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蜜蜂【教案】教学_第1页
14 蜜蜂【教案】教学_第2页
14 蜜蜂【教案】教学_第3页
14 蜜蜂【教案】教学_第4页
14 蜜蜂【教案】教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蜜蜂▶教学目标1.会认“概、阻”等8个生字,会写“蜜、蜂”等12个字,正确读写“蜜蜂、辨认”等15个词语。2.默读课文,能梳理并按顺序概括实验过程,感受法布尔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3.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教学重难点能梳理并按顺序概括实验过程,品味课文语言表达的准确。▶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旨在培养学生识字解词的能力。本课需要理解的词语有“听说、本能”等,这些词语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可以采用组块教学的方法,宜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2.细品词句,引导学生体会表达的准确性。文章里有“听说、左右、好像、大概”等词语,表明这是作者的猜测、推断,不一定完全准确。在描述实验过程时,作者用上这类词语表达,看似模糊,实则准确。引导学生关注这类词语时,通过对实验过程的亲述,体会句子表达的准确性,从中体会作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读写结合,指导学生写清实验步骤。指导学生默读,尽量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在默读中,边读边思考,圈画批注。学习文章时,理清实验步骤,说清楚,说连贯,用简洁的语言说出实验步骤及结论。▶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文预习作业。2.准备资料:搜集蜜蜂的相关资料;查阅法布尔的相关资料。▶课时目标1.认识“概、阻”等8个生字,会写“蜜、蜂”等12个字,正确读写“蜜蜂、辨认”等15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实验的过程。▶教学过程板块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1.导语:(1)昆虫世界真奇妙。在第一单元中,我们就见识过拥有复眼的蜻蜓和苍蝇,穿着黑绸衬裙的“花大姐”,威风凛凛的独角仙、画家喜欢画的蚂蚱。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一位新的昆虫朋友——蜜蜂。它是谁呢?(生:蜜蜂)课件出示:蜜蜂图片谁来说说你对蜜蜂的了解?有一位昆虫学家也对蜜蜂进行了研究,他是谁呢?请看大屏幕。(师读资料)课件出示:资料袋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文学家。课文节选自他的《昆虫记》。这部作品用优美生动的语言,记录了他对昆虫的观察和发现,兼具科学和文学价值。法布尔曾经说过:“在对某个事物说‘是’以前,我要观察、触摸,而且不是一次,是两三次,甚至没完没了,直到没有任何怀疑为止。”2.同学们,读了资料袋,你对法布尔有了什么了解?从资料袋中,我们了解到法布尔是一名昆虫学家,他写的《昆虫记》记录了他对昆虫的观察和发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着法布尔一起走进——蜜蜂。3.跟着老师一起板书课题“蜜、蜂”。(板书课题:14蜜蜂)4.生齐读课题。5.读完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请2个学生回答)板块二组块理解,整体感知(一)字词学习1.请同学们带着问题,根据自读提示读课文。请看自读提示(不用读,让学生自己看),明白了吗?开始吧:(1)大声、自由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蜜蜂写了一件什么事?2.看着你们专注的朗读的表情,相信这一课生字词难不倒你们,先来看看第一组词语,一起读:课件出示:几乎大概推测(评价:同学们读得真准确)再来看看下一组词语:课件出示:准确无误辨别阻力3.谁来读一读?(可以请烈桥同学评价:你真是个识字小能手)他读正确了,请其他同学跟着读两遍。4.谁来说一说“准确无误”是什么意思?(评价:你对这个词语的理解也准确无误)5.看来字音、字义难不倒你们。(请同学们完成作业单第1题。)谁来分享一下?课件出示:6.(1)让我们回顾一下刚才的这些词语,再来看看“辨别”中的“辨”字,这个字是我们今天要学会写的字,请同学们分一分,辨一辨,这几个字有什么不一样?(追问)你能给它组个词吗?(评价:你有一双火眼金睛;你注意到它们中间的部件都不相同;)(2)是的,我们可以利用构字的规律来区别这一组形声字。“辨别”中的“辨”字,它的中间部件是竖撇刀,需要特别注意,千万别写错哦!伸出手,跟我一起来写一写。(板书书写:辨)(3)清楚了吗?请在作业单上的田字格中写上一个。(二)梳理课文主要内容1.攻克了字词的难关,让我们继续刚才的思考:课文围绕蜜蜂写了一件什么事呢?课件出示:课文围绕蜜蜂写了一件什么事呢?预设1:课文围绕蜜蜂做了一个实验;(评价:你是怎么知道的?)预设2:找到了第一段。(你真有一双火眼金睛,抓住了关键语句)2.其他同学也找到了吗?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段。课件出示: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我想做个实验。同学们,听说的事能相信吗?(动画圈“听说”)预设:不能。是的,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蜜蜂到底有没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呢?这就需要去验证。(板书:验证)所以法布尔就做了一个——(生:实验)。(板书:实验)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谁来说一说课文围绕蜜蜂写了一件什么事?课件出示:课文围绕蜜蜂写了一件什么事呢?课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预设1:法布尔为了验证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他做了一个实验。(评价:很好,你抓住了关键语句概括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预设2:法布尔做了一个实验。(关于什么的实验?生:蜜蜂;生完整复述一遍主要内容)5.小结:看来抓住关键语句(板书:抓关键语句)能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让我们也知道了法布尔做这个实验是为了验证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这就是实验的目的。(板书:目的)6.这只是实验的第一个部分,接下来第二个部分是肯定会做什么呢?预设:做实验。7.请同学们默读2-8自然段,找一找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是在描写实验过程的?(板书:过程)预设1:2—7。有没有不同意见?(没有,评价:你们真会发现,一下子找到了实验的过程)预设2:2-6。那让我们一起读读第7自然段。此时法布尔对蜜蜂的数量进行了统计,统计出了什么?(生:放出去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飞回来了。)这是实验过程中的最后一步。因此2—7自然段就是在写实验的——(过程)。8.最后一段是写什么呢?(请生答,出示第8自然段)课件出示: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9.什么是本能?(评价:你理解得真到位;你理解得真准确)是的,比如:婴儿刚生下来就会哭。这就是本能。(板书:本能)因此(引读)蜜蜂靠的不是超强的记忆力,而是——一起读(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这就是实验的结论。(板书:结论)小结:刚才我们借助关键语句了解到了实验是有顺序的。(让我们一起来梳理梳理实验的顺序,完成作业单上第3题。)谁来分享一下?是的,要先写实验的目的,然后写(实验的过程),最后写(实验的结论)。哇,你们真厉害,理清了实验的顺序。板块三研读课文,了解过程1.法布尔是怎么做这个实验的?接下来,请同学们默读2-7自然段,用“______”画出法布尔的做法。课件出示:2.谁来分享一下他是怎么做这个实验的?(请两个学生回答,可以请烈桥同学,评价:你讲得真具体;你把实验过程说得真清楚)3.那能不能把这些步骤说得再简洁一些呢?让我们一起先来看看第一步,读读这一句。你抓住了哪些关键信息?预设1:有人举手;先请你说一说实验的第一步。有没有不同意见?(老师看到好多同学有不同意见)(评价:哇!你真会发现)4.你关注到了法布尔的动作,哪个动词?捉、放。让我们一起圈出来。5.捉什么?放哪里?蜜蜂和纸袋就是动作的对象,所以我们可以把第一步概括为捉蜜蜂、放纸袋。(板书:捉放)课件出示:6.小结:是的,抓住关键信息,圈出动作(动画出示“圈出动作”),用三角形标出动作的对象,就能概括出实验的步骤,接下来,请同学们用上这种方法,概括出剩下的实验步骤。7.板书:叫带走开做放查记(1.只做前面三步就能得出结论吗?2.查完蜂窝还要干什么?请生答,对,他还要把这些数据记下来)8.刚才我们抓住关键信息,圈出动作,理清了实验过程,(黑板画大括号)接下来让我们借助板书,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连接词来说一说实验过程?自己先试着说一说;请两个学生回答。(评价:说得真有条理;你说得很清晰,真了不起)课件出示:9.是的,借助关键信息,用上表示“按先后顺序”的连接词就能把实验过程有条理的说清楚。(板书:按先后顺序)板块四阅读资料,激趣探究品目的,感知科学严谨实验是个探索的过程,实验的每一步都有它的目的,请同学们再次大声、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法布尔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完成作业单上的第四题第一小题)2.交流(1)谁来说一说为什么放进纸袋里?失去方向感。(评价:你真有想法)(2)第二步为什么走四公里?远离熟悉的环境。(评价:你真聪明)(3)为什么做记号?区别其他蜜蜂,以便观察。(评价:你是个善于思考的孩子)(4)为什么查蜂窝、做记录?得出结论。课件出示连一连:3.说发现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屏幕,你发现了什么?预设:说不出来。同学们,左边一列是法布尔的实验——(步骤),右边一列是这么做的——(目的)。小结:哇!原来法布尔做的每一步都经过深入思考的。可见,法布尔是一个怎样的人?4.是的,法布尔考虑得很周全,做实验就是要有这样科学严谨的态度。(板书:科学严谨)品做法,感知观察与思考1.同学们,仅仅完成这些步骤就够了吗?法布尔放了蜜蜂之后,他观察到了什么呢?又由此想到了什么?请同学们一起来读读这三句话,用“________”画出观察到的现象,并用“”画出由此想到了什么。2.(1)谁来说一说法布尔观察到了什么?预设1:对,这是他看到的,还有补充吗?评价:这些都是法布尔观察到的现象。(动画出示“观察到的现象”)课件出示:(2)同学们,来看看这两个词,它们是什么意思?课件出示:预设:估计、不确定(3)实验不是应该科学严谨的吗?他怎么用表示估计、不确定的词来描述他观察到的现象呢?(4)不是这样更准确吗?一起来读读这一句。课件出示:3.这两个词语能不能去掉?为什么不能去掉?评价1:对,法布尔没有一只只去数过,他只能估计;评价2:是的,他没有真正去测量过,他只能用上这样表示不确定的词。4.同学们,你们能不能用“左右”猜一猜对面烈桥的同学的人数有多少个?(完成作业单上的第四题第二小题)谁来分享一下?小结:科学的语言就是这样,不能有丝毫的偏差,用词要准确,一切都要实事求是。这也证明了法布尔是一个怎样的人?(板书:实事求是)让我们来读读上面这两句话,感受法布尔用词的准确性。(读)课件出示:小结:同学们,他虽然没有真正去数过,去测量过,但是他通过肉眼的观察估计出了蜜蜂大概的数量和离地面大概的高度,这也恰恰可以看出法布尔观察得非常——(仔细)。6.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法布尔细致的观察。一起读。(回到整段)7.思考(1)那法布尔由这些观察到的现象想到了些什么呢?(请生说)(2)你从哪些词中感受到这些都是他想到的?预设1:“好像”。(评价:是的,这是法布尔的一种猜想)预设2:“大概”出不来。(还有哪个词代表着不确定?评价:是的,这是法布尔的一种猜想)预设3:“我想”。(这是一个什么句?是的,法布尔用反问的语气表达出他的疑惑。)小结:那么这些猜想和疑惑都是法布尔由观察到的现象引发的思考(课件出示思考)。可见,法布尔在实验的过程中边观察边思考的。(板书:观察+思考)8.让我们当一当边观察边思考的法布尔,一起合作读一读这个部分,老师读看到的,你们读想到的。课件出示:9.读着读着,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法布尔?仔细观察、善于思考。10.法布尔在描述实验的过程中先写了观察到的现象,再写由这些现象引发的思考并提出问题,恰恰提醒我们要养成边观察边思考的好习惯。11.结课: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抓关键语句理清了实验顺序,并关注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