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版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教案_第1页
2023年新版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教案_第2页
2023年新版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教案_第3页
2023年新版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教案_第4页
2023年新版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单元教学支配单元教学内容:长度单位单元教材分析:通过第一学期的“比长短”的学习,学习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相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学问,帮助学生相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相识线段。主要特点有:1、 留意呈现学问的形成过程,使学生通过亲身经验学习数学学问。2、 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3、 变更了线段的编排。单元教学要求:1、 学生初步经验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2、 在活动中,学生相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3、 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4、 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育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5、 学生初步相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单元教学重、难点:1、在活动中,学生相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二100厘米。2、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育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单元课时支配:约4课时第一课时相识厘米教学内容:课本P2-3,例1、2、3教学目标:1、 学生初步经验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2、 让学生在详细活动中用身体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验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3、 相识尺子并知道尺子的作用,能用尺子进行正确地测量物体。(限整厘米)4、 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相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教学重点、难点:相识厘米,并学会用厘米测量。教学打算:教学过程:一、 情景导入,激发爱好谈话:古时候人们是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呢?••学生发挥想象,各抒己见。[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熟识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二、 组织活动,体验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数学组织学生用身体作标准量同一长度。1、 老师先明确活动的方法。2、 学生活动,老师巡察指导。3、 全班沟通汇报。得出:因为每个人的手不同,所以量的结果不同。因此,有必要用一个统一的长度来测量物体。三、 相识尺子1、 为了?青确、便利地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独创了带有刻度的尺子。2、 介绍相识尺子。为了便于沟通,尺子上的刻度作了统一规定。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设计意图]:介绍相识尺子提高学生的学问面,为下面的学习作打算。四、 操作活动,建立表象(一) 、相识厘米1、 投影出示厘米尺,师生一起视察厘米尺子:在尺子上用不同的颜色标出1厘米的长度,说明前面正方体的一边正好是1厘米。2、 让学生量图钉的长度。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师:“请小挚友拿出自己的尺子,量一量图钉大约有多少长。”学生活动,老师巡察指导。沟通得出一个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长。3、 老师明确量的正确方法:图钉的一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看另一端对着几。4、 请小挚友量一量自己的手指,看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学生活动,同桌沟通。5、 巩固1厘米的表象。请小挚友用手势比划1厘米的长度。闭上眼睛想1厘米的长度等。6、 想想在自己的四周,生活中有哪些事物也是大约1厘米长的?让学生去找大约1厘米长的物体。帮助学生形成1厘米的显明表象。(二) 、用厘米量1、 我们巳经知道了量的方法,也对1厘米有了初步的表象,下面我们就来量一量物体的长度。请小挚友用手中的尺子量一量老师为你们打算的纸条。留意测量的方法要正确。2、 学生测量纸条。老师巡察,加强个别指导。3、 沟通反馈。老师再次强调测量的正确方法。[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详细的操作活动中,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亲身经验学习数学学问。五、 巩固深化,实践应用。1、 请学生随意拿出自己的一枝铅笔,量一量你的铅笔有多长。量好后同桌沟通检查。2、 4人小组合作,每人分别量出3厘米、5厘米、7厘米、10厘米……给大家看。老师个别指导。3、 学生自己选择身边的物品量一量,如一枝新铅笔的长,数学本子的长,橡皮的长等。[设计意图]: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巩固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四、课堂总结五、随堂练习其次课时相识米、用米量教学内容:课本第4页。教学目标:1、 初步相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2、 依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3、 能合作测量出整米长度的物体;4、 培育合作实力和动手操作实力。教学重点:驾驭1菜的实际长度。教学难占.用米尺直较长物体的长度。教、学具:1米的直尺、折尺、卷尺,纸条。学生每人1根较长的绳子,1米的卷尺,刻度尺。教学过程设计:一、 复习用厘米量物体1、 提问:昨天学过的长度单位是什么?量物体长度用什么工具?2、 用两个手指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2厘米呢?10厘米呢?3、 用刻度尺量文具盒的长度。请你演示,并说出留意事项。二、 相识米,用米量情景设置:你量得不错,那么你能量一量黑板有多长呢?瞧!这样用刻度尺量太不便利了,也不简洁得出结果。那么该怎么办呢?(用更长的尺子量)用这把尺子试一试看,这是一把米尺。(板书:“米”)在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例如操场东边到西边有多远,教室有多长,通常都是用比厘米更大的长度单位“米”。(一) 感知米的实际长度1、 视察这把米尺,它的每两个刻度之间是多长?(10厘米,也就是说米尺以10厘米为单位)2、 视察自己的1米卷尺,看看和老师米尺的刻度是不是一样的?3、 那么1米究竟有多长呢?(1) 用直尺在黑板上画1米长的线段。(2) 用直尺比一比从地面到讲台的什么地方的高度是1米。(3) 两只手臂绽开,用卷尺量一量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4) 两个人相互量一量身高,从地面到身体什么部分是1米。(5) 用米尺量1米长的绳子。(应当留意什么问题?)4、 以小组为单位在讲台上量岀2米长、3米长的绳子给大家看一看。(二) 厘米、米之间的关系1、 那么今日我们学习的米和昨天学习的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2、 这条是1米长的绳子,请你用以厘米为单位的刻度尺量一量,看看它有多少厘米?3、 小结:1米也就是100厘米。(板书:1米=100厘米)(三) 用卷尺量较长的物体或距离1、出示卷尺。介绍:这是在测量比较长的距离时用的卷尺。它可以量很长的物体和距离。2、用卷尺量物体的方法:在用卷尺量物体的长度时,肯定要从物体的一头起先,拿住卷尺一端,对齐要量物体的另一端,卷尺要放平拉直,再看另一端在尺子的什么刻度上,这样才能量出精确的长度。三、 巩固反馈1、 两个人相互量身高,是多少米多少厘米。2、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教室长6() 黑板长2()小明身高124() 课桌长50( )四、 扩展练习在下课后测量教室的长、宽,后面黑板的长,讲台的长、宽。五、 全课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第三课时相识线段教学内容:课本5、6页教学目标:1、 让学生自己视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2、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3、 培育学生的视察、想象、操作实力、合作意识以及运用学问解决实际问题实力。教学重难点: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教学用具:刻度尺,各种弯的、直的实物若干,如:牙膏盒、吸管、绳子等。教学过程设计:一、 情境引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英勇的消防员叔叔为了抢救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时都是争分夺秒,刻不待时的,当每次接到任务时,为什么他们都是从高高的铁管上滑下来而不是走楼梯呢?(比较快)为什么从铁管滑下来比走楼梯快呢?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事例还很多,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二、 视察体验,探究新知1、 感知线段的直师:请拿出袋里的东西看一看、摸一摸,你发觉了什么?学生视察打算好的牙膏盒、药盒、直的曲的吸管、铅笔、绳子、铁丝等。学生汇报。师:你觉得桌子上哪些东西是直的?学生快速找出自己认为是直的东西。师:请大家相互坚持谁拿对了,谁拿错了,并且相互订正。2、 感知线段的两个端点师:请同学们再看一看,摸一摸那些直的东西除了直以外,你还发觉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师:假如从铅笔的随意一端起先,摸到铅笔的另一端,我们就可以把其中的一端看作一个点,把另一端也看作一个点,我们把这两个点叫做端点。像书本的边、直的吸管那样都有两个端点。3、 从实例理解线段

师:请同学们在练习纸上按自己的想法把每两点连结起来。老师在黑板出示:学生操作,指名把黑板上的两个点用线连起来。师:同学们画的这些线都有什么特点?学生汇报。师:大家说得好,请同学们看看、想想教科书第5页“做一做”的图下面那句话和三条线。小结:我们就把像课本第5页中间的图叫线段,线段都是直的、有两个端点。比如书本的边、盒子的边、铅笔、直的吸管都可以看作是线段。学生找出身边的“线段”,并说一说、评一评。4、量线段和估线段师:线段可以量度吗?让学生量一量课本第页上面线段的长度,并说说量法。小结量法:先把尺子上的0刻度对准线段的左端,再看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老师出示横、竖两条同样长的线段,请学生估计这两条线段哪条长、哪条短或者同样长呢?学生自由发表想法。学生通过用尺子量度,发觉这两条线段是一样长的。小结:不太长的线段通常用厘米和米可以量出它的长度。而生活中的线段有时须要估计一下,有时又要通过实践来得出正确的结论。另外,同样出的两条线段,往往人们会觉得竖放比横放长,这是视觉的误会,同学们在生活中要留意这个问题。5、画线段并说出画法。大家评价哪种方法好。老师让学生用手势表示3厘米大约有多长。学生尝试画3厘米长的线段,让几个学生演示怎样画线段,学生操作后汇报。并说出画法。大家评价哪种方法好。并边画边说。请方法好的学生再演示一遍,并边画边说。老师出示断了3厘米多的断尺让学生探讨:怎样用这把断尺画出3厘米出的线段?小组探讨,试画。小组派代表汇报。师:刻度尺有不同的标记方法,只要驾驭画法就能精确画出线段。三、联系生活,拓展延长1、 下图有四个点,每两点之间画线段。2、 想一想,下面是小明从家到学校路途图,你认为走哪条路最近?师:你们明白消防员叔叔为什么一接到任务后立刻从铁管滑下来,而不走楼梯了吗?生活中运用这个原理的例子还有很多,你们能说说看吗?四、 总结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五、 课外作业第5页的做一做,用卷尺量一量四周环境,量跳远距离。第四课时解决问题确定长度单位教学内容:课本第7页教学目标:1、驾驭合适的确定长度单位的方法;

2、在确定长度单位的过程中学会思索、学会比较。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学校升旗台上有一根高高的旗杆,你知道它有多长吗?二、 学习新知1、 现在我们知道旗杆的高度是13( )2、 你认为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呢?为什么?3、 学生独立思索后小组探讨。4、 全班沟通用尺量一量,13厘米只有一搾长,不行能。我1米多高,才到旗杆的底下。5、 得出结论:旗杆的高度应当是13米。6、 总结判读方法可以想像一下其中一个长度合不合理。也可以用已知的长度去比一比。三、 巩固练习1、 完成做一做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2、 课本第9页第8题。四、 全课总结今日你有什么收获?其次单元:单元教学支配单元教学内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混合运算以及两位数加减法估算等内容。实践活动:我长高了,这部分教材结合前面所学的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测量长度的活动。教材通过让学生相互量身高、步长、臂展以及测量门窗的宽度等实际活动,加深对厘米和米的相识,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进一步建立长度观念。同时,使学生通过对自己身体各部分长度的测量,感受成长的欢乐。在这个活动中,教材还设计了统计的内容,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统计学问的驾驭。单元教学要求:1、 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2、 使学生能结合详细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3、 使学生能够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学问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洁问题。单元教学重、难点:留意学生对两位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笔算的计算过程及方法的理解。单元课时支配:左左左左时时时时nKBKHKnKis諜诛w右右右右TOC\o"1-5"\h\z1、 两位数加一位数 左左左左时时时时nKBKHKnKis諜诛w右右右右2、 两位数减一位数 53、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4整理和复习 1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教学内容:课本P12—PI3例1、例2教学目标:1、 在详细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2、 探究并驾驭两位数加两位数时常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驾驭笔算加法的法则,能娴熟的计算。3、 培育学生细致、细致、书写工整的习惯。教学重点:1、 理解晶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2、 驾驭笔算的计算法则,能娴熟计算。教学难点: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教学打算: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 景导入,激发爱好投影出示P8主题图,引导学生视察:同学们打算去参观博物馆。请大家细致视察这幅图,你发觉了哪些数字信息?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全班汇报发觉。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学生小组沟通汇报。[设计意图]:通过视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觉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爱好。二、 合作沟通,驾驭算法1、 依据学生的沟通状况组织教学例1。学生说想法及理由。独立思索,小组沟通计算方法。先尝试写竖式,再探讨总结列竖式应留意的问题。2、 完成P9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3、 教学例2。学生尝试计算,沟通算法。尝试用多种算法计算。4、 完成P10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察、指导。[设计意图]:在尝试、沟通中驾驭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三、 练习,实践应用1、 练习二第1题说说图意,沟通算法并汇报。2、 练习二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并板演笔算过程,同时老师巡察、指导。[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巩固两位数与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计算,娴熟驾驭计算方法。四、 课堂总结:通过今日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老师引导梳理。五、 随堂练习其次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教学内容:课本P14例3教学目标:1、 通过学生的沟通,发觉100以内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2、 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娴熟地进行计算。3、 能运用数学学问尝试解决问题。同时培育学生应好的倾听习惯。教学重点:1、 通过学生的沟通,发觉I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2、 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娴熟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使学生暈解并驾驭进位的方法。教学打算: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 情景导入,激发爱好1、出示第8页主题图。问: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为什么?[设计意图]:通过视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觉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爱好。二、 合作沟通,驾驭算法1、 教学例3。独立思索,小组探讨沟通。2、 汇报各自的计算方法。3、 小结。今日学的内容有什么特点?你能给这种算式取个名字吗?板书课题:进位加法。4、 完成练习二第3题学生看图,了解题意,或是摆小棒帮助理解。再列竖式计算。学生汇报,并说明计算方法。5、 总结算法。先独立思索再小组沟通。指名汇报,引导学生总结: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也可以从十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设计意图]:在尝试、沟通中驾驭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理解算理。三、 巩固练习,实践应用1、 完成P11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同桌沟通想法。学生汇报并说明算法。2、 完成P12做一做沟通视察到的信息。学生汇报。3、 完成P13第4题老师巡察、指导。指名汇报、订正,指两道题说说计算方法。[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学生能更为娴熟地驾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四、 课堂总结:通过今日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老师引导梳理。五、 随堂练习第三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练习课教学内容:课本P15-P15练习二教学目标:1、巩固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加深加法意义的理解,为退位减法的学习做打算。2、让学生有机会在不断探究和创建的气氛中培育解决问题的实力,激发学习数学的爱好。3、引导学生在辨识的练习中体验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挑战性,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的实力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学重点:1、 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比较娴熟的进行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提高学生的运算技能。2、 培育学生运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教学难点:通过练使学生比较娴熟而精确的进行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教学打算:实物投影、卡片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 学习了关于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你们有哪些收获呢?指名汇报。2、 总结得真不错。今日这节课我们接着来探讨,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信任大家会有更大的收获。[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二、 合作探究,巩固学问。1、 完成第14页练习二第5题。老师巡察、指导。做完以后请小挚友在小组内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2、 名汇报、并说明计算方法。计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时,要留意什么问题?指名回答。3、 完成第14页练习二第6题。这些计算对吗?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把错误的改正过来。指名汇报,并说出错误应当如何改正。4、 完成第15页练习二第9题。老师巡察。指名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5、 完成第14页练习二第7题。细致读题,理解题意后完成填表。指名汇报,并说说是怎样计算的。视察表格,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指名汇报。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6、 完成第15页练习二第8题。有四只小白兔一起上山采蘑菇,现在它们正在为谁采的蘑菇最多而吵闹,你能帮帮它们吗?7、 怎样做才能解决它们的问题?指名汇报。8、 完成第15页练习二第1()题。请在小组内探讨、沟通完成。老师巡察。指名汇报。[设计意图]:加深理解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三、 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学生从学问、方法上进行总结。四、 随堂练习第四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教学内容:课本P18例1,练习三1…3题。教学目标:1、 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觉数学问题,逐步培育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实力。2、 激励学生进行算法探究,驾驭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3、 结合情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化。教学重点:学生进二步理解相同数位对齐的意义,探究并驾驭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驾驭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笔算中的“对位”问题。教学打算:实物投影、主题图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爱好1、 出示主题图。2、 分小组沟通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3、 汇报: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北京赢了?4、 依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会解答吗?「设计意图]:通过视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觉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爱好。二、合作沟通,驾驭算法1、 教学例1.细致地视察图。怎么解决聪聪的问题。板书算式:56-22,思索计算方法,在练习本上试算。小组沟通算法。指名汇报。2、 小结:先自己归纳,再得出: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起先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设计意图]:在尝试、沟通中驾驭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二、 巩固练习,实践应用1、 完成第19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选择一道题与同桌沟通算法。汇报结果及算法。2、 完成第20页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是怎么想的3、 完成练习三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汇报、订正视察两道题的区分与联系,在小组内沟通发觉。[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驾驭计算方法。三、 课堂总结:通过今日和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老师引导学生梳理。学生先相互说说再回答: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起先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四、 随堂练习第五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内容:课本P18—P19例2、例3教学目标:1、 选择自己宠爱的方法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2、 通过情景的创设,增加学生的爱国这情。教学重点:驾驭用重算方法计算两位数退位减法,并明白其算理。教学难点:能运用竖式计算两位数退位减法。教学打算:实物投影、主题图、小棒教学过程:一、 情景导入,激发爱好出示主题图。聪聪还有一个问题想考考大家:巴黎比北京少多少票?思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回答。[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二、 合作沟通,驾驭算法1、教学例2。结合前面所学的学问思索计算方法。分小组沟通想法:个位上6减8不够减怎么办。汇报各自的计算方法。如不能口算,可以用竖式计算。用摆小棒理解退位的算理。学生用自己宠爱的方法思索并汇报。2、 教学例3。出示50-24请你用自己宠爱的方法计算,然后在小组内沟通你的算法。老师巡察指导,学生汇报。3、 小结。先学生思索计算方法。分小组沟通想法。并汇报: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假如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设计意图]:通过猜想、练习、沟通总结,使学生驾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三、 巩固练习,实践应用1、 完成第19页做一做第2题。老师巡察、指导。指名汇报并说说是怎样想的。2、 完成第2()页练习三第5题。先用小棒摆一摆,再计算。指名汇报3、 完成练习三第6题。老师巡察、指导。学生汇报并说明错误的缘由,及怎样改正。[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驾驭计算方法。四、 课堂总结:通过今日的学习,你又学会了什么五、 随堂练习第六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练习课)教学内容:课本P20—P21练习三教学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驾驭两位数与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较正确、娴熟地计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法。提高学生的计算实力和检査实力,培育学生的分析推断实力。教学重点:查漏补矗,反馈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娴熟度和精确度。教学难点:提高学星的计算和检查实力,培育学生的分析推断实力。教学打算:实物投影、图片和题卡教学过程:一、 总结引入小挚友们,学习了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法。你们有哪些收获呢?把你的收获在小组内沟通一下。指名汇报。总结得特别好。今日这节课我们接着来探讨。[设计意图]:课前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二、 巩固练习1、 完成第20页练习三第4题。请细致视察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同桌的同学听一听。怎样求还剩多少个?指名回答。板书算式:32-1lo这道题该如何计算呢?2、 完成第20页练习三第3题。老师巡察。指名汇报,选一道题说说计算方法。3、 完成第21页练习三第9题。老师巡察。指名汇报。4、 完成第21页练习三第7题。同桌两个同学与相说一说下面各题差的十位上是几?你是怎样想的?5、 第22页练习三第1()题。细致视察,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指名汇报。怎样求雨伞多少钱一把?独立完成后和同桌沟通一下计算方法。指名汇报,并说明算法。5、第22页练习三第11题。先自己独立完成,完成后从加法和减法中各选一道题在小组内说说计算的方法。指名汇报、订正。[设计意图]:1、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2、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驾驭计算方法。三、 强化练习1、 完成第21页练习三第8题。有3只母鸡带着自己的孩子出来找吃的东西。可三家的小鸡混到了一起。你能帮助鸡妈妈找到自己的孩子吗?老师巡察。指名汇报、订正、评比。2、 完成第22页练习三第12题。老师巡察。指名汇报,并说明填法。3、 完成第22页练习三第13题。看了表以后,你想到了哪些数学问题?和小组的同学沟通。指名汇报。选择两个你宠爱的问题列式算一算。同桌的同学相互交换检查,并说说计算的方法。[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练习的娴熟性。四、 总结:通过今日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第七课时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教学内容:课本P23例4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学习解决“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的问题。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学问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洁问题。培育学生的数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实力。教学重点:学生学客解决“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的问题。教学难点:培育学星综合运用所学学问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洁问题的意识和实力。教学打算:实物投影、主题图教学过程:一、 情景导入,激发爱好出示主题图。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指名汇报。[设计意图]:通过视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觉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爱好。二、 合作探究(一) 、教学例41、 出示题目,细致视察、思索。分组探讨。2、 学生探讨解答的方法。学生回忆、迁移思索,或是摆学具帮助理解。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3、 学生在小组内沟通解答的思路。学生汇报。(二) 、完成第24页做一做。视察图,在小组内沟通了解到的信息。指名说明解题思路。思索、提问,在小组内沟通问题。选择一个提问进行解答。全班沟通并说出解答思路。(三) 、小结:比较一下,今日学习的学问和以前学习的有什么区分和联系?指名回答。老师引导学生梳理所学学问。[设计意图]:在操作中驾驭方法,进一步培育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实力。三、 巩固练习,实践应用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四第3题,选择二题说说计算方法。2、 完成练习四第1、2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解答方法,体验解答的过程。四、 课堂总结:通过今日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学生自己总结。五、 随堂练习第八课时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练习课)教学内容:课本P25-P26,练习四教学目标:1、 使学生能够娴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学问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简洁问题。2、 进一步培育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实力。教学重点:提高学¥100以内的加减法学问的计算技能。教学难点:进一步膏苔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实力。教学打算: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出示:二(1)班原有38位同学,这学期又转来5位同学,二(1)班现在有多少位同学?这道题该怎样解答?把你的解答思路在小组内说一说。学生汇报解题思路。学生自由说。[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练习的目标。二、 合作探究1、 完成第24页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并回答。2、 完成练习四第8题。老师巡察、指导。指名汇报,选题说计算方法。计算两位数与两位的加、减法时要留意什么问题?指名汇报、归纳。3、 完成练习四第5题。视察统计表学生分小组沟通从统计表中了解的信息。学生汇报发觉。思索、提问,和同桌沟通问题。选择两个问题列式算一算。学生汇报提出的问题及解答思路。[设计意图]:帮助学生进一步娴熟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同时提高学生的统计意识。三、 巩固练习,实践应用1、 完成练习四第6题。视察图,把你了解到的信息说给同桌听一听。并汇报:怎样做可以知道其次只啄木鸟吃了多少只虫?在练习本上解答出来。学生汇报解题思路。2、 完成练习四第7题。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指名回答。怎样做可以知道小玉攒了多少钱?把你的方法在小组内说一说。指名汇报解答方法。做了这道题,你想到了什么?[设计意图]:让学生用所学学问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洁问题。进一步培育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实力。四、 课堂总结:通过今日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学生自己回答。五、 随堂练习第九课时连加、连减教学内容:课本P26—P27例1、例2教学目标:1、 通过同学间的沟通,驾驭用竖式连写的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2、 培育学生细致、细致的计算习惯。3、 巩固10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重点:1、 使学星驾驭用竖式连写的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2、 培育学生细致、细致的计算习惯。教学难点:敏捷运用口算或加减法竖式等方法计算连加连减的问题。教学打算:实物投影、主题图教学过程:一、 情景导入,激发爱好1、 口答。7+6+5 8+9-13 24-10-7 20+30+1017-3+42、 揭示课题:今日我们将接着探讨三个的加减法。[设计意图]:复习引入,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二、 合作沟通,驾驭算理1、 教学例1。(1) 出示主题图。学生视察图并了解信息。(2) 出示表格。学生依据表格了解信息并提出问题。在小组内沟通你想到的问题,并解答出来。(3) 怎样求一共摘了多少个西瓜?学生回答,老师板书算式28+34+23这道题怎样计算呢?学生试算并在小组内沟通计算方法。学生汇报,展示算法。比较各种竖式的区分与联系及优劣。2、 教学例2。出示主题图细致视察主题图,了解信息。分小组沟通从图中发觉的信息。思索解题方法。在练习本上写出连写的竖式。学生,汇报,板演解答过程。3、 完成练习26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学生汇报、板演,并说明计算方法。「设计意图]:通过沟通驾驭用竖式连写的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三、 巩固练习,实践应用1、 完成27页做一做。2、 完成29页练习五第1、2题。3、 引导完成29页练习五第3题。算好后学生说说计算方法。[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100以内的加减法。四、 课堂总结:学生在学问、方法上做一个回顾。学生自由说说。第十课时加、减混合教学内容:课本P28例3、4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探究并初步驾驭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方法。2、 发展学生解决简洁实际问题的意识和实力。教学重点:初步驾驭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依次以及方法。教学难点:能正确的运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式题。教学打算:实物投影、主题图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小挚友们,你们在乘坐公共汽车过程中发觉了哪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说给同学听一听。[设计意图]:激发学习的爱好。二、 合作沟通,驾驭算法1、 教学例3。出示主题图。了解信息,小组沟通。出示应用题:车上原有67人,下去了25人,又上来人28人,现在有多少人?理解题意、独立解答、小组沟通、汇报板演。在练习本上写连写竖式。2、 练习。完成P28做一做。让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察、指导。指名说说计算过程。3、小结。加减混合运算应当怎样进行计算?计算时要留意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设计意图]:1、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初步驾驭方法。2、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三、 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五第4题,第8题分小组竞赛完成。指名说说计算方法。2、完成练习五第5、8题老师巡察、指导。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3、完成练习五第6题。视察了解信息,和同桌沟通发觉。独立思索并说计算方法。[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四、 课堂总结:今日我们学生了什么学问?你又学会了什么?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须要留意什么问题老师引导梳理。五、 随堂练习第十一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课本P32例5教学目标:1、 理解有两个连续性问题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2、 学会先解决一个稍简洁的问题后,运用所得的数据解决另一个稍难的问题。教学打算:实物投影、主题图

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看,美术爱好小组的同学们在写生,从图上你发觉了什么数学信息?二、 合作探究1、 提出问题男生有多少人?美术爱好小组有多少人?2、 知道了什么?美术爱好小组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3、 怎样解答?:我彳I'糸两項'可题,应当先解答哪一个问题呢?生:先解答男生有多少人这个问题。为什么呢?因为知道了男生有多少人就能算出一共有多少人。怎样求男生人数呢?说说你的想法。14-5=9(人)一共有多少人呢?9+14=23(人)4、 解答正确吗?5、 小结解答方法先解答比较简洁的问题,再解决比较困难的问题。三、 巩固练习,检验效果1、 完成做一做全班沟通解决方法2、 完成P33练习六第1题学生分小组探讨完成。学生汇报,并说明是怎样思索的。3、 完成练习六第3题看图理解题意,思索解题方法。学生汇报,并说明解答方法。四、 课堂总结:通过今日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学生汇报,老师引导梳理。五、 随堂练习第十二课时整理与复习教学内容:课本P35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教学目标: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1、 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2、 通过练习,培育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实力,3、 培育学生分析、概括、和运用学问的实力。教学重点:1、 复习新总结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 通过练习,培育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实力,教学难点:1、 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2、 能敏捷运用笔算加减法解决问题。教学打算:实物投影、主题图教学过程:一、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1、 口算。P35练习七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校对答案并说说计算方法。2、 完成P34练习七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沟通算法。老师巡察、指导。学生个别回答。[设计意图]:通过曰算与笔算的练习,引出课题,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二、 合作沟通,归纳整理1、 整理。学生在小组内沟通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归纳:笔算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也可从十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笔算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一。学生独自思索笔算加减法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简洁岀错的地方,在小组内沟通想法。老师引导学生整理汇报。2、 完成P34练习七第3题学生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3、 出示主题图学生视察后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想好以后在小组内沟通。并选择两个问题解答说说解题思路。学生汇报。4、 完成P35练习七第6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说说解题思路。[设计意图]:培育学生分析、概括、和运用学问的实力。提高学生的计算实力。三、 巩固练习,巩固旧知1、 完成P34练习七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说明计算方法。2、 完成第4题。老师巡察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判结果及方法。3、 完成P35第5题读题理解题意。要知道大约须要多少钱?你是怎读想的?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指名回答。4、 完成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解题思路。[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学问并能运用学问解决问题。四、 课堂总结:依据板书,学生自己进行冋顾总结。第三单元单元教学支配单元教学内容:角的初步相识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教学角和直角、锐角、钝角的初步相识,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己经初步相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2个特点:1、 结合生活情景相识角和直角、锐角、钝角。角和直角与实际生活有亲密的联系,四周很多物体上都有角。教材从学生熟识的校内生活情景引出角和直角,并从视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和直角,使学生经验数学学问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学问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视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起探究数学的爱好。2、 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相识角和直角、锐角、钝角。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小学生缺乏感性阅历,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干脆的阅历,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则。教材依据儿童学习的这一特点,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如折叠、拼摆、测量、制作等,来帮助学生学习几何学问。单元教学要求: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相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2、 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相识直角,会用三角板推断直角和画直角。3、 相识锐角和钝角。会用三角板上的直角进行比较单元教学重点、难点:相识角和直角、锐角、钝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和直角、锐角、钝角。单元课时支配:约2课时第一课时角的初步相识教学内容:课本P38、39、例1、例2及练习八中相应的练习。教学目标:1、 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学生初步相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2、 结合生活情景能分辨角。教学重点:学生初涂相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教学难点:初步学会用尺画角。教学打算:情景图,剪刀、吸管等。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 岀示主题图:小挚友请你视察这幅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学生视察图,沟通信息。2、 老师用线标出球场的角。再细致视察,你发觉了什么?学生视察后全班沟通。3、 这些都是角,今日我们就来相识角。板书:角的初步相识[设计意图]:通过对主题图的视察,让学生感受到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引发学生相识的爱好。二、 视察实践,探究新知1、 相识角。(1) 值示剪刀、拉罐、水龙头等物品。请小挚友找找这些物品上的角,说说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学生视察物品找寻角。(2) 同桌沟通。(3) 全班汇报。老师画出角。问:你能给角的各部分取个名称吗?在学生给角取的名称中归纳得岀角的名称。一个顶点和两条边。(4) 、你能从我们的生活中的哪些地方找到角?并指出这些角的顶点与边。学生找寻生活中的角,并指出角的顶点与边。2、 制作角。(1) 老师:刚才我们相识了角,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一个角?思索一下,你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制作出一个角?学生独立思索制作角。(2) 把你制作的角在小组内展示,并说说你是怎样做的。老师巡察、指导。学生小组内展示角,沟通制作过程。(3) 全班沟通。谁来向全班小挚友展示你制作的角,并指出角的顶点和边。(4) 老师演示将角的两条边叉开、收拢。问:你发觉了什么?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老爪切I导学生思索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3、画角。(1) 我们已经相识了角也制作了角,现在我们来画角。你认为角该怎么画?(2) 老师示范画角,并说明:先画一个顶点,再从这个顶点向不同的2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3) 学生练习画角。请小挚友在练习本上画角,画好后与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画的,画角的时候要留意什么?总结画角的方法。[设计意图]:通过找寻生活中的物品抽取出数学中所要探讨的角;相识角的各部分名称。通过制作角的活动使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叉开程度有关系,而与角的边的长短无关。三、 巩固练习,拓展延长1、 完成P40页的1、2、题。2、 创作画。老师出示用角创作的画,问:这些图画美吗?美在哪儿?你们能用角创作出这样美丽的图案吗?试试看。3、 学生创作画。[设计意图]:练习融趣味性、创建性于一体。学生在练习、创作的过程中丰富了对角的相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大胆的想象,在活动中体会并感受到几何图形的美。四、 回顾全课,总结提高今日的这堂课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以后我们要细致视察,生活中有很多的数学学问。其次课时直角的初步相识教学内容:课本P40、41,例3、例4及练习八中相应的练习。教学目标: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学生初步相识直角,会用三角板推断直角和画直角。教学重点:学生初分相识并会推断直角。教学难点:会用三角板推断直角和画直角。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出示活动角)这是什么图形?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老师演示转动成直角,问:你们见过这样的角吗?这种角就是直角。[设计意图]:通过旧知的复习引发学生相识直角的爱好。二、 合作探究,学习新知1、教学例3。(1)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种角?把你发觉的这种角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听。学生小组沟通发觉。汇报发觉。(2) 老师板书画一个直角。学生视察老师画的角。(3) 你能制作一个直角吗?想一想你打算怎样制作,做好后在小组内沟通相识你制作的直角。学生思索制作直角的方法并制作,在小组内沟通相识直角。(4) 老师指名汇报制作直角的方法。并依据学生的汇报确定是否介绍用一张纸折出一个直角:先将这张纸上下对折,再沿着折痕对折就可以得到一个直角。2、 教学例4(1) 你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呢?把你的方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小组探讨沟通验证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2) 学生汇报,并验证方法:在我们的三角板上有一个是直角。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现在请你指岀三角板上的直角。学生视察三角板并指出三角板上的直角。(3) 请你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看看哪些角是直角?学生9•别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四周的角中哪些是直角。并汇报。3、 画直角(1) 你还能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干什么?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是如何画角的,然后请你用三角板上的直角画一个直角。画好后给小组的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画的。学生回忆画角的方法,思索直角的画法再画出直角,沟通画直角的方法。(2) 指名板演画直角并说说画法。画直角的时候要留意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直角的画法。[设计意图]:通过对学生生活中的物品的视察,以及制作直角等活动,使学生充分相识直角的特点,加深学生对直角的理解。让学生推断直角、画直角等小组活动,学生进一步相识直角,会正确推断直角。并通过复习角的画法引发学生思索直角的画法及得出画法、正确画直角。学习效果测评完成第41页的做一做第1题。你能找出我们身边的直角吗?找到并验证后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学生分小组找寻直角并沟通。2、完成第41页的做一做第2题。老师指导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并要求说出是怎样画的。学生独立画直角并思索是如何画的。并汇报说明画法。[设计意图]:通过找寻生活中的直角以及画直角等练习,让学生体会到直角就在我们的身边。四、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学问?老师引导学生梳理学问。你有什么收获?第三课时锐角和钝角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1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 相识锐角和钝角,并理解与直角的关系。2、 在相识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动手折叠或正确的画出锐角和钝角。3、 围绕生活,通过竞赛的方式,巩固理解锐角和钝角。教具打算:三角尺,纸张学具打算:学生三角尺,纸张教学过程:一、 引导入课,复习旧知。1、 复习内容。引导学生回忆关于角的学问。出示角。依据图例回答这是一个(角)角是怎么组成?请你在图上填岀“边”“顶点”“边”出示直角。这是一个什么?(直角)除了这些,你还知道了哪些学问?小组探讨汇报2、 比较两个角的大小。两组:一组是移动后完全重合,即相等;一组是移动后不能完全重合,即不等。(其次组可请学生指岀哪个角大,哪个角小)3、 比较锐角和钝角的大小(留意,此处不揭示出两个角的概念,只当作两个一般的角出现)。采纳借助直角的方法完成比较。[设计意图]通过对角的回忆,调动学生发挥认知实力,在学生已有学问阅历基础上开展本课的学习。二、 自主探究,导入新知的学习。1、 出示上海杨浦大桥的情境图,请大家细致视察,在这幅图中,你们能找出角吗?指一指它在什么地方?2、 釆纳回忆的方式,进一步的加深对新知的相识理解。并进行板书。、一个是锐角,一个是钝角。(板书“锐角”和“钝角”)、说一说锐角与直角的关系。(在锐角的下方板书“比直角小”);在回忆钝角与直角的关系。(在钝角的下方板书“比直角大”)、依据学过的方法请学生分别在“锐角”和“钝角”字样上方板演两个直角。、依据概念用不同色调的笔在一个直角上画出锐角,在另一个直角上画出饨角。以加深对锐角和钝角的理解。、读一读,加深记忆。并在练习本上分别画一个锐角和钝角,老师巡察。、抢答。老师依据锐角和钝角概念的不同说法进行提问。活跃课堂气氛。例:A、锐角比直角()B、比直角大的是()[设计意图]小组合作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更清晰地把握锐角和钝角的本质属性,在合作中解决问题,正是新课标提倡的全新学习方式。三、 巩固实践阶段,将数学学问与生活相联系,实行小组活动教学,在合作中完成。1、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请大家用事先打算好的纸片折出一个直角。请在大家再折出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请大家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出一个锐角、一个钝角和一个直角。2、 自由活动:找一找!老师带我你们去小海龟的家。瞧!小海龟的家都是由我们学习过的图形组成的,有锐角,钝角,还有直角。小挚友们细致看一看,哪些角是直角?哪些角是锐角?哪些角是钝角?并说出缘由。3、 出示两道推断题:(课件板演比较的方法)A、下面图形中哪些角是锐角?B、下面图形中哪些角是钝角?②、写有“最”的方形宝盒。出示两部分的内容。(课件板演)A、 用角描述图形。如:红领巾是有2个()和1个( )组成的。B、 用同样的方法描述教室里的物品。如:黑板是有4个直角组成的。(小组自由发言,限制发言的时间为1分钟)4、 小组合作完成三部分内容,限制时间。关注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任务、时间的合理统筹。A、 拼一拼。把小组内全部小挚友的三角尺集中在一起,拼出大小不相等的锐角和大小不等的钝角。B、 画一画。以固定点为顶点分别画一个锐角和钝角,C、 折一折。用纸张折出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巩固强化,使学生能比较坚固地建立对锐角和钝角的理解,同时感受角的分类以及三种角之间的变更联系。pnQ结探仆阶肉:云如畐讲解什么鬲的角是锐角?什么样角是钝角?、体会,在我们做早操时,常常有两臂的运动,想一想,两臂伸展到什么程度时是锐角,什么程度时是钝角,什么时候又是直角。五、课堂练习作业P39第1、2、3题,小组校对第四课时解决问题拼角教学内容:课本P42教学目标:通过活动,加深对各类角的理解。教学打算:三角板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你会玩三角尺吗?今日这节课我们就来玩一玩三角尺。[设计意图]:情境学习,进入新课。二、 合作探究1、 提出问题。用一副三角尺拼出一个钝角。2、 解决问题1) 知道了什么?要拼出一个钝角视察三角尺,你还发觉了什么?指名汇报并说明你发觉了什么。2) 应当怎样做?想一想,应当怎样做?动手拼一拼,试一试。思索:钝角比直角大,可以用两个什么样的角来拼呢?3)拼出的是钝角吗?用三角尺的直角比一比。思索:用一个直角和一个锐角拼出的角肯定是钝角吗?为什么?三、 学问拓展1、 完成做一做。从两副三角尺中选出两个,拼出锐角、直角和钝角。指名汇报展示。2、 完成第45页练习八第13题。玩七巧板思索问题。四、 课堂总结今日你有什么收获?第四单元单元教学支配单元教学内容:表内乘法(一)单元教材分析:乘法的初步相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对乘法的第一次系统了解、相识。教材在编排上紧紧抓住新旧学问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学生娴熟而宠爱的嬉戏等活动,首先给学生呈现出几个相同加数求和的状况,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视察、分析、比较,从而建立乘法的意义于头脑之中。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以学生的活动状况供应同数相加的状况,引出乘法运算;二、进一步沟通同数相加与乘法的联系,说明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教材结合详细的事例,激发学生操作、视察等探究性的活动让学生开展有意义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加深对乘法的理解和相识。单元教学要求:1、 通过动手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2、 相识乘号、因数,会读写乘法算式。单元教学重、难点:1、 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与加法的联系。2、 正确读写乘法算式单元课时支配:(13课时左右)1、 乘法的初步相识 3课时左右2、 2一一6的乘法口诀5的乘法口诀 2课时左右2、3、4的乘法口诀 4课时左右6的乘法口诀 3课时左右复习和整理 1课时第一课时乘法的初步相识教学内容:课本p47页,例1教学目标:1、 通过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2、 相识乘号、因数、会读写乘法算式。教学重、难点: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相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教学打算:小棒、练习本、题卡教学过程:一、 激趣引入星期天到了,小明和他的伙伴正在一起玩嬉戏呢,让我们来看看吧。这是什么地方呀?你最爱玩什么项目?[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爱好。二、 相识乘法建立概念1、 岀示插图数一数:摩天轮上共有几人2、 分小组探讨一下:怎样数?怎样算?3、 请分组汇报说说你们是怎样算的?板书:1)1+1+1+1+1+1+1+1+1+1+1+1+1+1+1+1+1+1+1+1=20有1+1+ +1+1=20 几个1相加?20个1相加每个吊厢坐4人,一共有5个4相加,4+4+4+4+4+4=20还有别的算法吗?2+2+2+2+2+2+2+2+2+2=2010个2相加6+6+6+6+6+6=366个6相加4、 师小结:像上面算法来算,你觉得怎样?对呀,太麻烦了.为了更简便地表示像这种有很多个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今日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计算方法板书:“乘法”5、 同学来视察一下黑板上面的加法算式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大家说得对,依据这些特点,我们把很多个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简化,如在相同加数和这加数的个数间写上一个符号“X”,叫乘号。板书1+1+ +1+1=20X1或1X204+4+4+44-4+4=5X4或4X52+2+2+2+2+2+2+2+2+2=2X10或10X26+6+6+6+6+6=6X6用乘号"X”表示运算的式子叫做乘法算式,读做20乘1,1乘2(), 5乘4,4乘5, 2乘10, 10乘2即:几个几相加写作:几X几读作:几乘几6、 小组活动,集体评价乘法算式和乘号的写、读。[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科书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这些情景中感受生活中大量相同加数求和的事例,从而感受乘法意义。三、 尝试练习:刚才学习了写、读乘法算式,学到这里,你还想知道什么?1、看游乐园过山车上共有几人?加法算式:算式中有()个()相加乘法算式: 或小火车上共有几人?加法算式:算式中有()个()相加乘法算式: 或荡秋千共有几人?加法算式:算式中有()个()相加乘法算式: 或2、 书上的主题图。你们瞧,他们正用小棒在桌上摆着各种各样的图案呢,都有些什么图案呢?引导学生列出加法算式想一想要摆出这些美丽的图案,分别要用多少根小棒呢?谁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方法算一算并写出算式学生板演:刚才拼图嬉戏中的4号同学摆的房子和树用了几根小棒?14+6这与其他算式有什不同?是呀,像这样只有岀现相同数连加的时候,可以把加法算式简写成乘法算式,但加数不相同时就只能用加法算,不能用乘法算。[设计意图]利用正、反例子增加对概念的辨析,加深对概念的理解。3、 归纳总结:今日我们学习了乘法,详细学了些什么?「设计意图]对每个环节有针对性的小结,加深了对乘法的相识。四、随堂练习::其次课时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教学内容:课本p48页。例2。教学目标: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乘数和积在乘法算式中的位置。会正确地写出乘法算式。教具、学具打算:老师要打算气球、梨和熊猫图,学生打算红花、小圆形、梨和熊猫的学具卡片。教学过程:一、 复习1、 老师让学生用红花摆4个2,说出相同加数是什么?有几个相同加数?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并读出2乘以4,表示4个2相加。2、 老师让学生用小圆形摆,自己想摆成几个儿都可以。摆后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老师巡察时,留意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最终老师选择不同摆法的学生,要他们说出:摆成儿个几,相同加数是什么?有几个相同加数?读出乘法算式。[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回顾,加深对两个基本运算意义的相识。二、 新课1、教学例2。老师摆出一幅有5个气球的图,说明这是1个5,再接连摆出三幅同样的图,并且先后问现在是几个5?出四幅气球图后,让学生说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老师板书:5+5+5=155X3=15老师应当比照连加算式结合着乘法的含义简洁地加以说明:5乘以3 表示3个5连加;相同的加数是5,5就是乘数。有3个5相加,或者说相同加数的个数是3,3也是乘数,5乘3得15,15是积。然后再让学生说出例1中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2、老师拿出如右图的卡片。练习时,先出示4+4+4+4+4+4+4+4+4=36,让学生读加法算式,说出相用加数是几,有儿个相同加数。然后让学生看着加法算式说出乘法算式后,再出示4X9=36,读出乘法算式,说出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这样的卡片,应制成不同内容的多张卡片,以便反复练习。)[设计意图]让学生熟记乘法的各部分,有利理解和计算。三、 巩固练习做课本第47页上“做一做”的练习。做第1题时,让学生先看图,依据图中的内容,分别填出:相同的加数是几,就用几做乘数;有几个相同加数,就用几做乘数,最终写出乘法算式。做练习九第3〜8题。第3题,可由学生独立完成。第4题,先让学生把图看清晰,每堆有几只熊猫?一共有几个几只?再依据书上的要求填数。第7题,可以联系乘法的含义,让学生通过视察来推断必需是几个相同数连加才能改写成乘法算式。另外,也可能有少数学生把3+3+3+2改写成3X3+2,这个式子是对的,遇到这种状况,可给以激励,但这是乘加两步运算的式子,起先学乘法不要求学生能写出这样的式子。[设计意图]用多种形式练习,及计算过程的剧烈对比,达到娴熟计算。四、 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同学们能够从乘法的含义动身正确地写出乘法算式。五、 随堂练习第三课时练习课(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9>50页,练习九的第1〜6题教学目标:1、 通过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2、 会读写乘法算式。教学重、难点: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熟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用乘法表示,相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教学打算:练习本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课我们学了乘法的初步相识,大家都学得很细致。下面老师来考考你们。出示1、爬梯竞赛:以组为单位,每人做一道,看哪一个组在规定时间内爬得高。3+34-3+24+45+5+51+1+1+14-12+2+2+23+3加法算式乘法算式1、赛龙舟:出示图片让学生视察,要想知道参赛的一共有多少人,谁能很快列出一道算式?[设计意图]进一步感知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二、指导练习1、一共有多少个圆圈?OOOOOOOOOOOOOOOOOO乘法算式:()X()或()X()2、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1)74-7+7+7=( )X( )TOC\o"1-5"\h\z(2)3+34-3+3+3=( )X((3)8+8+8+8+8+8+8=( )X( )3、写出乘法算式,再读出来。3个9相加。 ( )一个因数是6,另一个因数是3。 ( )6和4相乘。 ( )[设计意图]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进行练习,进一步乘法的内在联系。三、课堂作业:随堂练习第四课时练习课(二)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0、51页,练习九的第7〜14题教学目标:使学生熟识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因数和因数在乘法算式中的位置。会正确地写出乘法算式。教具、学具打算:老师要打算学具卡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 复习(出示小黑板)1) 写出乘法算式,再读出来。4个2相加 5个4相加 2和7相乘2) 3个9相加,和是( )。一个因数是9,另一个因数是3,积是()o「设计意图]让学生能依据要求,写出乘法算式,并刚好校正。二、 读一读。4x56x35x23x4三、看图写算式★★★★★★★★★★★★♦♦♦♦♦♦♦♦♦♦算式是( )X( ) 算式是( )X( )读作( )乘( ) 读作( )乘( )[设计意图]让学生依据直观图形写出乘法算式,理解乘法意义。四、指导完成书本7〜11题第五课时5的乘法口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2页例1和“做一做”练习九第1〜3题。教学目的:1、 学生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初步记住一5的乘法口诀。2、 会用口诀进行计算。3、 过乘法口诀的学习,训练学生视察、比较和归纳的努力教具、学具打算:在长条纸上画5个格,5根小棒,学生每人打算25根小棒。教学过程:一、 复习旧知1、 大家齐背1〜4的乘法口诀。2、 师生对口令。老师说口诀的前半句,学生回答后半句。二三() 二二() 一三() 四四()一四() 二四() 二四() 三三()[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读、背的过程中熟记口诀。二、 新课自主探究5的乘法口诀今日我们学习5的乘法口决,老师边说边在黑板上写出课题“5的乘法口诀”。11、老师出示主题图并提问。你们看,小丽和她的伙伴有在摆小棒了,他们在拼什么呢?(引导学生视察没摆一个要用5根小棒)2、 指导学生操作,让我们和他们一起来摆学具好吗?1) 请大家用小棒摆出一把小伞,你摆一把小伞用了几根小棒?就是几个5?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1X5=55X1=5)2) 再摆出一个3、 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做解答。大家看到这,我们用小棒摆出的两个,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请你来解决好吗?板书:5+5 10 2X5=105X2=104、 教学口诀“二五一十”刚才两个算式都表示有2个5,而他们的结果有都是10所以就用一句口诀来表示。一起读口诀。那么1X5=5 5X1=5口诀怎样编?试一试一五得五[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在得出结果的同时,进一步理解了乘法的含义,并为编制相关的乘法口诀,打下了基础。教学其余口诀。1) 引导学生摆放第三个。2) 问:这时有多少根小棒?你想到了什么样的算式?依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0+5 15 3X5=155X3=153) 引导学生编口诀。你能依据这个乘法算式编出乘法口诀吗?4) 用相同的的方法教学最终两句口诀。依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5 +5 204X5=205X4=20四五二十20+5 25 5X5=25五五二十五[设计意图]学生独立思索,给如何有效地记住口诀带来了便利。5、 引导学生记忆5的乘法口诀。今日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5的乘法口诀,你们看5的口诀共有几句?怎样才能更好更快的记住这些口诀呢?你有什么好方法?把你的好方法给你的同桌说一说。[设计意图]进一步给学生供应更大的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体验口诀编制的过程,明确口诀的来源,加深对乘法口诀的理解。三、 巩固练习1、 开火车。老师说出口诀的半部分,学生补充口诀的后半部分。(先依据肯定的依次出现口诀,再打乱依次。)2、 教材51页《做一做》3、教材52页3、4题。[设计意图]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有较浓的主动性。四、 拓展性练习1、依据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一五得五2、 在口里填上正确的数。3+3+3+3=口乂口 5+5+5+5=口乂口6X3=□+□+□=□+□+□+□+□+□4X5=□+□+□+□+□=□+□+□+□3、 老师出示。老师随意指圆中的一个数,让学生回答5乘以这个数等于多少。例如,老师指4,要求学生回答“5乘以4等于20”。起先练习时,可以全班学生集体回答,然后再指定学生回答。4、 让学生做练习十的第1〜3题。[设计意图]强化练习有利发挥学生主动动脑,举一反三敏捷运用。五、随堂练习第六课时5的乘法口诀练习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3页练习十教学目的:1、 使学生熟识5的乘法口诀,记住5的乘法口诀。2、 学会用口诀进行计算。3、 通过乘法口诀的学习,训练学生视察、比较和归纳的努力教具、学具打算: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 对口令一五()() ()()一P 四五()()三五()() ()()二十五二五()()学生仿照,同桌同学互对口令,看谁对得又对又快。[设计意图]通过对口令,娴熟了五的的口诀。2、 写乘法算式正正 ()X()=()正正正 ()X()=()正正正正()X()=()3、 填口决。三五()()()()一十四五()()五五()() ()()二十五二五()()4、 计算5x3=5x1=1x5=5x5=5x2=4x5= 5x4=2x5=5、 看图写算式。△△△△△△△△△△△△[设计意图]形式多样的练习,使学生对乘法意义有进一步的理解。二、实践题1、先把口诀补充完整,再依据口诀写出算式。TOC\o"1-5"\h\z三五( )二五( )四五(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过实践后,达到娴熟口诀的记忆。、 '、 第七课时:2、34的乘法口诀教学内容:书本第54>55页的例2〜例3、4及相应的“做一做”教学冃的:1、 使学生知道2、3、4乘法口诀的来源,初步记住2、3、4的乘法口诀。2、 初步会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教学重点、难点:1是使学生熟书2、3、4的乘法口诀,能够比较娴熟地进行乘法计算。2、进一步明确乘法口诀的含义和来源,沟通与加法的联系。教具、学具打算:小棒16根教学过程:一、 复习铺垫。组织复习5的乘法口诀。1、 开火车,对口令一五…三五…五五…四五…二五 2、 组织学生之间进行对口令活动。[设计意图]组织复习,进一步熟识口诀,为下面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二、 自主探究2、3、4、的乘法口诀1、 教学例2老师让学生先看课本插图:小聪和小娟他们种的向日葵已经发芽了这下可兴奋了!多可爱的小苗啊!你发觉每棵幼苗上面有几片小叶?引导学生写出乘法算式编制口诀。1棵幼苗上有2片叶子,依据学生回答老师板书。“2X1=21X2=2。老师指着黑板上的算式问:“1个2得数是2,我们可以诵成'一一徂一七"并柝书•“一一得一”接着老师又让学生看2棵幼畐,问;“这是几个2?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怎样写?"老师指着乘法算式,说:“2个2的得数是4。我们可以说成,二二得四、”并板书:“二二得四4X5=205X4=20四五二十。[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引起学习爱好,使学生主动主动地进行思索,从而顺当地完成对新学问的学习,同时对学生进行爱惜植物的教化。2、 教学例3出示例3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视察并思索。每行有多少棵向日葵?可以说成几个3?要求一共有多少棵幼苗,如何用乘法算式表示呢?可以编制一句什么样的曰诀?板书:一三得三。假如有2行你会列出乘法算式吗?口诀是什么?假如有3行呢?2)引导学生对2和3的乘法口诀进行记忆。引导学生归纳出口诀:“二三得六”。老师让学生再摆一个三角形,引导学生自己想,自己写,最终归纳出口诀:“三三得九”。[设计意图]对学生半扶半放,让学生主动学习,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3、教学例4。4的乘法口诀的教学方法跟3的乘法口诀类似。引导学生视察主题图,得到相应的乘法算式和结果。板书:1X4=44X1=42X4=84X2=83X4=124X3=124X4=162) 引导学生编制乘法口诀。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3) 想一想:1X1=?同桌沟通板书:——得一老师引导学生想:“1个2是2,1个3是3,1个4是4,那么1个1应当是1。相应的乘法口诀是:一二得二,一三得三,一四得四;那么,1乘以1得1,口诀应当是-一得一。“[设计意图]在学习过乘程中,由易到难,层层深化,体现了教学的一般规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三、 巩固练习1、 做教科书第一25页”做一做”中的练习。做第1、2题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做、然后再集体订正。这样的练习题可以帮助学生驾驭乘法口诀的意义和来源,同时用这些口诀进行乘法计算,通过计算又可以巩固乘法口诀。第3题,是对口令嬉戏题。可以用来复习学过的乘法口诀,训练学生记熟每一句口诀。练习时,可以由老师说题目,先让学生集体说得数,然后再指定学生说得数,尽量多给学生一些练习机会。第4题,让学生看乘法算式写出乘法口诀,老师巡察,帮助有困难的学生。2、 做练习六第1题。教学时,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能背出1-4的乘法口诀。假如某个学生乘法口诀不熟,或者某个学生某句口诀不够娴熟,老师都要刚好赐予帮助。[设计意图]巩固所学新学问,使学生能够正确进行计算。四、 小结作业老师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要求学生回家背诵2、3、4的乘法口诀。第八课时2、3、4的乘法口诀练习教学内容:书本第56〜57页教学目的:1、 使学生熟识2、3、4乘法口诀,初步记住2、3、4的乘法口诀,初步会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教学重点、难点:1使学星熟记須3、4的乘法口诀,能够比较娴熟地进行乘法计算。2、 进一步明确乘法口诀的含义和来源,沟通与加法的联系。教具、学具打算: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1、 开火车,对口令2、 背一背二三( )五五( )四五( )二四(三三( )二二( )三四( )三五(五( )四四( )一一( )一四([设计意图]巩固2〜3的乘法口诀,达到娴熟运用。3、 填一填4X©=205X3=* ♦X5=10ex5=25 BX2=104X©=201X5=D AX5=15 ☆X5=20 0X0=25 5X*=30[设计意图]用新奇的复习手段,来帮助学生敏捷驾驭所学学问。4、 算一算1) 两个因数都是5,它们的积是多少?2) 摆一个◊须要根小棒,摆这样的3个◊要多少呢?5、 想一想。假如表示5,那么表示( ),[设计意图]用文字或直观图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二、 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