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3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核心考点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1.矛盾的含义含义矛盾概念反映的是事物内部的对立和统一关系。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正确理解(1)“对立”和“统一”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矛盾的双方本身(2)“事物内部”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矛盾,不是人们从外部强加的,说明矛盾是客观的。哲学上的矛盾不能被随意制造或消灭。“事物内部”并非指只有事物内部才有矛盾,事物之间也存在矛盾提醒哲学矛盾≠逻辑矛盾,结合《逻辑与思维》矛盾律的知识加深理解。哲学矛盾逻辑矛盾含义不同客观事物本身所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人们在叙述或回答问题时出现的首尾不一、互相“打架”的现象形成不同客观存在的主观造成的(可以避免)断定不同两个方面都是真的两个方面不可能同时是真的2.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1)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区别同一性斗争性含义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体现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特点相对的、有条件的绝对的、无条件的(2)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联系①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②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③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由此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3)方法论①要求我们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片面性。②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③要善于创造和利用条件,促使矛盾双方向有利方向转化。归纳提升联系、发展、矛盾的关系唯物辩证法是研究世界状况的。联系和发展从表层回答了世界的存在状况,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而矛盾观点则从深层次揭示了出现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图示如下:1.对立和统一是矛盾的双方。纠正:对立和统一是矛盾双方的关系,而不是矛盾双方本身。2.斗争性和同一性相互联结、相互分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纠正:矛盾双方相互联结、相互分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3.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并为斗争性所制约。纠正: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4.矛盾双方的斗争性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纠正: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考向一矛盾的含义典例1(2022·广东高考)下图漫画《当你阻碍别人前进的同时,无疑切断了自己的后路》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①事物发展有曲折性,要勇敢面对挫折与考验②事物联系是多样的,要用长远的眼光看问题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要全面地看待事物④主要矛盾决定事物性质,做事情要分清主次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易错提醒:混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作用。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和方向,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变式1(2021·北京高考)浅溪曲涧,步石几点。汀步本是小溪中的渡水设施,现在被广泛应用于园林,铺设在草坪上,营造出独特的意趣。有人说,汀步的间距不合理,一步太小,两步又太大;也有人说,汀步间距的设计就是为了让人放慢脚步,边走边欣赏,而且这种设计还能照顾到老人和小孩。对此,评论恰当的是()A.草坪汀步作为园林道路其个性寓于路的共性之中B.草坪汀步说明审美追求和以人为本可以有机结合C.同一事物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区别因人而异D.矛盾的解决是以牺牲矛盾双方的某一方为条件的答案B解析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A错误。让人放慢脚步,边走边欣赏,还能照顾到老人和小孩,这说明审美追求和以人为本可以有机结合,B符合题意。材料反映了矛盾双方的关系,但未涉及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区别,C排除。矛盾双方的斗争是绝对的、无条件的,D排除。考向二矛盾的基本属性典例2(2022·湖北高考)下图漫画描绘了插秧的劳动场景。该漫画表明()①“后退”与“前进”没有明确的界限②“后退”的表象蕴含着“前进”的规定③“后退”与“前进”相互排斥相互对立④“后退”与“前进”具有相互联结的属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D解析“后退”与“前进”二者有明确的界限,故①错误。“看似后退,实为前进”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后退”的表象蕴含着“前进”的规定,“后退”与“前进”具有相互联结的属性,故②④符合题意。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材料主要体现矛盾的同一性,没有体现矛盾的斗争性,故③排除。故本题选D。口诀法巧辨同一性和斗争性同一性斗争性相互依赖:“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相互贯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转化:“你变成我,我变成你”相互排斥:“你离开我,我离开你”相互对立:“你不是我,我不是你”变式2(2018·江苏高考,节选)德国有个千年小镇,自1928年起每年2月都会举办“中国人狂欢节”,挂灯笼、贴福字,到处洋溢着中国气息。当地人讲,他们与中国很早以前就有通商交往,由于迷上了中华文化,便渐渐以“中国人”自居。不过,《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6-2017》显示,不少海外受访者对中华文化的了解更多的还局限于中餐、中医药和武术等,中华文化要在世界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依然任重道远。有人认为,中华文化唯有秉持民族特色,才能在世界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请从矛盾基本属性的角度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答案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双方具有斗争性,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中华文化需要秉持民族特色;矛盾双方具有同一性,中华文化与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依赖、相互贯通,中华文化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题中观点强调了矛盾双方的差异性,肯定了中华文化的独特价值,但忽略了本民族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之间的同一性。核心考点二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1.矛盾的普遍性含义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地位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方法论要敢于承认矛盾,勇于直面矛盾,善于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时政术语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我们要增强问题意识,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2.矛盾的特殊性含义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表现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三是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方法论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归纳提升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表现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原理①二者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对立统一②二者相互转化。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场合是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普遍性方法论要求我们从中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1.矛盾具有普遍性,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矛盾。纠正:只有在一定条件下,两个事物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才构成现实的矛盾。2.矛盾的解决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纠正:自在事物的矛盾的解决与人的主观能动性无关。3.承认矛盾的特殊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纠正: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纠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不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考向一矛盾的普遍性典例1(2021·河北高考)美学家朱光潜说过,我们所居的世界是最完美的,就因为它是最不完美的。假如世界是完美的,件件事都尽善尽美了,自然没有希望发生,更没有努力奋斗的必要。人生最可乐的就是活动所生的感觉,就是奋斗成功而得的快慰。从哲学的角度看,这段话体现了()①事物的性质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②矛盾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③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④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D解析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①错误。事情充斥着矛盾,才会有希望发生,才会有努力奋斗的必要,人生才会在奋斗中成功,这说明矛盾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②正确切题。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③错误。“世界是最完美的,就因为它是最不完美的”,意味着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④正确切题。故本题选D。变式1宋朝张先《木兰花》中云:“人意共怜花月满,花好月圆人又散。”下列诗句与题诗所含哲理相近的是()A.月满中秋夜,人人惜最明B.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D.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答案D解析题干的意思是情人们都很想一起欣赏花儿盛开时月儿又圆满的美景,可是等到花儿开放月儿又圆的时候,情人却已经分开了,体现了矛盾是普遍的。D的意思是每年的今夜,月光都像白色的丝带一样,可是人却常常分别在千里之外,体现了矛盾是普遍的,与之相一致。A、C体现的是一种美好愿望,B体现的是事物是运动变化的,均不符合题意。考向二矛盾的特殊性典例2(2022·浙江1月选考)下列选项中与漫画《滚铁环》哲学寓意相通的是()①众人拾柴火焰高②牵一发而动全身③一把钥匙开一把锁④善弈者谋势,不善者谋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漫画的意思是滚铁环的铁棍不是越多越好,在这个游戏里,一个就够了,表明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要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否则整体功能小于部分功能之和。“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善弈者谋势,不善者谋子”意思是善于下棋的人谋划整盘棋的局势,不善于下棋的人谋划每一颗棋子,体现了要着眼整体,统筹考虑,优化组合,③④入选。“众人拾柴火焰高”体现人多力量大,与漫画寓意无关,①不选。“牵一发而动全身”体现关键部分对整体的作用,漫画未涉及,②不选。变式2步入大数据时代,人们越来越关注数据的存储问题。有研究表明,用于即时访问的“热数据”,最好用闪存;而那些即时性不强,人们又经常使用的“温数据”则应保存在磁盘里;用于长期存档的“冷数据”就适合用专用磁带记录。材料体现的哲理是()A.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B.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C.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D.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答案D解析题干旨在强调不同类型的数据需要用不同的存储工具进行存储,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D正确。题干没有涉及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主次矛盾的转化,A、B、C说法正确,但都不符合题意。考向三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典例3(2022·江苏高考)“凡事不宜刻,若读书则不可不刻;凡事不宜贪,若买书则不可不贪;凡事不宜痴,若行善则不可不痴。”这段话蕴含的哲理是()A.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B.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对立统一C.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答案B解析题干的意思是,做任何事都不应当过分苛刻,如果读书,就不能不深入刻苦;做任何事都不应当过分贪多,如果买书,就不能不越多越好;做任何事都不应当过分痴心,如果行善,就不能不一心一意,这主要说明所有的事情不是绝对的,都有特殊性,事物都处于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中,B正确。A、C、D三个观点本身都是正确的,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选。变式3(2022·湖南高考)花色各样的中国瓷器名扬四海,瓷器颜色主要由釉里所含的金属元素决定。青瓷的釉里含有铁元素,而白瓷的釉是单纯的石灰釉,铁的含量越少越好。青花瓷釉中则含有钴元素。由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每一件瓷器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②不同颜色瓷器的特殊性寓于其普遍性之中③具体分析瓷器的普遍性才能区别不同颜色的瓷器④把握金属元素的特殊性才能制造不同颜色的瓷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瓷器颜色主要由釉里所含的金属元素决定。但是像青瓷的釉、白瓷的釉、青花瓷的釉含的金属元素不同,说明了每一件瓷器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把握金属元素的特殊性才能制造不同颜色的瓷器,故①④正确。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故②错误。具体分析瓷器的特殊性才能区别不同颜色的瓷器,故③错误。故本题选B。易错提醒:误认为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并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课时精练一、选择题1.春秋时期,晋献公向虞国借路进攻虢国。宫之奇劝谏虞公:“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翫。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下列古语与宫之奇的劝谏蕴含哲理相近的是()①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②覆巢之下,安有完卵③孤阴不长,独阳不生 ④物有甘苦,尝之者识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C解析题干的意思是“虢国是虞国的屏障。虢国灭亡了,虞国必定会跟着被灭掉。俗话说,‘面颊和牙床骨是相互依存的,失去了嘴唇牙齿就会受冻’”。体现了联系的观点和矛盾双方相互依存。①形容凡事要遵照辩证发展规律,不可急于求成,④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不符合题意。②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入选。③体现了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的观点,符合题意。2.(2022·浙江1月选考)20世纪90年代,某县遭到百年不遇的台风侵袭,海水倒灌,导致土地盐碱化,许多传统作物无法继续种植。在充分调研后,该县把海水养殖作为当地农业发展的新方向。经过多年努力,海水养殖业占据了该县农业经济的半壁江山,成为当地经济增长的亮点。这表明()①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②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③否定是外力作用的结果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经过多年努力,主客观相统一,海水养殖业占据了该县农业经济的半壁江山,成为当地经济增长的亮点,灾害变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矛盾双方相互转化,②④入选。材料没有体现新旧事物,①不选。辩证否定是内力的作用,③不选。3.位于福建省莆田市的木兰溪曾经水患频仍,千百年来当地人谈“溪”色变、深受其害。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多次关心、调研木兰溪的治理工作。当地干部群众接续奋斗,经过20多年的综合治理,实现了从谈“溪”色变到“人水和谐”的生态跨越。木兰溪治理的生动实践折射出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有()①人民至上的价值观 ②尊重自然的唯物观③和谐共生的矛盾观 ④综合治理的系统观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实现了从谈“溪”色变到“人水和谐”的生态跨越,体现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折射了和谐共生的矛盾观,③符合题意。木兰溪的历史性跨越建立在20多年的综合治理基础上,④符合题意。①②不属于题目所要求的“唯物辩证法”。4.下图漫画《愚蠢·智慧》给我们的启示是()①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并为斗争性所制约②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做事情要分清主次③矛盾具有同一性,要积极推动事物朝有利的方向转化④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要善于分析和把握各种条件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①错误。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且材料不涉及矛盾的主次方面的知识,②不选。5.钱钟书先生在小说《围城》里,说到“婚姻就像围城,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这句话经常被人用来比喻人们得非所愿的状态,即不满自身处境、希望通过改变当前处境而进入另一种处境,结果还是有很多不满意,所以围城内外都不是心中的理想处境,从内心的追求看,围城内外双方的改变经常都归于失败。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得非所愿”的原因有()①只注意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而忽视其前进性②只注意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而忽视其曲折性③只注意愿望与效果的斗争性,而忽视其同一性④只注意愿望与效果的同一性,而忽视其斗争性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答案B解析材料中“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说明事物的发展具有曲折性,“城外的人想冲进去”说明事物的发展具有前进性。“得非所愿”的原因在于人们只想冲进去,没有关注到为什么有人想逃出来,即只关注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忽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故①排除,②当选。材料中“婚姻就像围城,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说明人们注重实现效果,达到自己的愿望。会“得非所愿”是因为人们只关注了愿望与效果的同一性,而忽视了愿望与效果之间可能存在的斗争性,故③排除,④当选。6.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①任何事物都有利与弊两个方面②要着重抓住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③要透过现象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④要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任何事物都包含两个方面,但不一定是利与弊两个方面,①错误。当我们只关注树上的果实时,我们就有可能掉进地上的陷阱,这是对立统一的体现,并未涉及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②不符合题意。7.从哲学角度看,“吵架需要两个人,停止吵架只需要一个人”意在强调()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②矛盾的斗争性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④矛盾的存在以双方的差异和对立为前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吵架的两个人构成一个矛盾体,缺少任何一方,矛盾就停止或消失,说明了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②入选;争吵的一方闭嘴,矛盾的统一体解体,说明矛盾的存在以双方的差异和对立为前提,④入选。8.乡村振兴战略的图景正在中国大地展开。这是一个大变局,这里有惊喜,也有忧伤;有新生,也有死亡;有“风正一帆悬”的畅快,也有“云深不知处”的迷惘……材料表明()①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有不同的特点②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③发展的趋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④事物都包含着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材料没有涉及矛盾的特殊性,①排除;事物发展的趋势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的途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③错误。9.人生这条路很长,未来如星辰大海般璀璨,不必踌躇于过去的半亩方塘。那些所谓的遗憾,可能是一种成长;那些曾经受过的伤,终会化作照亮前路的光。这段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①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③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④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遗憾”与“成长”“伤”与“光”,是事物的两个方面,要全面地看待,③入选。“人生这条路很长,未来如星辰大海般璀璨”,体现了事物在发展,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④入选。10.春天是一个富有生命力、充满希望的季节,古往今来,很多诗人对其赞美。杜甫诗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白居易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贺知章诗云“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①对春天各种景物的描写来源于诗人对春天的想象力②对春雨、桃花、垂柳的描写体现了意识的自觉选择性③对“人间芳菲”“山寺桃花”的描写体现矛盾特殊性④对春天各种直观描写体现了意识活动的直接现实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对春天各种景物的描写来源于客观事物,而不是来源于诗人的想象力,①错误。只有实践才具有直接现实性,意识活动不具有直接现实性,④错误。11.接种疫苗是防控疫情最有效的方式,疫苗的原理是通过模拟感染提高人体对入侵病毒的免疫力。一支疫苗的诞生,最少要经过提取病毒样本、分离病毒、动物实验、开展临床试验四个阶段。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积极做好量的积累,才能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②思维与存在具有社会性,可以推动人类揭示自然界之谜③真理具有客观性,科学实验与真理应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要坚持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方法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C解析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不是具有社会性,排除②。科学实验属于实践,认识与实践应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错误。12.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中国式现代化所蕴含的哲理是()①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其他国家能从中国式现代化中寻找共性②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中国式现代化能够给其他国家提供借鉴③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中国式现代化既切合中国实际也符合世界大势④抓住事物发展关键,中国式现代化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②错误。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不是抓住事物发展关键的主要矛盾,④不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13.(2021·江苏新高考适应性考试A)某校政治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本地基层治理的情况开展了调查。他们了解到,该地党委、政府制定《关于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德治、法治、自治”三治融合建设的指导意见》,出台相关文件、建立相关制度;村(居)民会议制定、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社区公约;文明评审团由居民或村民组成,评判身边的好人好事或不良现象,分别挂上“红榜”和“黑榜”;百事服务团整合社会志愿服务、专业技术服务力量,为村民提供贴心的组团式服务;法律服务团聘请法律顾问、司法工作人员下到基层,开展法治宣传,帮助群众化解矛盾。经过积极探索,已建立起“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工作机制,逐渐形成了“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局面,实现了“德治、法治、自治”三治融合。讨论的过程中有人提出质疑:推广“三治融合”的经验是否会妨碍其他地方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请你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对此作出回应。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电视摄像与编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传统建筑与园林营造》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朗诵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数据可视化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师范大学《细胞生物学专题》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手球》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省宝鸡市凤县2025届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县2025年高考物理试题命题比赛模拟试卷(23)含解析
-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2024-2025学年高三3月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 公司治理与法律风险防范专题讲座
- (完整版)韩国商法
- 江苏旅游职业学院辅导员考试试题2024
- 2023年盐城射阳县兴桥镇招聘村(社区)干部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4年北京市公安局文职辅警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高清版)DZT 0350-2020 矿产资源规划图示图例
- BOM中的工艺模块
- 水电预留预埋课件
- 2023年宁波图书馆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 《药理学》课程标准(2022年修订)
- 国开2023秋《人文英语3》第5-8单元作文练习参考答案
- 关节活动度检查(ROM-T)徒手肌力检查(MMT)记录表(2-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