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地球大气第一页,共二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大气的组成水汽杂质干洁大气
氧气氮气臭氧二氧化碳
稀有气体
氩气第二页,共二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一、干空气的成分(25Km高度以下)含量(%)临界温度临界压力沸点温度(℃)(当大气压力为气体种类按容积按质量分子量(℃)(大气压)1013.3hPa)氮(N2)78.0975.5228.016-147.233.5—195.0氧(()2)20.9523.1532.000—118.949.7—183.1氩(Ar)0.931.2839.944—122.048.0—185.6二氧化碳(CO2)0.030.0544.01031.073.0一78.2臭氧(()3)1.0×10-648.000—5.092.3—111.1干洁空气10010028.966—140.737.2—193.0
从上表看出,各种气体的沸点都很低,在地球上可能出现的温度范围内,除CO2、O3外,其它气体永无液化的可能,所以干洁大气是永久气体。第三页,共二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四页,共二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1)近地面气层臭氧含量很少,从10千米高度开始增加,在20-25千米高度处达到最大值,再向上,臭氧含量逐渐减少,在55-60千米高度,O3已极少;(2)太阳辐射中波长短于0.29微米的紫外线被臭氧吸收,保护地面的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透射到地面上少量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同时由于大量吸引太阳紫外线,使得20-25千米气层以及上层的温度大为增加。
1、臭氧(O3)
第五页,共二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六页,共二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2、二氧化碳(CO2)
大气中CO2含量很少,其平均含量约占大气容积的0.03%,并且多集中于20千米以下的气层里,在20千米以上,CO2的含量显著减少。CO2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使地面保持较高的温度,产生“温室效应”。1750年前维持在280ul/l,目前360ul/l。“C素循环”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七页,共二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1)大气中的氮,植物不能直接吸收,但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具有固氮作用,能够固定和利用大气中的氮,另外大气中氮的氧化物也可随降水进入土壤,供给植物的需要。(2)氧不但为动物和植物呼吸所必需,并且还决定着有机物质的燃烧、腐败和分解。
3、氮(N2)和氧(O2)
第八页,共二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1、它主要集中在2—3千米以下的大气层中。2、大气中水汽的含量还随地区、季节的不同而变化;一般来讲,低纬度地区大气中水汽含量比高纬度地区多。3、在大气温度变化的范围内,水汽是唯一能进行气、液、固态三相变化的大气成分。4、水汽有两个特点:其一是水汽在相变过程中都要吸收和放出潜热;其二水汽能强烈吸收和放射长波辐射。所以,水汽不仅影响大气中的湿度状况,同时也影响地面和空气温度变化。二、水汽对成云致雨有重要的作用第九页,共二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三、大气中的杂质
大气中悬浮的各种固态和液态微粒,统称杂质。它们主要集中在3千米以下的低层大气中。
杂质对大气中物理过程和现象的作用:(1)吸收太阳辐射,使空气温度增高,但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2)阻挡地面辐射,减缓地面的辐射冷却。(3)降低大气的透明度,影响能见度。(4)充当水汽的凝结核,对成云致雨有重要意义。第十页,共二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十一页,共二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大气上界的界定:1、极光出现的最大高度是1000—1200千米来估计大气上界,因此,将此数字定为大气的物理上界。2、大气密度接近于星际气体密度的高度来估计大气上界。大气上界为2000—3000千米。
一、大气上界极光第十二页,共二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二、大气的铅直结构第十三页,共二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低纬地区平均为17—18千米,在中纬地区平均10—12千米,在高纬地区平均为8-9千米。一般夏季对流层厚度比冬季厚。2千米以下大气层称为摩擦层;2米以下大气层称为贴地气层。对流层特点:(1)集中了整个大气四分之三的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大气中的各种天气现象如风、云、雨、雪等都发生在这一层里,对天气分析和预报具有重要意义。1、对流层第十四页,共二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十五页,共二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2)气温随着海拔高度的增高而降低。平均来说,每上升100米,气温约下降0.65℃,称气温递减率,也叫气温铅直梯度,通常以r表示:r=ZT¶¶-
(3)对流层空气具有强烈的垂直运动和不规则的乱流运动。结果使高层和低层之间的冷暖空气进行了交换,使近地面的热量、水汽,杂质等向上输送。这对成云致雨有重要作用。
(4)气象要素水平方向上分布不均匀(温度、湿度)。第十六页,共二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2、平流层自对流层顶到55千米高度。平流层的特点:第一、在平流层的下部,随着高度增加,气温最初保持不变,在25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显著升高;到55千米高度可达-3℃。第二、在平流层中空气的垂直运动明显减弱,主要是水平运动。第三、在平流层中、水汽和尘埃含量极少。晴朗少云,大气透明度好,气流比较平稳,适于飞机飞行。第十七页,共二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十八页,共二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3、中间层自平流层顶到85千米高的气层为中间层。气温随高度增高而迅速下降,其顶部气温可降至-83℃以下。有强烈的对流运动,称为“高空对流层”。4、暖层暖层位于中间层顶至800千米高度。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迅速增高。暖层的空气处于游离状态。这是由于该层空气在强烈的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呈电离状态。由于这一特点,暖层又称为电离层。对无线电通讯,卫星、火箭的发射有重要作用。
5、散逸层800千米高度以上的大气层称为散逸层。大气物质具有向星际空间散逸的特性。第十九页,共二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二十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14课 请帮我一下吧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统编版
- 2025年湖南省岳阳市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新版
- 第11课《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2024天津泰达产业发展集团所属企业员工岗位社会化公开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七年级下册英语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 第六章 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
- 2024中铝(雄安)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实习生招聘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Unit 2 Grammar 3a-3d教学设计 Unit 2 Grammar 3a-3d教学设计 标签标题
- 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新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历史(部编版)
- 《第2课 昂首阔步-计时器和对象的位移》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信息技术清华大学版2012九年级上册
- Q∕GDW 11612.2-2018 低压电力线高速载波通信互联互通技术规范 第2部分:技术要求
- 公司办公室5S管理规定(实用含图片)
- (完整版)餐饮员工入职登记表
- 智能化工程施工工艺图片讲解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解读
- 2022年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 咳嗽与咳痰课件
- 咖啡树的修剪方法和技术_种植技巧
- 小学四年级数学奥数应用题100题
- 综合布线验收报告材料
- 《初三心理健康教育》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