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四地六校2023届高三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92910402489da7e7517f9af8d6a2d7e/d92910402489da7e7517f9af8d6a2d7e1.gif)
![福建四地六校2023届高三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92910402489da7e7517f9af8d6a2d7e/d92910402489da7e7517f9af8d6a2d7e2.gif)
![福建四地六校2023届高三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92910402489da7e7517f9af8d6a2d7e/d92910402489da7e7517f9af8d6a2d7e3.gif)
![福建四地六校2023届高三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92910402489da7e7517f9af8d6a2d7e/d92910402489da7e7517f9af8d6a2d7e4.gif)
![福建四地六校2023届高三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92910402489da7e7517f9af8d6a2d7e/d92910402489da7e7517f9af8d6a2d7e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华安、连城、永安、漳平一中,龙海二中,泉港一中”六校联考09-10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历史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B、水排D、翻车B、水排D、翻车C、水转筒车C、水转筒车A、戽斗A、戽斗 2、某学校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中国古代的商业发展”的课题过程中,整理了下列相关的信息,其中你认为错误的是()A、汉代商运活跃,“富商大贾周流天下”B、六朝时自然形成“草市”并实行行政管理C、宋代的商业活动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D、明清的“海禁”政策扼杀对外贸易进步的可能性3、假如你是一位生活在19世纪70年代到1956年从事棉纺织业的上海民族资本家。你可能经历()①甲午战后,政府放宽发展限制,你创办的企业发展状况比较好②一战期间,企业的发展势头强劲并向外扩展③1927~1936年间企业发展比较顺利④抗战期间,企业遭到严重的摧残⑤抗战胜利后的很长时间,经营的条件明显好转⑥20世纪50年代,你创办的企业被政府公私合营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④⑥D、①②③④⑤4、下面两幅图是某中学学生在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时所收集到的漫画,请判断它们最有可能是为研究中国的哪一阶段的历史而作的()A、建国初期的经济恢复B、十年探索时期的大跃进C、改革开放时期D、文化大革命时期5、下列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生产关系调整的说法正确的是()①1952年底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消灭了存在数千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②通过1953~1956年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国家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化道路③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④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改变了土地的所有制形式A、①②③B、②③C、①②D、③④6、“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得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时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以上是周杰伦的歌曲《上海1943》中的一段歌词,下列情况在1943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是()A、青年男女身着西装、婚纱在西式教堂中举办婚礼B、青年男女常把恋爱约会的地点放在咖啡馆、西餐厅C、人们上班、出行以及出差可以选择的交通工具有公共汽车、自行车和飞机D、人们可以通过阅读《申报》或是观看当地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了解外界的情况7、假如你生活在在新航路开辟的时代,你可能看到的现象有()①亚洲开始种植玉米、烟草、马铃薯等农作物②世界各个地区和民族间的联系日益的紧密③在欧洲市场上销售茶叶④欧洲封建主的财富与日俱增⑤极大地冲击了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⑤8、马克思说:“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他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这一“革命力量”带来的影响不包括()A、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B、促使世界开始走向一个整体C、引起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的产生D、促使第二次工业革命达到空前的深度和广度9、罗斯福说:“低收入的工人是我们人数最多的消费集团,可是今天他们却无法维持像样的生活水准,不能购买食品、衣服和其他必需品——保持我们工厂和农场充分运转。”为此,罗斯福新政采取了()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B、调整了农业生产C、建立社会保障体系D、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保护劳工权利10、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和当前的金融危机是人类历史上两次影响较大的经济危机。对这两次经济危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都从美国开始,并迅速蔓延到世界其他国家B、前者源于生产相对过剩,后者源于美国次贷危机C、危机发生后各国都设置贸易壁垒,加强对经济的干预D、前者引发了世界大战,后者促进了国际合作11、苏联漫画家摩尔的作品《救命》,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初,一位农民的骷髅化,其背后的“麦穗”已经干瘪萎缩。这幅漫画意在表明()A.战时共产主义超经济剥夺,挫折了农民的积极性B.新经济政策减轻农民负担,人民热烈欢呼C.农业集体化损害农民利益,遭到人民反对
D.人们对高度集中斯大林模式的不满12、1993年欧盟成立后,欧洲的联合经历了欧洲煤钢联营、欧共体和欧盟三个发展阶段。这一发展历程表明()①欧洲一体化向更深方向发展②欧洲国家由经济一体化走向经济政治一体化③欧洲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矛盾消失④欧洲国家之间协调解决矛盾的机制日益成熟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13、2008年,从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迅速波及全球,此次危机与全球经济逐渐融为一体密不可分。下列有关经济全球化的表述正确的有()①国际金融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基础②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处于更有利的地位③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贸易自由化体系逐步确立④区域经济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表现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③④D、①④14、某校历史课外兴趣小组在探究“儒家思想的演变”的过程中,整理了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其中错误的是()A、孟子主张施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B、西汉的董仲舒倡导儒学的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C、南宋的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D、明代的李贽主张儒学经典是“万世之至论”“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15、下列观点分别出自中国古代四位著名的思想家。四个选项中的言论(序号)与人物对应关系正确的是()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③“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天下之害尽归于人。”④“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A、黄宗羲、荀子、董仲舒、朱熹B、董仲舒、荀子、黄宗羲、朱熹C、朱熹、董仲舒、荀子、黄宗羲D、董仲舒、朱熹、荀子、黄宗羲16、书法是我国传统艺术的瑰宝。请将下列书法作品按正确的字体排列()A、行书、草书、篆书、楷书B、行书、篆书、隶书、楷书C、隶书、篆书、草书、楷书D、隶书、草书、隶书、篆书17、宋元明时期是我国古代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发展的时代。下列与其关系密切的文化现象有()①词成为文化的主流②瓦肆、勾栏的兴起③章回小说的出现④谴责小说的出现⑤风俗画的出现⑥杂剧的产生⑦京剧等剧种的出现A、①②③④⑤⑦B、①②③⑤⑥C、①②③④⑤⑥⑦D、②③④⑤⑥18、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文学史上涌现出颇具特色的文学体裁,为后人所称颂。下列名句所对应的文学体裁是()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②“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③“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A、楚辞、宋词、唐诗、诗经B、汉赋、唐诗、诗经、宋词C、诗经、唐诗、宋词、楚辞D、楚辞、唐诗、宋词、诗经19、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传统文化与新文化”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下面是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的近代东西方知识分子不同派别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其中不正确的是()A、中国地主阶级洋务派主张中国全盘西化B、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利用儒家思想宣传资产阶级政治学说C、中国资产阶级激进派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D、欧洲文艺复兴的代表们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表达反封建思想20、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情况可以得出下列的认识和结论,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有()①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与发展和东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有关②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主要是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政治派别③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历经了器物、制度和思想文化三个阶段④向西方学习呈现了逐步深入、由表及里、由浅到深的特点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21、“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可计日待也。”该思想的主要特点是()A、从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受到启发B、照搬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C、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家思想相结合D、以儒家学说作为变法的指导思想22、“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所谓坏的就是绝对的坏,所谓好的就是绝对的好。”毛泽东这句话()A、肯定新文化运动对民主科学的倡导B、指出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形式主义偏向C、全面否定了新文化运动D、批评了新文化运动是不彻底性23、以李大钊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方式主要包括()①开展论战②翻译和撰写宣传文章③组建学会组织学习④利用学校讲坛宣传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③④24、下列中国近代社会思潮成为主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民主共和②师夷制夷③民主与科学④维新变法A、①②③④B、②④③①C、②④①③D、③①②④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第25题14分,第26题14分,第27题9分,第28题15分,共52分。)25|、历史上很早就有闽商的提法,它作为中国十大商帮之一,与晋商、徽商齐名。阅读下列材料:(14分)材料一与“晋商”、“徽商”等这些依附于农业文明与封建集权制度之上的商帮不同的是,“闽商”是一个在封建集权与农业文明之外(或者称之为“边缘化”)的最具有商业意识与国际视野的商人群体。明清时期,当“晋商”、“徽商”成为封建政权的附庸、成为“红顶商人”的时候,“闽商”却是一帮封建王朝的“弃民”,是封建王朝“海禁”政策视角下的“走私者”。——《闽商文化的特征与现实意义》材料二出生于福建泉州的思想家李贽对理学大加鞭挞,他讽刺理学家“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他认为人皆有私。“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追求物欲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每个人都可以顺其“自然之性”。材料三到了近代,……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闽商开始崛起,海洋、商贸、开放、移民等因素逐渐融入福建人的血液。从19世纪末开始,闽商中涌现出一大批的风云人物,包括陈嘉庚、郭鹤年等。所以,闽商帮也有“海外华商第一商帮”之称。——《敢为人先新闽商》请回答:⑴根据材料一指出,与“晋商”、“徽商”相比,“闽商”具有哪些不同的文化特质?试结合福建的地理环境和经济状况等分析原因。(6分)⑵根据材料二,概括李贽对理学批判的主要观点,分析其思想产生的经济根源。(4分)26、阅读下列材料:(14分)材料一材料二1870年,欧洲的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64.7%,而唯一的对手美国仅占23.3%。……欧洲资本和技术大量输出的结果是全球经济空前统一;到1914年时,除了在全球陆地上架设了巨大的电报和电话线路网外,还在诸大海海底铺设了516000多千米的电缆。到1914年时,已有总吨位为5000万吨的3万多艘船只装载货物往返于世界各地。几条运河的开凿便利了世界贸易,其中最重要的是苏伊士运河(1869年)和巴拿马运河(1914年)……几条横穿大陆的铁路的建成打开了诸大陆经济开发的大门……1860~1913年间,世界工业总产量至少增加了6倍,1851~1913年间,世界贸易额增加了12倍。——(美)斯塔夫里阿偌斯《全球通史》材料三按1990年价格计算的世界和主要地区商品出口占GDP(生产总值)的百分比时间1913年1950年1973年1998年西欧14.18.718.735.8东欧和前苏联2.52.16.213.2亚洲3.44.29.612.6世界7.95.510.517.2——(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请回答:⑴材料一中甲、乙所示航路的开辟者分别是谁?材料一反映的历史现象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5分)⑵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些特征的主要原因。(5分)⑶材料三说明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什么?为顺应这一趋势,美国等世界各国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4分)27、阅读材料:(9分)材料一韩非子在《有度》篇中说:“威不两错,制不二门。”这是韩非子借用《管子》中的话,即“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敬……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故明主之治天下也,威势独在于主而不与臣共。”材料二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百姓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这叫做“大一统”。材料三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请回答:⑴材料一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简要分析这种思想对秦朝的影响。(2分)⑵从材料二可以看出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怎样的发挥?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儒家学说在秦汉时期的不同社会地位。(4分)⑶材料三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简要分析这种思想出现的社会根源。(3分)28、阅读材料(15分)材料一外国商人从中国收购大量农、副、土特产品。其中以丝、茶为大宗。中国丝、茶的大量出口,刺激了国内丝、茶生产的发展。材料二材料三从百年现代化历史来看,实际历史上呈现出的,是不同时代的中国人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根据当时人们主观上的理解,运用自己可以拥有的政治资源与经济条件,通过自觉或不自觉的试错的方式,来试图接近这一历史性目标。因此,不断在应对矛盾与困境中试错,而不是根据先验的理性的蓝图设计,构成了支配人们做出现代化选择的基础。材料四清统治者当年强迫汉人接受的发辫,大多数人都主张剪去,并且认为“不剪发不算革命”,“也不算时髦”。在服饰上,“一切前清官爵命服及袍褂、礼服、翎顶、朝珠,一概束之高阁”,人们穿衣“务趋时髦”。当时一般人认为,西方的社会生活是依据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完美、理想的社会模式,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相比之下,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恶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一种社会心理: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否则,谁就是保守、顽固之徒。请回答:(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二反映了当时中国经济发展的何种趋势?(3分)(2)根据材料三,谈谈不同时期的中国人是以怎样的方式来追求现代化的。(4分)(3)材料四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领域的哪些新气象?(3分)(4)概括近代中国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发生以上深刻变化的原因和影响。(5分)福建省“华安、连城、永安、漳平一中,龙海二中,泉港一中”六校联考09-10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历史答题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二、非选择题(52分)25、(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26、(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27、(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28、(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福建省“华安、连城、永安、漳平一中,龙海二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DB3715T 73-2025沙土地变竹栽培养护技术规程
- 亲子收养合同协议书1
- 个人电子产品购销合同范本
- 上海市饲料添加剂购销合同标准模板
- 中小企业融资合同及相关附件
- 中小企业短期借款合同范本
- 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度团体福利保险合同全文
- 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团体福利保险合同条款解析
- 中央空调系统工程合同范本
- 人力资源合同管理(四):就业稳定与成长
- 游戏账号借用合同模板
- 2022年中考英语语法-专题练习-名词(含答案)
- 2011年公务员国考《申论》真题卷及答案(地市级)
- 多元化评价体系构建
- 商业模式的设计与创新课件
- 物流无人机垂直起降场选址与建设规范
- AQ/T 4131-2023 烟花爆竹重大危险源辨识(正式版)
- 装饰工程室内拆除专项施工方案
- 2024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 2024年公务员(国考)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附参考答案(完整版)
- 社会主义发展史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