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时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课后篇巩固提升必备知识基础练下图为松阴溪流域古村落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松阴溪流域的古村落多分布在()A.溪谷 B.盆地C.山脊 D.鞍部2.根据诗句“西归道路塞,南去交流疏。唯此桃花源,四塞无他虞”判断,该流域古村落保存完好的主要原因是()A.开发历史悠久 B.旅游开发落后C.自然景观优美 D.地形较为闭塞解析第1题,由图示可以看出,古村落多分布在河流沿岸,A正确。第2题,由“西归道路塞,南去交流疏。唯此桃花源,四塞无他虞”这首诗可知该流域地处大山之中,交通不便,地形闭塞,与外界交流较少,故古村落保存完好,D正确。答案1.A2.D下图为黄土高原某地聚落分布景观。读图,完成3~4题。3.影响该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交通 B.水源C.地形 D.气候4.该地交通线()A.密集 B.呈“之”字形C.呈网状分布 D.平直解析第3题,读图分析可知,黄土高原的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地势较为平坦的地带。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聚落分布在河流沿岸地势相对平坦地带,这样可以远离陡坡,避免崩塌、滑坡,还可以防止洪水的威胁,因此该地的聚落分布受地形影响较大,C正确。第4题,该地地形崎岖,而且聚落分布较为分散,因此为了连接各个聚落,减缓坡度,交通线多修建为“之”字形,“之”字形线路比较弯曲,B正确、D错误。该地位于高原,交通线路比较稀疏,不可能呈网状,A、C错误。答案3.C4.B过去,山区公路多为“之”字形盘山公路。现在,兴建高速公路则是逢山开道,遇沟建桥,尽量取最短距离(如图)。据此完成5~6题。5.早期山区公路选线多为“之”字形,主要是考虑()A.气候因素 B.居民点分布C.地形因素 D.工业分布6.在山区兴建高速公路不呈“之”字形,其主要原因有()①经济实力的增强②汽车性能的改善③科技水平的提高④节省投资A.①③ B.②③C.③④ D.②④解析第5题,山区的线路一般选择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且线路多呈“之”字形弯曲。山区地形坡度大,呈“之”字形弯曲可以减小坡度,C正确。第6题,曾经修“之”字形公路是因为技术水平低,经济实力不足。在山区兴建高速公路不呈“之”字形,逢山开道,遇沟建桥,尽量取最短距离是因为经济实力增强,科技水平提高,①③对。与汽车性能无关,②错。建隧道、架桥梁的投资较大,④错。A正确。答案5.C6.A位于云南省哀牢山南部的元阳梯田在云雾的笼罩下显得格外美丽壮观,恍若人间仙境。哈尼族人自然而然地沿着水沟安家建寨,又在寨下修建梯田,水沟穿寨而过,沿梯田而下,更方便了哈尼族人的生活和劳作。读图,完成7~8题。7.元阳梯田规模巨大,级数最多的达3000级,现已成为中外闻名的观光景点。当地人最初修建梯田的主要目的是()A.保持水土 B.发展旅游C.利于灌溉 D.便于运输8.下列选项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是()A.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的形成B.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C.塔里木盆地风蚀蘑菇的形成D.挪威峡湾海岸的形成解析第7题,该地坡度大,不适宜耕作,当地人通过修建梯田来改造自然条件,发展种植业,故当地人最初修建梯田的主要目的是保持水土,A正确。当初人们主要是为了满足物质生活需求,不是为了发展旅游,B错误。水沟可以用来灌溉,修筑梯田对灌溉影响不大,C错误。修建梯田不利于运输,D错误。第8题,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是由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塔里木盆地风蚀蘑菇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挪威的峡湾海岸是冰川侵蚀形成的,均与人类活动关系不大。黄土高原地区,人类对植被的严重破坏,加剧了水土流失,故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是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B正确。答案7.A8.B9.读我国广西某村落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描述图示地区村落分布的特点并说明原因。(2)简述地表形态对图示公路选线的影响。(3)图中①②③④附近公路段,在修建过程中哪段要特别做好地质灾害预防工作?试分析原因。解析第(1)题,根据图例,图中村落主要沿河谷分布。原因是图示区域为低山丘陵区,河谷地带地势平坦,土壤较肥沃;靠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取水、运输便利,有利于生产、生活和对外联系。第(2)题,图示公路沿河谷地带修建,避免跨越河流,减少了桥梁修建,有利于降低建设难度和投资,减小工程量。第(3)题,图中①②③④附近公路段,要特别做好地质灾害预防工作的是④附近路段。原因是该路段附近等高线密集,山体坡度较大,易发生崩塌、滑坡灾害。答案(1)特点:村落主要沿河谷分布。原因:图示区域为低山丘陵区,河谷地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有利于生产、生活和对外联系。(2)公路沿河谷地带修建,避免跨越河流,可以降低建设难度和投资,减小工程量。(3)④附近路段。原因:该路段附近等高线密集,山体坡度较大,易发生崩塌、滑坡灾害。关键能力提升练新、旧石器时期,众多早期人类聚落如明珠般散落在黄河的一条条支流上。半坡聚落遗址位于西安城东6千米,距今6000多年,是典型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聚落遗址。读黄河流域古人类遗址分布(图1)和半坡遗址村落示意图(图2),完成1~2题。1.这些古人类遗址大多分布在()A.较高的河流阶地附近B.山前冲积扇及山洞周围C.相对平坦的高原地区D.地势低缓的河流交汇处2.对图2村落中各生产、生活场所布局原因的推测,合理的是()A.居住区地势最高,利于通风和瞭望B.窑场选址是为了防止大气污染和防火C.壕沟兼有用水和防御功能D.耕作区沿河分布,方便稻田灌溉解析第1题,古代聚落为了取水便利,一般临近河流布局。黄河径流季节变化大,洪涝灾害频繁,为了不受洪涝灾害影响,聚落一般布局在位置较高处,因此这些古人类遗址大多分布在较高的河流阶地附近,A正确。图中显示,这些古人类遗址有了一定规模,且挖壕沟进行防卫,材料显示,这些聚落主要分布在黄河各支流上,而不是分布在山前冲积扇及山洞周围、相对平坦的高原地区,B、C错误。这些古人类遗址形成时期,水运并不发达,因此地势低缓的河流交汇处不具有区位优势,且容易受到洪涝灾害侵袭,因此这些古人类遗址一般不会分布在地势低缓的河流交汇处,D错误。第2题,图中显示,居住区临近沿河耕作区,因此居住区地势不是最高的,当地冬季风强劲,冬季寒冷,地势最高处不适宜居住,A错误。当地冬季盛行偏北风,而图中窑场位于居住区北方,窑场位于上风向,因此窑场选址不是为了防止大气污染和防火,应该主要是考虑地形,B错误。图中显示,壕沟环绕居住区修建,壕沟中的水体可以为居民提供水源,壕沟还可以阻挡外来的攻击,因此壕沟兼有用水和防御功能,C正确。耕作区沿河分布,可以方便农作物灌溉,但该处为北方地区,不适合种植水稻,D错误。答案1.A2.C在陡崖的石壁上凿石打孔,植入木桩(或石桩),在木桩(或石桩)上设横木,以通行人或者车马,谓之“栈道”。秦岭的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四大古栈道闻名全国(如图)。读图,完成3~5题。3.秦岭的四大古栈道都是沿溪开道,其主要原因是()A.海拔低,地形坡度小B.距河近,施工、取水方便C.有充足的劳动力可用D.利用河运,施工方便4.图中栈道连接的地形区是()A.汉水谷地与四川盆地B.渭河谷地与汾河谷地C.渭河谷地与汉水谷地D.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5.碥道是在有坡度的崖壁上削坡铲石筑成的土石路。用铲凿下来的石块在路下、坡上砌成石墙,内填土石以加宽道路。碥道逐渐取代栈道,主要是因为栈道()①耐久性差②修建费时费力③比碥道弯曲,里程长④通过的行人数量少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解析第3题,古时候修路靠人力,设备落后,因此修路要考虑选择较为平坦的地形修建,以降低成本和修建难度。秦岭的四大古栈道都是沿溪开道,其主要原因是海拔低,地形坡度小。A正确。第4题,图中栈道连接的是秦岭南北,即连接的地形区是渭河谷地与汉水谷地。C正确。第5题,根据材料,碥道修建时填土石,较为坚固结实。栈道修建费时费力且耐久性差,因此碥道逐渐取代栈道。A正确。答案3.A4.C5.A下图为我国某区域(34°N,114°E)不同时期城市位置变迁图。据此完成6~7题。6.图示时期,该地地貌变化的自然原因是()A.流水沉积B.流水侵蚀C.风力沉积D.风力侵蚀7.关于图示区域城市搬迁原因及选址区位的说法,正确的是()A.风沙掩埋背风坡B.风沙掩埋迎风坡C.水灾高地D.水灾远离河流解析第6题,读图,根据左图等高线可知,甲地地势低洼,容易遭受水灾。乙地地势高于甲地,不易遭受水灾,所以城市由甲地搬迁到乙地。右图时期,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乙地地势低洼,易遭受水灾。甲地受流水沉积作用影响,地势较高,不易遭受水灾,所以城市由乙地搬迁到甲地。地貌变化的自然原因是流水沉积作用,A正确。第7题,结合上题分析,图示区域城市搬迁的原因是水灾,选址区位主要是地势较高的高地。C正确。答案6.A7.C8.下图为东南亚部分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简要概括苏门答腊岛的地形地势特征、气候特征、植被类型。(2)根据图中信息概括苏门答腊岛聚落的分布特点并简述其主要原因。(3)若修建连接甲、乙两城市的铁路,当地自然条件对施工有哪些影响?解析第(1)题,结合图中山脉、河流等的分布可判断苏门答腊岛的地形地势特征。结合图中纬度位置可知,苏门答腊岛位于赤道附近,全年盛行上升气流,对流旺盛,多对流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植被类型为热带雨林。第(2)题,结合图例可看出城市、乡镇一般沿河和沿海分布。主要原因可从地形、交通、水源等方面分析,沿河和沿海地区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第(3)题,影响交通线建设的自然条件可从地形、地质、气候、水文、植被等方面来分析。地形地质方面,结合图例可看出甲、乙两城市之间地形平坦,是有利条件,但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这是不利条件;气候方面,该地为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多,施工难度大;水文方面,沿途多沼泽,且需跨越多条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食品及饲料添加剂行业运营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风力发电机组叶片装置市场发展趋势与十三五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防火玻璃产业前景展望及未来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铸造粘结材料行业竞争格局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铜加工产业运营状况与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金属船舶市场前景规划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道路护栏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补血保健品市场十三五规划与发展策略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脱臭馏出物的分离提取产物行业运行现状及前景规划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纳米二氧化钛市场运行状况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2024年个人信用报告(个人简版)样本(带水印-可编辑)
- 16J914-1 公用建筑卫生间
- 排水沟施工合同电子版(精选5篇)
- 高警示药物处方审核要点
- 2022年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 《酒店品牌建设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 TSG11-2020 锅炉安全技术规程
- 大气商务企业培训之团队合作的重要性PPT模板
- Opera、绿云、西软、中软酒店管理系统对比分析
- 楚才办公室装修设计方案20140315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习题全集(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