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主城区走马功能区控制性规划_第1页
重庆市主城区走马功能区控制性规划_第2页
重庆市主城区走马功能区控制性规划_第3页
重庆市主城区走马功能区控制性规划_第4页
重庆市主城区走马功能区控制性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主城区走马功能区掌握性具体规划重庆市主城区走马功能区掌握性具体规划说明书1二、现状概况1三、规划依据1四、规划原则1五、规划区性质与规模2六、规划构造与用地布局2七、配套公共效劳设施23九、工程管网规划4十、城市设计导则6十一、古镇风貌保护规划67十三、防灾规划8十四、相关规划说明89一、规划背景本规划区位于九龙坡区走马镇,西部槽谷地带的中南部。《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23—2023〕〕》确定将位于缙云山与中梁山之间的西部片区作为重庆城市空间拓展的重要区域之一,并依据走马独特的资源优势,将其定位为以居住功能为主,主要进展都市旅游效劳业的功能区。同时,走马镇因其优越的区位关系、独特的历史人文资源,城镇经济社会进展逐步提速,城镇自身也具有了加速进展的内在动力。在外部宏观环境优势以及内部城镇自身进展动力的促进下,走马的开发条件日趋成熟,急需编制走马功能区的掌握性具体规划,以指导走马的规划治理与开发建设。二、现状概况〔一〕区位关系规划区属于九龙坡区走马镇,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西部,地处中梁山与缙云山之间的西部槽谷中南部。规划区北部为金凤,南部为江津双福、九龙坡巴福,东部则为白市驿、石板,西临缙云山。规划区北部有成渝高速大路贴界而过,东部有在建外环高速大路经过,西部则有走津线,交通联系格外便利,区位优势明显。〔二〕规划区范围规划范围东以走马老镇区东部边界限为界,南以规划32米城市次干道的道路中心线为界,西以走津线的道路中心线为界,北以规划的走白路的道路中心线为界。其用地属九龙坡区走马镇行政辖区范围。89.71〔三〕用地条件规划区地貌属风化剥蚀浅切丘陵地貌。规划区内地势呈明显的中部山脊突起,两侧地势较为平坦的地貌特征。最高点在规划区中部山脊线上,地面标高425.47米,最低点在规划区东北部,地面标高346.90米,相对高差78.57米。现状用地大局部为农田,另有少量的村庄和农宅。在走马区现有走马镇镇政府、走马汽车站、加油站、局部企事业单位以及居民住宅区。在走马古镇有区级文保单位关武庙戏楼以及卫生院、农贸市场等公共设施,有走马镇中学一所,走马小学一所。〔四〕进展条件1、优势条件区位优势——走马镇西邻璧山县,南毗江津市,自古既有“一脚踏三县”之称。走马北部有成渝高速大路贴界而过,东部有在建外环高速大路经过,西部则有走津线,交通联系格外便利,区位优势格外明显。资源优势——走马古镇是重庆市市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历史人文资源格外丰富。此外,走马镇另有万亩桃林,走马桃花节已举办多届,已颇具规模。总体而言,走马旅游资源格外丰富。2、制约因素用地条件——规划区范围内走马岗中心山脊线将用地一分为二,东西联系相对困难。经济进展相对滞后——走马目前仅有少量的乡镇企业,技术含量不高;第三产业虽有肯定进展,但不甚兴旺,经济进展相对较为滞后。三、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城市规划编制方法》及其实施细则、《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城市紫线治理方法》、《城市绿线治理方法》、《重庆市城市规划治理条例》、《重庆市城市规划治理技术规定》、《重庆市掌握性具体规划编制技术规定》、《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重庆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重庆市九龙坡区走马镇中心区控规阶段规划用地地质灾难调查评价报告》、国家相关标准及重庆市相关地方法规。四、规划原则〔一〕生态优先原则:敬重自然,因地制宜,合理保护与利用环境资源,维持片区生态平衡,生态建设优先。〔二〕持续进展原则:以美丽、超前的环境建设奠定可持续进展的根底,以完善的配套设施供给可持续开发的条件。〔三〕整体性原则:在留意区进展的同时,对走马古镇的整体空间格局和风貌特色进展重点保护,塑造富有山水园林特色的镇区整体形象。〔四〕市场与弹性进展原则:适应市场的弹性进展变化需求,预留治理掌握的弹性空间;以市场为导向,优化土地利用,制造土地增值效益。〔五〕可操作性原则:合理布局,适应动态滚动的分期、分片开发需求,提高规划治理的可操作性。五、规划区性质与规模〔一〕规划目标利用区位与资源优势,以进展走马旅游为契机,大力提升走马环境品质,创立进展“假日经济”与吸引人居的旅游休闲场所与聚居区。〔二〕规划区性质依据地理区位与环境资源条件,规划将片区定性为:集旅游度假、商贸、居住功能于一体,具有山水园林特色的都市旅游效劳基地,是重庆主城区重要的功能区之一。〔三〕规划规模本规划区用地规模89.71公顷,人口规模1万人。人口计算方法:128平方米的标准计算人口规模=居住用地规模/人均用地=30.60/28≈1〔万人〕2、依据户均人口为3.2人、户均居住面积为120平方米的标准计算人口规模=〔居住用地规模*平均容积率*户均人口〕/户均面积=〔30.60*1.5*3.2〕/120≈1〔万人〕以上两种计算结果综合取值约为1.0万人。六、规划构造与用地布局〔一〕规划构造依据用地的自然地貌特征与建设用地现状,规划形成“倒L”型城镇构造形态。同时,结合用地环境特色,规划形成三个功能区,分别是:西北部的行政办公商贸消遣区;东北部的古镇风貌旅游休闲区以及西南部的居住区。〔二〕用地布局1、公共设施用地公共设施总用地面积为14.83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16.53%。行政办公用地规划依托现状行政办公用地,对其予以保存并进展扩建。总用地0.61商业金融业用地规划在走马镇区上花园水库以南、走马大道以北以商业内街形式,布局较为集中的商业用地。结合走马古镇依托走马老街布局较为8.93文化消遣用地规划结合西北部上花园水库以及沟谷地形,布局局部文化消遣用地。另外结合古镇旅游,在古镇周边布局局部文化消遣用地。总用地4.05医疗卫生用地在规划区西北部,规划一处医院。总用地面积1.07公顷。文物古迹用地严格依据国家《文物保护法》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关武庙戏楼实0.172、居住用地居住用地总用地面积为30.26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33.73%。二类居住用地居住用地主要分布在规划区西南部与东北部。居住用地配套设置社区商业中心、幼儿园、文化活动中心、体育活动场地、商业效劳等公共效劳设施。详见《公共效劳设施规划一览表》。总用地为 26.46公顷。中小学用地规划迁建位于走马古镇的走马中学至区12-1/01地块,规模为18班。将原走马中学用地置换为走马小学,规模为18班。规划中小3.803、绿地绿地包括公园绿地与防护绿地两局部。总用地面积为23.77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26.50%,人均23.77平方米/人。其中公园绿地23.010.764、市政设施用地规划市政公用设施总用地面积为0.72公顷。七、配套公共效劳设施对各类居住配套公共效劳设施的布局、用地规模、效劳半径、建设方式进展规划掌握,并对其他对环境有特别影响的设施设置卫生与安全防护距离。依据《重庆市居住区公共效劳设施配套标准》,以社区为单位布置基层综合文化设施及社区体育活动设施。其中,社区文化活动站1处,老年人活动中心1处,青少年活动中心1处,2依据相关标准和城镇建设实际,本区内布置中学一所,小学一所。规划依据现状走马中学、走马小学用地分别仅为0.89公顷和0.60公顷,不能满足学校进展的需要,将走马中学进展迁建,用地面积为2.56公顷,规模18班;将原走马中学用地置换为走马小学,用地面积为1.29公顷,规模18班。同时按规划人口1万人考虑,布置幼儿园1小于1800平方米。学校用地不得转变性质,在保证用地面积的前提下,同一开发单元内可适当调整边界、位置。依据相关标准和城镇古镇风貌保护要求,规划对现状医疗卫生用地进展迁建。依据效劳半径,规划1处农贸市场。依据相关标准,规划对现状派出所用地进展原址扩建。派出所按警务人员20人,两间拘留室,四辆警车计算,最低建筑面积不得低于400其它配套详见附表《居住配套公共效劳设施规划一览表》。八、道路交通规划本道路交通规划包括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和步行道三局部。本规划区内全部规划道路坐标、标高、平面线型等技术指标均只作为规划治理和下阶段设计的依据。〔一〕交通现状走津线〔红线宽8.5米〕、走白线〔红线宽7米〕及成渝高速大路为规划区对外联系的主要交通通道。现状道路:成渝高速大路长约2.5公里;走津路〔走马—江津〕1.30.85整个规划区地形,中部高、东西部低。东西部横向交通联系比较薄弱。〔二〕道路规划原则以《重庆市都市区总体规划》为指导,以满足本次土地利用规划为条件,结合规划区内土地利用现状以及地形条件,规划布局合理、运转高效的具有小城镇特色的交通系统。〔三〕对外交通成渝高速大路和规划的外环〔二环〕高速大路是规划区对外联系的主要交通通道。〔四〕城市交通1、规划区内城市道路承受“分层网格自由式”构造。规划区被自然形成的南北向山脊带划分为东、西两个交通区,东、西向交通通过规划的32米宽的走马大道连接。对于整个规划区而言,依其地形、地貌及现状道路布局构造的影响,路网主、次干道〔红线宽度26~44米〕呈“两横三纵”骨架形态。东西向两横:一横为走白路,红线宽度为44米,西起走津线,向东通往白市驿,2028二横为规划区中部的走马大道,红线宽度32米(跨越山脊段红线宽26米),西起走马工业园区〔走津线西侧〕,东至石朝门,全长2477南北向三纵:一纵为走津线,红线宽度44米,北起斑竹林,南至水井湾,全长2392二纵为规划区西部次干道,红线宽度26米,北起走白路,南至规261319三纵为规划区东部次干道,红线宽度26米,北起走白线,南至谢1171在规划区东西两个交通区的内部还规划了局部次干道〔22~26米〕和支路〔16米〕来加强其内部与“两横三纵”主骨架路网之间的交通联系。2、规划道路分三个等级:城市主干道,红线宽44米;城市次干道,红线宽22~32米;城市支路,红线宽16米。35.5%、6.9%、8.8%。4、建筑后退红线宽度:高速大路:两侧各后退50米作为其防护绿带5城市次干道:两侧各后退3米建筑红线25、平曲线最小半径(R):高速大路:红线宽:132米—R:600米城市主干道:红线宽:44米—R:400米城市次干道:红线宽:22~32米—R:100米城市支路:红线宽:16R:35〔五〕交通设施1、沿走白路规划两处港湾式停车港,每处直线段长度不小于 40米,宽8米。2、结合地形条件和用地性质规划3处社会停车场,面积计为0.720.80%。3、结合地形条件和用地性质规划1处公交首末站,面积为0.470.52%。4、本规划区的停车位配建按相关标准执行。5、规划两条四车道道路相交,设置展宽段,展宽宽度为4米,长度在穿插口进口道外侧自路缘石半径的切点向后展50—80〔六〕步行道1、结合走马古镇步行便道,合理布设步行设施,改善古镇步行环境。2、主次干道上步行道应设置无障碍通道。3、不得以任何名义侵占人行道,保障人行空间。4、依据道路等级、功能,结合商场、效劳设施布局,设置肯定过街设施。〔七〕道路横断面分幅1、高速大路:50+14.5+3+14.5+50防护绿带+车行道+中心分隔带+车行道+防护绿带2、城市主干道:8.5+12+3+12+8.5人行道+车行道+中心分隔带+车行道人行道3、城市次干道:8+16+8人行道+车行道+人行道5+16+5人行道+车行道+人行道4+14+4人行道+车行道+人行道4、城市支路:4+8+4人行道+车行道+人行道〔七〕道路规划指标规划区道路总长9.95公里,路网密度10.56㎞/㎞2(含16米支路)。道路、广场用地20.13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为22.44%。九、工程管网规划〔一〕电力工程1、现状概况规划区东部现有35千伏石板变电站〔装机容量2X6300千伏安〕,110伏含谷变电站引入。规划区东部现有 220千伏马岚桠变电站至220千伏陈家桥变电站220千伏架空线1回,10千伏架空线假设干。2、存在的问题规划范围内,供配电网络系统设备陈旧,导线截面偏小,线损扩展大,供电半径大,电源点单一,装机容量小,线路敷设不标准,供配电牢靠性、安全性差。本规划区形成规模后,现有供电设施及系统条件不能满足用户需要。3、规划设想负荷推测结合规划区用电负荷的分布、性质特点和功能的不同,对电量要求的差异,参照国家《城市电力规划标准》所需供电负荷按分类负荷指标进展计算:居住300千瓦/公顷,需用系数0.85;公建500千瓦/公顷,需用系数0.85。各类负荷同时率取0.9,再加上路灯照明用电及1.61供电电源依据该规划区用电负荷,以满足各类用户对电能数量和电压质量的要求,确保供电的牢靠性和安全性,供配电进出走廊的畅通。供电电源依托220千伏马岚桠变电站和规划220千伏陶家变电站供给。主供电电源近期由规划区东面现有35千伏石板变电站供给,远期由北部规划110千伏金风变电站和东南部规划110千伏石板变电站(升压)供给。网络系统220千伏高压电力线掌握走廊为距边导线15米。10千伏及以下电力架空线路均要求撤除、下地敷设,近期可结合实际状况敏捷承受架空或电缆沟敷设。中、低压配电设施结合规划区的用电负荷以及负荷分布状况和四周环境,规划区内布置2座10千伏公用开闭所,开闭所和配电房建议承受附设于建筑物300规划沿道路人行道布置电力电缆沟,全部10千伏及以下电力线路〔包括路灯线路〕下地敷设。〔二〕通信工程1、现状概况规划区西部现有双福电信交换局一座,装机容量3000门,有线电视已掩盖规划区。区内电信架空线假设干。2、存在的问题通信设备容量小,设备陈旧,不适应通信工程进展的需要,网络系统不合理,城市架空电信线比较混乱,不仅影响城市美观,又影响电信数据传输质量,线路老化。3、规划设想需求量推测本规划区按下述指标计算电信需求量:住宅1.5对/户;公建100对/公顷;并适当考虑公用。市话总需求量约为0.69建走马通信模块局,装机容量1.5万门。电信网络系统理顺现有电信电缆,改沿道路慢车道埋设。沿道路规划9~24孔电信管。规划区内全部弱电线路全部下地埋设,城市通信管道预留1-3孔作业有线电视专用。居住区内实行户线工程,依据规模设置通信交换箱。〔三〕自然气工程1、现状概况规划区内西部现有双福二级燃气配气站一座,Φ108燃气管道假设干。2、存在的问题燃气普及率低,气源单一,管网呈枝状,牢靠性差。3、规划设想用气量推测规划区用气量按住宅1.2立方米/户·天,公建用气量190立方米/0.87/天。供气气源规划区内气源近期由现有双福二级燃气配气站供给,远期由规划走马配气站供给。网络系统依据现有燃气气源和用气量,结合规划用地布局沿道路布置自然气管道,形成D219-D159-D108自然气配气系统,公共建筑设置箱式调压器调压配气入户。用户配气接口压力应满足规划区内居民生活用气要求。沿规划外环高速大路预留D720输气管道,管道两侧各留50米安全距离。〔四〕给水工程1、现状规划区属巴福镇水厂〔供水力量0.8万吨/日〕供水范围,水源引自童家石河水库。最大水压为0.38Mpa。沿白彭路现有DN400给水管道。2、存在的问题现有水厂供水力量较小,给水管道管径偏小,道路不标准,供水管网不完善,系统脆弱,供水条件较差。3、规划设想结合规划区的功能分布、性质、特点及其规模,承受不同指标预测规划区用水量:居住用水0.8万立方米/平方公里·天;公建用水1万立方米/平方公里·0.47/天。供水水源规划区供水水源近期由巴福水厂供给,远期由规划白市驿城市水厂供给。网络布局沿主干道人行道敷设DN500-DN200给水干管,规划区内给水管道呈环状敷设。规划区消防供水与城市供水共用一套管网系统,道路上按不120米设置地上式市政消火栓,其保护半径不大于150〔五〕排水工程1、现状概况规划区现为雨污合流制,现有污水处理站一座,处理力量300---500立方米/天。城区局部污水直排至水体。现有排水管道和排水沟假设干。2、存在的问题城市局部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对水体水质造成严峻污染,排水管网系统不完善,且建设不完善,布局不合理3、排水体制排水体制承受雨、污分流制。本规划区东西局部别属于长江及嘉陵江流域,以自然分水岭划分排水流域系统,充分利用地形承受重力流。4、排水量推测规划区域内污水量按给水量的85%计,总污水量为0.40万吨/天。〔2〕雨水量测算暴 雨 强 度 采 用 重 庆 市 暴 雨 强 度 公 式 :q=2822(1+0.775lgP)/(t+12.8P0.076)0.77〔升/秒·公顷〕,其中设计重现期P取1-5年,集水时间T取5分钟,综合径流系数取0.75-0.85。5、排水系统结合规划区自然汇水区域及道路坡向和道路骨架网络沿道路敷设雨水主干管道系统,雨水排入水体。严格保护规划区内规划保存的水体。依据规划区用地布局、地形地貌、道路坡向沿道路敷设污水管道,最终分别排入规划区南面规划走马污水处理站与北面规划走马污水处理厂。规划区内医院等单位的污废水须自行处理到达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前方可排入市政污水排放系统。十、城市设计导则走马镇位于缙云山与在建外环高速大路之间,西眺缙云山。走马古镇是重庆主城区内唯一市级历史文化名镇,自然景观、历史人文资源丰富。规划区景观风貌建设,应在充分敬重地域环境和历史文脉的根底上,从建筑的体量、尺度、颜色等细部着手,塑造具有现代山水田园气息的城镇景观风貌。〔一〕总体设想1、片区景观环境的规划设计强调整体性和序列感,留意各个功能空间的整体和谐和景观构造的有机构成。2、充分利用现状的水域、沟谷、丘陵,结合用地布局形成绿色通廊。3、通过对建设地块按空间构图原理的有序布置,形成地域标志和共性场所。4、着重对城市公共空间进展塑造,表达以人为本的思想。〔二〕总体景观规划以走马岗中心山脊线为纵向景观主轴,以32米走马大道为横向景观次轴,以西北侧的上花园水库、东北侧的走马古镇为两大核心景观节点,形成融自然山水与古镇风貌于一体的景观风貌特色,并通过强化中心山脊线,优化建筑体量、颜色、风格等手法,塑造具有浓郁川东民居风貌特色的地域景观。〔三〕建筑景观掌握1、建筑体量和尺度作为园林化小城镇,建筑体量和尺度应以人为本,形成以川东民居风貌特色为主的建筑风貌。2、建筑高度掌握依据白市驿机场净空掌握要求、地方经济进展状况以及地域山水环境、走马古镇风貌保护等多因素制约,规划区的建筑以低、多层建筑为主。3、建筑颜色依据建筑不同的性质作不同的色调处理。区居住建筑以浅暖色调为主,大型公共建筑可以浅色调为主、重色调为辅,使其在环境色的衬托下给人以醒目的形象感观。檐口、阳台、门窗等可运用不同颜色以增加建筑鲜亮特色。十一、古镇风貌保护规划走马古镇是重庆市市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走马古镇现有一条东西走向约400米的青石板路及两旁错落有致的木构造小青瓦建筑以及万寿宫、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关武庙戏楼等公共建筑,山地街巷空间与建筑风貌独特。走马古镇历史人文资源亦格外丰富,有民间文学、茶馆文化以及川剧清唱等众多人文资源,并享有重庆“民间文学故事之乡“的美誉。〔一〕规划构思1、整体性的保护思想——走马古镇是重庆主城区内唯一市级历史文化名镇。规划承受整体性保护方法,将山地自然环境保护与历史人文环境保护相结合,空间环境、历史建筑保护与地方文化传统保护相结合,以保护古镇完整的建筑风貌与地域文化特色。2、可持续进展的保护思想——有机协调保护与进展的冲突,在遵循原真性原则的同时,将古镇历史保护与社会经济进展、根底设施改造、居住及卫生条件改善相结合,提出乐观性的保护措施,以适应现代城镇进展。3、可操作性的规划思想——将规划与实施治理相结合,提出可操作性的保护方法,以保证风貌保护规划能够有效地分期实施。〔二〕保护原则与目标1、保护目标依据“保护文物建筑及历史地段”的《威尼斯宪章》以及“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的《华盛顿宪章》的精神,以保护走马古镇山地风貌及传统民居特色等物质要素为重点,实行乐观而审慎的保护措施,发扬山地建筑文化传统,焕发古镇活力。2、保护原则立足现状,因地制宜,实行“整体掌握、重点保护、统一协调”的原则。突出保护重点,合理确定掌握区域,综合提高古镇的历史、文化环境和社会经济效益。〔三〕空间布局1、保护区划分及保护要求——依据古镇特色和保护要求划分核心保护区、建设掌握区和环境协调区,对不同保护区内的建筑和环境提出具体的保护掌握要求。在核心区内遵循原真性原则,实行“整旧如旧”的保护方式;建控区和协调区实行风貌协调的保护方式。2、整体空间环境的保护——保护和延承古镇的山地环境、立体空间构造及整体景观和风貌,表达巴渝传统场镇的地域文化特色。3、古镇格局的保护——保护和连续树枝状的古镇平面格局、多维复合的街巷空间,融物质环境与历史场所和民俗生活保护于一体,展现古镇传统风貌。4、历史建筑的保护——保护具有浓郁山地特色的自由生长的建筑空间、质朴实雅的建筑形态,从形式、材料及颜色等方面提出建筑保护和更的具体方法。〔四〕保护要求依据整体掌握、重点保护、统一协调的原则,将古镇保护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并确定相应的保护要求。1、核心保护区严格依据国家《文物保护法》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关武庙戏楼实施保护。对核心区内的街巷空间与建筑以保护和维护为主,不行随便拆建、建,对确需拆建建的建筑必需符合保护规划的原则和审批程序,保证建筑整体风格的全都。核心区内建筑的形式,必需以仿传统建筑为主,颜色和风格应与传统建筑相统一,建筑体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