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初期的外交_第1页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_第2页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_第3页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_第4页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三个阶段:Ⅰ20世纪50年代

外交原则的确立及其走向成熟Ⅱ20世纪70年代

外交突破Ⅲ改革开放后

重大调整、日趋灵活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大楼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总原则背景:1.民族解放运动高涨2.两大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3.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孤立、敌视政策基本方针:1.另起炉灶2.一边倒3.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最突出的特点积极的外交活动:

⑴新中国第一次建交高潮

⑵中苏结盟——1950.2.14《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背景:3.形成过程与内容:2.目的:4.意义:1953年朝鲜停战后,国际局势趋于缓和①争取国际局势进一步好转②为国内即将开展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国内:国际: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走向国际舞台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1.日内瓦会议:1954年2.亚非会议:1955年

背景:

特点: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亚非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

“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意义:方针含义意义

坚定不移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在国际交往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先消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新中国第一次建交高潮:苏联(1949.10.3)保加利亚(10.4)罗马尼亚(10.5)匈牙利(10.6)朝鲜(10.6)捷克斯洛伐克(10.6)波兰(10.7)蒙古(10.16)民主德国(10.27)阿尔巴尼亚(11.23)越南(1950.1.18)印度(1950.4.1)——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非社会主义国家瑞典(1950.5.9)——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英国——最早承认中国的西方大国(1950.1.6)1954.6,互设代办处社会主义国家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毛泽东首次访问苏联《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签订意义:有利于加强和巩固中苏两国的友谊与合作,保障新中国的国防安全与维护世界和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平等互利1954年6月,周恩来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会谈周恩来总理会晤缅甸总理吴努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的周恩来第一次亮相国际舞台,周恩来所带来的绝对是超乎想象的精彩1954年,中国政府代表团在日内瓦会议上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的中国政府代表团各国代表的热烈赞扬和拥护。这是会议期间的周恩来。

1955年4月,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这是由二十九个亚非国家组织的,没有西方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周恩来在会上做了重要的发言,同时他的发言受到与会“同”和“异”分别指什么思考: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求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

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我们并不要求个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周恩来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发言提出了什么方针“求同存异”求同存异同:异:有相同的历史遭遇:都受过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掠夺和统治;有共同的愿望:维护民族独立,谋求发展,争取世界和平。主要是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求同:共同的发展目的存异:保存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意义:万隆会议所显示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争取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的精神,被人们誉为“万隆精神”。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会后我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代表着国际舞台上一种新兴政治力量的崛起对中国外交的作用课堂练习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基本外交方针中,哪一条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实现了在国际交往中的独立自主()A“一边倒”C“另起炉灶”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团结世界各国人民C3、万隆会议上,中国为促进会议圆满成功提出的方针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求同存异”C“平等互惠”

D联合反对殖民主义2、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是()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C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

D开罗会议AB------《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955年一年内,到中国访问的使者,有来自世界5大洲的63个国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