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年真题及教案解析
真题再现(一)
1.题目:细胞中的糖类
2.内容:
如同任何机器的运转都需要外界提供能量一样,细胞的生命活动也需要能量来维
持。很多种物质都可以为细胞的生活提供能量,其中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细胞中的糖类
说到糖,我们并不陌生,可以说出一串糖的名字:绵白糖、砂糖、冰糖、葡萄糖
等。其实,除了这些我们熟知的糖类以外,淀粉、纤维素等也属于糖类。这些糖
类的分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呢?淀粉、纤维素并不甜,为什么也属于糖类呢?
糖类(carbohydrate)分子都是由C、H、0三种元素构成的。因为多数糖类分子中
氢原子和氧原子之比是2:1,类似水分子,因而糖类又称为“碳水化合物”。
糖类大致可以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几类。
单糖人在患急性肠炎时,往往采取静脉输液治疗,输液的成分中就含有葡萄糖
(C6H1206)o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常被形容为“生命
的燃料”。
葡萄糖不能水解,可直接被细胞吸收。像这样不能水解的糖类就是单糖。常见的
单糖还有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
二糖二糖(Cl2H22011)由两分子单糖脱水缩合而成,二糖必须水解成单糖才能被
细胞吸收。生活中最常见的二糖是蔗糖,红糖、白糖、冰糖等都是由蔗糖加工制
成的。蔗糖在糖料作物甘蔗和甜菜里含量丰富,大多数水果和蔬菜也含有蔗糖。
常见的二糖还有在发芽的小麦等谷粒中含量丰富的麦芽糖,人和动物乳汁中含量
丰富的乳糖。
多糖生物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以多糖((C6H1005)n)的形式存在。淀粉是最常见
的多糖。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淀粉,作为植物体内的储能物质存在于植物
细胞中。粮食作物玉米、小麦、水稻的种子中含有丰富的淀粉,淀粉还大量存在
于马铃薯、山药、甘薯等植物变态的茎或根以及一些植物的果实中。淀粉不易溶
于水,人们食用的淀粉,必须经过消化分解成葡萄糖,才能被细胞吸收利用。
食物中的淀粉水解后变成葡萄糖,这些葡萄糖成为人和动物体合成动物多糖一一
糖原的原料。糖原主要分布在人和动物的肝脏和肌肉中,是人和动物细胞的储能
物质。当细胞生命活动消耗了能量,人和动物血液中葡萄糖低于正常含量时,糖
原便分解产生葡萄糖及时补充。
你注意过棉、棕桐和麻类植物吗?它们都有长长的纤维细丝,还有那些分布在其
他植物茎秆和枝叶中的纤维,以及所有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构成它们的主要成分
都是纤维素。纤维素也是多糖,不溶于水,在人和动物体内很难被消化,即使草
食类动物有发达的消化器官,也需借助某些微生物的帮忙才能分解这类多糖。与
淀粉和糖原一样,纤维素也是由许多葡萄糖连接而成的。构成它们的基本单位都
是葡萄糖分子。
3.基本要求:
(1)10分钟内讲完。
(2)要有适当板书。
⑶联系实际生活。
答辩题目1.本节课你所设计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2.为什么等量的脂肪比糖类含能量多,却不是生物体利用的主要能源物质?
教案
(-)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提问:
1.有没有参加过长跑?是否遇到过参加长跑过后出现不适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
时通常会怎么处理?(吃糖或者是直接喝葡萄糖。)
2.为什么吃糖会缓解长跑过后的不适?(和糖的作用有关。)
那么什么是我们所说的糖类,它又有什么样的作用呢?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
家就能够知道了,咱们这节课就来一起学习细胞中的糖类。
(二)新课展开
1.糖类的元素组成
提问:你所知道的糖类有哪些?这些糖类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糖类的组成元素,师生共同总结出,糖类的组成元素是C、H、Oo)
2.糖类的分类
组织学生自主阅读课本的相关内容,思考以下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回
答问题,师生共同总结。
(1)如何给糖类进行分类?(根据糖类水解情况分类。)
(2)常见的单糖有哪几种?(五碳糖:核糖、脱氧核糖;六碳糖:葡萄糖、果糖、半
乳糖。)
(3)常见的二糖有哪几种?它们分别是由什么单糖脱水缩合形成的?
(麦芽糖水解产生两个葡萄糖,蔗糖水解产生一个果糖和一个葡萄糖,乳糖水解
产生一个葡萄糖和一个半乳糖。)
⑷常见的多糖又有哪些?(糖原、纤维素、淀粉。)
构成它们的基本单位是什么?(葡萄糖。)
它和二糖能够直接被人体所吸收利用吗?(不能,它们必须被水解成单糖才能被吸
收利用。)
⑸动物和植物中特有的多糖是什么?(动物:糖原;植物:纤维素、淀粉。)
(6)糖类都是甜的吗?(不是,如淀粉、纤维素。)
(7)为什么糖尿病人对于米饭和馒头都需要定量摄取?
(因为其中富含淀粉,淀粉经消化分解后生成的是葡萄糖。)
3.糖类的作用
(1)知道了糖类的元素组成和分类,结合生活实际,根据以下问题,思考糖类的
作用是什么?
(2)为什么低血糖的病人需要及时补充糖类,否则会发生眩晕?(总结糖类是主要
的能源物质。)
(3)是不是所有的糖类都是能源物质?(不是,如核糖、纤维素。)
(三)小结作业
1.小结:师生共同总结。
2.作业:思考除了糖类还有什么物质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答辩题目】
1.本节课你所设计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2.为什么等量的脂肪比糖类含能量多,却不是生物体利用的主要能源物质?
(二)
真题再现(二)
L题目: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的区别
2.内容:
恻也与周阳城制酬胞修裂解,珊福正的埴
帆高;柒色乐做贴井程他腹内陷.格枷比分电或专C的口
柒在细胞椅的周边1细冽成多个〃怏包寰睥承府将■亡
胞弗也发工般图的川广小体小体需・
洞亡小体
引起炎癖
解体后肝放出
如热内容物
染色瓶不杭则堆
加购腆峨4,超
股编;好粒体.方物他.
黎外布
内血网舲*
图5-12细胞坏死和掴胭网亡的区别
3.基本要求:
(1)要有提问的环节;
⑵讲清楚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的区别;
(3)请在10分钟之内完成上述任务。
答辩题目1.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是如何培养科学思维这一核心素养的?
2.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区别?
教案
(一)导入新课
提问和复习导入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体内的细胞数量很多,体内的细胞
是一成不变的吗?还是会有一些特殊的变化?学生根据前面的学习得出并不是一
成不变的,会发生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引导学生回顾什么是细胞凋亡。(是一
个主动地由基因决定的自行结束细胞生命的过程。)介绍还有另外一种细胞会发
生的特殊变化是细胞坏死,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有怎样的
区别呢?顺势引出本节课的课题: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的区别。
(二)新课讲授
1.引导学生先自主阅读教材,找出什么是细胞坏死?(学生通过阅读,得出细胞坏
死是指细胞受到极端的物理、化学因素作用或受到严重的病理性刺激,正常的代
谢活动受损或中断而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并请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说这些
影响因素可以是哪些?(电、热、冷、机械等不利因素。)请学生结合之前学习的
细胞凋亡,总结得出第一个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的区别。(影响因素不同:细胞
凋亡受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细胞坏死是由电、热、冷、机械等
不利因素)进而再请学生思考两个过程与基因的关系?得出第二个区别。(细胞凋
亡受基因控制;细胞坏死不受基因控制)
2.多媒体播放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的过程图解动图,请学生前后桌四人为一小
组,讨论在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过程中涉及到的细胞膜和细胞形态变化是怎样的?
学生讨论之后,请学生代表回答。(细胞坏死是染色质不规则地浓缩,线粒体、
细胞核、内质网肿胀,接着细胞膜破坏,胞浆外溢,细胞外形发生不规则的变化;
细胞凋亡是细胞与周围细胞脱离,染色质浓缩并凝集在细胞核的周边,细胞质也
发生浓缩,接着细胞核裂解,细胞膜内陷,将细胞分隔成多个有膜包裹的凋亡小
体)学生回答之后,引导学生得出另外两个区别(细胞凋亡的细胞膜内陷,细胞坏
死的细胞膜破裂;细胞凋亡的细胞分割形成多个凋亡小体,细胞坏死细胞外形不
规则变化。)
3.再次播放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的过程图解动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两个过程
变化后的细胞内容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细胞凋亡过程将细胞形成的凋亡小体
被邻近的细胞或专门的巨噬细胞吞噬,没有释放到细胞外;细胞坏死过程中细胞
解体后释放出的细胞内容物释放到细胞外。)由对内容物的分析,引导学生思考
两个过程对机体的影响,得出第五个区别。(细胞凋亡对机体有利,细胞坏死对
细胞有害)
(三)巩固提升
请学生列表格总结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两者的区别。
(四)小结作业
小结:以提问收获的方式总结本节课知识点。
作业:请学生课下去搜集资料:人们如何利用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机理研究治
疗人类的多种疾病。
【板书设计】略
真题再现(三)
L题目:染色体的结构
2.内容:
由于光学显微镜的分辨能力有限,用它来分析染色体的结构非常困难。因此,长
期以来,人们对染色体的结构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猜测。直到电子显微镜出现后,
人们才开始对染色体的结构进行深入的研究。1977年,贝克等人提出了染色体
的四级结构模型,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
染色体的四级结构模型认为:一条染色单体是由一条染色质丝高度螺旋化构成
的。这条染色质丝呈念珠状(图2-5),每一个小''珠子"就是由DNA和蛋白质组
成的核小体。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单位。念珠状的染色质丝螺旋盘绕成中空的
管状结构,叫螺线管体。每一个螺线管体有6-8个核小体。在细胞分裂前期,螺
线管体会再次螺旋盘绕,形成圆筒状的超级螺线体,这就是我们在光学显微镜下
看到的染色体细线。超级螺线体再进一步螺旋折叠,就形成了染色体(图2-6)。
3.基本要求:
(1)10分钟内讲完;
⑵要求配合教学画出简图;
⑶突出学生主体性。
答辩题目1.阐述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
2.本节课的思路是什么?
教案
(一)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染色体的形态,谁能说说染色体的形态是什
么并上黑板来画一画?(学生上台板演)
过渡:知道了染色体的形态之后,那它的结构是什么呢?其实科学家也对它的结
构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猜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染色体的结构到底是什么。
(二)新课展开
过渡:由于光学显微镜的分辨能力有限,用它来分析染色体的结构非常困难,直
到电子显微镜出现之后,人们才开始对染色体的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那接下
来我们就来看一下在电子显微镜下的染色体的四级结构模型。
L教师多媒体展示电镜下的染色质丝图片,并提问:能看到些什么?(呈现丝状)
教师补充:一条染色体单体是由一条染色质丝高度螺旋化构成的,所以电镜下的
这些丝状物质高度螺旋化后就是染色体。
2.教师展示出染色体的四级结构模型,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并思考:染色质丝它
是呈什么形状的?(念珠状)
3.教师继续用多媒体展示染色质变成染色体的动画视频,组织学生观看并以生物
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要求学生自己描述染色质丝变成染色体的过程。学生自己
描述,教师进行补充,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染色质丝呈念珠状,每一个“小珠
子”就是有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核小体,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单位,念珠状
的染色质丝螺旋盘绕成中空的管状结构,叫螺线管体,每一个螺线管体有6-8
个核小体,在细胞分裂前期,螺线管体会再次螺旋盘绕形成筒状的超级螺线体,
超级螺线体再进一步螺旋折叠,形成了染色体。
4.为了更加明确在染色体形成过程中各部分的结构名称,教师多媒体展示染色体
结构示意图,并结合刚刚的动画视频,让学生自己指出各部分的名称。
(三)小结作业
1.结合这节课所学,谈一谈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载体这一句话的理解。(染色体
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携带着遗传信息,因此染色
体可以说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2.课后思考:在生物的繁殖过程中,亲代与子代的染色体是怎样保持数目不变等
的?
【板书设计】
染色体的结构
染色质
片i飞,
【答辩题目解析】
1.阐述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
【参考答案】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形态,他们都是由DNA和蛋白
质组成的。染色质出现于间期,呈丝状,染色体是高度螺旋化的状态,呈棒状。
2.本节课的思路是什么?
【参考答案】
本节课的内容比较抽象,因此这节课我的思路就是将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具体直
观,首先复习前面学习过的染色体的形态来引入结构的学习,其次通过模型、动
画、结构图等方式逐步加深学生对染色体结构的认识,同时也不至于那么乏味。
真题再现(四)
1题目:细胞免疫
2.内容:
病毒会侵入机体细胞,有一些致病细菌如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是寄生在
宿主细胞内的,而抗体不能进入宿主细胞。那么,消灭这些病原体是通过什么途
径呢?这就要靠细胞免疫。
细胞免疫的大致过程如图2-16所示。T细胞在接受抗原的刺激后,通过分化
形成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可以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
胞裂解死亡。病原体失去了寄生的基础,因而能被吞噬、消灭。
辑星攻山布iMB酬IK密切接触
re2-16细磨免疫示意图
3.基本要求:
(1)教学过程中要有情境设计。
(2)教学中要有适当的提问环节。
⑶要有适当的板书。
答辩题目
1.在细胞免疫中有哪些免疫细胞参与?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PPT展示寄生在宿主细胞内的致病细菌一一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图片,设置问
题:病原体能侵入机体细胞,而抗体不能进入宿主细胞,那消灭这些病原体是通
过什么途径呢?导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新课讲授
PPT展示细胞免疫示意图。提出问题:
1.在细胞免疫中有哪些免疫细胞参与?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在细胞免疫中有哪些免疫活性物质参与?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安排学生结
合教材,带着这些问题进行自主学习。
展示细胞免疫过程的flash动画,提出问题:细胞免疫可划分为哪几个阶段?先
请学生尝试着分阶段复述细胞免疫的过程,师生再共同总结细胞免疫的整个过
程。
请学生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出整个细胞免疫的过程,师生共同修改。修改完毕后,
再次用多媒体展示。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提高
请学生思考后回答以下问题:
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具有识别作用的细胞有哪些?
(吞噬细胞、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
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具有呈递作用的细胞有哪些?
(吞噬细胞。)
(四)自主总结,作业拓展
小结: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总结,分享今日课上的收获。
作业:请以列表格的形式总结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区别和联系。
【板书设计】
细胞免疫
记忆细胞
(二次免疫)
处理、里事
抗原—吞噬细艇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
卷应T细胞
料他把细胞
裂解死亡
【答辩题目解析】
1.在细胞免疫中有哪些免疫细胞参与?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
吞噬细胞(吞噬抗原,暴露其抗原决定簇,并将其呈递给T细胞)、T细胞(分化
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与抗原亲密接触,使其裂解)、记忆细
胞(当抗原二次入侵时,快速分化成效应T细胞)。
2.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参考答案】
根据我对本节课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概述细胞免疫的过程,认识到细胞免疫是
特异性免疫的一种方式之一,是针对特定病原体发生的免疫应答。
2.通过演示细胞免疫示意图及动画,运用归纳与概括的思维,得出细胞免疫的具
体过程。
3.能够根据T细胞在接受抗原的刺激后,通过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
可以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构建细胞免疫过
程图。
4.通过对细胞免疫示意图的分析,认同细胞免疫是针对特定病原体发生的免疫应
答,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真题再现(五)
1.题目:遗传密码
2.内容:
表4T20种敏•#酸的密码子表
第二个字母
—一个室将帚二T于B
UCAG
星内网酸沙■酸牖氨收牛股就酸u
*再也融炊氟*瞄鼠般小股也假
uc
亮氨酸it«M终止ft止A
亮飘俄世敏解终止色«1箧G
亮我酸墙总陂ffiM96片同教U
<MM就徽如斌峨用氯酸C
<HW«ftAs也酷雁M敏酸A
亮气锻M总傕谷虱・核mM«G
弃夹也败非外眩天警醒技MttU
坤宪显敏不辄解大冬偃技些色瓶
Ac
嘉g微俊室假M里徽A
甲崎气彼栋软解«Mn精△箧G
也蛤)
编就酸两班第大冬鼠般甘■徽U
*第俄肉气酸天冬露前甘气能
Gc
«UM用显微谷城欣甘气徽A
•氨部因斌械行国赭trMKG
1起蛤〉
3.基本要求:
(1)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
(2)需体现遗传密码对生物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性。
⑶请在10分钟内完成上述任务。
答辩题目
1.遗传密码的特性有哪些?
2.如何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
(一)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设疑提问:通过转录过程遗传信息传递给mRNA,那么传到mRNA上的遗
传信息是怎么控制蛋白质合成的呢?,进入本节课题。
(二)新课讲授
1.遗传密码的概念及种类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
⑴氨基酸的种类有20种,mRNA只有4种碱基,后者怎样决定20种氨基酸呢?(推
测可能与碱基的排列有关)
(2)如果2个碱基编码1个氨基酸,最多能编码多少种氨基酸?(16种)
(3)一个氨基酸的编码至少需要多少个碱基,才足以组合出构成蛋白质的20种氨
基酸?
(至少3个碱基)
教师展示遗传密码字表,提出遗传密码的概念,即:m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
在学生明白遗传密码是何物之后,提出问题:生物体内的遗传密码有多少种?(64
种)
2.遗传密码的特性
教师展示遗传密码子表,讲解表格的阅读方法后,组织同学以小组讨论的形式,
思考:
(1)已知一段mRNA的碱基序列是AUGGAAGCAUGUCCGAGCAAGCCG,你能写出对应的氨
基酸序列吗?(甲硫氨酸一谷氨酸一丙氨酸一半胱氨酸一脯氨酸一丝氨酸一赖氨
酸一脯氨酸)
(2)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体都共用上述密码子表。根据这一事实,你能想到什
么?(通过这一事实可以想到生物都具有相同的遗传语言,所有生物可能有共同的
起源或生命在本质上是统一的,等等)
⑶从密码子表中可以看到,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几个密码子,这一现象称做密码
的简并。你认为密码的简并对生物体的生存发展有什么意义?(一定程度内,使氨
基酸序列不会因为某一个碱基被意外替换而导致氨基酸错误,这对维持物种的稳
定性有重要意义。)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分别对问题(1)进行深入,讲解密码子的方向性、不重叠
性、不重叠性,结合问题(2)讲解密码子的通用性,结合问题(3)讲解密码子的特
性对生物的重要意义。
(三)巩固提高
你能根据肽链的氨基酸顺序,如甲硫氨酸一丙氨酸一亮氨酸一甘氨酸,写出确定
的RNA的碱基序列吗?你认为遗传信息在从碱基序列到氨基酸序列的传递过程
中,是否有损失?如果有,又是如何损失的?(因为几个密码子可能编码同一种氨
基酸,有些碱基序列并不编码氨基酸,如终止密码等,所以只能根据碱基序列写
出确定的氨基酸序列,而不能根据氨基酸序列写出确定的碱基序列。遗传信息的
传递就是在这一过程中损失的。)
(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课的知识点。
作业:游离在细胞质中的氨基酸,是怎样运送到合成蛋白质的“生产线”上的呢?
【板书设计】
遗传密码
1.概念:m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
2.种类:64
3.特性:方向性
不重叠性
不间断性
通用性
简并性
【答辩题目解析】
1.遗传密码的特性有哪些?
【参考答案】
遗传密码具有以下特点:
(1)简并性:除了甲硫氨酸和色氨酸外,每一个氨基酸都至少有两个密码子。
⑵方向性:密码子阅读和翻译的方向是从5'端到3'端。
(3)不重叠性:对于特定的三联体密码而言,其中的每个核甘酸都具有不重叠性。
(4)通用性:除线粒体的个别密码外,生物界通用一套遗传密码。
(5)不间断性:mRNA的三联体密码是连续排列的,相邻密码之间无核甘酸间隔。
2.如何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
【参考答案】
能否处理好教材中的插图,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教师需做到:
(1)在备课时,一定要仔细分辨并揣摩插图所表达的意思,并能将不同的插图内
容与教学流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对插图的处理上,还应分清主次和轻重。
(2)不仅要利用插图达到直观形象的教学效果,还应配合教材中的文字描述作深
入浅出的讲解,使文字信息与图形信息结合起来。
(3)应注意选择时机,通过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化解难点,化抽象为形象的目
的,培养学生识图、辨图和分析释图的技能。
真题再现(六)
1.题目:生态系统能重流动的过程
2.内容:
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里都来自太阳。太阳每天输送到地球的能
量大约为lX10"kJ。这些能里绝大部分都被地球表面的大气层所吸收、散射和反
射掉了,大约只有1%以可见光的形式,被生态系统的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转化
成为化学能,固定在它们制造的有机物中。这样,太阳能就输入到了生态系统的
第一营养级。
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里,一部分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一
部分用于生产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储存在植物体的有机物中。构
成植物体有机物中的能量,-部分随着残枝败叶等被分解者分解而释放出来;另-
部分被初级消费者摄入体内,这样能里就流入到第二营养级。能量流入第二营养
级后,将发生图5-6所示的变化。能量在第三、第四营养级的变化,与第二营养
级的情况大致相同。
生态系统中的能童流动过程,可以概括为图5-7所示:
♦便孙at相艮#
耳
X*
分n
解
才史生|用于生长;
利而国「依黑超生
用
呼
嗫
M作次」清叁者
(一)温故知新,设疑导入
教师提问: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什么?(非生物物质和能量、生物成分,生物成
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一切生命活动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没有能
量也就没有生命和生态系统,那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又有什么特征呢?引出课题。
(二)提问引导,探索新知
首先教师播放兔子在草地生活的视频,引导学生观看视频并自主阅读教材内容,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以下三个问题:
(1)草的能量来自哪里?
(2)照射在草地上的太阳能都被草吸收了吗?
(3)草吸收了太阳能后,这些能量有哪些去向?
通过讨论,得出结论:①被吸收入小草体内的能量,可以在呼吸作用过程中被释
放出来,其中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还有少部分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等各
种各样的生命活动。②被兔子摄入体内。③还有一些没有被兔子摄入的部分,例
如:草根,这些最终会被分解者分解。④还有很多没有被兔子吃掉的个体。
教师继续通过多媒体展示问题:
(1)草中的能量都被兔子吸收了?
(2)兔子吸收了能量后,这些能量有哪些去向?
学生思考,总结:①自身呼吸作用消耗(热能散失,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等等);
②分解者所利用;③被下一营养级同化;④未利用。
通过以上两个活动,教师提出问题:能量流动的特点是什么?组织学生同桌之间
相互交流,最终师生共同总结出: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三)解决问题,巩固提升
孤岛求生,身边有一些玉米,有一只鸡,先吃哪个?
学生讨论并总结答案: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传递,逐级递减的特点。为
了保证能量能够得到最大的利用,应该减少能量流动所经的营养级数目,因此应
该先吃鸡,降低玉米中的能量传递至人所涉及的营养级数目。
(四)课堂总结,作业拓展
请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光能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输入生态系统,然后
通过捕食关系从生产者传递到初级消费者再传递到次级消费者,其中有一部分能
量通过生物自身的呼吸作用以及分解者的呼吸作用散失了。因此能量流动就是指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和输出的过程。其中光合作用是能量流动的起点。而
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就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板书设计】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
来源:太阳能
去向:
①自身呼吸消耗(热能散失、自身生长发育、繁殖)
②分解者利用
③被下一营养级同化
④未利用.
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答辩题目解析】
1.本节课中,你设置了许多问题串,为什么这么做?
【参考答案】
设置问题串,是为了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多个的小问题,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
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这样不仅能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还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
乐趣。止匕外,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积极思考,集中学生注意力,活跃
课堂,还能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2.当一只兔子吃了青草之后,它所吸收的能量能有哪些去向?
【参考答案】
当一只兔子吃了青草之后,它吸收的能量主要有以下四个去向:
①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繁殖。
②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③被下一营养级同化。
④未利用。
真题再现(七)
1.题目:动物细胞的业显微结构
2.内容:
图3-7助桁蜘胞(左)知植物细树(6)也圾循结构模式图
在图3-7中不仅可以看到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还可以看到核糖
体、溶酶体、液泡、中心体等细胞器。核糖体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分
布在细胞质中,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溶酶体是“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
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被
溶酶体分解后的产物,如果是对细胞有用的物质,细胞可以再利用,废物则被排
出细胞外。
3.基本要求:
(1)要创设适当的情景;
(2)有用生物学术语试讲;
(3)在板书上画出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
1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中具有双层膜、单层膜和无膜的细胞器有哪些?
2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教案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PPT展示工厂各个车间分工加工零件的视频,提出问题:一件优质的产品是如何
通过各车间和部门之间的配合生产出来的?(分工合作)如果将动物细胞比喻成一
个工厂,那在细胞这个大工厂中各个车间又是什么并举例说明?从而引出动物细
胞内的各个“车间”一一细胞器,进而引出课题。
(二)初步认识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结合细胞器的挂图,请学生初步观察动物细胞中有几种细胞器,并相互说一说它
们各自的名称。
(三)认识重要细胞器的真实结构结构和功能
1.播放显微投影下的线粒体照片和其执行功能时的动画,思考如下问题:线粒体
的结构是怎样的?内膜有什么样的特点?线粒体的功能是什么,结构和功能又是怎
样相适应的?
(线粒体均匀的分布在细胞质中,线粒体形态多样,有短棒状、圆球状等。线粒
体的结构包括基质、内膜和外膜,内膜向内折叠成崎,其上附着众多与有氧呼吸
相关的酶,从而增大了酶的附着面积;由此得出线粒体的功能一一细胞进行有氧
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的“动力车间”。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
来自线粒体。)
2.继续播放显微投影下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照片以及各自执行功能时的动画,引
导学生通过观察后并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表达出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形态结构及
其功能,之后老师简要补充。
(内质网是由单层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面积比较大,是细胞内蛋白质初步加
工(粗面内质网),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滑面内质网)。高尔基体是单层膜形
成的扁平膜囊堆叠形成的弓形或半球形结构且周边有小膜泡,主要是对来自内质
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还参与物质的胞吞
胞吐。)
3.小组为单位,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互相介绍下剩下的3种细胞器的形态和功能。
(四)巩固新知
出示动物细胞器中重要细胞器相关的思考题,帮助学生理解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
观点。比如飞翔鸟类胸肌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比不飞翔鸟类的多。运动员肌细胞
线粒体的数量比缺乏锻炼的人多。为什么?
(五)小结作业
小结:请学生自愿分享本节课的收获。
作业: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阅细胞器异常引发疾病的科研资料。
【板书设计】
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药辄呼吸场所
"动力车间一
初步加工蛋臼质
合成所加
也白质图工、分
类.包装车间
【答辩题目解析】
1.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中具有双层膜、单层膜和无膜的细胞器有哪些?
【参考答案】
动物细胞的细胞器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具有单层膜的是内质网、高
尔基体、溶酶体,无膜结构的是中心体和核糖体。
2.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参考答案】
根据我对本节课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描述动物细胞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认同结构和功能观的观念。
2.通过观察和分析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提高读图概括和归纳能力,归纳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3.在探究中,乐于并善于团队合作,用于创新。
4.关注社会议题,参与讨论并作出理性理解,辨别迷信和伪科学,形成良好的科
学观。
真题再现(A)
1.题目: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2.内容:
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叫做隔离。上面
所说的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都是常见的隔离类型。下图是一个假想的情境,可
以帮助你想象和思考。
在一个山谷中,有一个鼠种群在“快乐”地生活着,雌鼠和雄鼠之间可以自
由交配,繁衍后代。后来山洪爆发了,山谷中形成一条汹涌的大河。鼠种群的个
体,一半在河这边,一半在河那边,就这样过了几千年。
后来,河流干涸了,两个鼠种群又会合在一起,它们发现彼此大不相同。它
们之间还能自由交配吗?
资料分析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这是达尔文在环球考察中观察到的现象。在加拉帕戈斯群岛生活着13种地
雀。这些地雀的喙差别很大,不同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而在辽阔的南美洲大陆
上,却看不到这13种地雀的踪影。
加拉帕戈斯群岛位于南美洲附近的太平洋中,由13个主要岛屿组成,这些
岛屿与南美洲大陆的距离在160-950km之间。不同岛屿的环境有较大差别,比如
岛的低洼地带,布满棘刺状的灌丛;而在只有大岛上才有的高地,则生长着茂密
的森林。
这些岛屿是500万年前由海底的火山喷发后形成的,比南美洲大陆的形成晚
得多。因此,可以推测这些地雀的共同祖先来自南美洲大陆,以后在各个岛屿上
形成不同的种群。
教案
(一)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设想,在一个山谷中,有一个鼠种群在“快乐”地生活着,雌鼠和雄鼠
之间可以自由交配,繁衍后代。后来山洪爆发了,山谷中形成一条汹涌的大河。
鼠种群的个体,一半在河这边,一半在河那边。结合上节课知识,这种现象叫做
什么?(地理隔离。)就这样过了几千年。后来,河流干涸了,两个鼠种群又会合在
一起,它们发现彼此大不相同。它们之间还能自由交配吗?(能,因为它们原来是
一个物种。乂不能,因为地理隔离使两个种群产生了生殖隔离,它们成为了两个
不同的物种。)同学们意见产生了分歧,那隔离在物种形成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
色呢?我们带着这个疑问来学习今天的内容,引入课题。
(二)讲授新课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隔离?学生结合教材找出隔离的概念。(不同种群间的个
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叫做隔离。常见的类型是地理隔离和
生殖隔离。)
多媒体展示生活在加拉帕戈斯群岛13个岛屿的地雀,让同学们观察它们的外形
差异,(它们的外形尤其是喙差别很大。)据推测这些地雀的共同祖先来自南美洲
大陆,以后在各个岛屿上形成不同的种群。
结合加拉帕戈斯群岛地雀的事例,学生小组讨论:
L设想由南美洲大陆的一种地雀来到加拉帕戈斯群岛后,先在两个岛屿上形成两
个初始种群。这两个种群的个体数量都不多。它们的基因频率一样吗?(两个种群
的个体数量不多,所以它们的基因频率存在一定差异。)
2.对不同岛屿上的地雀种群来说,环境的作用有没有差别?这对种群基因频率的
变化会产生什么影响?(各个岛屿上的环境条件不同,所以对地雀的自然选择方向
不同,不同种群间的基因频率变化的方向不同。)
教师引导:这些地雀分布在各个岛屿上,被海洋隔开,便产生了地理隔离,各个
岛屿的环境条件不同,所能提供的食物和栖息地不同,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基因
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就有差异,久而久之会产生什么现象?(这些种群的基因库
就会形成明显的差异,并逐步出现生殖隔离。原来属于一个物种的地雀,就形成
了不同的物种。)
教师总结:由此可见,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即新物种的产生必会经过隔
离的过程,至少会经过生殖隔离的过程。
(三)巩固提升
根据以上内容,解决导入的问题,两个鼠种群经过几千年的地理隔离,因为生活
环境的不同,所以产生了生殖隔离,两个鼠群再次会合后不能自由交配,或交配
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
(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回顾物种形成的过程:同一物种经过成千上万年的地理隔离,在
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基因频率发生显著差异,便会产生生殖隔离,也就形成了新
物种。所以,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作业:请学生课下预习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板书设计】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一、隔离的概念
二、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必要条件。
【答辩题目解析】
1.请问什么是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参考答案】
同一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
的现象,叫做地理隔离。
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
这种现象叫做生殖隔离。
2.这节课你是怎么达成你的教学目标的?
【参考答案】
我结合加拉帕戈斯群岛地雀的故事教授知识,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加
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授课过程中,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使学生自己对问题
进行思考,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与人合作交往的能力。
真题再现(九)
1题目: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
2.内容:
1957年,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则: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自
我复制;也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图
4-7)。但是,遗传信息不能从蛋白质传递到蛋白质,也不能从蛋白质流向RNA或
DNAo
此后五六年,科学家揭示了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心法则由此获得公认。但
是,随着实验数据的积累,人们开始注意到传统的中心法则存在的不足之处。
图4-7中心法朗阳制
资料分析
1.1965年,科学家在某种RNA病毒里发现了-种RNA复制酶,像DNA复制酶能
对DNA进行复制一样,RNA复制酶能对RNA进行复制。
2.1970年,科学家在致癌的RNA病毒中发现逆转录酶,它能以RNA为模板合
成DNA。
3.基本要求:
(1)要创设适当的情景。
(2)有用生物学术语试讲。.
(3)要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
1.这节课你是怎么导入的?
2.谈谈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及实例?
教案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游戏导入:多张人物图像,找出其中的一对父子。
提问:1.你是依据什么找出的这对父子?(外貌。)2.在亲子之间遗传信息通过什
么方式传递?设置疑问导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1.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
提问:同学们根据以前只是的学习,能否将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过程以流程图的
形式表示出来?(提示学生:主要分哪两个步骤?让学生到讲台上进行演示。)
展示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DNA转.•RNA,翻译,蛋白质
2.补充遗传信息传递的流程图。
提示学生:在我们前面的学习中,还学过其他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吗?(DSV流向DNA)
顺势补充DNA自我复制的传递方式。
3.讲解中心法则的提出,并简单介绍克里克。
1957年,科学家克里克首先预见了我们现在总结的这样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
律,并将这一规律命名为“中心法则”: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
的自我复制;也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
译。但是遗传信息不能从蛋白质传递到蛋白质,也不能从蛋白质流向RNA或DNAo
与学生一起共同体验克里克对中心法则的研究和总结,让学生理解到科学家对科
学的追求精神。
4.分析资料,对传统中心法则进行补充。
资料一:RNA病毒里含有RNA复制酶,RNA复制酶能对RNA进行复制。
资料二:科学家在致癌的RNA病毒里发现了逆转录酶,它能以RNA为模板合成
DNAo
分析得出: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国际汽车销售代理合同
- 2024年度保险代理协议
- 2024年害虫防治定期服务协议
- 2024区块链技术应用与合作合同
- 2024年专业同声传译合作协议
- 2024版蔬菜采购合同书文书
- 2024区块链技术研发公司与金融机构之间的数字货币发行与交易合同
- 2024民间私人贷款合同范本个人民间贷款合同范本
- 2024年个性化金融服务系统建设合同
- 2024年度装饰工程grc材料采购合同
- 《犯罪心理学(马皑第3版)》章后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 青骄第二课堂2021年禁毒知识答题期末考试答案(初中组)
-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知识测试题库
- 《城市轨道交通桥梁养护技术规范》
- 《水土保持技术》课件-项目八 拦渣措施
- 机动车检测站违规检验整改报告
- 2024年建筑电工复审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4年4月自考04737C++程序设计试题及答案含评分参考
- 睡眠医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广州医科大学
- GB/T 17259-2024机动车用液化石油气钢瓶
- 国开(河北)2024年《中外政治思想史》形成性考核1-4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