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双文本专练_第1页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双文本专练_第2页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双文本专练_第3页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双文本专练_第4页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双文本专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专题训练------双文本专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材料二:天下之患,不患材之不众,患上之人不欲其众;不患士之不欲为,患上之人不使其为也。夫材之用,国之栋梁也,得之则安以荣,失之则亡以辱。然上之人不欲其众,不使其为者,何也?是有三蔽焉。其尤蔽者,以为吾之位可以去辱绝危,材之得失无补于治乱之数;又或谓吾之爵禄足以诱天下之士,荣辱忧戚在我,可以骄天下之士,而其将无不趋我;又或不求取用之道,以为天下实无材。此三蔽者,可以论其失者,独以天下为无材者耳。盖其心非不欲用天下之材,特未知其故也。且人之有材能者,其形何以异于人哉?惟其遇事而事治,治国而国安焉。上之人苟不能精察之、审用之,则虽抱皋、夔之智,且不能自异于众,况其下者乎?世之蔽者曰:“人之有异能于其身,犹锥之在囊,其末立见。故未有有其实而不可见者也。”此徒有见于锥之在囊,而固未睹夫马之在厩也。驽骥杂处,饮水食刍,嘶鸣蹄啮,其所异者蔑矣。及其引重车,取夷路,不屡策,不烦御,一顿其辔,而千里已至矣。然后骐骥与驽骀别矣。古之人君知其如此,故不以天下为无材,尽其道以求而试之。试之之道,在当其所能而已。【甲】是知虽得天下之瑰材杰知,而用之不得方,亦若此矣。古之人君知其如此,于是量其能而审处之,使大者小者、长者短者无不适其任者也。如是,则士之愚蒙鄙陋者,皆能奋其所知,以效小事,况其贤能智力卓荦者乎?呜呼!后之在位者,盖未尝求其说而试之以实也,而曰天下果无材,亦未之思而已矣。(选自王安石《材论》)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君A子B用C人D如E器F各G取H所I长J古K之L致M治N者O岂P借Q才R于S异T代U乎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尤蔽者”的“其”意思是“其中的”,与《石钟山记》“于乱石中择其一二扣之”的“其”相同。B.材料二“材之得失无补于治乱之数”与“惟其遇事而事治”两句中的“治”的含义都是“治理得好”。C.“使大者小者、长者短者无不适其任者也”与“始适还家门”(《孔雀东南飞》)的“适”含义不同。D.《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书,二十四史之一,因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故名《资治通鉴》。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人认为用官位和金钱足以引诱有才华的人,所以即使傲视他们,人才也会主动归附自己。B.良马和劣马混杂在一起,喝水吃粗粮,放声鸣叫,用蹄踢用嘴咬,因与众不同而受到蔑视。C.材料二认为如果君主用人得当,那么愚昧浅陋的人也能发挥他们的智慧,国家会人才济济。D.两则材料都巧用比喻,驳斥了天下没有人才的偏见,强调君子应主动争取人才,量才为用。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且人之有材能者,其形何以异于人哉?(2)及其引重车,取夷路,不屡策,不烦御。5.下面三则材料中,哪一则最适合作为论据放在文中的【甲】处?请简述你的理由。材料1:弓所以为正者,材也。相材之法视其理,其理不因矫揉而直,此弓人之所当知也。材料2:六国合从,而辩说之材出;刘、项并世,而筹画战斗之徒起;唐太宗欲治,而谟谋谏诤之佐来。材料3:南越之修簳①,加强弩之上,而彍之千步之外,此天下之利器,决胜之所宝也。用以敲扑,则无以异于朽槁之梃②。【注释】①簳:小竹,可做箭。②梃:棍棒。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苏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移中厩监。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尽归汉使。汉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常惠俱。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虞常等谋反匈奴,欲杀卫律。缑王尝私见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或曰:“宜皆降之,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武益愈,单于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见为?”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节选自《汉书·苏武传》,有删改)材料二: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功,而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B.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平C.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D.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元年:我国古代把帝王即位的第一年、或改元的第一年称为“元年”。B.持节:古代使臣奉命出使,执符节以为凭证,故称为“持节”,C.单于:汉时匈奴人对其君主的称呼,也泛指外族年长的首领。D.舍人,随侍在身边的亲近属官的通称,战国及汉初王公贵族都有舍人。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武奉命出使,因事受到牵连。天汉元年,苏武受汉武帝派遣出使匈奴,因受缑王等谋反事件牵连,被扣在匈奴。B.苏武忠于汉朝,不惑于胁迫利诱。卫律试图以现身说法,诱导他投降;苏武面对胁迫利诱,先怒斥卫律,后以自残表坚贞。C.廉颇诋毁相如,但是知错能改。他认为蔺相如只凭借口舌之劳,而官位比他高,为此愤愤不平;后认识到错误,负荆请罪。D.蔺相如大度宽容,气度格局非凡。他不与廉颇一般见识,面对廉颇的无端辱骂,主动退让,因为在他心里还有更重要的事。9.下列各项中的文言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送匈奴使留在汉者/筋骨之强 B.皆为陛下所成就/一夫作难而七庙隳C.子卿尚复谁为乎/句读之不知 D.智勇多困于所溺/为降虏于蛮夷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见为?(2)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答案1.FJO句意:君子用人跟用器物一样,每一种东西都要选用它的长处。古来能使国家达到大治的帝王,难道是向别的朝代去借人才来用的吗?“用人如器”与“各取所长”分别是“君子”的两个并列谓语,应分别在“器”和“长”后停顿,所以第一处断在“F”处,第二处断在“J”处;“古之致治者”是后句的主语,主语较长时,应在其后停顿;且“岂”是表反问的语气词,一般放在句首,应在“岂”前断开,所以第三处断在“O”处。2.DA.正确。句意:其中最突出的偏见。/在乱石中选了其中的一二块用石头敲打它。B.正确。句意:人才的得失对于国家治理得好还是不好没有什么帮助。/只是他遇到事情能够办好,治理国家能使国家安定昌盛。C.正确。合适。/女子出嫁。句意:使能力大小不同、长处短处不同的人才没有不做着适合自己的事情的。/刚出嫁不久便被赶回家里。D.“二十四史之一”说法错误。二十四史全是纪传体史书,而《资治通鉴》是编年体,故不是二十四史之一。3.B“因与众不同而受到蔑视”错误,原文“其所异者蔑矣”中的“蔑”是微小的意思,不是“蔑视”。4.(1)况且有才能的人,他的外表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呢?(2)等到它拉沉重的车子,择取平坦的道路,不用屡屡鞭策,不让人费力地驾驭。5.(1)应选择材料3。(2)本段的观点是要恰当地使用人才,不能“用之不得其方”,要“适其任”。(3)材料三的意思是南越的竹子适合做箭,而不适合做敲扑,强调要发挥事物真正的作用,这与本段的观点一致。参考译文:材料一:唐太宗让封德彝举荐有才能的人,他过了好久也没有推荐一个人。太宗责问他,他回答说:“不是我不尽心去做,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啊!”太宗说:“君子用人跟用器物一样,每一种东西都要选用它的长处。古来能使国家达到大治的帝王,难道是向别的朝代去借人才来用的吗?我们只是担心自己不能识人,怎么可以冤枉当今一世的人呢?”材料二:天下所忧虑的事,不是忧虑人才不够多,而是忧虑在上者不希望人才众多;不是忧虑人才不为国效力,而是忧虑在上者不让他们效力。人才的作用,是用来作为国家的支柱,得到了,国家可以安定而繁荣,失去了则使国家灭亡且受外辱。然而统治者不希望能人多,不让官员有所作为,这是为什么呢?这里有三个偏见。其中最突出的偏见,就是认为自己身处高位,可以免除屈辱、断绝危害,人才的得失对于安定和不安定没有什么帮助;也有的人认为自己的奉禄富贵足以诱惑天下的士,盛衰乐忧在于我,我可以在天下之士前骄横,他们将没有不到我这里来的;又有的人不追求用来养育取用的方法,却恐惧担心认为天下实在没有人才。这三个蒙蔽人的原因中还可以讨论失误原因的,只有认为天下没有人才的观点吧。他们心中并非不想任用天下的人才,只不过不知道为何没有人才罢了。况且有才能的人,他的外表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呢?只是他遇到事情能够办好,治理国家能使国家安定昌盛。所以在上层的人假如不能精细地考察他,慎重地使用他,那么,即使他有皋、夔那样的才智,也不能使自己突出于一般人,何况才智不及他们的呢?世上有偏见的人才会说:“一个人如果身怀不凡的能力,就像锥子放在布袋里一样,它的尖端立刻就能显落出来,所以没有怀才而看不出来的人啊。”这只是看到了锥子放在布袋里,而本来没看到马在马棚里的情景。劣马和良马混杂在一起,喝水吃粗根,放声鸣叫,用蹄踢用嘴咬,想看出(哪匹)不同于其它的马是没有的啊。等到它拉沉重的车子,择取平坦的道路,不用屡屡鞭策,不让人费力地驾驭,只要一拉它的缰绳,就已经到了千里以外的地方了。这以后良马和劣马才有分别了。古代的人君懂得这个道理,因此并不认为天下没有人才,而是用尽一切办法去寻求人才、考察人才。考察人才的方法,就是给他适合于他的才能的工作罢了。【甲】(南越长长的竹子作箭杆,搭在强弓,上之后把弓拉满,能射到千步远的地方,这是天下锐利的武器,武力决定胜负的法宝。但是如果用它来敲打,那么和枯朽的棍棒就没有什么不同了。)由此可知,即使得到了天下优秀杰出的人才,但任用他们不得当,也和上述情形一样。古时候的君王明白这个道理,于是衡量他们的才能并且谨慎地使用他们,使能力大小不同、长处短处不同的人才没有不做着适合自己的事情的。这样做的话,那么愚昧浅陋的人都能发挥他们的智慧,去尽力做一些小事,何况那些才德兼备、智力非凡的人呢?唉!后世的位高权重者没有探究这个道理并且在现实中尝试,就说天下确实没有人才,这也是没有好好想过罢了。6、C句意:我们离开亲人来侍奉您的原因,是仰慕您高尚的节义呀。如今您与廉颇官位相同,廉颇传出坏话,而您却害怕躲避着他,胆怯得也太过分了,一般人尚且感到羞耻,更何况是身为将相的人呢!“……者,……也”判断句,中间只可在“者”后端开,排除BD;“廉君宣恶言”,主谓宾结构,句意完整,单独成句,排除A。7.C“也泛指外族年长的首领”错,应为“也泛指外族的首领”,并非指“年长”的外族首领。8.B“先怒斥卫律,后以自残表坚贞”错,顺序颠倒。原文苏武自残是在审讯之前,“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而怒斥卫律是在苏武痊愈受审之时,卫律劝降,“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见为?’”。9.DA.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分别为“送留在汉匈奴使”“强筋骨”。句意: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强健的筋骨。B.被动句,“为……所”表被动,语意被动。句意:都是被陛下所栽培提拔出来的/陈涉一人起义国家就被灭了。C.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分别为“子卿尚复为谁乎”“不知句读”。句意:你(苏武)还打算为谁守节呢/不知道文句知识。D.被动句,“于”表被动/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于蛮夷为降虏”。句意:智慧和勇敢常被所溺爱的人或事困扰/在异族那里做投降的奴隶。10.(1)你做人家的臣子,不顾及恩德义理,背叛皇上、抛弃亲人,在异族那里做投降的奴隶,我为什么要见你。(2)现在如果两虎相斗,势必不能都活下来,我这样退让的原因,是以国家的利益为先而以个人恩怨为后啊!参考译文:材料一:苏武字子卿,年轻时,因为父亲职任的关系而被任用,兄弟都作了皇帝的侍从官。苏武逐渐被提升为汉宫栘园中管马厩的官。天汉元年,且鞮侯刚刚立为单于,唯恐受到汉的袭击,于是说:“汉皇帝,是我的长辈。”全部送还了汉廷使节路充国等人。汉武帝赞许他这种合乎情理的做法,于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趁便送给单于很丰厚的礼物,以答谢他的好意。苏武同副中郎将张胜以及常惠一同前往。已经到了匈奴那里,备办了一些礼品送给单于;单于渐渐倨傲,不是汉所期望的那样。匈奴正要派送苏武等人的时候,适逢缑王与长水人虞常等人在匈奴内部谋反,想要杀了卫律。缑王曾私下拜见张胜。单于大怒,召集许多贵族前来商议,想杀掉汉使者。有人说应该都让他们投降,单于派卫律召唤苏武来受审讯。苏武对常惠说:“丧失气节、玷辱使命,即使活着,还有什么脸面回到家乡去呢!”说着拔出佩带的刀自刎。卫律大吃一惊,亲自抱住、扶好苏武,派人骑快马去找医生。苏武的伤势逐渐好了。单于剑斩虞常后,卫律说:“汉使张胜,谋杀单于亲近的大臣,判处死罪。单于招降的人,赦免他们的罪。”举剑要击杀张胜,张胜请求投降。卫律对苏武说:“苏君!我卫律以前背弃汉廷,归顺匈奴,幸运地受到单于的大恩,赐我爵号,让我称王;拥有奴隶数万、马和其他牲畜满山,如此富贵!苏君你今日投降,明日也是这样。白白地用身体给草地做肥料,又有谁知道你呢!你通过我而投降,我与你结为兄弟;今天不听我的安排,以后再想见我,还能得到机会吗?”苏武骂卫律说:“你做人家的臣下,不顾及恩德义理,背叛皇上、抛弃亲人,在异族那里做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