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安徽省亳州市【国家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真题一卷(含答案)_第1页
2021-2022学年安徽省亳州市【国家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真题一卷(含答案)_第2页
2021-2022学年安徽省亳州市【国家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真题一卷(含答案)_第3页
2021-2022学年安徽省亳州市【国家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真题一卷(含答案)_第4页
2021-2022学年安徽省亳州市【国家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真题一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安徽省亳州市【国家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真题一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10题)1.截至2017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7万公里,其中()5万公里,铁路电气化率和复线率分别居世界第一和第二位。

A.货运铁路B.高铁C.客运专线D.磁悬浮铁路

2.第

50

我国经济发展要坚持速度、结构、效益、质量四者的统一,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3.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

A.十个B.十二个

4.国际足联世界杯首届举办国是()。

A.巴西B.乌拉圭C.法国D.英国

5.处理好社会分配中的效率和公平关系,是政府决策中必须加以抉择的一个重大实际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个观点强调了()。

A.公平是获得持久效率的必要条件。。

B.不断提高的效率才能为公平提供物质基础

C.按生产要素分配才能使要素活力不断增强

D.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反对收入差距过分悬殊

6.作为全国首批12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之一,()提出力争通过2—3年努力率先打造“信用免押金城市”。

A.杭州市B.广州市C.北京市D.深圳市

7.第

29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在审判过程中,被告人可以拒绝辩护人继续为他辩护,也可另行委托辩护人辩护。”这一规定属于()。

8.下列有关医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是()。

A.霉变甘蔗中的致毒物质主要是真菌

B.缺乏维生素C容易导致小儿佝偻病

C.缺铁性贫血是我国常见的营养缺乏病

D.合理控制能量摄入是糖尿病营养治疗的首要原则

9.11月22日电,来自欧盟()成员国的国防部长和外交部长近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签署一项合作文件,旨在建立欧盟防务“永久结构性合作”机制。

A.20个B.21个C.22个D.23个

10.下列艺术家与作品对应正确的是()。

A.海顿——《惊愕交响曲》B.舒曼——《无词歌》C.贝多芬——《悲怆交响曲》D.达利——《1808年5月3日的枪杀》

二、多选题(10题)11.按照管理权限,监察机关根据监督、调查结果,可以对有职务违法行为但情节较轻的公职人员进行何种处置?

A.批评教育B.诫勉C.责令检查D.谈话提醒

12.抗生素的发明和使用,使病菌一度不再是人类的致命威胁。但是,在人类使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同时,病菌的耐药性也在增加,由于滥用抗生素,出现了目前难以控制的“超级病菌”。上述事实表明()。

A.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B.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C.事物始终处于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中

D.事物经过辩证的否定实现了向自身的回归

13.第

49

1919年发生的五四爱国运动,其重要历史意义是()。

14.人民警察可以将嫌疑人带至公安机关继续盘问的情形有()。

A.被害人、证人控告或者指认其有违法犯罪行为的

B.有正在实施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行为嫌疑的

C.有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嫌疑且身份不明的

D.携带的物品可能是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的赃物的

15.第

39

法律解释可以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学理解释,不同的法律解释其效力也不相同。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下列哪些情况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解释的权限范围?()

16.第

34

构成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部分()。

17.当前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首先要坚持完善的下列“保障线”制度,包括()。A.失业保险B.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C.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D.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18.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表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等重要著作,这些著作()。

A.是毛泽东思想形成阶段的主要成果

B.分清了革命斗争中的敌友问题

C.概括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D.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

19.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极端不平衡是近代中国国情的一个突出方面,这是由于近代中国()。A.是多个帝国主义国家支配的半殖民地

B.是受某一个帝国主义国家直接统治的殖民地

C.实际上长期处于军阀分裂割据的状态

D.是一个大国

20.“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A.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率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2010年比200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民主法制.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

B.资源利用率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环境恶化得到遏制,耕地减少过多得到控制

C.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

D.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就业持续增加,社会体制比较健全,贫困人口减少,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各方面生活条件较大改善

三、4.案例分析题(3题)21.潘某系某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国有)特艺科、包装科业务员。某年某日,某印刷社找潘某,要求调拨纸张给该社。潘提出白板纸、玻璃纸每令分别加收15元和25元“奖金”。印刷社领导认为,即便付“奖金”,也比买高价纸张便宜,便同意潘的要求,印刷社先后9次向潘买纸,潘本人从中获款1万多元。另外,潘某还违反规定,先后5次向另一印刷厂低价卖出30多吨白板纸,从中获取好处费1万多元。问:潘某前后两次行为构成了什么罪?

22.王某,男,48岁,农民。其妻苏某,46岁,患有精神病。1996年2月20日,王某外出赶集,苏某在家引火烧院内的一堆高梁秸。邻居吴某,看见王某院内起火冒烟,急忙赶去探望,发现高梁秸起火,苏某在一边拍手叫好。吴某到厨房水缸内舀水灭火,苏某摸子把铁锨向吴某砸去,正砸在吴的右手上,三根手指被打断;继而苏又向她身上头上乱打,吴某被砸晕躺倒在地,幸被其他邻居发现,把苏某拉走,扑灭了火。吴某的丈夫李某,将吴某送到医院治疗,花去医疗费三百多元。吴某的三个手指无法治好,成了残废。李某要求村委会处理,王某借口妻子是精神病人,不接受村委会干部的调解。李某到区法院起诉,要求依法处理苏某,让王某支付五百元,用于医疗、住院和护理吴某的误工费,并每年再支付三百六十元,弥补吴某因手残失去劳动能力的经济损失。问:李某的要求是否合理?

23.某甲与同事某乙曾有过不正当关系,乙拒绝同甲来往后,甲还常去乙家纠缠。乙的丈夫丙曾为此多次与甲交涉,但仍无济于事。于是,乙、丙二人商议,如果甲再来纠缠,将其腿打断。某日晚,甲又去乙家。乙听到屋外有响动,将丙叫醒,丙随手在屋里拿了一把铁锹闯到屋外,看到甲正躲藏在窗户下,顿时满腔仇恨,产生了打死甲的念头。当即举起铁锹朝甲的头部猛劈下来,将甲打倒在地。甲挣扎着欲逃离现场。乙拿着扁担赶到,乙丙各持凶器照甲的腿部猛打,直到甲不能动弹。甲被抬回家后,因失血过多和头部重伤,很快就死去。问:乙、丙二人是否构成杀人的共犯?

四、5.公文改错题(0题)24.星期天我登门拜访你,你可以在家恭候。

五、1.单项选择题(0题)25.甲厂向乙厂发出要约,推销磁粉。乙厂给甲厂答复:同意甲提出的其他条件,但磁粉价格须每吨降低150元,乙厂的这一答复属于()。

A.要约B.要约引诱C.承诺D.附条件承诺

六、4.案例分析题(0题)26.

起诉时应以谁为被告?

参考答案

1.B

2.C

3.A

4.B国际足联世界杯首届举办国是乌拉圭。

5.B本题考查的是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途径,题干中说“关键是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突出了效率是公平的基础,也就是分好蛋糕的前提是把蛋糕做大,故B的说法正确。A的说法本身正确,因为只有公平才能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从而才能保证效率的持久,但是它与题干强调的“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不相关,故排除A按生产要素分配是促使要素活力的不断增强,但它与题干强调的也无关,故排除CD选项讲的是对公平的定义的理解,与题干要强调的效率无关,故排除D故本题答案为B

6.A作为全国首批12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之一,在6月6日举行的杭州市“美丽杭州免押城市”建设启动会上,杭州市提出力争通过2—3年努力率先打造“信用免押金城市”。

7.D

8.B缺乏维生素D容易导致佝偻病。故本题选B。

9.D

10.A海顿第94号交响曲(G大调第94号交响曲,SymphonyN0.94inGMajor)是约瑟夫.海顿十二首伦敦交响曲的第二首,写于1791年,于1792年3月23日在伦敦汉诺威广场音乐厅首演。据说因为当时的观众聆听演奏会时,总是一不小心就睡着了。因此海顿谱了这首曲子。演奏到第二乐章时,睡着的观众总是被这巨大的声响给吓醒,借此提醒观众不要睡着了。因为第二乐章里力度戏谑的强烈变化,所以作品又名惊愕交响曲(theSurpriseSymphony)。因此A项正确。\n《无词歌》是门德尔松杰出的钢琴曲集,开始创作于门德尔松二十多岁时,十多年间共完成了八册,其中最著名的曲目是《五月的微风》、《春之歌》、《蜜蜂的婚礼》和三首《威尼斯船歌》。,因此B项错误。\n伟大的俄国作曲家、评论家和音乐教育家柴可夫斯基是举世闻名的俄罗斯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柴可夫斯基一生创作异常丰富,主要作品有《1812序曲》、歌剧《叶普盖尼.奥涅金》和《黑桃皇后》以及舞剧《天鹅湖》。此外还有六部交响曲,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还当属他的第六交响曲即《悲怆交响曲》。因此C项错误。\n《1808年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又称《1808年5月3日的枪杀》,是一幅描绘法军镇压起义者暴行的悲剧性作品,一幅英雄主义悲壮激昂的画面。作者是戈雅,收藏在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内。因此D项错误.\n故本题答案选A

11.ABCD

12.AB【答案】AB。解析:人们对抗生素的滥用导致“超级细菌”的出现,体现了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同时说明规律是客观的,违背规律必然会受到规律的惩罚。故A、B两项表述正确。C的表述不符合题意.不选。D的表述是错误的,其否定了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不选。因此,本题答案为AB。

13.ABCD

14.ABCD继续盘问的适用条件。\n答题解析:《公安机关适用继续盘问规定》第8条规定,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当场盘问、检查后,不能排除其违法犯罪嫌疑,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警察可以将其带至公安机关继续盘问:(1)被害人、证人控告或者指认其有犯罪行为的;(2)有正在实施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行为嫌疑的;(3)有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嫌疑且身份不明的;(4)携带的物品可能是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的赃物的。

15.AC

16.ABCD

17.ACD

18.AD【答案】AD。解析:本题考查两个知识点:一是毛泽东思想形成阶段的主要理论成果和基本内容;二是毛泽东的科学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概括。B项是毛泽东思想萌芽阶段的基本思想,C项是毛泽东思想成熟时期的思想.均不符合题干的要求。

19.AC

20.ABCD

21.潘某的行为构成了受贿罪。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们谋取利益的行为。本罪在客观方面的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潘某的职责就是管理纸张的销售他在销售过程中订立名目从中索取“奖金”和接受不正当利益其行为已完全符合受贿罪的特征。再者《刑法》规定国有公司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潘某正好具备了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符合受贿罪的主体特征。所以被告人潘某构成了受贿罪。潘某的行为构成了受贿罪。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们谋取利益的行为。本罪在客观方面的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潘某的职责就是管理纸张的销售,他在销售过程中,订立名目,从中索取“奖金”和接受不正当利益,其行为已完全符合受贿罪的特征。再者《刑法》规定,国有公司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潘某正好具备了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符合受贿罪的主体特征。所以,被告人潘某构成了受贿罪。

22.苏某患有精神病这种病在发病期间完全不能辨认自己的行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苏某放火燃烧高梁秸和伤害吴某的行为是在发病期间发生的不负刑事责任。李某要求依法处理苏某是不合法的。但是根据民法通则有关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因而苏某的法定代理人王某应对此事负责。因此:①王某向李某、吴某赔礼道歉承认对患病妻子护理不周;②赔偿吴某的治疗费、住院费和李某护理吴某误工费;③由于吴某的手因伤致残丧失了部分劳动能力影响了经济收入王某每年应给吴某一定的赔偿。苏某患有精神病,这种病在发病期间,完全不能辨认自己的行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苏某放火燃烧高梁秸和伤害吴某的行为是在发病期间发生的,不负刑事责任。李某要求依法处理苏某是不合法的。但是,根据民法通则有关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因而苏某的法定代理人王某应对此事负责。因此:①王某向李某、吴某赔礼道歉,承认对患病妻子护理不周;②赔偿吴某的治疗费、住院费和李某护理吴某误工费;③由于吴某的手因伤致残,丧失了部分劳动能力,影响了经济收入,王某每年应给吴某一定的赔偿。

23.乙、丙不构成共同杀人罪。乙构成故意伤害罪丙构成故意杀人罪。本案是关于共同犯罪的认定问题。共同犯罪是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有两个:(1)客观方面必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其共同犯罪人在参加共同犯罪时不论他们之间的分工如何参与程度如何他们的行为都是围绕着共同犯罪的目的彼此相互联系相互配合为完成同一犯罪而活动。(2)主观方面必须具有共同故意即共同犯罪人不仅认识到自己在故意地参加实施共同犯罪而且还认识到其他共同犯罪人和他一起参加实施共同犯罪。只有同时具备了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才能成立共同犯罪。在本案中乙、丙在犯罪前有过预谋。这说明乙、丙曾有过伤害甲的共同故意。但在实施犯罪之时丙的犯罪故意变为了故意杀人而乙的故意仍为伤害。在主观方面乙、丙二人缺乏杀人的共同故意。乙、丙不构成共同杀人罪。乙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