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课程 情绪调节_第1页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课程 情绪调节_第2页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课程 情绪调节_第3页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课程 情绪调节_第4页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课程 情绪调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应对:指的是人们在压力事件中降低自己负性情绪的方法和方式。列出你能够想到的应对压力的方法与别人交谈、避开某些人、考虑问题不去考虑问题等。把自己所列内容和别人的比较一下。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1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什么是压力压力:压力是对身体的一种挑战,身体会为应对挑战产生一系列反应:警觉、阻抗和耗竭。警觉:是交感神经系统高唤起,为身体活动做准备。阻抗:中等、较长的唤起阶段,肾上腺分泌激素,使身体细胞保持高水平,稳定获得,如愈合伤口,与传染病抗争。耗竭:面对更严峻的挑战,虚弱、疲劳、无胃口、兴趣低下。降低了应对其他事情的能力。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2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压力的评估社会再调整评估量表(SRRS)修订版社会再调整评估量表报告你最近12个月内所经历的压力,然后将分数加和。美国一个大样本的中位数是145分。但平均数是278,5%的人报告在1000分以上。¼的人报告了0分。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3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量表中的问题不能涵盖我们生活中的所有压力低压力源的几个总分比一个高压力源的分还要高?(学校毕业,意外之财,办了新家,开始新工作)一共是137分。一些人会更有可能报告压力。一个事件的压力是因人而异的。量表只是测量的事件以及事件之间的关系。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4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二者可以相反作用的例子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5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压力:一个活一些对个体有威胁的事件,并引起身体或行为上的反应(McEwen,2000)。以事件而不是对身体的影响、压力仅限于有威胁的事情个体如何解释事件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6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压力:生活中的重大改变都会要求你做出改变的方式来施加压力,愉快的或不愉快的。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7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弗洛伊德的自我防御机制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8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情绪调节的涵义情绪调节的过程情绪调节的类型情绪调节的特征情绪调节与社会适应性与心理健康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9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第一节情绪调节的涵义什么样时候需要调节情绪?——when什么是情绪调节?——what怎样进行情绪调节?——how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10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一、什么时候需要情绪调节?极度愤怒时?极度悲伤时?郁郁寡欢时?在负性情绪出现时需要情绪调节?正性情绪出现时需要情绪调节吗?不能按自己的意愿控制自己的情绪时,需要情绪调节。个体的情绪反应有时与生活环境变化一致,有时与个体生活环境和社会生活相矛盾,与生活环境不适应。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11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情绪调节包括负性情绪的降低;①当消极情绪产生不再有用的行为反应时,如身体的攻击一个愤怒的替代品。②当从一个简单的环境评估中激起情绪时,如把树枝误当成蛇。③当情绪反应倾向与其他重要的目标相冲突时,如为免受皮肉之痛逃离战争。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12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13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14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15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来自Lang等人,1998)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16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17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18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来自Lang等人,1998)valence=7.86arousal=5.00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19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20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21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情绪调节包括正性情绪的加强和管理;①当情绪反应倾缺失时,如因为心思在别处,但又希望对别人的好消息表示热情反应。②当一个人渴望用一种情绪代替另一种情绪时,如当一个人感觉消沉时,他想在见朋友之前有一个更积极的情绪状态。

同时包含着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之间的平衡。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22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关于情绪调节情绪调节可能是有意识的,也可能为无意识的。情绪调节的原型例子是有意识的,如决心改变沮丧的话题或压制嘲笑儿童的不恰当的滑稽动作。没有意识到时,情绪调节行为同样发生,如熟练的日常事务成为自动行为时。例子包括人内心对不引人注意的失望,焦虑时点燃香烟,甚至或是转移紧张的高明的笑话。

情绪调节不仅包括抑制,也包括宣泄。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23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二、什么是情绪调节?情绪调节:个体对情绪发生、体验与表达施加影响的过程。(Gross,2001)情绪调节是个体为完成目标而进行的监控、评估和休正情绪反应的内在与外在过程(Thompson,1994)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24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二、什么是情绪调节?情绪调节是指个体为完成目标而进行的监控、评估和修正情绪反应的内在与外在过程。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25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二、什么是情绪调节?情绪指个体对具有什么样的情绪、情绪什么时候发生、如何进行情绪体验与表达施加影响的过程,情绪调节涉及对情绪的潜伏期、发生时间、持续时间、行为表达、心理体验、生理反应等的改变。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26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二、什么是情绪调节?(what)情绪调节: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机制,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27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二、什么是情绪调节?(what)生理调节调节生理反应变化。悲伤受到抑制,引起躯体活动下降,皮肤电上升;快乐受到抑制,心率、皮肤电下降。情绪体验调节采用不同的策略调节情绪体验。愤怒时采用问题解决的策略,悲伤时采取寻求帮助策略。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28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二、什么是情绪调节?(what)行为调节通过控制和改变自己的表情和行为来调节情绪。两种调节方式:一是抑制和掩盖不适当的情绪表达;二是呈现适当的交流信号,如一个人在向他人表示请求时,即使感到失望或愤怒,也要管理或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影响信息的表达和交流。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29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第二节情绪调节的过程Gross的情绪调节过程模型情绪调节的基本策略

情绪自我调节的系列模型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30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一、Gross的情绪调节过程模型(1)我们进入到某个情境中(2)我们对情境中的某些方面产生注意,而非其他方面(3)我们对注意到的内容进行解释和评价,促进情绪反应的产生(4)我们体验到情绪,包括生理变化、行为和主观感受。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31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一、Gross的情绪调节过程模型情境选择这指个体对自己将要遭遇的人和事做出回避或接近的选择,从而对可能产生的情绪做出一定的控制;情境修正一旦一个人处于影响情绪的情境中,情境修改也是可能的。这指修改当时的环境以便改变它的情绪影响。例如,面对一个吵闹的邻居,可以有三种解决方法:离开、忍受和制止。

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32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JamesGross情绪调节加工模型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33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一、Gross的情绪调节过程模型注意分配注意分配指个体怎样把他们的注意直接集中到给定的情境中以便影响情绪。这包括注意策略,如分心和专注。认知改变评估情景以改变它的情绪定义,或改变一个人怎样看待情景,或其处理情景激起需要的能力。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34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一、Gross的情绪调节过程模型反应调节情绪已经被激发以后,对情绪反应趋势如心理体验、行为表达、生理反应等施加影响,表现为降低或增强情绪反应的行为表达。

如果别人踩了你的脚,他没有表示歉意,尽管你很生气,但你会努力控制自己的愤怒情绪就属于降低性的反应调整。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35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二、情绪调节的基本策略认知重评(再评估)意义:认知重评即认知改变,指改变对情绪事件的理解,改变对情绪事件个人意义的认识。目标:认知重评可以减轻情绪反应;试图以一种更加积极的方式理解使人产生挫折、愤怒、厌恶等负性情绪的事件,或者对情绪事件进行合理化评价。实验诱导被试对引发消极情绪的电影进行认知重评可以减少消极情绪体验。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36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二、情绪调节的基本策略问题关注应对策略控制情境,选择置身于一种情境而非另一种情境,或通过某种方式改变情境来控制情境.重新评价通过改变我们思考情境的方式来遏制一些情绪或促进其他情绪。情绪关注应对已经体验到情绪并要求改变自己的情绪。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37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一)问题关注策略改进产生压力的环境(Gross,2001):提高控制感。担心考试?花精力来学习如果工作让你感到压力?一个朋友多次提起令人极其苦恼的话题。爱人从来不清洁浴室。一个朋友总是提起令人奇迹苦恼的话题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38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一)问题关注策略提高对情境的控制感,或者预见未来。不认为自己有能力改变不悦的环境会更容易抑郁。预见未来并做好准备教授会随机点名提问题想象对情境的控制也可以减少压力。将要住院做一个大手术,医生是否告诉你手术的一些情况,对焦虑会有明显的影响。自己管理用药的时间。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39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一)问题关注策略一些指导性的书籍可以“可视化”成功来提高控制感心理“预防”来获得控制感。将自己暴露在较轻微的压力事件中。(对病毒免疫,用弱化的病毒接种)演习、训练等。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40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二)评价关注策略适用条件:若对情境无法控制:照顾孩子,病人等。评价关注:重新评价:控制你的评价或者控制对困难情景的解释,减少负性情绪。重新评价:关注的事情的积极一面。“情况原本会更糟”“这个人很难被取悦”“老板今天心情不好”发生在情绪加工的早期阶段。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41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二)评价关注策略认知重评(再评估)目标:认知重评也可以增加情绪反应,例如当一个人将一个玩笑再解释成侮辱性的玩笑会增加情绪反应。认知重评减少体验,但往往观察不到生理反应的减少,一个可能的解释,就是认知重评对生理反应的调节起到很有限的作用。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42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二)评价关注策略认知重评(再评估)方式:评价忽视:“忽视”为减弱型调节方式,表现为个体以忽视、回避和减弱等方式:对情境中可能引起情绪的刺激进行评价,尽可能地不去感受情境可能引起的情绪。评价重视:“重视“是一种增强型努力,表现为个体通过增强对可能引起情绪的情境的评价,增强情境与个人的关联性的做法。

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43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评价忽视:忽视情境中引发情绪的方面,关注不重要的方面。认知重构:以一种更积极的方式解释负性事件看到受伤的士兵原谅别人关注负性事件的正性方面。“我可以照顾得很好,我帮助别人,也会很开心”将困难评价为机遇而不是感受无助。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44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三)情绪关注策略适用条件:无法控制环境,无法重评。情绪关注策略:改变情绪的体验或表达,而不是引发情绪的情境或评价。表达情绪锻炼放松压抑情绪表达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45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1、表达情绪弗洛伊德认为应充分地表达负性情绪。表达恐惧和生气并不能够稳定地减少负性情绪反而会助长情绪(Kraemer,1988)总是表达负性情绪也会有害。过度沉思是抑郁症的先兆。过度讨论自杀也会增大自杀的可能性。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46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1、表达情绪不去谈论负性事件,将无法听到别人是如何处理这样事情,或阻止此事再次发生的建议。试图压制思考往往会让情绪更加尖锐。试着避开对事情的所有想法时,反而会适得其反。不能专心去做其他事情。试着不去思考当前不愉快经历的人反而在有关工作记忆的测验中表现更差(Klein,2001)。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47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1、表达情绪结论:不要总是停留在负性情绪和体验上,但也不能总是不去考虑负性情绪。实验组:要求大学生每天花半个小时记录自己每天难过的经历,和体验,以及想法。控制组:每天记录和情绪无关的内容。实验组被试在学期末的患病更少,饮酒更少,成绩更高(Pennebaker,1997)。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48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书写的正面作用研究显示,最容易从经历中获益的是常常通过书写来帮助自己理解压力事件以及对压力事件反映的人。书写能够起作用并非因为人们表达了情绪,而是在书写过程中人们对困扰的事情做出了决定或妥协。(Pennebaker,2001),感到轻松。对正性体验进行记录可以改善以后几个月的心情和健康。(Burton,2004)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49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2、锻炼锻炼是情绪关注策略中最成功的一个。锻炼身体是阻止抑郁发生的可靠方法(2002)长期锻炼也可以阻止焦虑的发生2001)持续的锻炼,而不是单次的锻炼。适量锻炼能改善情绪,过量的锻炼却会使情绪变得更糟(Salmon,2001)。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50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持续、适量、稳定的锻炼能改善心境?锻炼可以减少压力锻炼全面促进了健康。健康的个体在面对压力的紧张感和生理唤醒度都比较低。压力会让个体为“逃”或“打”做好准备,但若刺激激发身体产生活动,则压力会减少。在锻炼时,内啡肽的活动提高,而该活动提高与镇静、情绪改善有高相关。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51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3、放松放松也会降低紧张感和生理唤醒。实验组进行了12周的冥想,发现实验组焦虑和抑郁的现象减少了,并且效果持续时间很长。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52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去一个很安静的地方使所有的肌肉紧张起来,体验身体的感觉。然后一部分一部分地把肌肉放松,可以先从脚开始,然后向上逐步进行。如果开始的时候很难放松,请不要担心,毕竟,我们放松的目的是为了停止担心。尽可能多地排除干扰刺激,可以通过重复一个声音,不停地祈祷或关注简单的物品或形状来进行。可以选择你觉得舒服的任何事情。这一过程一般被称为冥想。经常使用这种方法的人报告自己的压力较少。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53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二、情绪调节的基本策略表达抑制表达抑制是反应调整的一种,是指抑制将要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情绪表达行为,是反应关注的情绪调节策略。表达抑制减少了一些情绪的自我报告体验(如疼痛、自豪、高兴),但没有减少厌恶、悲伤的自我报告体验。

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54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哪种情绪调节策略最好?重评比表达抑制更好。抑制表情反而会让血压增高。压抑情绪会消耗大量的认知资源,难以高效完成其他任务。压抑情绪也会对社交关系产生负面影响。习惯隐藏自己情绪的人很难让人接近。他们避免与他人冲突,但也不会喜欢别人,不会与别人有亲密关系。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55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哪种情绪调节策略最好?谈论问题或把问题写下来能够对情绪产生积极的影响,前提是要关注问题的解决。运动和冥想的正面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饮酒、暴饮暴食是下策。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56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三、情绪自我调节的系列模型

控制调节

自我控制;被应用于延时满足、体验各种冲突和诱惑。

预期调节关于预期将来控制需要的工具性行为,如加入一个支持性团体以获得对问题行为的控制。探索性调节关于发展新技能,新知识或新资源的行为

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57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一)控制调节情绪分离(EmotionalDissociation)转移了对负性情绪的注意。情绪压抑(EmiotionalSuppression)压抑表情情绪表达情绪宣泄(悲伤事件之后)笑的表情增加了积极情绪体验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58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二)预期调节情绪表达大量的手势和表情作为一种表明相应的社会地位,转移冲突等。如外显的愤怒表情可能被用来增加自己和他人的社会距离表达悲伤可能引起支持与同情或被劝阻不要有攻击性行为。尴尬的表情可以矫正社会性的犯规和促使别人的原谅

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59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二)预期调节笑

笑通常通过情绪传染引起别人的积极情绪;笑也引起别人对自己更积极的判断,帮助建立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因此,笑能通过促进群体集聚力或通过缓和潜在的人际冲突从而预测对消极人际情绪的控制。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60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二)预期调节避免和寻找人群、地点、情境

遇到人、地点、或特殊情景可能会激起情绪。如,与邻居的尴尬关系可以预测在以后的相遇中的羞愧或尴尬情绪。因此,避免与邻居接触。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61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二)预期调节新技能的获得通过心理治疗以缓解情绪障碍,如焦虑、沮丧。

阅读大众心理书获得调节情绪的新技巧,或参加专题讨论会,用跳舞,练习瑜珈减少压力。再评估将可能诱发情绪的情境再评估成相对非情绪性的情境。

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62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二)预期调节记录悲伤事件

写下情绪事件或悲伤事件。

写作可以帮助人组织混乱的情绪,写作情绪事件更应被理解为像再评估一样的预期调节的一种形式。有丰富的经验性证据证明在悲伤或创伤性事件的情景下写下情绪反应能对健康产生长期的有益的影响。谈论悲伤事件

经历了苦难事件的人们可能长期与别人分享体验,他们可能获得与写作暴露相似的作用。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63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合理发泄情绪写日记调节室64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64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三)探索性调节在娱乐中的情绪调节探索性调节可能发生在我们通常认为被动的消遣方式:读小说、看电影、或到娱乐场所去。听众分享主角的情绪,学会潜在的解决办法。在活动中的情绪调节

例如,有趣的高风险的活动,如攀岩、跳伞。人们从事这些运动可能发展新的技能或发现新的方法处理消极情绪或增强积极情绪。记录情绪:日记

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65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情绪平衡获得了吗?控制调节

-情绪分离-压抑-情绪表达否

预期调节

是情绪平衡能维持吗?否

-寻找或避免人群、地点和情景-获得技能-再评估-情绪写作--情绪表达探索性调节是-尝试新行为-进行活动以了解情绪-情绪写作情绪自我调节流程图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66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第三节情绪调节的类型内部调节和外部调节减弱调节、维持调节和增强调节先行关注调节和反应关注调节良好调节和不良调节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67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一、内部调节和外部调节内部调节范畴内调节

即指在某一具体范畴内,例如在生理范畴内,可表现为情绪反应中心跳与呼吸的关系;

范畴间调节即指一个心理范畴的激活改变和调整另一个心理范畴反应的过程,例如认知-体验范畴与动作-行为范畴之间的相互调整、协调和改变。具体情绪之间亦可以互相调节。例如,愤怒可以削弱悲伤和恐惧,厌恶可放大愤怒,羞愧可以削弱兴趣或快乐。

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68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一、内部调节和外部调节外部调节:外部调节来源于个体以外的环境。支持性调节。有的环境有利于情绪调节。破坏性调节。有的环境不利于情绪调节,或容易使个体陷入情绪失调中。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满足和支持学生的动机行为,将使学生产生良好的情绪,反之会引起不良的情绪。再比如孩子成长过程中母亲的支持作用。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69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二、减弱调节、维持调节和增强调节

减弱型调节主要指对强度过高的情绪,尤其是负性情绪(有时也包括部分的正性情绪)所进行的调整、修正及减弱。维持型调节主要针对那些有益的正性情绪,如兴趣、快乐,人们主动地去维持和培养,使这些情绪维持在一定的程度或范围。增强型调节努力使某些情绪增强。例如,对抑郁或情绪淡漠症的病人进行增强调节,使其调整到积极的情绪状态。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70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三、先行关注调节和反应关注调节

先行关注调节是针对引起情绪的原因进行调整。包括对情境的选择、修改,注意调整以及认知策略的改变等。对诱发情绪的情境进行重新认识和评价等。先行关注调节是对引起情绪的原因或来源的加工和调整。引起情绪的来源主要是对情境的评价。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71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三、先行关注调节和反应关注调节反应关注调节发生在情绪激活或者诱发之后,是指通过增强、减少、延长或缩短反应等策略对情绪进行调整。反应关注调节是个体对已经发生的情绪在生理反应、主观体验和表情行为三个方面,通过增强、减少、维持、延长或简短等策略调整正在进行的情绪。比较常用的反应调节,如情绪抑制(表情抑制)、情绪宣泄(表情夸张)、药物和酒精、生理反馈等。反应调节一般是调整情绪成分中的表情和生理,从而调节主观感受。

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72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四、良好调节和不良调节良好调节:当情绪调节使情绪、认知和行为达到协调时,这种调节叫良好调节。不良调节:当调节使个体失去对情绪的主动控制,使心理功能受到损害,阻碍认知活动,并导致作业成绩下降时,这种调节就是不良调节。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73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第四节情绪调节的特征情绪调节的文化特征情绪调节的个体特征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74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一、情绪调节的文化特征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东方文化强调依赖,强调适应,沟通,促进他人目标的实现;西方文化强调自我实现,强调独特性。西方文化更关心情绪状态的调节;西方文化认为愤怒表达是正常的,但在东方被认为是损害社会和谐,危险的,对机能损害。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75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中国文化和情绪中国人重视情感联结。当家庭成员出现悲伤、气愤,其他成员也觉得应该承担一部分责任,配合对方调整自己的情绪。情绪混淆——太容易受他人情绪影响情绪疏离——尽量压抑情绪,过于理智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76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中国文化和情绪中国人的羞愧感东方人的羞耻和内疚。东方人的面子(你用翻盖手机吗?)中国人的怨恨心理台湾调查发现,多数民众生气时的举动是生闷气”(58.4%),其次是“掉头就走”(33.3%)和“大骂’’(32.9%),可见中国人生气时习惯压抑,其次是忽略愤怒,最后是怒形于色。中国人愤怒的特色是“怨”。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77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二、情绪调节的个体特征涵义:是指情绪调节过程或情绪调节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个人特点。

分类:行为特征:注重情绪调节个体的结构特点。调节过程特征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78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二)情绪调节个体特征的分类行为特征情绪调节目标上的差异:该如何表现情绪、如何感受情绪、怎样的生理反应适当等问题的认识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情绪调节的努力程度或调节频率的个体差异。情绪调节方式、情绪调节策略上的差异。个体情绪调节的能力的差异。个体情绪激活的阈限、情绪的易感性及情绪生理唤醒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79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二)情绪调节个体特征的分类调节过程特征先行关注调节情境选择;外倾的人更喜欢热闹的环境,攻击性强的人更喜欢一些攻击性的场面。情境修正;支配性格的人更喜欢改变环境,顺从性格的人更多的采用妥协和忍受的方式应付环境。注意调配;情绪专注者更容易沉浸于痛苦之中不可自拔;警觉者更多地注意环境中的有害刺激;认知调节。

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80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二)情绪调节个体特征的分类反应关注调节表情调节;情绪感受调节;情绪生理反应调节。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81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第五节情绪调节与社会适应性情绪调节与社会行为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82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一、情绪调节与社会行为社会化对情绪调节的影响早期社会化影响个体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

研究指出,父母情绪调节能力是孩子情绪调节能力和同伴交往能力发展的重要预示器。儿童情绪调节发展也存在性别差异。男孩子表达愤怒很少受到限制。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83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一、情绪调节与社会行为社会情境对情绪调节的影响如引发情绪的刺激物的特征,也包括家庭、学校环境特征以及人与人的社交关系的特征。研究发现朋友之间较少发生冲突,情绪调节比较好。日常观察发现,人们对自己的亲人容易发火,相反对外人表现出有所调节的情绪行为。情绪调节的选择也决定于情绪所指向的是不是权威人物。

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84页;编辑于星期三\22点0分你是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的?本文档共95页;当前第85页;编辑于星期三\2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