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宁明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宁明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宁明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宁明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宁明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62022年秋季学期八年级期中质量监测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积累·传家国情怀(共32分)(一)扬优良家风家庭是精神成长的沃土,家国情怀的逻辑起点在于家风的涵养、家教的养成。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为基础,以治国平天下为旨归,把远大理想与个人抱负、家国情怀与人生追求熔融合一,是古人的宏愿,亦是今人传承家风和家教的本分。在______优良家风中筑牢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在正家风、齐家规中______道德追求和理想抱负,在______家庭义务中知晓责重山岳、公而忘私的大义,正是家风传承中所蕴藏的时代课题。(二)正修身本心司马光有云:“吾闻古圣人之治天下也,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心正则言实,身正则行端。无论治国理政,还是为人处世,正心修身都至关重要。修身必先正心,正心才能修身。正心是修身的内在基础,修身的基础,就在于端正自己的心念。《傅子·正心篇》有云:“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指出修身立德最根本的是要使自己的心地纯正,也即“修身在正心”“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通过严以修身,bó学于文、约之以礼,见贤思齐、择善而行,就可以达到格物、致知,达到正心的目的,做到“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心,外正其容。”反之,心不正,便会随性而为,甚至恣意妄为。(三)品壮美河山陶弘景曾在《答谢中书书》中说:“山川之美,①______。”行走在祖国的山川大地,感受万物之美。穿行三峡,你不禁为②“______,隐天蔽日”(郦道元《三峡》)的险峻陡峭而惊叹;所谓“③______,④______;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美丽的自然风景,往往有净化心灵的作用,可以使人们忘却繁杂俗务,停息物欲之心(吴钧《与朱元思书》);登上黄鹤楼,凭栏远眺,山川分明,草木极盛,你不禁吟咏出“⑤______,⑥______”(崔颢《黄鹤楼》)﹔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用寥寥数字写景,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的美妙境界,将自己空灵的心境表现出来的句子是:⑦______,⑧______。面对傲雪凌霜的松柏,刘祯在《赠从弟》(其二)中发出了“⑨______?⑩______”的赞叹,借松柏之刚劲,明志向之坚贞﹔正是这万千奇景,引发无限情思,激发我们热爱之情。1.下面词语依序填在材料(一)文段中的横线上,正确的一项是()A.履行砥砺传承 B.传承履行砥砺C.传承砥砺履行 D.砥砺传承履行2.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1)bó()(2)恣()3.材料(二)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三个。4.民间有许多关于修身养德的对联,请从下列句子中选择两句,按上下联把序号填写在横线上。①德勤孝义传家宝②唯诚唯信行世事③克俭克勤践家风④广召志士共兴华⑤大聚贤能同治国⑥和善信诚处世风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5.根据内容理解,在材料(三)的横线上,准确默写出相应的句子。6.下面从以上三则材料中选出的句子,属于病句的一项是()A.家庭是精神成长的沃土,家国情怀的逻辑起点在于家风的涵养、家教的养成。B.无论治国理政,还是为人处世,正心修身都至关重要。C.正心是修身的内在基础,修身的基础,就在于端正自己的心念。D.把远大理想与个人抱负、家国情怀与人生追求熔融合一,是古人的宏愿,亦是今人传承家风和家教的本分。【答案】1.C2.①博②zì3.示例:为人处世、见贤思齐、择善而行。4.①上联:①②下联:⑥(或上联:②下联:③)5.①古来共谈;②重岩叠嶂;③鸢飞戾天者;④望峰息心;⑤晴川历历汉阳树;⑥芳草萋萋鹦鹉洲;⑦庭下如积水空明;⑧水中藻荇交横;⑨岂不罹凝寒;⑩松柏有本性。6.B【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履行:实际地做自己答应做的或应该做的事。砥砺:磨炼;勉励。传承:传递和继承。空一,根据“在______优良家风中筑牢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语境,使用“传承”最恰当;空二,根据“在正家风、齐家规中______道德追求和理想抱负”语境,使用“砥砺”最恰当;空三,根据“在______家庭义务中知晓责重山岳、公而忘私的大义”语境,使用“履行”最恰当;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和给加点字注音。(1)博学:学识渊博,了解的广,知识丰富。博,读作bó。(2)恣意妄为:读音zìyìwàngwéi,随心所欲,胡作非为。【3题详解】本题考查成语。为人处世:一个人生活在世上对待事情以及事务的处理方式与方法,有积极的、也有负面的。见贤思齐:见到有才德的人就想着与他齐平。择善而行:选择有益的事去做。恣意妄为:随心所欲,胡作非为。从材料二“无论治国理政,还是为人处世,正心修身都至关重要”一句中,可筛选出:为人处世;从材料二“通过严以修身,bó学于文、约之以礼,见贤思齐、择善而行”一句中,可筛选出:见贤思齐、择善而行;从材料二“心不正,便会随性而为,甚至恣意妄为”一句中,可筛选出:恣意妄为。【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联。拟写对联时应注意:①字数相等;②词类相当;③结构相应;④平仄相对,仄起平收;⑤内容相关。①句中“德勤孝义”为并列结构(ABCD式),“传家宝”为动宾结构;②句中“唯诚唯信”为并列结构(ABAC式),“行世事”为动宾结构;③句中“克俭克勤”为并列结构(ABAC式),“践家风”为动宾结构;④句中“广召志士”为动宾结构,“共兴华”为动宾结构;⑤句中“大聚贤能”为动宾结构,“同治国”为动宾结构;⑥句中“和善信诚”为并列结构(ABCD式),“处世风”为动宾结构;其中①⑥、②③可组成对联(④⑤句尾字“华”“国”均为是平声,不能成为严格意义上的对联)。根据尾字“仄起平收”原则,分析可知,①⑥为一组对联,①句尾字“宝”是仄声,为上联,⑥句尾字“风”是平声,为下联;②③为一组对联,②句尾字“事”是仄声为上联,③句尾字“风”是平声,为下联。【5题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嶂、鸢、戾、峰、历、萋、洲、庭、藻荇、罹、凝”等字的正确书写。【6题详解】本题语病辨析。B.“无论治国理政,还是为人处世,正心修身都至关重要”语病是语序不当,把“治国理政”与“为人处世”调换位置;故选B。7.班级正在开展“人无信不立”主题活动,请仔细观察漫画,完成以下任务。【观点论述】在诚信与利益的天平上,人们迷失了自己,往往把利益看得太重,把诚信看得太轻。如何看待利益和诚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请围绕话题,发表议论,写观点、理由及结论。(80字以内)【答案】示例1:诚信是利益的前提。诚信是立身之本,恪守诚信能带来更长远的利益和合作,不仅如此,还能得到利益的增长,如收获正义、良知和爱。因此在讲诚信的基础上去获取利益。示例2:诚信和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失去诚信,也失去利益,甚至人缘,得不偿失。因此无论做什么事都应恪守诚信。【解析】【详解】考查自由观点,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示例:追求利益要以诚信为前提。一个人只有做到诚信,才能收获利益。这里说的利益,不仅包括经济利益,还包括感情、信任等。试问,如果一个不诚信的人,又有谁愿意和他交往,给他帮助呢?(四)经典润人生8.文学社开展“走进名著——经典浸润人生”阅读活动,推荐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完成表中题目。作品人物相关信息思考《红星照耀中国》(1)____他口才很好,“能叫死人活过来打仗”,传说他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了苏区。纪实作品要求“用事实说话”,结合整本书的阅读,说说斯诺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3)___________(2)____红军15军团司令,出身窑工,打仗十年,八次受伤。【答案】①贺龙②徐海东③斯诺通过采访红军将领、深入红军生活、对话农民、拍摄照片等方式,搜集真实材料;融入真切的感受和体验,客观地撰写事实。【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识记与创作风格的理解。(1)由“口才很好”“传说他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了苏区”可知,第一空应填贺龙。在前往保安的路上,斯诺听一个红军指挥员李长林介绍了贺龙的革命经历。贺龙口才很好,在当时是一个土匪头子,在哥老会中的名声遍及全国。贺龙在1927年南昌八一起义后才参加共产党,在这以前不久,他还效忠于汪精卫的武汉政府。但是唐生智等镇压打倒地主的运动,开始著名的“农民大屠杀”后,激起了他的愤怒,贺龙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了苏区。贺龙还带领红军长征过雪山,与朱德会师。(2)由“红军15军团司令”可知,第二空处应填徐海东。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中写道“中国共产党的军事领导人中,恐怕没有人能比徐海东更加‘大名鼎鼎’,也肯定没有人能比他更加神秘的了。”徐海东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杰出军事家,红军15军团司令,出身窑工,打仗十年,八次受伤。他身经百战,功勋卓著,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高超的指挥艺术。(3)《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讲究用“事实说话”,这些事实是斯诺深入中国革命根据地亲自采访所得。作者真实地记录了自1936年6月到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既有对红军领袖的采访,也有对红军战士、普通农民的采访,也融入了作者自己在根据地生活的真实体验。据此分析,意对即可。9.少年强则国强。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写道:“红色中国中有一件事情,是很难找出有什么不对的,那就是‘小鬼。’”作品中讲述的几段关于“红小鬼”的故事,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请列举其中你印象中最深的一个情节,说说这群“红小鬼”的性格特征。【答案】“红小鬼”指的是年龄较小的红军战士。他们大都是从年龄很小就加入红军的,很多人经历过了长征的艰苦;在红军中扮演通讯员、宣传员、号手等各种角色。示例:刚到根据地时,作者在百家坪交通处用不礼貌的“喂”称呼两个孩子,结果不被理睬,在李克农的提醒下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赶紧改口称他们为“同志”,得到两位“红小鬼”的原谅。(斯诺与“小鬼”第一次见面,“小鬼”因为斯诺没叫他们同志而生气)再如在保安,一位十三四岁的小通讯员特意找到作者,他担心自己的名字被斯诺写错而影响到外国同志对红军的印象,因而极为仔细地把自己的名字写在纸条上,并希望当面得到斯诺(不写错他名字)的保证。(季邦要求斯诺保证把自己的名字写对)如少年先锋队严格检查过路旅客,即使是彭德怀本人,也坚持要他写好条子才放行等。【解析】【详解】考查名著人物。红军队伍中,有很多“红小鬼”。比如说一个男孩子,他因为自己名字的谐音不好听,特意找到了斯诺。斯诺刚进入根据地时,碰到两个端饭菜的“小鬼”。两“小鬼”面对亳无礼貌的斯诺,不理不睬,但当斯诺经别人提醒道谢时,他俩才有礼貌地回答不用道谢,都是革命工作。这样有原则的红小鬼正是中国的希望。红军队伍里有许多少年先锋队员,他们活跃在部队里,充当号手、勤务兵,他们尽管出身不同,但是身上的刚毅令人叹服,他们对红军忠贞不二,坚定如一,他们高扬着革命精神,对未来充满希望。二、阅读·赏悟经典之美(共38分)(一)古诗鉴赏(6分)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0.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直扣诗题,以叙事为主,交代诗人此行的目的,初次离开家乡,从蜀地乘船,将到楚地游览。B.颔联以移动的视角描绘了两岸的山势和江水变化景象,蕴藏着诗人的喜悦之情。C.颈联描写明月如同天镜映入水中,反衬明月的清透;天上云彩构成了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若隐若现。D.尾联“送”字表现了故乡水送“我”到万里之外,还不忍分别的情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依恋。11.简要分析颈联如何体现“诗中有画”的特点。【答案】10.C11.颈联描绘了两幅图画:第一幅是水中映月图,第二幅是天边云霞图。颈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清澈,以天边云霞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赏析诗歌。C.“颈联描写明月如同天镜映入水中,反衬明月的清透”赏析有误。颈联描写明月如同天镜映入水中,反衬江水的清透,而不是“明月的清透”。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赏析诗句。结合“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可知,晚上,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象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似的;日间,仰望天空,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这里描绘了两幅图画,从不同角度描绘长江的近景与远景:第一幅是水中映月图,第二幅是天边云霞图。颈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颈联两句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二)文言文阅读(12分)阅读下面两篇古文,完成下列各题【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①,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②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节选自《宋史•苏轼传》)12.解释加点词的意思。①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②徙知徐州。13.下面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A.盖竹柏影也。B.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C.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D.朝晖夕阴,气象万千。1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②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15.从甲乙两文中,你能感受到苏轼怎样的情感或者是怎样的精神品质?请分别加以概述。【答案】12.①但:只②徙:调任13.D14.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②派官吏们分别在城墙各处守卫,最终保全了徐州城。15.甲文:表达了被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更有豁达的情怀。乙文:临危不惧、以身作则、善于指挥、足智多谋、公而忘私、亲民爱民等。【解析】【12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①句意: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但:古今异义词,只。②句意:苏轼调任徐州。徙:调任。【13题详解】此题考查的是理解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要结合具体句子的意思来解释。A句意: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盖:大概是;今义:覆盖。B句意:面容苍老,满头白发,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之间,这是太守喝醉了。颓然:醉醺醺地;今义:衰老的样子。C句意:只要有我在这里,就不会让决堤的水毁了城墙。是:这;今义:判断动词。D句意: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多变化,景色千变万化。气象万千:景色千变万化;今义: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故选:D。【14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①重点词有:相与:一起。句意: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②重点词有:卒:最终。句意:派官吏们分别在城墙各处守卫,最终保全了徐州城。【15题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概括人物性格从对其言行的描写及事件入手,也可以直接摘取对人物评价的词语,或自己结合相关的语句进行概括。甲文从“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能感受到苏轼有被贬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更有面对逆境的豁达情怀。乙文中,“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表现了苏轼的临危不惧;“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表现了苏轼的以身作则、善于指挥;“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体现了苏轼的公而忘私。【点睛】参考译文: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照在门上,(于是我就)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乙:苏轼调任徐州。黄河在曹村附近决堤,在梁山泊泛滥,从南清河溢出,汇聚在徐州城下,水不断上涨不久就要泄进城里,城墙即将被冲毁,城里的富人争着逃出城去避难。苏轼说:“如果富人都出了城,民心一定会动摇,谁和我一起守城呢?只要有我在这里,就不会让决堤的水毁了城墙。”于是将富民们赶回城中。苏轼到武卫营,把卒长叫出来说:“河水将要冲进城里,事情很紧迫了,即使是禁军也要暂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您尚且不逃避洪水,我们这些小人应该为您效力。”于是率领他的士兵拿着畚锸出营,修筑东南方向的长堤,堤坝从戏马台起,末尾与城墙相连。雨日夜不停,没有受损的城墙只有三版。苏轼天天住在城上,即使经过家门也不入,派官吏们分别在城墙各处守卫,最终保全了徐州城。(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7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分别对少年儿童和青少年进行了“你心目中15年后的中国什么样”的调查。下面是调查统计结果:成长在新时代的少年儿童,担负着时代的重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接受访谈时说:“国家把人民的美好生活作为新时代的奋斗目标,很重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少年儿童也不例外。和青少年相比,在新时代长大的少年儿童,他们的物质生活更加丰富,精神生活更加丰盈,因此他们对生活的社区、社会、制度等都更为认同,国家意识和国家认同感也更强。”(摘编自《近九成受访少年儿童相信未来15年自己有更多机会成长成才》,2020.12.10《中国青年报》)【材料二】孩子的发展优势首先是在长期陪伴中发现的,父母要尽可能多地、有质量地陪伴孩子。“尽可能多”,不是改变父母的基本生活和工作安排,而是在家庭生活中尽可能与孩子多相处。有质量的家庭陪伴,就是为孩子设定合理的较高期望,并温暖而坚定地尽自己的责任。可惜现实中很多父母总是盯着孩子的“不足”和“缺点”不放,甚至把孩子看作是没有希望的失败者,造成孩子严重缺乏自信、自尊。这种“缺陷视角”的养育观,认为孩子之所以出现问题,是因为他具有性格或智力上的缺陷。相对应的“优势视角”养育观,则相信儿童拥有内在的能力去适应、学习、成长、改变,能够使用内在和外在资源去回应学习和生活的挑战,养育过程中的注意力始终放在观察和发现孩子身上的潜在优势。(摘编自《父母应善于发现并发挥孩子的优势》,2021.1.7《中国教育报》)【材料三】实施教育惩戒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校规校纪建设必须服务于这一根本。要纠正学生错误言行、培养学生规则意识,更要能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性、保障性作用。要坚持过罚适当原则,根据学生身心特点、过错性质、悔过态度等,选择适当的教育惩戒措施。要完善教育惩戒后疏导机制,及时与有需要的学生进行沟通,提供帮扶。学校需要根据本校学生特点制定校规校纪,将实施教育惩戒的情形和方式予以具体化,以利于教师准确把握和适用。要按照教育规律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规范学生不良行为与相应教育惩戒措施,准确区分不良行为程度、性质和教育惩戒手段。要在人文关怀的前提下依法实施教育惩戒,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保障学生的基本权利。要明确规定教师的禁止性行为和教师的合法权益。(摘编自《完善校规校级保障教育惩戒规范实施》,2021.2.9《中国教育报》)【材料四】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思想道德偶像供给,有效应对青少年盲目崇拜娱乐偶像的危险。思想道德偶像供给要保证偶像体现主流价值,发挥偶像影响、引导青少年进而塑造健康人格的作用。思想道德偶像共给要不断拓展挖掘面,妇联、工会、共青团系统要发挥共给功能,全面发现、挖掘和宣传社会生活中不断涌现出来的思想道德偶像,要主动接受和吸纳社会大众的参与,让思想道德偶像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发挥教育功能。思想道德偶像共给要提升科学化水平,克服偶像共给运作机制僵化、机械的问题。(摘编自《当前青少年娱乐偶像崇拜新特点及其问题》,2021.3.4《中国青年报》)16.下列有关“‘优势视角’养育观”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持这种养育观的父母,相信儿童都拥有去适应、学习成长、改变的内在的能力。B.持这种养育观的父母,相信儿童会使用内在和外在资源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C.这种养育观的父母,在养育孩子过程中总是把注意力放在观察和发现孩子身上。D.持这种养育观的父母,重视发现孩子自身的潜在优势和树立孩子的自信、自尊。1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受访少年儿童比受访青少年对未来有更强烈的憧慢与渴望,这是因为和青少年相比,在新时代长大的少年儿童。他们的获得感更多。他们的国家意识和国家认同感更强。B.既不改变基本生活和工作安排,又要在家庭生活中尽可能与孩子多相处,只要父母做到这些,就能保证家庭陪伴有质量,也才能在持续陪伴的过程中发现孩子的发展优势。C.对有盲目崇拜娱乐偶像行为的学生,教师首先应在班会上点名并指出其问题,其次要与学生家长一起对其进行疏导和帮扶,最后还要上报德育处给予其相应的教育惩戒。D.因为思想道德偶像在吸引力和感染力方面比不上娱乐偶像,所以共青团等系统要发挥供给功能,全面发现、挖掘和宣传思想道德偶像,并主动接受和吸纳社会大众的参与。18.应该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偶像供给?请根据【材料四】简要概括。【答案】16D17.A18.①保证道德偶像体现主流价值;②不断拓展供给的挖掘面;③提升供给的科学化水平。【解析】【16题详解】本题考查信息筛选和辨析。由题干“‘优势视角’养育观”可定位到【材料二】;A.由第二段“‘优势视角’养育观,则相信儿童拥有内在的能力去适应、学习、成长、改变”可知,A项多了“都”字,表述过于绝对化,错误;B.由第二段“能够使用内在和外在资源去回应学习和生活的挑战”可知,B项中“解决问题”无中生有,表述错误;C.由第二段“养育过程中的注意力始终放在观察和发现孩子身上的潜在优势”可知,C项删去了“潜在优势”的表述,偷换概念,表述错误;D.由“注意力始终放在观察和发现孩子身上的潜在优势”并由前文“‘缺陷视角’养育观”“造成孩子严重缺乏自信、自尊”反向推导可知,D项表述正确;故选D。【17题详解】本题考查信息筛选和辨析。A.由【材料一】图表中的数字信息以及图表下的“因此他们对生活的社区、社会、制度等都更为认同,国家意识和国家认同感也更强”可知,选项表述正确;B.由【材料二】中“孩子的发展优势是在长期陪伴中发现的……尽可能与孩子多相处”可知,选项中“只要父母做到这些,就能保证……”表意过于绝对且在原文句中没有依据,表述错误;C.可以定位到【材料四】所说“盲目崇拜娱乐偶像”问题,但选项句中的措施并未在材料中出现,且针对这种问题实施的教育惩戒行为,如公开点名、联络家长、上报德育处等,也不符合【材料三】中“坚持过罚适当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的要求,选项表述错误;D.可定位至【材料四】,材料中并没有思想道德偶像比不上娱乐偶像的表述,选项无中生有,表述错误;故选A。【18题详解】本题考查信息提炼和概括。由“思想道德偶像供给要保证偶像体现主流价值”“思想道德偶像供给要不断拓展挖掘面,妇联、工会、共青团等系统要发挥供给功能”“思想道德偶像供给要提升科学化水平”概括作答。(四)文学文本阅读(13分)时光不旧,只是落满尘灰朱成玉①那时我20岁,却在经历人生的秋天,满目落红,遍地枯草,大有“晚景凄凉”的味道。在我自己看来,当时窘境中的我甚至不如隔壁的那个孤寡老人。②他没有退休金,每日里靠捡拾垃圾艰难度日。喝酒算是他一天中唯一的一点乐趣吧,只有在喝点小酒的时候,那院子里才有了点儿活人的气息。那样的时候,我甚至能听到他哼着一些古老而神秘的曲调。③他的院子里堆着的都是捡来的没来得及去卖的破烂,就是这廉价的破烂,竟然也遭遇了盗贼。那盗贼就是我。④高考落榜后,父母让我去工厂做学徒工,我不去,关起门来坚持写作,梦想有一天可以写出名堂来。苍白无力的青春,空洞的辞藻,自然无法让我写出多么出彩的文章来。消极的我开始变得颓废,抽烟、酗酒、打架,“无恶不作”。邻家隔几天就上门来和父母讨说法,父母气急败坏,不再给我零花钱,任凭我“自生自灭”。我要写槁投稿,没钱买稿纸和邮票,只好打他的主意,因为我注意到,他那些垃圾里,有一些本子,是可以拿来用的。⑤他并没有太严厉地呵斥我,只是对我说:“你不好好读书,来这破烂堆里翻个啥?破烂就是破烂,还能翻出什么稀罕玩意来?”说完他就往那堆破烂里一躺,和那堆破烂融为一体,好像要告诉我,那破烂是他的,也就他把那破烂当有用的东西吧。“嘿嘿,我也是个破烂。你来翻翻,看我口袋里有没有点儿值钱的东西。”⑥我的脸羞臊得通红,只好和他坦白,说自己看中了他捡来的那些本子。⑦“不过话说回来,破烂也分两种,一种是完全没有用的,一种是还有一点利用价值的,比如我捡的这种,还是可以换回一点钱的。”那天他喝了酒,心情不错,没有和我发火,借着酒劲儿,还对我进行了一番教诲,“人啊,不管多糟糕,哪怕你狼狈得像个垃圾一样,只要用心,你也会是那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相反,你若自暴自弃,沉沦堕落,那么你就是把自己扔进了不可回收的垃圾箱。”⑧听着这话,一点不像一个捡破烂的老人说的,反倒像我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给我讲的。⑨为了“惩罚”我,他说,“去给我把窗玻璃擦了吧,很久没擦了,都看不到外面的东西了。”⑩我只好乖乖地去擦玻璃。玻璃擦干净了,晦暗的屋子一下子亮堂了起来。他心情很好,招呼我喝一口。我捏着鼻子喝了一口,辣得不行,直吐舌头,他倒是乐得前仰后合。⑪最后,他在自己的垃圾里仔细挑拣,把那些我能用到的本子都给了我。⑫“该惩罚也惩罚了,不过你既然帮我把玻璃擦得那么干净,也得奖励奖励,这些就奖励给你吧。”⑬我流着泪接过那一摞本子,脏兮兮、皱巴巴已近迟暮的本子,我却坚信自己,可以在那上面写出干干净净、青春靓丽的文字来。⑭一度以为,自己荒废了光阴,不可救药。但这个可敬的老人让我知道,时光还没有被我用旧,只是蒙上了一层灰垢而已。只要用心去擦一擦,那隐匿起来的时光随时都可以亮洁如新。(选自《当代青年》)19.请用简洁的语言补全文章情节。发现“破烂”→①()→被“教诲”→②()→获“奖励”→坚定“梦想”20.结合语境,体会第⑦段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相反,你若自暴自弃,沉沦堕落,那么你就是把自己扔进了不可回收垃圾箱。21.通读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时光不旧,只是落满尘灰”的理解。22.读了这篇文章,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的感悟和启示。【答案】19.①偷“破烂”②受“惩罚”20.不可回收:本义是指物品(多指废品或旧货)不可收回利用,用在这里是一种比喻说法,指“我”如果自暴自弃,沉沦堕落就会一事无成毫无价值。21.表层本义是时光还没有被“我”用旧,只是蒙上了一层灰垢而已,只要用心去擦一擦,那隐匿起来的时光随时都可以亮洁如新。深层含义:文章通过拾荒老人对“我”的“教育”使“我”明白人生处于困顿时,要乐观面对,坚定信心,就会像“被拭去灰尘的玻璃”那样“光洁如新”。22.合乎题意即可。【解析】【19题详解】本题考查梳理故事情节。①空:根据本文第③段“他的院子里堆着的都是捡来的没来得及去卖的破烂,就是这廉价的破烂,竟然也遭遇了盗贼。那盗贼就是我”,第④段“我要写槁投稿,没钱买稿纸和邮票,只好打他的主意,因为我注意到,他那些垃圾里,有一些本子,是可以拿来用的”可知,当我发现了他的破烂堆里有我想要的本子时,我就打起了他的主意,偷“破烂”;②空:根据本文第⑨段“为了‘惩罚’我,他说,‘去给我把窗玻璃擦了吧,很久没擦了,都看不到外面的东西了’”,以及第⑩段“我只好乖乖地去擦玻璃。玻璃擦干净了,晦暗的屋子一下子亮堂了起来”可知,当他发现我偷“破烂”后,对我进行了教诲,便惩罚我去给他擦玻璃,最后“我”受“惩罚”。【20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加点词的含义。作答时应先分析加点词的本义,然后分析在本文中的意思。“不可回收”的本义是指物品(一般指废品或旧货)不能够收回再利用。结合本文第⑦段“相反,你若自暴自弃,沉沦堕落,那么你就是把自己扔进了不可回收的垃圾箱”可知,这里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自暴自弃,沉沦堕落的‘我’”比作“不可回收的垃圾”,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如果“我”自暴自弃,沉沦堕落,那么“我”将没有收获和成就,也就没有价值。【21题详解】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作答时应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来分析。表层含义即字面意思,深层含义即文章的主旨。表层含义:根据本文⑭段“但这个可敬的老人让我知道,时光还没有被我用旧,只是蒙上了一层灰垢而已。只要用心去擦一擦,那隐匿起来的时光随时都可以亮洁如新”可知,“时光不旧,只是落满尘灰”指的是时光还没有被“我”用旧,只是蒙上了一层灰垢而已,只要用心去擦一擦,那隐匿起来的时光随时都可以亮洁如新。深层含义:本文讲述了“我”因高考落榜,要写槁投稿,没钱买稿纸和邮票便从拾荒老人处偷“垃圾”,最后被拾荒老人“惩罚”并“教诲”,从拾荒老人的“教诲”中,我懂得了不能自暴自弃,沉沦堕落,而是要积极面对困境,对前途充满希望,人生中的困境就如同玻璃上沾满了灰尘,只要积极去面对,去“擦拭”,最后总会被擦拭得“光洁如新”,迎来希望。【22题详解】本题考查谈感悟和启示。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本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经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