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主题突破18:内环境的稳态及调节_第1页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主题突破18:内环境的稳态及调节_第2页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主题突破18:内环境的稳态及调节_第3页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主题突破18:内环境的稳态及调节_第4页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主题突破18:内环境的稳态及调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题突破内环境的稳态及调节

【主干梳理】

1.内环境及其稳态

(1)利用图示理解内环境及其稳态

吧L神经一体液—免疫

网络

内液「水盐调节

府岫1r液---〕-潞*细胞

西T血浆PH调节

养料

淋吐,渗透处内环境稳♦体温调节

林翳'陋(细胞外液)

态,血糖调节

'铲血浆)C02等

出废物]养料

意义进行正常生命活动

外界环境的必要条件

⑵“四看”排除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3)组织水肿的原因

2.下丘脑参与的血糖、体温、水盐平衡的调节机制

皮肤、血管、

温I

I平滑肌

神C।骨骼肌!体温]

一汗腺

激1)

经,

状腺

L一

4放

去>

细垂

(抗利

泌体

尿激

脑-肾小管、

放T调节水捻平衡)

素素集合管

节肾上腺)

糖肾上腺啰>肾上腺素一

I调

1(1调1

空胰高血糖索

中胰A细胞

生殳胰岛索一糖

岛B细胞

下丘脑

(1)血糖平衡调节

①胰岛B(A)细胞一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一血糖降低(升高)。

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一刺激胰岛B细胞一胰岛素分泌增加一血糖降低。

②神经一体液调节途径:血糖含量升高(降低)时一刺激下丘脑有关神经细胞一胰岛B细胞(肾

上腺和胰岛A细胞)一分泌胰岛素(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一血糖含量降低(升高)。

③影响胰岛素分泌的信号分子有葡萄糖、神经递质和胰高血糖素;影响胰高血糖素分泌的信

号分子有葡萄糖、神经递质和胰岛素。

(2)体温平衡调节

寒冷一皮肤冷觉感受器皮肤热觉感受器-一炎热

传神经传人神经

-1下丘脑’1

TRH传出।神经传出,押经

;、

+t,

垂体汗

TSH|肤

甲状腺肌

Ifl管l

I

甲状腺舒

激素分增

泌增加加

丽浮^诙眼热麻磁

(3)水盐平衡调节

①神经调节途径: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f大脑皮层一产生渴感一主动

饮水,补充水分。

②神经一体液调节途径: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f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f垂体卫抗利尿激素

f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增多f尿量减少。

【高考真题】

1.(2017・江苏,15)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浆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

B.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升高

C.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散热,使散热量低于炎热环境

D.肾小管细胞和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能够选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

【思维延伸1—判断正误

(1)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2019•全国HI,5)()

⑵淋巴管内的液体和汗腺导管内的液体都属于内环境(2018•海南,9)()

⑶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会引起组织肿胀(2018•浙江4月选考,11)()

(4)向实验狗的颈动脉内灌注高渗盐水后,则其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尿量减少(2018•海南,11)

(5)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机体血浆量会增加,排出相应量

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2017•全国HI,4)()

2.(2021•江苏.21)正常人体在黎明觉醒前后肝脏生糖和胰岛素敏感性都达到高峰,伴随胰岛

素水平的波动,维持机体全天血糖动态平衡,约50%的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黎明现象”(黎

明时处于高血糖水平,其余时间血糖平稳),是糖尿病治疗的难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GLUT2ATP敏感

葡萄糖喋L钾通道

酸葡

萄糖

电压敏感

钙通道

(1)人体在黎明觉醒前后主要通过分解为葡萄糖,进而为生命活动提供能源。

(2)如图所示,觉醒后人体摄食使血糖浓度上升,葡萄糖经GLUT2以方式进入

细胞,氧化生成ATP,ATP/ADP比率的上升使ATP敏感钾通道关闭,细胞内K*浓度增加,

细胞膜内侧膜电位的变化为,引起钙通道打开,Ca?+内流,促进胰岛素以

____________方式释放。

(3)胰岛素一方面通过促进血糖,进入肝脏、肌肉并合成糖原,进

入脂肪组织细胞转变为甘油三酯;另一方面又能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

胰岛A细胞分泌的能升高血糖,共同参与维持血糖动态平衡。

(4)2型糖尿病患者的靶细胞对胰岛素作用不敏感,原因可能有(填序号)。

①胰岛素拮抗激素增多②胰岛素分泌障碍

③胰岛素受体表达下降④胰岛B细胞损伤

⑤存在胰岛细胞自身抗体

(5)人体昼夜节律源于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CN区,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来调控外周节律。研

究发现SCN区REV—ERB基因节律性表达下降,机体在觉醒时糖代谢异常,表明“黎明现

象”与生物钟紊乱相关。由此推测,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不敏感状态具有

的特点,而可能成为

糖尿病治疗研究新方向。

【思维延伸1—判断与填充

(1)体内多种激素具有直接降低血糖的作用(2018・江苏,20)()

(2)(2016•全国HI,30节选)正常人在饥饿且无外源能源物质摄入的情况下,与其在进食后的情

况相比,血液中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含量的比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

3.(2021•全国甲,4)人体下丘脑具有内分泌功能,也是一些调节中枢的所在部位。下列有关

下丘脑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下丘脑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

B.下丘脑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C.下丘脑参与水盐平衡的调节:下丘脑有水平衡调节中枢

D.下丘脑能感受体温的变化: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

【思维延伸]一判断正误

(1)大量出汗时,垂体感受到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使大脑皮层产生渴觉(2021•海南,16)()

(2)当人体失水过多时,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升高,导致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降低(2019•全

国H,4)()

(3)下图表示正常人分别快速饮用1L清水、1L生理盐水后排尿量和血浆渗透压的变化情

况,则曲线c表示饮用1L生理盐水后排尿量的变化,而曲线d表示饮用1L生理盐水后

血浆渗透压的变化(经典高考题)()

303o

297S

291亩

0306090120150

时间(min)

(4)导致下图中ab和de段人体体温变化的事件可能分别是寒冷环境和汗液分泌增加(经典

高考题)()

体温(七)

【题目训练】

题组一内环境组成及稳态

1.(2022•江苏高三一模)肺水肿是指肺内组织液的生成和回流平衡失调,大量组织液集聚,表

现为呼吸困难、高烧、大汗淋漓等,并出现低氧血症。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患者呼吸困难导致体内CO?浓度升高

B.呼吸运动的调节方式是体液调节

C.大汗淋漓能够增加散热量,有利于缓解患者的高烧症状

D.肺内组织液的去向主要是进入肺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2.在夏季高温环境中,体液的大量丢失会导致严重的血液循环障碍,为了维持脑和心脏最基

础的氧气供应,机体会关闭皮肤血液循环,汗液分泌随之关闭,体温失去体温调节中枢的控

制,机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进而导致器官系统损伤,这就是热射病。下列相关

分析不正确的是()

A.夏季高温时,及时补水是预防热射病的有效措施

B.导致热射病患者体温升高的主要原因是散热不畅

C.热射病患者的排汗量减少,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减少

D.热射病患者体温过高,细胞内酶活性改变,细胞代谢紊乱

题组二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

3.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饮用大量高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后尿量会增加

B.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散热,使散热量低于产热量

C.静脉注射250mL生理盐水后,细胞内液Na+的增加量远大于细胞外液

D.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加强了有关细胞的免疫效应

4.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通过信号分子构成一个复杂网络(如图)。下列相关

叙述错误的是()

A.信号分子①可表示乙酰胆碱(神经递质)

B.信号分子②可表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C.信号分子③可表示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D.图中信号分子必须与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后才起作用

题组三稳态调节实例

5.(2022.江苏高三模拟)尿崩症分两种:因抗利尿激素(ADH)的缺乏引起的中枢性尿崩症(CDI)

和因肾脏对ADH敏感性缺陷引起的肾性尿崩症(NDI),临床上可通过禁水加压(禁止饮水10h

后补充ADH)实验进行确诊。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NDI患者体内ADH的含量与正常人相比要多

B.NDI患者的尿液渗透压明显低于血浆渗透压

C.禁水加压实验后,CDI患者的尿液渗透压将升高

D.禁水加压实验后,NDI患者的尿液渗透压将降低

6.(2020・江苏,12)下列关于人体内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胰岛素在胰岛B细胞中合成,胰高血糖素在胰岛A细胞中合成

B.胰岛素是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不是唯一升高血糖的激素

C.胰岛素激活胰岛素受体后,葡萄糖通过胰岛素受体进入细胞内

D.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高血糖素分泌过多均可能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参考答案

高考真题

1.B[浆细胞不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浆细胞分泌的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A错误;人

体饥饿时,血糖浓度降低,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血糖浓度升高,B正确;寒冷环

境下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散热,但散热量高于炎热环境的散热量,C错误:肾小管细胞是

抗利尿激素作用的靶细胞,其细胞膜上有抗利尿激素受体,能够选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

基因;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能够合成抗利尿激素,其细胞膜上没有抗利尿激素受体,不能选

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D错误。]

思维延伸

(1)X(2)X⑶J(4)V(5)J

2.(1)肝糖原(2)协助扩散(或易化扩散)由负变正胞吐

(3)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胰高血糖素(4)①③(5)昼夜节律调节REV—ERB基因

节律性表达

解析(1)人体血糖的来源有3条: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

葡萄糖。人体在黎明觉醒前后主要通过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进而为生命活动提供能源。

(2)据图判断,葡萄糖进入细胞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要载体(GLUT2),不需要能量,属于

协助扩散;葡萄糖进入细胞,氧化生成ATP,ATP/ADP比率的上升使K卡通道关闭,进而引

发Ca2+通道打开,此时细胞膜内侧膜电位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钙通道打开,Ca2+内流,促

进胰岛素以胞吐的方式释放。(4)胰岛素拮抗激素增多会影响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血

糖升高,①正确: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水平正常,不存在胰岛素分泌障碍,②错误;胰

岛素受体表达下降,靶细胞上胰岛素受体减少,会导致靶细胞对胰岛素作用不敏感,③正确;

胰岛B细胞损伤会导致胰岛素缺乏,而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水平正常,④错误;存在胰

岛细胞自身抗体会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而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水平正常,⑤错误。故

选①③。

思维延伸

(1)X(2)高在饥饿时,由于血糖浓度较低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胰岛素分泌减少;而进

食后正好相反

3.B[下丘脑是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同时也具有渗透压感受器,来感知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

化,A、C正确;下丘脑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等,具有内分泌功能,

促甲状腺激素由垂体分泌,B错误;下丘脑内有维持体温相对恒定的体温调节中枢,能感受

体温变化,能调节产热和散热,D正确。]

思维延伸

(l)x(2)X(3)X(4)X

题目训练

1.B[患者呼吸困难导致CO2排出障碍,体内CCh浓度升高,A正确;呼吸运动的调节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