及两个单位以上的一般事故;(6)在短时间内连续发生多起安全事故;(7)因人员违规操作或行车设备故障造成严重晚点15min或30min以上的时间;(8)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部分安全成产委员会认为要调查处理的事故。3、凡发生下列安全生产事故的,由各直属单位具体负责调查处理:(1)发生行车的一般事故;(2)因人员违规操作或行车设备故障造成晚点10min以上事件;(3)发生因工轻伤、重伤事故;(4)发生设施设备一般事故、故障和障碍;(5)客伤事故。二、处理程序

1、事故报告事故处理直接关系到事故发生后的处置,以及事故发生后能否及时、迅速恢复运营线路正常行车秩序。良好畅通的信息传递能够使事故损失减少到最低最小程度。反之如果由于信息传输程序复杂、混乱,将会引起事故后果与损失扩大,不良印象扩大,延误事故的处理。事故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①事故基本情况,包括事故经过、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②事故原因,包括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事故性质及认定依据;③事故有关人员的责任认定和处理意见;④事故的教训及采取的防范措施;⑤员工受教育情况;⑥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2、调查分析个处理职责单位应按照职责要求,开展事故的调查取证工作。(1)调查分析依据

①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分析火灾事故和因工伤亡事故的主要原因分别以《火灾原因认定书》、《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和市、区安全生产监督局制定和法律文书有关规定为准。

②分析轨道加农事故、设施设备事故、客伤事故发生的原因可以按照城市轨道交通企业颁发的各类规章制度为准(2)调查分析要求

①查清事故原因调查事故的原因应从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管理原因和技术原因等多层次、全方位分析查找,对一时难以查清的,要采用挂牌制度,定时间、排节点,落实负责人,落实有效地安全防范措施,以确保安全。②组织安全再教育各单位必须针对谁所暴露的安全隐患,要通过召开事故分析会、班组学习等形式,有针对性开展员工安全按教育。要从安全法规、安全意识、安全技能、事故教训、预防措施等方面着手,让每个员工都能吸取教训,举一反三,曾强防范意识。安全教育必须做到有内容、有记录、实行备案制。③实施预防措施在查清事故原因的基础上,应及时制定落实安全预防整改措施。预防措施的落实,必须建立安全责任制,落实到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做到明确期限,并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与必要的保证,确保措施真正落到实处。④调查分析时间要求调查工作中注意原始操作资料的手机、分析工作,并要求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事故(件)的调查取证工作,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的报告。三、实例:行车事故的处理程序

不同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可根据各自的运营实践和线路等设备情况,制定不同的事故处理程序。行车事故处理事例如下所示:1、行车事故现场报告内容无论行车事故的性质如何,在发生有关行车事故(事件)后其报告内容应包括:(1)事故概况及基本原因;(2)事故发生的时间,包括月、日、时、分;(3)事故发生的地点,包括区间、公里、米、站、站场线段等;(4)列车车次、车号、关系人员职务、姓名;(5)人员伤亡情况及车辆、线路等城市轨道交通设备损坏情况;(6)是否需要救援等。在紧急情况时,特别是在发生重大事故和大事故时,由于现场情况和环境情况很复杂、混乱,事故当事人可先报告上述部分内容,但必须报请事故发生的地址、事故概况及可能后果,是否需要救援帮助,以利于行车安全管理部门以及有关管理人员和领导决策。必须进行现场事故抢救和救援时,行车调度员及时通知各相关部门尽心。各相关部门一旦接到行车调度员以及上级有关领导的知识需尽快做哈救援准备,及时出的那个展开救援工作。2、行车事故报告程序

(1)发生重大事故、大事故时的报告程序①在运营正线上发生时:●由值乘列车的司机立刻报告行车调度员,如果由于条件限制不能及时把告时,可有相邻车站行车值班员专报行车调度员;●行车调度员应将发生情况立刻报告调度中心上级领导,并且判断是否需要触动救援列车;●控制中心接报后应将情况立刻报告总公司主管运营和安全相关科室负责人。(2)发生行车险性事故及一般事故的报告程序

①在运营正线上发生时●有支撑列车的司机立即报告行车调度员,如果由于条件限制不能及时报告时,则报告最近车站的行车值班员转包行车调度员;●行车调度员接报后立即报告主任调度员,并且判断是否需要事故救援;总值班室接报后应报告总公司主管运营和安全相关科室负责人。②在站场,包括出场线上发生时●由值乘司机立刻报告车辆段运转部门值班人员;●车辆段运转值班人员接报后应立即报告运转部主任、车辆段值班调度与安全运行科,如需要事故救援报告安全运行部门,并立即组织事故救援工作的开展;●车辆段计划调度科值班调度要立即通报车辆部门主要领导,并通报总值班室;●总值班室接报后应报告总公司主管运营和安全相关科室。3、行车事故的处理

(1)行车事故现场处置:在事故报告程序完成后,有关人员要迅速进行事故现场的处置。若事故发生在线路期间,在专业人员及救援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前,值乘司机负责引导乘客自救、组织疏散、安抚乘客等工作,等待进一步救援、在有关救援人员到达后,应由事故现场的最高行政领导负责制和为或委任相关专业人员指挥抢救、处理上后工作。若事故发生在车站时,应有车站站长负责乘客救援、组织乘客离开现场,并保护现场、查找证人、做好记录,等待有关救援人员与相关领导到达进行进一步救援活动,车站站长应在救援专业人员到达后向有关领导报告,并听从到达现场的最高行政领导和最高行政领导委任的救援指挥员的命令。现场勘查工作由行车管理部门与公安部门干规定进行。在险性事故和一般事故发生后,值乘司机必须规定程序要求报告,并且等待行车钓鱼愿的进一步命令指示,按要求执行,不得擅自移动列车。如需故事救援时,值乘司机应按照规定请求救援,并在救援人员和设备到现场前负责列车安全、乘客安全等工作。在救援人员到达后自己一下现场指挥人员简单报告情况,并按行车调度员或指定的事故救援指挥人员的命令执行。关于事故现场的勘测工作由行车管理部门按规定进行。(2)事故调查、分析

重大事故和大事故发生后,应成立专门的事故处理调查小组及各有关部门参加负责调查、处置、协调、善后、分析等各项工作,包括现场摄、录像及绘制现场草图、设备检测、手机物证、询问人证、调查记录现场情况的。值乘司机和事故有关人员要积极配合,实事求是提供当时情况报告,便于掌握现场真是资料,已评定和分析事故产生的原因及确定事故责任,明确事故责任者和事故关系着,制定防范措施。险性事故和一般事故发生后,如涉及两个以上直属单位时,由城市轨道交通企业负责调查,在规定的时间内将事故调查报告上报,并提出防范措施,对责任单位无意义的险性事故,由险性事故责任单位组织调查分析,明确原因与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制定防范措施。对涉及一个单位的一般事故,由侧人单位调查分析,找出原因判定责任,并对责任者进行处理,制定事故处理措施。与险性事故和一般事故有关的人员必须配合调查分析,如实报告情况,不得隐瞒事实,对推脱责任,拖延调查,隐瞒真相的个人与单位部门,经查实予以从重处理。对事故涉及城市轨道交通以外单位的调查,有城市轨道交通企业事故调查处理小组与相关单位协调处理,必要时提请司法部门裁决处理,凡行车事故涉及刑事责任的调查,处理由公安部门负责,事故有关单位、个人协助配合调查工作。6.3安全运营管理体系

一、安全控制目的建立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安全运营控制体系的目的是:使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生产与管理达到预先设定的目标,使事故等级和事故频率控制在预先规定的范围内,同时通过安全预防、纠正措施的落实,达到安全运营工作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安全运营质量。建立运营企业安全运营控制体系应遵循法规性、可控性、系统性、程序性和差异性的原则,体现“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安全运营控制体系的具体目标包括:1.不发生职工(包括劳务人员)因工死亡及重伤事故。2.不发生运营重大事故、大事故和有责乘客死亡事故。3.不发生重大火灾事故。4.不发生有责交通死亡及重伤事故。5.不发生在一定数额的有责物损的交通事故。6.严重晚点率低。7.险性事故和一般事故发生率低。各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可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运营特点,选择适合自身安全运营的控制目标,建立安全运营体系,例如某运营企业的制定的安全生产指标如下:1、杜绝指标(1)不发生职工(包括劳务人员)因工死亡及重伤事故。(2)不发生重大火灾。(3)不发牛地铁运营重大事故、大事故和有责乘客死亡事故。2、控制指标(1)险性事故和一般事故小于4起/百万列公里。(2)15min以上严重晚点小于3次/百万列公里。(3)不发生有责交通死亡及重伤事故、不发生有责物损在20万元以上的交通事故。二、运营安全预先控制

轨道交通安全运营控制体系包含预先控制、过程控制、事后控制等内容。1、组织保障(1)建立健全安全运营管理网络为了确保运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始终处于可控状态,通过完善组织管理措施,建立安全运营管理网络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同时在组织保障管理体系中应体现安全运营工作“行政第一负责人为安全管理第一负责人”的原则,体现安全生产齐抓共管的管理理念。(2)建立专门负责安全工作的组织机构,体现安全运营管理主体在组织结构设置中,运营企业应建立专门负责安全生产的部门机构,各安全生产管理职能部门,应在赋予的工作职能下开展安全管理工作,从而使运营企业安全运营管理工作能规范有序开展。同时为了保障安全运营控制体系的实施效果,可成立总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由总经理和分管副总经理为负责人正副组长,其他各分公司领导为成员,由该组织形式履行并负责安全工作的重大决策的制定、制定总公司安全生产的控制目标、重大事件的考缓和责任追究等职能,从组织保障上着手落实安全生产工作。2、安全运营目标管理工作

(1)年度目标管理指标明确的年度安全运营目标管理指标是确保总公司安全运营始终处于可控状态的重要手段和提高运营生产质量的有力保障。年度安全运营目标管理指标应体现“合理有效、逐步提高”的原则。年度安全运营目标管理指标应根据上年度安全运营的实际状况和率年度运营生产特点,提出切实有效的年度安全运营控制指标,根据总公司的主要特点和现阶段主要矛盾不断修改.逐步提高,与国际接轨。指标的设定应体现“安全第一、确保畅通”的安全方针。(2)目标管理指标的分解在确定总公司本年度安全运营控制指标的基础上,通过责任分解,层层落实,来确保年度安全运营指标的实现。按照“守土有责原则”落实安全责任,推行“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身上扛指标”的安全目标管理理念,从总公司领导、分公司领导、部门领导、班组长直到每个员工,均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将安全责任和安全日标层层分解、层层落实,形成职责清晰、层次分明、衔接紧密、覆盖全面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并将安全生产责任书完成情况作为每层级领导、每位员工的绩技考核、岗位晋升考核标准之一。通过各级安全目标的实现来确保公司年度指标的实现。(3)目标管理指标的下达形式确定公司、分公司的安全运营目标管理指标后,应结合公司年度安全生产责任书,通过与各单位行政第一人签约方式承诺下达。3、安全运营风险评估及预警

(1)安全运营风险评估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应定期或不定期对运营情况进行危险源辨识和安全评估,及时掌握当前的安全生产状况和潜在的风险,做到安全管理工作心中有数;根据安全评估的结果,及时调整安全工作的重点;对潜在的风险,制定风险的防范措施,变被动安全为主动安全。对影响安全运营的设施设备难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不断提高设施设备完好率。同时应学习国内外运营安全风险评估体系的先进做法,建立切合本公司运营实际的风险评估体系,并将其作为长效管理手段,安全运营风险评估工作应确保每年开展一次,遇年度新线投入运营前,应进行开通前的试运营风险评估。安全运营风险评估工作可采用专家组或评估小组的方式进行。(2)预警工作公司应建立反应灵敏的预警机制,通过危险源的辨识,变事后补救为事先预防,通过建立设施设备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增强设施设备的状态监控;通过安全检查、业务考核等手段,增强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并消除人为隐患;通过采用先进的监控技术,减少灾害天气和突发事件对轨道交通运营的影响;公司应通过强化预警机制的功能,及早发现隐患,力争将事故发生消灭在初期阶段。4、规范新线接管程序、把握关键点

(1)规范新线接管程序现在我国进入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高潮阶段,顺畅高效的接管程序是确保新线顺利接管、按时开通的重要保障。因此公司应建立和完善新线接管程序,规范建设、运营的接管节点和职责,可时明确新线部与相关部室、分公司的各自职责,确保新线接管安全顺畅。为此要从设计、施工、设备调试、验收等环节介入,不断进行安全评估,并进行总联调。(2)强化新线接管关键节点的施工安全在新线接管过程中,随着运营方的逐步介入,会存在主要设备临时代管、施工计划代管、线路运行权交接等关键节点,这些阶段存在着设备处于调试阶段、施工人员多、调度条件不成熟等不利因素,易发生设备、人身安全事故,因此新线接管的关键点必须制定严密的规章和落实相关措施来保障。三、运营安全过程控制

安全运营过程控制就是围绕轨道交通运营生产工作流程的全过程进行过程控制,从运营生产计划和运行图的制定、调度指挥实施、车站客流组织和客运服务、设施设备的保障等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控制,通过各个环节有效的监控和正常运转,来实现轨道交通各组成部分的联动有效运转。建立和强化安全运营“过程控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将事后补救变事前预防,真正体现安全生产“安全第”、预防为主的原则,同时强化安全运营过程控制是实现公司安全运营目标的重要手段和确保公司运营安全的重要保证。1、行车安全控制

轨道交通行车安全是运营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因此必须强化行车安全控制,及时消除行车安全中的各种设备和人为隐患,严格执行车岗位标准化、规范化操作。1)确保运营安全规章的有效性、适应性、覆盖性为保障轨道交通安全运营工作,必须根据轨道交通行车工作的特点和设备设施的技术条件要求,建立了以安全管理制度为统领,包括安全操作规程手册、事故处理规程、应急处置预案等在内的安全规章体系,以制度来规范安全管理各个环节,以规范化保证安全,确保达到事事有章可循,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才是运营安全的保证,各类安全规章制度体系如下:(1)操作类安全规章;(2)设备操作类安全规章;(3)设备保障单位安全运营管理规章;(4)事故预案;(5)安全管理规章。2)确保行车岗位人员操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建立规范全面的安全运营规章后,要通过经常性的规章制度培训和学习,让员工清楚理解规章,通过经常检查督促让员工严格执行规章;通过经常分析事故苗头、事故隐患、事故后果,让员工认识到遵章守纪的重要性。2、设施、设备保障

运营设施设备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列车运营安全与否。因此必须采用先进的检测手段,及时发现设施设备的隐患,建立维修管理信息化系统,不断提高设备的质量。按照设备管理控制体系的要求,科学的进行设备管理工作,提高设备完好率和运营保障力度。(1)完善设备科学化管理、信息化管理机制设施设备的维修,不仅要保证质量,还要体现速度。要采用先进的设备检测技术和工具,快速检测设备状态,查找故障点,为及时、准确的掌握设备质量状态,处理设备故障提供了保证。在设施设备维修管理上,要采用维修管理信息化系统,对维修工程中工时、物料、定额,检修规程等,进行全面监控,保证维修计划的落实,提升设备设施维修管理,提高维修水平。对设备设施的维修管理,做到精简细修、突出重点。在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中,特别抓好车辆、接触网等设备的巡视、检测、紧螺栓、加油,清洁之类工作,以小防大杜绝大故障,或事故的发生。同时,集中技术力量解决运营生产中出现的故障或技术难题,要组织跨专业的技术攻关,从设备设施运营质量角度为确保运营安全奠定坚实的基础。(2)完善设备设施规程标准与规程是设施设备管理工作开展的依据。由于轨道交通设备种类多,且在不断发展变化,因此要求规程也要不断修改完善,每隔一定时期,运营企业应组织力量更新规程的版本,以便适应实际生产需要,同时这些标准、规程作为企业职工技术培训和班组学习的主要内容,加强职工的标准化意识,规范日常工作行为,提高整体技术水平,确保设施设备的高质量。3、完善监控手段.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1)进一步加强运营时段现场管理,使之成为确保轨道交通运营始终处于可控状态的重要手段,深入运营一线,靠前指挥,抓小防大,安全观前移,提高现场处置能力。(2)加强信息管理,提高突发信息传递速度。为提高应对突发事故(件)处置能力,减少事故发生对运营的影响,规范信息传递制度,理顺信息传递渠道。同时运营企业可发挥快速有效的信息传递系统的作用,提高短信群发系统的稳定性使各级领导、技术骨干能在第一时间掌握各类运营生产信息。(3)坚持和完善运营交班会议制度。利用运营交接班制度,能及时将安全生产月的运营情况,及时进行分析,协调解决运营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并能随时掌握运营安全动态,做到运营安全天天受控。(4)坚持和完善月度运营例会制度,有利于及时分析安全运营状况和形势,把握安全动态,制定有效应对措施。第一节仪容礼仪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仪容的基本常识,明确仪表的内涵;了解塑造仪容礼仪的意义,掌握发型梳理及帽子佩戴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了解化妆的基本步骤和基本的化妆技巧。一、仪容修饰要求

仪容,即容貌,包括面容、发式、手部、体味和口腔卫生等。修饰仪容的基本要求是美观、整洁、得体。面部的要求眼睛、耳朵和颈部、鼻子、嘴、牙齿个人卫生的要求手部要求体味要求二、发型的修饰要求做为轨道交通工作人员,发型要考虑对象、环境、还要考虑自身特点。面对乘客时发型要把握庄重、严肃、利落大方的原则。而且还要严守本行业、本公司的特殊要求。

发部的造型选择面对乘客这一群体,在办公室办公、在站台巡岗的场合,发型的选择要把握庄重、严肃、利落大方的原则。女乘务员的发型选择女士长发:束起盘于脑后,保持两鬓光洁,无耳发。刘海可卷可直,但必须保持在眉毛上方。任何发型均应使用发胶或摩丝定型,不得有蓬乱得感觉。女士短发:可卷可直,但发型不宜奇特。长度不得短于两寸,以前不遮眉及面部,后不过肩膀为宜。佩戴帽子与发饰要求男乘务员帽沿边与帽沿边保持水平,不露头帘。女乘务员帽沿在额头的1/2处,不露出刘海,两侧不留耳发,发花与后侧帽子边沿相贴合。发饰只宜选择黑色且无花色图案的发卡。三、化妆技巧对于一线工作人员是要求化淡妆的,化妆最好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利用自然美且能与制服相称的为最好,化妆应以淡雅、清新、自然为宜。浓重的眼影和眼线,刺鼻的香水,都是与工作不相符合的。化妆若和制服相配,清洁、健康的化妆更能得到乘客的好感。化妆的重点是创造自然、生动、高雅的气质。化妆的原则自然淡雅的原则扬长避短的原则整体协调的原则化妆禁忌(1)离奇出众的创意妆(2)残妆示人(3)当众化妆皮肤保养(1)护肤技巧(2)适当运动(3)饮食合理化妆步骤打粉底眼影眼线睫毛眉毛涂腮红口红四、仪容礼仪指导与实训化妆实训准备粉底、眼影、眼线笔、眉笔、腮红、睫毛膏、睫毛夹、口红等职业妆实训化妆实训工具:粉底、眼影、眼线笔、眉笔、腮红、睫毛膏、睫毛夹、口红等基础底妆

第二节仪表礼仪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轨道交通工作人员的着装原则,了解商务人士的服饰礼仪通则,培养学生掌握场合着装的要求及综合服装搭配能力,从而更好地展现对乘客的尊重,提高工作人员的良好形象,展示企业良好的精神面貌。一、不同场合的着装服装穿着的基本原则TPO原则:时间原则地点原则场合原则正装的穿着男士着装礼仪男士场合着装要点男士西装着装规范男士西服穿着禁忌女士着装礼仪女士职业装选择女士职业装鞋袜的搭配女士着装配饰女士服装禁忌制服的穿着制服标志着自己的职业特色。它的设计充分考虑了穿着者从事的职业和身份,与环境相配,有一种美的内涵。任何公司都有自己的制服,制服可以衬托一个人,通过一件制服可以看到一个人的职业形象,展现出公司的精神面貌。穿上醒目的制服不但易于他人辨认,而且也使穿着者有一种自豪感和责任感。制服的穿着要求和规范外观整洁文明着装穿着搭配得当仪表礼仪指导与实训一、仪容仪表自检与互检个人卫生发型服装穿着规范鞋袜搭配合理配饰搭配二、评价表打分并点评教学目标:通过教学对仪态礼仪的规范进行详细的讲解并结合相配套的训练方法与实训、考核方案,引导轨道交通服务人员正确掌握站姿、坐姿、行姿以及手势的具体要求,并能在工作中熟练应用。第三节仪态礼仪

第一节轨道交通服务人员的表情礼仪表情交流时的四个原则谦恭友好适时真诚客运服务人员的眼神眼神运用的具体要求以热情柔和的目光正视的乘客眼部,向乘客行注目礼视线要与乘客保持相应的高度,正视、平视的视线更能引起人的好感运用目光向乘客致意眼神的组成接触时间接触方向上三角区(眼角至额头)中三角区(眼角以下的面部)眼神的变化微笑微笑的种类温馨的表情会心的微笑灿烂的微笑微笑的禁忌不要缺乏诚意,强装笑脸不要露初笑容随即收起不要受情绪左右而笑不要把微笑只留给上级、朋友等少数人微笑实训

情景熏陶训练微笑与形体的配合不同工作情景的微笑站姿是指人在停止行动之后,直立身体,双脚着地的姿势。它是一种静态的身体造型,是平常采用最基本的姿态,又是其他动态的身体造型的基础和起点。优美的站姿是展现人体动态美的起点,是培养仪态美的基础。二、工作中站姿

站姿的基本要求

基本站姿,指的是人们在自然直立时所采用的正确姿势。标准是正和直,主要特点是头正、肩正、身正;颈直、背直、腰直、腿直。工作中不同的站姿方式

垂放站姿前搭手位站姿后搭手位站姿站姿禁忌站姿禁忌指工作人员在工作岗位上不应具有的站立姿势。在与乘客进行交流中,工作人员要尽量注意身体各部位的要求,避免出现不良的站姿。实训方法

背靠背站立顶书训练背靠墙练习三、工作中坐姿的基本要求与要领

坐姿的基本要求

入座时要轻稳臀部坐在椅子1/2或者2/3处离座时要自然稳当女士常见的坐姿

正坐式开关式男士常见的坐姿正坐式重叠式坐姿禁忌侧肩、耸肩、上身不正含胸或过于挺胸双臂交叉抱于胸前。双手抱于腿上或夹在腿间趴伏桌面,背部拱起翘二郎腿,叉开过大,腿部伸出过长脚步抖动,蹬踏他物,脚尖指向他人四、工作中步态的基本要求与要领步态的基本要求

双肩应平稳、上身挺直、注意步位、步幅适当工作情况下的步态标准与乘客迎面相遇时

陪同引领乘客时进出升降式电梯时搀扶帮助他人时

第一节概述如果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不能被侦破,对交通肇事逃逸者不严厉处理,无疑交通秩序和社会秩序就会遭受破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威信和国家法规就要受到亵渎,受害人及其家属就会有抱怨和投诉,交通肇事者就会逍遥法外,更多的交通肇事者就会仿效,正常的交通管理工作就会受到极大影响。因此,研究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现状、特点和规律,,介绍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经验、方法和注意事项,对于维护交通秩序和社会秩序,提高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声誉、威信及破案能力,严肃法律,惩处犯罪分子等,都有重要的意义。一、交通肇事逃逸及其危害交通肇事逃逸的危害2

第一节概述由于交通肇事案件不同于其他刑事案件,交通肇事逃逸者不同于其他刑事犯罪人员,所以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有许多明显的特点。1从案件发生地点来讲,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大多发生在城乡公路和大中城市郊区公路,在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繁华市区内则很少发生交通肇事逃逸案件。2从案件发生时间来讲,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大多发生在夜间,特别是晚10时至早5时之间发生的最多,白天很少发生。3.从受害人来讲,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中伤亡人员的多数是行人和骑车人。

其中,青壮年居多,小孩和老人较少。

这是老人和小孩夜间出行较少的原因。二、交通肇事逃逸案的特点地点1时间2受害人3

第一节概述从肇事车型上来讲,交通肇事逃避案件中的车辆大多数为机动车,如大型货车、大型客车、中型汽车、小型汽车、摩托车等,非机动车较少。从物证上来讲,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中车辆碰撞痕迹一般较少,甚至没有。

如果肇事车辆留有碰撞痕迹物证较多、较严重,交通肇事逃逸的一般较少。从逃逸原因上来讲,交通肇事逃逸的驾驶员多数属于酒后驾驶、无照驾驶、私事用车,或者是偷开别人的车,正常驾车出行或营运汽车肇事后,驾驶员一般不会交通肇事后逃逸

。二、交通肇事逃逸案的特点车型4证据5原因6

第一节概述从内在条件上来讲,交通肇事逃逸案件驾驶员在肇事逃逸时,车上一般只有驾驶员一个人,至多只有2

~3人,且还是知己或亲属。

如果车上乘坐人数较多,并且关系一般,驾驶员在肇事后一般不会选择逃逸。从外部条件来讲,交通肇事逃逸时,大都发生在车流小、行人少的时间和地点,甚至是夜间、下雨、下雪、雾霾天气。

如果车辆多、行人多,又在光天化日之下,肇事者通常不敢或无法从肇事现场逃逸。从肇事后果上来讲,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一般都是事故后果严重的,造成了人员重大伤亡。

一般事故或者轻微事故,交通肇事者通常不会采取逃逸行为。二、交通肇事逃逸案的特点内在条件7外部条件8后果9

第一节概述从交通肇事者的表现上来讲,肇事者在交通肇事逃逸后,一般都要伪造第二轻微现场。例如,交通肇事者将肇事车辆及时送修理厂修复,很少按规定回本场、本队、本单位或住家,因为不进行伪装、清洗、修复,肇事者难以放心。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掌握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特点后,既可及时破获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抓获交通肇事者,依法进行惩处,以儆效尤。又可采取相应措施,主动预防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发生,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交通安全防范意识,动员公民防范交通肇事逃逸者。

只要公民懂法、守法、护法,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就能不发生或少发生,即使发生了一般也能及时查破

。二、交通肇事逃逸案的特点逃逸者表现10

第二节交通肇事逃逸案侦查的任务与原则交通肇事逃逸不同于一般的交通事故,是交通事故当事人为了逃避法律责任和民事责任,故意驾车或弃车潜逃的行为。

对于故意驾车逃逸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调查具有侦破性质,可适用侦查技术和手段,及时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六条第一项规定:“‘侦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从这个概念中出发,侦查包括以下三层意思。在我国侦查权属于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

只有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才有权依法对交通肇事逃逸案件进行侦查。

任何其他机关、团体或者公民个人擅自行使侦查权,私立专案,私设公堂,非法捕人、关人、搜查、扣押车辆、扣押物品等,都属违法行为,应当追究法律责任。侦查权1

第二节交通肇事逃逸案侦查的任务与原则侦查是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专门调查工作主要包括勘验、检查、询问证人、侦查试验,暂扣押物证、书。侦查是一种诉讼活动,必须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证,鉴定、通缉和询问肇事者等几个方面。侦查措施2侦查是一种诉讼活动3

第二节交通肇事逃逸案侦查的任务与原则交通肇事逃逸案侦查是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的专门工作,是惩处交通肇事犯罪的重要工具,其基本任务是通过侦查破案,打击和遏制交通肇事犯罪活动,保护社会经济建设的顺利发展,保障公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凡是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是我国刑事诉讼活动的一项重要原则。证据又是查明案件事实,揭露、证实和惩处交通肇事者犯罪的依据。获取交通肇事的证据,是侦查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全部侦查活动的中心环节。各种策略手段、技术手段的运用,比如勘查现场、现场试验、询问证人、搜查、扣押车辆物证、辨认、鉴定以及询问肇事者等,其主要目的也都是为了获取肇事证据,证据的获取主要内容包括发现证据、固定和提取证据、检验证据。证据1一、交通肇事逃逸案侦查的任务

第二节交通肇事逃逸案侦查的任务与原则1)发现证据交通肇事逃逸案件都是已发生的交通事件,而且这些事件又与许多其他事件同时发生、相互交错,能够证明肇事逃逸案件的事实,经常是零散的,有时淹没在许多其他事件之中,而且很容易遭到破坏。有时还会因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被销毁、掩盖而不容易被发现。因此,在交通肇事案件的侦查过程中,人们要采取各种有效的策略、方法和技术手段,及时而准确地找到能够证明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即发现证据。证据1一、交通肇事逃逸案侦查的任务

第二节交通肇事逃逸案侦查的任务与原则2)固定和提取证据发现了证据是获取证据的第一步。

为了使被发现的证据能够在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中真正起到证据的作用。还必须固定和提取这些事实材料;否则,尽管所发现的事实材料对于证明交通肇事案件的事实很有价值,也不能起到有效证据的作用。

固定和提取证据的方法,通常有绘制现场图、现场照相、检验照相、制作各种笔录以及声像等。必要时可以提取具有证据意义的物品或书件。证据1一、交通肇事逃逸案侦查的任务

第二节交通肇事逃逸案侦查的任务与原则3)检验证据各种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侦查过程中所发现和提取的每个证据都必须被严格检验。

有些证据应送交技术鉴定机构(部门)进行鉴定。办案人员对各种证据材料都必须认真地进行审查、判断,以鉴别其真假,查明各种证据材料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每个证据材料对证明案件事实的实际意义。

最后,办案人员还应在综合分析和研究证据材料的基础上,对案件情况作出正确判断。证据1一、交通肇事逃逸案侦查的任务

第二节交通肇事逃逸案侦查的任务与原则3)检验证据各种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侦查过程中所发现和提取的每个证据都必须被严格检验。

有些证据应送交技术鉴定机构(部门)进行鉴定。办案人员对各种证据材料都必须认真地进行审查、判断,以鉴别其真假,查明各种证据材料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每个证据材料对证明案件事实的实际意义。

最后,办案人员还应在综合分析和研究证据材料的基础上,对案件情况作出正确判断。证据1一、交通肇事逃逸案侦查的任务

第二节交通肇事逃逸案侦查的任务与原则查明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事实,确定交通肇事者。所谓案件事实,就是指交通肇事者实施肇事逃逸犯罪行为的时间、地点、原因、目的、损害对象和造成的后果,以及交通肇事者有无责任能力等。查明案件事实,是处理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基础,

只有查清楚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事实,才能正确地使用案件所适用法律,

真正做到定性准确、责任分明、量刑适当,使交通肇事逃逸者受到应得的惩处,使无罪者不受刑事追究。

因此,全面查明案件事实,弄清案件全貌。准确地确定交通肇事逃逸者,是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侦查的一项最基本的任务。为了查明案件事实,证实交通肇事逃逸者及其犯罪行为,

在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侦查过程中,应广泛地收集各种证据材料。查明案件事实2一、交通肇事逃逸案侦查的任务

第二节交通肇事逃逸案侦查的任务与原则采取必要措施,防止肇事者逃避侦查。

交通肇事逃逸者的活动,大多是在诡秘的情况下进行的。

有的交通肇事逃逸者又会千方百计地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制造假象,掩盖事实,或者逃逸、躲藏、串供、嫁祸于人。在案件侦查过程中,如果案情发展有变化,对原来采取的强制措施,也应根据新的情况,分别予以撤销或变更,以保证案件侦查活动的顺利进行。防止交通肇事者逃避侦查的措施3一、交通肇事逃逸案侦查的任务

第二节交通肇事逃逸案侦查的任务与原则交通肇事逃逸案的侦查原则是侦查人员在整个侦查活动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侦查作为诉讼活动的一个重要阶段,它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严格遵守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公安、检察院、法院分工负责、互相配合、相互制约,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每个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当事人有权获得辩护等。

在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侦查活动中,这些基本原则都必须被严格遵守,此外还有几项也是必须遵守的

。二、交通肇事逃逸案侦查的原则

第二节交通肇事逃逸案侦查的任务与原则在侦查活动中实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专门工作与社会公众相结合,坚持实行群众路线。

这是我国公安工作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侦查工作区别一切其他国家侦查工作的根本标志。交通肇事逃逸的行为直接危害着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人民群众所深恶痛绝的,制止和打击交通肇事逃逸的工作,代表了群众的利益,反映了社会的要求,必然会得到社会公众的积极支持。总之,实行群众路线,是公安侦查工作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每个侦查人员都必须树立依靠群众的观点,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自觉地贯彻群众路线。二、交通肇事逃逸案侦查的原则依靠社会1

第二节交通肇事逃逸案侦查的任务与原则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逃逸案侦查活动的核心问题。交通肇事逃逸案的侦查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准确地查明案件的真实情况。使真正逃逸者受到惩处.使清白者不受追究.。

这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进行调查研究。案件侦查工作,要坚持实事求是,还必须做到全面细致。

这就要求在侦查过程中,必须全面查清与案件有关的一切事实情况,发现和收集各种痕迹物证材料,并且注意鉴别其真伪。二、交通肇事逃逸案侦查的原则实事求是2

第二节交通肇事逃逸案侦查的任务与原则抓住时机、积极侦破,就是要趁发案不久,逃逸现场遗留的痕迹、物证比较明显,证人记忆犹新的有利时机,以最快的速度赶赴现场,及时进行勘查和访问,尽快地作出分析判断,确定侦查方向和范围,制定侦查方案,迅速部署力量,开展侦查工作。及时破案就是经过侦查,对于已查清、核实的主要事实,并且取得了确凿证据之后,应当立即破案,以防止逃逸者再次逃脱。总之,依靠社会、抓住时机、积极侦查、及时破案,是我国公安工作行之有效的方针。

它反映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同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斗争的特点,是多年来同肇事逃逸人员斗争的经验总结

。二、交通肇事逃逸案侦查的原则把握破案时机3

第二节交通肇事逃逸案侦查的任务与原则为了保证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侦查活动的正确进行,防止发生偏差和错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严格依法办案,就是要求在侦查破案的各个环节切实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法令和规定。坚持依法办案,就是要求办案人员必须懂法,全面领会相关法规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厘清罪与非罪的界限,深刻认识加强法制的重要意义,从而进一步增强法制观念,养成依法办案的习惯。二、交通肇事逃逸案侦查的原则依法办案4

第三节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查缉案件查缉是公安机关对已确定立案的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所进行的一系列侦查活动。

侦查人员应从每个交通肇事逃逸案的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侦查工作。

对一个具体案件的侦破,一般要经过立案、制定侦查预案、发现肇事嫌疑车和嫌疑人、认定肇事者和破案处理等主要步骤。这些步骤也是侦查破案的主要环节

第三节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查缉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报案、举报和自首材料后,经过审查而决定作为交通肇事逃逸案件进行侦查。这种活动就称作立案。立案是进行交通肇事逃逸案处理的前提。«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一条规定:“经过调查不属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管辖的,应将案件移送有关部门并书面通知当事人处理途径,或者告知当事人处理途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当事人有涉嫌交通肇事、危险驾驶犯罪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立案侦查。”按照这个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接受由当事人、目击者或其他人报告的交通事故逃逸案件,然后按照管辖范围迅速审查。如果属于管辖范围的交通事故,应立即立案并展开调查。如不属管辖范围的,应告知当事人,并与有管辖权的交通管理部门联系移交事宜。一、交通事故逃逸查缉步骤立案1

第三节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查缉侦查预案,是指针对发生的交通肇事逃逸案件进行侦破所制定的总体计划,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部署警力进行侦查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活动的依据。侦查预案的内容通常包括:逃逸案情初步判断,开展侦查活动的方向;须查明的主要问题;所采取的措施;侦查力量的细致分工;完成侦查任务的期限和要求等。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管辖区域和道路情况,制定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查缉预案,并组织专门力量办理交通肇事逃逸案。一、交通事故逃逸查缉步骤制定查缉预案2

第三节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查缉发生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立即启动查缉预案,布置警力堵截,并通过全国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查缉。案发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通过发布协查通报、向社会公告等方式要求协查、举报交通肇事逃逸车辆或者侦破线索。发出协查通报或者向社会公告时,应提供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基本事实、交通肇事逃逸车辆情况、特征及逃逸方向等有关情况。军队和武警车辆涉嫌交通肇事逃逸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通报军队、武警的有关部门。接到协查通报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立即布置堵截或者排查。

发现交通肇事逃逸车辆或者嫌疑车辆的,应当予以扣留,依法传唤交通肇事逃逸人或者与协查通报相符的嫌疑人,并及时将有关情况通知案发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案发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立即派员前往办理移交。一、交通事故逃逸查缉步骤查缉组织与过程3

第三节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查缉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查获交通肇事逃逸车辆或者交通肇事逃逸嫌疑人后,应当按原范围撤销协查通报,并通过全国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撤销布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侦办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期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受害人及其家属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询问案件侦办情况的,除了依法不应公开的内容,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告知并做好记录。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已经为受害人垫付抢救费用或者丧葬费用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侦破后及时书面告知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机构交通肇事逃逸驾驶员的有关情况

。一、交通事故逃逸查缉步骤撤销案件布控4后续工作5

第三节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查缉嫌疑车辆,是指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事故责任驾车逃逸,处理交通事故的办案人员在追缉时,对未经证实,但与肇事车辆特征相仿,被怀疑可能是肇事逃逸的车辆。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追缉逃逸事故时,被列为嫌疑车的情况有以下几种:(1)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当事人或见证人报案时所提供的不完整车号或不准确车号,需要检查的相关车号的车辆。(2)无人记下车号时,与当事人或有关人员提供的车辆特征相仿的车辆。(3)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勘查现场确定的车种、颜色和型号的车辆。(4)相邻地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无确切线索,又十分紧急情况下堵截逃逸车辆时,由逃逸事故发生地驶来的车辆。二、发现嫌疑车辆

第三节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查缉追查逃逸事故的肇事车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只有先查出肇事车,才能抓获肇事逃逸者。由于同一种类、型号、颜色的机动车,可能在同一时间通过同一地点,加之社会上相似的车辆很多,有些车辆经过一定时间的使用,车辆的各部位均可能造成一些损坏,这些损坏可能与逃逸车辆的肇事痕迹相仿。

有些肇事逃逸车上的痕迹被肇事者蓄意掩盖或修复,需要事故的办案人员、专业人员对损坏部位进行鉴别;对有关人员进行调查,必要时还需使用物理或化学检验手段对痕迹进行鉴定。

由于这些工作还需要一个时间过程,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不得不采取强制措施,暂扣与逃逸车辆相仿的嫌疑车,对嫌疑车辆进行逐个甄别。

因此,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查缉交通事故逃逸车辆的紧急情况下,暂扣属于嫌疑的车辆时,车辆的所有人和驾驶员应服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人员的指挥,接受检查并主动配合检查人员的工作,不应抱有抵触情绪。这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为保护群众切身利益、合法权益和社会安定而采取的一项保护性临时措施,也是为了保护被嫌疑车辆的所有人和驾驶员的工作。

在处理逃逸事故的实践中,常会出现因报案不准确、错记车号等,一些无辜的车辆被受害人家围困,向车主索要赔偿,殴打驾驶员的情况。

只有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查明真实情况,确定嫌疑车辆与逃逸事故无关,才能使嫌疑车的所有人和驾驶员的权益切实得到保护

。二、发现嫌疑车辆

第三节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查缉在逃逸事故的调查摸底过程中所发现的嫌疑车和嫌疑人有时还不止一个。

嫌疑对象的嫌疑程度和根据各不相同,大体可分为一般嫌疑对象和重点嫌疑对象。侦查人员在发现嫌疑对象后,必须逐个审查嫌疑对象。

在获得足够的确凿证据后,对于证实是肇事作案的对象,才能认定其应承担的责任,依法进行追究。

对于证实没有作案条件的,应及时做出否定结论,解除嫌疑。在重点嫌疑对象确定后,侦查目标就已经明确,任务比较具体,

此时工作的关键就是收集有关证据,审查原来所取得的证据与重点嫌疑人有无关系。

对于各种证据材料,应通过互相印证、互相比较。鉴别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不真实的。从而找出事物的内部联系,抓住事物的本质,对嫌疑人是否是肇事者,作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三、调查取证确定肇事车和肇事者

第三节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查缉破案是在主要事实已经查清,案情明了,取得了确凿证据之后所采取的一项侦查措施,是侦破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破案前,首先必须认真审查破案的条件:具有确凿的证据,案情已经查清或者主要事实清楚。只有具备了这两个基本条件,才能决定破案。

破案后,应及时填写«破案报告表»,对重大交通肇事逃逸案还应写出破案总结报告。四、破案

第四节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调查交通事故现场是指发生交通事故后车辆、伤亡人员,以及与交通事故有关的物品、痕迹等所处的空间。

每起交通事故都有一个现场。交通事故现场保留着大量的事故证据。因此,在事故原因分析、事故当事人责任认定等一系列程序上,都离不开现场资料。根据现场与事故发生后的状态变动,交通事故现场可分为原始现场、变动现场、破坏现场和逃逸现场。

事故逃逸现场是指肇事车辆的驾驶员,在事故发生后,为了逃避责任,有意隐瞒事故不报并将车辆驶离,从而造成变动和破坏的现场。从事故现场勘查的需要出发,由于原始现场保持了交通事故发生后的本来面貌,因而比变动现场便于获得可靠资料。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保留原始现场的可能性非常小。所以,一般情况下只能做到使事故现场的变动尽可能小。这就要求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必须及时和有效地保护事故现场。一、交通事故现场

第四节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调查事故发生后,交通管理部门人员不一定能及时赶赴事故现场,

事故现场的最初保护,主要靠事故当事双方的驾驶员、乘员及其他人员自觉维护,并立即向交通警察或交通管理部门报告。在接到交通事故报告后,由交通管理部门人员组织和负责的现场保护工作即可着手进行。现场保护工作主要包括:(1)封闭现场。(2)消除危险。(3)保护痕迹和物品。(4)维护交通秩序

。二、交通肇事逃逸案事故现场的保护

第四节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调查交通肇事后逃逸多发生在傍晚或晚上光线不好的时间段,或比较偏僻、过往车辆或行人较少的路段,以及受害者神志不清或死亡的情况下。

因此,肇事逃逸现场勘查有一定的困难,必须进行认真细致勘查,从中找到追查逃逸车辆的重要依据

。道路上的伤亡事故不一定都是交通事故。

在接到事故报案时,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六条规定,要记录:报案方式、时间,报案人的姓名、联系方式;电话报警的,应记录报警电话号码,发生或者发现事故的时间、地点,人员伤亡情况,车辆类型、车辆号牌号码,是否载有危险物品及其种类,是否发生泄漏;涉嫌交通肇事逃逸的,还应当询问并记录肇事车辆的车型、颜色、特征及其逃逸方向、逃逸驾驶员的体貌特征等有关情况。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勘查人员到达现场后,先向在场人员了解情况,根据现场遗留的痕迹、物证和人体的损伤部位及特征,鉴定是否属于交通事故。三、交通肇事逃逸的现场勘查确定现场性质1

第四节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调查肇事时间的判断主要包括如下:(1)尸体的变化,如检验尸体冷却、僵硬程度,有无尸斑,出现的部位、程度,从而大致判断死亡时间.(2)从受伤者的伤口变化情况判断.(3)被刮树木损伤处或被碾压过土路肩杂草的颜色变化(用实验的方法比较)判断.(4)从被害者的出行时间和活动范围判断.(5)从轮胎花纹遗留沟槽痕迹表面的变化判断

。三、交通肇事逃逸的现场勘查肇事时间的判断2

第四节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调查车辆行驶方向的判断方法如下:(1)车辆行驶时,由于轮胎滚动对路面的作用,常使轮胎两侧尘土、细砂等物质形成扇形。扇形展开面就是车辆行驶的后方。(2)车辆如果压折树枝、草棍等物。这些东西的断端常常指向行驶后向。(3)从车上滴下来的油滴、水滴的形状,及人体血滴的尖端,一般指向行驶的方向。(4)车辆如果经过水沟或污泥,常会将泥水和污泥等带到干燥、清洁的路面上,留下泥水或泥土的痕迹。这类痕迹路面的一方是车辆行驶的来向。(5)畜力车还可根据蹄迹的分布位置、形态分析车辆行驶的方向和牲畜种类

。三、交通肇事逃逸的现场勘查车辆行驶方向的判断3

第四节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调查寻找轮胎印迹,不要局限在路面上,还应扩大至路肩甚至边坡、边沟。

后者往往不易消失,而且痕迹清晰明显。

现场发现印痕时要详细记录数量、花纹、宽度以及印迹间的距离,用以推断肇事车型。

同时,从花纹的清晰度可推断轮胎的新旧程度。除了轮胎印迹外,还必须注意寻找现场周围的其他刮擦痕迹,

如行道树和电线杆上的刮痕等。

从痕迹的高度、油漆的颜色等,大致判断被车身上哪一位置刮擦,也是推断车型的重要证据。另外,散落的货物、漆片、玻璃碎片、塑料片等都是鉴定逃逸车辆的重要物证。三、交通肇事逃逸的现场勘查寻找轮胎或其他遗留印迹、散落物4

第四节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调查在现场勘查获得证据和推断的基础上,深入现场周围和车辆逃逸方向进行广泛的访问调查。调查道路沿线居民和田间作业的农民、餐饮服务人员、车辆修理厂的修理工、迎面而来的车辆驾驶员和行人等。

请他们提供在判断的肇事时间段驶往某一方向的车辆特征,

如车号牌特征(后栏板有无喷写放大号,印象最深的数字等)、车辆特征(大车、小车、货车、客车、新旧程度、颜色,以及有何装置等)、装载情况(装载何物、高度、乘员等)。调查工作,在开始时范围要大些,

随着调查工作的进展,逐步缩小范围。

如发现可疑车辆,要反复查证,不可轻易肯定或否定。定案须在充分的证据基础上

。三、交通肇事逃逸的现场勘查访问调查5

第五节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现场图的绘制交通肇事逃逸现场图是逃逸现场勘查记录的内容之一,是一种重要证据,必要时可利用现场图恢复现场原貌。

由于逃逸事故案发生在道路上,所以逃逸现场不能长时间保留。

在勘查工作结束后,需要迅速清除现场,恢复正常交通。

同时,由于事故责任分析、认定和调解的需要,必须把肇事逃逸现场绘制成现场图。交通事故逃逸现场图和其他各类事故一样,是根据正投影和中心透视的原理,借助于图例和线型按一定比例将现场地物、地貌、设施、交通元素、遗留痕迹、有关物体等绘制在图纸上的示意图。其详细绘制方法、过程和步骤见第五章第五节

第六节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措施询问证人,是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必须采用的一种重要的侦查措施,也是侦破工作走群众路线的一种重要的形式。

证人,是指了解案件事实情况而被通知到案作证的人。

证人就其所知道与案件有关的事实、情节所做的陈述,叫作证言。

证人证言是查明案发真相的一种最普通的证据来源之一。询问证人应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办案人员负责,并且要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采取正确的策略方法,使所取得的证言有法律效果。一、询问证人

第六节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措施认真做好询问前的准备工作,是保证询问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询问主要包括内容:(1)确定被询问证人的范围。(2)了解证人的身份信息、职业及与肇事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证人可能提供什么情况和能够证明什么问题等,以便正确地确定询问的方式方法。(3)拟定简要询问提纲。(4)研究确定询问证人的先后顺序,以及与证人联系确定询问的时间和地点等

。一、询问证人询问证人的准备工作1

第六节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措施询问证人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同办案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