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考察报告_第1页
西北考察报告_第2页
西北考察报告_第3页
西北考察报告_第4页
西北考察报告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行归来,带着一身的疲惫,心中充溢着太多的情绪。我们这一路走得太多,走得太快,多的应接不暇,快的无法消化。这一路太过厚重,我不敢在此妄言,厚重之前只会显得我更加浅薄。只需像只老牛,不断反刍,这一路够我咀嚼一生。兰州临行之前带上两条黑兰州,这出自陇西大地的烟草,燃烧出娉娉袅袅青烟。此行的厚重我带不走,只希冀着能带走些许幻若浮生的气息。西风未变,丝绸之路上的驼印却依然清晰;喧声未落,驼铃声还在耳际回响,又把我的思绪逆着这现代机车的速度拉回了飞天的故乡,车窗玻璃上映出的是手电光中让人近乎窒息的壁画、残缺近乎难以看清的经书。。。敦煌学,却不止这些。。。111年前,在中国甘肃敦煌地区,发生了一件人类文化史上的大事,这就是莫高窟藏经洞的发现。由于这一发现,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门新的国际显学---敦煌学。斗转星移,岁月流逝,莫高窟被时光侵蚀的光华似乎都赋予了敦煌学的研究。敦煌,古丝绸之路的咽喉,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主通道。季羡林先生指出: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这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对中国历史文化研究的意义自不待言。敦煌文献中的科技史料,则是中国科技史上的一支奇葩,它不仅使我们体会到古代中国科学技术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且敦煌文献本身就是一部完整的纸谱,标志着中国造纸术的发展历程。敦煌文献还保存了一些音乐、舞蹈资料,如琴谱、乐谱、曲谱、舞谱等,它不仅使我们有可能恢复唐代音乐与舞蹈的本来面目,而且将进一步推动中国音乐史、舞蹈史的研究。敦煌文献始于十六国,终于五代宋初,历时近七个世纪,因此,敦煌写本也是研究中国书法的活资料。敦煌文献中除大量汉文外,还有相当数量的非汉文文献,如古藏文、回鹘文、于阗文、粟特文、龟兹文、梵文、突厥文等,这些多民族语言文献的发现,对研究古代西域中亚历史和中西文化交流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汽车把海拔越拉越低,我们在青藏高原上明珠-藏学的照耀下走向平原,从神秘走向厚重,却忍不住去回望,高原上秃鹫的影子还在盘旋,转经筒还在漠视时光的婆婆手里让我不能旁顾。藏学,让世人忘却死亡去朝拜。。。语的源流与变革、藏语的语音语法,藏语方言(分藏、康、安多3种)、书面藏语、南语、象雄语、多续语、汉藏语文比较、藏语辞典编纂等都是重要的研究课题。2藏族历史研究。包括史料整理和学术研究两个方面。西藏史料的基本构成有藏文资料、穆斯林资料、汉文资料、马可·波罗以后西方进藏旅行家记录资料、蒙文资料等。将这些史料进行合理的分类、编目、整理出版是藏学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学术研究要求以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理清藏族社会发展的基本轨迹,总结分析藏族社会的根本性质和特征等。3藏族宗教研究。藏族古代崇信本教,8世纪中叶佛教传入,逐渐形成各种喇嘛教派,并长期实行政教合一体制。对宗教典籍的整理和研究,分析藏族宗教各派的源流和发展,各派教义的基本内容,藏族佛教与印度佛教、汉族禅宗的关系等都是重要课题。4青藏高原考古研究。陆续在西藏进行考古发掘,采集到大批远古石器,发现一些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和大批古墓葬群、摩崖石刻、岩画石碑等。考古发现证明4~5万年前青藏高原上已有人类活动。5藏族文艺研究。藏族具有悠久的文艺传统,有大量的民间文艺作品和文人创作。《说不完的故事》、《萨迦格言》、《米拉日巴传》等是藏族文学的重要作品。6藏医、科技研究。包括藏医经典整理、医理研究。西藏历算研究、西藏建筑研究等内容。难忍困乏,朦胧中发现自己站在粉墙黛瓦中,见一群幼童在小巷里赤脚嬉戏,涓涓清流没有驻足去听他们天籁般的笑声,婉婉经过几处深宅前的门楼,流向了更远处的夕阳中,高宅,深井,祠堂,牌坊,我回到了故乡徽州。徽州最浓墨重彩的便是被涤荡千年的徽文化。建筑、医学等诸学科,凡与徽州社会历史发展有关的内容,都属徽州文化范畴,通常我们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来加以概括。湘南学院艺术设计系专业考察报告年级:2010级专业:视觉传达姓名:赵媛学号:200914190319带队老师:陆岚老师考察时间:2013.6.17-2013.6.27此次考察,仅仅半个月不到,我们就游走了西安、敦煌、夏河。我们通过亲身体验和观察得到了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审美、拓展知识面。从自然景观中收到启示,学习古人的传统智慧;观察这些地方的经济,旅游方面的做法。下面我就以这次旅程的所见所闻做一个总结。第一站西安17日下午,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踏上了征途。经过一天的旅途,全体考察师生于次日到达西安,也开始了我们的考察生活。来到被誉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的西安.深刻的去感受了我国辉煌的历史和艺术成就。出了站,延绵不绝的城墙围绕着整个城市。的确彰显了西安古城的霸气,古城如同历史教科书,一砖一瓦都记刻着引人入胜的故事,"玄武门之变"、"大明宫词"都深深地积淀在这座古城里。晚上我们去了一个西安小吃街,其实那是个回族聚集的地方。由于去晚了回民街好多家关门了不过外面还是有一些美食如:羊肉泡馍、灌汤包、烧烤、酸梅汤味道都很美味。也给这次考察增添许多乐趣。村民抗旱打井时在发现的大型从葬坑-秦兵马俑坑轰动全国,震撼世界,被称为世界第八奇迹,随后1976年又发现了二号坑和三号坑。一号坑最大,俑坑布局严整,结构奇特,陶马与真马大小相似,与今天的相比有些小,兵俑依据真人烧制,容貌不一,神态各异。这些兵俑的共同特征是:中分发型,留须。陶俑和陶马是彩陶因长期埋于地下,发掘出土后颜料很快会氧化脱落。兵马俑的数量之多,所以人们感觉到壮观,我倒是感觉这又点像是秦朝的波普艺术啊!兵马俑的典型代表有跪射俑,头饰向左偏以保持平衡,单膝撑地,戴有护膝,着士兵鞋,"左脚搓,右脚横,左手若附枝,右手若抱儿"--被誉为兵马俑的镇馆之宝;还有军吏俑,又叫板立俑,是文职,身穿布袍,无铠甲;再有是将军俑,两层战袍,下午参观西安的大雁塔。篇三:西北艺术考察报告西北艺术考察报告新学期伊始,2011年5月上旬,我们接受了新的考察任务--中国古代艺术之西北艺术内容与形式的考察与探究。于是我们西北方向的列车,颠颠簸簸、晃晃悠悠了十四个时辰,于次日清晨六时左右抵达古都西安,总有种朦胧的面纱浮在眼前的感觉,怀着神秘与好奇的目光四处观望。此时的天空已蒙蒙亮,使我更加感到朦胧与神秘。边走边望,我们城墙的北门,这就是外城门,按照古代的习俗,我们现在还是一直在西安城外,只有进入了城门才算是真正到了西安城,映入眼帘的却是另一番景象:一排排的高楼大厦,在一块块霓虹灯的映照下更具现代的魅力;一条条笔直方正的现代城市公路格外清洁,而这些全是些摩登的元素、现代的感觉,原来这就是西安--摩登城。而最能展现中国古代历史辉煌文化的要数秦兵马俑了。秦兵马俑以其巨大的军事规模、威武的场面和高超的科学、军事、雕塑、手工艺水平,使后人惊叹不已。秦兵马俑坑位于秦陵东侧约一公里半外,先后发现一、二、三号三个坑。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宽612米,总面积达14260平方米。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秦陵定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录》。在我个人看来,西安之所以是中华民族诞生、繁衍、生息、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周、秦、汉、唐等十三戈王朝都曾在此建都;之所以七十三位皇帝都在此设陵,拥有七十二座皇陵(其中武则天与唐高宗李治是合葬陵),及大量各朝的将军、大臣考察报告--领略大西北的风采2010年5月17日的早晨,对于我们07美术学专业的同学来说是个让人激动不已的时刻,早上6:3029名学生集合在宿舍楼下,整装待发,踏上了西北敦煌的考察之旅。沿途路上风景各异,从绿树丛生,到寸草不生到戈壁沙滩。本次考察路线较长,所到的地方也很多,先是到陕西的西安而后转到甘肃,不同的地域给我留下了不同的感受。秦始皇兵马俑--世界第八大奇迹西安碑林--书法艺术宝库大雁塔--古都西安的象征第三天的一大早,我们来到了慈恩寺的大雁塔,塔高七层。西天取经回来的唐僧就是在此译经的,因此闻名。我们没有进入里面只是在外面逛逛。看看周围的环境,拍拍照。塔外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同样吸引了很多游客。据说登塔后可以从四个方向俯瞰市容,其中包括号称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塔内记载了唐僧同志的主要事迹及其与唐皇的往来函件等,里面有一些与大雁塔有关的字画。西安城墙--触摸历史的地方匆匆的游完大雁塔,下午我们来到了古城墙。西安城墙是在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完全围绕"防御"战略体系,城墙的厚度大于高度,稳固如山,墙顶可以跑车和操练。现存城墙建于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1378),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中世纪后期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站在历经数百年风雨和战火的洗礼依然不倒的城墙上,内心有说不出的激动。站在城墙之上,俯瞰西安一览无余,由于时间的短暂,对西安虽有留恋,但不得不离开继续我们的西北之行。茂陵--中国的金字塔第四天一大早我们离开了西安,经过一个上午的车程,我们终于来到了咸阳。在历史课本中见到过霍去病墓的石刻"马踏匈奴",那时那刻我们真真切切的就站在了它的面前,用眼用心用手去感受霍去病墓石刻的魅力。麦积山石窟--东方雕塑馆我们离开了陕西离开了西安,进入到了甘肃省,来到了天水,来朝觐麦积山。我第一次知道有天水这个地方,还了解到天水得名于"天河注水"的传说,是历史文化名城,人文始祖伏羲氏诞生于此;新石器时代的大地湾氏族在此创造了中国最古老的新陶文明;秦朝的先祖非子在此为周孝王牧马有功,被赐姓为嬴,封地为秦,天水成了秦国的开业基地,后遂有"秦州"之称,汉武帝时建置天水郡,至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沿着天水城区向东南行进大约三十五公里,便到麦积山风景区入口了。一拔地而起的形如场院中的麦垛的孤峰在苍松翠柏、野花茂草中犹如鹤立鸡群,内心不禁一阵激动,我们已经来到了中外闻名的麦积山石窟的脚下了。麦积山,因其形状像堆积起来的麦垛而得名。远远的便可看到那凿在石壁上的佛像和半山腰回廊上小如黑豆的人影。到得近前,更是生动宏伟,不得不叹先人手艺的精湛。所有的石像、石窟均开凿在一座形如麦垛的山头上,因为这座山,也便有了好多好多美好的民间传说故事和文人骚客的千古佳句,所以自古以来,这儿的人文之气就很浓厚。东崖三大摩崖佛像是麦积山的标志,中间为佛,高16米,两边各有菩萨像一尊略小于大佛。麦积山大佛,肃穆庄严,当你在他脚下仰视的时候,震撼你的不仅是他的高大。麦积山是沉积岩的山体,并不适合雕凿佛像,但古人的聪明才智不是我们可以企及的,在一个条件并不好的山体上开凿了数千座佛像。看到了久仰的艺术品,北魏的刀枪铁骑,隋唐的温婉笑容,两宋的衣袂飘飞,似乎历史一下子倒转。麦积山高142米,石窟多凌空凿于20-80米的悬崖峭壁上,由崖阁、摩崖龛、山楼、走廊、小洞组成,栈道"凌空穿云",其惊险陡峻为世罕见,洞窟大都开凿在悬崖峭壁之上,洞窟之间全靠架设在崖面上的凌空栈道通达。游人攀登上这些蜿蜒曲折的凌空栈道,不禁惊心动魄。杜甫有诗赞曰:"野寺残僧少,山圆细路高。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乱水通人过,悬崖置屋牢。上方重阁晚,百里见秋毫。麦积山高142米,石窟多凌空凿于20-80米的悬崖峭壁上,由崖阁、摩崖龛、山楼、走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