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五单元马克思主义地产生备课教案岳麓版必修1_第1页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马克思主义地产生备课教案岳麓版必修1_第2页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马克思主义地产生备课教案岳麓版必修1_第3页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马克思主义地产生备课教案岳麓版必修1_第4页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马克思主义地产生备课教案岳麓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19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第20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第20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二)单元总结提升目录第五单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五单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18课

│课标展示

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课标展示第18课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主客观条件,理解其诞生的历史必然性和重要性。

(2)掌握《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其理论观点,探究其历史意义。

(3)探讨巴黎公社的措施和历史教训以及对后来革命的影响。三维目标【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了解工业革命后无产阶级的生活状况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大意义。通过分析社会现实与社会理论的关系得出结论,侧重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2)通过了解“巴黎公社”的基本史实,理解其历史意义。

(3)马克思主义提倡思想解放、理论联系实际,因此学习本课,应注意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8课

│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的关系,认识科学的理论具有永恒的生命力。虽然当今国际形势对社会主义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但青年学生要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自觉献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事业,努力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第18课

│三维目标第18课

重点难点

【重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共产党宣言》和巴黎公社革命。

【难点】辩证认识巴黎公社和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重点难点第18课

教学建议由于本课思想性、理论性较强,宜采用接受式学习的方式,以教师分析为主,辅之以师生的交互讨论。注意从现实生活挖掘素材,变抽象为具体。教学建议第18课

新课导入

【导入一】

【情景】

新课导入

犹太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我们历史课本上提到的就有两位,他们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一位是自然科学界巨人——爱因斯坦,他提出了著名的相对论,这是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另一位就是我们今天要学到的人文科学界巨擘——马克思,他的名字与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密不可分。今天我们讲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讲“三个代表”,其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第18课

│新课导入

【导入二】

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深刻地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中国。正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中国人民在谋求民族解放和发展的道路上,先后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那么,马克思主义是怎样产生的呢?现在我们来学习第18课。第18课

│新课导入第18课

课堂导学►知识点一探寻公正的理想国

【自主梳理】

1.背景

(1)19世纪初,随着________的发展,西欧社会贫富分化明显,工人阶级生活非常悲惨。

(2)一些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纷纷提出改造社会的方案,形成了一股空想社会主义思潮。

2.主要代表人物: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课堂导学工业革命

3.主要主张

(1)圣西门主张新社会实行实业制度,被公认为“工业社会”的最早预言家。

(2)傅立叶和欧文都主张建立________。

4.意义: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思想遗产。

第18课

│课堂导学

合作组织

【合作探究】探究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材料马克思和恩格斯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的历史辩证法思想,仔细研究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等人的著作,对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也作了批判考察。当时,英国、法国、德国都出现了令资产阶级震惊的工人运动。马克思、恩格斯与工人运动的领袖建立密切的联系,在工人阶级身上看到了实现社会主义的力量。

[思考]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有哪些。

第18课

│课堂导学

[答案]①经济基础: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和其固有的基本矛盾逐渐暴露。②阶级基础: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爆发,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③思想基础: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④个人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深入工人群众,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致力于理论研究,广泛吸取优秀的思想成果。第18课

│课堂导学

►知识点二《共产党宣言》

【自主梳理】

1.时间:1848年初。

2.内容

(1)肯定________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2)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

(3)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

(4)昭示了未来________社会的原则。

3.意义

(1)是__________诞生的标志。

第18课

│课堂导学

资本主义共产主义

马克思主义

(2)是国际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思想武器,工人运动蓬勃兴起。

(3)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合作探究】探究点: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异同点材料欧文:要将世界上那种旧的、不合适的……丑恶制度铲除并彻底消灭。将以合乎理性的社会制度来代替它……创立这一制度可以依靠富人,用说服的办法使政府相信建立这一制度的原则完全是真理。马克思:无产阶级不仅是一个受苦受难的阶级,还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是新社会的创造者,必须依靠暴力推翻资本家的统治,夺取政权。第18课

│课堂导学

[思考]依据材料,概括指出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异同点。

[答案]异:空想社会主义者主张依靠富人,用说服的方法建立新的社会制度;而马克思主义则主张依靠无产阶级,用暴力推翻资本家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同:二者都主张结束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新的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政权。第18课

│课堂导学

【拓展提升】

为什么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共产党宣言》是国际无产阶级第一个具有新思想原则、新组织结构的共产主义政党的政治纲领。1847年由正义者同盟协商改造而成的共产主义者同盟则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马克思、恩格斯为其起草了纲领,即《共产党宣言》。第18课

│课堂导学

(2)《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共产党宣言》阐述了共产党的性质、特点、基本任务和策略原则,批判了形形色色的非科学的社会主义思潮,断言资本主义最终必将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同时还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3)《共产党宣言》科学地阐明了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和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开辟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前程。第18课

│课堂导学

►知识点三巴黎公社——第一个工人政权

【自主梳理】

1.背景

(1)外患: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国战败。普鲁士军队包围法国首都巴黎,巴黎人民组成国民自卫军,保卫巴黎。

(2)内忧:1871年3月18日凌晨,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军队妄图解除国民自卫军的武装。第18课

│课堂导学

2.革命措施

(1)政权建设方面①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____________是最高权力机关。②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技术工人的工资。③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他们。

(2)社会经济方面:努力维护劳动者的利益。

(3)教育方面:推行世俗教育和义务教育等。

3.性质:第一个新型的工人政权。

4.意义:为后世提供经验教训;英勇斗争和________精神,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树立了光辉典范。第18课

│课堂导学

公社委员会革命首创

【合作探究】探究点:巴黎公社的政权性质材料公社现在是唯一的政权,兹命令:第一条一切公务部门的职工今后必须确认凡尔赛政府或其拥护者所发出的命令或通知为无效,无法律效力。第二条凡不服从本法令的任何官吏或职工,将被立即开除。——1871年3月29日的巴黎公社法令

[思考]

依据材料,分析公社的命令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什么。巴黎公社是什么性质的政权?第18课

│课堂导学

[答案]巴黎公社坚决反对旧政府和旧法令。性质: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是维护工人阶级利益的无产阶级政权。第18课

│课堂导学

【拓展提升】全面认识巴黎公社

(1)爆发的偶然性:巴黎公社起义只是一次特殊条件下的城市起义,并非因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而爆发,即巴黎公社起义不是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人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而是具有非常强的偶然性。

(2)失败的必然性①客观原因:反动势力过于强大,不仅有本国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还有外来的普鲁士强权的干涉和镇压。第18课

│课堂导学

②主观原因:没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革命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斗争经验不足。③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时期,而无产阶级在政治上还不成熟,历史的发展还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先决条件。

(3)意义的深远性: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巴黎无产阶级的英勇斗争和首创精神,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树立了光辉典范。第18课

│课堂导学

第18课

总结归纳总结归纳第18课

当堂集训当堂集训

1.马克思、恩格斯所提出的新的社会主义理论对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作了批判考察。19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不包括(

)

A.欧文

B.俾斯麦

C.傅立叶

D.圣西门

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俾斯麦是政治家,普鲁士在其领导下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并在德意志帝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2.1848年,世界上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诞生,被誉为“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阳光”。这种理论诞生的标志是(

)

A.《人权宣言》的颁布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巴黎公社的建立

D.十月革命的胜利第18课

│当堂集训

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1848年被誉为“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阳光”的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3.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创造了一个时代,这个时代是指(

)

A.资本主义发展时代

B.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C.无产阶级革命时代

D.民族解放运动时代第18课

│当堂集训

C

[解析]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工人运动蓬勃兴起。故C项正确。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根据材料信息“无产阶级为反对资本主义……第一次……没有成功的尝试”并结合所学可知,“它”指的是巴黎公社,故选D项。

第18课

│当堂集训4.斯大林曾评论说:“它是无产阶级为反对资本主义而扭转历史的第一次光荣的英勇的然而毕竟没有成功的尝试。”“它”是指(

)

A.第一国际B.五四运动

C.十月革命D.巴黎公社

C

[解析]

本题考查巴黎公社,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民主”是指政权掌握在多数人手中。公社委员和公职人员由人民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这是巴黎公社民主性最直接的也是最主要的体现。第18课

│当堂集训

5.历史学家普遍认为,巴黎公社具有很强的民主性。其民主性主要体现在(

)

A.公社政权代表的阶级利益上

B.公社政权的性质上

C.公社委员和公职人员的产生方式上

D.公社采取的经济措施上第19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第19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第19课

│课标展示

1.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

2.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课标展示第19课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原因和条件,了解《四月提纲》和武装起义,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2)理解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辩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三维目标【过程与方法】

(1)收集整理有关俄国十月革命的相关时事,通过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搜集资料、共同探究问题,使学生对俄国十月革命有初步了解,并能在了解史实的基础上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搜集资料、联系实际、放眼世界的能力。

(2)通过学生间交流搜集到的资料,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交流精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在学习中学会与人合作。

第19课

│三维目标

(3)通过阅读课文所提供的历史材料、图片,立足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丰富资源,提高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

(4)通过在课堂中的扮演角色,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习惯,表达自己的观点,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勇气。第19课

│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进程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无产阶级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与否是革命成败的关键。

(2)通过对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历史意义的讲述和分析,使学生认识: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第19课

│三维目标第19课

重点难点

【重点】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难点】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比较;探究十月革命对俄国、世界的影响与意义。重点难点第19课

教学建议

本课可以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法。问题探究式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挖掘、引发不同质的疑问和想法,使其相互碰撞,从而使学生认识、理解历史事物的教学形式。其理论依据为构建关于“知识是由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理论,为出发点,学生未来面对的是复杂性、竞争性、挑战性极强的社会,历史是过去社会的记录,它连接着未来,培养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探究、认识历史问题,能使学生通过问题探究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价值取向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迎接现实社会的挑战。教学建议第19课

教学建议

采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课堂中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小组讨论、分组发言、扮演角色的方式解决问题、进行教学。第19课

新课导入

【导入一】

新课导入

【情景】列宁的天才藏在仅1.64米的身躯里,但这毫不影响他顺利地从1.74米的尼古拉二世手中夺取政权。他的继任者斯大林和赫鲁晓夫分别高1.62和1.66米,与其相比,1.76米的勃列日涅夫就算巨人了。末代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仅比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高1厘米。可能列宁对矮个子惺惺相惜,他周围全是“红色矮人”:加里宁和布哈林(均1.55米),基洛夫、拉委克和皮亚塔科夫(均1.54米),伏罗希洛夫(1.57米)。

【思考】列宁是怎样领导俄国人民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的?“十月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第19课

│新课导入

【导入二】

同学们,你们知道苏联是怎样诞生的吗?毛泽东曾经说过:“革命总是从那些反革命势力比较薄弱的地方首先开始,首先发展,首先胜利。”列宁在分析沙皇俄国的时候说:“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也就是说,俄国首先爆发无产阶级革命不是偶然的。请同学们看课文的相关内容,分析归纳俄国具备了哪些革命的条件?第19课

│新课导入第19课

课堂导学►知识点一革命前的沙皇俄国

【自主梳理】

1.物质基础:1861年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一定发展。

2.发展落后:20世纪初,俄国在西方列强中处于落后地位,____________尖锐。

3.直接原因:________________的爆发使沙皇俄国的落后与腐朽充分暴露,加深了人民群众的痛苦和不满。课堂导学社会矛盾第一次世界大战

【合作探究】探究点: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材料世纪之交的俄国农民的生活是十分贫苦的。……营业税,尤其是对酒类的税收简直成了令人窒息的重负。——《人类文明史图鉴·战乱中的世界》俄国无产阶级受剥削、压迫特别严重,工作时间一般长达10小时,但工资低微。——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

[思考]

以上材料反映了俄国哪些方面的矛盾?第19课

│课堂导学

[答案]广大农民同地主阶级、沙皇专制制度的矛盾;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知识点二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自主梳理】

1.二月革命

(1)经过:1917年3月8日,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市民举行示威游行,要求得到面包和停止战争,发展成为武装起义。

(2)结果:推翻了统治俄国300多年的__________王朝,资产阶级建立起临时政府。

(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第19课

│课堂导学罗曼诺夫

2.《四月提纲》

(1)背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没有满足民众的要求,继续进行战争。

(2)内容:指出俄国的形势需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通过无产阶级政权去实行土地改革,并提出退出战争。

(3)意义:成为布尔什维克党的纲领,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3.十月革命

(1)准备:1917年7月,临时政府使用武力镇压革命,布尔什维克党确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第19课

│课堂导学

(2)过程:11月6日,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彼得格勒的工人、士兵发动起义,推翻了临时政府,取得了起义的胜利。

【合作探究】探究点: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不同材料

目前俄国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性和组织性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应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列宁《四月提纲》第19课

│课堂导学

[思考]

材料中的“革命的第一阶段”和“革命的第二阶段”各是什么性质的革命?其各自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案]“革命的第一阶段”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主要任务是推翻沙皇专制制度;“革命的第二阶段”是社会主义革命,主要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第19课

│课堂导学

【拓展提升】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

(1)革命理论:列宁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落后国家取得胜利的学说,并通过十月革命的实践得以实现,使俄国在资本主义的包围下,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2)革命道路:革命由中心城市起义发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是由俄国国情决定的。

(3)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形成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的革命阶段。

(4)革命方式:由设想和平夺权到以暴力革命形式夺取政权。第19课

│课堂导学►知识点三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自主梳理】

1.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

(1)内容:宣布一切权力转归________苏维埃,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选举、批准了新政府——人民委员会的组成。

(2)意义: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第19课

│课堂导学工兵代表

2.新型社会主义政体的特点

(1)立法与行政权力统一,代表由人民民主选出。

(2)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3)人民委员会拥有________。

3.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1)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在俄国建立起新型的____________,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3)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第19课

│课堂导学立法权无产阶级专政

【合作探究】探究点:苏维埃政权的性质材料苏维埃政权成立后,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废除旧的等级制度,宣布国内各民族人民权利平等,废除教会的一切特权。苏维埃政权接管了银行、铁路,对企业开始实行工人监督,后来将大企业收归国有;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思考]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苏维埃政权的性质。第19课

│课堂导学

[答案]①政治上,宣布一切权力转归工兵代表苏维埃,成立了人民委员会;②经济上,通过了《土地法令》,宣布立即无偿没收地主土地,把土地及生产工具分给劳动者使用;③外交上,通过《和平法令》,宣布俄国退出帝国主义战争。以上这些措施说明了苏维埃政权的社会主义性质。第19课

│课堂导学

【拓展提升】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比较第19课

│课堂导学第19课

总结归纳总结归纳第19课

当堂集训当堂集训

1.西方史学家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副产品之一就是俄国激进的社会组织实验,这一实验持续了75年。”其观点主要是指(

)

A.一战是导致俄国十月革命的根源

B.一战为俄国十月革命创造了条件

C.没有战争就没有激进的社会变革

D.要维护世界和平就必须消灭战争

B

[解析]

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旨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材料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社会的各种矛盾,为俄国十月革命创造了条件。俄国“激进的社会组织实验”是指为实现共产主义而进行的探索。A、C、D三项说法均不正确。

第19课

│当堂集训

2.有人说二月革命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短短8天之内,俄国变成了一个‘自由’的国家”。这里“自由”的含义是

(

)

A.俄国人获得了和平与面包

B.俄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C.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D.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第19课

│当堂集训

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A、C两项与二月革命后的形势不符;D项虽是二月革命的结果,但与题干中的“自由”并不相关,排除。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最能体现“自由”的含义。

第19课

│当堂集训

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写道:“在那动乱的1917年的4月,吓得昏头昏脑的小市民,早上起来,揉着惺忪的睡眼,推开窗户,提心吊胆地询问比他起得早的邻居:‘……今天城里是哪一派掌权?’”正确的回答是(

)

A.罗曼诺夫王朝

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工兵代表苏维埃

D.工兵农代表苏维埃第19课

│当堂集训

B

[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时间信息“1917年4月”,据此结合所学可知B项符合题意。

4.在俄国的涅瓦河畔,有一革命纪念物“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它是为了纪念(

)

A.二月革命

B.十月革命

C.巴黎公社

D.马克思和恩格斯第19课

│当堂集训

B

[解析]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参与了十月革命中攻打冬宫的战斗,与十月革命有关。

5.之所以说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召开表明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诞生,是因为这次代表大会(

)

A.通过了《和平法令》

B.选举产生了人民委员会

C.通过了《土地法令》

D.选举列宁为人民委员会主席

第19课

│当堂集训

B

[解析]

人民委员会是苏维埃政府,代表人民的利益,所以说它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诞生。

第20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第20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第20课

│课标展示

1.概述中国共产党成立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

2.认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课标展示第20课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基本史实及伟大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的标志,北伐战争,“八七会议”及其确定的总方针,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与井冈山道路,红军长征及遵义会议,《八一宣言》,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及意义,“卢沟桥事变”国共合作抗日的实现,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中共“七大”,重庆谈判与“双十协定”,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三维目标【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史实的学习,尤其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四个阶段中共不同政策的归纳,培养学生归纳、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情境教学,培养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获取信息、形成问题并积极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20课

│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走过的艰难历程有更深刻的了解,对无数革命志士为了最广大人民利益前赴后继、英勇献身的精神更加钦佩,从而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为我们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2)通过对日本侵华所犯下的滔天罪行的了解,培养学生“前事不忘,后世之师”的历史意识,树立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历史责任感。第20课

│三维目标第20课

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第一次国共合作及北伐战争,井冈山道路,红军长征及遵义会议,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中共“七大”与国民党“六大”,战略大决战,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的结束,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重点难点第20课

重点难点

【难点】对井冈山道路、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中共“七大”与国民党“六大”政治主张的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历程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第20课

教学建议

(1)本节课内容多,时间跨度大,一定要理清基本的线索。

(2)本节课的学习一定要利用好地图。教学建议第20课

新课导入

【导入一】

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在工人中广泛的传播马克思主义。而1919年的五四运动后,中国的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的舞台。马克思主义和独立登上历史舞台的工人阶级相结合,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革命也进入了崭新的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新课导入

【导入二】第20课

│新课导入

《建党伟业》是党和政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而制作的献礼影片。该片由韩三平、黄建新执导,由刘烨、陈坤、张嘉译、冯远征等108位明星出演。该片从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开始一直叙述至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为止共10年间中国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大体上由民初动乱、五四运动及中共建党三部分剧情组成。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那么,中国共产党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建立的?她又是怎样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不屈不挠的探索,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第20课

│新课导入第20课

课堂导学►知识点一中国共产党成立

【自主梳理】

1.成立的条件

(1)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2)思想基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中国的先进分子“以俄为师”,开始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

(3)组织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课堂导学第20课

课堂导学

2.标志: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召开。

(1)时间:1921年7月23日。

(2)地点:上海法租界→浙江嘉兴南湖。

(3)主要内容: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组成领导机构中央局,________为书记,张国焘负责组织工作,李达负责宣传工作。

(4)意义: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出现了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陈独秀

第20课

课堂导学

3.中国共产党“二大”的召开

(1)时间:________年。

(2)制定民主革命纲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军阀,建立民主共和国。

4.开展工人运动

(1)时间:1922年。

(2)机构:1921年8月,成立了党领导工人运动的最高领导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3)经过: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以________________为起点,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被镇压而告结束。

(4)失败的教训:必须团结广大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1922

香港海员罢工

第20课

课堂导学

【合作探究】探究点:中共“一大”和中共“二大”的内容材料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目前利益计,奋斗目标是: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中共“二大”宣言》

[思考]

从革命目标看,中共“一大”与中共“二大”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上述目标的变化?说明了什么?第20课

课堂导学

[答案]中共“一大”提出了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的奋斗目标;中共“二大”制定的目标是反帝反封建。原因:中国共产党认清了中国的国情,明确了革命的敌人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军阀。说明:中国共产党开始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第20课

课堂导学

【拓展提升】►知识点二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自主梳理】

1.国共合作

(1)历史条件①1922年6月,中国共产党发表《中共中央第一次对于时局的主张》,明确提出建立各民主阶级联合战线的主张。②1923年的中共“三大”,确立了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进行合作的方针。③孙中山接受了________代表的建议,同意国共合作。第20课

│课堂导学

共产国际

(2)标志: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

(3)意义:在国共两党推动下,反帝、反军阀的________在全国蓬勃开展起来。

2.国民革命

(1)兴起: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2)发展①工人运动: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②1925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并组建国民革命军。第20课

│课堂导学

国民革命

(3)高潮:北伐战争。①时间:1926年7月。②对象:直系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和奉系军阀张作霖。③结果: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所部,打败张作霖。

(4)失败:1927年,国民党右派发动了“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第20课

│课堂导学

【合作探究】探究点: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原因材料一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的政策。……我们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1921年7月)材料二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议决,此次全国大会亦通过此议决。第20课

│课堂导学

——《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1923年6月)

[思考]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政策发生了什么转变。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发生上述转变的原因。第20课

│课堂导学

[答案]从独立和不与其他党派合作到决定与国民党进行党内合作。原因:中国共产党人认为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是唯一革命的党;中国共产党还不是一个强大的党,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遭受挫折,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执行共产国际的议决;孙中山同意与中国共产党合作。

【拓展提升】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1)原因①主要原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②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年幼,缺乏经验,没有独立的武装,放弃了革命的领导权。

(2)教训: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第20课

│课堂导学

►知识点三工农武装割据

【自主梳理】

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

2.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确立了________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3.湘赣边秋收起义:1927年9月9日,由毛泽东领导。

4.井冈山道路:1927年10月,毛泽东率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________地区,创建了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开辟的井冈山道路,是工农武装割据,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正确道路。第20课

│课堂导学

土地革命井冈山

【合作探究】探究点:八七会议的历史意义材料八七会议旗帜鲜明地清算了大革命后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这是一个正确的方针,是党在付出了大量鲜血的代价后换得的正确的结论。——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简本)

[思考]

据材料,分析八七会议的历史意义。第20课

│课堂导学

[答案]材料表明八七会议是一个转折点,中国共产党主张武装推翻国民党反革命政权,实现了由国民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拓展提升】中共选择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原因

(1)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2)国民革命运动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易于组织发动群众。

(3)农村中敌人统治力量薄弱,城市中敌人的力量相对强大。

(4)只有坚持武装斗争、土地革命与根据地建设三者相结合的道路,发展革命势力,才能最终取得革命胜利。第20课

│课堂导学

第20课

总结归纳总结归纳第20课

当堂集训当堂集训

1.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献礼影片《建党伟业》演绎了从1911年辛亥革命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时间内的历史风云。下面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有可能出现在这部电影中的是(

)

A.第一次国共合作

B.中共“三大”的召开

C.李大钊、陈独秀出席中共“一大”的场景

D.陈独秀成立共产主义小组

D

[解析]

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于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中共“三大”召开的时间为1923年;李大钊、陈独秀两人均未出席中共“一大”。D项符合题意。第20课

│当堂集训

2.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毛泽东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开天辟地”主要是指(

)

A.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B.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C.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D.中国出现了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第20课

│当堂集训

D

[解析]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革命从此有了新的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因此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故选D。A项发生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B项是指五四运动,C项是中共“二大”的内容。

第20课

│当堂集训

3.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无产阶级目前最重要的工作,还是应该联络民主党派共同对付封建军阀,以达到军阀覆灭,建设民主政治的目标。”能说明这则材料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共“一大”

B.国民革命

C.五四运动

D.抗日战争第20课

│当堂集训

B

[解析]

解题时注意题干材料中的“联络民主党派共同对付封建军阀”这一信息。据此可判断,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把斗争矛头指向了封建军阀。第20课

│当堂集训

4.某班级在探究“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形成的课题时,下列事件中不宜作为材料直接引用的是(

)

A.秋收起义

B.北伐战争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D.土地革命第20课

│当堂集训

B

[解析]“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是在土地革命时期形成的,A、C、D三项都属于土地革命时期的事件。北伐战争发生于国民革命时期。故选B。

5.在20世纪上半叶的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这条道路是(

)

A.采取暴力革命

B.领导工人运动

C.农村包围城市

D.国共两党合作

第20课

│当堂集训

C

[解析]注意题干中“20世纪上半叶”这一时间信息。在领导中国革命运动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即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因此,这条“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是指农村包围城市。第20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二)第20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二)第20课

│课标展示1.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2.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课标展示第20课

课堂导学►知识点四红军长征与西安事变

【自主梳理】

1.红军长征

(1)原因①民族危机: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侵占中国东北,进而向华北进逼,中国的领土和主权不断沦丧。②国民党围剿: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集中力量“围剿”红军。课堂导学

③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1934年10月,由于________“左”倾错误的领导,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主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2)转折点——遵义会议①时间:1935年。②内容:纠正了错误的军事路线,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确立了以____________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③意义:扭转了长征初期被动挨打的局面,革命形势开始转危为安。

(3)《八一宣言》的发表: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第20课

│课堂导学王明毛泽东

(4)长征的胜利:1936年10月,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长征结束,中国共产党以延安为中心,建立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2.西安事变

(1)背景:民族危机的加深,使国民党政府内部发生了分化。

(2)爆发: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留了蒋介石,通电全国,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3)中共和平解决的方针:确定了逼蒋抗日、__________西安事变的方针。

(4)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__________________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日局面的形成打下了重要的基础。第20课

│课堂导学和平解决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知识点五

抗日战争

【自主梳理】

1.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2)9月23日,蒋介石发表讲话,事实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这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第20课

│课堂导学

(3)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开赴抗日战场。

3.抗战表现

(1)两个战场:在抗日战争中,既存在着以国民党为主导的正面战场,也存在着以中国共产党为主导的__________。两个战场相互配合,有力地遏制了侵华日军的步伐。

(2)百团大战:1940年,________指挥八路军100多个团,对日军发动大规模袭击。百团大战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3)1941年12月,______________爆发后,蒋介石消极抗战。敌后战场逐渐成为主要战场。

4.结果: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第20课

│课堂导学敌后战场彭德怀太平洋战争

5.意义

(1)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

(2)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3)抗战胜利后,中国收回了宝岛台湾。

【合作探究】探究点:国共两党是如何实现合作抗日的?材料一中国今日郑重声明,中国之领土主权,已横受日本之侵略;《国联盟约》《九国公约》《非战公约》,已为日本所破坏无余……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唯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

——《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第20课

│课堂导学材料二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思考]

根据以上材料,面对日本的侵略,国共双方的态度如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共两党是如何实现合作抗日的。第20课

│课堂导学第20课

课堂导学

[答案]都表示要坚决抗日。过程: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讲话,事实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抗日战争中,国民党主导的正面战场和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相互配合,有力地遏制了侵华日军的步伐。

【拓展提升】抗日战争的五大特点

(1)广泛性:这场反帝斗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了全国各阶级、各阶层、各民族的一场民族战争。

(2)双重性:从斗争性质来看,它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具有双重性质。

(3)两个战场、两条路线:国民政府坚持片面抗战路线,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贯穿始终。

第20课

│课堂导学

(4)以弱胜强: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

(5)持久性:中国的抗战坚持了八年,是反法西斯战场中开始较早、结束最晚的战场。第20课

│课堂导学第20课

课堂导学►知识点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自主梳理】

1.两种命运:抗日战争胜利前后,围绕着未来如何建设国家的问题,中国面临着民主与专制、和平与内战、联合政府与________的两种命运。

2.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重庆谈判:确立了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

(2)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再一次确认和平建国的方针和途径。课堂导学一党独裁

3.全面内战的爆发:1946年6月底,蒋介石调集重兵进攻______________,全国规模的内战爆发。

4.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战略防御:先后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2)战略进攻:三路大军于1947年挺进中原。

(3)战略决战: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解放军相继取得辽沈、________和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歼灭国民党军主力150多万人。

(4)北平谈判:1949年4月20日,________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第20课

│课堂导学中原解放区淮海

李宗仁

(5)解放南京:4月21日,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4月23日,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被推翻。

(6)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春召开,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________,转移到恢复和发展生产上来。

(7)新中国的成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______________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扫清了障碍,开辟了新的道路。第20课

│课堂导学城市

新民主主义

【合作探究】探究点:抗战胜利后的政治形势

[思考]观察上图,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图片反映了抗战胜利后怎样的政治形势。第20课

│课堂导学

[答案]①国民党坚持独裁内战的方针,但由于未准备就绪,就抛出了“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邀请中国共产党到重庆谈判。②中国共产党为了揭穿国民党的阴谋、表达和平的诚意,参加了谈判。③抗战胜利后初期以政治斗争为主,中国面临两个前途、两种命运的选择。

第20课

│课堂导学

【拓展提升】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政策的调整第20课

│课堂导学第20课

│课堂导学第20课

总结归纳

总结归纳第20课

当堂集训当堂集训

1.有首歌这样唱道:“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红军急切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你认为“红军急切上征途”的主要目的是(

)

A.准备北上抗击日寇

B.保存实力,进行战略大转移

C.红军实施战略战术

D.扩大革命根据地,传播革命火种

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事实的能力。红军长征的主要目的是保存实力,进行战略转移,故选B。第20课

│当堂集训

2.“中华第一金碑”——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纪念总碑位于四川省松潘县川主寺镇元宝山顶。《重走长征路》记者对此进行了报道,下列报道中正确的是(

)

A.红军长征是从四川开始的

B.四川是长征中红军最先到达的省份

C.四川是长征中红军最后确定的落脚点

D.红军长征在四川经历长且最艰苦第20课

│当堂集训

D

[解析]

中央红军长征从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起点是江西瑞金和福建长汀,经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湖南、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宁夏、陕西,最终到达甘肃会宁。红军长征是从江西瑞金开始的,故排除A、B两项;甘肃会宁是长征最后确定的落脚点,故排除C项。正确答案选D。

第20课

│当堂集训

3.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129师师长刘伯承在战士不情愿换掉已经穿了多年的红军装和戴的五星帽,而要换上青天白日帽徽时说:“这帽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向红军帽告别吧!”他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

)

A.倡导国共合作,进行国民革命运动

B.争取抗战局面,保障工农割据

C.促成统一战线,确保民族根本利益

D.坚持正面战场,彻底消灭日军第20课

│当堂集训

C

[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国共合作。提取关键信息“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白”“红”“为了救中国,暂时向红军帽告别”可知,它与抗日战争有关。A项是指第一次国共合作,B项是指国共十年对峙,D项说法错误。第20课

│当堂集训

4.“淞沪一隅,抗战亘于三月,各地将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该材料直接反映了(

)

A.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抗战

B.国共两党合作携手抗战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

D.抗战相持阶段的不利局面第20课

│当堂集训第20课

│当堂集训

A

[解析]

解题时注意题干中的“淞沪”“抗战亘于三月”等关键信息。由此可知,其反映的是淞沪会战的状况。淞沪会战发生于1937年,属于战略防御阶段。B、C、D三项都与题干不符。

5.“素帆百万飞如箭,乘风顷刻敌前现。碧水静无波,疏星夜转多。弹飞如急雨,难阻雄师路。天险说长江,功成夜未央。”这首词描写的应该是(

)

A.平津战役

B.辽沈战役

C.渡江战役

D.淮海战役第20课

│当堂集训第20课

│当堂集训

C

[解析]从材料中“素帆百万飞如箭”“弹飞如急雨,难阻雄狮路”“天险说长江,功成夜未央”的信息可以判断,这首词描写的应该是渡江战役。单元总结提升单元总结提升单元总结提升

网络构建网络构建单元总结提升

整合拓展►拓展点一比较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的异同

1.相同点

(1)性质相同: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革命斗争。

(2)背景相似:都是在大规模战争中出现的革命运动。

(3)斗争手段相同:都以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