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末附答案)初中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必考考点训练
单选题(经典例题高频考点-名师出品必属精品)
1、下列化学反应可用如图表示的是()
-―►_+
△
H2CO3-------co2
A.f+凡0
B2H2SO3+O2=2H2SO4
光照
2HC102HC1+O2
c.t
高温
CaCO3CaO+CO2
D.t
2、某密闭容器中只有乙、丙、丁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一个化学反应,容器中乙、丙、丁的质量随
甲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乙、丙、丁的质量g
:匕
一i丙
°8甲的质量§
A.a的值为12
B.丁属于化合物
C.当丁为5g时,容器中乙的质量为11g
D.当甲为2g时,容器中丙与丁的质量之比为12:5
3、某纯净物M微热就能分解生成NH:,、HQ和CCX由此还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M不稳定
B.M是化合物
C.M中含有水
D.M由四种元素组成
4、下图表示某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其中0■,分别表示A、B、C
三种不同的分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反应前反应后
A.4:1:3B.4:1:2C.3:1:2D.3:1:3
5、火柴头上的深色物质主要成分是KCIO“MnOz和Sb2s3(硫化睇),火柴盒侧面涂有一层红褐色物质,主要
成分是红磷(P)和玻璃粉.划火柴时,借助摩擦产生的热,KC4在MnOz催化下放出。2,使红磷燃烧.同时
Sb2s3也可与。2反应生成Sbzd和一种气体.SbzS?,燃烧生成SbzCh和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型
A.Sb2s3+8O2Sb2s3+3SO2
望
B.SbzOs+gO?Sb2C)3+3SC)2
点燃
C.2sb2s3+8O22sb2O3+6SO2
2
点燃
D.2sb2s3+90?2SbQ3+6SC)2
6、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蜡的组成元素中一定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B.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所以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D.同种元素的微粒质子数相等,所以质子数相等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7、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下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l、t2时各物质
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32乙
28
24
20
16
12丙
8甲
4叮
一
旅S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
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
8、在一密闭的容器中,一定质量的碳粉与过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容器内各相关量与时间(从反应
开始计时)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3
气
的
子
A
9、石灰氮(化学式为CaCN”是一种固态肥料,遇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Nz+3HQ=CaCO3+2X,则x
化学式为
A.NOB.N2c.CO2D.NH3
10、科学家采用“组分转化”技术,将Cd和也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c。2+6凡=X+4HQ中,X的化学式是
A.CzHaOtB.CzH4c.H£dD.C2H2
11,下列实验设计中不合理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探究水的组成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2、甲、乙、丙、丁4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甲乙丙T
4
反应前的质量/g4312110
反应后的质量/gm40616
A.甲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C.丙物质一定属于化合物
D.乙、丁在反应中的质量比为5:2
13、“绿色化学”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即原子利用率为100%。
一定条件下,CQ和H?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绿色化学”,这种产物不可能是
A.甲醛(CHQ)
B.甲醇(CHQ)
C.乙醇(CzHQ)
D.乙酸(C2HQ2)
14、元素钻(Co)有多种化合价,将9.3gC。(OH)2在空气中加热至290C。时完全脱水,得到8.3g钻的氧化
物,该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A.CoO
B.CoOa
C.CO2O3
D.CosOi
15、过氧化钠(NazOD可作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它与二氧化碳反应后的生成物为
A.Na2co和H2B.Na2O和02c.NaOH和O2D.Na2co3和O2
多选题(经典例题高频考点-名师出品必属精品)
16、水在通电条件下完全分解,不能得到的生成物组合是
A.2mol氢气和lmol氧气B.1克氢气和8克氧气
C.2克氢气和1克氧气D.10毫升氢气和20毫升氧气
17、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24g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水18g,则原混合气体中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可能是
A.1:2B.1:11C.2:ID.1:8
18、下图是某物质甲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xOO—2O>O+2A
注:o一氢原子
O一氧原子
甲乙丙丁—5^原子
A.甲物质属于化合物
B.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C.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图中x的数值为4
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量相等的氧化镁和硫酸镁中镁元素的质量比为3:1
B,质量相等的硫和碳分别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硫比碳消耗氧气的质量大
C.硝酸镂和氯化钾的混合物中氮元素质最分数为14%,该混合物中硝酸核的质量分数为40%
D,质量和质量分数均相等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向所得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不会出现
蓝色沉淀
20、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6
o一氧原子
•一氮原子
碳原子
A.四种物质均是化合物
B.该反应可以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2
D.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1:7
高温不
CaCO3-CaO+CO2T
21、已知:"、CaO+HQ=Ca(0H)2。将一定量的CaCQ,高温加热一段时间,测得剩余
固体的质量为10.6g,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为6.0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来CaCO:;中钙元素的质量为6.0g
B.加热生成的Cd质量为6.6g
C,将剩余固体继续加热最终可得到8.4gCaO
D.将剩余固体加到盛有10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静置,烧杯中有5.0g固体未溶解
22、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图中对应的三种物质),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
法中,正确的是
O氧原子
•硫原子
甲乙丙
A,甲物质的化学式为S02
7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没有发生变化
D.甲、丙两种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23、有毒火箭燃料脱在点燃时放出大量的热,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在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没有改变
B.脚在完全燃烧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贮存阴时用可用氧气保护并密封
D.该反应中两种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24、现有5.6g含有另一种金属的不纯铁块,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放出0.18g氢气,则此铁块中可能含有的另一
种金属是
A.锌B.镁C.铜D.铝
25、氨基钠(NaNFh)是生产维生素A的原料。工业上将金属钠于97~100C。熔融,向反应容器中缓慢通入无
水液氨(NH。,再加热至一定温度生成氨基钠和氢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NHj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B.NaNFL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5.9%
C.钠的熔点比铁的熔点低
8
A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a+4NH,4NaNH2+H21
26、将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
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甲乙丙T
反应前质量(g)6.44.03.20.5
反应后质量(g)X7.22.40.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丁可能是催化剂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C.甲和乙是反应物D.X=2.4
27、(双选)在密闭容器内有一种未知物W、氧气、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
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W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
反应前质量/
4612810
g
反应后质量/
0待测8954
g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待测的值应为30
B.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2:3
C.物质W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D.物质W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28、密闭容器中,下列各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密闭容器中的气态物质为纯净物的是
A.物质的量比为1:1的C和
B.分子数比为1:1的C。和
C.质量比为1:5的CH,和O?
D.质量比为3:4的C和d
29、将28g某塑料纤维在纯净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经测定,只生成了88gCd和36HQ。下列说法中,正确
9
的是
A.塑料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属于氧化反应
B.88gCOj中含有24g碳元素,36g水中含有4g氢元素
C.该塑料纤维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该塑料纤维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
30、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
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质
蚩
g
O
乙
甲
丙T
反
应前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乙、丁质量比为3:2D.丁相对分子质量是甲的2倍
简答题(经典例题高频考点-名师出品必属精品)
31、某同学根据“铁生锈后质量会增加”,推测质量守恒定律也有例外.你认为该同学的推测正确鸣?请加以
解释.___________
32、1999年科学家卢瑟福用氨原子核轰击氮原子核,结果得到氧、氢两种原子.某学生说:“这是一种生成
新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元素可以通过化学反应来制取’’你认为这位学生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33、资料一:“见著知微”是化学学习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
10
资料二:氟及其化合物常运用于原子弹制造、航天工业等领域。氟气(R)化学性质极其活泼,水都能在氟气
中燃烧,且燃烧产物是氧气。结合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氮原子核外有一个电子层,如图8中*=在氟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氟元素通常显—价。
氮原子结构示意图氟原子结构示意图
AB
(2)如图是水与氟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方框内应填如图中的—选项,选择此选项的理由是
o氢原子
V8•氧原子
+
,80氟原子
34、某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0——氢原子
高温r■+砸硒
•—5箫子
・C®
(UP——氯原子
甲乙丙丁
⑴画出乙框中物质的模型图____O
⑵写出图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上图各物质中,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是(写名称)
35、近年来,雾霜天气多次肆虐我国中东部,该地区PM。严重超标。某化学兴趣小组选择有关PM?$污染源的
11
环保课题,进行了以下探究。
(1)探究环境中PMzs的污染源
查阅资料: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其来源主要有自然源和人为源两种,但危害较
大的是后者。自然源包括土壤扬尘和海盐等;人为源包括固定源和流动源,固定源包括各种燃料燃烧源,流动
源主要是各类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研究表明,PM?”约60%由硫和氮的氧化物转化而成;在室内,二手烟是最
主要的来源,二手烟中除含有PM*外,还含有超过4000种有害化学物质及数十种致癌物质。
①请你结合信息,给出降低大气中PM2.5的两条对策:o
②为了避免室内的二手烟危害,也请你给出两条对策:O
(2)实验测定环境空气中的S02含量
查阅资料,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对每次空气质量测定中的s。?最高浓度限值如下表。
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测定环境空气中的S02含量。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形成液封,然后推拉注射器的活塞反复抽气时,将会看到
现象,则证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12
②抽气反应:已知二氧化硫与碘水的反应为:SO2+l2+2Hq=凡SO,+2HI。向试管中加入1.0mL溶质质量分
1.27X10-4
数为的碘水(此时溶液的密度与水的密度近似),用适量的蒸储水稀释后再加入2~3滴淀粉溶液,
SO,
配制成溶液A。测定指定地点的空气中的含量时,推拉注射器的活塞反复抽气,A溶液由______色变为
______色时反应恰好完全进行。
③测定计算:兴趣小组分成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使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和溶液A,在同一地点、同时测量空气
中的so?含量(两个小组所用时间相同、所用装置和药品均无问题)。当反应恰好完全进行,记录抽气次数如
下(假设每次抽气500mL)。请将下表填写完整。
分组第一小组第二小组
抽气次数120140
空气中S02的含量(单位mgE')—0.46
④测定结论:你判断出所测地点的空气中S5的含量属于级标准。
⑤评价交流:你认为第小组的测定结果更接近实际值,原因是O
⑥问题讨论:S02在空气中会引起硫酸型酸雨,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请推导由与水及氨气反应生成PM2.5固体颗粒物的化学方程式:o
36、小英同学为了测定某地区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该样品15g,现将75mL的稀盐酸分三次加
入石灰石样品中,每次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的质量,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加入稀盐酸的量/mL252525
生成气体的质量/g2.2m1.1
试求:
(1)m的值是—g.
(2)求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保留一位小数).
37、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
13
高温局压
催化剂
(1)该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一(选填“分子”或“原子”),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一
(2)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一(选择序号填空)。
A化合物B单质C混合物
(3)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说明,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一o
38、我国科学院研制的“大连光源”可精准探测原子和分子,用于观测与燃烧、大气以及洁净能源相关的物理
化学过程。
(1)分子、原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填序号)
A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B在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保持不变
C原子中,核电荷数一定等于中子数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宏观与微观相互联系是化学最特征的思维方式。对下列宏观现象进行微观解释:
①温度计受热时水银柱上升,是因为0
②20mL酒精和2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40mL,是因为。
③晴天晾晒衣服比阴天更易干,是因为O
(3)这一项科学研究成果能精确并且高灵敏度探测原子、分子。其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要求至
少一点)O
39、复分解反应是我们学过的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之一。学习时,应注意将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深刻理解复分
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14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氯化钢溶液与硫酸钠溶液混合:O
②碳酸钾溶液与稀盐酸混合:O
③氢氧化钢溶液与稀硝酸混合:o
(2)你想过上述复分解反应为什么能够发生吗?这是因为在这些反应物中含有一些“特殊”的阴、阳离子,
它们能相互结合。如上述反应①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Ba”和SO:,而a、Na,则是“旁观者”,并没有
参加反应。请你分析上述反应②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上述反应③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
(3)请根据你的想像,在下图右边的容器中画出体现NaOH溶液和稀HCI反应产物的示意图—。
40、合理利用能源和保护环境是我们关注的问题,请回答:
⑴化石燃料是一类重要能源,它包括。
⑵煤作为燃料给我们带来了益处,但对环境也造成了不良影响。
①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除了考虑燃烧时要有足够的空气,还要考虑温度达到O
②下列关于酸雨的叙述正确的是(填序号)。
A.腐蚀大理石的雕像B,是由二氧化碳引起的C.酸化土地
③为减少污染、治理“雾霾”,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相关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该反应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O
O——氢原子
OOO——氧原子
D■一碳原子
④为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研究发现,NH,燃烧释放大量的能量,且产物没
15
有污染,有一定的应用前景。请写出NHs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o
41、某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0——氢原子
"n"\B
------------>砸领)■―6圭原子
硼)
Q)——氯原子
甲乙丙T
(1)画出乙框中物质的模型图____0
(2)写出图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⑶上图各物质中,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是(写名称)O
42、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某同学设计了右图实验。请回答:
(1)利用右图装置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请说明理由。
(2)如何改进右图装置使其能够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43、在通常情况下,二硫化碳(C&)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一种大气污染
物和一种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二硫化碳的物理性质有一;碳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为一;
(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二硫化碳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一(C8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44、SCR技术可有效降低柴油发动机在空气过量条件下的氮氧化物排放,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16
尿素水溶满
氧化处理后的尾气
—►N2、氏0
N2、N02
SCR催化反应器
(1)如图所示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0
(2)尿素[CO(NH2)2]水溶液加热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请补全该反应:CO(NH2)2+HQ&2NHaT
+o
(3)Nd转化为Nz,氮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o
45、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必备的语言工具。
(1)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经常出现一些错误,下面是老师收集的错误化学方程式,请改正:
①C+O2T=CO2T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A
=
Cu+O2CuO2
②-一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③2NaOH+CuSO4=Na2SO4+Cu(OH)2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2)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配平是关键,请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在横线上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即可):
①N?+H2=NH3(反应条件已省去);
点燃
C4H10+O2^CO2+H2O
②一一»
实验题(经典例题高频考点-名师出品必属精品)
46、利用干燥而纯净的氢气还原灼热氧化铜的实验也可以测定水的质量组成,其装置如图按B-C(CaCb吸收
B中产生的水)顺序连接。反应后其实验测定的数据如下表所列。
17
实验前实验后
(氧化铜+玻璃管)的质量
150.5144.1
/g
(氯化钙+U型管)的重量
210.8218.2
/g
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属于反应(基本反应类型)
⑵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填空:水中氢、氧两元素的质量比为o(化成最简整数比)
⑶本次实验测定的结果和理论上水中氢、氧两元素的质量比相比较是(填“偏高“、“偏低”或“恰好相符”)
导致这样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
A、装置B开始加热的时候没有用氢气赶尽装置中的空气
B、实验后称量装置C的质量时动作太慢,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汽
C、实验后没有继续通入氢气直到冷却,就开始称量装置B的质量
D、氧化铜没有完全反应,反应后装置B中还有氧化铜
47、在用白磷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同学将橡皮塞上的细玻璃管下端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
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引燃白磷,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瓶底铺细沙的作用是:
18
(2)白磷刚引燃,立即将锥形瓶放到天平上称量,天平不平衡.结论是质量不守恒.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
放到托盘天平上称量,天平保持平衡.结论是:质量守恒.你认为结论正确的是(填“前一种”或
“后一种”).而导致另一种结论错误的原因是..
(3)实验观察到A、C中气球的大小不同,用理化知识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4)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②原子数目③分子种类④分子数目⑤元素种类⑥物质种类.
48、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的部分仪器,回答问题。
懒
MI二r
单
双
橡
孔
孔
胶
玻
玻
玻
玻
胶
管
胶
璃
璃
璃
璃
塞
塞
管
管
管
管
毛玻璃片
0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o
(2)加热KC10:,与MnO:的混合物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d。
①组装制取装置时,除选择上图部分仪器外,还需补充的玻璃仪器是
②若完全分解24.5gKC10:“理论上生成dg。
③下列操作会导致收集氧气不纯(混有空气)的操作是。
a.实验前没有检查装置气密性
b.收集时集气瓶内没装满水
19
C.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就收集
d.没有待集气瓶口有气泡向外冒出就盖好玻璃片
49、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
(1)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中,点燃酒精灯后,可观察到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呈现____色火焰;装置C中的象是
(3)装置D的作用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为了证明装置C中出现的现象不是由氧气造成的,在不改变装置的情况下,操作方法是并观察
装置C中的现象
(5)实验时加入6%的过氧化氢溶液51g,理论上可生成多少克氧气?(写出计算过程)
50、下图是氧气的制取与性质实验装置图。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的作用是,装置C中硫粉燃烧的现象是,装置D的作用是
20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1、某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图1)
工F
生I
图1图2
⑴镁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⑵小明认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燃烧产物的质量应大于反应物镁条的质量,镁条完全燃烧后,称量发现石棉网
上的燃烧产物质量反而比反应前铁条质量小,其主要原因是。
⑶小红按图2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却发现产物中还有一些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
②镁能与氮气反应生成黄色的氨化镁(MgN?)固体。
③氮化镁可与水反应生成氨气,氨气能使酚醐溶液变红。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为Mg:Nz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结论
如图,取燃烧产物于烧杯B中,加入适量水,然后用大烧现象:______
杯罩住小烧杯A和B。结论:燃烧产物中含MgsNz
21
(反思交流)①为什么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请从微观角度解释。
②空气中M的含量远大于02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MgO却远多于Mg3N2,为什么呢?请给出
合理的解释o
(拓展延伸)如果用图2装置(气密性良好)和药品(足量)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该实验所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
1/5(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2、某学习小组对常见气体的制备和性质进行了以下研究。请根据图(1)~图7回答问:
图6
氢氧化
钠溶液
图7
(1)将图1和图6连接可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证明氧气已经集满的现象是
o若用图6收集一瓶含1/4空气的氧气,操作的方法是o
(2)图2中仪器A的名称为它在装置中的主要作用是。甲同学用图2和图_________连
接来制取二氧化碳,装置中加入盐酸的量至少要O
(3)乙同学在图2基础上增加了一块带孔的隔板[如图3],则大理石应放在_________处(填"a"或"b”)
22
该装置中加入盐酸的量至少要;若加入盐酸过多,则有可能产生的后果是,要使反应停
止,其操作是0
(4)丙同学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镒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反应前他事先往试管中
加入了少量的水,甲同学由此产生了疑问,提出了猜想:
猜想1:加水可以起到稀释的作用,使反应速度变缓。猜想2:……
甲同学根据猜想进行了实验:每次取15mLi5%的过氧化氢溶液,稀释成不同溶质质量分数,在其他条件相同的
情况下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12345
过氧化氢溶液溶质质量分数1%3%5%10%15%
MnQ粉末用量/g0.50.50.50.50.5
收集到500m气体时所用时间/s5601861033512
反应后液体温度/c°2638435971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度的影响是
甲同学的猜想2是:加水可以
(5)利用如图7装置进行“硫燃烧”的实验:用气唧不断地向弯型具支试管中鼓入空气,同时用酒精灯给硫
粉加热至燃烧,移去酒精灯,可观察到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然后停止鼓入空气,再用酒精灯给高镒酸钾加热,
使硫在纯氧中继续燃烧,观察到火焰。用烧杯中的NaOH溶液吸收生成的S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该实验装置的主要优点是在消除有害气体对环境污染的前提下有利于O
53、根据“如图实验装置,请回答:
(1)仪器a的名称是,
23
⑵检查装置A气密性的方法是夹紧止水夹,则气密性良好。写出实验室用该装置制取氧气化学方
程式O
⑶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镒混合物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⑷实验室里,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备甲烷。
①选择的发生装置为(填字母)。用装置F收集甲烷,气体应从导管(填“b”或"c”)端通入。
②设计实验证明CH中含有碳元素的方法是:检验其纯度后,
54、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0
(1)装置C由导管、和.(填仪器的名称)组成。
(2)实验室用HQ?和MnO,制取Oz的化学方程式为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下同);
若用KCI。,和MnO?制取02时,则选用的发生装置是o
(3)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若制得的CO?中混有HCI和HQ,提纯时用NaOH固体除去杂
质,你认为这种方法(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
(4)实验室制取Hz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或o
55、小明同学去黄山旅游时,用瓶装了一些山下的泉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
制取蒸镭水。
2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水样中加入明帆的作用是一。
(2)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一。
A.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
B.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
C.玻璃棒靠在滤纸边缘的任一方
D.漏斗下端的尖嘴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3)向滤液中加入活性块,利用其—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
(4)以下方法得到的水,其纯度最高的是—o(填编号)
A.过滤
B.沉淀
C.蒸播
(5)认真观察图A、B两装置,与b管相连的是电源的—(填“正”或“负”)极。用燃着的木条检验a
管所得气体,观察到的现象是电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一o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分析比较A装置和
B装置在试验过程中水的变化情况:—。
25
A加热水B电解水
56、课堂上同学们利用甲图所示装置做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实验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带火星的木条很
难复燃。于是老师将甲装置进行了改进,如乙图,带火星的木条较易复燃。(图中的铁架台均已略去)请回答:
(1)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镒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二氧化镒在反应中作一剂1,其作用是O
(2)分析改用乙装置后,带火星的木条较易复燃的原因:o
(3)老师又设计了另一个改进的丙装置,带火星的木条也易复燃。根据(2)推测的原因,分析浓硫酸的作用:
(4)你还能写出实验室用到二氧化镒制取氧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吗?o
57、在“质量守恒定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的实
验探究。下图中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均为教材图示,现有A、B、C、D四个实验分别由甲、乙、丙、丁四个组
的同学来完成,他们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26
A甲组B乙组C丙组D丁组镁条的燃烧
(1)A实验:白磷刚引燃,立即将锥形瓶放到天平上称量,天平不平衡,结论是质量不守恒.等锥形瓶冷却
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称量,天平平衡,结论是质量守恒.你认为结论正确的是—(填“前一种”或“后
一种”),而导致另一种结论错误的原因是
(2)乙、丁两组同学得到的错误结论是“B、D两个实验说明质量不守恒”。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了B、D两个
实验的原因。你认为要用如图B装置继续探究质量守恒定律,若药品不变改变装置的方法是一;若装置不变
改变药品,可选用的一组药品是—(举一列)。
(3)写出实验C中发生的化学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4)D实验不平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58、某化学兴趣小组选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气体的制取和性质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漏1
口114yu后瀑身于
ABCDE
⑴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2)选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⑶已知: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硫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能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实验室常用固体亚
硫酸钠与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二氧化硫。实验室制取SO2可选用的装置组合为—(填字母),查阅资料发现
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物,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请你将装置补充完整
27
进气口
NaOH溶液
59、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U方
ABCDE
(1)写出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⑵实验室通过加热混有二氧化镒的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在该反应中二氧化镒起作用,氯酸钾制氧气的
化学方程式
⑶实验室用高镒酸钾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一(填字母,下同),为防止加热时固体粉末进入导管,
在试管口应放
⑷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⑸用E装置收集满氧气后,集气瓶需要用____盖好,―放在桌面上。
电子秤示数反应前mi
28
反应后0121714
(1)实验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2)实验2中药品混合后,烧杯内可观察到的现象为o
(3)比较反应前后电子秤示数,描述正确的是(填序号)。
Am产m2Bmi<m2Crri3=miDm3>rm
填空题(经典例题高频考点-名师出品必属精品)
61、将质量为35.0克的含有少量杂质的高镒酸钾样品加热(杂质不参加反应),测得试管内固体质量随时间
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固体的质量g
35.0——
31.8-------------------------------
•!।
•।।
••
)।।।
-------!_I_!---------------->
0tlt2t3加热时间,S
(1)写出高镒酸钾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O
(2)0~L时间内发生的主要是(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上时刻剩余固体的成分为:杂质、o
(4)计算样品中高镒酸钾的质量为_______克。
62、如图是水分子通电分解的示意图,请从宏观、微观两个方面写出由图所获得的信息。
B通电。8
Q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现代电力公司电网应急处理技术探讨
- 房子交付合同范本
- 电影产业发展对商业价值的影响
- 木地板原材料市场分析与供应链优化考核试卷
- 综艺股份合同范本
- 共同成长学期班级团队计划
- 科技助力电商平台数据安全与隐私管理
- 科技产品开发中的伦理决策过程
- 科技企业多用户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2024借款合同范本
- 初中九年级美术期末艺术测评指标试卷及答案
-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制度样本
- 有机农业概述课件
- 学校托幼机构肠道传染病消毒隔离及防控要求
- 生产加工型小微企业安全管理考试(含答案)
- 沙子检测报告
-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必修下册 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2
- 无线电测向幻灯教材课件
- 第1课《我们的闲暇时光》课件
- 商务ktv项目计划书
- 脑血管造影术护理查房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