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再发胸痛临床分析_第1页
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再发胸痛临床分析_第2页
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再发胸痛临床分析_第3页
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再发胸痛临床分析_第4页
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再发胸痛临床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再发胸痛临床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再发胸痛及支架内再狭窄的原因。方法:对43例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再发胸痛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根据有无支架内再狭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支架内再狭窄21例,性别、高血压、血脂中TC、HDL、LDL对再狭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年龄、吸烟、血脂中TG、植入时间、糖尿病、支架长度和直径对支架内再狭窄有显着影响。结论:支架内再狭窄是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再发胸痛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支架植入术;胸痛;再狭窄;危险因素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约占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80%,支架植入术虽显着降低了冠状动脉再狭窄的发生率,但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仍有20%~30%[1]。支架术后有部分患者仍有胸痛发作,其中ISR是重要原因,2002年1月~2006年10月我们对43例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再发胸痛的患者进行了临床分析。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43例中男35例,女8例,既往植入支架均为裸支架,常规抗血小板治疗,术前4天以上及术后3个月口服氯吡格雷75mg/d,同时长期口服阿司匹林100mg/d。临床资料见表1。

方法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检查、心电图、心超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部分患者行胃镜、B超、胸部CT等检查,明确胸痛原因。ISR诊断标准:冠脉造影测量的支架植入血管段直径狭窄度大于50%。根据有无ISR,将患者分为ISR组和非ISR组,将可能导致ISR的相关因素:性别、年龄、支架植入时间、数目、长度、直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等进行对比分析,寻找与ISR相关的因素。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43例再发胸痛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发现,ISR组有21例,非ISR组22例,其中8例出现新的部位狭窄;3例经胃镜检查为消化道溃疡,1例为反流性食管炎,给予制酸、对症处理后好转;3例经B超检查为胆石症,经抗炎、手术治疗后好转;1例女性雌激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考虑更年期综合征,治疗后好转;6例未发现其他器质性疾病。同时经比较发现:性别、高血压、血脂中TC、HDL、LDL对再狭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再狭窄危险因素见表2。

3讨论

再发胸痛是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就诊的常见原因,从我们的临床分析可以看出,ISR是其中最多见的原因,本文43例再发胸痛患者中21例出现ISR,且大多发生在支架植入术后6月内,是疾病进展的表现,故支架植入术后对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的控制仍然显得十分重要。心电图有典型缺血改变即ST-T改变者,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较高,但心电图正常也不能排除冠状动脉病变。还有一部分患者胸痛症状并非心绞痛,如消化系统疾病、心脏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应加做相关检查如:胃镜、B超、CT等以明确。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病理基础是血管内膜和中层平滑肌细胞的过度增生[3,4]。国外还有研究认为吸烟、高龄、高甘油三酯血症对ISR发生有促进作用。本研究在对患者临床相关因素的对比中发现,性别、高血压、血脂中TC、HDL、LDL对再狭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SR组年龄明显低于非ISR组,血脂中TG高于非ISR组,植入时间6月以内ISR高于6月以上,吸烟者ISR高于非吸烟者,糖尿病者ISR高于非糖尿病者。ISR组支架长度明显大于非ISR组,直径明显小于非ISR组。说明支架的长度和直径与ISR有明显关联,也证实了靶血管病变程度越重,支架植入术后发生ISR的风险越大。Kovnowski等研究认为2型糖尿病患者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活性增高在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中起重要作用。对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应重视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预防,合理选择冠状动脉的介入治疗。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被认为是再狭窄形成的主要原因。患者性别、高血压、高LDL等因素虽然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高危因素,但对平滑肌细胞的增生影响可能较小,因此与再狭窄的形成关系不大。但本文样本例数较少,有赖于大样本实验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GrechED.ABCofinterventionalcardiology:Percutaneouscornaryintervention.I:historyanddevelopment[J].BMJ,2003,326(7398):1080-1082.

MoriceMC,SerruysPW,SousaJE,etal.Arandomizedcomparisonofasirolimuselutingstentwithastandardstentforcorenaryrevascularization[J].NEnglJMed,2002,346(23):1773-1780.

NakataniM,TakeyamaY,ShibataM,etal.Mechanismsofrestenosisaftercoronaryintervention:differencebetweenplainoldballonangioplastyandstenting[J].CardiovascPathol,2003,12(1):40-48.

DrachmanDE,SimonDI.Inflammationasamechanismandtherapeutictargetforinstentrestenosis[J].CurrAther-osclerRep,2005,7(1):44-49.

MosesJW,StoneGW,NikolskyE,etal.Drugelutingstentsinthetreatmentofintermediatelesions:pooledanalysisfromfourrandomizedtrials[J].JAmCollCardiol,2006,47(11):2164-2171.

HoffmanR,MintzGS.Coronaryinsten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