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幼儿园人类月球日主题班会实用课件两篇_第1页
中小学幼儿园人类月球日主题班会实用课件两篇_第2页
中小学幼儿园人类月球日主题班会实用课件两篇_第3页
中小学幼儿园人类月球日主题班会实用课件两篇_第4页
中小学幼儿园人类月球日主题班会实用课件两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月20日HumanMoonDay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11号飞船安全着陆月球,几个小时后,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在月球上首次留下人类的足迹。为了纪念人类第一次登月成功,每年的7月20日就成为“人类月球日”。01.你对月球了解多少?02.人类对月球的探索03.中国的探月梦目录CONTENTS你对月球了解多少?月球,俗称月亮,古时又称太阴、玄兔,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他本身并不反光,因为反射太阳光而发亮你对月球了解多少平均直径:约为3476公里表面积:3800万平方公里体积:地球的1/49质量:相当于地球的1/81表面重力:地球的1/6平均距离:约384400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走10圈最近时:约36万公里最远时:约40万公里白天: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为+127℃夜晚:-183℃地形:环形山、月海、月陆、辐射纹你对月球了解多少月球由什么物质组成的?月球岩石中含有地球中全部元素和60种左右的矿物,其中6种矿物是地球没有的。月壳中主要元素:铀、钍、钾、氧、硅、镁、铁、钛、钙、铝、氢三种主要岩石月海玄武岩:富含铁、钛斜长岩:富含钾、稀土、磷角砾岩:岩屑颗粒氢硅钾铁氧镁新月(朔月)娥眉月上弦月盈凸月满月(望月)亏凸月下弦月残月月球由什么物质组成的?超级月亮(Supermoon)是1979年由占星师理查德·诺艾尔提出的名词,是一种新月或满月时月亮位于近地点附近的现象,月亮位于近地点时正好出现新月,称为超级新月;月亮位于近地点时正好满月,称为超级满月。什么是超级月亮1、月球的形成:较大的重击科学家们猜测月球的形成源自远古时期星体间的较大碰撞,很可能是46亿年前在太阳系诞生不久,一颗火星大小的星体碰撞地球。地球和火星大小星体所形成的岩石残骸在地球轨道附近形成,当这些岩石灰尘云冷却下来时,形成小型的固态结构,最终聚集在一起形成了月球。2、月球有时白天升起,有时夜晚升起每天人们看到观测到月亮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这非常类似于日出和日落,地球是自转运行着的,自东向西,因此人类在地球可以看到月球升起落下。月球每次月相变化周期为29.5天。平均月球每天升起的时间会平均晚50分钟。这将解释为什么有时升空是在夜晚升起,而多数情况下却是从白天升起。月球鲜为人知的奥秘月球鲜为人知的奥秘3、月球旋转速度与轨道速度匹配时人们将无法看到月球另一侧月球并没有“暗边区域”,然而月球的“远侧”是人们无法从地球上进行观测的。经过一段时间,地球重力作用减缓了月球的旋转速度,一旦月球旋转速度足够慢,与其轨道速度相匹配,人们从地球上就很难看到月球的远侧,月球向地球面对的始终是一侧。4、月球重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月球的质量是地球的27%,其重力作用仅是地球的六分之一。如果你在月球上抛下一块石头,它降落的速度会非常慢,而宇航员在月球上能够跳跃很高。如果你在地球上的重量为150磅,那你在月球仅重25磅。月球鲜为人知的奥秘5、最大的满月和最小的满月月球环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并不是一个圆形,而是一个椭圆形,因此月球每次环绕一周时,地球中心与月球中心的距离是不断变化的。当月球抵达近地点时,与地球的距离为363300公里时,在地球上月球呈现出最大的满月;当月球抵达远地点时,与地球的距离为405500公里时,在地球上月球呈现出最小的满月。最小满月比最大满月小14%,但亮度却增加30%。实际上最大满月和最小满月之间并不是月球体积变大,只是它与地球的距离发生变化而已。6、“痘疮历史”月球表面痘疮般的陨坑揭示出过去它曾遭受猛烈的陨石碰撞,由于月球没有大气层,以及月球内部缺乏活动性,其表面的陨坑可记录几十亿年前陨石碰撞的迹象。月球与地球不一样,由于月球缺乏内部地质活动,几十亿年前的碰撞弹坑至今仍清晰可见,但在地球上则会由于地壳变化和风化等因素逐渐消失。通过对月球陨坑的年代测定,科学家发现月球在大约40亿年前曾遭受了“重大撞击事件”。前不久,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称,地球生命可能起源于44亿年前,在重大撞击事件之前地球上就存在着生命形式。这一时期小行星撞击只可能熔化地球表面的一部分,有一些微生物当时可能会生活在地球表面以下数公里处。月球鲜为人知的奥秘7、像一个鸡蛋月球不是一个标准圆形,它的外形更像是一个鸡蛋。同时,月球的重心和几何中心并不重合,其重心偏向地球2公里。8、月震在“阿波罗”宇航员抵达月球表面时他们使用地震检波器发现它并不是一颗灰色死亡星球,在地质结构上会发出一些“声音”。这是小型月震,该现象起源于月球表面以下几英里处,科学家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地球引力作用形成的,有时会在月球表面发现一些微小的碎片以及气体逸出。科学家认为月球的内核非常炽热,或许部分已熔化,就如同地球的内核一样。月球鲜为人知的奥秘9、月球引起地球海洋潮汐地球上的海洋潮汐主要是由于月球造成的(太阳具有部分影响),月球的重力作用牵引地球的海洋,伴随着地球的旋转,月球的重力将使地球海洋形成潮汐。在满月和新月时,太阳、地球和月球将排成一条线,产生更高的潮汐。当月球最接近地球时,涨潮就越高,我们称其为近地点涨潮。令人感兴趣的是,月球“偷走”了地球的一些转动能,从而导致地球每个世纪自转周期会减缓1.5毫秒。10、

月球离地球远去,地球1个月将变成47天目前,月球正在远离地球,每年月球会偷走地球的转动能,从而导致以每年4厘米的速度远离地球。研究人员称,当46亿年前月球形成之初时,月球与地球的距离为22530公里,而现在两者之间的距离为450000公里。期间地球的旋转速率逐渐减缓,地球的白天越来越长,最终地球的旋转将越来越慢,直至月球绕地球旋转一周的时间达到47天,地球与月球的运行节奏才一致。以后人们1个月的时间概念将改变,将不再是30天或31天,而是47天。探索的五个阶段想象阶段如中国的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初识阶段望远镜的发明使人类初步认识了月球的真实面目近距离认识阶段前苏联1959年1月2日发射的月球1号第一次完成探测器近月飞行,标志着人类可以通过探测器近距离认识月球的开始零距离认识阶段前苏联1959年9月12日发射的月球2号第一次完成探测器硬着陆月球,标志着人类通过探测器可以零距离认识月球的开始实地认识阶段1969年7月20日阿姆斯特朗成为“阿波罗11号”指挥官,他与年轻的宇航员迈克尔·柯林斯(1930-)和巴兹·艾德林(1930-)一起进行登月飞行抵达月球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名称国家抵达时间类别成就月球2号苏联1959/9/13撞击第一次撞击月球表面徘徊者7号美国1964/7/31撞击第一次拍摄了月球表面徘徊者8号美国1965/2/20撞击拍摄了7137张质量优良的照片月球9号苏联1966/2/3着陆器第一次在月球表面软着陆探测者1号美国1966/6/2着陆器测量了月球表面的雷达反射率月球13号苏联1966/12/24着陆器成功使用了机械化土壤探测器探测者3号美国1967/4/20着陆器拍摄了月球12号的着陆点阿波罗11号美国1969/7/20载人宇航员第一次登月阿波罗12号美国1969/11/19载人第一次精确定点着陆月球16号苏联1970/9/20着陆器第一次自动返回月球样本月球17号苏联1970/11/17月面车携带有第一辆月面车人类对月球的探索阿波罗14号美国1971/2/5载人携带有用于采样的“月球人力车”阿波罗15号美国1971/7/30载人携带有第一辆载人月面车月球20号苏联1972/2/21着陆器自动返回月球样本阿波罗16号美国1972/4/21载人探索了中部高原阿波罗17号美国1972/12/11载人在月球上停留最长时间(75小时)月球21号苏联1973/1/15月面车探索了波希多尼(Posidonius)环形山月球24号苏联1976/8/14着陆器从危海带回了样本飞天号日本1993/4/10撞击在弗(Furnerius)地区撞月月球勘探者号美国1999/7/31撞击轨道器在南极附近受控撞月,以搜寻水存在的证据SMART-1欧洲空间局2006/11/14撞击撞月时模拟了一次陨星撞击月船1号印度2008/11/14撞击找到了水存在的证据嫦娥1号中国2009/3/1撞击绘制了月球表面的三维图月球陨坑与遥感卫星美国2009/10/9撞击找到了水分存在的证据人类对月球的探索中国的探月梦中国古代关于月亮的记载中国关于月亮的神话最早载于《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古籍中。关于月亮,中国民间流传着许多传说和神话故事。其中有嫦娥奔月、朱元璋抗元起义等故事。明月寄托人们的思念之情,八月十五中秋节,以月圆比喻人之团圆中国太空探索成就中国目前还没有把人送上月球,根据中国已经确定的计划,中国目前首先要完成的是探月工程。整个探月工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期工程为“绕”,二期工程为“落”,2017年进行的三期工程为“回”,之后再进行载人登月计划。第一步“绕”,2004-2007年,研制和发射我国首个月球探测卫星,实施绕月探测第二步“落”

2013年前后首次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测第三步“回”2020年前后进行首次月球样品自动取样返回探测中国太空探索成就2003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中国航天员杨利伟成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国访客。2005年10月12至17日“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将两名航天员送上太空,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升空,这是中国自主研制并发射的首个月球探测卫星。2008年4月25日中国首颗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2008年9月25日我国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成功发射,宇航员在太空首次出舱活动。2011年9月29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2011年11月1日“神舟八号”顺利升空,随后在太空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两次。2016年11月3日“长征五号”一次性大型低温液体运载火箭于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其运载能力世界第一。20XX探索宇宙奥秘7.20人类月球日—探索宇宙奥秘人类月球日

月球起源的五个假说

关于月球的冷知识月球对地球的重要性人类对月球及太空的探索1234目录月球起源的五个假说第一章月球,天体名称,人类肉眼所见称为月亮,古时又称太阴、玄兔、婵娟、玉盘,是地球的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月球直径大约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大约是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月球是地球已知的质量最大的卫星,月球表面布满了由小天体撞击形成的撞击坑。月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38.44万千米大约是地球直径的30

这是最早解释月球起源的一种假设早在1898年,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的儿子乔治·达尔文就在《太阳系中的潮汐和类似效应》一文中指出,月球本来是地球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球转速太快,把地球上一部分物质抛了出去,这些物质脱离地球后形成了月球,而遗留在地球上的大坑,就是太平洋。要理解这种理论,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孩子被失控了的旋转木马甩了出去,这需要很高的旋转速度。但当科学家计算了所需要的旋转速度时,这个假说就说不通了,因为那时地球的自转速度可能达不到那么快。解释月球起源的一种假设一解释月球起源的一种假设二俘获说认为,月球也可能是在靠近地球时被地球的引力所俘获的。但相比火星的两颗卫星,月球实在太大了,可能并不适合这种情况。如果月球闯入太阳系,更有可能被太阳或者木星俘获,而不是地球。俘获说也无法解释现在月球的近圆形轨道形状。因为根据引力的规律,它应该沿一条扁形或椭圆形轨道运行,而不应该沿一条近圆形的轨道运行。在太阳系中,大多数卫星都在土星和木星等气态巨行星的周围存在,与地球类似的只有火星,它拥有两颗卫星——火卫一和火卫二。对于这两颗卫星,目前主流的观点是,它们可能曾经是小行星,后被火星的重力所俘获,变成其卫星。01020320世纪70年代中期,行星科学家提出了“大碰撞”的假说。这种假说认为,月球是地球和另一个天体发生碰撞后诞生的。在距今45亿年前的早期太阳系,一个被称为“原行星”的火星大小的岩石物体撞向了年轻的地球,抛射出来的物质被送入地球轨道,逐渐聚集形成了月球。到了2000年,天文学家用一位古希腊女神的名字把那颗原行星称为“忒伊亚”。0102如果“忒伊亚”真的促成了月球的诞生,那么月球应该是类似地球和“忒伊亚”的混合体。然而,2001年科学家在对阿波罗登月任务中收集到的岩石进行研究后发现,氧的同位素在地球和月球的岩石中几乎是完全一样的;对钛和锆的研究同样显示地球和月球起源于同一种物质。2016年,科学家使用最新技术对氧的同位素进行精确测量,仍然无法找到在地球和月球之间的差别。2017年,以以色列学者拉卢卡·努夫为代表的行星科学家提出一个关于月球起源的新假说,即地球经历了一系列撞击,它们产生了一些“迷你卫星”,这些卫星的物质主要来自地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迷你卫星”合并成了一个很大的卫星——月亮。01020304关于月球的冷知识第二章月球不是圆的月球是个蛋型,其中比较大的一头对着地球。我们永远看不到月球的背面,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它的平均公转周期相同,所以在地球上,我们永远看不到月球的背面。月球上有月震在1969年和1977年之间,地震仪在月球上每年可以捕捉到3000起月震。大多数月震是由撞向月球的巨大陨石造成的。而这些陨石是由太阳和地球的起潮力引起的。月球的一天特别漫长月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相当于地球的1个月,地球上的一天是24小时,而月球上的一天大概是708小时。月球上的“一上午”,即从太阳升起到正午,需要180小时。月球正在离我们而去月球每年都在轨道上向外偏离3.8cm。据数据显示,月亮诞生之初,与地球的间距仅为2万公里,而现在两者的间距已经扩大到了38万公里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之间的间距会越来越远。12上百岁的脚印第二个“月亮”月球一个脚印能够几百年不变。由于因为月球表面大气层稀薄,几乎没有空气对流所以如果你在月球踩上一个脚印,可能几百年都保持稳定不变。一颗叫做克鲁特尼的小行星,受地球引力吸引而进入地球轨道。它直径约3千米,绕地球一周要花770年的时间。科学家们认为大约5000年后,它会因地球引力的作用被吸入轨道形成所谓的“地卫二”。月球对地球的重要性第三章地球海洋的潮汐现象就是由于月球的存在造成的如果月球消失了,地球的潮汐现象将会消失,我们看到的景象是大海没有了潮起潮落,而且海水的流动也会变慢,比如洋流等也可能会发生改变,这无疑会对海洋生物乃至鱼类都产生不利的影响。“气潮”月球对地球的潮汐作用不仅反映在海洋上,更多的反应在大气层中地球的大气层也是会随着月球的运行而产生潮汐现象的这同时也加速了地球大气的流动,特别是高层大气的流动形成所谓的“气潮”,“气潮”可以影响气压,从而对天气产生影响010203月球的存在能使地球自转轴的倾斜角保持稳定从而使地球的气候相对稳定,现在地球自转轴的倾斜角变化在5度以内。但是如果没有月球,地球自转轴的倾斜角会以数百万年为一周期由0—50度变化.地球气候因而也会大幅度变化,这不利于地球形成稳定的生态环境。010203对于地球上的生物而言,如果没有了月球也不能很好的生活因为很多夜行动物适合在微光下生活,如果月球不存在了,它们的生活状态也必须发生转变。植物在月光照耀下也是生长的速度快、长得好,特别是对于几厘米高、发芽不久的植物最有利。甚至有人认为月亮对人体有一定的影响,因为人体约有80%是液体,月球引力也能像引起海洋潮汐般对人体中的液体发生作用,造成人体的“生物高潮”和“生物低潮”。如满月的时候,生物潮处于高峰,月亮对人的行为影响比较强烈,弦月的时候则反之。地球的时间会变短,对人们的生活乃至动植物的生长有影响对地球而言,如果失去了月亮,那么地球的自转和公转都会加快,这样,地球的每一天和每一年的时间都会变短,这对人们的生活乃至动植物的生长还是有很多的影响的。地球的时间会变短,对人们的生活乃至动植物的生长有影响月球早期比现在更靠近地球,两者的引力导致地球内部温度剧增,地心的岩浆在高温及高牵引力的作用下出现滚动而产生了磁场,这对地球形成了一个“保护盾”,减少了来自太空的宇宙射线的侵袭,如果没有这个保护盾,来自太阳和其他星体的射线对生命的形成和演变都是很不利的。关于这一点,我们只要看一看,月球上大大小小一个套一个的环形山就知道了,如果没有月球的阻挡,这些陨石很可能将会降落到地球上,而比较大的小行星是会对地球生命带来很不利的影响的,就像6500万年前的恐龙灭绝,就是由于小行星的撞击造成的,而也正是由于月球的存在,阻挡了大量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生命才能稳健有序的演变发展,才形成了我们人类这样高级的生物。科学家还认为,地球磁场的形成和月球有关系月球可以替地球阻挡很多小行星的撞击人类对月球及太空的探索第四章斯普特尼克一号是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由前苏联火箭专家科罗廖夫利用导弹改制而成,为铝制球体,直径58厘米,重83.6千克,球体,有4根鞭状天线,内装有科学仪器。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在拜科努尔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升空后发射了3个星期信号,在轨道中度过3个多月,围绕地球转了1400多圈,最后坠入大气层消失。斯普特尼克一号是航天启蒙时代的产物,是冷战时期太空竞争的标志。1957年10月4日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是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由前苏联火箭专家科罗廖夫利用导弹改制而成,为铝制球体,直径58厘米,重83.6千克,球体,有4根鞭状天线,内装有科学仪器。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在拜科努尔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升空后发射了3个星期信号,在轨道中度过3个多月,围绕地球转了1400多圈,最后坠入大气层消失。斯普特尼克一号是航天启蒙时代的产物,是冷战时期太空竞争的标志。1961年4月12日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艘载人飞船东方1号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东方号”,尤里·加加林成功地完成了划时代的宇宙飞行任务,从而实现了人类遨游太空的梦想,开创了世界载人航天的新纪元,揭开了人类进入太空的序幕1961年4月12日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艘载人飞船东方1号阿波罗11号(Apollo11‎)是国家航空航天局的阿波罗计划中的第五次载人任务,是人类第一次登月任务。1969年7月20日,尼尔·阿姆斯特朗与巴兹·奥尔德林成为了首次踏上月球的人类。1969年7月20日航天员阿姆斯特朗钻出登月舱,下到月球表面1971年4月19日发射了世界上第一座空间站“礼炮”1号1981年4月12日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发射成功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座空间站“礼炮1号”,从此载人太空飞行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礼炮1号”空间站由轨道舱、服务舱和对接舱组成,呈不规则的圆柱形,总长度约为125米,最大直径为4米,总重量约为185吨。“礼炮1号”在约200多千米高的轨道上运行,站上装有各种试验设备、照相摄影设备和科学实验设备。1981年4月12日首次发射,是第一架正式服役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机舱长18米,能装运36吨重的货物,外形象一架大型三角翼飞机,整个组合装置重约2000吨,在滑行中它还能向两侧方向作2000公里的机动飞行,以选择合适的着陆场地。2003年2月1日美国东部时间上午9时,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得克萨斯州北部上空解体坠毁,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2007年9月14日日本探月卫星“月亮女神”号发射升空,主要任务是观测月球表面地形、研究元素分布等2011年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