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专业课件_第1页
考研政治专业课件_第2页
考研政治专业课件_第3页
考研政治专业课件_第4页
考研政治专业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生命力根源于关键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涵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史条件思想来源实践基础阶级基础两大发现产生标志定义和两层含义世界观、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品质本质属性社会理想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哲学基本问题唯物论含义和内容提出者意义意识观物质观实践观物质的定义物质与运动;物质与时空社会的物质性物质统一性原理意识的本质意识的起源实践的本质含义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实践的地位和作用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辩证法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三大规律两大特征四大方法自然规律性和社会规律的关系规律的定义和属性意识的能动性及其表现五大范畴客观能动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的本质和规律真理和价值真理观认识观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的构成要素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认识的本质认识的发展过程及发展规律影响认识的非理性原因真理的定义和属性检验真理的标准真理与谬误价值观价值的含义与属性价值评价的含义、特点及功能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价值观实践活动的两大尺度认识和实践的统一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形态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发展的动力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阶级斗争社会革命改革科学技术人的本质人的作用唯物史观的运用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资本主义的形成商品和货币资本主义的上层建筑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理论资本积累理论资本主义工资理论经济危机理论政治制度意识形态本质、类型、运动含义、生产方式、形式、剩余价值规律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的二重性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货币的起源、本质、职能价值规律的内容、作用形式、作用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本质、形式根源、周期含义、生产方式、形式、剩余价值规律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六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帝国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经济全球化的动因、表现、后果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表现、实质私人垄断国家垄断成因、本质、具体表现成因、本质、形式和作用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首先在落后国家胜利的原因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特点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七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共产党的地位与作用社会主义的发展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无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形式和发生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特点和社会主义的贡献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八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然性、实现的条件性和长期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毛泽东思想经济全球化的动因、表现、后果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表现、实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第二部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9、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2023/6/292023/6/29Thursday,June29,2023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2023/6/292023/6/292023/6/296/29/20233:08:25AM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023/6/292023/6/292023/6/29Jun-2329-Jun-23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2023/6/292023/6/292023/6/29Thursday,June29,2023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2023/6/292023/6/292023/6/292023/6/296/29/2023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9六月20232023/6/292023/6/292023/6/29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少什么。。六月232023/6/292023/6/292023/6/296/29/2023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3/6/292023/6/2929June2023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2023/6/292023/6/292023/6/292023/6/29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第二部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9、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2023/6/292023/6/29Thursday,June29,2023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2023/6/292023/6/292023/6/296/29/20233:08:25AM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023/6/292023/6/292023/6/29Jun-2329-Jun-23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2023/6/292023/6/292023/6/29Thursday,June29,2023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2023/6/292023/6/292023/6/292023/6/296/29/2023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9六月20232023/6/292023/6/292023/6/29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少什么。。六月232023/6/292023/6/292023/6/296/29/2023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3/6/292023/6/2929June2023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2023/6/292023/6/292023/6/292023/6/29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与发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精髓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第二部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及其主要经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势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经验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第二部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和动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和前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经济纲领和文化纲领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从新明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和基本内容第二部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第二部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新国的第一要务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胜利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烦人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第二部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改革的全面性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第二部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的水平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第二部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促进过又好又快发展第二部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第二部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二部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和科学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第二部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意义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第二部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确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果实践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第二部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二部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人民解放军的性质和作用建立巩固的国防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国人民的共同事业建设果果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巩固和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法宝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第二部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肉血联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本原则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中国社会性质的改变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及其原因民族意识的觉醒第三部分中国近代史纲要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第三部分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二章对国家的早期探索洋务事业的兴办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洋务运动的兴衰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夭折农民斗争风暴的起落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戊戌维新运动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与教训第三部分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辛亥革命的失落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武昌起义与封建帝制的覆灭中华民国的建立资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旧民族主义革命的失败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最新革命与改良的辩论第三部分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真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五四运动的发生与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和伟大意义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国共合作的形成与大革命的兴起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展大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中国革命的新局面第三部分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遵义会议与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红军长征的胜利第三部分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计划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性抗战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其基本策略全国性抗战的开始国名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战略防御阶段和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延安整风运动与中共七大国名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第三部分中国近代史纲要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抗日战争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新明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从争取和平明主到进行自卫战争国名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第三部分中国近代史纲要抗战胜利后的国际国内局势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明主的斗争国名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南京国名党政府的覆灭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运动第二条战线的形成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第三部分中国近代史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其伟大意义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恢复国民经济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农业、手工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对资本主义制度商业实施赎买政策的实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及其意义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和条件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探索中的严重曲折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成果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医疗、

科技事业的发展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的调整“文化大革命”及其结束严重的曲折和深刻的教训第三部分中国近代史纲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最新真理标准的讨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中共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提出跨世纪

发展战略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进步中共十二大制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纲领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多层次改革开放格局的形成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

基本路线“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第三部分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三部分中国近代史纲要坚持和发展中共特色社会主义,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中共十六大制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不断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较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共特色社会主义中共七大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

及其根本原因和主要经验中共十八大制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名族

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第四部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的意义确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的原因立志当高远立志做大事立志须躬行理想信念的实现正确对待实现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第四部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名族精神中华名族的爱国主义传统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国主义的基本要素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做忠诚的爱国者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爱国主义与弘扬名族精神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促进名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增强国防观念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第四部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创造有价值的人生世界观与人生观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价值观与人生观人生观的标准与评价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第四部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促进个人和他人的和谐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合理调控情趣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坚持的原则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正确认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正确认识个人需要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正确认识个人利益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与承担社会责任的统一关系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科学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运动深入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第四部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道德及其历史发展继承和弘扬中华名族优良道德传统道德的本质、功能与作用道德的历史发展道德发展的法律道德进步的表现形式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名族利益,强调对社会、名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做是一种高层的需要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对待道德传统的错误思潮正确对待中华名族道德传统第四部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荣辱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宣传和弘扬共产主义道德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新要求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加强诚信道德建设锻炼个人品德第四部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五章恪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公共生活的含义及其特点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社会公德的含义和基本特征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公共生活中法律规范的作用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法律是公共生活规

则中最权威的规则法律规范的作用第四部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六章培养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大学生择业与创业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职业活动中法律的基本要求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在艰苦中锻炼与在实践中成才爱情的本质与恋爱中的道德婚姻与家庭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婚姻家庭法律规范第六章培养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第六章培养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职业活动中的道德与法律第四部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加强社会主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