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统编六(下)第1单元古诗三首2_第1页
语文统编六(下)第1单元古诗三首2_第2页
语文统编六(下)第1单元古诗三首2_第3页
语文统编六(下)第1单元古诗三首2_第4页
语文统编六(下)第1单元古诗三首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古诗三首第2课时加小学语文QQ群636477291下载更多增值资料一、了解诗人,理解诗题,了解诗中所提到的风俗1.背诵《迢迢牵牛星》。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与七夕节有关的《迢迢牵牛星》。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与寒食节、中秋节有关的两首古诗。《寒食》《十五夜望月》①寒食节

这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寒食节那天禁止一切烟火,不能生火做饭。事先准备好熟食,等时候只能吃冷的食物,所以叫“寒食”。后来又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斗鸡等习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2.习俗介绍。②中秋节这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习俗展示走月祭月赏月吃月饼舞火龙赏桂花①韩翃生平介绍: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是“大历(唐代宗年号)十才子”之一。天宝年间考中进士。因作《寒食》被唐德宗赏识,官至中书舍人。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主要作品:《寒食》《宿石邑山中》《送客贬五溪》等。3.作者介绍。②王建生平介绍:字仲初,生于颍川(今河南许昌),唐代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大历年间考中进士,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任陕州司马。他擅长乐府诗,他的乐府诗多反映社会矛盾和民间疾苦。主要作品:《田家行》《水夫谣》《织锦曲》等,有《王司马集》传世。4.联系自己的生活,说说自己过中秋节的体验和对寒食节的认识。示例:中秋节家家户户赏月、吃月饼,全家团圆很热闹。而寒食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因为和清明离得较近,所以人们将两者合在一起只过清明节。但寒食所代表的人们对忠诚、廉洁、政治清明的赞许,一直未变。了解了诗人及诗文的背景知识,我们就能走进作者的心境,随着诗人的笔触,带着无限的遐想,感受他们的浓浓思绪。二、学习《寒食》1.理解诗句含义,感悟诗文作者所表达的情感。(1)生字。侯栖鸦注意这里没有一竖。hóuqīyā(2)朗读古诗,圈出诗句中写到的景物,初步想象诗文描绘了哪些画面。寒食唐·韩翃(hóng)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答案:描绘了春城飞花图和走马传烛图。(3)小组内轮流读诗,借助注释边读边理解诗句意思。春城:指春天的京城。御柳:皇帝里的柳树。汉宫:这里用汉代皇宫来指唐代皇宫。传蜡烛:指宫中传赐新火。五侯:这里泛指权贵豪门。诗意: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英缤纷,寒食节的东风吹拂着宫城里的柳枝。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赐蜡烛,袅袅轻烟在王侯贵戚的府第飘散开。(4)说一说自己对故事中的哪个画面印象最深刻,从中自己感受到什么。春城飞花寒食东风示例:①“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中,通过“飞”字和“斜”字,明写花、柳而暗写风,与“东风”相呼应;“御柳斜”写皇城垂柳随风摇曳之态,与“飞”前后相衬,写出了春日美景的灵动。②“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中,这两句通过“传”和“散”,生动地描绘了传烛的画面。“传”不但富有动态,也有依次赏赐的意思,可见封建等级之森严。“散”描绘了青烟袅袅的景象,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2.带着自己的独特感受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寒食【唐】

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小结:我们在读诗时,可结合相关的历史背景知识,来理解诗文大意,体会诗人的内心世界。板书设计寒食春城飞花图走马传烛图太平盛世——飞花、东风、御柳——传蜡烛、轻烟散主旨这首诗描绘了寒食节京城的美景和皇帝赏赐权贵大臣新火的景象,既表达了作者对春日美景的喜爱和对太平盛世的歌颂,也暗含着对特权阶级的讽刺。轶事趣闻

虽然该诗暗藏讽意,但形象生动的典型化描写征服了当时的皇帝。据《本事诗》记载,唐德宗十分赏识韩翃的这首诗,阅后,特意赐予他“驾部郎中知制诰”的显职。由于当时江淮刺史与韩翃同名,德宗特意亲书此诗,并批道:“与此韩翃”。韩翃的《寒食》一诗,不仅受当时皇帝喜爱,一般朝士也口口相传,珍爱有加。《唐音癸笺》里,还特意记录“韩员外(翃)诗匠,意近于史,兴致繁富,一篇一咏,朝士珍之”这一盛况。1.反复诵读,了解古诗内容。三、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十五夜望月》(1)边读古诗,边想象画面。(2)反复诵读,体会诗情。朗读节奏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学习生字左窄右宽左略小右略大栖鸦栖鸦qīyā十五夜: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夜晚。中庭:即庭中,庭院中。地白:指月光照在庭院地上的样子。栖:鸟类停留,歇宿。冷露:秋天的露水。尽:都。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思念亲人的思绪。落:在,到。诗意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鸦鹊,秋露点点无声,打湿了院中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仰望,不知道这秋日情思会落到谁家?2.完成“学习卡”,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感受与收获。景物地面乌鸦冷露桂花我想象到的画面我感受到的情感类似的古诗答案:景物地面乌鸦冷露桂花我想象到的画面月光洒落庭院,地面一片雪白,鹊鸦在树上栖息着,秋露无声,打湿了院中的桂花。我感受到的情感思念家乡、亲友类似的古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3.交流各自积累的表达思念之情的诗。示例: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4.背诵古诗。《十五夜望月》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可以按照景物出现的顺序背诵前两句,然后根据翻译,理解后两句的意思,多读几遍,直到背会。板书设计十五夜望月冷清秋景望月思人太平盛世——地白、树栖鸦、冷露、桂花——人尽望,秋思落谁家四、课外拓展,了解更多古诗中的习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节)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节)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寒食节)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七夕节)寒食节在冬至后的第105天,清明节前1—2天。寒食节历史悠久,这一天禁火,人们只能吃冷食。后来,寒食节又增加了祭扫、踏青、荡秋千等风俗。相传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困苦。有一次,跟随他的介子推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做了国君(即晋文公),介子推却带着自己的母亲隐居绵山。晋文公想起介子推的大恩,决定重用他。晋文公到山中寻他不得,情急之下,放火烧山,想要逼介子推下山。结果介子推母子宁愿被烧死也不肯出来。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绵山改名介山,还下令每年的这一天都要禁火和吃冷食,从而形成了寒食节。寒食节的来历1.下列标红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日暮(mù)纤细(qiān)山脉(mài)B.御柳(yù)泣涕(tì)机杼(zhù)C.冷露(lòu)韩翃(hóng)皎洁(jiǎo)D.五侯(hóu)落叶(luò)栖鸦(xī)B2.《寒食》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