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中考历史模块二中国近代史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课件_第1页
安徽省中考历史模块二中国近代史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课件_第2页
安徽省中考历史模块二中国近代史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课件_第3页
安徽省中考历史模块二中国近代史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课件_第4页
安徽省中考历史模块二中国近代史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

安徽中考考点过关模块二

中国近代史模块概览模块二中国近代史模块综述

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始于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历经清王朝晚期和中华民国时期。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对外反抗列强侵略,对内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努力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奋斗的历史。(1)起止: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两大主题:反侵略、反封建。(4)历史分期①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1919年(五四运动),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的时期。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的时期。模块综述中国世界阶段特征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①侵略: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②抗争:林则徐虎门销烟;鸦片战争期间关天培、陈化成对英作战;太平军抗击洋枪队。①马克思主义诞生:国际工人运动兴起,马克思主义诞生。②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拉美独立运动、以章西女王为代表的印度民族大起义。③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农奴制改革。④工业革命: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中外联系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被纳入国际条约体系;列强侵华势力从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ONTENTS目录PART02拓展帮PART01考点帮PART03方法帮PART01考点帮PART01考点帮考点1考点2鸦片战争(10年4考)考点帮考点3(识记)林则徐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1.虎门销烟虎门销烟背景国际①鸦片战争爆发前,西方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并不断向外进行殖民主义扩张,掠夺殖民地。②英国为了开辟海外市场,向中国运来呢绒、布匹,但遭到中国男耕女织式的自然经济的排斥,严重滞销。③中国向英国输出的茶叶、生丝等,销路旺盛。在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出超地位。④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国内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政治腐败,危机四伏。原因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许多官员、士兵吸食鸦片,不但摧残了他们的体质,更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这些都引起统治阶级中一些有识之士的重视。考点1考点2鸦片战争(10年4考)考点帮考点3虎门销烟经过①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②林则徐到广州后,派人明察暗访,缉拿烟贩。英、美等国商贩被迫陆续缴出鸦片110多万千克。③在林则徐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2016安徽11(1)]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主要事迹①林则徐,福建侯官人。为官正直清廉。②在江苏按察使任内,决冤狱,抑豪强,被百姓称为“林青天”。③任湖广总督期间,捉拿烟贩,收缴烟土、烟枪,设禁烟局,配制戒烟药丸,勒令吸食者限期戒烟,取得明显成效。④上书道光帝,指出鸦片泛滥的巨大危害,并主持禁烟。林则徐(1785—1850)评价林则徐主持的虎门销烟维护了民族尊严和利益,增长了中国人民的斗志,他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爱国政治家。考点1考点2鸦片战争(10年4考)考点帮考点3民族英雄:维护国家领土、领海、领空主权完整,保障国家安全,维护人民利益及民族尊严,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献出宝贵生命或作出杰出贡献的仁人志士。如戚继光、郑成功、关天培、邓世昌等。概念解读考点1考点2鸦片战争【2020年是鸦片战争爆发180周年】考点帮考点3鸦片战争原因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直接原因(导火线)林则徐虎门销烟。(罪恶的鸦片走私受到中国的抵制,英国政府决定发动侵略战争)时间1840—1842年。经过第一阶段: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英军封锁珠江口后,北上攻陷浙江定海,随后直趋天津,威胁清政府。道光帝将林则徐革职查办,改派琦善为钦差大臣,与英军谈判。第二阶段: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道光帝下诏对英作战。英军进攻虎门炮台,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等战死。接着,英军又占领广州城北的四方炮台。1841年秋,英军再次北上,先后攻占厦门、定海、宁波。1842年,英军进犯长江门户吴淞。江南提督陈化成率众抵抗,力竭牺牲。英军溯江而上,攻占镇江,8月初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向侵略者屈服。

鸦片战争形势图(详见地图速查P10)结果1842年,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2014安徽15(1)]性质鸦片战争是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对封建主义国家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也是中华民族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战争。考点1考点2鸦片战争【2020年是鸦片战争爆发180周年】考点帮考点3鸦片战争影响社会经济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封建经济开始解体。(这是“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社会性质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领土主权鸦片战争后,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思想文化一批爱国的知识分子在列强入侵、国家危难的形势中惊醒,引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道路的思想潮流。如魏源编成《海国图志》一书,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革命任务由反对本国的封建统治,开始转变为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考点1考点2鸦片战争【2020年是鸦片战争爆发180周年】考点帮考点3鸦片战争失败原因根本原因落后腐朽的封建制度无法战胜先进强大的资本主义制度。内因清朝政治腐败,统治者昏庸愚昧,对内敌视人民,对外妥协投降;经济落后;军队装备落后,战斗力低下。外因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蓄意打开中国市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是指在政治上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独立主权;在经济上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在文化上则表现为“西学东渐”。“半封建”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但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概念解读考点1考点2鸦片战争【2020年是鸦片战争爆发180周年】考点帮考点33.《南京条约》等条约的签订《南京条约》[2012安徽3]时间内容影响1842年8月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便利了英国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①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②中国开始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时的场景(绘画)割香港岛给英国。中国领土主权完整遭到破坏,香港岛成为以后英国侵略中国的基地。赔款2100万银元。使清政府财政更加困难,中国人民的负担大大增加。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2015安徽5]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考点1考点2鸦片战争【2020年是鸦片战争爆发180周年】考点帮考点3《虎门条约》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法国分别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通过条约,美国、法国除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侵略权益。对付中国最好的利器关键信息:英国、鸦片、中国。图片解读:漫画中的英国人在指向中国的大炮中填装标有“鸦片”字样的炮弹,并认为这是“对付中国最好的利器”。由此可知,漫画反映的是鸦片战争前,英国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的行径。漫画读史考点1考点2第二次鸦片战争(10年2考)考点帮考点3(识记)第二次鸦片战争、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1.第二次鸦片战争【2020年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160周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根本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直接原因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导火线)时间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经过爆发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详见地图速查P11)扩大1857年,英国和法国联合出兵,攻陷广州。签约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随后,清政府又与英、法、美签订了《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进军北京1860年,英、法两国借口换约受阻,再次出兵占领天津,进逼北京。咸丰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其弟恭亲王奕担任议和大臣,留守北京。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再次签约1860年,英法联军控制北京城,奕被迫与英、法交换了《天津条约》批准书,并签订中英、中法《北京条约》。考点1考点2第二次鸦片战争(10年2考)考点帮考点3第二次鸦片战争相关条约名称主要内容《天津条约》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清政府被迫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北京条约》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也大幅增加。结果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影响①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②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③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成为他们的附庸与工具,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太平天国运动)④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城,火烧圆明园,给中国文化带来沉重打击;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分化,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⑤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2014安徽15(2)]考点1考点2第二次鸦片战争(10年2考)考点帮考点3第二次鸦片战争总理衙门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由奕等王公大臣主持。它负责办理对外交涉以及通商、海关等事务,是清政府一个权力很大的中枢机构。它的创办使清政府有了专门的外交机构,有利于加强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总理衙门的设立是传统理藩外交向近代外交转变的标志,也是清朝政府机构半殖民地化的标志。考点1考点2第二次鸦片战争(10年2考)考点帮考点3火烧圆明园概况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对北京西北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宏伟华美的圆明园变成了一片废墟。[2016安徽2]评价是英法联军对中国文化的一次大洗劫,是对人类文明的一次破坏,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充分暴露出侵略者丑恶的嘴脸和罪恶的行径。启示勿忘国耻,落后就要挨打。2.火烧圆明园考点1考点2第二次鸦片战争(10年2考)考点帮考点33.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概况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时间条约名称割占领土范围割占领土面积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千米。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中国巴勒喀什池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千米。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9世纪80年代1861年中俄《改订条约》及以后5个勘界议定书中国巴勒喀什池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千米。考点1考点2第二次鸦片战争(10年2考)考点帮考点3【×】1.《南京条约》使清政府被迫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2.《南京条约》中规定增开南京为通商口岸,《天津条约》中规定增开天津为商埠。【×】3.中国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英国。解析:1.使清政府被迫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的不平等条约是《通商章程善后条约》。2.《天津条约》中规定增开南京为通商口岸,《北京条约》中规定增开天津为商埠。3.中国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俄国,最早割占中国领土的是英国。易失分点·辨析正误考点1考点2太平天国运动(10年未考)考点帮考点3(识记)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太平天国运动背景①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农民的反抗斗争不断在各地发生,大风暴即将来临。②在科举的道路上屡屡失败的洪秀全,于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传教并发展会众。领导人经过洪秀全。兴起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金田起义浮雕考点1考点2太平天国运动(10年未考)考点帮考点3太平天国运动经过发展洪秀全称“天王”。攻克永安后,分封诸王。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1852年春,太平军从永安北上,攻克武昌。虽然冯云山、萧朝贵在进军途中牺牲,但队伍发展壮大。次年春,太平军放弃武昌,沿长江东下。1853年3月,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太平天国开始进行北伐和西征。北伐军最后全军覆没。西征战场则取得重大胜利。经过3年多的征战,太平天国控制了从湖北武昌到江苏镇江的长江沿岸城镇,掌握了安徽、江西、湖北东部和江苏部分地区,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转折1856年,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由盛转衰。后期为改变不利局面,洪秀全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陈玉成、李秀成等协同作战,先后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安庆陷落。1862年,陈玉成被俘就义;李秀成率太平军进逼上海,遭到华尔率领的洋枪队和李鸿章率领的淮军的抵抗和反扑。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失败1864年,天京的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考点1考点2太平天国运动(10年未考)考点帮考点3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①主观原因: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因此,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②客观原因:敌对势力过于强大,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性质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运动。影响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天朝田亩制度》颁布时间1853年。基本内容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目的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地位、评价它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它反映了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的作用;它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考点1考点2太平天国运动(10年未考)考点帮考点3《资政新篇》颁布时间1859年。作者洪仁玕。目的振兴太平天国。内容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资政新篇》书影地位、评价它是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文献。《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近代中国的先进人士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近代化纲领,集中反映了太平天国的一些领导人开始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中国独立、富强道路的迫切愿望。但由于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以及缺乏付诸实施的客观环境和条件而没有实施。PART02拓展帮分析探究拓展延伸认识启示异同比较拓展帮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拓展延伸认识启示异同比较分析探究变化的方面鸦片战争前鸦片战争后社会性质主权独立的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的主要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主要革命任务推翻封建统治。反侵略反封建。主要经济形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1.如何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拓展帮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拓展延伸认识启示异同比较分析探究2.太平天国运动的启示。(1)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英勇的中国人始终坚持抗争,这是列强无法完全控制中国的重要原因。(2)在旧中国,农民阶级的救国方案是行不通的。拓展帮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拓展延伸认识启示异同比较分析探究项目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战争性质非正义的侵略战争。战争过程侵略国家英国。英法为主凶,美俄为帮凶。战争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1856年10月—1860年10月。侵略路线从广州进入,经厦门、定海、镇江,直趋天津。从广州进入,北上攻陷大沽炮台,攻占北京。战争危害条约《南京条约》《虎门条约》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侵略范围长江以南,东南沿海地区。从沿海深入内地。主权破坏领土、领海、司法、关税等主权。社会性质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拓展帮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拓展延伸认识启示异同比较分析探究4.从全球视野思考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从17世纪开始,西方主要国家相继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并迅速崛起。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幅员辽阔的中国成为欧美资本主义列强对外扩张、开拓殖民地和海外市场的必然选择。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实力雄厚,武器先进,而当时的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是一个日益衰落和腐朽的封建大国,必然成为英国侵略的目标。5.认识两次鸦片战争的关系: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继续:(1)列强发动战争的根本原因相同。1840年,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发动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签订后,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联合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2)战争性质相同。都是具有侵略性质的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扩大:(1)侵略国家增多。由以英国为主变为以英、法为主,美、俄为辅。(2)战争时间延长。由两年变为四年。(3)侵略范围扩大。由沿海到深入内地。(4)开放的通商口岸和割地增多。增开汉口、南京等十一处为通商口岸;英国割占香港九龙司地方一区;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割占中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5)领土、领海、司法、关税等主权进一步丧失。(6)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PART03方法帮典例精析方法帮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史料研析[2015安徽,5]阅读下图,导致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税率(关税)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B.中国手工纺织技术较弱C.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D.英国机器棉纺织业发达方法帮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考法解读①《考试纲要》要求“(识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②本题通过图片考查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学生通过对图片中数据的分析,获取1843年前后清朝主要进口货物税率的变化,从而得出结论,体现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历史解释。三步解法典例精析史料研析

审题干一审设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二审关键词:“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税率(关税)”“1843年”。析选项根据“清朝……主要进口货物税率”及图中信息“1843年”与几种货物税率的下降可知,清朝这一时期已经被迫开放,A错误,C符合题意;B、D材料未体现。查知识1842年8月,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这导致中国进出口货物的税率大幅下降,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解题通法方法帮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典例精析史料研析

解题通法解题通法4图表型选择题⇨题型专项练习见作业帮P98【题型特征】图表型选择题主要以图片、漫画、表格等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图表的处理能力及依托图表信息分析说明历史问题的能力。【解题技法】解答图表型选择题一般分四步。(1)看:看图表名称、注释、材料来源等;看问题要求,带着问题分析图表。(2)找:找到图表中有效的解题信息(如时间、变化趋势、材料来源等)。(3)联:找到解题的有效信息后迅速地联系教材内容,明确考查的知识点和考查方向。(4)答:结合选项和设问,根据有效的解题信息,选出答案。方法帮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典例精析史料研析

解题通法1.从历史解释角度考查《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材料呈现

按照《南京条约》,中国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并开放五个对外通商口岸——广州、福州、宁波、厦门和上海。英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