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年级数学教案(15篇)教学内容
课本第1—3页中的例1、例2及相应的“说一说”、“算一算”、“想一想”。
教学目标
1、通过“购物”的问题情境,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亲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究“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挨次。
3、能正确计算有关(不含括号)的两步式题,把握脱式计算的方法。
重点:
把握两步(不含括号)混合运算的挨次。
难点:
按运算挨次正确进展计算。
教学预备
例1、例2情境挂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出示挂图,引导观看,问:你们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2、生汇报,谈话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出例如1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仔细观看。
(1)理解图示内容。
问:从图上你能获得哪些些信息?问题是什么?
(2)引导解决问题。
①先让学生独立解决。
②让学生试着用一个算式解决问题,并说说每一步的含义,从而探讨运算挨次,强调书写格式。
③练习:99×11—900585÷9+15
2、教学例2
出例如2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仔细观看。
(1)理解图示内容。
问:从图上你能获得哪些些信息?问题是什么?
(2)引导解决问题。
①先让学生独立解决。
②让学生试着用一个算式解决“应找回多少元”这个问题,并说说每一步的含义,从而引导探讨运算挨次。
③练习:52+12×4110—11÷79
3比照、发觉
引导比照所练习题,发觉有何相通之处?
从而引导归纳出(不含括号)混合运算的运算挨次是:先乘除、后加减。
4指导完成第3页“想一想”中的题。
三、稳固应用。
1、练习一第7页第3题:数学医院。
⑴先让学生说说运算挨次,找找错在哪?
⑵正确计算。
2、解决问题。
练习一第7页第2题
四、全课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作业布置。
练习一第7页第1题。
四年级数学教案2
一、谈话导入,引入气温:
1、沟通所在地今日天气状况及猎取信息的途径。
2、播报天气预报,感知一天温度凹凸变化。讨论温度变化中的数学学问。(板书课题温度)
[教学手段:课件视频播放]
天气播报时要求学生把听到的城市气温写在表格中。(生听边记录)
(生小组沟通,相互补充,找记录不同符号的学生到黑板书写。)
3、仿照播音员播报天气预报。(生读记录)
4、自主制造引出新数。
(学生沟通不同的记录方法,统一介绍温度的读法和规定的写法。)
(1)熟悉温度单位℃。
(2)熟悉零上温度的读法和写法。
(3)熟悉零下温度的读法和写法。
(4)指名读北京的最低气温,检查反应。
5、教学反应。(投影出示天气预报的城市气温表示方法)
学生检查记录订正完善,练习读城市温度。
二、合作探究,理解意义:
1、合作探究温度计组成局部。
2、汇报沟通,熟悉0℃及理解温度情境下表示的意义。
(1)温度计组成。(两种不同的单位、数字、刻度线、水银柱(煤油柱)组成,有的温度计一格表示1℃,有的表示2℃。
(2)熟悉零度在温度计的位置,介绍意义。
(实物)在自然界中,我们把水刚结成冰的温度也就是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0度比冰的温度要高,比水的温度要低。
在0℃以上的温度就是零上温度,在0℃以下的温度就是零下温度。因此今日的0又有了一个新的意义,它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
3、在温度计上找到零下温度,理解零下温度表示的意义。
(1)拨出长春的气温,生读温度,追问表示的意义。
(2)指名学生拨出9.5℃、拨出-9.5℃、零下6度、追问怎样找到的。(从零度向上10个半格)意义?(生做)
(3)比拟零下6度和零上6度的不同?
教学小结:刚刚的学习你了解到了什么?(零上温度比零度高,零下温度比零度低)温度计是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三、联系生活,丰富熟悉:
1、从温度计上读出教室的温度,表示的意义。
2、嬉戏活动猜温度:现在教师说一个温度,你猜猜看它究竟是多少?
它是一个零下温度,在-10℃和-15℃之间,比-15℃高2℃
3、从课件中读取城市温度:(几种特别状况温度大小的比拟,课件出示的温度计)
一组是两个零上温度;两个零下温度;一个零下一个零上温度的比拟)
广州:12度---25度佳木斯:-6度-----12度丹东:-2度---8度
通过观看你发觉了什么?(零上温度比零下温度低,零下温度数字越大温度越低)
4、在题卡上画出三个不同城市的温度凹凸。(87页括号3)
四、走进生活,深化熟悉:
1、说一说-5℃和-20℃哪个温度低?
师: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观看方法比拟。
2、看图回答下列问题:(教师依据学情,敏捷选择相关练习)
3、某日黄山的气温中午12时为8℃,到晚上9时下降了9℃,那么这天晚上9时的气温是多少?
质疑:两个城市之间的温度相差多少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五、课堂小结:
请大家说说这节课的收获和疑问。
四年级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拟数的大小。
2.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3.能依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重点: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拟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能依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多位数的读、写的练习
练习一第1题:先回忆计数单位的挨次,再依据书中的数据说说它们是几位数,最高位在什么位上,并进展读、写。
二、多位数的改写
练习一第2题:先复习多位数的不同数位上数字的不同意义。再进展数的改写。
三、读写嬉戏。
同桌间进展的嬉戏:第1步一个同学读数,另一个同学依据所读的数写数,经过几次读数,两人可交换角色;第2步一个同学写数,另一个同学依据所写的数读数,然后交换角色进展。在同桌练习的根底上,可选派代表在全班进展竞赛,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多位数比大小
做第4题:完成后说说比拟的方法。
(一)组数嬉戏:
请每个同学预备一些数字卡片;然后请学生代表提出组数的要求,依据要求每个同学都摆一摆;接着,选择一局部学生所摆的数,供全班观看争论。
(二)有关近似数的练习
争论括号内的数字有几种可能性,分析哪些是“五入的”,哪些是“四舍的”。
板书设计:练习一
亿级万级个级
千百十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亿亿亿万万万
13820220
计数单位一千三百八十二万
四年级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受观看的过程,让学生熟悉到从不同的位置观看物体,所看到的外形是不同的。
2、通过观看实物,能正确识别从正面、侧面、上面观看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外形。
3、通过拼搭活动,培育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力量。
重点难点
通过观看,让学生进展想象、猜想和推理进展探究的活动,培育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力量。
教学指导
1、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存了丰富的观看物体的感性阅历,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已经能识别从不同位置观看到的简洁物体的外形。本单元在此根底上,通过观看较为抽象的几何图形,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到从不同的位置观看物体所看到的外形是不同的。使学生能正确识别从正面、侧面、上面观看到的物体的外形或两个及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外形。
2、只有在活动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受观看、想象、猜想、分析、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力量才能得以熬炼,空间观念才能得以进展。
课时安排
略
四年级数学教案5
学问与技能:
1.经受试验、猜测、调查、访谈、比拟等过程,了解猜测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滴水会铺张多少水的方法。
2.从数学的角度(如调查、计算)分析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所漏掉的水的价值,体验节省用水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上网、查阅报刊、专访等方式搜集水资源、节省用水等方面的信息,体验到珍惜水,就是珍爱生活的训练。
情感态度价值观:经受综合运用学问和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培育创新意识和实践力量。
教学重、难点:
经受滴水试验的过程,初步感受讨论问题的根本方法,学习从数学的角度分析生活中的许多常见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件:滴水的声音。
教师:听,你想到了什么?课件:一滴水下滴的情形。
小朋友很会联想,说的都是关于滴水的状况。
今日我们就一起来讨论关于“一滴水”的一些问题。
二、试验:1分滴水多少克
小朋友,在生活中都见过滴水的现象吧。但是,你们有没有调查过1分滴水有多少克呢?课件出示问题:1分滴水有多少克?
漏水试验:请2个小朋友来做试验给大家看。
在杯底打孔;接水1分;天平称重量。
教师:通过这个试验我们知道了什么?
三、猜测:1年铺张多少水
刚上课时小朋友们介绍了生活中有水龙头漏水的现象。假如1个没拧紧的水龙头漏水速度与试验一样,也就是说1个水龙头1分滴漏3克水,那么1时、1天、1月、1年大约各铺张多少水?(课件呈现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关键要弄清晰什么?(进率)请详细说说这几个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依据学生答复课件出示:每两个时间单位间的进率。
学生计算,可以使用计算器。
展现计算的状况。
教师:先把这个多位数分级,再读出来。算出的数目大不大?
四、计算:1年漏掉的水的价值
讨论说明:1个人除了正常的饮食外,每天应饮水1400g才能维持人体需要。
1个没拧紧的水龙头1年漏掉的水大约可供1个人饮多少天?
解决这个问题,只用这一个信息1400g行吗?为什么?学生在本子列式,计算可借助计算器。
教师:学校每个水龙头都这样漏水,1年铺张的水可供多少人饮1天?依据学生汇报板书:大约可供83325人饮1天。
教师:假如全校按20xx人计算,1年漏掉的水大约可供全校师生饮多少天?
五、展现:调查的水资源信息,感受环保的重要
教师:这是小小一滴水引发的数据,假如联想到全国,铺张就会更大。是不是地球的水资源很丰富?我国的水资源很富有?请看这些图表和数据。
(请一位小朋友读出有关水资源的信息。)
教师:课前,同学们收集了许多有关水资源、节省用水等方面的信息。请拿出来,在小组内展现,说一说。
六、总结
今日,我们通过数学试验、计算器综合运用了数学学问,解决了身边的一些实际问题。同时,我们也体会到小小一滴水引发的数据触目惊心。那么,这节课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观赏动漫课件:节省一滴水。
板书设计:
滴水试验
一分钟一天一年
四年级数学教案6
在学习这局部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在三年级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沿水平、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本课学习的内容是在上述根底上的延长,把学生的视角引入到图形的旋转,意在通过观赏、探究、创作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体验到简洁图形变成简单图案的过程,理解旋转的中心点、方向、角度不同,形成的图案也不同,进一步进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今后连续学习图形变换奠定根底。
1.在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的特点
本单元内容的教学,应鼓舞学生动手操作,并在操作的过程中乐观地思索。如“图形的旋转”活动(教材第54页),教材中展现的两幅漂亮的图案是由一个简洁的图形经过旋转而得到的。教学中,可以预备四张画着同一图案的纸,然后逐张围绕某一点进展旋转,旋转90°后,贴上一张纸,再旋转90°,再贴上一张纸,直至形成一个完整的图案。在旋转的过程中教师要提示学生观看并思索:图案发生了哪些变化,是围着哪一点旋转的。
本单元的许多练习都是可以操作的,因此,在课前可以请学生预备一些小的学具,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就有操作的时机。练习中的一些问题也通过学生的操作答复,以提高学生的感性熟悉。
2.在图形的变换中,提倡不同的操作方法
一个图形经过变换后,可以得出新的图形,但得到同样的新图形,可以有不同的操作方法。因此,可以先让学生想一想,再在方格纸上试一试,然后全班来说一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到学生活动中去,从中发觉学生有特色的操作方法,并赐予鼓舞与确定,为学生相互学习与沟通供应条件。
3.在观赏的过程中,鼓舞学生设计制作漂亮的图案
本单元的数学观赏内容是任意一个简洁的图形,当它围绕一点进展旋转,并把每次旋转后的图形沿轮廓画下来,那么就会形成一个漂亮的图案。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观赏了正方形旋转的过程,并进展了制作。本单元把这一内容进一步扩展,可以是任意的简洁图形。在教学中,先请学生观赏,然后,每个学生用硬纸剪一个任意的简洁图形,接着进展变换制作。对学生制作的图案,只要根本符合要求,教师就应确定。对一些设计特殊优秀的学生,也可以让他们当场再演示一遍,以带动动手力量较弱的学生。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悉图形的旋转变换,探究它的特征和性质。
2.能在方格纸上将简洁的图形旋转90。
3.初步学会运用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观赏图形的旋转变换所制造出的美,培育学生的审美力量;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1.理解图形旋转变换的含义。
2.探究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难点〗
1、探究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能在方格纸上将简洁图形绕固定点顺时针旋转90°并说出旋转过程。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每桌一个学具袋(根本图形、彩笔)。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这是一只小朋友很喜爱玩的风车。
请两个小朋友和教师一起玩一玩。(生操作)
其他孩子请留意观看风车是怎样运动的?
谁来说说,在风车的运动中,你看出了什么?
(解决旋转、旋转中心、旋转方向)
出示钟面
在数学里,我把向这个方向旋转的方向叫做顺时针方向;
逆时针方向。
手势,比划。
小结:在刚刚的运动方式中,我们可以说,
风车绕中心点顺时针方向旋转;
或者风车绕中心点逆时针方向旋转。
会说了吗?
二、新授:
在生活中,有各种漂亮的图案,有的是简洁的图形通过平移、旋转得到的。
你想知道这些图案是怎样设计的吗?(想知道吗?)
那我们今日就进一步讨论“图形的旋转”。(板书课题)
那么我们选一副简洁的图案,由易到难讨论它是通过怎样的简洁图形,怎样旋转而成的,请认真观看。
课件展现
为了便于讨论,教师还特地做了一个这样模型把它粘贴在黑板上。
争论:
小组内相互说一说,刚刚,你看到了什么?
(外形、大小都不变)
师:从图形A到图形B是如何变换的?
是如何旋转的。(绕点O顺时针方向。)
旋转了多少度?
你是怎样推断它旋转了90°的呢?
(有什么方法,想一想,相互说一说)
结合图例,图中画出对应边,标出旋转角。测量。
这个度数叫做旋转度数
小结出,图B可以看作图A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
谁能完整地再说一遍。
强调三要素。
师:从图形B到图形C是如何变换的?
图形A到图形C呢?
同学们,我们可以说图形A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180°得到图形C;还有其他的说法吗?(协作手势)
逆时针方向
看到这副图,你还能像这样说些什么吗?
师小结,只有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度数三者都确定了,旋转以后的位置才能确定。
三、稳固练习:
1.转一转。(动手操作)
说一说这些三角形是以哪个点为中心旋转的
四、观赏,升华。
感受旋转的美,数学的美。
由什么简洁图形旋转而成的?
四年级数学教案7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展加、减及混合运算。
2、使学生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展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进一步进展学生的数感。
3、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小数加、减法计算力量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
1、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以及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2、能依据数据特点正确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展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1、理解小数点对齐,即数位对齐的道理。
2、敏捷选用方法使混合运算简便。
3、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和敏捷性。
教学建议:
1、鼓舞学生自主学习小数加减法学问。
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两者之间有着割不断的联系和一样之处。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学生在三年级时就已经把握了。因此,让学生充分应用旧知来自主学习小数的加减法成为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要策略。教学时,教师的职责是:帮忙学生激活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一已有学问阅历,并尝试用它来计算小数加减法;让学生明确列竖式时应如何对齐数位,懂得道理何在;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主尝试的过程和结果。通过自主学习本单元的学问,使学生懂得应用旧知来学习新知是猎取学问的一条重要途径。
2、提倡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为了使因材施教、让每一个人都得到充分进展的理念落到实处,教学时应留意关注不同学生解答问题的不同思路,乐观鼓舞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思索问题,提出自己的解法。如,教学例1中解答“其次轮动作完成后中国队领先多少分?”的问题时,教师不宜作任何提示,而应让学生依据自身阅历找到适当的解题方法。又如,教学例3、例4时,不需要将教材中消失的各种解题思路领先呈现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独立思索、自主解答的根底上,通过合作沟通,领悟多种不同的解题思路,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和敏捷性,到达提高数学思索力量和计算力量的目的。
四年级数学教案8
第1课时鸡兔同笼
教学内容:P116页的练习二十五的第20题。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通过复习“鸡兔同笼”问题,感受中国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过程与方法:能娴熟用列表、假设等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复习,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规律推理力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迁移思维的力量,进而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娴熟理解和把握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和方法,让学生再一次亲历列表法、假设法等解题的过程,深刻体会解决问题的一般性策略。
教学难点:建构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数学模型,运用学到的解题策略娴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具学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鸡兔同笼”是一道出名的中国古算题。最早消失在《孙子算经》中。很多小数数学问题都可以转化成这类问题。
师:你知道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有几种方法吗?通过比拟发觉它们有什么特点?
生1:列表法,适合数据较小的问题。
生2:假设法,一般状况都适合,数量关系比拟简单理解。
师:今日我们复习“鸡兔同笼”问题。
二、自主探究
师:摆三角形和正方形一共用了19根小棒。(任意两个图形之间没有公共边)你能算出分别摆了多少个三角形和多少个正方形吗?(学生答复)
师:星期日,小英一家八口人到博物馆参观,博物馆的票价是成人每人30元,儿童每人15元,买门票共花去210元钱,其中儿童有几人?(学生答复)
师:三年级(4)班48人去北海公园划船,租了大船和小船共10条,每6人克坐满一条大船,每4人可坐满一条小船,且每条船都没有空位,他们租大船和小船各几条?(学生答复)
三、探究结果汇报
师:通过复习“鸡兔同笼”问题,你有哪些收获?
生1:借助列表的方法,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生2:我学会了化繁为简的学习方法。
生3:用“假设”法解决问题的一般性。
四、师生总结收获
师: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生总结得出:解决数学问题时,可以先提出假设,假如假设后的状况与实际不符,这时就需要进展调整。我们可以借助画图、列表等方法帮忙我们进展调整,从而推算出正确结果,最终还要对结果进展检验。(逐一板书:假设、调整、检验)
板书设计
鸡兔同笼假设→调整(列表、画图)→检验
四年级数学教案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比拟系统地、坚固地把握有关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根底学问。
2.进一步弄清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分。
教学重点
使学生比拟系统地、坚固地把握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根底学问。
教学难点
弄清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分。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填空【演示课件“数的意义”】
0、1、79、、0.25、0.6、100、、、、85%、30、90%、7、8、2.35……
学生分类填数:
2.导入:上题同学们填得很正确,这就是我们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几种数: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这节课我们就把这几种数的意义和有关学问进展一下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数的意义)
二、探究新知【连续演示课件“数的意义”】
(一)整数
1.小组争论。
2.师生总结。
自然数:0、1、2、3、……
自然数是整数。
教师说明:在小学只学大于0和等于0的整数,进入初中就要学习小于0的整数。
想一想:自然数有什么特征?
总结: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说明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二)分数。
1.引导学生思索:
①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什么数?(分数)
表示其中一份的数是这个分数的什么?(分数单位)
②在整数范围内能计算2÷9吗?有了分数以后能计算吗?为什么?
2.填空练习。
①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是;把3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
②的分数单位是(),它至少再添上()个这样的单位就成了整数。
3.教师说明:两个数相除,它们的商可以用分数表示。
即:
4.教师提问:同学们想一想,分数可以分为哪几类?
教师板书:
谁能说出真、假分数的意义及有关学问?(举例说明)
①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②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者等于1.
③分子是分母的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化成整数。
④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化成带分数。
⑤反之,整数和带分数也可以化成假分数。
教师板书:假分数
教师说明:假分数、带分数、整数可以相互转化。带分数是由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它是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的另一种形式。
(三)小数。
教师引导:从分数的意义联想一下,小数的意义又是什么呢?还学了哪些有关的学问呢?你能举例说明吗?
教师板书:
教师说明:整数和小数都是按十进制计数法写出的数,其中个、十、百……以及非常之一、百分之—……都是计数单位。各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数位是按肯定的挨次排列的。
(四)百分数。
教师提问:你们还记得百分数的意义吗?
教师板书:百分数(百分率或百分比):用%表示。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整理和复习了数的意义及有关学问,并形成了学问网络,对数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分有了更清晰的熟悉。
四、随堂练习【连续演示课件“数的意义”】
1.填空。
(1)把根3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7段,每一段长是这根铁丝的,每段长米.
(2)分数单位是的最大真分数是,它至少再添上()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成了假分数
四年级数学教案10
《温度》是北师大版小学教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87页的内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利用温度的情境了解正负数的表示方法,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并会正确读写。
本课教学我努力表达了《标准》提倡的理念“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进展的过程”。
这节课教学设计的特点:
1、力求数学学问的情境化、生活化
小学数学教学必需与生动、丰富的儿童生活严密联系才能便于儿童理解,使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增加自觉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力量。如:课前让学生调查我国一些城市的气温;观看生活中常见的温度计;结合切身的体验来比拟两个温度的大小。这样,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旁,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
2、注意学生的实践操作活动
“活动是熟悉的根底,才智从动作开头。”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更何况现在面对的是四年级的小学生。在教学中,我依据学生的这一状况,对教材进展了设计,在活动中尽量让学生动手实践,调动学生参加的乐观性。
3、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
当今社会“主体回归”的意识已日渐重视,我们作为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进展。因此,我在课堂上让学生主动去发觉,多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让他们自己支配整个课堂,真正把学生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最终,我让学生自己对本节课中的收获进展总结,此时,我把权力交给了学生,使他们在主动、愿意总结的过程中稳固了学问的运用。
本节课的缺乏之处是:教师讲的过多,还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力量。也由于时间的关系,一局部学生没有真正体会比拟两个零下温度的凹凸。
整节课中学生的乐观性是挺高的,但主动性还不够,好多东西都需要教师提示、点拔以后才能说出,这同时也说明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还有待培育。
四年级数学教案11
学习内容:P61页例5
学习目标:通过合作探究,总结出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学习重难点: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一、【学问链接】
1、小数的性质是什么?
2、怎样比拟小数的大小?
3、比拟以下每组数的大小。
0.54○0.5402.8○2.8003.26○32.66.19○61.9
小结:一个小数在它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没有变,是由于没有移动小数点的位置;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了,小数的大小也发生了变化。
二、【自主学习】
自学课本第61页例5,回答下列问题:
①0.009米=()毫米
②0.09米=()毫米
③0.9米=()毫米
④9米=()毫米
三、【合作探究】
1、从上往下观看,从0.009米变成0.09米,小数点向移动了位,即长度由毫米变成了毫米,长度到原数的倍。因此,小数点向移动一位,小数就到原数的倍。同理,比拟①和③,小数点向移动了位,即长度由毫米变成了毫米,长度到原数的倍。比拟①和④,小数点向移动了位,即长度由毫米变成了毫米,长度到原数的倍。
从下往上观看,小数点的位置依次向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到原数的、、。
2、练习:4.5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是(),向右移动两位是()
0.30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是3.05,向左移动()是0.0305,向()移动()是305,向()移动()是30.5。
3、小结:小数点移动要牢记:右移,左移。移动一(二、三……)位是扩大(或缩小)10(100、1000……)倍,位数不够用补位。
四、【拓展延长】
原数扩大还是缩小由什么打算?移动的位数打算什么?
五、【课堂小结】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到原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到原数的、、……。
六、【课堂检测】
1、填空
(1)把6.2扩大()倍是62。
(2)把59缩小到它的()是0.59。
(3)0.28去掉小数点得(),原数扩大了()倍。
(4)73.21变为0.7321,原数就()。
2、推断
(1)、0.8的小数点向右移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到了它的1/1000()
(2)、3.69扩大1000倍是36.9。()
(3)、把一个数缩小到它的1/10,就要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
四年级数学教案12
教学目的:
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2、依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洁的问题。
3、树立生活中到处有数学的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预备:主题图。
教学方法:谈话法;情境教学法。
一、谈话导入
师: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主题图)
二、探究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1、学生思索:要想知道谁跑得快,要比拟什么?你有什么方法?
2、小组沟通,明确:要想知道谁跑得快,就要看看同一时间里谁跑得远,谁就快。这个同一时间在这里就是1小时,那么拖拉机1小时跑了120÷2=60(千米)而面包车1小时跑了210÷3=70(千米)60<70,因此,面包车跑得快。
3、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单位时间即为:1时、1分、1秒。在单位时间内所行驶的路程叫做速度。此题中,拖拉机的速度是60千米/时,而面包车的速度为70千米/时。因此,面包车的速度快。
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明白要想知道谁跑得快,不是看谁行驶的路程多,而是要看统一时间内谁跑得远,建立单位时间的表象。
4、让学生依据这一情境得出路程、时间、速度三者的关系。速度=路程÷时间
5、看一看。
出示生活中常见的数据,拓展学生对日常生活中速度的熟悉,也可以把学生课前收集到的数据进展沟通。
通过实例,赐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的空间,真正明确了路程、时间、速度这三者的关系。培育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力量和猎取学问的力量。
三、稳固练习
1、完成“试一试”第一题。让学生看图,依据情境解答。进一步稳固路程、时间、速度三者的关系。
2、完成“试一试”第2题。
三个算式结合详细情境去体会、思索、沟通、汇报。让学生进一步理清三者关系。
四、总结谈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第4课时:路程、时间与速度
教学目的:
1、依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洁的问题。
2、树立生活中到处有数学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依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洁的问题。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谁来说说这三者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让学生理清三者关系,为下面的练习打根底。
二、综合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2、完成“练一练”其次题。依据情境图列式计算。
3、完成“练一练”第三题。依据第1个算式写出第2、3个算式的得数,查找其中的规律。
4、完成“练一练”第四题。列式计算后,与自己的同桌再出一组这样的题并解答。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培育学生策略意识。让学生通过观看得出结果、发觉规律,培育学生丰富的想像力,促进学生思维的进展。让学生自己编题,是对所学学问的再次稳固和延长,这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热忱。
三、实践应用
完成“练一练”第五题。
看线段图解答,然后提问:15分、35分分别在什么位置。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会路程、时间、速度三者的关系。
四、拓展练习指导学生完成数学自主学习相关内容。
四年级数学教案1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公顷、平方千米(平方公里),通过实际测量和观看,知道1公顷有多大.
2.使学生把握间的进率和简洁换算.
3.培育学生的参加意识,感受数学学问与生活实际有着亲密的联系.
教学重点
知道1公顷有多大,把握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土地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到目前为止,你都熟悉了哪些常用的面积单位?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像这些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都是公制面积单位,是计量面积时使用的.在计算土地面积时要使用(板书课题:)常用的单位有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演示课件】
二、新授.
1.熟悉1公顷.
(1)将学生带到操场,画一个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引导学生观看、计算正方形的面积.
(2)教师指出:100个这样的正方形土地的大小,叫做1公顷.为学生介绍学校操场、教学楼的占地面积.
(3)把学生带回教室,思索争论: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多少?(1公顷=10000平方米)
2.教学例题.
(1)出例如题,学生试算.
一个长方形果园,长250米,宽120米.这个果园有多少公顷?
(2)汇报展现,全班订正.【连续演示课件】
250120=30000(平方米)
30000平方米=3公顷
答:这个果园有3公顷.
(3)测量土地时,一般用米作长度单位来测量.算出面积是多少平方米以后,再换算成公顷.
3.熟悉平方千米.
(1)我们都知道我们宏大的祖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平方公里也就是平方千米,是比公顷还要大的.
(2)大家想一下,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1000000平方米也就是1平方千米.想象一下1平方千米有多大?
(3)谁能计算一下平方千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是多少?【连续演示课件】
三、稳固练习.
1.2公顷=平方米
50000平方米=公顷
2平方千米=公顷
4000公顷=平方千米
2.(1)北京的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面积约40公顷,约合平方米.
(2)北京的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占地面积是720220平方米,合公顷.
3.一块边长是400米的正方形麦地,有多少公顷?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了些什么新的收获?
五、课后作业.
1.(1)北京的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面积约40公顷,约合平方米.
(2)北京的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占地面积是720220平方米,合公顷.
2.一个飞机场新建一条跑道,长2500米,宽80米.占地多少公顷?
3.一块正方形的果园,周长是2400米.这个果园有多少公顷?
4.农夫给水稻施化肥.每公顷施225千克.在一片长200米,宽150米的长方形稻田里,应施化肥多少千克?
板书设计
例1.一个长方形果园,长250米,宽120米.这个果园有多少公顷?
250120=30000(平方米)
30000平方米=3公顷
答:这个果园有3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
四年级数学教案14
平行
【教学内容】
义务训练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96页上的内容,第97页上的课堂活动,练习十八第5~8题和思索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了解平行的现象,理解平行线的意义,理解两条直线在什么状况下相互平行,体会平行线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2?把握平行线的画法。
3?经受探究平行的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胜利体验。
【教具学具预备】
教师预备多媒体课件和视频展现台;学生预备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教师:前一节我们学习了相交,你能画出两条相交的直线吗?
学生画后,抽几个学生作业在视频展现台上展现。
教师:同学们能画两条相交的直线了,生活中有两条永不相交的直线吗?假如有,想象一下它们是什么样子。
学生想象后,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单元主题图。
教师:图中的跑道线延长出去会相交吗?
学生答复:不会相交。
用多媒体课件延长跑道,证明学生的结论是正确的。
教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讨论的另一个内容,平行。
板书课题。
[点评:从学生原有学问入手教学新学问,既有利于强化学问的整体性、系统性,又有利于学生通过相交与平移的比拟深刻地熟悉平移的本质属性;这样利用原有学问推动新学问的学习,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同时也能更好地培育学生的迁移力量。]
二、进展新课
1?熟悉平行线。
教师:我们来看一看生活中的一些平行现象。
多媒体课件突出双杠、吊杆、长方形花台和新增加的铁轨图。
教师:这些图形都反映了这样一些数学现象。
多媒体课件闪动图中平行的两条边,并隐去图中的其他图形,只留下闪动的两条线。图6?4
教师:这4组直线有什么共同特点?指导学生说出每组直线之间的距离是一样宽的,并且把每组直线延长出去,都永久不会有交点。
教师:同学们选一组你喜爱的直线延长一下,看你的想法是不是正确的。学生选一组直线来延长后,汇报自己的结果。
教师:你们所说的直线延长是在同一个平面内进展的延长。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
引导学生说出:在正方形和长方形中,第①条边和第③条边相互平行,第②条边和第④条边相互平行。在第3个图形中,第①条边和第④条边相互平行,第②条边和第⑤条边相互平行,第③条边和第⑥条边相互平行。
[点评:在这个教学环节中,留意把生活中的平行现象抽象为数学现象的过程,让学生理解平行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并且通过学生延长平行线和推断原来学习的图形中哪些线是平行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平行线的理解。]
2?画平行线。
教师:我们可以用两个三角板或一个三角板和一把直尺画平行线。
教师示范画平行线后,学生照教师的方法画平行线。画完后抽一个学生的练习在视频展现台上展出,并且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画的。
教师:同学们能画出下面直线的平行线吗?图6?6
学生画后,抽一个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现台上展出,并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画的。
教师:画平行线时要留意些什么?你能给同学们提个醒吗?
引导学生答复:画平行线时,用一个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的延长线重合。另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或直尺的短边)靠紧,另一个三角板(或直尺)靠着这个三角板移动到适宜的位置。就可以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了。
教师:用画平行线的方法还可以检验两条直线是不是相互平行的。
教师用视频展现台上学生的作业来进展检验,让学生看清教师用三角板检验平行线的过程。
教师:你们能用这种方法检验图6?7中上下两条边、左右两条边是不是相互平行的吗?图6?7
学生检验后,让学生在视频展现台上演示检验的过程。
[点评:这个教学环节主要通过画平行线和检验平行线来加深学生对平行线的理解,由于这两个操作都比拟难,学生又没有相应的阅历的支持,所以教学中采纳了教师示范画平行线和检验平行线,然后让学生照着教师的方法进展操作的方式组织教学,这样可以削减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盲目性。操作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说一说操作时要留意些什么?通过学生说操作要留意的问题使学生操作更加标准,这样能提高学生对平行线的理解水平。]
三、稳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第97页的课堂活动。
四、课堂小结(略)
五、课堂作业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八第5~8题,最终指导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思索题
四年级数学教案15
教学要求:
1、会依据统计的要求,收集、整理数据,并能制作统计表。
2、能依据统计表作出分析、猜测或推断和决策。
3、培育学生统计的意识,并能应用统计的方法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4、让学生体验统计的过程,感悟统计的方法。
重点:学会收集、整理数据,并学会制作简洁的统计表。
难点:怎样去实际收集数据,能依据统计表作出猜测或决策。
教学过程:
一、统计本班学生双休日最喜爱的活动状况。
1、同学们,双休日你最喜爱的活动是什么?
依据学生答复,教师整理并板书:体育运动、玩电脑、学音乐、看书学习、出去旅游。
2、怎么知道大家双休日最喜爱的活动是什么呢?(生:要进展调查和统计)
(板书课题:简洁的统计)
3、怎样进展统计呢?(争论得出:可以划正字,或举手数一数等)
4、请小组统计员统计每种状况的人数。(各组当堂推选出统计员,要求进展统计)
5、师总结:刚刚统计员通过举手数出了每种状况的人数,这个过程叫收集数据,为了科学精确,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板书:收集数据,不重复,不遗漏)
6、请大统计员把每种状况的人数进展分类整理,把各种状况的人数加起来(指定全班统计员整理并合计)。这个过程叫整理数据(板书:整理数据)
7、把统计出来的数据整理到一张表格里去,这张表格叫做统计表,叫什么统计表呢?(XX班星期天最喜爱做什么的状况统计表)。学生答复每种状况的人数,教师填好统计表,并填好合计人数。是什么时间制作的?(注上制表时间)。这个过程叫做制作统计表。
8、看了这张统计表,你发觉什么?想到什么?
刚刚我们对这张统计表进展了分析,并做出了推断、猜测和决策。(板书:进展分析,推断、猜测和决策)
9、你统计了我们一个班的状况,得到的信息是否就很精确呢?还要统计什么?(还要统计其他班级的状况)。统计的数据越多,我们得到的状况就越精确。
【评析:统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学生已有了肯定的生活阅历,教者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动身,选取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双休日最喜爱的活动作为切入口,使学生感到统计就在自己的身边,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通过对状况的真实分析,引发学生的真情流露,学生想说敢说,特别投入。教师留意把统计的过程随教学过程充分展现出来,渗透自然,学生乐于承受。对统计表的分析留意了开放性,让学生扮演统计员的角色,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参加性,学生经受了学问的产生、形成、进展和再制造的过程,使课堂成了学生主动探究的乐园。】
二、统计听课教师双休日最喜爱的活动状况。
今日来了很多听课教师,教师们在双休日最喜爱的活动是什么?你准备怎样知道听课教师最喜爱的活动是什么?(统计)怎样进展统计呢?
(1)请每小组翻开信封,看一遍,要求我们干什么?
(2)请每个小组商议一下,怎样合作统计?
(3)学生汇报准备怎样调查。怎样问教师?(提示学生要有礼貌)
(4)学生到听课教师中去调查统计,收集数据。
(5)填好手中的统计表,汇报统计状况,你得出什么猜测?
(6)把同学们和教师们星期日里最喜爱做什么的两张统计表能否合在一起。(教师把数据合在一张统计表中)你发觉什么?
【评析:本环节教师留意让学生亲身体验统计的过程,在统计活动中,感悟统计的价值。(1)让学生把学到的统计方法应用到实际统计活动之中,随学随用,每个学生都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做到了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实际数学化。(2)以小组合作沟通的形式探讨统计的方法,学生畅所欲言。统计的方法是学生想出来的,数据是学生自己动手收集出来的,发挥了学生的主动参加性,培育了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3)对学生双休日活动状况统计表与教师双休日活动统计表进展比照分析,并把二者合二为一,学生猜测的精确、分析的透彻,培育了学生分析推断和推理力量。】
三、实际上统计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特别的多。(分别出示多张统计表)
i。南京造地铁,选择颜色一张调查统计表。你发觉什么?
ii。第十四届亚运会前四名获金牌状况统计表。你发觉什么,想到什么?
iii。选举班长状况统计表,引导学生做出分析
iv。近几年来南京旅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护理
- 安全不乱吃小药丸
- 共享单车行业报告:共享助力车与换电服务
- 山风景名胜区旅游规划
- 最常见的临床外科手术英语
- 电子商务大学生未来规划
- 国家开放大学《农业微生物学》形考任务1-3参考答案
- 2025年高三二轮总复习化学考前回归 下篇 类型5 有机化学实验
- 幼儿园中小学生元旦假期安全教育课件
- 三菱FX系列PLC原理及应用 课件 第8章可编程控制系统设计及应用
- 2024年煤矿探放水证考试题库
- JTS-131-2012水运工程测量规范
- 教职工竞聘民主测评工作方案
- 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试真题及答案
- MOOC 中英文科技论文写作-厦门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剪叉式升降工作平台作业专项施工方案24
- 2024江苏连云港东江水务有限公司、连云港泽灌供热有限公司赴高校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设计思维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自动化腹膜透析(APD)-的现状和挑战-全国肾脏病年会-专家讲座课件
- 公共行政学-答案
- 国际标准舞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