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中华民族精神_第1页
永恒中华民族精神_第2页
永恒中华民族精神_第3页
永恒中华民族精神_第4页
永恒中华民族精神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请听从遥远的绕月轨道上传回来的歌声

有一位老华侨曾经深情地说,“我们期盼成功,因为你们的卫星打多高,我们的头就能昂多高!”

从科研院所到试验基地,从北国寒冬到南国炎夏,从大漠风沙到瀚海惊涛,到处留下了航天人辛劳的足迹,洒下了他们不懈奋斗的汗水。为了祖国的航天大业,酒泉东风烈士陵园长眠了600多名航天人;为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尽管14名航天员中仅可选出一人升空,每个人都为升空刻苦训练。无数的航天人长年累月默默无闻、尽职尽责地战斗在各自岗位上,奉献了青春年华,奉献了聪明才智,奉献了热血汗水。

请你谈谈航天人的感人事迹,你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什么精神?探究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宝贵精神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团结协作、爱好和平、热爱祖国、自力更生爱岗敬业学习创新拼搏奋斗爱国、创业、求实、奉献、自力更生“铁人”精神许振超精神新民主主义时期的革命精神长征精神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艰苦奋斗不断革命延安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西柏坡精神民族精神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勤劳勇敢魂精神纽带精神动力精神火炬精神支柱从古到今体现民族精神的感动的事例?找一找核心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勤劳勇敢

在历史和现实生活中,有哪些行为有悖于这个精神?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行动来“爱国”?说一说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具体的(与时俱进)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思考:下面的行为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吗?你觉得什么才是爱国?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行动来“爱国”?

邓稼先放弃了在美优厚的待遇回到祖国。他在试验场度过了整整10年的单身汉生活,有15次在现场领导核试验,从而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

一次,航投试验时出现降落伞事故,原子弹坠地被摔裂。邓稼先深知危险,却一个人抢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弹碎片拿到手里仔细检验。自己受到致命的辐射伤害,随后,邓稼先仍坚持回核试验基地。在步履艰难之时,他坚持要自己去装雷管,并首次以院长的权威向周围的人下命令:“你们还年轻,你们不能去!”.1985年,邓稼先最后离开罗布泊回到北京,医生强迫他住院并通知他已患有癌症。他无力地倒在病床上,平静地说:“我知道这一天会来的,但没想到它来得这样快。”中央尽了一切力量,却无法挽救他的生命。在邓稼先去世前不久,组织上为他个人配备了一辆专车。他只是在家人搀扶下,坐进去并转了一小圈,表示已经享受了国家所给的待遇。

用带伤的身体做搅拌机,发下

“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誓言.

许振超一小时能吊运60个标准箱,他创造的“无声响操作”让外国船员瞠目结舌。就这个,许振超练了两年多。“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句话可以用来表达文化的A.包容性B.不平衡性C.同一性学.科.网

D.时代性A每一个公民都是中华文化遗产的主人,要保护中华文化中包含的我们民族独特的精神DNA。“独特的精神DNA”说明中华文化具有A.区域性B.民族性C.源远流长D.博大精深B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②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爱社会主义就是新时期爱国的具体表现③爱国主义作为一种民族情感,不同民族有不同的内涵,无明确的具体标准④爱国主义通过实际的言行具体体现出来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C青海玉树地震虽然发生在我国玉树,然而实施抗震救灾的却是来自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以及港澳台,包括来自海外的广大救援人员和力量,他们以“我们都是玉树人!”这样发自肺腑的心声表达出中华儿女同根同源,同呼吸、共命运的血浓于水的手足之情。“我们都是玉树人!”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A.爱国主义B.勤劳勇敢C.自强不息D.团结统一D我国先秦时期就有思想家提出“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这说明我国自古就有()的精神A.爱好和平B.对外扩张C.大一统D.利用和亲促进安定A(2010高考·北京卷40)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以民族的进步获得补偿。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团结奋战的光荣传统。不论多大的灾难,都压不弯她挺拔的脊梁。1998年抗洪抢险,几十万官兵和百万民众同洪水展开殊死搏斗,形成了伟大的抗洪精神。2003年“非典”疫情蔓延,党和政府带领全国人民群防群控、共克时艰。2008年冰雪“封冻”半个中国,全国人民用爱心将冰雪融化。汶川、玉树特大地震撕裂了大地,全国人民心手相连,奋力救灾,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灾难考验了中华民族,也冶炼了中华民族。“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3)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指出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精神,并说明这种精神在中国人民战胜灾难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8分)【答案】中华民族精神是团结中华各族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