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地理区域划分3.1亚洲概述区域地理的分析一般方法:地理位置和范围(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分析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分析人文地理特征(人口、文化、工业、农业、交通、商业、城市)(在哪里?)(有什么?为什么?)一、地理位置1.亚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亚洲位于:东半球、北半球跨寒.温.热三带,跨纬度最广2.经纬度位置:亚洲跨哪些温度带?热带北温带北寒带26°E169°W81°N11°S26ºE~169ºW,11ºS~81ºN,跨纬度约90°,跨经度约164°,东西距离最长达1万多千米,时差达10个小时。3.海陆位置亚洲连两洲、围三洋指哪些?亚洲欧洲非洲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描述亚洲与周围其他大洲的界线与欧洲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与非洲分界线: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与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亚洲欧洲非洲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BCDEGHIJAF12345亚洲主要的海与群岛岛弧链
二、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孟加拉湾阿拉伯海波斯湾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琉球群岛菲律宾群岛马来群岛①②③④⑤⑥FBGDECA读图认识主要的半岛与海峡亚洲主要的半岛与海峡
二、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小亚细亚半岛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朝鲜半岛堪察加半岛土耳其海峡曼德海峡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朝鲜海峡白令海峡二、面积与分区面积最大的洲北亚中亚东亚南亚东南亚西亚亚洲的分区三、自然环境①基本特征地形复杂,中高周低,中部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原分布于周围地区。1、地形特征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天山、大高加索山脉、乌拉尔山等;高原:帕米尔高原、伊朗高原、阿拉伯高原、德干高原、蒙古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中国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平原:南亚的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北亚的西西伯利亚平原,中国三大平原(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平原)1、地形特征②主要地形单元⑧⑨①②③④⑤⑥⑦⑩①青藏高原②伊朗高原③德干高原④蒙古高原
⑤喜马拉雅山⑥昆仑山脉
⑦西西伯利亚平原⑧东北平原⑨华北平原⑩印度河平原
主要地形单元2、地形特征世界最平坦的平原
平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高原,世界上最高的山脉
山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峰,世界上最低的盆地
盆地。世界陆地的最低处
等。西西伯利亚青藏喜马拉雅珠穆朗玛吐鲁番死海2)主要地形单元亚洲大陆30°N地形剖面图1、地形特征①基本特征②主要地形单元地形复杂,中高周低,中部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原分布于周围地区。1、地形特征①基本特征②主要地形单元亚洲大陆40°N地形剖面图地形复杂,中高周低,中部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原分布于周围地区。地势:高差悬殊,中高周低。中部以山地、高原为主;平原分布于周围80°E(1)填出地形区名称A
,B
,C
;(2)亚洲地形起伏很大,其地势具有__________的特点;1.读“亚洲大陆沿30°N的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ABC伊朗高原青藏高原四川盆地中高周低【典型例题亚洲气候读图要求:指出气候类型名称,分析亚洲分布最广的和只分布在亚洲气候。分析亚洲气候的特点2、亚洲气候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1)气候特点2、亚洲气候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1)气候特点讨论:为什么气候如此复杂多样?①亚洲跨纬度广,跨热、温、寒三个热量带,由赤道向两极的分异显著。(纬度因素)②亚洲面积大,距海远近差异大,由沿海向内陆的分异显著。(海陆因素)③亚洲地形起伏大,垂直分异显著。(地形因素)2、亚洲气候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1)气候特点讨论:为什么季风气候显著?东亚地处世界最大的大洋与世界最大的大陆的结合部位,海陆热力差异最大,因此季风环流最典型。讨论:为什么大陆性气候分布广?亚洲是世界上陆地面积最大的大洲,气候的大陆性最强,因此,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2、亚洲气候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1)气候特点气温----温差大;年降水量---少、季节变化大亚洲气候大陆性强,表现在与同纬度地区比: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1)气候特点2)季风气候的利弊利: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弊:夏季风不稳定导致降水不稳定,容易发生水灾和旱灾图:孟加拉国的水灾2、亚洲气候孟加拉国多水灾的自然原因:(思路)地形、气候、河流、位置等3、河流湖泊北冰洋印度洋太平洋地中海鄂毕河勒拿河黄河长江湄公河恒河印度河叶尼塞河黑龙江珠江萨尔温江幼发拉底河2.下图是“某大洲水系示意图”,图中平均地势最高的点是(
)A点B.B点C.C点D.D点C1)、世界第三,亚洲第一长河
,2)、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
,3)、亚洲河网的两大特点:①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和山地,呈
状向四周流;②
区面积广大。长江湄公河放射四、河流湖泊内流4)内流河:塔里木河、阿姆河、锡尔河、伊犁河、约旦河(水文特点: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流量变化大、径流量小。)【提示】水文特点包括:径流量大小及变化、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北冰洋水系: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都有凌汛现象)太平洋水系:黄河、长江;湄公河(澜沧江)印度洋水系:萨尔温江(怒江)、布拉马普特拉河(雅鲁藏布江)恒河、印度河(流量大,季节变化大)3、河流湖泊5)外流河(秦岭淮河以北有冰期,以南没有)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量小)3、河流湖泊世界上湖面海拔最低、含盐度很高的湖泊世界上最大的湖一半咸水一半淡水的湖泊世界上最深的湖巴尔喀什湖贝加尔湖3、关于亚洲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地势的影响北亚地区河流多自南向北流
B、受降水的影响南亚地区河流冬季水量大增
C、受气温的影响东亚地区河流冬天都会结冰
D、南亚和东南亚的河流都流入印度洋
4、下列河流中注入太平洋的是()
A、叶尼塞河
B、恒河
C、长江
D、印度河
CA5.与世界各大洲相比,亚洲最为突出的气候特点是()A.季风气候显著B.以热带气候为主C.海洋性强D.气候类型单一6.形成亚洲突出气候特点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地形D.洋流AB北亚中亚东亚南亚东南亚西亚1.亚洲的分区四、亚洲的人文环境2.国家:亚洲共有
个国家和地区,除
等小数国家为发达国家外,其余国家都为发展中国家。48日本四、亚洲的人文环境分区国家首都国家首都东亚中国北京朝鲜平壤日本东京韩国首尔东南亚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新加坡新加坡南亚印度新德里巴基斯坦伊斯兰堡中亚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西亚沙特阿拉伯利雅得伊拉克巴格达伊朗德黑兰阿联酋阿布扎比亚洲的主要国家和首都四、亚洲的人文环境四、亚洲的人文环境3.人口亚洲人口超过1亿的是哪几个?四、亚洲的人文环境3.人口3.人口约40亿人,东南亚、南亚、东亚是人口稠密区印度尼西亚(东南亚)印度(南亚)孟加拉国(南亚)巴基斯坦(南亚)中国(东亚)日本(东亚)8.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但人口分布不均。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地区相比较,人口相对稀少的是()甲7.当前亚洲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是()A、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B、人口数量多,人口增长快C、人口分布不均D、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B4.人种主要为黄色人种,其中南亚、西亚多属白色人种;5.地域文化平坦的地形,适宜的气候,丰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壤六、亚洲的人文环境5.地域文化宗教名称起源地区主要分布地区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亚洲的西部欧洲、美洲、大洋州阿拉伯半岛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古印度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世界三大宗教发源地5.地域文化9.下图为亚洲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这三个地区的共同特征是()A.都位于热带地区B.都位于湿润地区C.都位于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D.都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C11、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的“两河流域”是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金融防骗知识
- 大班安全不在危险地方去玩
- 安全设施情况报告
- 眼角膜异物护理评估
- 电影课件教学
- 主管护师个人述职报告(7篇)
- 见习期工作总结
- 高中生寒假见闻作文5篇
- 中班安全防滑
- 自我介绍大学新生【5篇】
- 7.5MW15MWh液冷储能系统技术方案
- 化学趣味科普小知识
- 经典美术作品赏析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2024年南京江宁开发区人力资源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高清版)TDT 1010-2015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规程
- 《乡土中国》之《差序格局》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人工智能与生命科学的交叉应用
- 民宿管家考试选择题
- 公司仓储物流部门的供应
- 城市轨道交通环境振动与噪声控制工程技术规范(HJ 2055-2018)
- T-CSES 128-2023 公共建筑综合性减碳改造项目碳减排量认定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