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学微生物学第一章绪论微生物与病原微生物微生物:一大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类群,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看见。(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分布:广泛微生物在自然界生物中的地位:六界系统:病毒界、真菌界、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动物界三大类微生物: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放线菌)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菌)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益、有害正常菌群:人体表以及与体外相通的腔道中正常寄居的一定种类和数量的细菌,正常情况下对人体无害。条件致病菌:某些正常菌群的细菌在机体抵抗力低下时导致疾病,因此称为条件致病菌。病原微生物:能引起人类和动植物发生疾病的微生物。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研究病原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规律以及与机体相互关系的学科。(基本原理、细菌学、病毒学、真菌学)医学微生物学发展简史:显微镜、Pasteur、Koch、牛痘苗、烟草花叶病毒、青霉素;发现新的病原微生物、微生物全基因组、新型疫苗、微生物学诊断技术、新的抗感染药物医学微生物学的学习目的:?思考题:三大类型的微生物第一篇微生物学的基本原理第二章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细菌细菌:是一类单细胞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以二分裂法繁殖。狭义细菌:广义细菌: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放线菌一、细菌的大小与形态大小:以微米为计量单位三种基本形态:球菌、杆菌、螺形菌细菌的不规则形态:生长条件适宜时出现典型形态,幼龄、衰老、生长环境不适、药物作用时,出现不规则形态(其应用意义)细菌的基本结构(一)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细胞壁:细胞膜外的一层坚韧有弹性的结构,对细菌具有保护作用。1、肽聚糖: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原核生物细胞所特有。肽聚糖结构:聚糖骨架、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图2-3、2-4溶菌酶、青霉素的作用位点:2、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特殊组分:肽聚糖的特点:多、五肽交联桥磷壁酸:结构、功能表面蛋白:SPA、M蛋白等(与致病性抗原性有关)3、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特殊组分肽聚糖的特点:外膜:脂蛋白、脂质双层、脂多糖三层结构脂多糖结构:脂类A-核心多糖-特异性多糖(寡糖重复单位)4、L型细菌:细胞壁缺陷的细菌。(多形性、油煎蛋菌落、滤过性、耐药性、高渗培养基、常规培养阴性、慢性感染、可回复)原生质体:原生质球:(二)细胞膜:功能:物质运输(呼吸、生物合成、细胞分裂)中介体:(三)细胞质:1、核糖体:蛋白质合成场所2、质粒: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质粒的性质)3、胞质颗粒:(四)核质:环状DNA分子细菌的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孢(功能、鉴定意义)荚膜:化学组成:多糖或多肽(负染色)功能:抗吞噬、抗杀菌物质鞭毛:(运动、蛋白质、H抗原、粘附)菌毛:普通菌毛(黏附)性菌毛(F质粒结合转移)芽孢:(休眠体、抗逆性强、灭菌标准、鉴定意义)细菌的理化性状与新陈代谢细菌的理化性状细菌的物理性状光学性质(比浊法测定细菌总数)比表面积大(有利于新陈代谢)带电现象(通常带负电)半透性(有利于水和气体进出)渗透压(质壁分离、胞浆压出)2、细菌的化学组成(特殊的化学组成)(二)细菌的新陈代谢与能量转换1、细菌的能量代谢三种生物氧化方式:发酵、需氧呼吸、厌氧呼吸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细菌的生化反应:(鉴别细菌的生化试验)糖发酵试验IMViC试验:吲哚试验(I)甲基红试验(M)VP试验(Vi)枸橼酸盐利用试验(C)尿素酶试验硫化氢试验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及其在医学上的意义热原质(脂多糖、耐热)毒素和侵袭性酶(内毒素、外毒素)色素(脂溶性色素、水溶性色素)抗生素维生素细菌素细菌的生长繁殖和培养(一)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1、营养物质(水、无机盐、碳源、氮源、生长因子)2、酸碱度(多数细菌的最适pH7.0-7.6)3、温度(多数病原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7℃4、气体环境(氧气、二氧化碳)根据对氧气的需求将细菌分为:专性需氧菌、微需氧菌、兼性厌氧菌、专性厌氧菌某些标本初次分离时需添加5-10%的二氧化碳(专性厌氧菌在有氧条件下不能生长的原因)(5)渗透压(二)生长方式与生长速度1、繁殖方式和代时(二分裂、20-30分钟)2、细菌生长曲线(图2-18)(1)迟缓期(影响其长短的因素)(2)对数期(适合研究)(3)稳定期(代谢产物积累)(4)衰退期(变形、自溶)细菌生长曲线及其应用意义?(三)培养1、培养基(基础培养基、营养培养基、合成培养基、鉴别培养基、选择培养基、厌氧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2、细菌在培养基中生长现象(1)液体培养基(均匀混浊、沉淀、菌膜)(2)半固体培养基(检查细菌动力)(3)固体培养基(菌落、分离培养、纯培养)3、培养方法(分离培养、纯培养)4、应用(病原学诊断、药物敏感试验)六、细菌的分类和命名(分类依据)1、传统分类2、数值分类3、分子生物学分类(种系分类)细菌分类的层次:(种、型、株的概念)细菌的命名法:拉丁双名法第二节病毒病毒:是一类个体极微小、结构非常简单、只含有一种核酸、严格细胞内寄生、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的基本特性:体积小、结构简单、细胞内复制)一、病毒的大小与形态大小:测量单位:nm(20-300nm)形态:图2-20二、病毒的结构和化学组成基本结构:核心(核酸)+衣壳(蛋白质)→核衣壳(+包膜)→病毒颗粒衣壳的三种对称类型:螺旋对称型、20面体对称型、复合对称型病毒的化学组成与功能1、病毒核酸(多样性、只含有一种核酸、双链或单链、分节段)功能:2、病毒蛋白质结构蛋白:衣壳蛋白、基质蛋白、包膜蛋白非结构蛋白:病毒编码的酶类、特殊功能的蛋白3、脂类和糖三、病毒的增殖病毒的增殖过程:(复制周期)1、吸附:病毒吸附于细胞表面的特异受体。2、穿入:以吞饮、融合等方式穿入进入细胞。3、脱壳:需脱壳酶的作用(溶酶体酶或病毒编码的酶)将病毒核酸从衣壳释放。4、生物合成:(隐蔽期):此时期细胞中找不到病毒颗粒,在病毒基因的控制下,进行病毒核酸和病毒蛋白质的合成。[病毒基因组有6种类型:(1)双链DNA病毒(2)单链DNA病毒(3)单正链RNA病毒(其基因组具mRNA功能)(4)单负链RNA病毒(5)双链RNA病毒(6)逆转录病毒双链DNA病毒的复制:早期阶段:病毒利用宿主细胞的酶(DNA多聚酶)转录早期mRNA,再转译成早期蛋白(病毒复制有关的酶、调节蛋白);晚期阶段:病毒DNA复制子代DNA及转录晚期mRNA,再转译成晚期蛋白(衣壳蛋白和其它病毒蛋白)单链DNA病毒的复制:复制中间体(双链DNA)单正链RNA病毒:其基因组可作为模板复制子代病毒RNA,同时还具有mRNA功能,可直接附着于核糖体,转译病毒的非结构蛋白和结构蛋白。单负链RNA病毒:带有RNA多聚酶,先转录互补的正链后,才能在核糖体上转译相应蛋白质。逆转录病毒:带有逆转录酶,合成RNA:DNA中间体,其DNA链进入细胞核,合成DNA双链,再整合到细胞染色体上。逆转录:以RNA为模板合成DNA]5、装配与释放:病毒种类不同,在细胞内装配的位置不同。无胞膜病毒在细胞裂解后释放,有胞膜病毒出芽释放。病毒的异常增殖与干扰现象1、病毒的异常增殖(1)顿挫感染:因细胞条件不合适,病毒虽可进入细胞但不能复制的感染过程称为顿挫感染。构成顿挫感染的细胞称为非容许性细胞。(2)、缺陷病毒:带有不完整病毒基因组的病毒体。自身不能复制,其复制需要辅助病毒辅助。(缺陷病毒可干扰同种成熟病毒体进入细胞。)2、干扰现象:两种病毒感染同一细胞时,可发生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称为干扰现象。四、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物理因素:1、温度(耐冷不耐热)2、pH(5-9)3、射线和紫外线(敏感)化学因素:1、脂溶剂(有包膜病毒对其敏感)2、酚类(消毒剂)3、氧化剂(消毒)4、抗生素和中草药(不敏感、有点作用)五、病毒的分类(非系统、多原则)亚病毒:类病毒卫星病毒朊粒第三节真菌真菌的概念:是一大类具有细胞壁,不含叶绿素、无根、茎、叶分化的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菌所致疾病的类型:感染性、中毒性、超敏反应性(疾病)真菌的四个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半知菌亚门一、真菌的形态与结构(一)单细胞真菌(酵母:圆形或椭圆形的单细胞真菌)1、酵母型真菌(芽生方式)2、类酵母型真菌(假菌丝)(二)、多细胞真菌(霉菌:丝状真菌的总称)1、菌丝:营养菌丝、气生菌丝、生殖菌丝(菌丝体):2、孢子:有性孢子、无性孢子(1)叶状孢子:芽生孢子、关节孢子、厚膜孢子(2)分生孢子:大分生孢子、小分生孢子(3)孢子囊孢子:双相性真菌:二、真菌的繁殖与培养*孢子繁殖、菌丝断裂繁殖真菌的培养:沙保弱培养基、培养温度(22-28℃三种菌落类型:1、酵母菌菌落2、类酵母型菌落3、丝状型菌落三、变异性与抵抗力易变异、对多数抗生素不敏感、孢子不耐热第三章感染第一节细菌性感染感染的发生与:机体免疫力、细菌的毒力、细菌的侵入途径和数量有关。一、细菌的致病机制毒力:侵袭力、毒素(一)侵袭力1、黏附与定植(1)黏附现象:单个黏附→细菌微菌落→细菌生物膜(2)黏附性结构:菌毛、荚膜、胞外多糖等(配体与受体的黏附)(3)黏附机制:静电吸引、疏水作用;阳离子桥联作用;配体与受体的相互结合(结合后的信号转导)(4)组织趋向性2、侵入(侵袭素)3、繁殖与扩散(1)局部扩散(表层、深层)(侵袭性酶)(2)全身扩散(常出现两次菌血症)(二)毒素(表3-5)(来源、存在部位、化学成分、稳定性、毒性作用、抗原性)1、外毒素概念:性质:蛋白质(亚单位)、毒性作用、稳定性、抗原性、(种类)、2、内毒素:LPS的生物学作用:发热反应、白细胞反应、DIC、内毒素血症与休克、免疫调节作用(少量内毒素)(三)超抗原与疾病(以产生大量T细胞和细胞因子为特征)二、细菌感染的传播(一)来源:外源性感染:病人、带菌者、带菌动物内源性感染:正常菌群、潜伏的致病菌(二)传播途径(6种)呼吸道、消化道、皮肤、血液、人畜共患病(节肢动物)、性传播三、细菌感染的类型隐性感染、显性感染[急性感染、慢性感染](局部感染、全身感染)第二节病毒性感染一、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细胞、免疫)(一)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1、杀细胞效应:细胞病变效应(CPE)2、稳定状态感染:细胞融合、新抗原3、形成包涵体:(病毒增殖的场所、有鉴定意义)4、细胞凋亡:(HIV诱导CD4细胞凋亡)5、基因整合与细胞转化:(DNA病毒和逆转录病毒与肿瘤形成有关)(二)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1、抗体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中和病毒、Ⅱ型超敏反应、Ⅲ型超敏反应)2、细胞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清除体内病毒的主要机制、杀伤宿主细胞、Ⅳ型超敏反应)3、免疫抑制作用:(某些病毒有此作用、可激活体内潜伏病毒和促进某些肿瘤生长)二、病毒感染的传播方式(一)传播方式:水平传播、垂直传播(二)传播途径:三、病毒感染的类型(按有无症状分)(一)隐性感染和显性感染(按感染的持续时间分)(二)急性感染(三)持续性感染:慢性感染、潜伏感染、慢发病毒感染1、慢性感染2、潜伏感染3、慢发病毒感染第三节真菌性感染1、浅表真菌感染(皮肤癣菌)2、真菌机会性感染(白假丝酵母菌)3、深部真菌感染(新生隐球菌)4、真菌毒素的致病作用(黄曲霉毒素)5、超敏反应思考题:1、构成细菌毒力的组成成分是:(2)2、列举三种构成细菌侵袭力的组成成分:(3)3、细菌黏附于宿主细胞的主要机制是:(1)4、试比较细菌内毒素与外毒素的性质5、带菌者6、病毒的致病机制7、病毒的传播方式(2)8、潜伏感染、慢发病毒感染第四章抗感染免疫第一节抗感染免疫机制非特异性免疫:屏障结构、吞噬细胞、体液因素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B细胞介导)细胞免疫(T细胞介导)一、非特异性免疫机制(一)屏障结构1、皮肤和黏膜(阻挡、纤毛、分泌、正常菌群)2、血脑屏障3、胎盘屏障(二)吞噬作用大小吞噬细胞1、吞噬和杀菌过程(1)趋化(趋化因子)(2)接触(受体:LPS受体、FcR、C3bR)(3)吞入(吞噬、吞饮)(4)杀灭和消化(溶酶体内两大杀菌系统)2、杀伤机制依氧杀菌机制:(1)ROI、RNI依赖机制(2)髓过氧化物酶介导的杀伤机制非依氧杀伤机制:酸性环境、溶菌酶、杀菌蛋白活化巨噬细胞杀伤能力显著增强3、吞噬作用的后果(1)完全吞噬(2)不完全吞噬(胞内寄生菌被吞噬,但不被杀灭,有助于病原菌扩散)(3)组织损伤(炎症反应)(三)自然杀伤细胞(四)体液因素二、特异性免疫机制(一)体液免疫抗体的效应:(1)抑制病原体黏附(2)调理吞噬作用(3)中和外毒素(4)激活补体的溶菌作用(5)ADCC细胞免疫1、CTL特异性直接杀伤靶细胞2、效应Th1细胞产生分泌细胞因子诱导产生细胞免疫和迟发型超敏反应(三)黏膜免疫(SIgA)第二节抗菌免疫一、抗胞外菌感染的免疫(体液免疫为主)1、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2、抗体和补体的作用3、细胞免疫的作用二、抗胞内菌感染的免疫(细胞免疫为主)1、吞噬细胞2、细胞免疫3、局部黏膜免疫第三节抗病毒免疫一、非特异性免疫(一)干扰素:是病毒或其他干扰素诱生剂刺激人或动物细胞产生的一类分泌性蛋白,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活性。1、种类和性质2、抗病毒活性(干扰素抗病毒机制)(图4-3)干扰素不能直接灭活病毒,而是通过诱导细胞合成抗病毒蛋白。抗病毒蛋白可通过两条途径起作用:(1)2/-5/A合成酶途径:导致病毒mRNA降解(2)PKR途径:抑制病毒蛋白质的合成3、免疫调节及抗肿瘤活性(二)NK细胞二、特异性免疫(一)体液免疫1、病毒中和抗体2、血凝抑制抗体3、补体结合抗体(二)细胞免疫三、抗病毒免疫持续时间(对病毒的免疫力)病毒血症、单一血清型、抗原变异的病毒第四节抗真菌免疫(略)思考题:1、抗感染免疫机制包括(2)2、特异性免疫机制包括(2)3、不完全吞噬4、抗体的免疫效应包括(5)5、干扰素、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机制第五章遗传与变异遗传变异(遗传性变异、非遗传性变异)遗传与变异原理(略)DNA结构与功能基因与基因的转录遗传信息的翻译细菌的遗传与变异一、细菌的变异现象形态结构的变异(细菌L型变异、肺炎球菌失去荚膜的变异、H-O变异)抗原性变异菌落变异(S-R变异)毒力变异(使毒力增强、毒力减弱的方法)(增强:接种敏感动物。白喉杆菌感染β-噬菌体;减弱:人工培养基传代。卡介苗)(机理:创造环境、自然选择突变株)耐药性变异(耐药性、多重耐药性、赖药性)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是DNA,包括:细菌染色体:环状DNA分子质粒:1、致育性质粒(F质粒)2、耐药性质粒(接合性耐药质粒:R质粒;非接合性耐药质粒)3、毒力质粒:Vi质粒等4、细菌素质粒:Col质粒等5、代谢质粒(编码产生相关的代谢酶)质粒的特性:1、自我复制:紧密型、松弛型2、非细胞生存所必需3、可自行丢失或消除4、转移性5、相容性和不相容性转位因子:细胞基因组中能够转移位置的一段特异性核苷酸序列片段。(跳跃基因)有三类转位因子:1、插入序列(IS):无已知功能的基因、只有插入功能、两端常有颠倒重复序列2、转座子(Tn):IS+已知功能的基因+IS3、转座噬菌体或前噬菌体细菌变异的机制(一)基因的突变与损伤后修复突变:是遗传物质的核苷酸序列发生了稳定而可遗传的变化。突变的类型:染色体畸变、点突变(基因突变)基因突变的分子机制:碱基置换、核苷酸的缺失或插入等基因突变规律:1、突变率:自然突变率(10-6~10-10)、诱导突变率(10-4~10-6)2、随机性:突变的发生是随机的3、回复突变:是指突变性状回复,而非基因结构回复原状DNA损伤修复机制:切除修复、重组修复、SOS修复等(修复后可能导致突变)(二)基因的转移与重组(介绍5种方式)1、转化:供体菌裂解游离的DNA片段被受体菌摄取,使受体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2、接合:通过性菌毛的相互沟通,将遗传物质从供体菌直接转移给受体菌的一种方式。F质粒的接合:F+菌株、F-菌株、Hfr菌株、F′菌株R质粒的接合:R质粒=耐药传递因子+耐药决定子R质粒耐药的生化机制:1、钝化酶2、改变药物的作用靶位3、改变细胞对药物的透性3、转导:以噬菌体为载体,将供体菌的一段DNA转移致受体菌内,使受体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普遍性转导:装配错误。有两种结果(完全转导、流产转导)局限性转导:切割错误。被转导的基因为供体菌染色体上的特定基因4、溶原性转换:温和噬菌体感染宿主菌后,前噬菌体整合入宿主菌基因组,使宿主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5、原生质体融合:是一种细胞杂交技术。将两种不同的细菌经除去细胞壁,制成原生质体后,加入聚乙二醇使之融合,再筛选重组子的过程。第三节病毒的遗传与变异(略)第四节微生物遗传变异在医学中的应用1、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2、测定药物中的致癌物质:Ames试验3、流行病学4、基因工程5、微生物基因组研究第六章医学微生态学与医院内感染微生态学:微生物、宿主、环境第一节正常菌群一、正常菌群及其分布(表6-1)二、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1、生物拮抗(竞争黏附、抑菌或杀菌物质、营养竞争)2、营养作用(物质转化、维生素合成)3、免疫作用(免疫器官发育、交叉反应、刺激免疫应答)4、抗衰老作用(产生SOD清除过氧化物)5、抗肿瘤作用(清除代谢产生的致癌物、激活巨噬细胞等)三、人体各部位的微生态系1、口腔(300多种、链球菌为优势菌)2、食管与胃(乳杆菌、酵母、幽门螺杆菌)3、肠道(致病性类型、生理性菌群、中间性类型)(多数为厌氧菌)4、阴道(乳杆菌、球菌、白假丝酵母菌)5、呼吸道(甲型链球菌)6、皮肤(丙酸杆菌、葡萄球菌)第二节微生态平衡与失调一、微生态平衡(微生物、宿主、环境动态平衡)1、宿主因素:发育阶段、激素、病理状态2、微生物因素:定位、定性、定量二、微生态失调的主要原因1、抗生素使用(二重感染、菌群失调症)2、寄居部位改变(手术、诊疗操作)3、免疫抑制剂、激素、细胞毒药物、放射线)三、微生态失调的防治1、保护宏观环境(防外源感染)2、保护微观环境(消除病理状态、异常的解剖结构)3、增强机体免疫力(疫苗、丙种球蛋白、TF、LAK细胞等免疫制剂;科学饮食)4、合理应用抗生素5、微生态调节剂的应用(益生菌、益生原)第三节机会性感染一、机会性致病菌及其主要特点(一)机会致病菌:大肠杆菌(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二)机会致病菌的主要特点:1、毒力弱2、常为耐药菌3、新的机会致病菌不断出现二、机会性感染的易感因素(易感机体)第四节医院内感染一、概述医院内感染:(3-20%)二、分类微生物来源:1、外源性感染2、内源性感染三、医院感染的微生物(一)特点(主要是机会性致病微生物感染,也可是外源性感染爆发性流行)(二)医院感染的主要微生物(表6-3)四、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不同于一般情况(一)易感对象1、年龄因素2、基础疾病(二)诊疗技术几侵入性检查和治疗五、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一)消毒灭菌(二)隔离预防(三)合理使用抗生素第七章消毒与灭菌消毒、灭菌、无菌物理消毒灭菌法一、热力灭菌法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巴氏消毒法、高压蒸汽灭菌法二、辐射杀菌法:紫外线三、滤过除菌法四、超声波消毒法五、干燥和低温抑菌法化学消毒灭菌法消毒剂的主要种类(表7-1)酚类、醇类、重金属盐类、氧化剂、表面活性剂、烷化剂消毒剂的应用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消毒剂的性质、浓度与作用时间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温度酸碱度有机物第八章病原学诊断与防治微生物学检查:病原学、血清学检验细菌学诊断一、病原菌检测标本采集:无菌操作、据病情采样、用药前采样、标本及时送检、保护好标本致病菌检验程序:二、血清学诊断双份血清标本ELISA技术病毒学诊断标本的采取与送检病毒的分离与鉴定病毒的分离动物接种、鸡胚培养、细胞培养病毒在培养细胞中增殖的指标:细胞的变化:细胞病变效应(CPE)、融合的细胞、包涵体红细胞吸附干扰现象细胞代谢的改变病毒的数量与感染性测定新分离病毒的鉴定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诊断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真菌学诊断(略)特异性预防与治疗一、人工主动免疫疫苗:死疫苗、活疫苗、类毒素、亚单位疫苗、DNA重组疫苗、核酸疫苗、治疗性疫苗第一代疫苗、第二代疫苗、第三代疫苗(一)疫苗死疫苗活疫苗新型活疫苗基因工程疫苗重组载体疫苗合成疫苗亚单位疫苗DNA疫苗转基因植物疫苗(二)类毒素人工被动免疫抗毒素抗菌血清胎盘丙种球蛋白、血清丙种球蛋白其他免疫制剂: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LAK细胞等表8-2两种人工免疫的比较细菌感染的治疗(略)病毒感染的治疗(略)真菌感染的治疗(略)第九章细菌的耐药性与控制策略抗菌药物使用以来:耐药菌株逐年上升细菌的耐药性细菌耐药性的分类固有耐药性获得耐药性:来源:基因突变、基因转移细菌耐药性的基因控制细菌耐药性产生机制钝化酶的产生药物作用的靶位改变胞壁通透性改变和主动外排机制抗菌药物的使用与细菌耐药性的关系(选择作用)细菌耐药性的控制策略合理使用药物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药政管理研制新抗菌药物研制质粒消除剂抗菌药物的“轮休”化脓性球菌化脓性球菌:葡、链、肺、脑、淋等化脓性杆菌:革兰阴性杆菌为多见表10-1常见的化脓性细菌第一节葡萄球菌属生物学性状形态与染色:大小、排列、结构、染色性培养特性: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生长良好)、温度、pH、需氧情况、生长现象、色素、溶血现象、二氧化碳需求生化反应:触酶阳性、糖发酵试验(甘露醇发酵试验阳性)抗原结构:葡萄球菌A蛋白(SPA):概念、应用、生物学活性(存在于葡萄球菌细胞壁的一种表面蛋白质。可和人IgG的Fc段非特异性凝集,用于协同凝集试验。具有抗吞噬、促细胞分裂、损伤血小板、引发超敏反应等多种生物学活性)荚膜多糖多糖抗原分类:表10-2三种葡萄球菌的主要性状抵抗力:强于其它无芽孢菌、耐盐性强、对碱性染料敏感、耐药菌株较多见致病性致病物质:凝固酶:游离凝固酶(试管法)、结合凝固酶(玻片法)葡萄球菌溶素(细胞毒素)杀白细胞素(抗吞噬)肠毒素(食物中毒)(超抗原)表皮剥脱毒素(烫伤样皮肤综合症)毒性休克综合症毒素其它:纤维蛋白溶酶、耐热核酸酶、透明质酸酶、酯酶所致疾病:有侵袭性、毒素性两种类型侵袭性疾病:化脓性炎症(局部感染、全身感染)毒素性疾病:(食物中毒、假膜性肠炎、烫伤样皮肤综合症、毒性休克综合症)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也能致病)三、免疫性(一般不能防止再次感染)四、微生物学检查法标本、直接涂片镜检、分离培养和鉴定、葡萄球菌肠毒素检查病原性葡萄球菌鉴定要点(致病性葡萄球菌的特点):凝固酶、耐热核酸酶、金黄色素、溶血性、甘露醇发酵(阳性)五、防治原则个人卫生、饮食卫生、抗生素(药敏试验)、自身菌苗思考题:培养特性、葡萄球菌A蛋白:概念、应用意义、生物学活性、致病特点、所致疾病类型、致病性葡萄球菌的特点链球菌属链球菌分类:溶血现象、多糖抗原、需氧情况A族链球菌生物学性状形态与染色:培养特性:血平板、沉淀生长生化反应:不分解菊糖、不被胆汁溶解、触酶(阴性)抗原结构:1、蛋白质抗原(表面抗原)2、多糖抗原(群特异性抗原)3、核蛋白抗原分类:据溶血现象分类:甲型链球菌(α溶血)、乙型链球菌(β溶血)、丙型链球菌(不溶血)据抗原结构分类:A、B、C、D等20群。对人致病的主要是A族(群)链球菌据表面抗原分型A族链球菌多数呈乙型溶血抵抗力:较弱、对青霉素等药物敏感、青霉素为首选药物、极少有耐药菌株(二)致病性致病物质:细胞壁成分:脂磷壁酸、M蛋白、肽聚糖、细菌胞壁受体、F蛋白外毒素:致热外毒素、链球菌溶素侵袭性酶:透明质酸酶、链激酶、链道酶链球菌溶素:据对氧气的敏感性分为:链球菌溶素O(SLO)和链球菌溶素S(SLS)抗链O试验原理及应用意义:(实验教程113页、习题集71页)致热外毒素(猩红热毒素):溶原性细菌产生(致热性、丝裂原性、增加对内毒素休克的敏感性、超抗原家族)透明质酸酶(扩散因子)M蛋白:抗吞噬、超敏反应(与心肌、肾小球基底膜有共同抗原)链激酶(链球菌溶纤维蛋白酶):抗血栓链道酶:DNA酶、治疗脓胸链激酶、链道酶皮肤试验测定细胞免疫功能F蛋白:粘附素、纤维粘连蛋白受体、所致疾病:所致疾病类型:化脓性、中毒性、超敏反应性致病菌主要是A族链球菌、此外还有B族、D族链球菌、甲型链球菌三、免疫性:型别多、无交叉免疫力、反复感染、猩红热免疫力牢固四、微生物学检查法标本、直接涂片镜检、分离培养与鉴定、血清学检查:抗O试验五、防治原则主要飞沫传播、首选青霉素、及时彻底治疗以防超敏反应性疾病发生思考题:引起人类化脓性感染的链球菌多为哪一族?链球菌所致疾病类型抗O试验原理及其应用意义肺炎链球菌(肺炎双球菌、肺炎球菌)(一)生物学特性形态与染色:荚膜培养特性:α溶血生化反应:菊糖发酵、胆汁溶菌试验抗原结构与分型:荚膜多糖抗原、菌体抗原(C多糖、M蛋白)抵抗力:较弱(二)致病性致病物质:1、荚膜2、肺炎球菌溶素O3、脂磷壁酸(粘附、激活单核细胞、巨噬细胞、T细胞、诱导干扰素产生、抗癌制剂:康赛宁)4、神经氨酸酶(粘附)所致疾病:大叶性肺炎、脑膜炎、败血症(三)免疫性:病后免疫力牢固(四)微生物学检查法:菊糖发酵试验、胆汁溶菌试验、奥普托辛试验(区别甲型链球菌与肺炎球菌)(五)防治原则:多价的荚膜多糖疫苗、药敏试验其他链球菌B群链球菌(无乳链球菌)(新生儿感染)D群链球菌(医院内感染)甲型链球菌(心内膜炎)龋齿:变异链球菌思考题:肺炎球菌的主要致病物质第三节奈瑟菌属特点:脑膜炎奈瑟菌与淋病奈瑟菌的区别:寄居部位、荚膜、质粒一、脑膜炎奈瑟菌(一)生物学性状:形态与染色:肾形或豆形双球菌、革兰阴性菌培养特性:专性需氧、5%二氧化碳条件下生长更佳、巧克力(色)培养基、透明、露滴状菌落、产自溶酶生化反应:分解葡萄糖和麦芽糖抗原结构与分类:1、荚膜多糖(群特异性抗原)2、外膜蛋白(型特异性抗原)3、脂多糖(与大肠杆菌有交叉)4、核蛋白抗原(无特异性、与肺炎球菌相同)致病性:致病物质(荚膜、菌毛、内毒素)所致疾病(流行性脑脊膜炎)免疫性:体液免疫为主微生物学检查标本:脑脊液、血液、出血瘀斑对低温、干燥极敏感(床边接种)直接涂片镜检:分离培养和鉴定:快速诊断法:SPA协同凝集试验防治原则:多价荚膜多糖疫苗、磺胺药物二、淋病奈瑟菌(一)生物学性状形态与染色:中性粒细胞内(急性)培养特性:灰白色菌落生化反应:不发酵麦芽糖(只分解葡萄糖)、氧化酶试验阳性抗原结构与分类:1、菌毛蛋白抗原2、LPS抗原3、外膜蛋白抗原抵抗力:弱(二)致病性:致病物质(菌毛、外膜蛋白、IgA1蛋白酶)所致疾病:淋病、淋菌性结膜炎(三)免疫性:无天然抵抗力、多数患者自愈、再感染普遍、慢性感染普遍(四)微生物学检查标本:棉拭直接涂片镜检:分离培养与鉴定:(五)防治原则:性交传播、药敏试验、新生儿以1%硝酸银滴眼第四节假单胞菌属*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色素、抵抗力、分布、医院内感染第十一章肠道感染细菌包括:肠杆菌科细菌、幽门螺杆菌、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弯曲菌属等肠杆菌科细菌概念:一大群生物学性状相同的革兰阴性杆菌。肠杆菌科细菌的共同生物学特性:1、形态与结构:革兰阴性杆菌、无芽孢、多数为周菌毛、少数有荚膜、包膜2、培养:兼性厌氧或需氧、营养要求不高、湿润、光滑、灰白色菌落3、生化反应:活泼、均匀浑浊生长、分解多种糖类、蛋白质、形成不同代谢产物、乳糖发酵试验对鉴定致病肠道菌和非致病肠道菌有重要意义4、抗原结构:复杂(O抗原、H抗原、Vi抗原、K抗原)5、抵抗力:不强6、变异:易变异埃希菌属大肠埃希菌(大肠杆菌)一、生物学特性发酵乳糖、产酸产气、IMViC试验:++--二、致病性致病物质:1、粘附素、2、肠毒素:不耐热肠毒素(LT)、耐热肠毒素(ST)、3、内毒素(志贺毒素)所致疾病:肠外感染、胃肠炎(致病的血清型致病:腹泻、出血性肠炎)致病的血清型: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ETEC)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EIEC)肠致病型大肠埃希菌(EPEC)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EHEC)肠集聚型大肠埃希菌(EaggEC)三、微生物学检查法(对病人标本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标本:肠外感染:中段尿、血液、脓汁、脑脊液等腹泻:粪便分离:粪便→选择培养基→涂片染色镜检、生化反应等血液→增菌培养→血平板→卫生细菌学检查:大肠菌群数四、防治原则(菌毛抗原为免疫关键性抗原)思考题:乳糖发酵试验、IMViC试验的鉴定意义、大肠菌群志贺菌属细菌性痢疾(细菌性腹泻)最常见的病原菌(痢疾杆菌)我国年统计病例200万、世界2亿生物学性状:形态与染色、结构、培养特性、生化反应、抗原构造与分类:据O抗原不同分为4群、44个血清型A群(痢疾志贺菌)、B群(福氏志贺菌)、C群(鲍氏志贺菌)、D群(宋内志贺菌)变异:S-R二、致病性致病特点:侵入结肠粘膜上皮细胞导致自限性化脓性感染病灶致病物质:1、侵袭力:菌毛2、内毒素:a.作用肠壁→透性升高→内毒素吸收→发热、中毒性休克等;b.破坏粘膜→炎症、溃疡→脓血粘液便;c.作用肠壁神经系统→肠功能紊乱→腹泻、里急后重3、外毒素:志贺毒素:肠毒性、细胞毒性、神经毒性所致疾病:细菌性痢疾、主要粪-口途径传播急性菌痢:典型症状:发热、腹痛、里急后重、脓血粘液便慢性菌痢:急性中毒性菌痢:无明显消化道症状、表现为全身中毒症状:内毒素造成微血管痉挛、缺血和缺氧、导致DIC等免疫性:感染局限于肠道、菌一般不入血,抗感染免疫主要为肠粘膜表面的局部抗体,阻止细菌吸附于肠粘膜。免疫期短、不稳固、菌型多、少有交叉免疫。三、微生物学检查法标本:粪便或肛拭分离与鉴定:标本接种于肠道选择培养基分离培养后,进行生化反应和血清凝集试验快速诊断法:免疫染色法免疫荧光球法协同凝集试验四、防治原则预防: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增强机体免疫力、口服多价Sd疫苗沙门菌属是一群寄生在人类和动物肠道中,生化反应和抗原结构相关的革兰阴性杆菌一、生物学特性:形态与染色、培养特性、生化反应:不发酵乳糖、大多产硫化氢、抗原构造与分类:O抗原(分类表9-4)、H抗原(不耐热)、Vi抗原(和毒力有关)二、致病性与免疫性致病物质:侵袭力:有毒株粘附小肠粘膜上皮细胞(M细胞)、(被吞噬但不被杀灭),侵入皮下组织。内毒素:死亡后释放导致中毒、休克;或激活补体释放趋化因子吸引白细胞导致肠道局部炎症。肠毒素:所致疾病:多数为人畜共患病、仅对人致病的是引起肠热症的伤寒杆菌、付伤寒杆菌、所致疾病类型:1、肠热症2、肠炎型3、败血症(4、无症状带菌者)肠热症(伤寒和副伤寒):病菌→消化道(小肠上部)→穿过粘膜上皮细胞→吞噬细胞吞噬→吞噬细胞内生长繁殖→部分菌随淋巴液到肠系膜淋巴结大量繁殖→经胸导管进入血流,引起第一次菌血症(病人出现发热、不适、全身痛等前期症状)→菌随血流进入肝、脾肾、胆囊等脏器并在其中繁殖→被脏器中吞噬细胞吞噬→被吞噬的细菌再次入血造成第二次菌血症(症状明显、持续高热等),部分菌随粪便排出,另部分菌再次进入肠壁淋巴组织→使以致敏组织发生超敏反应、导致局部坏死和溃疡、肠出血和穿孔等免疫性:肠热症免疫力牢固(细胞免疫、体液免疫)胃肠炎(局部产生IgA免疫)三、微生物学检查法标本:分离培养和鉴定:肠道鉴别培养基或SS选择培养基无色透明菌落→双糖铁培养基→生化反应、血清学鉴定肥达试验:用已知伤寒、副伤寒杆菌抗原与待检血清作定量凝集试验,用于辅助诊断肠热症肥达试验结果判定:抗体水平:O凝集价≥1/80H凝集价≥1/160才有诊断价值动态观察:恢复期效价比初次≥4倍始有意义O与H抗体的诊断意义:a.H、O凝集价均超过正常值(可能染病)b.两者均低于正常值(染病可能性小)c.O不高、H高(曾预防接种或非特异性回忆反应)d.O高、H不高(感染早期或其它沙门菌引起的交叉反应少数病例:始终阴性反应的原因:早期使用抗生素、免疫功能低下四、防治原则加强卫生检查、切断传染原疫苗药物治疗第十章弧菌属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生物学性状:形态与染色:培养特性与生化反应:碱性蛋白胨水增菌抗原结构与分型:据O抗原不同分155个血清群、其中O1群霍乱弧菌(凝集弧菌)、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霍乱、其他血清型引起胃肠炎。据表型差异O1血清型分2个生物型:古典生物型、ElTor生物型抵抗力:致病性致病物质:霍乱肠毒素:作用类似LT→cAMP升高→肠分泌功能增加→腹泻、呕吐鞭毛、菌毛:以鞭毛穿过小肠粘液层、以菌毛粘附微绒毛定居(产肠毒素)所致疾病:经疫水传播、霍乱、米泔水样腹泻物三、免疫性:牢固、抗菌抗体、抗肠毒素抗体四、微生物学检查法标本:及时培养直接镜检:悬滴法分离培养:碱性蛋白胨水增菌培养、选择培养基分离培养、生化反应和血清学试验五、防治原则水源管理、卫生习惯、疫苗、对症治疗、抗菌药物副溶血性弧菌海产品食物中毒病原菌、嗜盐性、神奈川试验(病人分离株神奈川试验阳性、鉴定意义)第十二章厌氧性细菌厌氧芽孢梭菌、无芽孢厌氧菌厌氧芽孢梭菌属形态:分布:致病菌:一、破伤风梭菌:(破伤风)大量存在于肠道→粪便污染环境→创口感染→生长繁殖→产生破伤风痉挛毒素→强直性痉挛、抽搐→窒息或呼吸衰竭死亡生物学性状:形态与染色、培养特性、生化反应、抵抗力致病性与免疫力:微生物学检查法:防治原则:伤口处理、类毒素、抗毒素二、产气荚膜梭菌:(气性坏疽、食物中毒)生物学性状:1、形态与染色:2、培养特性:Nagler反应:此菌产卵磷脂酶,在蛋黄琼脂平板上分解卵磷脂,在菌落周围出现乳白色混浊圈。汹涌发酵现象:产气荚膜梭菌在牛乳培养基中分解乳糖产酸,使其中酪蛋白凝固;同时产生大量气体(氢气和二氧化碳),将凝固的酪蛋白冲成蜂窝状,将液面封固的凡士林层上推,气势凶猛。此凶猛发酵现象可用于鉴定产气荚膜梭菌。3、分型:据外毒素不同分为5个型。A型菌株:(气性坏疽、食物中毒);C型菌株:(坏死性肠炎)致病性:致病物质:10余种外毒素(主要是α毒素):破坏细胞膜→溶血、组织坏死;使血管透性增加→水肿;使血小板凝聚→血栓、局部组织缺血所致疾病:气性坏疽(气肿、捻发感);食物中毒微生物学检查法:防治原则:三、肉毒梭菌肉毒毒素(神经外毒素)、食物中毒、婴儿肉毒病四、艰难梭菌:假膜性结肠炎思考题: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的所致疾病、感染途径、致病特点。汹涌发酵现象及其应用意义无芽孢厌氧菌是一大群寄生于人和动物体内的正常菌群,包括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的球菌和杆菌。在人体正常菌群中厌氧菌占有绝对优势一、主要种类、性状与在感染中的作用有23个属、与对人致病有关的主要有10个属(表12-2)脆弱类杆菌、梭杆菌、消化链球菌、双歧杆菌等二、致病性致病条件:损伤、厌氧环境、菌群失调、免疫力下降等细菌毒力:1、改变对氧的耐受性2、混合感染3、菌毛、荚膜等表面结构4、毒素感染特征:1、内源性感染2、深部化脓性感染3、分泌物带血、呈黑色、有恶臭4、涂片有菌,但培养却不见菌生长5、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长期治疗无效所致疾病:无特定病型、化脓性感染、局部炎症、败血症、混合型感染三、微生物学检查法标本:直接涂片镜检:分离培养与鉴定:牛心脑汁浸液为基础的血平板、厌氧培养、气相色谱快速鉴定、核酸杂交、PCR技术四、防治原则防止正常菌群到不正常部位、出现局部厌氧环境、伤口清理、去除坏死组织、引流、选用药物第十三章呼吸道感染细菌结核分枝杆菌、白喉棒状杆菌、嗜肺军团菌、百日咳鲍特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柏菌等分枝杆菌属抗酸杆菌:(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麻风杆菌)结核分枝杆菌一、生物学性状形态与染色:细长略弯曲的杆菌、抗酸染色、Much颗粒(L型)培养特性:专性需氧、生长缓慢、罗氏培养基、菌落形态(颗粒、结节或花菜状)生化反应:不发酵糖类;可合成烟酸、还原硝酸盐(区别于牛型结核分枝杆菌);热触酶试验阴性(区别于非结核分枝杆菌)抵抗力:抗干燥、对湿热敏感、对紫外线敏感、对3%HCl、4%NaOH15分钟有抵抗力、痰液可增强其抵抗力、对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对氨基水杨酸敏感(长期使用易产生耐药性)、变异性:形态、菌落、毒力、免疫原性、耐药性均可产生变异(联合用药)二、致病性:不产生内毒素、外毒素,其致病性可能与细菌在组织细胞中大量繁殖引起的炎症,菌体成分和代谢产物的毒性以及机体对菌体成分产生的免疫损伤有关。致病物质:荚膜:粘附、入侵、保护脂质:①索状因子:抑制细胞呼吸、抑制白细胞游走、引起慢性肉芽肿;②磷脂:促使单核细胞增生、使炎症病灶中的巨噬细胞转变为类上皮细胞,形成结核结节;③硫酸脑苷脂:抑制吞噬体和溶酶体结合有利结核杆菌在吞噬细胞中长期存活;④蜡质D:具有佐剂作用,激发迟发性超敏反应。蛋白质:超敏反应所致疾病: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损伤侵入,引起多种组织器官的结核病。肺部感染:由于感染菌的毒力、数量、机体的免疫状态不同,肺结核有两种类型:①原发感染:②原发后感染:肺外感染:肺结核+艾滋病(死亡伴侣)免疫性:免疫机制:主要是细胞免疫、有菌免疫免疫与超敏反应:常同时存在,但引发的物质不同郭霍现象:免疫同时也有超敏反应发生结核菌素试验:(应用意义)(习题集70页)常规试验分别取两种纯蛋白衍化物(PPD)5单位注射两前臂内侧皮内,48-72小时后,出现红肿硬结≥5mm为阳性;≥15mm为强阳性,对诊断有意义。若PPD-C侧红肿大于BCG-PPD侧为感染,反之,可能是卡介苗接种所致。阴性反应表明未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但应考虑以下情况:A.感染初期;B.老年人;C.严重结核病患者或正患有其他传染病;微生物学检查法:标本:直接涂片镜检:浓缩集菌:无杂菌标本离心沉淀集菌;污染标本用4%NaOH或3%HCl处理分离培养:平板上生长慢,2-4周长出菌落;集菌材料滴加入含血清的液体培养基培养1周管底有颗粒生长。动物试验:集菌材料注入豚鼠,3-4周后局部淋巴结肿大,OT试验阳转后,剖检五、防治原则预防:卡介苗治疗:联合用药附:麻风分枝杆菌不能人工培养、麻风细胞、麻风病(瘤型麻风:典型麻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结核样型麻风:良性麻风、细胞免疫功能正常)非结核分枝杆菌条件致病菌、结核样病变白喉棒状杆菌一、生物学性状形态与染色:排列、异染颗粒培养特性:吕氏血清斜面(快速生长的培养基)、亚碲酸盐平板(鉴别培养基)抵抗力:二、致病性致病物质:白喉外毒素、所致疾病:飞沫传播→鼻咽腔粘膜→白喉毒素→局部炎症(或全身症状)→假膜→窒息死亡三、免疫性:抗毒素、类毒素、锡克试验(皮内毒素和抗毒素中和反应)四、微生物学检查法毒力试验:Elek平板法(实验指导123页)五、防治原则:类毒素、抗毒素思考题:放线菌感染的主要特征。异染颗粒、亚碲酸盐平板、锡克试验的应用意义、原理。白喉毒素的产生、作用模式第三节:嗜肺军团菌(军团菌属)革兰阴性杆菌、细胞壁中含大量支链脂肪酸、镀银染色法、BCYE培养基、军团病(肺炎型、流感样型、肺外感染)、存在广泛(水环境)第四节:百日咳鲍特菌(百日咳杆菌)(鲍特菌属):鲍氏培养基(B-G培养基)所至疾病:菌通过飞沫传播→在气管粘膜大量繁殖→释放毒素→使粘膜上皮细胞纤毛运动失调→粘稠物不能排出→刺激经迷走神经传入大脑咳嗽中枢→强烈痉咳白百破三联疫苗第五节:其他一、嗜血杆菌属一类革兰阴性小杆菌。人工培养必须供给新鲜血液因子才能生长。流感嗜血杆菌(流感杆菌):卫星现象:流感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平板共同培养时,金黄色葡萄球菌附近的流感杆菌菌落大于远处的菌落。(化脓性疾病、流感时的继发感染)二、肺炎克雷柏菌(略)第十四章动物源性细菌布氏菌属(布鲁菌属)波浪热和动物流产的病原菌、有四个生物种,我国流行的有羊布鲁菌、牛布鲁菌一、生物学性状形态与染色:革兰阴性球杆菌、无鞭毛、无芽孢、S型菌有微荚膜培养特性:需氧、普通培养基中不易生长、(需加血清促进生长)、生长缓慢、透明、无色素、光滑小菌落、血平板上不溶血生化反应:产硫化氢试验:羊(-)、牛(+)、猪(+/-);含碱性复红(1/50000)培养基上生长情况:羊(+)、牛(+)、猪(-)抗原结构与分型:含两种抗原(A抗原、M抗原),据此可用凝集试验鉴别三种布鲁菌抵抗力:较强、对光、热、消毒剂、广谱抗生素敏感二、致病性与免疫性致病物质:主要是内毒素。有较强的侵袭力(能通过完整皮肤进入体内、有较强繁殖、扩散能力)所致疾病:动物流产(赤藓醇)波浪热:布鲁菌通过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眼结膜→感染人→被吞噬→吞噬细胞内寄生→转移致淋巴结繁殖形成感染灶→细菌进入血流→菌血症(发热)→感染肝、脾、骨髓、淋巴结等脏器→→形成新的感染灶→细菌再次入血(多次反复)免疫性:有菌免疫、细胞免疫为主三、微生物学检查标本:血、骨髓分离培养:双相肝浸液培养基鉴定:取可疑菌落进行玻片凝集血清学试验:1、凝集反应(IgM抗体)2、补体结合试验(IgG抗体)皮肤试验:四、防治原则第二节芽孢杆菌属是一群需氧,能形成芽孢的革兰阳性大杆菌。包括炭疽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枯草杆菌等炭疽芽孢杆菌(一)生物学性状形态与染色:致病菌中最大的革兰阳性大杆菌;培养后形成长链、呈竹节样排列;无鞭毛;芽孢在有氧条件下形成、呈椭圆形、位于菌体中央;有毒株在人和动物体内或含血清的培养基中形成荚膜培养特性:需氧;普通平板上形成灰白色粗糙菌落;肉汤中絮状沉淀生长抗原结构:1、荚膜多肽抗原2、菌体多糖抗原(Ascoli试验)3、芽孢抗原4、炭疽毒素(由保护性抗原、致死因子和水肿因子三种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抵抗力:很强(二)致病性与免疫性致病物质:荚膜:抗吞噬炭疽毒素:损伤微血管内皮细胞,增强血管通透性形成水肿,使有效血容量不足,微循环障碍,导致感染性休克和DIC,甚至致死所致疾病类型:1、皮肤炭疽:2、肠炭疽:3、肺炭疽:以上三型并发败血症时,常引起出血性脑膜炎,死亡率极高免疫性:感染后可获持久免疫力(三)微生物学检查标本:炭疽动物严禁室外剖检直接涂片镜检:分离培养与鉴定:青霉素串珠试验(四)防治原则病畜严禁宰杀、必须焚毁或深埋2米以下第十五章:放线菌与诺卡菌放线菌大多数对人不致病、对人致病的放线菌按是否有分枝菌酸分两类:1、放线菌属(不含分枝菌酸、微需氧或兼性厌氧)2、诺卡菌属、棒杆菌属、分枝杆菌属(含分枝菌酸、需氧)放线菌属放线菌寄生在机体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对人致病的主要为衣氏放线菌(口腔、咽部正常菌群)、主要是内源性感染、感染特征:硫磺样颗粒、瘘管第二节诺卡菌属(略)第十六章螺旋体螺旋体:是一类细长、柔软、呈螺旋状弯曲、运动活泼、多数较细菌大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对人致病的有三个属:1、疏螺旋体属:回归热疏螺旋体、奋森疏螺旋体2、密螺旋体属:梅毒螺旋体3、钩端螺旋体属:钩端螺旋体密螺旋体属一、苍白密螺旋体苍白亚种(梅毒螺旋体)生物学性状:形态与染色、培养特性、抵抗力致病性与免疫性:致病物质;所致疾病:获得性梅毒、先天性梅毒;免疫性:传染性免疫微生物学检查法:1、标本:Ⅰ期梅毒取硬下疳渗出液,Ⅱ期梅毒取梅毒疹渗出液或局部淋巴结渗出液2、显微镜检查(暗视野显微镜)3、血清学诊断:反应素(抗磷脂的自身抗体)非密螺旋体抗原试验:RPR试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敏感性高、特异性较差)防治原则:第二节疏螺旋体属一、伯氏疏螺旋体(莱姆病)二、回归热螺旋体:周期性反复发作(抗原变异)三、奋森疏螺旋体(口腔正常菌群)第三节钩端螺旋体一、生物学性状形态与染色:革兰阴性,但着色难,常用镀银染色法培养特性:钩体较(易培养(能人工培养),常用Korthof培养基二、流行环节:鼠、猪、疫水、三、致病性与免疫性致病物质:1、内毒素样物质2、溶血素3、细胞毒因子4、致细胞病变作用物质所致疾病:接触传染传染源和储存宿主(鼠和猪)→尿排出→疫水和疫土→伤口破损皮肤(或消化道、吸血昆虫)→进入血流繁殖→钩端螺旋体病(轻:类似感冒、重:黄疸、出血、DIC、休克)免疫性:主要是体液免疫四、微生物学检查标本:血、尿、脑脊液直接镜检:离心集菌、暗视野显微镜观察或镀银染色分离鉴定:Korthof培养基28℃血清学诊断:1、显微镜凝集试验(以钩体标准菌株为抗原,与病人血清在37℃五、防治原则灭鼠、家畜管理、保护水源、疫苗、青霉素第十七章支原体和脲原体支原体:一类没有细胞壁,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最小的微生物。概述:支原体分三个科:1、支原体科(支原体属、脲原体属)2、无胆甾原体科3、螺原体科一、生物学性状形态与结构:多形性、滤过性、Giemsa染色、胆固醇含量高、特殊的顶端结构(粘附)无细胞壁培养特性:营养要求较高、荷包蛋样小菌落(图17-1)、繁殖速度较慢生化反应:(表17-1)对葡萄糖、精氨酸、尿素的利用情况:肺炎支原体(+、-、-);人型支原体(-、+、-);溶脲脲原体(-、-、+)抗原结构:抗原结构简单、特异;其血清抗体可用作生长抑制试验(GIT)和代谢抑制试验(MIT)抵抗力:较弱、对醋酸铊有抗性二、致病性与免疫性肺炎支原体: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人型支原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和不育症溶脲脲原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和不育症三、与细菌L型的区别(表17-2)第一节肺炎支原体飞沫传播,呼吸道可分离到多种支原体,仅肺炎支原体致病诊断:1、分离培养:培养基(血清、酵母膏、醋酸铊)2、血清学检查:冷凝集试验第二节溶脲脲原体泌尿生殖道感染:性病、尿素酶第十八章立克次体立克次体是一类与节肢动物(虱、蚤、蜱、螨)等关系密切,多数在活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内寄生、节肢动物传播、人畜共患病外斐反应辅助诊断立克次体病普氏立克次体(流行性斑症伤寒)(虱传斑疹伤寒或典型斑疹伤寒)莫氏立克次体(地方性斑症伤寒)(鼠型斑疹伤寒)恙虫病立克次体(恙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六安住房租赁合同协议书
- 2024年度新能源发电项目投资与建设合同
- 假期《木偶奇遇记》个人读后感
- 2024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项目合同
- 2024年度光伏发电项目特许权协议
- 2024年国际学校校长合同模板
- 2024年工程质量检测服务协议
- 喷水壶课件教学课件
- 2024年债务重组:房产转让与债务清零合同
- 2024乳制品行业牛奶输送泵安装合同
- 2023年口腔医学期末复习-牙周病学(口腔医学)考试历年真题集锦带答案
- 函数的概念 省赛获奖
- 网络安全培训-
- 地下车位转让协议
- 2018年蜀都杯《辛亥革命》终稿z
- 断绝关系的协议书兄妹
- 工程变更现场签证经济台帐
- 结婚函调报告表
- 数学上册专题(4)含字母参数的一元一次方程问题作业课件新版浙教版
- 《稻草人》阅读测试题及阅读答案
- 新鲁科版三年级英语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鲁教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